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育儿师兰海海用的时候表怎么买

超级育儿师兰海的文章分享一下,值得一读! - 婴幼育儿 - 得意生活-武汉生活消费社区
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超级育儿师兰海的文章分享一下,值得一读!
查看: 21596|回复: 3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46464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 &积分67&在线时间1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最后登录&
UID464646&帖子&精华0&金币33 &威望0 &注册时间&
不知道各位粑粑麻麻们近期有没有看央视CCTV2台晚上7:30播出的《超级育儿师》呢?第一季已经结束啦!走进8个不同类恼人的宝宝的家庭,育儿师亲自教你如何教育孩子。有脾气暴躁的、有隔代溺爱的、有吃饭起床头疼的……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孩子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家长自己。
“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他!”当我们一遍遍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为了说服孩子,还是为了让自己相信?
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的。那么,我们对待孩子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在满足什么需要呢?
家庭教育中,我把需要分成三种。孩子的需要,父母的需要,孩子成长的需要。前两种需要是个体的内心感受,而孩子成长的需要则是客观冷静分析后的理性结果。当这三种需要能够达成一致时,孩子和父母配合良好能够最终达到效果。当父母的需要和孩子成长的需要一致时,父母坚守教育策略可能性会高。
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孩子成长的需要会被错误理解或者忽视,要么父母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要么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既不顾孩子的感受也把成长的需要抛掷脑后。
三岁多的毛豆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他一个人在玩的时候,妈妈会问他“我能离开吗?”,询问三遍之后,毛豆回答“需要”。妈妈满足的留了下来。这个场景中,孩子需要的重点是自己能玩,三岁多的孩子通过“独立玩”能满足他的独立需要,而此时妈妈的需要是“孩子需要她”。所以,妈妈不断的询问不仅打扰了孩子的独立时间,也忽略了孩子独立的需要,但是却满足了自己。
毛豆的玩具众多,从功能上来说重复度极高。孩子肯定喜欢玩具多多,但是从孩子成长的需要来说,混乱的环境会让他在敏感期的秩序感需要无法满足同时对他的注意力和专注度的培养不利。而此时,父母认为玩具能让孩子开心,孩子喜欢自己,那就买吧。此时,父母关注的是孩子喜欢自己的感受。
我们渴望被孩子需要,我们害怕孩子独立后不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害怕孩子不再粘着自己,不再软软的依偎在我们的怀里,于是我们用各种方式来阻止孩子的“独立”。基于这种内心需要而做出的决定是自私的,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
我曾经遇到一个迫切想要孩子跳级的妈妈,那时孩子三年级,成绩虽然出色但不足以跳级,但妈妈无论如何要求学校要答应自己的要求。我和妈妈聊完之后发现,原来她在单位境况不如意,所以她渴望通过孩子的出色让自己在同事面前恢复稍许的尊严。这个案例是很多同类故事的代表,比如说让孩子学自己小时候喜欢但是没有机会做的事情,比如说受不了朋友们的压力让孩子参加学习班。我并不是反对孩子学东西,但是反对学东西是为了父母的需要。
在一次活动中,两个四年级的孩子发生冲突,我正在引导他们用合适的方式解决。突然,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走过来带走自己的娃。因为,她看见冲突中自己的孩子处于下峰,作为母亲的她内心极其难受。她无法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于是她的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逃兵,会被别的孩子看不起;而孩子成长的需要则应该是在冲突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十岁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社交意识强烈的阶段,他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而不是逃开。
如果是判断孩子成长的需要是理性思维的结果,那么感受孩子的内心需要和体察自己内心的需要,则是情感和感性的结果。
在感性和理性的博弈之间,你会如何做选择?
《超级育儿师》第一季的所有家庭几乎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这些家庭的爸爸妈妈们跳出父母的身份看自己,从浓厚的情感中抽离出来,客观冷静的去看待另外一个生命的成长,和成长的需要。
不仅是父母,每一个教育者的最高境界也是如此。我们首先需要进入孩子的情感,父母的情感,其次,需要从中剥离,最后又需要带着更纯粹的感情执行理性思考的结果。
我经常说的“狠狠爱“,就是这样。这个”狠“,是对自己的狠,这个爱,是对孩子的大爱。
爱,需要把自己放下;爱,是为了更好的离开!
——超级育儿师 蓝海
孩子来自天堂
UID31652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8 &积分2091&在线时间49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最后登录&
UID316521&帖子&精华0&金币1109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也看了这个节目,不错,很有启发
UID45780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 &积分231&在线时间3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457800&帖子&精华0&金币171 &威望0 &注册时间&
超级育儿师,还蛮好看的,虽然我宝宝还没遇到哪些问题,学到了很多啊!
UID78556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08&在线时间4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UID785562&帖子&精华0&金币12 &威望0 &注册时间&
清晨,阳光明媚
作为祖国花朵的我背上了小书包
大家一起上学校!!!
我不吵也不闹我是一个好宝宝
虽然我整个假期都是吃吃吃、睡睡睡、玩电脑
相对的,我妈整个假期的画风是这样的,
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睡睡睡,玩电脑
还不起床去学习!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上多少补习班了!
但是对于开学这件事,我是不拒绝的!
所以愉快的心情一直保持到放学回家!
我妈突然跟我说!!
。。。。。。
不对,不对,这不是正常的剧情走向
机智如我一看就知道里面的阴谋
别学习了”
这句看似无意的话,用反意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今,天,就,看,看,电,视,吧”
这句话难道是在隐晦的告诉我
以!后!都!不!许!看!电!视!
就在我睁着迷茫的小眼不知所措的时候
只见我妈一个箭步打开了电视
咦,这是啥!
快乐学堂?
等等,这不是英语老师的教学视频吗?
回头迎上爸妈鼓励的目光。。。。。。
聚精会神看了一会,哟,内容还很丰富,
各个学科都有,还包含各个年龄段的。。。。。。
冷静下来后我小声问我妈:
“这电视怎么还能补习啊?”
老妈一脸正(de)常(yi)的说:
“在天猫上买的,以后再也不愁带你奔赴各种补习班了,路费都省了”
为啥我要交我妈玩天猫啊!!
之后我偷偷上了老妈的天猫
找到这个订单
很好,武汉有线通讯专卖店,我记住你了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国内 (25篇)
国外 (7篇)
兰海,迦茵上濒教育创始人,上濒教育学院院长长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国妇联儿童少年基金会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新浪网、摇篮网、《父母》杂志等媒体特约专家&本博客所有文字和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兰海
翅膀的命运是迎风
&&&&&&&&&&&&&&&&&&&&&&&&&&&&&&&&&&&&&&&&&&&&&&&&&&&&&&&&&&&
兰海:成长教育专家 “上濒教育”创始人。
春节回老家,正逢初中同学毕业二十五年聚会。那一晚,喝酒叙旧,不时的围个三五人,回忆当年的故事。
席间,三五个同学过来找我,和我聊着二十五年前发生一些事。一个同学告诉我,当年凶狠的初中班主任训斥他是世界上最笨的人,我给他递了一张纸条,写着“我帮你”。
他告诉我这三个字一直让他很温暖,帮他走出当年的阴影,直到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仍然记得。
我坐在同学对面,使出浑身力气试图想起那个片段,最终还是想不起来的无奈。
二十五年,简单的三个字对一个
&&&&&&&&&&&&&&&&&&&&&&&&&&&&&&&&&&&&&&&&&&&&&&&&&&&&&&&&&&&&&&&&&&&&&&&&&&&&&&&&&&&&&&&&&&&&&&&&&&&&&&&&&&
兰海&&&上濒教育
不久前一篇《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圈内人不断转发,询问我的意见。一直以来,我都回避这
&&&&&&&&&&&&&&&&&&&&&&&&&&&&&&&&&&&&&&&&&&&&&&&&&&&&&&&&&&&&&&&&&&&&&&
兰海&&上濒教育
思源在学校和老师发生了冲突。原因是老师认为他在课堂上讲话批评了他,而思源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为了解答同学的问题才说话,老师这样做不对,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老师打电话给思源的妈妈,认为思源不遵守课堂纪律还不尊重老师,并且严重影响课堂秩序。
做法一:父母根据老师的电话上来就批评思源不应该上课讲话,还和老师
&&&&&&&&&&&&&&&&&&&&&&&&&&&&&&&&&&&&&&&&&&&&&&&&&&&&&&&&&&&&
谁动了我的钢琴?
&&&&&&&&&&&&&&&&&&&&&&&&&&&&&&&&&&&&&&&&&&&&&&&&&&&&&&&&&&&&&&&&&&&&&&&&&&&&&&&&&&&&&&&&&&&&&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博物馆?
一个人怎么才能尽可能的了解所处的世界呢?一个人怎么才能超越自身所处的空间、时间的局限,回到过去、想象未来呢?
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个载体,能够帮助我们通过了解世界,认识自己。
作为教育机构,上濒已经把“博物馆”视为一种学习活动。每次游走营,博物馆都是必经路线。去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参观,而是由参观引发的学习方式。
What,How,Why&这三个词,是我在设计博物馆学习活动的三个关键词。
孩子们到博物馆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What”,博物馆里都有什么呢?
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首都博物馆参观老北京文化展,了解北京的民风民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青铜器展品来了解那个时代的工艺;在西安、南京、洛阳、德国、法国、罗马……孩子们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
这样的“What”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了解整个展览的结构,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展厅的路线,另外还可以通过临摹展品来进行更仔细的观察。
&&&&&&&&&&&&&&&&&&&&&&&&&&&&&&&&&&&&&&&&&&&&&&&&&&&&&&&&&&&&&&&&&&&&&&&&&&&&&&&&&&&&&&&&&&&&&&&&&&&&&&&&&&&&&&&&&&
上午八点出家门进电梯,就在要关门的瞬间,一个年青女士也进来。然后迅速按照开门键,说“宝贝,过来。妈妈在电梯里等你。”走廊里传来孩子小声的应答,过了两分钟,还没见小朋友出现。我开始担心电梯这样长按开门键是否会有问题,但是这个妈妈不停的在呼喊孩子,同时打岔我担心的还有上班就要迟到了。小家伙
&&&&&&&&&&&&&&&&&&&&&&&&&&&&&&&&&&&&&&&&&&&&&&&&&&&&&&&&&&&&&&&&&&&&&&淡定是练出来的&&&&&&&&&&&&
&&&&&&&&&&&&&&&&&&&&&&&&&&&&&&&&&&&&&&&
&&&&&&&&&&&&&&&&&&&&&&&&&&&&&&&&&&&&&&&&&&&&&&&
尊重,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
&&&&&&&&&&&&&&&&&&&&&&&&&&&&&&&&&&&&&n
昨晚收到一封妈妈的邮件,事例充分文字感人,讲述了自己为孩子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但是孩子不听话丈夫不回家。“我为他们付出这么多,牺牲了我的青春,我的事业,甚至于我的自尊。看了《超级育儿师》,您每次都在鼓励妈妈们寻找自我释放压抑情绪,我就在想我的这些牺牲都值得吗?我应该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为别人牺牲我是不是很冤枉?”
坦白说,在我看来,世界上并无所谓的牺牲。
每一种付出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来自于个体的思考或权衡后的一种结论。当你的付出没有获得你所预期的回报时,你才会说“牺牲”。也就是说,在你最初做决定的时候,是在对结果的预期上所做的决定。
在我们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权衡时,我们选择了家庭,那一定是因为家庭在你心中的重要性超过工作。所以,你不是为了家庭而牺牲工作,而是本来工作在你心中就没有家庭重要。
女性在回归家庭时肯定也对全新的
&&&&&&&&&&&&&&&&&&&&&&&&&&&&&&&&&&&&&&&&&&&&&&&&
一张地铁票的故事
离开法国的前一天,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讨论今天各队完成任务的情况。除了每天都可以见到的兴奋,孩子们脸上多了一些即将离别的不舍。今天是我们开始营地活动的第十七天,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在欧洲最美的海岸线尼斯的休整,到达最后一站巴黎。今天是我们在巴黎的第六天,明天即将回国。
我们围坐在铁塔前的草坪上,每队回顾了完成任务的经历,朗诵了所做的关于塞纳河桥的诗歌,给始终处于惊吓中的黄骋过了一个意外的生日。
九点,周围大声叫卖“three
Euro”铁塔的小贩们也少了,我们也该回青旅了。在巴黎的六天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活动经费计划买什么票坐什么车,一路上都是公交出行,这也让他们对巴黎的交通了如指掌,自信的说下次要带自己的爸妈逛巴黎。四个队经费各自独立,于是解散后分别寻找回青旅
欢迎来到上濒
&&&&给孩子向上的渴望与梦想&和孩子一起经历成长&带领孩子跨越人生起步阶段&的每一个高度&
上濒教育的博客,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上濒最新动向,这里给了我们和家长们自由交流的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海超级育儿师全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