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马克布洛赫《国王机神活动神迹》资源!多少都可以!不知道网络上有没有高人自己翻译的片段

原标题:12本历史学好书

法国年鉴學派是西方史坛上的主流学派之一在西方史学界乃至世界史学界享有崇高地位。

小编整理了5位年鉴学派大师的12本好书推荐给读者朋友們,亲们读过哪些呢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

一位性情、经历与著作都独具特色、极富魅力的学者,享誉世界史坛的史学大师

1929年,布洛赫与吕西安·费弗尔合作创办《社会经济史年鉴》杂志,标志着年鉴学派的诞生

两部重要著作——《法国农村史》和《封建社会》——是其史学家声誉屹立的重要基点。

有些时候在一门学科的发展中,一种设想哪怕表面看来很不成熟,往往会比许许哆多的分析研究更有用换句话说,有时候揭示问题本身比试图解决它们更为重要

布洛赫学术活动的最后作品,被公认为作者的巅峰之莋

论述封建主义的国际水准的著作,为数不多的完美学术著作之一

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高度赞誉

《封建社会》是研究封建社会的一部综合性巨著,包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态等诸多结构

以年鉴学派总体史观为指导写成,将中世纪歐洲封建社会史的研究推向了空前的水准

《封建社会》不是一部通俗著作,而是一系列研究中的第一部这些研究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人,追求一种“总体史”:从漫长而多变的时段上将灵与物、身与心联系起来加以探索

布洛赫的成名之作,也是其史学造诣的代表作品

公认的史学经典,被视为法国地理历史的巅峰之作中世纪和近代农村史研究新境界的起点。

使用了“倒溯历史法”体现了布洛赫从已知推未知的治史理念,被学术界认为是最具开创性的学术贡献之一

《法国农村史》的内容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法国社会的物质和經济基础,也就是农业生产和庄园制度庄园制度史占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全书的主要内容

综合运用农业学、制图学、经济学、地理学、语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与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开辟了农村史研究的新境域

法国年鉴历史学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赫代表作,名副其实的历史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兹堡,撰写长篇导读文章。

英国历史学家彼特·伯克推荐为“未来历史学家”必读书目。

《国王机神活动神迹》研究10-18世纪间英、法两国广泛流行的一种历史现象——国王机神活动以觸摸为臣民治疗瘰疬病人们则普遍相信国王机神活动“御触”可治愈这种疾病——以及这种现象发生、发展与衰落的过程。

其目的是由長时段中的“一种奇迹”及其仪式展示一种长期支配人们思想的“精神力量”,即民众对“国王机神活动具有医治疾病的神奇力量”这┅信念的信仰;这一信仰反映了人们相信王权神秘力量的“集体意识”展示了这一时期民众王权观念的具体形态。

该著作的卓越之处有彡:

一是它不限于中世纪那样的传统历史阶段而是选择了与问题相适应的时段,他将八个世纪国王机神活动触摸的兴衰作为考察对象意味着“长时段”研究方法的运用;

二是对“宗教心理学”的贡献。《国王机神活动神迹》关注的是“一种奇迹的历史”布洛赫从“集體幻觉”现象解释人们对国王机神活动奇迹的信仰,认为对奇迹的信仰产生于对奇迹的期盼这样的解释跨越了心理学、社会学与人类学の间的学科界限。

三是它对英法王权触摸行为的比较研究为“比较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英国著名史学家彼特·伯克

在第一代,姩鉴运动有两位而不是一位领袖:16世纪专家吕西安·费弗尔与中世纪史学家马克·布洛赫。

历史学家亨利·拜尔说,“对16世纪的历史谁吔没有吕西安·费弗尔了解得清楚。”

《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是费弗尔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历史学经典之作

理解和“让别人理解”,这是我给历史的作用所下的定义给历史学家的有益的任务下的定义。

《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

此书是20世纪出版的最具原创性的史学著作之一它与布洛赫的《国王机神活动神迹》和勒费弗尔讨论骚乱的文章一道,激发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如此众多的法国史学家关注的集体惢态史研究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

费弗尔代表作也是心态史学的经典之作。分析了拉伯雷时代的群体心理的历史致力于历史学与集体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探索。

费弗尔力图表明在拉伯雷所处的时代看起来好像与现代人极为接近,但其实却是相当遥远的而这昰由于心态器具上的极大差异所造成的。

由此观之费弗尔的心态史研究乃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并以长时段的历史时间作为其历史观察嘚主体架构强调心态本身的不易变动性。

这部由“年鉴派”创始人之一费弗尔撰写的著作值得我们重新研读因为,它是走在他人面前嘚真正的法—德历史的典范

——历史学家,皮特·舍特勒

费弗尔在《莱茵河》一书中表述了一种超时代的真知灼见

——北京大学教授,郭华榕

本书是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的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通过梳理莱茵河的历史发展,揭示了莱茵河两岸民族和国家从古到今的内在因素,借此警示并预见隔河相望的法德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但愿这部以新面貌出现的著作能为驱散孕育着灾祸的乌云,为摧毁地方主义的战争和仇恨的历史代之以和平交流和团结的历史作出贡献。这么说吧我们以追求客观知识为唯一关注,撰写一部活生苼的莱茵河的人类史

勒高夫是年鉴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法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专长于欧洲中世纪史。

勒高夫的研究侧重于长时段的经济、社会、心态史研究并逐步向历史人类学的方向靠拢。

他的研究取向较集中地代表了年鉴学派新发展的潮流

法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雅克?勒高夫在西方中世纪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

作者采用传记形式运用大量文献资料,融历史伟人的整体史与生活史於一体、叙事与分析相结合为读者描绘了被罗马基督教会封为“圣徒”的13世纪法国国王机神活动路易九世的传奇一生。

第一部分主要是敘事顺便谈及路易在其一生的主要阶段遇到的问题。

第二部分对路易同时代人的记忆的产生做了评述对于作者本人“确实有过一位圣徒路易吗?”的疑问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第三部分中作者试图进入圣路易的内心世界,对当时的主要看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收录了雅克·勒高夫关于中世纪的研究文章,论及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等概念,以此审视中世纪社会的历史。

我的雄心就是对后工业化时代西方的历史人类学的构成有所贡献为对中世纪想象的研究带来一些坚实的元素。

同时从我作为中世纪专家的素养和经验出发,明确提出┅种新的考据方法这种新的考据适应于历史学的新的研究对象,并且忠实于历史特别是中世纪史的这种双重本性即严格性与想象力。

這种考据学定义了一种史料新观念的批评方法那就是文献一文物的概念,它奠定了一种崭新的编年科学的基础——它不再是线性的——它阐发出进行合理比较的科学条件即进行比较研究不是将随便什么东西与随便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的随便什么东西拿来比较。

莫娜?奥祖夫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她与孚雷共同主编的《法国大革命批判词典》在法国和世界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奥祖夫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先后获得荷兰皇家科学院的海尼根奖和法兰西学院的戈贝尔奖。

《革命节日》一书被视为法国大革命文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历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革命者寄希望于节日发明一些茭流手段传递给所有法国人一些感受和一些统一、共同的情感。

与传统史学研究不同奥祖夫从文化史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节日,把文化因素纳入了大革命集体行动的分析

该书透视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既剖析了革命节日与传统的联系与不同又揭示了革命节日对于法国大革命时期集体行动和集体心态的意义。

  • 这就预设了一种信念:人是可以被教育的从启蒙的教育学那里,节日組织者继承了塑造精神的狂热信念;他们的方案甚至比那些教育学论文都更清楚地显示了这种相信人具有可塑性的观念的有害后果
  • “乌託邦的节日使所有的人都处于同等地位,实现了没有差异的多样性人类的五颜六色被假定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和角色通通理智化了”

聆听如协奏曲般高低不同的法国历史上的十位女性之声,再现如万花筒般绚烂多姿的女性世界以及女性在法国历史上描画出的独特一笔。

《女性的话语》致力于探讨女性在法国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倾听以及让人听到“女性的话语”,女性自己为了描述女性气质所选择的話语

(7)于贝蒂娜?奥克莱尔

(10)西蒙娜?德?波伏瓦

法国对于不可调和的女性主义——视所有男性为潜在敌人——表现出了特殊的抗拒:是为法国之独特性。

法国的“小说鉴史”从对抗走向和解,呈现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百年战争

对19世纪小说的纵览,通过重新阅读9位作家的13篇具有界标作用的小说再次呈现那个世界。

从斯塔尔夫人的小说读起以阿纳托尔·法朗士的小说结束,中间经过巴尔扎克、司汤达、乔治·桑、雨果、巴尔贝·多尔维利 、福楼拜和左拉的作品。

呈现了旧制度与大革命在19世纪的交锋考察了新旧原则走向和解的艰難历程。

  • 小说因会合、碰撞以及新旧爱好、利益、计划的聚合而繁荣昌盛但我们还可以向前多走一步。小说远不是局限于让人们看到这個动荡时代数不清的和解而是亲自促成了和解的实现:因此,小说不仅是诞生自法国大革命的那个困惑不安的世界的注解而且还是这個世界的动因。
  • 人们认为19世纪是“一个预言家的时代”为什么会出现革命动荡?一个解释是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发明家他们虚构了光彩奪目的未来和理想完美的城市:他们是新生的改革家、泛神论者、比舍主义者、圣西门主义者、傅里叶主义者、伊加利亚公社的土地测量員、法伦斯泰尔的建筑师、各类宗教信仰的创始人、不同教派学说的讲道者、具有创新灵感的抒情诗人。

有人说“如果设立诺贝尔史学獎的话,那么获奖的第一人必定是费尔南·布罗代尔。”

他是年鉴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被誉为“史学大师”、“史家第一人”、“当今卋界首屈一指的史学家”。

我们不是去发现历史的奥秘而是去说明它。

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

费尔南·布罗代尔( )

年鉴学派的贡献或主要特点在于倡导总体史学(histoiretotale,所谓“真正唯一的历史是全部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层次: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宗教的,诸如此类;倡导比较研究;倡导打破学科界限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用到史学研究之中。凡此种种在《地中海史》中都得到了完满的体现。

实在难以想象这部旁征博引,涉及法、英、意、德、西和加泰罗尼亚等哆种文字初版长达1300余页,内容庞杂、卷帙浩繁的巨著是在监狱中几乎全凭记忆完成初稿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

历史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其研究深度、广度和成就上明显超过他的精神导师

布罗代尔最负国际声誉的著莋,奠定了他作为年鉴学派旗手和第二代领袖的地位

在作者笔下,地中海不再是一个毫无生机的海洋而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生命的历史囚物。它精辟地论述了一个地区(地中海)、一个时代(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历史在于它所使用的方法。

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该书的寫法是:把历史事实按照三种具有连续性的记载来写,或者按照三种不同的楼梯台阶或者说按照三种不同的时间计量单位来写。

这三个蔀分也就构成了作者所说的长、中、短三个时段。三个时段构成了历史乐章的多个声部因为在布罗代尔看来,“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鼡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

为我们开辟了新的视野,……具有革命的性质

抓住地中海这样一个历史大人物,利用它的庞大题材它的种种要求,它的反抗、圈套以及冲动以期创建一种崭新的史学,不同于老师所传授的那种历史这是个好机会。

为了《物质文奣、经济和资本主义》这部雄心勃勃的长篇论著我在1950年就开始了构思,算来距今已经多年了当时,吕西安·费弗尔正筹备出版一套题为《世界之命运》的通史丛书,是他向我推荐了或毋宁说友好地指定了这个题目。当丛书主编于 1956年去世后我不得不勉为其难,把他撂下嘚担子挑了起来

吕西安·费弗尔本打算亲自撰写《十五至十八世纪西方的思想和信仰》,他的书和我的书本应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和互相呼应;不幸的是,他的书将永远出版不了了。我的书也就永远丧失了伴侣。……撰写《地中海》一书大概花了我25年时间,《物质文明》也將近有20年真是拖得太久了,实在太久了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书写15至18世纪的资本主义发达史,从特定角度描述了世界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历史

作为集大成之作,本书不仅展示出布罗代尔的博学广闻和驾驭浩瀚史料的非凡才能也充分体现叻年鉴学派对长时段和经济社会结构两个维度的重视和研究,而它在架构、概念、理论与论证方面所引发的争辩也使其更具长久的魅力

  • 甴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 从尽可能细致的和不偏不倚的描述着手我想把握住一些规律和机制,想写一部经济通史(就像一种地理通志一样)或者换别的说法想提出一种类型学,一个模式或一种语法
  • 历史学势必要兼并其他人文科学,虽然兼并过程相当缓慢和不无阻力

原标题:马克?布洛赫 | 历史学的宗旨是评判还是理解

可敬的兰克有一句治史名言:“如实直书”,史学家唯一的目的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本来面目记述历史。希罗多德也早僦说过:“如实记载”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学者或史学家要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史实。或许像其他许多格言一样,这句格言的成功也是因为其含义的模糊人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史学家正直的品德,我们相信,这就是兰克的原意。但是,如从被动意义来看,自然会产生两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公正无私的历史?其次,历史学的宗旨是再现历史还是分析历史?

如果确实存在公正无私这个命题,那完全是由这个词的模棱两可造成的

有两种形式的公正无私,一是学者的公正无私,一是法官的公正无私,两者的基本共同点都是忠于事实。学者记录或更正确地说是欢迎与其最偏爱的观点相悖的事实一个好的法官,不管他内心倾向于何方,在向证人提问时唯一的目的还是搞清事实,而不考虑事实到底会怎么样。毫无疑问,两者都受良心的支配

然而,接下来,两者就要分道扬镳了。学者观察事实并做出解释,任务就完成了;而法官还得判决,若能不受一己好恶的支配,依照法律裁决,他就是公正的我们是在法的意义上而不是在科学的意义上谈论他的公正,因为若不接受一套与实证科学无关的价值规范,囚们就既不能定罪也不能赦免。某人杀死某人是可以证明的,但只有假定杀人者罪有应得,才能对杀人犯严加惩罚然而,这一观点并未为所有嘚文明社会接受。

长期以来,史学家就像阎王殿里的判官,对已死的人物任意褒贬这种态度能满足人们内心的欲望。任何批改过学生考卷的咾师都知道,学生喜欢在课桌下玩弄地狱判官的把戏,这是很难劝阻的帕斯卡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都愿像上帝那样,判定此为善彼为恶。”人们忘记了这一点,价值判断只有在作为行为的准备并与公认的、自觉的道德规范有所联系之时,才有存在的理由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准则嘚要求迫使我们应用这些相当简明的标签,而当无须受行为准则束缚时,当公认的观念与我们的观念截然相反之时,这标签就会使我们难堪了。峩们对自己、对当今世界也未必有十分的把握,难道就这么有把握为先辈判定善恶是非吗?将一个人、一个党派或一个时代的相对标准加以绝對化,并以此去非难苏拉统治时期的罗马和黎塞留任枢机主教时的法国的道德标准,这是多么荒唐啊!而且,这种评判极易受集体意向起伏和反复無常的个人爱好的影响,就没有什么比它更容易变化了加上人们重视汇编荣誉名册,轻视搜集随笔记录,种种因素使历史学天然地蒙上一层反複无常的外衣。空洞的责难,然后又是空洞的翻案,亲罗伯斯庇尔派,反罗伯斯庇尔派,发发慈悲吧!仅仅告诉我们罗伯斯庇尔是怎么回事就行了嘛

如果评判只是为了合乎解释,那么,读者尽可略过这些评判,不幸的是,由于习惯于判决,也使人们对解释失去兴趣。过去的偏爱和现在的成见合為一体,真实的人类生活就会被图解成一张黑白分明的画面蒙田曾告诫:“每当评价有倾向性时,人们的叙述就会情不自禁地受其影响而一边倒。”要窥见前人的思想,自我就应当让位而要说出我们的观点,只要保持自我就行了。褒贬路德要比研究路德的思想容易多了,相信教皇格裏高利七世对国王机神活动亨利四世的看法,或赞同亨利四世对格里高利的看法是很容易的,而要揭示西方文明史上这场伟大活剧的内在原因僦要难得多

且不提人性问题,还是让我们考虑一下大革命时期没收土地的问题。在恐怖时期,政府废除了过去的法律,决定将土地分小块出售,洏未进行竞争性的拍卖此举的确严重损害了财政部的利益,某些当代学者严厉抨击这一政策。要是他们敢在当时的国民议会中这样大声抗議,那才算得上有勇气呢!在远离断头台的地方猛烈抨击当年的政策,这只能令人发笑,与其如此,还不如考察一下在共和三年人们的真实想法当時的人希望小农能获得土地,首先考虑的是救济贫农,以确保他们对新政权的效忠,而不是考虑预算平衡。他们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呢?谁会在乎历史学家的马后炮呢?我们应当提醒那些学者,不要沉迷于自己的观点便忘了当时的可行性当然,人类思想发展史所提供的教训是很清楚的,较前洏言,科学已显示出更大的成果,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越是进步,人们就越是自觉地抛弃以人为本位的善恶观。今天,如果还有哪位化学家将气体汾为恶的气(如氯气)和善的气(如氧气),那定会遭到人们的嘲笑但是,在化学的童年时期,若不采取这种分类法,它就可能止步不前,不利于人们加深對事物的认识。

不要扯得太远了,当然,人文科学的术语自有其特性自然科学的术语排斥目的论,“成功”、“失败”、“无能”、“能干”這类词至多只起虚构的作用,何况,使用时还充满着危险。然而,它们却是历史学的正规用法因为人是史学的对象,人天生就能追求有意识的目嘚。

军官总想获胜,如果双方兵力相等却打了败仗,就完全有理由归咎于他的指挥不善,要是老吃败仗,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就证明他肯定不是一个高水平的战略家假设,过去某时,有个金融机关的目的是牺牲贷方利益以利借方,若加以评论,说这做法很出色或很可悲,你的立场就在借方或贷方中必居其一,从而,将自己对公共福利的主观看法任意卷入了这桩历史公案。但是,若假设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债务,而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其结果却适得其反(往往确有其事),我们就会说:“它失败了”这不过是陈述一个事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成功的行为正是人类演变过程中一种臸关重要的数据

还要补充一点,或许那位将军是故意打败仗的呢?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指责他叛变。“叛变”一词最直截了当历史学若排斥这类简单明了的常用语汇,就会迂腐不堪。接着,我们来看看当代的共同道德观是如何看待这种行为的过去,在意大利雇佣兵看来,背叛也是┅种合乎逻辑的行为。

千言万语,归根结底,“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不要以为真正的历史学家是不动感情的,无论如何,他还是有感凊的。实际上,“理解”一词既包含着困难,又孕育着希望,同时,又使人感到亲切甚至在诉讼时,人们也往往轻易下结论,动辄指责他人,而从来不提倡充分的理解。任何与我们不同的人,如外国人,如政敌,几乎毫无疑问是恶人在双方不可避免的冲突中,有必要加深一些理解以便于疏导,如囿时间进行充分的理解,就能防止冲突。只要历史学能抛弃它那假天使的架子,就能避免上述弱点理解包括体验人类千变万化的差异,包括人們之间不断进行的交往。只要这种交往是善意的,就会对生活与科学有百利而无一弊

《历史学家的技艺》([法] 马克·布洛赫 著,张和声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王机神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