二战中谁用的一直向前一直去

二战中的欧洲被占领国(五)
二战中的欧洲被占领国(五)10、二战中的苏联要叙述这一章,必须要摆出各大血淋淋的战役才行。苏联不是单纯被德军占领的地区,而是一个广阔的厮杀战场,一个到处埋葬着军人的坟场。苏德战场区别于其它欧洲各战场,有以下五大显著特点:1、双方均具有高度机械化装备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能力,旗鼓相当,可谓棋逢对手、鳖手鳖脚,不到最后分不出胜负高低。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起来的正规军,进行旷日持久的正面作战,而只想靠游击战取胜,要想赢得二战最后胜利,是痴心妄想的事,也是东方神话;2、苏德二国元首各自都有一个世界历史上最顶级的独裁者来统帅军队,在此情况下,战争性质是极其野蛮的、疯狂的、残酷的、血腥的、恐怖的,是最具有毁灭性的,双方没有一点仁慈和人道主义可讲,没有丝毫一点心慈手软的余地,只有你死我活、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连双方处置战俘的非人类的野蛮程度也不例外;3、所以双方军人均表现出最顽强、最勇敢无畏、最不怕死的兽性精神,使得西线战场相形见拙,也使得最后德军,宁可向英美联军投降,而决不愿意受降于苏军;4、同时,双方最大的死亡数也体现出在战场上的军人身上,而不是非战斗人员身上,尤其是苏联承受着男人的死亡数接近灭种的危险,直至现在,俄罗斯男女比例都处于失调状态(而中国反而相反);5、凡是经过战争洗礼过的苏联城市都是一片废墟瓦砾,其破坏程度远远超过其它欧洲各国城市,因此平民损失程度更加巨大、惨烈。在此不由的顺便比较一下中日战争情况,就知道了我们的抗日战争均没有他们那么激烈的程度和气壮山河的气势,也澄清几个神话上的误区:1、首先是“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纯粹是一句神话、假话!由于中日双方军队机械化程度不高、战斗力不强,军人死亡在战场上的数量肯定有限,因为连各地抗日烈士公墓都难寻到一个(只有被国民党杀害的烈士公墓比比皆是);由于战斗激烈化程度不高,双方均没有多少俘虏存在(八路军8年抗战中也就只俘虏日军一千多人,不包括战后投降的苏联移交的)。同样,也就从来没有听说过日军有大规模的战俘集中营存在,以及运回到日本做劳工等等虐待现象,日军远不及纳粹德国疯狂反人类的程度。因此二战结束后,无论是老蒋还是老毛,才会那么寬待日本战犯;2、由此可以判断出,决没有多少硬仗发生过,更无城市巷战发生过。尤其是对大中城市摧毁程度不高、破坏力不大,日本人都能很快利用,占领区管理得个个比老蒋统治下还安宁、人丁兴旺、汉奸成灾,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日本受降后完整地移交给中方为止,看不出有战火摧残的痕迹,于是东三省才会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重工业基地;3、中国从来是一个不能忠实还圆历史真相的国家,“正视历史”是专门教训日本人说的,比如说,所报二战死亡数3500万人,证据在哪里?是否视大多数是平民饿死的数字来说的?因为死亡数在中国首先第一就是饿死。并且死亡数在各种灾难统计中从来不重视,也从来不作科学调查,孰大孰小,全部根据当局意图行事,都是统一的整数归零的庞大数字,懒得具体统计。言归正传, 再让我们看看这个真正值得骄傲的二战胜利者,一个值得世界尊敬的强悍的俄罗斯民族吧!希特勒直到现在,才算真正遇到了一个强劲对手。让我们继续回顾苏德战场上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吧。1941 年3 月初,希特勒召集了三军首脑和重要的陆军战地指挥官,定下了这个规定。由于对俄国的战争的实际情况,不能以侠义方式进行,这场斗争是一场意识形态和种族差别的斗争,必须以空前的、残酷无情的严厉方式进行。所有的军官必须抛弃过时的思想。我知道,用这种办法进行战争的必要性是你们各位将军所不能理解的,但是..我绝对坚持,必须毫无违抗地执行我的命令。政治委员是跟国家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因此要消灭政治委员。破坏了国际法的德国士兵..应予以宽恕,俄国没有参加海牙公约,因此它不能根据这个公约而享受任何权利。恐怖统治的策划在占领俄国方面可以不受限制地采取任何手段。这样就发布了所谓《政治委员命令》。凯特尔代表希特勒在同天签署的第二道指令责成希姆莱承担为俄国境内的政治管理进行准备的“特别任务”。指令说,“这种任务是由于必须在两个对立的政治制度之间进行斗争而产生的”。 附带说一句,希特勒在这道命令中还宣布,一俟军事行动结束,将把俄国“划分成各个国家,各国建立自己的政府”。这种工作进行的办法将由阿尔弗雷德o罗森堡拟定,在慕尼黑的日子里,他是希特勒的启蒙导师之一。4 月20 日,元首任命他担任“有关东欧地区问题的中央监督专员”。到了5 月初,罗森堡为有希望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征服拟就了他的第一个详尽的计划。首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将划分成一些所谓帝国专区,俄属波兰将成为一个叫做奥斯特兰的德国保护国,乌克兰成为“一个同德国联盟的独立国”,盛产石油的高加索将由一个德国“全权代表”统治,3 个波罗的海国家和白俄罗斯将构成一个德国保护国,准备直接并入大德意志帝国。虽然斯大林在1941 年5 月初,为了讨好希特勒,他驱逐了比利时、挪威、希腊、甚至南斯拉夫驻莫斯科的外交代表,关闭了它们的公使馆。他承认了伊拉克的亲纳粹的拉希德o 阿里政府。他极其严格地约束苏联的报纸,以免惹怒德国。苏联政府向被封锁的德国供应重要的原料,也仍然是殷勤的。“在3 月份已经飞跃增加,特别是在谷物、石油、锰矿、非铁金属和贵重金属方面”。比如通过西伯利亚进行的过境运输,以便将4000 吨迫切需要的生胶运往德国,苏联政府甚至在满洲边界拨出一列运输橡胶的货车供德国支配。但是,1941 年6 月22 日清晨3 点半,在克里姆林宫和德国外交部最后的外交仪式结束之前半小时,希特勒沿几百英里长的战线发出的大炮轰隆声把纳粹一苏联蜜月轰得烟消云散,“巴巴罗沙”行动计划开始了!战役开始后的头3 个星期中,陆军元帅冯o包克的中央集团军,率有30 个步兵师、15 个装甲师或摩托化师,从比亚利斯托克向前推进450 英里,抵达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就在1812 年拿破仑曾经经过的那条公路向东200 英里,北面一路,陆军元帅冯o李勃的集团军,兵力达21 个步兵师和6 个装甲师,往北穿过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迅速向列宁格勒推进。南面一路,陆军元帅冯o伦斯德的由25 个步兵师、4 个摩托化师、4 个山地师和5 个装甲师组成的集团军,向第聂伯河和基辅进军。基辅是希特勒垂涎已久的富饶的乌克兰的首府。德军是“按计划”沿着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1000 英里的战线上全面向前推进的。纳粹独裁者相信,随着苏军一个接着一个被包围或被击溃,德军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因此,到了7 月14 日,即入侵后刚满3 个星期,希特勒竟发布一项指令,说陆军兵力可“在最近将来大大减少”,军火生产将集中于海军舰只和空军飞机方面,尤其要以后者为重点,以便对最后的敌人英国作战,以及——他又说——“对美国作战,如果有此必要的话”。到了9 月底,他指示最高统帅部准备解散40 个步兵师,以便腾出这一部分人力用于工业生产方面。俄国的两个最大的城市,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在希特勒看来快要陷落了。9 月18 日,他发下严格命令:“列宁格勒或莫斯科方面即使提出投降,也不得予以接受。”他在9 月29 日的指令中对他的指挥官说明了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城市:元首已决定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消除。一旦苏俄被推翻,这个大城市的继续存在,并无重要意义.. 我军目的在于包围这个城市,用炮击和连续不断的空军轰炸,把它夷为平地.. 把这个城市接管过来的任何要求,将不予考虑。因为全市居民的生存和供应他们食物的问题,不能由我们也不应该由我们解决的。在这一场争取生存的战争中,我们对于这样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连一部分也不想保留。几个星期以后,戈林对齐亚诺说:“今年俄国将会饿死两三千万人。情况如果真的如此,也许倒是件好事,因为有些民族就是得减少人口。即使这不算是件好事情,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它发生。如果说人类该受饿死的处罚的话,最后死的显然是我们两个民族..在收容俄国战俘的集中营里,已经开始人吃人了。”希特勒的牛皮吹得太早了。俄国人尽管在6 月22 日遭到了突然袭击,部队和装备遭到重大损失,在仓猝后撤中,他们的一些精锐部队陷入敌人包围,但是实际上,从7 月份起,他们已开始进行德军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日益顽强的抵抗。俄军的人数之多,他们的武器装备之好,都是希特勒做梦也想不到的。苏联的新的师源源投入战斗,德国的情报机构事前对此竟毫无所闻。古德里安、勃鲁门特里特和塞普o狄特里希等将军在他们的报告中,对初次碰到俄国T—34 型坦克都表示惊讶不已。他们对T—34 型坦克事前毫无所闻。这种坦克的装甲很厚,德国的反坦克炮弹打上去就被弹回来,坦克毫无损伤。这种装甲车的出现,标志着后来所谓“坦克恐怖”的开始。1、莫斯科保卫战的战略意义同时,在战争第一年德国就埋下失败的苦果。因为在德国最高统帅部中,发生了头一场战略上的大争论。结果是,元首不顾大多数高级将领的反对,作出了“东线战役中最大战略上的错误”的决定。问题说来也简单,但是却极关重要。这就是,包克所率领的实力最强、也是迄今为止德国三路大军中成就最大的中央集团军,要不要从7 月16 日已经到达的斯摩棱斯克向前推进200 英里,拿下莫斯科?还是仍然坚持按照希特勒在12 月18 日指令中规定的计划行事,以北路和南路两翼为主攻?换句话说,是以莫斯科还是以列宁格勒和乌克兰作为最后目标?希特勒对乌克兰的盛产粮食地区和工业地区以及高加索的俄国油田垂涎已久。而且,他认为他现在找到了一个诱歼仍在坚守中的基辅东面第聂伯河东岸的布琼尼部队的大好机会。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打下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在北面会师。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从中央集团军分出好几个步兵师和装甲师,调到北路去,尤其是南路去。莫斯科可以等一等再说。在冬天到来以前要达到的最重要目标,不在于占领莫斯科,而是拿下克里米亚,拿下顿尼茨盆地的工业和煤矿区,并切断俄国的高加索石油供应线。这样一来,原定要在莫斯科大门前给俄国军队以决定性打击的这一目标,就只得从属于想夺取一个有价值的工业区和向俄国油区方面进军的欲望了..希特勒现在已给同时攻占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主意迷住了,因为他自信这两个“共产主义圣地”一旦陷落,俄国就要土崩瓦解了。此时,俄国的主力现在正集中在莫斯科前沿,以图全力保卫首都。在斯摩棱斯克正东,50 万苏军突破了包克的双重包围,正在挖壕据守,以阻挡德军进一步向首都推进。南路方面,伦斯德的部队由于得到从中路抽调出来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师的增援,终于发动了进攻。古德里安认为这个进攻从本身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术胜利。基辅于9 月19 日陷落——德国部队已越过基辅150 英里——到26 日,基辅战役便结束了。据德国方面宣布,俄国军队被包围而投降的共达66.5万 人。在希特勒看来,这是一次“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但是在中路,包克的没有装甲部队的集团军,在斯摩梭斯克东面不远的杰斯纳河一带,两个月来一直按兵不前。秋雨季节快来了,到时候俄国的道路将是一片泥泞。随之而来的将是冰天雪地的严冬。直拖到10 月2 日,对莫斯科大规模进攻终于开始了,进攻的代号是“台风”。德军沿着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的老路向前推进。一开始,来势汹汹,煞是像一股台风似的。10 月上半月,德军包围了在维亚兹马和勃良斯克之间的苏联两支部队,据称俘虏了65 万人,还有5000 门大炮、1200 辆坦克。到了10 月20 日,德国装甲部队的前锋部队已进抵离莫斯科40 英里的地方,苏联中央各部和外国使馆急忙撤退到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但是,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的季节来临了。这一路乘车行进的大军,越走越慢了,有时还不得不停止前进。正在打仗的坦克也得撤下来,去拖曳陷在泥坑里的大炮和弹药车。由于缺乏拖曳车辆用的钢链、挽钩,只得派空军运输机空投一捆捆绳子,其实这时十分需要飞机运送别种军需品。那一年冬天,俄国很早就大雪纷飞,气温降到零下。据古德里安记载:“冬天快到,可是冬衣连影子还没有见到。..在遥远后方的广大的森林沼泽地带,开始出现有游击队的活动。运输队常常遭到伏击..”。由于天气太冷,机关枪打不响,我们的37 毫米反坦克炮已证明对付不了(俄国的)T—34 型坦克。结果人心惶惶,自从俄国战役开始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这位素来悍善战的坦克兵司令请求收回发给他的命令,他的装甲部队“已经无能为力了”。那天写道:冰天雪地,无处避寒,无衣御寒,人员装备受到严重损失,燃料供应也糟糕透顶——所有这一切使我难以履行司令官的职责,长此以往,我的重大责任要把我压垮了。从这时候起,曾经在这同一条路上走向莫斯科的拿破仑大军的鬼影和拿破仑全军覆没的事迹,就常常萦绕在纳粹征服者的睡梦中。纳粹将领们不能理解,有着暴政制度的俄国人,在德军初次打击下又受到惨重损失的俄国人,为什么没有像法国和其他情况比俄国好的国家那样土崩瓦解。古德里安谈到他在进军莫斯科途中,在奥勒尔遇到一个年老退休的沙皇时代的将军:“你们要是早来20 年,我们一定会伸开双手欢迎你们。但是现在太晚啦,我们刚刚开始站起来,现在你们来了,把我们推回到20 年前去,这么一来我们又得从头开始。现在我们在为俄罗斯打仗,在这个事业中,我们是团结一致的。”德军在首都北、南、西三面,已到达距离目标二、三十英里的地方。到12 月2 日,第258步兵师的一个侦察营突入莫斯科城郊的希姆基,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已经在望,但是第二天早晨就为几辆俄国坦克和从市内工厂紧急动员起来的工人队伍所击退。这是德国军队到达莫斯科最近的地方;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克里姆林宫。12 月5 日是关键性的一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200 英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制止住了。第二天,12 月6 日,刚在6 个星期以前继提莫申科元帅任中路战线司令的格奥尔基o朱可夫将军,发动了攻势。在莫斯科前沿200 英里长的战线上,他的7 个军团和两个骑兵军——共计100 个师——全线出击。这些部队中有新入伍的,也有久经沙场,开始开刀了。这一天是德国将领们黑暗、悲惨的一天,也是因为陆军总部一片后撤的惊慌声中,才让希特勒不得不从后台走向前台——12 月19 日,希特勒召见哈尔德,对他说,他将亲自接任陆军总司令。哈尔德可以留任参谋总长,如果他愿意的话。希特勒就这样取得了对普鲁士军官团的彻底胜利。这位曾在维也纳当过流浪汉的前下士现在成了国家元首、战争部长、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兼陆军总司令。1942 年4 月26 日,他让他的唯命是从的国会通过一条法律,赋予他对任何德国人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同时明令废止与此相抵触的一切法律。这个自大狂的独裁者,通过法律使自己具有德国历史上任何人——不论帝王或总统——都没有得到过的权力。阿道夫o希特勒真的已不仅是德国的领袖,而且成了法律的化身。甚至在中世纪或更早的野蛮部落时代,也从没有任何德国人像他这样,在名义上、法律上和实际上一样都独揽暴君威权于一身。这样做更使得德国将军们在战略上依赖于一个下士的指挥,也是由于苏联地缘实在太广大,战略目标太多,促使希特勒眼花缭乱、判断失误。不过唯一当时起积极作用的一件事,就是在希特勒严防死守的疯狂决心下,无疑也有助于抵挡来势汹涌的苏军。德国军人的勇敢和坚韧的传统精神也起了作用。那年寒冬,希特勒执意下令部队不论在任何形势下,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都必须坚守阵地,这无疑是正确的。在那个危急的关头,希特勒断然采取行动,煞住了他的残兵败卒的退却,使他们免于拿破仑军队沿同一条冰天雪地的道路从莫斯科退却的崩溃命运。这是希特勒的一个巨大成就。原定要在莫斯科庆祝圣诞节的德国军队,现在在这一整个可怕的冬天,却被俄军逐步地有时是迅速地击退,此外,也因为恐怕遭到俄军的包围和突破而退却。到2 月底,德军已退到离莫斯科75 英里到200 英里的地方。哈尔德在2 月将尽时,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次冒险进攻俄国失败的兵员损失数字。他写道,到2 月28 日为止,兵员损失共计1005623 人,相当于他的全部兵力的31%。其中死亡202251 人,受伤725642 人,失踪46511 人,(冻伤112627 人)这还不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在俄国的重大损失。俄国军队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战线上发动的进攻,到了2 月20 日劲头已经过去了。3 月底,又到了泥泞季节,血流成河的漫长战线相对地沉寂下来。双方都已精疲力尽了。1942 年3 月30 日德国陆军的一份报告透露了这一回冬季战役中遭到了多么惨重的损失,东线全部162 个作战师中, 只有8 个师还有进攻的能力。16 个装甲师中,只剩下140 辆坦克可供使用——比1 个师的正常数字还要少。冬季作战结束时伤亡总数是1167835 人,病员还不包括在内,后备兵员不足弥补这样的损失。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使得德军在广大的战线上再也没有发动全面进攻的力量了。严寒的冬天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朱可夫的反攻,使全面进攻的希望破灭了。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希特勒早就意识到,他要想闪电征服俄国的这一场赌博已经失败了,不仅在6 个月的时间内办不到,而且永远办不到了。2、斯大林格勒战役到了1942 年夏季,阿道夫o希特勒似乎又显得不可一世。每个月德国潜水艇在大西洋击沉70 万吨英美船只。隆美尔在北非屡屡取得成功。希特勒为1942年夏季攻势,整师整师地征募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军队。戈林,最后甚至希特勒也亲自出马,请求墨索里尼提供意大利军队。希特勒费了很多口舌,总算使墨索里尼答应向俄国前线提供更多的意大利炮灰。据德国最高统帅部统计,“盟邦”将有52 个师可供夏季作战之用——罗马尼亚27 个师,匈牙利13 个师,意大利9 个师,斯洛伐克2 个师,还有西班牙1 个师。这52 个师约占东线的轴心国家全部兵力的1/4。在德军进攻重点所在的战线南部,将要增援41 个师的生力军。其中一半,即21 个师是匈牙利部队(10 个师)、意大利部队(6 个师)和罗马尼亚部队(5 个师)。哈尔德等绝大多数将领并不赞成把大多的希望寄托在这么多的“外国”师上。他们认为,这些部队的作战素质往轻里说也是靠不住的。但是由于他们自己人力不足,也只得接受这些援兵。这一决定很快就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起了促成作用。德国夏季攻势的战略目标是二个同时进行:攻占高加索油田和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战役。8 月23 月,德国第六军团已抵达斯大林格勒正北的伏尔加河一带。两天以前,卐字旗已插上厄尔布鲁斯山,这是高加索山脉最高的一座山峰(18481 英尺)。8 月8 日,占领了年产石油250 万吨的迈科普油田,虽然德国人发现油田已几乎全部遭到破坏。8 月25 日,克莱施特的坦克部队已进驻莫兹多克,距格罗兹尼四周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50 英里,距里海也只有100 英里。31 日,希特勒催促高加索方面的司令李斯特陆军元帅纠集所有可以调集的力量向格罗兹尼作最后进攻,以便他“能够拿到油田”。同一天,隆美尔也向阿拉曼发动进攻,力图向尼罗河突破。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的战绩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他命令第六军团和第四装甲军团在攻占斯大林格勒以后,沿伏尔加河北进,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包围行动,从东西两面进逼俄罗斯中部和莫斯科。他认为俄国人已经完了;据哈尔德说,他当时曾谈到分兵越过伊朗进驻波斯湾的问题。他眼看便可以与日本在印度洋会师了。但是当年情况却如镜中幻影。德国根本缺乏人力、枪炮、坦克、飞机和运输手段等种种资源,来实现希特勒执意要达到的目的。苏军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的抵抗日益顽强,秋雨季节又日益临近,这时就连最外行的战略家也会看出德国军队在俄国南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险。第六军团的北翼战线极长,从斯大林格勒沿顿河上溯到沃罗涅什共长350 英里,毫无掩护,希特勒在这一线部署了仆从国家的3 个军团:匈牙利的第二军团在沃罗涅什的南面;意大利的第八军团在东南面更远一些位置;罗马尼亚的第三军团,在斯大林格勒正西、顿河河曲的右侧。由于罗马尼亚人和匈牙利人有着很深的敌对情绪,因此得用意大利人把他们隔开。在斯大林格勒南面的草原地带,还有第四支仆从军队,罗马尼亚的第四军团。这些军团的战斗力都不可靠自不用说,他们的装备也不充足,缺乏装甲、重炮和机动能力。7 月23 日,正当攻势进入高潮时,希特勒又在进行另一次赌博。当时俄国军队正在顿尼茨盆地和顿河上游之间全线后撤,一路迅速向东撤到斯大林格勒,一路向南退守顿河下游。德国必须当机立断:是集中力量拿下斯大林格勒、封锁伏尔加河,还是把主要矛头指向高加索,以夺取俄国的石油。早在月初,希特勒便已反复考虑了这个决定大局的问题,但他拿不定主意。最初,石油气味的引诱力很大。B 集团军所属的第四装甲军团本来已经推进到顿河河曲一带,离斯大林格勒已经不远,但是希特勒却于7 月13 日把它从B 集团军中抽调出来,派到南方去帮助克莱施特的第一装甲军团越过罗斯托夫附近的顿河下游,继续向高加索油田推进。这时,第四装甲军团本来也许可以奔袭轻取几乎没有防卫的斯大林格勒。但是等到希特勒发觉自己犯了错误,为时已经太晚了。接着他一错再错。两个星期以后,当第四装甲军团回师北上,向斯大林格勒进发时,俄国人已经充分恢复过来,足以抵挡德军了;第四装甲军团的撤离高加索前线,又使克莱施特的力量大受削弱,无法完成向格罗兹尼油田进军的任务。因为不上几天,这项决定便得到了两头落空的结果,从而导致德国军队有史以来最为丢脸的斯大林格勒失败,它确定了希特勒永远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千秋万代的第三帝国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这时分兵两路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德军,受到苏军的顽强抵抗,阻滞不前。10 月份一个月中,斯大林格勒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德军逐屋战斗,虽获得一些进展, 但损失十分惊人。因为正如经历过现代战争的人都知道的,大城市中的断垣残壁,十分有利于顽强而持久的防守。俄国人充分利用这些障碍物,拼命争夺每一寸焦土废墟。希特勒并不是不知道顿河侧翼战线所受到的威胁。这种威胁曾引起过希特勒的相当不安。但是问题在于:他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威胁的严重性,结果是没有设法去应付这种威胁。他深信局势已在他掌握之中,于是在10 月的最后一天,他仍然确实相信,如果苏联果真会发动什么冬季攻势的话,也只能在中路和北路战线发动。那样他在东普鲁士的大本营可以更好地进行指挥。11 月19 日黎明,俄国军队在大风雪中向顿河展开了猛烈反攻。进攻开始的最初几小时中,占压倒优势的一支俄国装甲部队, 在斯大林格勒西北的顿河沿岸,在谢腊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之间,全面突破罗马尼亚第三军团的阵线。在这个被围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南面,另一支强大的苏联部队正在猛攻德国第四装甲军团和罗马尼亚第四军团,眼看就要突破他们的阵线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斯大林格勒南面集中了13 个军团,几千辆坦克。俄国人显然正以大量兵力从南北两面夹击,企图切断斯大林格勒德军的退路,逼迫德国第六军团不是仓皇向西退却,就是束手就擒。11 月22 日,南北两面的苏军已在斯大林格勒西面40 英里顿河河曲上的卡拉赫会师。当晚,第六军团司令保罗斯将军发来一份无线电报,证实他的部队已被包围。希特勒立即回电,指示保罗斯把他的司令部迁入城内,布置困守,部队解围前的给养将由空运解决。但是这话等于白说。现在在斯大林格勒被切断了退路的德军共达20 个师,还有罗马尼亚两个师。按照保罗斯来电要求,每天空运的军需物资至少须750 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第六军团这时如果从斯大林格勒向第四装甲军团的前进阵地突围,可以说肯定会获得成功。这肯定是我们解救保罗斯20 万大军的最后机会了。可是希特勒又一次禁止第六军团突围。12 月17 日,一支苏联军队在顿河上游地区的博古查尔突破了意大利第八军团的防线,已打开一道27 英里宽的缺口。3 天以后,缺口扩大到90 英里,意大利部队仓皇溃逃。南边的罗马尼亚第三军团,在11 月19 日苏军发动攻势的第一天就已挨了严重的打击,现在正在瓦解。1943 年新年以后,他们天天后撤,越撤离斯大林格勒越远。现在是俄军消灭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的时候了。1943 年1 月8 日早晨,3 名红军青年军官带着一面白旗,进入斯大林格勒北部的德军防线,把苏军顿河前线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一份最后通牒送交保罗斯将军。俄国方面再给他们这些勇敢的敌人一次投降的机会。1 月24 日,苏联的使者带着一份新的建议来到德军阵地。保罗斯又一次感到左右为难,他又去电向希特勒请示:部队弹尽粮绝..己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继续抵抗下去已无意义。崩溃在所难免。部队请求立即允予投降,以挽救残部生命。希特勒答复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希特勒对约德尔说,“在德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陆军元帅是被生俘的”,随即给保罗斯发去一份电报,授予他令人羡慕的元帅节杖。117 名军官也各升一级。这真是骷髅卖俏的把戏。2 月2 日快到中午时分,第六军团北面的一个德军袋形阵地中是2 个装甲师和4 个步兵师的最后一支部队投降了。投降之前给最高统帅发去一份电报:“..已对占压倒优势的敌人战到最后一人。德国万岁!”冰雪满地、血肉模糊的屠场似的战地,终于沉寂下来了。9.1万名德军(其中包括24 名将军,2000名校级以下军官),正在冰雪途中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凄凉的西伯利亚战俘营。这批战俘都是饥肠辘辘,身患冻伤,大部分还负了弹伤,人入迷茫颓丧。他们抓紧了裹在头上的满是血污的毛毯,以抵御零下24 度的严寒。两个月以前,这一支远征部队共有28.5万人,现在除了2万名左右罗马尼亚部队和2.9万名伤员已空运回国之外,残存的就尽在于此了。其余人员已全部战死。而在这年冬天正向战俘营作艰苦行军的这9.1万人中,也只有5000 人有幸能回到祖国。西方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85万人,其中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而苏联方面的估计为消灭轴心国部队150万人。无论是哪种估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东线南翼兵力1/4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同时,苏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联红军具体伤亡人数为:474871人死亡,650878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1129619人。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斯大林格勒战役与阿拉曼战役、英美在北非登陆合在一起,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了伟大的转折点。纳粹德国的征服达到高潮时,曾席卷大半个欧洲,打到离亚洲不远的伏尔加河,在非洲也几乎打到尼罗河,现在退潮已经开始,而且一退就再也不能回涨了。纳粹进行大规模闪电攻势,以成千上万的坦克和飞机打得敌人胆战心惊、溃不成军的时刻,现在也已告终了。当然,德军在局部地区还会作拼死的进攻,例如1943 年春在哈尔科夫,1944 年圣诞节前后在阿登。但这些进攻也只是最后两年的战争中德军拼命进行的防御战的一部分。希特勒手中已失去了主动权,而且一失而不能再得了。现在他的敌人已夺走了主动权,而且紧紧地掌握住了主动权。3、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德军围攻列宁格勒从日开始至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日。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参战方兵力:苏联93万人,纳粹德国:72.5万人,纳粹芬兰军队:10万人;苏联红军伤亡332,059人。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1,40万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列宁格勒其中一个墓地就埋葬了50万名围城战的遇难者。在1941年至1942年间的冬季,当所有雀鸟、老鼠及宠物被生还者吃光后,城内出现人类同类相食的情况,列宁格勒警察因而组成一个特别师以阻止人类同类相食的情况发生。列宁格勒保卫战于日胜利结束,对苏德战场的战争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保护了苏联北方的其他地区,阻止了希特勒由北部包抄莫斯科及进逼阿尔汉格斯克的可能。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得以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4、其他战役——由于苏德战埸上的战役占据二战中的欧洲所有战役大部分,因此篇幅太大,只能做一个简述(根据时间排序)。(1)明斯克战役:明斯克战役有两次,分别是年。第一次明斯克战役: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动进攻,不到20天就歼灭苏军西方面军大部,俘虏50万人;第二次明斯克战役:日,苏联红军发动反攻,不到20天歼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大部30万人。在战线中央打开一个400公里宽的战略缺口。其中明斯克战役是指歼灭德国第4集团军的一个战役。(2)基辅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乌克兰的一场大型包围战;今天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它作为巴巴罗萨作战在日至日,在苏联历史中它被称为基辅防御战役。基辅战役于日—9月26日打响。战役空前惨烈,9月20日,基辅城被德第6集团军攻占。同日,德军第46装甲军赶到,并作为生力军投入战斗。与此同时,苏军也不断地投入生力军,试图协助被困苏军突围,但均被德军击退。 至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苏联红军损失约70万人,有665000人被俘,德军击毁或缴获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3500辆车辆,可谓战果辉煌。德军亦损失10万余人。被希特勒称作战争史最大的围歼战。苏联红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战略上指挥失误。斯大林刚愎自用,屡拒部下的正确建议,最终遭到惨败。苏联红军在此战的失败,使南部战线陷于崩溃。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300余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片领土上进行。对德军而言,从战术上来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杰作,而且获得了富饶的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当红军付出巨大的损失时,他们争取了时间防守莫斯科,为同盟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苏联在这次及其他包围战中得到了教训,在之后的莫斯科战役中,他们避免被德军包围,之后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们更反而包围了入侵者。(3)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德战争期间,德苏两国军队于日—9月10日在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的攻防战役。德国军队继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之后,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博克元帅)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其参战兵力为60个师又1个旅及1个航空队。苏联红军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总司令为.铁木辛哥元帅)奉命固守斯摩棱斯克地域,阻止德国军队向莫斯科突进。此战,苏联红军共损失了34.5万人,其中阵亡和失踪21.4万人、受伤13万零人、被俘40多万人、损失坦克1348辆、大炮9885门、飞机903架。缴获大量装备,为进攻莫斯科打开的通道。这给以后的战局带来重大影响。德国军队在作战中,由于遭到苏联红军顽强抵抗,也损失较大,损失为10万人。双方的伤亡交换率约4:1。德国军队作战部队异常疲惫,被迫停止了向莫斯科的推进,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还是第一次被迫停止在主要方向上的进攻,而转入防御。(4)乌曼战役:是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左翼和南方面军右翼为抗击德军在乌曼方向的进攻,于日一8月7日实施的防御战役。尽管苏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韧不拔,奋勇作战,敌人还是突破了西南方面军左翼和南方面军右翼的防御,并深深楔入其配置。造成了合围苏军的现实威胁。战役结果:德军称苏军被俘10.3万,缴获坦克317,火炮858。(5)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又称克里米亚战役):是日至日,苏联红军为防守和夺取塞瓦斯托波尔城和黑海舰队主要海军基地,与德军所进行的一次战役。在本次战役中,德军及仆从国——罗马尼亚王国共组织了第11集团军共35万人(下辖3个德国军、2个罗马尼亚军,共计11个师的兵力),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其正面是苏联南方方面军下属的黑海舰队、独立滨海集团军、第51集团军的约23个师及配属分队,约27万余人。在进攻中,德军投入了前所未有的重炮部队,利用超重型榴弹炮对塞瓦斯托波尔外围的诸多要塞阵地进行了攻击。同时歼灭了从刻赤半岛来援的苏军第44、51军等部队。最终塞瓦斯托波尔因后勤不济而陷落。战役中,苏军在刻赤半岛损失约17万人,在塞瓦斯托波尔损失约7万余人,合计24万余人。曼施坦因因此战的胜利晋升为陆军元帅。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历时250天。它作为处于敌人深远后方被合围情况下,长期坚持,顽强防御的范例而载入军事史册。(6)热泽夫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日至日间苏联红军在热泽夫、塞乔夫卡及维亚玆马方向对侵入莫斯科附近地区的纳粹德国军队发起的一连串攻势,这些被称为热泽夫重点防御的一连串战事为苏军带来巨大损失。在整个系列的热泽夫战役中,损失的数字不清楚,但苏联方面凡损失大约50万至 100万人之间。而德军的损失大约为30万至45万人之间。(7)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是日至日,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与纳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勒热夫、瑟乔夫卡、维亚济马一线争夺德军据守的“勒热夫突出部”的一连串进攻与防御战役,德国称之为勒热夫重点防御 。战役结果:德军取得重大胜利,莫德尔的成名之战。红军累计阵亡622664人,累计受伤1156485人;德军伤亡不详,德军主要指挥官:莫德尔、克鲁格;苏军主要指挥官:科涅夫、朱可夫。(8)柳班战役:日至4月30日,是苏联红军一九四二年冬季反攻的组成部分。作战意图是由沃尔霍夫方面军以其战线中央的部队,突破德军在沃尔霍夫河西岸的防御,歼灭西岸之敌后,以主力沿丘多沃——柳班方向发展进攻。然后进一步向西北方向突击,与从东向西进攻的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第五十四集团军相配合,孤立并消灭前出至拉多加湖的德国集团军。同时,沃尔霍夫方面军的左翼部队,配合西北方面军所属第11集团军,向旧鲁萨、德诺、索尔策方向突击,然后从诺夫哥罗德和卢加方向切断敌人的退路,最终的目的是粉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并解除对列宁格勒的封锁。(9)土星行动:是苏联红军于1942年12月至1943年2月收复高加索北部及顿河平原的战役,其中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小土星行动。(10)大卢基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1942年11 月4 日至日,由加里宁方面军实施。目的是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大卢基集团(9 个师),使之不能调往斯大林格勒。苏军投入的主要兵力是加里宁方面军(马克西姆o阿列克谢耶维奇o普尔卡耶夫上将)下属的第三突击集团军。相比苏军部队,德军在大卢基投入的部队番号可谓五花八门,事实上除了海军陆战队,几乎大家所熟知的,能在陆地作战的德军兵种都投入了战斗。1942 年11 月28 日,苏军将敌合围,德军速调6 个师解围。日,被围德军部分(7000 人)遭歼灭,大卢基也随之解放。大卢基是一个战略要地,因为它,掩护着西方20km处的小城新索科利尼基,一个关键的铁路枢纽——维特伯斯克到列宁格勒铁路和里加到莫斯科铁路的交叉点,德军占据了这里,就可以顺利的在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之间调度兵力,为北方集团军群提供补给,而如果苏军能够成功切断铁路,北方集团军群将不得不停止对列宁格勒的围困,甚至会陷在里加湾不得脱身。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全部投入了勒热夫方向,根本没有力量支援大卢基,此时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内正在为斯大林格勒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多少精力顾得上这个小城市。所以,大卢基,这个人口不过3万的小城,一个非常“西方化”的城市,成为了可能扭转整个北线战略局面的棋子,于是,一场双方都想到过,但结果都没有想到的恶战爆发了。虽然损失惨重,而丢失了重要的大卢基,但德国人在防守战中,仍然得到了一次战术胜利。德国人估计苏军损失超过30,000人,受伤和被俘几千人。超过600辆苏军装甲车辆和400门火炮毁坏,击落63架苏军飞机。据估计,共有31个苏军单位被全歼。德国损失同样大,17,000人伤亡,其中5000人为大卢基城里的卫戍部队,12,000人为解围部队。数千人被俘,大卢基守军彻底覆灭,几百辆装甲车辆和运输机被毁。根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苏联方面统计的双方伤亡数字为:大卢基战役中,德军伤亡5.9万人、被俘4,000人、损失坦克250辆、火炮和追击炮770门、汽车1,150辆以及许多其他武器和技术装备,6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遭重创。苏军参战兵力突击第3集团军,8.67万,装备坦克200多,火炮0.2万,苏军纯减员31674,伤72348。(11)杰米扬斯克战役:于一28日,苏联军队实施的清除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进攻战役。在此之前,苏联军队第27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分别于2月23日和26日转入进攻。经过紧张的准备后,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的苏军西北方面军 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第16集团军发起猛烈进攻。在苏联军队炮火的轰击下,德国军队开始从杰米扬斯克退却,集中加强登陆场本部的防御,苏联军队西北方面军主力便从东面向德国军队突击,并对退却的德国军队实施追击,28日终前抵达洛瓦季河,完全清除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国军队。德军称己方死亡0.63万人、伤2.25万人、另冻伤0.24万人;苏军纯减员88908人、伤155603人。(12)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29日,二战苏德战争中,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在哈尔科夫附近实施的进攻战役。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由铁木辛哥元帅率领,以23个步兵军、2个坦克军和2个骑兵军向哈尔科夫地域的德国第6集团军发起进攻。战役初期,苏联各突击集团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在3天内深入德军纵深50公里。随后德军集中坦克兵力,对苏军侧翼发起反击,成功将苏军突击集团合围。5月29日,苏军第6、第57集团军、第9集团军及博布金战役集群主力被歼,被俘达25万人,损失坦克600多辆,西南方面军副司令科斯坚科中将等多名高级将领阵亡。(13)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日—3月3日战役目的是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集团军群基本兵力,收复哈尔科夫工业区。战役代号为“星”。2月初,追击德军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第60、第38、第40、第69集团军,坦克第3集团军,空军第2集团军;司令为戈利科夫上将)当面德军是第2集团军和“兰茨”战役集群近15个步兵师和坦克师(司令为陆军元帅曼斯坦因)。其大部已遭惨重损失。沃罗涅日方面军未经战役间歇立即准备和实施哈尔科夫进攻战役。战役是在复杂条件下进行的。在双方的坦克战中,德国人的“虎”式重型坦克将曾经在苏德战场上称雄一时的红军T-34坦克以惨重的损失。红军的这种坦克所装备的76毫米坦克炮不但根本无法打穿“虎”式坦克102毫米厚的正面装甲,甚至对德军增强了防护的IV号坦克的正面装甲,在400米以外也几乎无可奈何。而德军“虎”式坦克的56倍径88毫米火炮和IV号坦克的长身管75毫米火炮却可以分别在1000米和500米的距离上,轻而易举地把T-34坦克的正面装甲打个洞。T-34坦克独自称霸战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将是德国人的“虎”、“黑豹”、“象”重装甲时代。但到了3月23日,由于德军兵力不足,加上冰雪开始融化,道路泥泞不堪,而红军新增援上来的3个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第21、64集团军)已经开到,德国人停止了追击。而退过了北顿涅茨河的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则沿着河岸,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奥博扬地区建立了阵地。这里就是后来“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正南面,导致了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此时,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残酷厮杀后,互有胜负的苏德两军终于在哈尔科夫之战中消耗完了最后的力量,彼此都已经无法再组织起大规模进攻了。于是沿着整个东部战线,精疲力竭的苏德两军都转入了防御。在双方完成休整和补充之前,苏德战场将进入一个短暂的“休战期”。哈尔科夫之战给红军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相当可观的: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宣布,从1943年2月底到3月,他们一共打死了40130名苏联红军,俘虏了12430人。击毁的红军技术兵器包括567辆坦克,1072门火炮。对于哈尔科夫战役中德国军队的损失至今还没有一个全面的统计数字,“帝国”装甲步兵师损失了102名军官和4396名士兵,“骷髅”装甲步兵师损失了94名军官和2170名士兵。加上军属部队,整个党卫队装甲军损失了365名军官和11154名士兵。(14)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日至3月15日间在围绕哈尔科夫对苏联红军的一系列攻势行动。德军的行动代号为顿涅茨克行动,而苏联红军则称为顿涅茨克及哈尔科夫行动,德军的反攻消灭了大约52个红军师及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从日至4月3日,大约50万红军参与沃罗涅日–哈尔科夫攻势行动。当时大约有610万名红军士兵在东部战线,另外有65.9万名伤兵。相比以下,德军共有大约220万人在东部战线,另外有10万人被部署在挪威,结果于2月初苏联红军在人数上对德军形成了2对1的优势。但由于补给线过长及在此攻势中伤亡惨重,在曼斯坦因的反攻开始时,德军在数量上占有战略上的优势,包括在坦克的数量上——例如,曼施坦因有350辆坦克,在个别地区对苏联红军装甲部队形成7对1的优势。德军的顿涅茨克行动令苏联红军损失了52个师,计7万~8万人。其中大约45200阵亡或失踪,另有41200人受伤。1943年4月至7月,苏联红军需要在这地区重建其部队及准备迎接德军重新发动之攻势,即库尔斯克战役。另外,德军的伤亡数字更难统计,但可参考武装党卫军装甲军的伤亡数字。至3月27日,估计武装党卫军装甲军损失了44%的兵力,包括大约160名军官及4300名在役人员。(15)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口袋战役:又称胡贝的口袋,日–日,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左翼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苏军称之为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这也是曼斯坦因元帅的军事生涯的最后一幕。参战方兵力:德国20万,苏联32万。1944年3月,朱可夫指挥的两个苏联方面军在德涅斯特河以北,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以三个坦克集团军迅猛出击,在纵深合围了由汉斯-瓦伦丁o胡贝上将指挥的德国第一装甲集团军20个师。但朱可夫判断德军的突围方向为道路平坦的西南方,并将红军主力布置在这一地区,曼斯坦因却命令部队从崎岖的西北部山地突围,以避免人员损失,这样虽然丢掉了几乎全部的技术重型装备,但人员于4月大部分逃出包围圈。他违抗希特勒坚持其不准撤退的命令,没等到战役结束,曼斯坦因就因为这次失利被希特勒解除了军职,永远离开了战场。在两个星期的逃跑过程中,胡贝上将手下宣称击毁苏军坦克357辆,突击炮42辆及各类火炮280门,以及造成敌攻击部队之严重伤亡,曼施坦因的敏捷思维,加上胡贝在作战层次上的规划能力和技巧,造成20万大军摆脱斯大林格勒噩运的笼罩,但虽然胡贝所部仍维持纪律,保持了个人武器,但6个被围的装甲师500辆以上的坦克却仅有45辆装甲车辆得以一同逃出,尽管逃脱时的伤亡率偏低,胡贝的第1装甲军团已不能再参与大规模的攻击行动,而需要彻底的整补。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口袋战役至今仍被全球各军校当作部队受困口袋之际如何避免被歼的研究范例。(16)库尔斯克会战:(日–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会战;是德军3号、4号虎式、豹式、斐迪南坦克与苏军T-34-76坦克、KV-1坦克相抗衡的一次对攻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更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与朱可夫元帅这二个天才军事家之间直接的较量。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8056辆装甲车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参战双方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也创下两个记录就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该会战包含着几次哈尔科夫战役、奥廖尔战役与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口袋战役。1943 年7 月5 日,德国对俄国发动了后来证明是最后一次的大攻势。德国陆军的精华——将近50 万人,加上配备有新式重型“老虎”坦克的17 个装甲师,向库尔斯克西面俄国阵地的突出部分进攻。这就是所谓“城堡计划”。希特勒认为这一攻势不仅能置俄国最精锐的百万大军于死地(就是这支大军曾在头年冬天将德国人从斯大林格勒和顿河赶出来),而且能使他再向顿河流域推进,也许甚至于能推进到伏尔加河流域,然后从东南迂回攻陷莫斯科。这一攻势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人对此已经早有准备。到7 月22 日,装甲部队的坦克已损失了一半,德军攻势已完全停顿,并开始溃退了。俄国人对自己的力量信心十足,他们不等德国的进攻结束,就在7 月中旬向库尔斯克以北奥勒尔的德军阵地突出部分发动了他们自己的攻势,并且迅速地突破了德军阵地。这是俄国人在这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夏季攻势,自此以后, 红军再也没有失去过主动权。8 月4 日,他们把德国人赶出奥勒尔,这个地方是德国人在1941 年12 月攻打莫斯科时在南部的一个枢纽。西方史学家统计数据:德国伤亡估计一共36万人阵亡,受伤,失踪,被俘,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1,030架飞机被击毁。苏联伤亡估计一共86.3,万人阵亡、受伤或被俘(库尔斯克防御战177,847人,奥廖尔进攻战役429,890人,彼尔哥罗德— 哈尔科夫进攻战役255,566人),6,7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2,2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苏军在兵力上占2.4比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1.9比1的优势,即便如此,苏军被歼、被俘、伤亡数字仍是德军二倍以上!德军如果继续追击将可歼灭苏军的装甲预备队,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但是最后因为在日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意大利几乎不想做任何抵抗,本来可以先不抽调兵力去管他而是先打赢这场战役,但又是希特勒葬送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强行命令抽调兵力去阻止盟军在意大利登陆而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以至于没能消灭苏军的装甲部队并埋下极大隐患。虽然曼施坦因苦口婆心力劝,但还是没能说服希特勒。使得德军自动放弃了胜利。库尔斯克会战后的放弃使得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双方的区别在于: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苏军开始了大规模反击。(17)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哈尔科夫战役以前,德军已经在库尔斯克、奥寥尔等地遭到失败,这无疑大大动摇了德军的军心。于是,德军统帅部把眼光放到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带。因为这里能够遏制苏联向乌克兰和顿巴斯进攻。德军非常清楚苏联南线反攻,哈尔科夫将是重要一战。其编成为18个装甲师和步兵师,总兵力为30万,另外还编有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600辆坦克和突击炮以及1000多架飞机。苏联红军在取得了奥寥尔战役的胜利后乘胜追击,在南线展开了大反攻,此次战役代号“鲁缅采夫”,目标直指被德军重新占领的哈尔科夫。为了保证进攻的顺利,苏联红军为沃罗涅日方面军配辖了7个合成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它和草原方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98万人、12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有1300多架作战飞机。在兵力上,苏联红军相对于德军而言,具有压倒性优势。这里尤其要提到苏联红军航空兵的作用,正是苏联红军航空兵部队在战役初期以及进攻进行时给予地面部队以极大的援助,间接促使了苏联红军战役的胜利。.1943年8月初开始,经过20天的鏖战,苏联红军以压倒优势战胜了困兽犹斗般的德军。哈尔科夫战役是库尔斯克会战中最后一役。通过这一役,苏联红军完全稳定了在南方的形势,为收复乌克兰创造了条件。它为这场苏德战场的又一个转折点坚定地写下了句号。哈尔科夫一战之后,德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组织起新的反抗以阻止苏联红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希特勒的进攻战略彻底破产,被迫“在整个苏德战场完全转入战略防御”(华西列夫斯基语)。现在,苏军攻势已扩大到全线。8 月23 日,哈尔科夫失守。1 个月后,9 月25 日,德国人被赶出了哈尔科夫西北300 英里的斯摩棱斯克。而在进攻俄国的初期,德国人曾经像拿破仑的大军那样,十分自信地从这个城市踏上通向莫斯科的大路。到9 月底,希特勒在南路遭到步步进逼的军队退到第聂伯河一线和北自第聂伯河河曲的扎波罗日耶南到亚速夫海一线。顿尼茨盆地的工业区已经失守,克里米亚的德国第十七军团处于被切断的危险中。希特勒相信他的军队能够守住第聂伯河和扎波罗日耶以南的要塞阵地,这两条防线联在一起,形成了所谓“冬季防线”。但是俄国人甚至没有稍微停留一下进行休整。在10 月份的第一周内,他们在基辅的北面和东南渡过第聂伯河。11 月6 日,基辅失守。到这个决定命运的1943 年末,南部的苏军越过了希特勒部队1941 年夏向俄国内地进军时轻而易举地取得初期胜利的那些战场,逼近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边界。(18)涅韦尔战役:日到10日,苏德战场中苏军叶廖缅科大将的加里宁方面军右翼实施的进行战役,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拟定了粉碎苏德战场中段在维捷布斯克至戈梅利一线法西斯德军的计划。在4天时间内,苏军神速的达成了突破,把当面的5个德军师打的落花流水,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被割断,再也不能自由的机动兵力。涅韦尔的解放具有重要战役意义。法西斯德军统帅部丧失这个大的交通枢纽,红军占领涅韦尔后,德中央和北方集团军群之间被撕开一个20公里的缺口。横向铁路被切断使德国人难以机动兵力,只能以少量警卫警察部队维持两大集团军群之间脆弱的联系。而苏军则可以依托夺取的登陆场,把战火延伸向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进攻。其主要12个兵团和部队由于在夺取涅韦尔战斗中英勇善战,被授予“涅韦尔”荣誉称号。涅韦尔战役是伟大卫国战争中历时最短的进攻战役之一。(17)巴格拉季昂行动:取自于1812年的英雄俄罗斯将军巴格拉季昂,是苏军日—日,对白俄罗斯发动大规模攻势的代号。苏军自四个方向进攻、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与收复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并到8月渡过维斯瓦河、一直推进到东普鲁士边界的里加暂做重整。苏军这次的攻势使得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及其属下3个集团军包括第4集团军、第3装甲集团军及第9集团军的崩溃,损失了28个陆军师,被认为可能是德国在二战中最大的单一败战。德军在这次行动中的损失无法弥补,军事历史学家赫尔曼o卡根霍姿说道:“自从1944年夏季中央集团的崩溃后,德国将要在东方进行一场极为痛苦的战争。”这场行动结束后,苏联收复了大部分西部领土,也在罗马尼亚与波兰边境取得立足地。参战方兵力:德国 1,031,760人,苏联 2,400,000人;伤亡情况:德国 200,000人阵亡或被俘,苏联180,040阵亡和失踪;主要指挥官:德方是恩斯特o布施、瓦尔特o莫德尔,苏方是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策划者罗科索夫斯基。在排除三个主攻方向上最后选择,红军可以打击他们的老对手——盘踞在白俄罗斯突出部的中央集团军群。这个突出部位于普里皮亚特沼泽以北,沿战线向东突出。这次攻势如果成功,将能消灭少数几个相对仍完整的德国集团军,并切断北方集团军群的补给线和退路。在白俄罗斯的攻势也将完成对被占国土的解放并进入波兰,这是通往柏林最直接的道路。而且白俄罗斯的胜利将会对苏联在其他战略方向上的胜利带来积极影响。该战役被苏联方面描述为战争艺术上的胜利——因为各方面军在行动上的完美配合及在进攻目标上如何玩弄敌军,虽然有大量部队参与,但苏联方面军指挥官们却避开了对手的侦察,完全混淆了主要进攻的方向,直到德军发现时已为时已晚。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白俄罗斯彻底崩溃后,通往波罗的海各国,东普鲁士和波兰的大门大开,致使东普鲁士所有能调动的边防部队和训练团甚至是元首自己的警卫营,都奉命赴东线战场以堵缺口。而处在波兰方面的德军也仓促调来几个师的兵力来封闭这个缺口,但这一切都是于事无补,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拥有12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强大无比的苏联红军。而这些苏军已经像发了疯似的从这个400公里宽的缺口发动全线攻势,更为糟糕的是更多的苏军预备队也向这个无法填补的大缺口里涌了进来,当时的北方集团军群也被这个缺口而中断了和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导致日后该集团军群在库尔兰的悲剧,即使中央集团军群再调来100万人也还是无法修补这个缺口了。所有的一切都注定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这个夏天所遭受到的厄运。也可以这么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覆没也是意料中的事了。(19)德布勒森战役:发生于—28日,苏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于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境内实施的进攻战役。德布勒森是匈牙利的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是布达佩斯),豪伊杜-比豪尔州首府,位于布达佩斯以东约220千米的匈牙利大平原上。德布勒森战役的特点,是战役过程中组织并顺利实施了两个方面军的战役战略协同。参战方:德国、匈牙利;苏联、罗马尼亚,结果:没有一方取得明显的胜利,参战方兵力:轴心国80000人;同盟国260000人,苏联红军人员比德军多2倍,火炮多0.8倍,迫击炮多3倍,坦克多2倍,自行火炮多0.3倍,飞机多2倍。伤亡情况:轴心国11900人阵亡,6662人失踪, 同盟国19713人阵亡及失踪,主要指挥官: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弗里斯纳上将、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20)布达佩斯战役,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为攻占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并迫使该国退出战争,于日~日实施的进攻战役。苏联红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以及乌克兰第3方面军一部实施的进攻战役,与东喀尔巴阡战役、贝尔格莱德战役一起是苏联红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九次打击。此役,苏联红军歼灭德军及匈牙利军队9至15万人,苏联约损失7至16万人。战役期间,匈牙利成立临时政府并对德宣战。参加战役的有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R.Y.马利诺夫斯基)和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F.I.托尔布欣)主力,共70个步兵师、3个坦克军、4个机械化军、3个骑兵军、3个筑垒地域、1个海军陆战旅,以及几个罗马尼亚师和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两个空军集团军和多瑙河区舰队负责支援。当面之敌为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J.弗里斯纳大将)和“F”集团军群一部,共51个德国师和匈牙利师又2个旅,其中有9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化旅、1个骑兵旅,还有1个航空队担任支援。德军在布达佩斯附近建立了纵深梯次配置的坚固防御体系。围攻布达佩斯是德军在南部战线的最后一次大型军事行动,围攻耗尽了德意志国防军特别是武装党卫军的资源,对苏联红军来说,布达佩斯战役是柏林战役前最后一次大型彩排,它亦令红军实施维也纳战役,日,布达佩斯投降后刚好二个月,维也纳也被解放。在这场大战中,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共损失了万至15万人(包括解围和被围德军以及匈牙利军队所有战死、战伤和失踪人数)。苏联红军也为胜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1944年11月中至1945年2月中,苏联第2乌克兰方面军和第3乌克兰方面军在布达佩斯一带总共有7万至16万人阵亡或被俘,3.2万人失踪(其中仅在布达佩斯城内就损失大约5.2万人)。损失坦克1766辆(其中有900余辆是在布达佩斯城内战斗中损失),火炮4000余门。匈牙利平民成为受战火荼毒最深的牺牲品:在整个包围期间,布达佩斯居民共有 13000人死于战火,25000人死于饥饿,25000多人被匈牙利箭十字党处决或杀害,另外,苏联红军为了向斯大林开脱自己对布达佩斯久攻不下的原因(他们先前向斯大林解释说布达佩斯守军共有18万人),抓了5万多名平民作为“战俘”充数(苏联红军让匈牙利平民将缴获的德国军大衣披在身上,于是这些平民就成了“德国法西斯战俘”,而真正被俘的德国军人大部分在被俘后立刻被就地枪决),其中有13000多人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园。在整个布达佩斯战役期间,平民(包括犹太人)的总共伤亡损失数字高达76000人左右!(21)柯尼斯堡战役:日—4月9日,苏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配合下,在东普鲁士战役过程中实施的进攻战役。柯尼斯堡战役是从南北两面,向柯尼斯堡(1946年起改名加里宁格勒)同时实施向心突击,以围歼德军集团。苏军是通过地面军队、航空兵和舰队的共同努力取得最终胜利,拔除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堡垒。苏军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此时苏军总兵力670万人、飞机 1.47万架、10.73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21万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与此相比,德军拥有370万人(其中包括21万匈牙利部队)、5.6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81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4100架飞机。苏军在兵力和武器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柯尼斯堡战役,共消灭德军官兵约4.2万人;俘获约9.2万人,其中军官和将军近1800名;缴获火炮迫击炮2023门、飞机128架。苏军约200名军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98个部队和兵团荣获“柯尼斯堡”称号。(19)施劳弗高地战役:是施劳弗-柏林攻势行动的一部分(日至5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最后的一场堑壕战。战斗持续超过3天,从日至19日,大约有100万隶属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78,556人属于波兰第一军团)的苏军,由格奥尔吉o朱可夫指挥下,攻击这个“柏林之锁”,这里由隶属于德国第9军团的11万人据守,该军团由费尔德o布塞指挥,其隶属于德国维斯瓦河集团军。这场战斗通常被合并到奥德河-尼斯河战役里面。施劳弗高地战斗为该场战役里,进行得最激烈的一场,苏军在奥德河及尼斯河数个点进行突破,施劳弗高地只是其中一个战场,而奥德河-尼斯河战役只是柏林战役的前奏。战役结果为德国第9军团被包围并爆发哈尔伯战役。伤亡情况:德国死亡12,322人,苏联死亡31,438人,主要指挥官:德军哥特哈德o海因里希,苏军格奥尔吉o朱可夫。(22)帝国大厦保卫战:是柏林战役的一部分,也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在二战末期的最后抗争,苏联红军的部队与其经过惨烈的战斗后,最终取得了胜利。时间:日—5月2日,参战方兵力:德军约80万,苏军250万(含波兰军队15.6万人),伤亡情况:德军全军覆没,主要指挥官:德军哥得哈格o海英里希,苏军库兹涅佐夫。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地区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属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德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苏军第三突击集团军第79军在29日开始了对国会大厦第一轮的冲锋,当时第三突击集团军的主要目标是总理府,但是因为总理府有强大的抵抗,一些指挥员误认为国会大厦没有强大的防御力量,所以组织了几百人的部队进行试探性的冲锋。结果这些年轻的士兵没有一个踏上国会大厦的广场。这时布防在国会大厦里的士兵有1500人左右,其中1000余名为党卫军,其余为外籍志愿兵,这些党卫军保卫国会大厦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些殊死抵抗的外籍志愿兵的理由却永远被埋藏在了历史的书卷中,不为人知。日晚21点50分,苏军终于打通了通往顶层的通道,苏军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把胜利的红旗升起在国会大厦的圆顶上。关于肃清国会大厦的时间历史上也众说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最后一个守卫者是被击毙的,也就是说,从战斗的开始到结束,没有一名守卫者主动投降。这是复仇与反复仇、杀红了眼的人类,最残酷的一次战斗。(23)柏林会战:又称柏林战役(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德军主力此时仍集中对付苏军。至日前,在苏德战场作战的共有214个师(其中34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师),又14个旅。而当时对美、英军作战的只有60个人员装备不齐的德国师,包括5个坦克师,仅有约200辆坦克。防守柏林方向的是G.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辖坦克第3集团军、第9集团军),舍尔纳元帅指挥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8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500辆、作战飞机330架)。陆军总部预备队有8个师。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超过2万人。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80万人,700门火炮和迫击炮,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42架作战飞机。战役于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日早晨6点,柏林城防司令H.魏德林将军离开了地下掩体,向苏联军队投降。下午3点,剩余德国部队全部停止抵抗,向苏联人投降。柏林保卫战至此终于结束。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歼灭德军48万人,缴获火炮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00余辆、飞机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向前跑一直到天涯海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