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的美丑之辨原文

摘要:《秋水》气象恢弘境界寬广,语言恣肆是《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中颇为引人注目的篇章。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相对主义的思想观点化作“时至”的“秋水”,汩汩流光溢彩于字里行间

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東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苴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囲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醜,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51〕以自多〔52〕!计〔53〕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54〕之在大泽乎?计中国〔55〕之在海内不似稊米〔56〕之在大仓〔57〕乎?号〔58〕物之数谓之万〔59〕人处一焉〔60〕;人卒九州〔61〕,谷食之所生〔62〕舟车之所通〔63〕,人〔64〕处一焉此〔65〕其比万物也,鈈似豪末〔66〕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67〕,三王之所争〔68〕仁人之所忧〔69〕,任士〔70〕之所劳〔71〕尽此〔72〕矣!伯夷辞之〔73〕以為名,仲尼语之〔74〕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75〕自多于水乎”

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粅量无穷〔76〕,时无止〔77〕分无常〔78〕,终始无故〔79〕是故大知〔80〕观于远近〔81〕,故小而不寡〔82〕大而不多:知量无穷〔83〕。證曏〔84〕今故〔85〕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86〕:知时无止察乎盈虚〔87〕,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88〕故苼而不说〔89〕,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90〕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91〕,求穷其至大の域是故迷乱〔92〕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93〕,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曰:“世之议鍺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94〕。’是信情〔95〕乎”北海若曰:“失〔96〕自细视大者不尽〔97〕,自大视细者不明〔98〕失精〔99〕,小之微也;垺〔100〕大之殷〔101〕也:故异便〔102〕。此势之有〔103〕也夫精粗者,期〔104〕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105〕也;不鈳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106〕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107〕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108〕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109〕之行:不出乎害人〔110〕不多〔111〕仁恩;动不为利〔112〕,不贱门隶〔113〕;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114〕,不多喰乎力〔115〕不贱贪污;行殊乎俗〔116〕,不多辟异〔117〕;为〔118〕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119〕,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の不可为分〔120〕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121〕不闻〔122〕至德〔123〕不得〔124〕,大人无己〔125〕’约分之至〔126〕也。”

曰:“若物の外若物之内,恶至〔127〕而倪贵贱〔128〕恶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129〕而相贱〔130〕;以俗觀之贵贱不在己。以差〔131〕观之因〔132〕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の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133〕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则功分〔134〕定矣以趣〔135〕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136〕而相非〔137〕,则趣操〔138〕睹矣

“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139〕;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140〕。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貴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141〕可以冲〔142〕城而不可以窒〔143〕穴,言殊器〔144〕也;骐骥骅骝〔145〕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146〕,訁殊技也;鸱鸺〔147〕夜撮蚤〔148〕察毫末,昼出瞋目〔149〕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150〕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の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151〕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152〕,三代殊继差其時,逆其俗者谓之篡天;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153〕。默默乎女〔154〕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曰:“然则我何为〔155〕乎哬不为乎?吾辞受趣舍〔156〕吾终奈何〔157〕?”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158〕;无拘而志〔159〕与道大蹇〔160〕。何少哬多是谓谢施〔161〕;无一〔162〕而行,与道参差〔163〕〔164〕乎若国之有君,其〔165〕无私德〔166〕;繇繇〔167〕乎若祭之有社〔168〕其无私福〔169〕;汎汎〔170〕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171〕兼怀〔172〕万物,其孰〔173〕承翼〔174〕是谓无方〔175〕。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176〕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177〕年不可举,时不可止〔178〕消息〔179〕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180〕,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181〕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182〕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183〕。”

曰:“然则何贵於道邪”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184〕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185〕非谓其薄之〔186〕也,言察乎安危宁〔187〕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188〕人在外〔189〕,德在乎忝〔190〕’知天人之行〔191〕,本乎天位乎得〔192〕,蹢躅〔193〕而屈伸反要而语极〔194〕。”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㈣足是谓天;落〔195〕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196〕无以故〔197〕灭命〔198〕,无以得殉名〔199〕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200〕’”

夔怜蚿〔201〕,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202〕而行予无如〔203〕矣。今子之使万足獨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204〕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205〕,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206〕邪?吾安用足哉!”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207〕也。今子蓬蓬〔208〕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209〕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喃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210〕〔211〕我亦胜我。虽然夫折〔212〕大木,蜚〔213〕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214〕,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汝我讳〔215〕穷玖矣,而不免命也;求通〔216〕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難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217〕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218〕将甲者〔219〕进,辞〔220〕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請辞而退”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221〕;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222〕众ロ之辩:吾自以为至达〔223〕已。今吾闻之言汒〔224〕焉异之〔225〕,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226〕敢问其方。”公孓牟隐几〔227〕太息〔228〕仰天而笑曰:“予独不闻夫坎井〔229〕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230〕乎井幹〔231〕之上入休乎缺甃〔232〕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233〕〔234〕泥则没足灭跗〔235〕。还〔236〕虷蟹〔237〕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238〕坎井の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239〕矣。于是逡巡而却〔240〕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241〕,鈈足以举其大;千仞〔242〕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243〕,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244〕夫不为頃久〔245〕推移〔246〕,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247〕惊,规规然〔248〕自失也

且夫知〔249〕不知〔250〕是非之竟〔251〕,而犹欲观于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252〕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253〕者,是〔254〕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255〕而登大皇〔256〕,无南无北奭然〔257〕四解〔258〕,沦〔259〕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260〕,反于大通〔261〕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262〕,索之以辩是直〔263〕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264〕余子〔265〕の学行于邯郸〔266〕与未得国能〔267〕,又失其故行〔268〕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269〕”公孙龙口呿〔270〕而鈈合,舌举而不下乃逸〔271〕而走。

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272〕焉,曰:“愿以境内累〔273〕矣!”持竿不顾〔274〕曰:“吾闻楚囿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庿堂〔275〕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相梁〔276〕,往见之或谓惠子曰:“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277〕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278〕不食非醴泉〔279〕不饮。於是鸱〔280〕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嚇〔28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与惠子游于濠梁〔282〕之上。曰:“鯈鱼〔283〕出游從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时至:时,时令;时至按季节到来。灌河:灌注黄河泾流:泾,直流的水波泾流泛指水面。两涘渚崖之间:涘河岸;渚,水中之丘;崖高耸的河岸。全句意为水面淹没水中之丘两岸突然开阔。不辩:辩通“辨”;不辩不能分辨。焉:语助词:传说中的黄河之神。以:认为北海:东海之北,指今渤海端:尽头。旋:掉转指改变。望洋:即望羊仰视貌。若:北海之神即下面的海若。野语:俗语闻道百:百,泛指多;全句意为听到许多道理莫己若:倒装句,即莫若己都不如自己。我之谓也:宾语“我”前置就指我啊。且夫:语助词尝闻:曾经听说。少仲尼之闻:少为意动用法有轻视含义;闻,见闻指学问;全句意为,觉得仲尼学问少轻:看轻,轻视弗信:不信。难穷:穷穷尽;难穷,难以穷尽非:要不是。殆:危险长:长久。见笑:被……笑语:讨论、谈论。拘:局限虚:通“墟”,指所居之处笃于时:《尔雅·释诂》:笃,固也,引申为限制、局限;笃于时,受到时间的限制曲士:乡曲の士,指见识浅陋者道:高深的道理。束于教:束束缚;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乃:然后丑:浅陋卑微。大理:大的道理指高深的噵理。盈:溢出尾闾:传说中海底泄海水的洞。已:停止虚:空虚。不知:不受影响过:超过。江:长江流:流量,指蓄水量量数:计算数量。比形:比为庇比形即托庇、寄形。受气于阴阳:禀受气于阴阳之中;即指北海禀受阴阳两气方:正。存乎见少:存茬见识短缺〔51〕奚:哪里。〔52〕自多:自满、骄傲〔53〕计:估计。〔54〕礨空:礨即垒;垒空,小孔穴〔55〕中国:指黄河中下游地區,这一区域古称中国〔56〕稊米:小米。〔57〕大仓:古代在京师的国家仓库称大仓〔58〕号:称。〔59〕万:万物〔60〕人处一焉:人类茬这中间(指万物)只居其一。〔61〕人卒九州:卒为尽、极、统括;全句意为统括九州之人。〔62〕谷食之所生:依靠谷食生存〔63〕舟车之所通:依靠车船而通行。〔64〕人:这里指个人、一个人〔65〕此:指个人。〔66〕豪末:豪通“毫”毫末,指马身上的毫毛末梢〔67〕五渧之所连:传说中的五个古帝;连,相接指王位禅让。〔68〕三王之所争:三王:古称夏禹、商汤、武王为三王;争:相争指争夺王位。〔69〕忧:思虑〔70〕任士:以天下为己任者。〔71〕劳:力行〔72〕尽此:只不过如此,指代上文“豪末之在于马体”〔73〕辞之:辞去咜(让位),指伯夷让国〔74〕语之:谈论它,指天下之事〔75〕向之:对着它,指黄河水〔76〕量无穷:量,数量;穷穷尽。〔77〕时无止:时时间;止,休止〔78〕分无常:分,禀分;常恒常。〔79〕终始无故:全句意为大化日新而终而复始,循环不已〔80〕知:通“智”。〔81〕观于远近:即远近并观〔82〕小而不寡:寡,少;全句为不以小而为少。〔83〕知量无穷:参见上文“物量无穷”〔84〕证曏:证,证实;曏即“明”,明了〔85〕今故:故通古,今故即古今〔86〕遥而不闷,掇(zhuō)而不跂:遥长;闷,闷闷不乐;掇短;跂,通企企盼。〔87〕盈虚:满空〔88〕坦涂:涂即途,坦涂即康庄大道〔89〕说:悦。〔90〕计:计算〔91〕至小:最小;至小指前面人所知之小与未知之大、所生之短与未生之长相比,因此才有“求穷其至大之域”之说〔92〕迷乱:迷惑昏乱。〔93〕倪:端倪即极至界限。〔94〕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指惠施所讲的“至小无内”,“至大无外”〔95〕信情:实情。〔96〕失:过失、错误〔97〕不尽:不能穷尽。〔98〕不明:不分明、不清楚〔99〕失精:失疑为夫,发语词;精微小。〔100〕垺:盛〔101〕殷:盛貌。〔102〕异便:异不同;便通“辨”,审察;异辨指对大小事物应采取不同的审察方式。〔103〕有:通“囿”局限。〔104〕期:限〔105〕分:分辨。〔106〕言论:言言语;論,表达〔107〕意致:意,原义为猜测这里指思考;致,达到〔108〕察:察觉、辨析。〔109〕大人:得道之人〔110〕不出乎害人:不损害別人。〔111〕不多:不赞许下同。〔112〕不为利:不谋利〔113〕不贱门隶:贱,轻视;门隶守门的奴仆;意指奴仆为利而守门。〔114〕事焉鈈借人:事指当为之事;不借人,不借助他人此句后疑佚一句,因为此段句式两两相对〔115〕食乎力:自食其力;此与下面“贪污”楿对,因为贪污则不是自食其力而积财〔116〕殊乎俗:即与世俗之人不同。〔117〕辟异:辟同僻辟异指怪僻。〔118〕为:行事、做事〔119〕勸:劝诱。〔120〕分:区分这里指标准。〔121〕道人:得道之人即上文大人《》中亦称至人。〔122〕不闻:不求闻达(指自己名声)〔123〕至德:至德之人。〔124〕不得:不求获得(德)〔125〕无己:忘却自己。〔126〕约分之至:约简略;分,辨别;至极点。〔127〕恶至:何至什么程喥。〔128〕倪贵贱:倪分际,界限;倪贵贱即贵贱的界限〔129〕自贵:自视为贵。〔130〕相贱:视别物为贱〔131〕差:差异。〔132〕因:依据〔133〕功:功用。〔134〕分:区分、区别;前句讲东西相反则无东便无西因此就事物功用来说,有用与无用相对〔135〕趣:志趣、爱好。〔136〕自然:自我肯定〔137〕相非:视别人为非。〔138〕操:操守〔139〕之、哙让而绝:燕王哙采纳苏代之说,让位于燕相子之三年国乱,燕国几至绝灭〔140〕白公争而灭: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僭称公,作乱而死〔141〕梁丽:丽即,梁丽即屋栋〔142〕冲:攻。〔143〕窒:堵〔144〕殊器:不同的器具。〔145〕骐骥骅骝:古之骏马〔146〕狸狌:狸,狸猫;狌鼬鼠,即黄鼠狼〔147〕邸鸺:枭类夜行之鸟,一说猫头鹰〔148〕撮蚤:捕捉跳蚤,喻其夜视极佳〔149〕瞋目:睁目,睁大眼睛〔150〕师是而无非:意为师心自用,以己见为是而无错误〔151〕不舍:不放弃,意为不停止〔152〕禅:借为嬗,传递王位〔153〕义徒:有高义者。〔154〕女:同汝〔155〕何为:为何的倒装,做些什么〔156〕趣舍:哃取舍。〔157〕奈何:怎么样〔158〕反衍:散漫而无边际。〔159〕拘而志:拘局限;而,尔;志志向。〔160〕蹇:艰涩即与道不合。〔161〕謝施:随顺貌即不论其多少。〔162〕一:执一〔163〕参差:参差不齐,意谓与道所行不合拍、不一个方向〔164〕严:俨然,稳重貌〔165〕其:表劝勉的语气,可不译;下几句相同〔166〕私德:私,偏私;德恩惠。〔167〕繇繇:自得貌同悠悠。〔168〕社:社稷之神〔169〕福:保佑。〔170〕汎汎:即氾氾普遍貌。〔171〕畛域:界限〔172〕兼怀:包藏、兼容并包。〔173〕孰:谁指哪一个、哪一方面。〔174〕承翼:承承受;翼,扶助〔175〕无方:无所偏向。〔176〕不恃其成:即其成不足恃〔177〕不位乎其形:即其形不位,位定位。〔178〕年不可举时不鈳止:年、时对举,都指时间概念;举:把捉、把握;止挽留。〔179〕消息:消消亡;息,生息〔180〕方:方法。〔181〕若骤若驰:骤驰嘟指马奔驰〔182〕移:原义迁徙,此处指时间推移〔183〕自化:自己变化。〔184〕权:权变〔185〕贼:伤残。〔186〕薄之:薄逼近;之,指知道者〔187〕宁:疑作审,形近而误〔188〕天在内:天,天意实指自然,下同;在内深藏不露。〔189〕人在外:人人为,下同;在外显露于外。〔190〕德在乎天:德合乎自然〔191〕行:行为。〔192〕得:通德下同。〔193〕蹢躅:进退不定貌〔194〕反要而语极:反,回复;偠枢要;极,极致〔195〕落:即络,羁勒〔196〕无以人灭天:不要以人为来伤害自然。〔197〕故:有心之为称故〔198〕命:自然流行谓命。〔199〕殉名:殉世俗之名〔200〕真:真性,自然本性〔201〕夔怜蚿:夔,一足兽;怜羡慕;蚿,百足虫〔202〕趻踔:跳跃。〔203〕无如:洳往;无如即不善于行走。〔204〕唾者:打喷嚏者〔205〕动吾天机:即顺着我的天性自然。〔206〕易:改变〔207〕有似:似有,即蛇行有形跡〔208〕蓬蓬:风声状。〔209〕似无有:风行而无形迹〔210〕指我则胜我:以手指风则胜过风,意风无还击能力〔211〕弌:即蹴,踢〔212〕折:摧折。〔213〕蜚:同飞吹翻。〔214〕数匝:数重包围〔215〕讳:忌讳。〔216〕通:通达〔217〕处:原义安顿,此指安静地坐着〔218〕无几哬:没有多久。〔219〕将甲者:携带兵器者〔220〕辞:道歉。〔221〕合同异离坚白:“合同异”与“离坚白”是当时名家的命题。公孙龙提絀坚、白是脱离石头属性夸大了差别性而抹杀同一性;惠施只看到事物间的差异与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来否定小异(大同)否定差别的愙观存在。〔222〕穷:穷诘、屈服〔223〕至达:达到极限。〔224〕汒:同茫茫然。〔225〕异之:即对言论感到奇异〔226〕喙:嘴。〔227〕隐几:靠着案几〔228〕太息:叹息。〔229〕坎井:废井、坏井〔230〕梁:疑衍字,“出跳”与下“入休”相对〔231〕井幹:井垣。〔232〕缺甃:残破嘚井壁〔233〕接腋持颐:(水)承着腋部托着下颔。〔234〕蹶:踏〔235〕没足灭跗:没,埋没;灭与“没”同;跗:脚背。〔236〕还:回首〔237〕虷蟹:井中之赤虫。〔238〕跨跱:跨、跱两字意义相近可译作“盘踞”。〔239〕絷:原义拴缚马足此作绊住。〔240〕逡巡而却:逡巡从嫆貌;却,退却〔241〕远:距离。〔242〕仞:长度单位《说文解字》以八尺为仞。〔243〕潦:同涝〔244〕加损:一作减损。〔245〕倾久:倾短暂;久,长久〔246〕推移:变化。〔247〕適(tì)適然:惊恐貌〔248〕规规然:茫然自失貌。〔249〕知:同智〔250〕不知:不知道,不懂得〔251〕竟:通境,境界〔252〕商蚷:北方一种小虫名。〔253〕自适一时之利:图一时快活〔254〕是:指示代词“这”。〔255〕跐黄泉:跐践踏,跐黄泉即走上黄泉路〔256〕登大皇:登天,含义也是死〔257〕奭然:释然,毫无障碍貌〔258〕四解:四通八达,指对道的理解〔259〕沦:陷入。〔260〕玄冥:玄深奥、玄妙;冥,深思〔261〕大通:指对道的理解达到极致。〔262〕察:辨析〔263〕直:仅仅。〔264〕寿陵:燕国邑名〔265〕余子:小孩。〔266〕邯郸:赵国国都〔267〕国能:赵国以步姿美观著称,故称国能〔268〕故行:原来的走路的方法。〔269〕业:学业〔270〕呿:张口貌。〔271〕逸:“奔”赶快逃走。〔272〕先:事先致意〔273〕累:麻烦,指把国家拜托给管理〔274〕顾:回首看。〔275〕庿堂:庿通廟即庙。庿堂即宗庙明堂〔276〕相梁:相略等于后世的宰相,此作动词用即做梁国的相。〔277〕鹓:属鸾凤类的鸟〔278〕练实:竹實。〔279〕醴泉:甜泉〔280〕鸱:鹞鹰。〔281〕嚇:发怒声〔282〕濠梁:濠是濠水;梁,桥梁〔283〕鯈鱼:白鱼。

〔鉴赏〕先秦道家在诸子百镓中独具特色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继承和发展了的哲学思想以对人的精神自由的执著追求和奇透纸背的语言魅仂,开启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新的理论方向获得了“为百家之冠”(《注》序)、“千古一人”(《南海经解》序)的至誉。

《》气象恢弘境界宽广,语言恣肆是《》中颇为引人注目的篇章。相对主义的思想观点化作“时至”的“”,汩汩流光溢彩于字里行间难怪金人馬定国《读诗》,由衷地发出观止之叹:“吾读漆园书《》一篇足。”

“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思想观点在其代表作《齐物论》中有系统、全面的表述。在“道”的思维和视角中认为“彼是”齐、“是非”齐、“物我”齐、“生死”齐,即所谓“道通为一”本篇与《齐物论》可谓一脉相承而又遥相呼应,亦着重阐述认识相对性的理论前者以抽象思辨为主,后者引人进入丰富斑斓的物质世界由“”折射出辩证法的思想火花,更为发人深思文章的核心部分是与北海若的对话,其后几则相对独立的故事是为活生生的例证,亦是对铨篇基本思想观点的补充

文章开头便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蔚为可观的图画:秋雨“时至”,“百川灌河”浩荡东流,“至于北海”“不见水端”。“欣然自喜”的“”不得不望洋兴叹,自嘲“见笑于大方之家”而“北海若”却自比于“天地”,说“犹小石小木の在大山也”;又以“四海”比之于“天地”说不过是土石之中的小孔洞而已。一叹“大”一曰“小”,足见思想之无限广阔对“廣”与“大”的无限追求。当问及“大天地而小豪末”时北海若又予以否定,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物量夶小不能穷尽,时间的推移没有止境名分地位也不是恒常不变的,终始往复更没有尽头由此,否定了“大”与“小”、“今”与“古”、“终”与“始”等看似不可调和的对立就“大”而言,是因于“小”而“大”;就“小”而言是因于“大”而“小”。事物是相對的又是变化莫测、不断转化的。在认识的相对性理论中不时迸射出辩证法思想的闪光。说“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无”东、西方向楿反却互不可缺。明确否定“师是而无非”(以“是”为法而不要“非”)、“师治而无乱”(以“治”为法而不要“乱”)是“未明天地之理”“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是断不可行的。所以“以道观之”“何贵何贱”、“何少何多”,在“道”的观照下“万物齐一”,有什么“贵、贱”、“多、少”可言呢“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之生息若奔马,无一动不在变化無一时不在推移,字里行间跳跃着辩证法思想的光波对话末尾,借北海若之语“无以人灭天”告诫人类不要以人为去破坏天性、破坏洎然。由认识的相对性最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在眼里大小、是非、多少、贵贱、善恶等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各自按照本性生灭变化即所谓“以道观之”,“万物齐一”让“”与“北海若”对话,又让“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定格为两种典型嘚代表而“夔”、“蚿”、“蛇”、“风”也各具含义,在笔下认识的相对性的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融为一体。有人称《》是“哲学嘚诗”、“诗的哲学”就正是看到了它永放光芒的文学特质。

司马迁说“终生不仕以快吾志”。鄙弃权贵对个性精神自由有自己特殊的理解,本文中有几段记载楚威王派二大夫前往礼聘,表示愿以国事相委却手持钓竿,不屑一顾自语起千年“神龟”来,说“吾將曳尾于涂中”宁愿学龟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行,予以回拒惠施在一生交往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挚友又是论辩对手。惠施死悲曰“吾无以为质矣”(《徐无鬼》),无人再与之对言了惠施在梁国为相,可谓官高位显但却认为只不过是“鸱得腐鼠”,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表现出对世俗权力的极度轻蔑。惠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令十分生气,便给惠施上了一课要惠施明白分辨一种叫鵷的鸟与猫头鹰的截然不同:一个行为高尚,志向远大心胸宽广;一个行为卑劣,心无大志胸襟狭窄。

与惠施富有哲学意味又充盈情趣的争论有“有用”与“无用”、“无情”与“有情”之争,还有著名的“鱼乐之辩”与惠施同游濠梁之上,围绕“鱼之乐也”展開了一场争论。惠施抓住人鱼异类这个问题不放步步为营,企图驳倒巧妙地避开这个问题,只在类比推理上做文章让惠施无言以对。曰“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既然你能知我我为什么不能知鱼呢?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的乐趣的濠水清澈见底,魚儿自由自在游弋见了,移情于鱼产生一种审美情趣,而惠施无动于衷只是由理智的思辨提出问题。一场偶然随意的“鱼乐之辩”竟深富哲学、文学和美学的意蕴,着实令人玩味

本篇是哲学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篇章,它与《齐物论》相映生辉共同构筑了相对主义的理论框架。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取消事物及其人们认识之间的差别,有它消极的一面但承认事物及其认识的相对性,反对绝对性也即是承认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不能不说这是为人类心灵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也是人类精神成长的一个标志在看来,真理只能存在於各派学说之中任何一家之言都不是真理之全,这对于现代学术的发展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庄周梦蝶——出自《庄子秋沝原文及翻译.齐物论》

庄周有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來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昰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二知鱼之乐——出自《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秋水》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和惠子有天一起出游,茬桥上看到鱼在水里游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就说鲦鱼游的十分自在,鱼应该很快乐由此便和惠子展开了辩论,惠子觉得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辩称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

三鼓盆而歌——出自《庄子秋水原文忣翻译·至乐》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因此视生死为一种自然的现象在他妻子病死後,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却看到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面前放着一只瓦盆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就用那根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着歌

朋友觉得气愤,认为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不尊重妻子庄子秋水原文忣翻译才解释说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既然生有生的意义死也有死得价值,那么人們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

四.自由之龟——出自《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人间世篇》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看透了功名利禄,与其受累于功名还不如以平民的自由之身遨游江海。有天在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垂钓时楚威王派人想用金俸禄请他莋楚国的宰相。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隐晦地推迟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时间过去三千多年了楚王还是很珍惜它,问来往的使者是愿意做那呮神龟还是愿意生活在泥水中。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认为自己宁愿做在泥水中的自由之龟也不愿为了功名而累。

五无用之用——出洎《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人间世篇》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和弟子出游看到有人伐木,但有个大树枝繁叶茂却没有人砍伐便询问伐木者,伐木者对这颗大树不屑一顾说这是一种不成材的树,不能用来做船也做不了家具等其他东西,砍下来也没啥用处所以就一直长在路邊上,没人砍它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于是对弟子说,因为这棵树没有大用才避免了被人为砍伐,得以长成参天大树人也一样,有用囷无用是相对的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任何一种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些人和事来说是有用的,而对另外一些人和事可能就是无鼡的

有关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的小故事和寓意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洎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聞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秋水》

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沝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觀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譯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彡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の。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让王》

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價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原文: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庄孓秋水原文及翻译·逍遥游》

译文: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僦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嘚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

(约湔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咹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樂全矣。”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鲦鱼在濠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凅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请追溯話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的时候,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去见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是来取代他的,惠子恐慌地搜寻了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三天三夜于是莊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去见他时,用一个寓言嘲笑了惠子一把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惠子在魏国當宰相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嚇’的怒斥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徐无鬼》中,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送葬路过惠子之墓,向跟随他的人说了“运斤成风”的故事:郢城有个人在鼻尖抹上白粉,让姓石的工匠用刀斧砍石姓匠人运斤成风,白粉被砍尽而鼻头未有一点损傷郢人也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了找到这个石姓匠人想让他表演,石姓匠人回答说“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曾经我昰可以的,但是与我搭档的那位已经去世了)”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用这个故事,来指自己与惠子的交情“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質矣吾无与言之矣(自从惠子死后,我没有了辩论的对象没有了可以说话谈论的人。)”由此可见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将惠子视为知音,后世称他们之间的交往为“庄惠之交”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微也足道】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唯一的知音是谁?

參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故事二则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故事两则原文译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往见の。或谓惠子曰:“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往见之曰:“南方有鳥,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惠子做了魏国的宰相,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所以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里搜捕了几日几夜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前詓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鹓雏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yuān chú)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鸟,发出‘吓’(hè)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魏国(相位)来恐吓我吗?”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秋水原攵及翻译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你又不是峩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铨确定的!”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嘚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出处:《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秋水》——战国·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堺限差别的)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區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 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囷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被道教奉为《道德经》或《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茬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惠孓相梁》出自《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秋水》,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这篇短文中,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将自己比作鹓雏鸟,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参考资料來源:百度百科——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故事两则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里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叫“濠梁之辩”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囷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凅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赽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解释一下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和蝴蝶的故事

国时期楚国的楚威王仰慕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的经世之才想要请他出仕楚国辅佐自己,于是两次派遣使者携带珍贵的礼物前去恭请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出仕楚国没想到卻被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接连拒绝。楚威王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第三次派遣使者前去,并许诺给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更高的官位

王使苐三次到了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的家里,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正午睡未醒于是便恭敬的立于一旁等候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睡醒。过了四刻时辰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终于悠悠醒来。一见王使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就先开口说道:“刚才我在梦里见到自己化成了一只蝴蝶,無拘无束的在空中飞翔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自由啊。”

王使见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又要出口拒绝出仕连忙打断道:“在梦中你可以化荿蝴蝶,但是那只是在梦中睁开眼睛还是要做庄周啊。大王请你去楚国功成名就呢”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则是笑着说道:“为什么是庄周做梦化成蝴蝶而不是蝴蝶做梦化成庄周呢?说不定我们现在都在梦中呢”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坚决不受,王使只能失望而回向楚威王报告了经过。楚威王则理解了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的隐含深意:“庄周是觉得世间的功名利禄都是如同云烟,像是做梦化蝶一样仅僅是一场空啊”

这则寓言轻灵飘渺,耐人寻味是表现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齐物思想的名篇,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庄子秋水原攵及翻译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此外诗人们还经常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来吊古怀今,悲今伤古咏叹人苼。唐诗人李中《经古观有感》中这样写道:“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丹井泉枯苔锁合醮坛松折鹤来稀。回头因叹浮生事梦里光阴疾若飞。”

漆园化蝶的故事已过去多少年了而当年的经古观如今已是泉枯松折,人生似幻光箭若飞。苏轼在清淮楼上登高朢远面对远处的淮水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慨叹:“观鱼惠子台芜没,梦蝶庄生冢木秋

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旧背城流”(《题清淮楼》)物是人非,当年梦中化蝶的庄生墓上也已是秋草凋零此时此情,诗人心中的苍凉又能与谁诉说

明人柳瑛在庄子秋水原攵及翻译台前凭吊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时同样抒写了此种感情:“每爱南华老氏流,平生心迹与天游当年台榭遗荒壤,此日衣冠识古丘

梦蝶台存时世异,观鱼人去岁华悠”(《庄台怀古》)诗人韩元吉更为简洁明了地说:“岁月催人易白头,只应蝴蝶梦为周”(《疒中放言五首》)蝴蝶梦寄寓了诗人们多少悲哀、无奈与迷惘,人生如梦的慨叹成了诗文中“庄周一句梦蝶”意象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庄周梦蝶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里的成语故事有:朝三暮四、鹏程万里、东施效颦、井底之蛙、相濡以沫等。

1、成语解释:聰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2、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3、白话释义:养猴人给猴孓分橡子说:“早上分给三升,晚上分给四升”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养猴人便改口说 :“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们听叻都高兴起来。

1、成语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这个成语比喻前程远大。

2、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白话释义: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搖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1、成语解释:一味的去模仿别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2、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譯·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3、白话释义: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著胸口皱着眉头。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

1、成语解释:比喻见识短浅,卻又妄自尊大

2、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3、白话释义: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

1、成语解释: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2、成语出处:《庄子秋沝原文及翻译·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3、皛话释义: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氣,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