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介之推不言禄翻译有妻儿吗

古时谁不愿下山为官 被意外烧死_百度知道
古时谁不愿下山为官 被意外烧死
提问者采纳
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灵。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功不言禄”。如“割股奉君”:   “士甘焚死不公侯。宋天禧元年(1017年),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仅食寒食,又名介子推,禁止烟火,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 “但使亡人能返国; “民间禁火寒食节,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绵上遗封莽未耘”(明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功成身退”,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 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质,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留下了很多故事。   另外。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作为不慕虚名,耻将股肉易封侯”(明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百年节岁同寒食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禁止烟火,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介之推,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仅食寒食,又名介子推。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
参考资料:
介子推,寒食节的由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旗下产品:
&& 语文资讯 &&
&& 资讯内容
文言文鉴赏阅读 每日一篇:《介之推不言禄》
次 &发布时间: 9:25:00&录入:
  【说明】
  本文选自《左传》,文中讲了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最后而死的故事。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1];禄亦弗及[2]。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3]。惠、怀无亲,外内弃之[4]。天未绝晋,必将有主[5]。主晋祀者,非君而谁[6]?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已力,不亦诬乎[7]?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8]?下义其罪,上赏其奸[9];上下相蒙,难与处矣。”[10]
  其母曰:“盍亦求之[11]?以死,谁怼?”[12]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13]。且出怨言,不食其食。”[14]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15]?是求显也。”[16]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17]
  【注释】
  [1]介之推:也作介子推、介推。晋国贵族,曾跟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他就和母亲隐居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山中而死。传说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他因不愿出来而被烧死。文公把绵山作为他名义上的封田,后世就称绵山为介山。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2]赏(shǎng):赏赐,奖赏。从(cóng):跟从,跟随。亡:逃亡。
  [3]及:到。这里有“给予”的意思。
  [4]在:存在,生存。
  [5]惠:晋惠公,即夷吾。怀:晋惠公的儿子,名圉。惠公死后,晋立子圉,是为怀公。
  [6]绝:断绝。
  [7]主:主持。君:指晋文公。
  [8]置:立。二三子:诸位,几个人,这里指“从亡者”。诬(wū):欺骗。
  [9]贪天之功:取天之功。贪,同“探”,探取。
  [10]义:正义。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把……当作正义的行为。奸:邪恶,诈伪。
  [11]蒙:欺骗。处(chǔ):相处。
  [12]盍(hé):何不,为什么不。表示反问。之:指封赏。
  [13]以:因为。怼(duì):怨恨。
  [14]尤(yóu):罪过,过错。效:仿效,效法。甚:厉害,严重。
  [15]其食:这个“食”指俸禄。
  [16]焉:哪里。表示反问。
  [17]是:这。显:显达。
  [18]求:寻找,寻求。获:得到。绵上(mián):晋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南。为之田:作为他的封地。志:记。过:过失。旌:表彰、表扬。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推不要求赏赐,赏赐也没有给他。
  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必定要有主持(国家大事)的主人。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这一个二个的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荒谬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天的功劳,认为是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行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埋怨谁呢?”回答说:“责备这种行为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不能吃他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我)和你一起隐居。”便隐居到死去。晋文公寻找他找不到,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标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东北地区&|&吉林:1
华北地区&|&北京:010-
天津:010-
河北:010-
山西:010-
内蒙古:010-
华东地区&|&江苏:
中南地区&|&河南:2
西南地区&|&四川:
西北地区&|&甘肃:029-
陕西:029-
宁夏:029-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版权所有& 学科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135号古代人的悲剧故事作文400_百度知道
古代人的悲剧故事作文400
(子童原是卑微的称呼,即使是身份地位均高高在上的后宫嫔妃尚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尤其是身为古代中国的女子,也有梓童之说,一名木王)有史可鉴,都莫过于身为女子的艰难,白木之长?,在滚滚红尘中,地位身份等而下之的普通女性。我们常常听说的古代皇后不是自称哀家就是被别人尊称为皇后娘娘,其艰难程度更是远非常人能够想象,但所有的艰难,后人有认为不符合皇后身份,更情何以堪,很少有人知道“子童”一词被用作皇后的称呼。梓人人都在感叹世事之艰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晋国的介子推。
介子推是晋国的太子重耳的马仔。重耳他爸,晋献公,比较喜欢新的小老婆,(其实我也喜欢)
于是联合小老婆杀掉前一窝的儿子,把不知哪个妈生的重耳吓坏了,带上死党亡命天涯。
介子推随行,一逃就是十九年啊,想一想这十九年,尼玛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有一次跑到卫国,一个马仔把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都带跑了,没吃的,重耳饿得不行了,问当地的农夫乞讨,特么农夫也够意思,送他一些土块儿。。。。。
泪奔啊。。。
介子推狠狠心,割腿上的肉,混合野菜炖汤给重耳喝,把重耳感动坏了,发誓以后自己当了皇帝。。。。一定。。不能让给介之推。(用什么来煮汤呢?)
后来复辟成功,重耳就是晋文公,大赏马仔,神马歪瓜裂枣都出来混个一官半职神马的,把个介子推气坏了,我追随半世,卖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英语翻译你知道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吗?在古代,当清明节节到来时,人们会进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插柳等活动禁火,就是人们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最初这是为了纪念一个叫介之推的人,后来,人们就有了在清明节这天吃冷食的习惯.而踏青,荡秋千等,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禁火,为了防止冷食伤身,所以人们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最初,人们插柳是为了纪念神农,后来,人们也用此来祈求平安.在现代,插柳已经演变成了植树节.当然,清明节最重要的是扫墓,人们借此寄托思念 麻烦 急用我就是用手机发的‘~‘
微笑想哥哥888
对不起,(>_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对不起,~~~~(>_<)~~~~ 咋不会
( ⊙o⊙ )千真万确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什么介之推不姓介?
为什么介之推不姓介?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我们先说一个人的姓是怎么来的。按照个人的经验,我们大部分人的姓都是从爸爸那边继承来的。因此,像我们这样的习惯又被称为“从父姓”。那如果是这样的话,爸爸是不是又姓爷爷的姓,爷爷姓曾祖父的姓,曾祖父又姓高祖父的姓……往下追查下去啊,是无穷无尽的。
但如果是这样,那中国人的姓是不是只会减少,不会变多啊?因为现在的姓都可以往前推到古时候,但是古时候的家族,在天灾战乱中灭绝以后,姓就传不下来了。
然而其实中国人“姓”的数量却是不断在增加的,而最主要一次大规模的增加,就是在距离今天2,200年前左右,大约是战国时代到秦朝的时候。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 “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 “寒食节”。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 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在中国遥远的古代,一般平民相互之间称呼是不使用姓的。因为整个国家可能只有两、三个姓,很多人的姓都一样,基本上也就不使用了。像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古代名人如:介之推、烛之武,他们既不是姓介,也不姓烛,介之推的意思是“介”这个地方一个叫“推”的人,所以他们留下来的只有名,以及居住地。
那是谁在使用姓呢?谁在用氏呢?为什么我们现在会使用姓呢?
其实在古代贵族中,一般称呼上只有女生用姓,男生则用氏。从现在的字上面看,姓也是“女生”两个字合起来组成的。女生使用姓的原因,是因为古代贵族同姓不结婚,因此用以作为婚姻的区分。所以我们常常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其实孟姜女姓“姜”,“孟”指的是她在家里的排行是第一个,是家里的长女。
那什么是“氏”呢?其实是贵族为了保存家族记忆的方式。在以前,因为贵族是大家庭,一个家族里面可能又有三、四个分支,而为了区别他们彼此的差别,他们就会把他们这一支中,比较贤能的祖先的名字或是封地当作他们的“氏”。因此氏可能会变,但姓是不会变的。
在战国时代以后,因为战争的动乱,整个中国的礼乐制度走入败坏,这时姓氏的制度也跟着混乱,等到了秦朝以后,贵族间也没有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习惯,渐渐都把氏当成姓。平民也开始把自己故乡的地名,拿来当作姓使用。因此,其实我们“现代姓”的出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真正的姓给抛弃了。这也是为什么研究“现代姓”的时候,会发现同姓却有不同来源的原因。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之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