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小麦拌种剂剂真的能使农作物增产吗?

您的位置: &
新药剂拌种对小麦种传土传病害防效及安全性试验药剂拌种的时间与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药剂拌种的时间与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以马铃薯Lt-5为试材,探讨了药剂拌种时间和不同方式拌种后马铃薯存放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切薯后晾晒5h以上拌种对增产及保证马铃薯品质效果最好,与立即拌种相比,晾晒后可以减少马铃薯薯块中畸形和疮痂病病薯率;种薯切块拌种后至播种前时间间隔越长,产量越低,拌种方式上干拌好于湿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532【正文快照】:
马铃薯(Solanum tubersom L.)是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性喜冷凉,其块茎产量高且营养丰富,可以作为食用、饲用及加工用。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之一,马铃薯在中国已有400a的栽培历史[1-2],栽培面积约为490万hm2,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5%,占亚洲的60%[1]。马铃薯种薯切薯后的药剂处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宁;蒋继志;;[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刘永贤;刘畅;农梦玲;冯红柳;吴佳桔;胡浩;;[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7期
张建平;;[J];中国马铃薯;1991年04期
李明安;;[J];中国马铃薯;2007年05期
高智杰;刘鑫;汤志平;王玉平;;[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11期
张志;张忠敏;马玉玲;;[J];现代化农业;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培伦,马伟青,杨元军,张卫华,黄传红,孙慧生;[J];山东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王培伦,马伟青,杨元军,张卫华,黄传红,孙慧生;[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张卫中;姚满生;;[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李凤云;;[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1期
姜华年;;[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韦爱兰;刘永贤;;[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邱广伟;夏平;夏静波;王志坤;关丽辉;韩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7期
李庆全;盛万民;李凤云;牛志敏;王立春;田国奎;徐洪岩;娄树宝;;[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蓝波艳;刘永贤;李惠玲;马冬萍;冯红柳;柏国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郭志平,夏更寿;[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贯娜;庞淑敏;李建欣;;[A];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聂向荣;李凤英;王玉明;樊明寿;;[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柳俊;谢从华;吴承金;宋伯符;;[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谢从华;吴承金;田恒林;柳俊;;[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屈冬玉;卞春松;金黎平;连勇;徐立群;杨琳;;[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贾长盛;郭雄;李占香;;[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王凤义;秦昕;石瑛;;[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杨元军;孙慧生;王培伦;马伟青;李广存;董道峰;王毅;;[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余柏胜;陈家吉;程群;沈燕芬;黄元勋;赵迎春;刘胜军;于斌武;王黎明;周祖培;;[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淑菊;陈伊里;马立伟;;[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志军;[D];浙江大学;2004年
李会珍;[D];浙江大学;2004年
陈永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台莲梅;[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年
翁定河;[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刘永刚;[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淼;[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吴雁斌;[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高建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李辉;[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连文香;[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卢泳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盛万民;[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田振东;[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郝文胜;[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卜庆云;[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启波;;[J];长江蔬菜;2006年05期
刘洋;蒋继志;杨发茂;宋海亮;;[J];华北农学报;2006年02期
高冬婷;蒋继志;刘洋;王凤春;范继业;边瑞环;;[J];华北农学报;2007年01期
王仁贵,刘丽华,夏平;[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年05期
张子君;李海涛;邹庆道;吕书文;刘志恒;;[J];辽宁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许长敏,刘金成,陈清云;[J];中国马铃薯;2001年04期
魏秀岩;宫占元;李杰;徐晓东;;[J];中国马铃薯;2007年02期
高芬,马利平,乔雄梧;[J];山西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田黎,张久明,黄乐平,陈靠山;[J];微生物学报;2005年06期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梁训义,杨曙东;[J];浙江农业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秀艳!邮编:068450,谭宗九!邮编:068450,刘宝华!邮编:068450,王福合!邮编:068450;[J];河北农业;2000年12期
宋金平;[J];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07期
周秀梅;[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3年06期
杜培兵;齐海英;白小东;张永福;杜珍;王利琴;;[J];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赵祝梅!安徽凤台县大市场西路一号232100;[J];长江蔬菜;1994年01期
赵锡春,赵立杰;[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1年02期
高小平;;[J];甘肃农业科技;2007年04期
春芳;;[J];中国农学通报;1992年06期
范超峰,邵尾娇,范传林;[J];福建农业科技;2005年03期
Warren T陈来生;;[J];青海农林科技;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雄;李有全;谢玉琴;谢红英;雷生全;刘守庆;;[A];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李学湛;;[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冬虎;;[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白艳菊;吕典秋;;[A];2005年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孙慧生;;[A];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明月;何长征;宋勇;艾辛;屈夏林;熊兴耀;;[A];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蒲正斌;;[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罗文彬;吴秋云;刘中华;许泳清;李光星;蔡南通;汤浩;;[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A];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马占礼;殷亨录;周生坛;;[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向竹清 实习生
谭平;[N];恩施日报;2009年
张瑛 洪琦;[N];宁夏日报;2009年
玉田县大安镇吉家行村
张俊青;[N];河北科技报;2009年
胡启山;[N];湖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金黎平 庞万福;[N];河南科技报;2009年
丁全双 王倩
王旭东;[N];固原日报;2009年
魏莹;[N];固原日报;2009年
惠方;[N];农资导报;2009年
石家庄燕赵种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张淑青;[N];河北科技报;2006年
通讯员 郝云凤;[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密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乔建磊;[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钦;[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邢宇俊;[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胡诚;[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陈亮;[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范娟;[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李有忠;[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麻汉林;[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梁金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李晓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孙海宏;[D];青海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拌种剂防治马铃薯连作障碍的研究
为了防治马铃薯连作障碍,以马铃薯品种尤金885为试材,研究了拌种剂对同一地块马铃薯连作多年后产量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同一地块连作多年后,病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出苗率和保苗率呈下降趋势,进而影响到马铃薯的最终产量逐年降低,但使用马铃薯拌种剂处理后,马铃薯连作1~3 a的产量较对照明显提高,说明拌种剂的使用对马铃薯连作障碍造成的减产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WANG Bing-feng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药应用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小麦拌种剂 - 宁夏银川农资信息
欢迎您,&|&&|&&|&&|&&|&&|&&|&
小麦拌种剂
信息编号:&发布时间: 14:27:46
 小麦拌种剂哪种好?
  小麦拌种剂(即小麦种衣剂)是指能够用于改善种子出苗状况、幼苗生长情况、对病害、虫害有防治作用、对土壤有益微生物有促进作用、改善土壤盐碱、干旱、对作物有促进强壮功能、最终达到增产目的一种农作物药剂。
  小麦拌种剂哪种好?
  小麦拌种剂市场趋势
  近年来小麦拌种剂市场日益竞争激烈,主要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的方针被大力推广,作为预防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主要方法——药剂拌种,以其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小麦拌种剂近年来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如何购买到优质的小麦拌种剂,是很多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
  小麦拌种剂主要成分及优点
  小麦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微肥、激素等。种衣剂能使农药和微肥缓慢释放,具有杀灭地下害虫,防治种子病菌和苗期病、虫害,促进种苗健康生长发育。种衣剂紧贴种子,药力集中,利用率高,因而比喷雾、土壤处理、毒土等施药方法省药、省工、省种。另外,种衣剂隐蔽使用,对大气、土壤无污染,不伤天敌,使用安全。
  小麦拌种剂主要防治以下病虫害
  (一)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这些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在小麦拌种后种子开始萌芽时病菌就可以侵染。
  (二)系统侵染病害,主要有杆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病菌从种子萌发侵入生长点,随小麦植株生长进行系统侵染。穗期表现危害症状。
  (三)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它们在秋苗期和返青后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有效的方法是药剂拌种。
  (四)地上害虫,主要是蚜虫、灰飞虱等。
  小麦拌种剂哪种好?
  小麦拌种剂哪种好?
  小麦拌种剂推荐德西扬农科拌240,科拌240属于复合型小麦拌种剂,拌种同时能够防治蚜虫的高效拌种药剂,产品特点是能阻断小麦蚜虫发生、防治小麦病害、铲除地下害虫三效合一。
  复合型小麦拌种剂科拌240
  德西扬农一直致力于把复杂的农事简单化,使用更方便,省工、省时、省钱,用药成本更低而努力,开发出了科拌240复合型小麦拌种剂,是今年拌种杀蚜、防病、增产的首选产品;
  科拌240小麦拌种剂是由烯啶虫胺、毗虫啉、控蚜素、甲基异柳磷、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复合而成的杀虫杀菌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体内的胆碱酯酶和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主要用于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地下害虫,小麦病害有防治作用,能增力干粒重提高小麦产量。
  ———★河南徳西扬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
  QQ咨询: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徳西扬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是“小麦拌种剂”信息发布人联系方式:
会员身份:w
联 系 人:胡总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400-
所在城市:宁夏&>>&银川
联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拌种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