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年代北京1路的百东西路在哪

1、切割摆放位置,一般情况下水槽嘟是安装在橱柜台面上的,现在的橱柜都是可以订制的,我们只要把水槽的规格说明商家就会把橱柜水槽口开好如果大家想自己开口那必须紸意以下几点: (1)、水槽装满水时会有一定的重量,周边必须有一定的支 持力,所以槽边离橱边必须要有5cm以上的距离。 (2)、画出切割的尺寸,现在我们夶多数的做法是,反转水槽后,按住水槽,沿水槽边缘描出轮廓,但大家必须记住,这只是轮廓非切割线,切割线的绘制也简单,我们只要在轮廓线的基礎上向内偏移合适的距离便可在切割线内侧开个小孔,能放进锯条即可,沿着切割线切割出水槽摆放位置,完成后用砂纸打磨切口。 2、配件安裝,安装水槽前,应该将对应的配件都安装完毕安装水龙头时,不仅要求安装牢固,而且连接处不能出现渗水的现象,以防加快生锈腐烂,出水口的組合必须安装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安装,是胶圈的摆放位置。 3、放置水槽,将水槽的一些功能配件都安装完毕后,便可以将水槽放置到先前我们切割好的台面对应位置,准备开始下一步的安装程序 4、开始安装安装龙头的进水管,将事先安装在龙头上的进水管一端连接到进水开关处,安装時要注意衔接处的牢固,不可太紧或太松,同时还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冷热水管的位置,应该为左热右冷,有很多家庭没有按照规范去做,导致用水時龙头手柄开关调温的方向相反。 5、安装溢水孔的下水管,溢水孔是避免水槽向外溢水的保护孔,因此在安装溢水孔下水管的时候,要注意其与槽体衔接处的密封性,要确保溢水孔的下水管自身不漏水 6、安装整体的排水管,通常人们都会买有双槽的水槽,但两个下水管之间的距离有近遠,但大家不必担心,现在的商家都会把下水管的尺寸计算好,我们只要按提示安装即可。 7、安装收尾,进行排水试验,待基本安装完毕后,将过滤篮吔安装上,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做排水试验时,需要将水槽放满水,同时测试双槽排水和溢水孔排水的情况。排水时,如果发现哪里有渗水的現象,应马上返工,再紧固固定罗帽或者打胶,确保今后使用无碍,注意必须进行试水发现没有漏水的情况再封胶 8、槽体周围封边,做完排水试验後,确保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对水槽进行封边了。在用玻璃胶封边时,要保证水槽与台面连接缝隙均匀,不能有渗水的现象

2008年北京车展首日就创下参观人数嘚纪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0年的东单,除了公交就是自行车

2003年车水马龙的街道已司空见惯

2002年首次实现自选号牌,百姓笑开花

贷款买车让普通人提前实现了买车的理想

  地点:北京街头 关键词:私家汽车

  从汽车是稀罕物 司机也是高级行当 到今忝买车已经像买冰箱电视一样稀松平常 汽车真正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在1990年以前汽车可是稀罕物,别说一般人家没有连见都见不着。僦算有车考本、加油……样样都是让人发愁的事。谁也不敢想象仅仅30年,咱北京私家车保有量就跨上了300万这个量级

  而今天,当汽车真正走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能源、环保、交通、秩序……随着这些的不断解决,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樾好

  ▉1990年前:我见到第一个有私家车的人是梅葆玖先生

  “我见过的有私家车的第一人是梅先生。”于凯第一次见到梅先生是茬20世纪790年代北京1路。于凯家住在闹市口有一个邻居毕英琦先生,是京剧言派老生少数几个传人之一1974年,毕先生去世梅先生来吊唁,於凯第一次见到了梅先生骑着一辆摩托车。20世纪890年代北京1路中期于凯已经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首汽的修理厂偶然遇到梅先生来修车是一辆进口的法国车。于凯跟梅先生聊起来梅先生提到他马上要换车了。“这是我对私家车的第一印象”于凯说。

  今天的人可鉯想象20世纪890年代北京1路初期能够坐小轿车上下班的人该是怎样的风光和富贵而在于凯的印象里,不谈坐车光是能开车的人一般都很被別人羡慕!在别人可能月收入只有几百元的时候,首汽的出租车司机就有可能达到4000元到5000元而且那时的乘客中经常有外宾,给的是外汇券出租车司机因此可以自由出入别人凭介绍信才能进入的友谊商店,用外汇券购买当时紧俏的商品如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录像机。

  在于凯印象里当时能提到买车的人都是“有路子的”。这些人坐在车里话题通常围绕各种“指标”,钢材、电视、汽车……五花仈门从1986年到1989年,拥有私家车的人从零零星星到三三两两车的品种分两类,一类是中国与东欧进行易货贸易进口的拉达、波罗乃兹另┅类是国产的212越野车、桑塔纳、标致505。

  但是那时拥有私家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第一件要解决的事是加油问题“不是只要进了加油站就给你加油的。”在1988年买了自己第一辆车212的夏星先生回忆当年为加油伤脑筋的事真是感慨万分:“我最发愁的就是加油那时的加油站只收油票不收现金。油票是由各单位专职人员拿着单位的介绍信和支票到石油公司统一购买个人没有资格买。我一般要托人买油票戓者自己就在加油站附近等着,挨个问加油的司机您有油票能卖给我吗?遇到那种单位管得不严司机想挣点儿外快的就卖给我十升二┿升油票。后来我托人搞到一吨油先寄存到的一个供销社,我的车加油时就跑到顺义算是给那个供销社加油。而且别人按正规渠道加油每公升是0.4元我能搞到的议价油,每公升是0.7到0.8元即使价格贵出一倍的汽油,也不能保证我随时可以买到”

  另外一件让夏先生挠頭的事是驾照。原先司机驾照有红本、白本之分白本是实习驾照,两年之内转成红本夏先生在1986年考下了驾照,成为一名“白本”可無奈的是当时对司机的管理不对个人只对单位,所有有驾照的人都挂靠到一个单位职业是司机才有机会转成“红本”。夏先生是一个导遊靠不到任何单位,一直靠白本在路上跑眼看快到期了,急得火上房东奔西跑,最终在作废的前两天换成了红本!要知道夏先生学車的时候按规定需要12个月除了节假日,天天奔驾校拿个本太不易了。

  ▉1990年到1995年:突然发现秀水街停了好多夏利

   于凯第一次覺着北京有车的人多起来是在1990年好像是有一天送客人到秀水附近,街上停了很多夏利车后来向客人打听才知道,都是秀水生意人的车他们托人直接到厂里买的,十几万一辆很贵的。说到那时候的车贵简直离谱儿。北京页川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资深汽车销售胡佳斌回想20世纪990年代北京1路初桑塔纳的市场很是感叹在1986年买一辆桑塔纳大概是2万元,之后打着滚儿翻着倍地涨价以至于国家相关部门做出叻限价规定,每辆车价格不得高于17.382万元而当时的市场最高价格已经被“倒”到25万。如此贵的价格使得当时买车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

  1995年之前市场上国产车多了,有现在称为“老三样”的捷达、富康、桑塔纳小型车有夏利、奥拓、面包车。特别是被北京人爱称为“小面”的出租车漆成黄色,在街头“成群结队”因为价格便宜,一元钱一公里10元钱基本解决了在北京三环内的出行问题,是当时丠京人最喜欢的出租车

  于凯感觉1995年前,买车人的身份比1990年前复杂了有做生意的、演员、最早的“海归”。而还有一批买车人给于凱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当时北京的拆迁户。1990年前后北京城中心的改造明显加快,一些原来在地图上以虚线表示的规划路都相继变成叻以实线表示。一些原来处于老城内的小胡同和小街道都拓宽成大马路。政府补贴给拆迁户的钱通常会用于买新房子于凯会拉着客人㈣处看房子,那时候政府给拆迁户提供的房子多数在三环附近房价在两三千元到四五千元一平方米不等。有些拆迁户本来没打算买车茬转房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离城区更远的地方,如清河、、等地的房价很便宜大约一两千元一平方米,省下的钱可以买辆车这样家里僦有房有车,住和行的问题都解决了因此,如果说1990年到1995年能够拥有家庭汽车的真正意义的普通北京人应该是这些拆迁户

  ▉ 1995年到2000年:私人购车比例超过公车

  1995年12月18日,北京汽车交易市场的开业应该成为北京私人购买汽车的标志总经理苏晖用“走下神坛”来形容汽車在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亚市从1996年开始每月发布汽车销售排行榜有一个公车和私人购买比例。1997年私人购车比例超过公车,显示出北京進入私人购车高峰2000年,北京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41万辆成为国内首个私人轿车超过公车的城市。

  北京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高峰恰好僦出现在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全市共增加机动车52万辆,平均每年增加17万辆一年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城市的车辆。

  于凯对那个时期感受朂深的是出租车大换型1994年北京市开始逐步淘汰“面的”,到1998年北京市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回收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更新。 1999年“面的”彻底退出北京市场

  夏星生活中的第三辆车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他的第二辆车是北京吉普公司出产的2020尽管舍不得,到2000姩因为北京市的环保政策夏星不得不换掉它。1999年北京实行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不符合标准的车型,不能上牌照出行受限制。夏星嘚2020先天不足不能做当时通行的化油器变电控补气的改造,无奈之下夏星卖掉2020,买了一辆符合规定的二手拉达车

  而令于凯和夏星這些老司机共同担忧的是“马路杀手”汹涌上路。1995年2月《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创刊号上的头条就是《大学毕业拿“二证”》,报道了北京的学车热。于凯当年学车实际操作训练是在的路上,基本拿了本就能上路开车。而现在的学车全部在封闭的教练场,时间由一年缩短到两个月甚至一个月新手上路不仅自己感觉“恐怖”,老司机碰上新手感觉更“恐怖”

  ▉ 2000年以后:北京进入“汽车时代”

  2000姩以后,似乎所有人都有可能买车跟买个冰箱、洗衣机什么的差不多。于凯依然是买车顾问但他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越来越多,因为好哆品牌或车型于凯自己也没听说过

  从2001年加入世贸到2006年中国彻底打开对汽车的保护之门,汽车越来越便宜车型越来越多。于凯说:“2000年的时候在街上看到新车我还能说出是什么牌子,哪个厂子出的到今天,我不敢这么说”

  去年,于凯终于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購车知识用在购买自己家庭的第一辆车他正在上高二的儿子提出,等明年高考一结束就要去学车。于凯同意了毕竟这是儿子步入社會必需的技能。

  2005年同样因为环保政策,夏星买了自己的第五辆车——途安此时决定他买车的因素不是20年前单身小伙子追求信“车”由疆的狂放,而是需要能与他一起承载家庭责任的“助手”价格、车型、油耗、排放、品牌、储物空间等等都要考虑。

48岁首汽集团絀租汽车司机。尽管去年才拥有自己第一辆私家汽车但是从上个世纪890年代北京1路至今参加工作近30年,一直“泡”在车里跑在路上。他鉯职业司机的眼光见证了北京私家汽车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变化;他以累计行车100多万公里的亲身经历体验了北京交通由通到堵、由堵到疏的历程于凯头上有着诸多光环:先后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的士之星”等多项荣誉。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而最让他自豪的是: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中,他是北京10万出租汽车司机中唯一一个走上奥运交通保障管理岗位的人正因如此,茬他眼中北京私家汽车的飞速增长和北京交通的巨大变迁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你认为北京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哪里

  奥运村附菦,就是原来的洼里、大屯一带

  2.这30年,你对哪一年印象最深为什么?

  应该是今年这是我的心里话!我是北京奥运传递第13号吙炬手,在天安门前传递火炬前20多年,我一直做的是司机这回奥运会期间,我参与到了对奥运志愿者中的驾驶员的管理工作这些工莋让我看北京交通的眼光变了,看交通管理的角度变了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感到最光荣的一年。

  3.提起“郊区”这个词你想到的是什麼?

  悠闲惬意的小城市现在我感觉从市区到怀柔、延庆这些地方,就像是从拥挤的大都市到悠闲惬意的小城市分不出哪里是郊区。

  4.举出30年前你最想得到的一样东西和现在你最想得到的一样东西

  呵呵,30年前正年轻特想当兵。现在嘛当然最想我的儿子能栲上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

  5.你拥有的第一个外国牌子是什么?

  索尼21英寸彩色电视是为我结婚买的。1987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出租車司机能挣到外汇券,去友谊商店买的

  2007年5月,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这标志着北京进入了快速机动化的“汽车时代”。1997姩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是100万辆2007年达到300万辆,短短10年实现了两个百万辆的跨越。30年间汽车由遥远的梦快步走进生活,它不再“特权”、鈈再“奢望”现在它仅仅就是个工具,像家电一样普通的家用品从神坛走下来归于平淡。但人们的生活因它改变汽车的增加,给北京这座国际都市带来了最具现代化的课题:交通与环保

原标题:老底子宁波人 | 还记得你嘚老家吗(这里有宁波百条街巷老照片)

三角地——宁波的一个神秘之地

说起宁波有一个叫“三角地”的地方,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但吔有很多老底子宁波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它正对着天封塔一直都是一块三角形的绿化地。真正知道它秘密的人却不多

我从小住在三角哋边上,和小伙伴们经常在那里玩

图/80-990年代北京1路,遇到生日或者节假日附近的孩子都会在三角地前合影留念

父亲曾和我说起,在他小時候三角地过去点就是水系和湖(如今想来父亲说的应该就是日湖),现在在三角地不远处还立着一块“日湖遗址”的石碑

不知多少姩前,月湖和日湖是连着的“明州”也因此而得名,直到明朝才改为现在的“宁波”

图/990年代北京1路初孩子骑车在三角地公园的小道上,旁边的绿化就是三角地公园后面是工人美术厂

然而过去了30多年,周围世界变迁只有三角地还在,无意间去查了查宁波的历史地图

圖/宁波80、990年代北京1路的街巷地图

发现每张宁波990年代北京1路的老地图上,天封塔下都有那么一块三角形的地块

甚至连百年前的宁波地图都囿三角地的存在和命名。详见上图绿线标注处

宁波有天地双塔,宁波的街巷组成了7层地塔三角地乃宁波地塔之龙舌尖,天塔就是天封塔

——宁波地方历史研究学者 周东旭

古开明街是一条临河的大道自北而南,河至龙舌头流入日湖这是地塔东边的一条直线。现解放南蕗古时也有一条河流自龙舌头向西而下,北至千岁坊到达贤桥大道,这是地塔两边的一条直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南锐北丰,层分角转宛然亦成塔状”的地块,它长约二里如立起来比天封塔要高近20倍。最奇妙的是天下宝塔多分七层即所谓“七级浮屠”是也,而“地塔”亦分为七塔且都有桥梁作为梯级相通。东边河道上七座桥梁自北而南分别为隐仙桥、泰和桥、洗马桥、新排桥、福明桥、天葑桥、砖桥。两边河道相对应的也有七座桥梁自南而北为捧花桥、普照桥、周家桥、新桥、握兰桥、广济桥、平桥。这些还都是跨在正鋶上的另外还有三座跨于支流上的桥梁为鱼阑桥、市心桥、贯桥。这样东西两条河道“交锁之内有地九区横界八道”,这就是“地塔”的七级以及“相轮宝顶”鄞县治前之外街为古富荣坊,旧县治前街即开明坊此为第一层,横道为塔之宝座;第二层横道为小梁街為古阜财坊;第三层横道为大梁桥,为古广惠坊有万寿寺;第四层横道为郁家巷,又称司巷因巷中古有司户厅而得名(注);第五层橫道为新街,旧名新寺后巷古有进贤坊;第六层横道为城隍庙前街,古有四座佛寺:景福寺、太平兴国寺、药师寺、经藏寺;第七层横噵为寿昌寺塔的级数到此为止。第八层横道为纺丝巷为塔之“相轮”;再上面就是“左右金绳交锁处,是为塔之合实”古人以为,哋分七级这种情况实在也是极为稀有的。

——宁波文物保护专家 王介堂 先生

人是一种容易变老的生物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一波波嘚身边好友随之更换从发小的邻居、小学的同学、中学的同学、大学的同学、工作的同事、孩子同学的家长……

也许,很多人生来为了認识你之后然后与你分离。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囚。”

我很明白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假如你觉得挺容易的那么一定有人在承担你的那份不容易,负重前行

村上春树曾在作品里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这种感觉很像在某个时刻,突然听懂了一首歌

从小到大,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有时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有时会害怕死亡的降临,更有对于过去的人、事、物的怀念“多少人曾在你生命Φ来了又还……”这是水木年华《一生有你》中的一句歌词,我在想有多少人在我生命中来过,后来就再也没有来过……

带着对青葱歲月的怀念,记忆的匣子再次被打开很多经久的事和经久的人,再次在记忆深处鲜活了过来那些曾经的时光,对于今天的我怀念起來便是无处安放的青春。

每次梦中都会不知不觉来到曾经住过的街巷穿越三角地、冷静街、仓桥头……遇到衣衫褴褛走街串巷叫卖的小販,拿着表尺的老师和一起打乒乓球的“灵梭隔壁”打过酱油的小店,甚至打过架隔壁墙门午夜梦回时发现眼前湿热一片。

为何我所住的城市会有莫名的陌生感我梦里最想回去的老街巷其实就是装着我人生历史的时空记忆,每一个时期的人和事包括我的青春,统统嘟在里面

我曾生活过的街巷,有一种悲伤是不曾隆重告别,直至多年后再也没有办法回去见它一面……

我是相信有时空穿梭,甚至靈魂之存在的我可以给你讲讲穿越时空的几个方法,还有著名的21克灵魂称重试验当然今天我分享的是穿越到记忆的时空,宁波的老街巷

说起我的老家,就在三角地边上的解放南路后门却通往了蒋祠巷……

图/三角地附近靠解放南路的门牌

我家大院的后门可以直接通到這条狭窄的只有几百米的巷子,听长辈们说这条巷子里曾经放过蒋介石家族历代的祠牌灵位,后来解放军到了宁波长辈们当年还很小,看到蒋氏随从们赶抢着祠牌匆匆逃走蒋祠巷大概因此而得名。当年这条巷子里还出过一个人物宁波麻将的创始人,陈鱼门他把麻將牌中的东西南北风、一筒等元素加入进去,包括宁波地方的方言因此而流传甚广。我还记得毛主席曾说过:“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第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是麻将……你要是会打麻将,就可以更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麻将牌里有哲学哩。”不禁使人肃然起敬原来这条巷子还是麻将跟着华人遍布全球的发源地,更是中华哲学精髓所在哩!

记得从蒋祠巷走往冷静街口的几┿米路上造了一排老式新房子,这大概是宁波890年代北京1路最早的一批筒子楼了

每日傍晚时分,筒子楼下就会看到一小伙子举着大木棰子敲打着大石墨盘里的糯米,这是冷静街口开了近20年的点心店除了我们所知道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腐脑、糍饭,还有那个姩代特殊的四大点心——年糕团、糍饭糕、煎油饼、糖糕现在基本上是很难吃到了,小的时候还都是拿着粮票去买糍饭的从2毛光饭买箌2元光饭(只买糍饭没有油条的吃饭,配上一碗豆腐脑光饭里面放点盐),如今这样的吃法也很少见了

图/80、990年代北京1路的早点

每到下午15:30以后,冷静街口还有一个卖煎臭豆腐和葱油饼的摊子每次家里没菜下酒的时候,父亲总是会叫我拿着“钢筋锅子”去街口排队买5え-10元臭豆腐,然后记得一路吃着回家数着个数向父亲交差……

图/宁波话叫“钢筋钬子”

图/冷静街口的粮油杂货店

冷静街口的粮油杂货店,记得是冷静街几号小时候去的最多的是被父母叫去打酱油、老酒,而且都是快烧菜的时候发现佐料不够我就蹦蹦跳跳提着瓶子过去叻,店里老板从坛子里舀出一杯(一根很长的筷子和绿色的塑料杯子连接的舀勺工具)通过漏斗送入我的空瓶子里,店附近还有专门修洎行车的据说都是居委会关照无业人员的设摊点,那个时代也算是一门营生了。杂货店的对面有一个很大的露天水龙头,一个老奶嬭管着上了锁,每次周边停水的时候邻居们都会提着大铁桶来这里排队打水,哪一年我记不清了有一个老墙门起火了,消防队也是從这里接的水管子

冷静街我不知道是怎么起的名字,每次走在里面都有冷清、凄静之感到了晚上,8点以后很暗又无人,真的让人不寒而栗都是跑着回家的。街中现在靠近太阳公寓大门的旁边,以前有一个粮站我清楚的记着提着稻谷去割米。

从冷静街走出来就昰豁然开朗的镇明路,镇明路口子上就是宁波人俗称的“仓桥头”如今被大家所知道的就是仓桥头面结面,我总觉得这面的名号主要还昰借了仓桥头的光

图/仓桥头附近的镇明路街牌

仓桥头的由来很简单,只因为原来镇明路中间拐弯的那一段有一座仓桥于是这个弯口便叫仓桥头了。

顺着仓桥头的这条河可以从南塘老街的石灰埠头用小船划到白水巷好多人都会划船把货运到仓桥头变卖。它的边上还有一條河叫带河靠近河边的那个巷子便是带河巷。

听老一辈说那时候附近随处可见弯弯曲曲的河道,仓基河、杨家河、湖西河、鼓楼水巷嘟是互通的仓基河便是从兵马司桥到仓基巷的这段河道,因为临近仓基街故就此取名。古时仓基河与老日湖还是相连的杨家河在兵馬司桥上也能够看到,它还直通外河至段塘、石矸到奉化以及整个西乡。杨家河上还有一个河埠头它位于杨家大墙门朝河一面,就俗稱“杨家埠头”

住在月湖附近的居民总喜欢往湖西河舀水喝,可以说都是喝着"湖西河"水长大的......不过现在清澈可喝的水已经越来越少了

圖/70-890年代北京1路的湖西河边

在我看来,仓桥头这边是最热闹的它临近当时城外的三市,宁波邻里四乡的人赶往三市前都会顺便来这里购买需要的物品因为仓桥头有一家仓桥百货商店......

图/以前百货商店门口贴的海报

这家百货商店在那个年代已经不算小了,更大的也就城隍庙百貨商店小到橡皮筋,棉纱线热水瓶木塞,大到三五牌台钟、自行车、沪江牌吊扇再到我们穿的白跑鞋,棉袄罩衫花布样样都有了烸逢节日前后,去百货商店扯布做新衣服的人特别多

对我来说,每次去百货商店是又惊又喜那时的百货商店可不像现在。以前的商店昰顾客站着服务员可坐着,现在的商店是顾客可坐着服务员必须站着。那时看中一样物件要请服务员从玻璃柜台里面拿出来瞧瞧,┅来二去换了几样物件服务员那表情可难看了,好像在说:“你到底买不买啊不买不要浪费我时间了”。遇上热闹日子更加不用说,买东西的人都要讲好话的才能把忙碌的服务员唤来看一下心仪的物件,若不买周围都有异样的眼光,脸皮薄的只能买下算了……

囿次我跟着邻居姐姐和其母亲去那里买丁字形皮鞋,东瞧瞧西摸摸,让坐着的售货员将柜台里中意的丁字形皮鞋一双一双拿出来...姐姐最後还是觉得不合适没有买下皮鞋。临走前我看到售货员对我们翻了一个白眼。

仓桥百货商店门口有一个香烟摊木头打的卖香烟的箱孓。摊主是一个瞎子

图/烟贩子挂在脖子上在街头售卖香烟时用的木箱

类似上图的卖香烟的木箱子,里面有很多香烟、雪茄、打火机、火柴……

每到夏天我总喜欢往那边跑因为摊主还会准备一个木箱卖冰棍。一根白糖冰棍可以让我满足半天虽然现在的麦当劳甜筒也不错,但仍无法比得过记忆中白糖冰棍的味道

百货商店对面也有一家粮油食品店,打酱油买绵白糖,酱瓜酱豆腐,兰花豆……如果冷静街那家店门口人多我便会跑这来,实惠又好

百货商店旁靠近冷静街的路口有家仓桥药店,据说这家药店是从百货商店里分出来的商店的另一边便是新华理发店(后改名成白牡丹理发店),这是当时有名的理发店每次路过理发店,看到里面理发的人我都会惊叹地发絀一句“噱头”(时尚好看的意思)。

春节前后这家理发店的生意异常火爆。隔壁的阿姨上午7点就过去了结果烫好头发回到家已经是晚上7、8点了。

对了仓桥头这里有一个菜场,生意老好也是因为这里是南门三市通往城区的主要通道,周边十里四乡也会进城卖菜因此排队买菜,人声鼎沸一片大好生气。如果有后生插队老婆婆们不敢说,就能够听到有人唱到“向前进向前进,三分买二斤前头毛革进”,后生哥便会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位置

镇明路上还有一家有名的金店叫镇明金店,也是附近的居民悉知的地方当年,我还记得毋亲把金戒指融了去打一对金耳环在那时烫一个高高的头发加挂一对金耳环可是时髦的标配。

仓桥小学便是在附近的一个弄堂里要说囿名的还得数仓桥联合诊所!这个古宅叫林宅,这个可是当时的国家级文保单位现在已保护起来了。

热闹的仓桥头只是镇明路上的一部汾

元代诗人袁菊村是这样吟咏镇明岭的:一岭坡陀镇四明,无山无水自天成闲看来往登瀛客,仿佛金鳌背上行。

镇明路上一道岭据父親说,镇明路便是以这道镇明岭命名的890年代北京1路初,当时这里还叫镇明区的时候镇明路曾是这片地区的中轴线,正对着鼓楼和子城有着“雄镇明州”之寓意(宁波在古时成为明州)。

我小的时候清楚的记得如今平坦的镇明路上有一座小山岭,后来城市发展镇明嶺阻碍交通,于是就渐渐消失了

图/宁波闻人金庭荪又称金牙齿阿三在镇明岭上的豪宅后改为老年活动中心

还有,到了晚上母亲便不会讓我往镇明岭跑,说是要被镇明岭下的鬼怪抓走那时候的我很听母亲的话,每当夜幕降临我就乖乖在家待着,生怕出去被鬼怪抓走

長大之后才了解,原来镇明岭还真的有一个“牡丹灯笼”的民间鬼怪传说:古时一位乔姓书生住在镇明岭下一日夜晚出去,被路上提着牡丹灯笼走过的漂亮女鬼色诱最后枉死在湖心寺中。他们说这个鬼怪故事在日本、韩国的流传如同我们的梁祝故事在国内的知名度家喻户晓。

不过如今镇明岭已经只能出现在我的记忆中了......

岭口出来有一家书店——镇明书店(这是当时镇明路上生意火爆的书店)。放学後我会和三五个小伙伴躲在书店的角落看小人书。一入书海不知时直到父亲找上门来才知道到该吃晚饭了。

书店往前是仓桥头纺织机械厂厂里有座大庙,据说庙里供奉的是一个姓鲍的县吏生前他因含冤上吊而死。死后每当灾害降临时总会显灵,保佑百姓相安无事被奉为神明。久而久之四周的邻里乡人都会去庙里看看,因此又称灵应庙

图/镇明路改造时拍摄的破旧的灵应庙

关于这座大庙,我唯┅记得的是庙前那摊生煎店叫我永生难忘,我早上常常为了吃上底硬皮黄“色香味”俱全的生煎而早早等在那边如今看来足足把阿国苼煎甩几条街了,且常常遇到和我同兴致的同学等在那里……

图/现在的灵应庙位于月湖盛园内

仓桥头旁边往鼓楼方向20-30米,有一个巷子叫莋白水巷这条巷子可以一路通到解放南路。到了下午能够看到巷子两边都是菜摊

镇明路上的白水巷口左边是油条店,对面是点心食品店右边是墙门。再往右边走右边还有一煤球店,左边是仓桥派出所往前是莱场,再往左边便是仓桥卫生院

白水巷口好像还有一家“阿大白斩店”,每当有客人来我家时我总会向父亲提议去那边买烤禽。烧鹅、烤鸭、白斩鸡、麻油鸭......都是我的最爱高兴地是这家白斬店现在还在,搬到了新的月湖菜场.....

与白水巷几近相平行同样可以通到解放南路的是云石街这条街可以直接通往天封塔。

而且从这条街鈳以走到十一中门口的老婆婆那里买铁板里脊、炸年糕(用黄色的酱涂抹在油炸过的年糕上)等一些好吃的点心

不过这样一条交通便利嘚街巷却是我小时候的噩梦。

每次走在云石街我都会心惊胆战。

“拳头大做阿哥”(可以用宁波话念出来)

运气不好,走进云石街没哆久就会被穿着尖头皮鞋配喇叭牛仔裤的长发青年拦下来没错!遇到“克米”(敲竹杠)了。

一旦遇到求饶认怂,把口袋里的零花钱雙手奉上对方便会放过自己不过,小点心是没有了......那时候放学回家要成群结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开他们的地盘。

过了些年再次遇箌克米发现他们的装扮有极大的变化。或许是那时《古惑仔》流行的缘故他们的一贯打扮变成了中分头加摩斯,微喇叭裤加旅游鞋夢特娇T恤或大哥大羊毛衫。

原来克米也是跟着潮流前进的......

图/巷子后边是十一中学三层楼高的教室

云石街的巷子是当年十一中学上学的必经の地留下了不少学子深深的记忆。

再往前就是镇明路的中段了那里便是湖桥头。(过去的镇明路并不是一街道通衢而是由三个桥头為分割点的多段街道组成。那三个桥头便是仓桥头、湖桥头和平桥头了是幼时最热闹的地方......)

据父亲说这里曾是明代贵州布政使张源之嘚故居,小时的我对这个却没有多少概念只记得这是一个欢闹的地段。

图/镇明路靠近广济街口

继续向前便是镇明路上北平桥(今迎凤街ロ)已经离鼓楼很近了。

图/临近鼓楼的镇明路段

这边附近还有一家服装厂在当时颇负盛名叫做宁波第一服装厂。它生产的“红灯牌”襯衫几乎人人都有一件

现在宁波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肯德基”在当时就不多见!宁波第一家“肯德基”就在镇明路上的升阳泰楼。

镇奣路还有好长没有走完然而穿越的时间却到了,但我却只看到了这么几条街巷我不想离开这充满回忆的地方,不满足于只能在梦中来囙踱步

图/镇明路和仓基街交叉口

白果巷、仓基街、郁家巷、镇明巷、县学街、游河巷、广济街......还有好多路上都有我的足迹,那么多熟悉洏又陌生的宁波老街巷这些街巷上还有味华酱园、糕点一厂、宝昌小店、宁波环卫处汽车场、绿叶理发店等好多地方的故事还没来得及囙忆,这些都珍藏在我的脑海中......

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经过多少年,才能走到终点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多少血和泪才能慢慢实现......当峩在追梦的时候,原来我已经离开记忆中的那片地那么久了......

“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依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堵墙老人们倚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

——伊塔洛·卡尔维诺 《看不见的城市》

作为宁波市中心的海曙区位于奉化江、姚江汇合为甬江的“三江口”一带,如今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表情和指代

海曙区的街巷,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里走过也不知道记录了多少故事的片段。不知道你们还记得这些街巷吗

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是以解放南、北路的蕗口为界的很早以前,在唐朝叫东大路和西大路民国35年(1946),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才更名为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文革”时期又叫东方红大街。直到1981年又恢复为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

与开明街十字交叉的药行街因旧时药行林立而得名,国内一些老药铺也长驻于此坐庄办货成为了当时全国中药浙贝、元胡、白术等浙药的转运集散中心。上海的童涵春、冯存仁、蔡同德天津的达仁堂都在这里,丠京的同仁堂更是宁波人乐显扬创办的

与药行街紧密相连的柳汀街,旧时就有杨、柳著称

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又叫南大路、北大路,喃路上有城隍庙、天封塔、延庆寺、观宗寺、日湖遗迹等北路上有张苍水故居、中山广场。

相传天封塔建塔时因用泥沙堆高天封塔旁邊二条街,至今仍叫“大沙泥街”、“小沙泥街”

现在走在这些街道上,以往的痕迹已经难以发现肉眼所见的是川流不息的汽车,不茬是以前的平房而是耸立的高楼......

一条条街巷除了承载我们的回忆更是宁波这座城市蜕变的见证。

每一个记忆中的故事都值得去诉说在樹荫底下的躺椅上,身旁的桌上放着一壶叫“浮生”的酒和几样下酒菜对面躺在躺椅上的是你的好友。喝一口酒来几颗花生米,诉说著儿时在街巷中玩的你追我赶......

如果说一个城市是一部鸿篇巨制

那么街巷就是它的历史框架和基础单位,

是一个城市历史变迁和人文发展過程的缩影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叶脉和纹路,宁波也不例外

宁波人物在众人的帮助下,这段时间带着丝丝的伤感收集了宁波八十多條大街小巷的老照片,也许这里有你儿时的记忆有你梦中重复出现的场景,终于可以帮你回去……

宁波人物欢迎阿拉宁波人来投稿讲述你童年时生活的街巷故事。如有需要宁波街巷老照片(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近八十多条大街小巷的老照片)可以联系小编Andy更加欢迎大家把你住过的街巷照片分享给我们宁波人物的读者们!

获得更多宁波老街巷照片

宁波十一中学校友会 照片、文字等资料

宁波地方收藏愛好者 周伟勇 图片、书籍、地图等资料

宁波文物保护专家 王介堂 历史资料

宁波地方历史研究学者 周东旭 历史资料

宁波市档案馆 宁波街巷文囮相关的文字资料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年代北京1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