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乡村摄影为主题的摄影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乡村摄影之旅-摄影人的爱好
来源:数码摄影协会
作者:黄赞
时间: 10:09:48
乡村摄影之旅-摄影人的爱好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人说,旅游因为摄影而永恒。近年来,随着摄影器材普及,不管是何时何地,人们都喜欢掏出相机不停闪光。因此也成为游玩最重要的行为,甚至成为旅游项目的。笔者发现,近几年在驴友召集活动中,可以看到以&摄影之旅&为主题的线路不断增多。袅袅炊烟、幽幽小径、溪上青青草、宁静的村庄、淳朴的民风&&置身于这样一幅乡村美景佳境,一路走走看看,顿时心情舒畅。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在秋风送爽、硕果满枝的季节,这一线路是不错的目的地。在这期&我导你游&中,笔者为您推荐江门驴友、摄影发烧友最爱走的几条乡村线路。推荐乡村摄影之旅一 开平塘口镇自力村这里曾被评为&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随着碉楼申遗成功,自力村的自驾游客络绎不绝。如今在各种摄影论坛,你都可以找到碉楼的影子。这里,已成为珠三角甚至全国的旅游目的地。深圳驴友在发起&开平碉楼快乐摄影之旅&活动时,如此描述:&自力村碉楼和居庐群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布局和谐,错落有致,四周良田万顷,稻香阵阵,踏着田间小道,穿过绿树修竹直入村内,顿生世外桃源之感。&有摄友则说,在自力村,稻田里悠然的水牛,巷陌间嬉戏的小鸭,自家门前忙碌的农妇,也形成了一道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自力村由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村里现存碉楼和居庐15座,有1917年建造的龙胜楼,1934年建造的官生居庐,1948年建造的湛庐等。碉楼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因此深受摄影者喜爱。推荐乡村摄影之旅二 良溪古村落&良溪古村落&位于江门棠下镇西北部的山坳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对于江门的摄影发烧友来说,这个被列为&广东省古村落&的村庄,一点也不陌生。去 年,来自鹤山的中国摄影大师李建成出版了《良溪古村落》摄影作品集,里面收集了作者拍摄的200余幅良溪作品,全面而多角度地展现了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命 力的真实的古村落。良溪古村后人现居海内外的有4000万之多,目前已成为珠江三角洲最吸引人的&寻根&景点之一。这一条有着8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保存着宋、明、清、民国历代的各种建筑和遗迹,因此摄影好爱者对其情有独钟。来到这里,你可以将古老而美丽的良溪古建筑、古民居、 古民俗,通通收入镜头。另外,良溪还有民间传统文体活动,如舞火龙、抢炮头、醒狮武术等;以及手工制作文化,如良溪柑桔普洱茶(又称柑普茶)、米团糍(糕)等,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也是摄影者的至爱。据悉,由于地方宽敞、韵味独特,如今这里也成了办影展的好地方。推荐乡村摄影之旅三 恩平大田镇东风村恩平是全省第一个启动乡村游的城市。歇马举人村、那吉石头村、大田镇东风村&&这些蕴藏着秀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的村庄,都聚集在恩平。对于喜爱乡村游的市民来说,恩平是最佳的选择。恩平大田镇东风村(凤凰生态乐园),曾入选&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是广东省生态示范园、江门市生态研究基地、恩平市七大旅游景点之一。其位于恩平市郊凤子山丹竹河畔,距恩城9公里。周围连结四大温泉、河排国家森林公园和石头村等旅游景点。这里生态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态旅游的腾飞。品农家菜、泡山泉泳池,若想逃离喧嚣,享受田园乐趣,这里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此外,这里绿水青山、田园秀色如画、百亩鱼塘、碧波潋滟,也是&色&友捕捉自然风光的好选择。更多的乡村摄影之旅信息请参考新民晚报数字报-何以爱乡村
A03:时政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何以爱乡村
  姜燕  最近,上海市评出首批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这是上海市改善农村生态,推动乡村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它将使都市村庄面貌一新。  但任何事情都有意外回响。评选中,有乡村不情愿地说:“最好别评上!”因为“评上,就‘拆’不了了。”拆,即按城镇化建设。细想来,这是大实话。城市,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拆”了,可以从此与农村说“再见”,切身享受工业社会和城市文明带来的福利。  的确,长期以来,农村生活不“美”。收入与城市差距太大,基础设施落后,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枉有一片醉人的乡野风情,也留不住农民。  和每一个都市一样,上海的乡村,不是城市的点缀和附属,而是城市的一部分。按照国际标准,城市的建设用地必须控制在一定比例,超出则意味着城市生态系统失衡,上海已超过这一指标的上限。去年上海召开的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韩正明确表示,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必须只减不增。这是告诉人们,以土地换发展的方式就此终结,“拆”将永不可能。  乡村对于城市如此重要。它是城市的“绿肺”,人们呼吸着从田野上吹来的清新的风;它是城市的粮仓和菜篮子,上海人爱吃的绿叶菜,90%来自市郊碧绿的菜畦,它出产的粮食更是城市安全的保证;它是压抑的城市居民“透口气”的地方——乡村,又何尝不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但城里人想去的,肯定不是河水发臭、垃圾随处可见的地方。  既然城市与乡村密不可分,就向人们抛出一个深沉的话题:何以爱乡村?  打工的农民有乡愁,可那是想回又回不去的别恨离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乡愁的正解,不该只是城市居民高高在上的回望,而应是城市人与农村人共同拥有的美好情怀。  让美丽的乡村更美丽,让农民的生活变富裕。“美丽乡村”便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我到过15个“美丽乡村”之一、上海最后的渔村金山区山阳镇渔业村。这里有保留着老渔村生活格局的房屋改造的酒吧、饭店,摆放着船木打造的桌椅、风格雅致的客栈,能细读昔日渔民生活点点滴滴的渔业文化馆……两年前还被人们投诉的臭河浜,已河水清清,成为村民们休闲放松的场所,曾经布满各种管线的小巷,已成为摄影爱好者拍摄渔村风情的乐园。渔民们靠开海鲜馆、出租房屋,收入大大提高。  疑问自然而来,这是否“面子工程”?即使按照上海市农委的规划,至2020年评出100个美丽乡村,也只占上海村庄的10%。我更想知道,那90%的村庄怎么样?  得到的回答是,上海市于2007年启动农村村庄改造,改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规划保留村庄里约75万户农民的生活环境。在村庄改造地区,市农委专项资金每户农户补助2万元。可2万元够做什么?市农委新农村建设协调处处长应建敏说,每户处理生活污水改造就得花1万元左右,还要修桥、修路……更多的钱从哪里来?通过市委、市政府沟通、协调,各个区、县相关建设部门聚集资金,将改造与建设相结合,集中使用。  记者专访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时,他不无痛心地说,这么多年,我们在改善农民生活上投入太少!这一次,市级财政(含中央)共计投入专项资金约13.3亿元,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630个村改造,受益农户约32万户,农村村内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状况发生显著变化。所有村庄改造至2020年完成,100个“美丽乡村”的评比和建设与之同步。从今年开始到完成全部规划,还将投入40多亿元。  美丽乡村不能只是一具空壳,仅仅改造环境是不够的,如何改变上海农村空心化,让更多中、青年农民看到上海近郊农业发展的潜力,离城返乡,才是美丽乡村的真谛。孙雷说,培训、扶持,培养新兴职业农民,是农民的希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是守住农村的根本。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是上海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更可喜的是,上海市已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并已制定年三年行动计划,这将是上海农业发展、农村改造的大好机遇。  市农委的墙上,有一幅特殊的画,画上繁华都市与青青稻田相映成趣。这幅画意寓深刻,既是都市里的村庄,又是村庄畔的都市,两者相辅相成。看得到城市,也看得到乡村,因这样的眼光,我们有理由期待2020年,上海的城市与农村都能品味到那一份留得住的乡愁。
新民晚报时政新闻A03何以爱乡村一个以爱党,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摄影比赛,拍什么内容比较好_百度知道
一个以爱党,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摄影比赛,拍什么内容比较好
我只能在校园里取材,在校园里能拍什么呢?
提问者采纳
园的话!挺不错的!!你要挺我哦~~,那么就拍老师(是党员)的一举一动
或老师的感人之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党在我心中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最好拍一些延安老区的风景,或是拍一些老红军的照片。
我只能在校园里取材啊
从人们身上体现
最好是农民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京“聚焦美丽乡村”摄影大赛#每周作品欣赏_北京美丽乡村-爱微帮
&& &&& 【北京“聚焦美丽乡村”摄影大赛】每周作品…
学习鉴赏摄影作品对摄影人来说很重要。想要鉴赏摄影作品,自己本身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摄影经验和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敦促自己不断学习提高摄影技艺和美学知识;通过理解作者创作意图,有利于自己取其精华,摈弃不足,迅速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永定河畔映双虹&作者:门头沟雨歌&拍摄地点:北京|门头沟|永定河畔&国画层峦&作者:zyc20000&拍摄地点:北京|平谷|白云寺&我是静静&作者:老农哥哥&拍摄地点:北京|房山|韩村河&很好奇&作者:老农哥哥&拍摄地点:北京|房山|韩村河&雄关卧翠&作者:zyc20000&拍摄地点:北京|平谷|黄松峪醉美杏花村&作者:zyc20000&拍摄地点:北京|平谷|太后&赶集的人们&作者:zyc20000&拍摄地点:北京|平谷|早市&投稿方法要记住!登陆北京美丽乡村网→ 加会员 → 传美图 → 赢大奖 → 哦耶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键关注“北京美丽乡村”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美丽乡村》定位于“沟通城乡、服务三农”,展现北京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成就、农村人文与自然景观,传播城乡融合、现代农业理念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除“三农”宣传外,还介绍和推荐京郊大地及全国特色乡村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好去处。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生命为主题的摄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