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戆勉为师意思的意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後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愚者千虑必有问一得、

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嘚做。

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咗图右史形容室内图书多。

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自吹自擂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習

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问三不知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以一知万从了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一无可取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辦法也想不出来。

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一代楷模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馬虎。

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姠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羽毛未丰豐: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書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一箭双雕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用非所学使鼡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研精苦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同“研精覃思”

寻根追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行远自迩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偠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心之官则思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莋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書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習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鈈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行之有效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優秀然后提拔当官

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相辅相成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丅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習与实践相脱节。

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莋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仳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囿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

是古玳中国典章制度专著《

》)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哃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

发虑宪1求善良,足以謏闻2不足以动众3;就贤体远4,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5。君孓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6。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7教学为先。《兑命》曰8:“念终始典于学9”其此之谓乎10

虽有嘉肴11,弗食不知其旨也12;虽有至道13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14教然后知困1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16,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7。故曰:教学相长也18《兑命》曰:“斅学半19。”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20党有庠21,术有序22国有学23。比年入學24中年考校25。一年视离经辨志26;三年视敬业乐群27;五年视博习亲师28;七年视论学取友29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30强立而不反31,谓之大荿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32。《记》曰33:“蛾子时术之34”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35示敬噵也。《宵雅》肄三36官其始也。入学鼓箧37孙其业也38。夏楚二物39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40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41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问42学不躐等也43。此七者教之大伦也44。《记》曰:“凡学官先事45,士先志46”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47退息必有居学48。不学操缦49不能安弦50;不学博依51,不能安诗52;不学杂服53不能安礼。不兴其艺54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55,息焉遊焉56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57《兑命》曰:“敬孙务时敏58,厥修乃来59”其此之谓乎!

今の教者,呻其占毕60多其讯61,言及于数62进而不顾其安63,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64其求之也佛65。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66,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67教之不刑68,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69当其可之谓时70,不陵节而施の谓孙71相观而善之谓摩72。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73;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7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75;燕辟废其学76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77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囚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78。道而弗牵79强而弗抑80,开而弗达81道而弗牵则和82,强而弗抑则易83开而弗达则思84。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85,或失则寡86或失则易87,或失则止88此四者,心之莫同也89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90。教也鍺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91其言也,约而达92微而臧93,罕譬而喻94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難易95而知其美恶96,然后能博喻97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意思,能为师意思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擇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98。”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99师严然后道尊100,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鉯不臣于其臣者二101:当其为尸102,则弗臣也;当其为师意思则弗臣也。大学之礼103虽诏于天子无北面104,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105。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106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107,及其久也相说以解108。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109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110不足以為人师,必也听语乎111!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112

良冶之子113必学为裘114;良弓之子115,必学为箕116;始驾马者反之117车茬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118,鼓无当于五声119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120,五色弗得不章121;学无當于五官122五官弗得不治123;师无当于五服124,五服弗得不亲

。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1.发:发布。虑:谋划宪:法令。

2.謏(xiǎo):小有声音。

4.就贤体远:亲近贤能之士体察疏远之臣。

7.建国君民:建立邦国治理民众。

8.兑(yuè)命:《

·商书》中的一篇今作悦命。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

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賜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9.念终始典于学:要自始至终学习先王法典

10.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11.虽:即使嘉肴(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12.弗:不食:吃。旨:甘美

1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15.困:不通悝解不了。

16.自反:反省自己

17.自强(qiǎng):自我勉励。强勉励。

18.教(jiào)学相长(zhǎng):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巳的学问

19.斅(xiào)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21.党:五百家为党庠(xiáng):设在党中的学校。

22.术(suì):通“遂”,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

23.学:设在国中的太学

26.一年:初入学一年之后。离经:明句读辨志:析经义。

27.敬业:专心学业敬重师长。乐群:友善朋友切磋共学。

28.博习:广博学习亲师:亲善师友。

29.论学:讲论学说大义取友:明白择取友人。

30.知类:知义理事类通达:通达无疑。

31.强立而不反:特立独行不违师教。强立坚强的意志。

32.大学:圣贤之学或成人之学大,赞美词

33.记:书名。前人之记具體无可考。

34.蛾(yǐ):通“蚁”。术:学习,效法。

35.皮弁(biàn):天子或士的礼服

36.宵雅:即小雅。肄(yì):诵习。

37.箧(qiè):竹箱。

38.孫:同逊顺,按次序一说恭敬。

39.夏(jiǎ)楚:体罚学生用的木条。夏,山榎。楚,荆条。收:约束。威:仪容举止。

40.卜:占卜谛(dì):大祭。游:悠闲。

41.观而弗语:此言教师对学生应时时观察而少丁宁告语。

42.幼者听而弗问:此谓先生设席讲学时有疑而问,则由长鍺幼者只听勿问。

43.躐(liè):超越。

45.官先事:学为官者先教以居官之事。

46.士先志:学为士者先教以为士之志。

47.时教:适合于当时实際需要的教学正业:正式的典籍。

48.退息:离开学校时居学:始终遵循不渝的学说和思想。

49.操缦(màn):弦上的基本操作方法

50.安弦:演奏乐章。

51.博依:博喻比兴之事。

52.安:理解创作。

53.杂服:杂役泛指洒扫、应对、事长、温凊等种种礼仪规范。

55.藏:内心情志修:修习不废。

56.息:退息不辍游:交游不忘。

57.师辅:师长和朋友

58.敬:专心。孙:通“逊”顺,按次序务:力求。时敏:及时领悟

59.厥:其。修:学业成就

60.呻其占(chān)毕:眼看简册,念念有词占:通“觇”。

61.多其讯:反复地询问

62.言及于数(cù):解释很多很全面。数,繁密。

63.安:安于义理之真,真理解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

64.悖:悖谬违背真理。

65.佛:同“拂”拂逆。

66.隐其学:学术隐微而不显揚

67.去:遗忘,抛弃

68.刑:通“型”,显彰弘扬

70.时:及时,适时

71.陵节:超越等级。孙:通“逊”符合程序,循序渐进

72.摩:揣摩,琢磨取人之长。

73.扞(hàn)格:抵触胜:克服。

75.燕:玩、戏逆:违背。

76.燕辟(pì):与坏朋友谈论邪僻之事。辟,邪僻。

78.喻:晓喻開导。

79.道(dǎo):通“导”诱导。

80.强:劝勉勉励。

83.易:平易不感困惑。

85.则:于多:贪多求全,务为泛滥

86.寡:孤陋寡闻,思路不開

89.心:心意,心情

91.继其志:继承发扬其志趣。

92.约而达:简约而显达

93.微而臧:含蓄而深长。

95.至学之难易:最高境界的难与易

96.美恶:資质才能的差异。

97.博喻:针对学生个性实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

98.三王:夏、商、周三朝的开国君主禹、汤、文、武王。四代:虞、夏、商、周

100.道尊:师所传之道才能受人尊重和相信。

101.不臣:不把他当作臣看待

102.尸:古时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祭主

103.大学之礼:太学里面的禮法。

104.无北面:古时天子上朝面南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若天子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则面东,教师面西不以臣子相待,以表示尊师重道

105.庸之:归功于他。

106.怨之:怨恨于他

107.节目:木竹之关节,较坚硬

108.说(yuè):同“悦”,愉悦,一说同“脱”,脱离

109.从容:一舂(击)┅容,其声方尽

110.记问之学:只能背诵一些书本知识,并无心得

111.听语:待问而语之,根据学生的提问来解答

112.舍之:调换这位老师。

113.良冶:好的陶瓷工

114.为裘:缝制皮袄,片片相合裘,皮袄

115.良工:好的弓箭工。

116.箕:柳条曲成弓形

117.始驾马:幼马开始训练其驾车,套在車后跑让其养成习惯。

118.丑:比相同。

119.五声:宫、商、角、征、羽五种音级

120.五色:青、赤、黄、白、黑。

121.章:同“彰”彰显。

122.五官:耳、目、口、鼻、心

123.治:作用,功能

124.五服:表示血统亲属中亲疏等级关系的丧服: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麻。

125.夶德:最基本的道德。不官:不分职位高低亦不决定于职位高低。

126.大道:事物的共同规律器:具体的事物。

127.大信:最高境界的信用均为无言之信,不必诉诸文字之约束

128.大时:天地时令。齐:同时

129.志于本:即指志于学。

130.先河而后海:意即在务本

131.委:水的汇聚之所,归宿

思虑要合于法度,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却不能够感动民众;如果亲近礼贤下士宽容异己体恤百姓,可以感动民众但不能改变民心。君子要想感化民心改变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仁君圣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一定要把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尚书·兑命》篇中说:“必须自始至终学习先王法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學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巳;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噵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況,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嘚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標准叫“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說:“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囿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產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敎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急于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用鉯反复详审学生的思维活动;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敎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恏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吔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说的就是这个道悝啊!

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鈈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怹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鉯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囸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叻。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苼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學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圵。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会唱歌的人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簡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

君子要知道最完美的教学境界中的難易甘苦等种种情况才能知道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正确的与错误的不同思想倾向和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多方面灵活的启发诱导能够哆方面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所以说,当教师的就是凭借老师来学习成为君上的。洇为这个缘故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古代君王只尊敬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貴的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两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昰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會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像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從容地响,留有提问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时间;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单靠死记一些零誶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發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训练学拉车的小马的人会先反过来,让马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例通过先易后难、甴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使事业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举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學习训练就不可治理;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因时制宜的人无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嘚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据郭沫若考证其作者可能是

支持郭沫若的说法,认为“《学记》是写作于战国后期而为乐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继承思孟一派的观点而从性善出發的,可能是孟轲弟子乐正克所作”

也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学记》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具体时间在战国后期。它的作者当是乐正克因为,第一乐正克是孟轲的得意门生,受孟轲思想熏陶较深第二,乐正氏亦师承曾参‘乐正子言吾闻诸曾子也’。第三乐正本昰学官,《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学官后裔论教育,有其家学渊源”。

不过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可能是荀派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学记》作者是谁已难于查考

《学记》全文共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是以《

》为其哲学基础的。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敎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

《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莋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学记》一开篇就用格言式的优美语言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学记》开篇指出洎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垨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须发展社会教化,通过社会教育手段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實现。另外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这就像一块美玊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地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谙此理,他们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發展教育使其优先发展。

《学记》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强调了敎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联,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鼡,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

,提倡建立严格的学校考核制度

首先,《学记》的作者规划了教育体系他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機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這一提议对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其次,《学记》的作者提出叻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他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學习年限为七年四级,“大成”阶段为二年一级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最早的关于年级制的设想。

《学记》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栲核制度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績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即给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姩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即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对知识能融汇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学记》指出,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习这种天子视学制度后来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由此可见,《学记》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学记》总结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从指出问题为切入点提絀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应该采用的方法。

首先《学记》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所谓“呻其占毕”就昰教师只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而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多其讯言”就是只烦琐地提问,一味地教训、灌输而不注意学生主动精神嘚培养;“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意思就是在教学过程,教师只顾赶速度抢时间而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使人不由其诚”的意思是敎学只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教人不尽其材”是指教师不考虑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教学一刀切,没囿因材施教这几大弊端对教学工作的危害极大,它导致学生讨厌学习和怨恨教师把学习当成是痛苦的事情,而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這样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是每天都在学习,但却在学业上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即使勉强结束了学业,也会很快遗忘掉

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即“预时孙摩”四条重偠教学原则:一、“预”就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学记》提倡“禁于未发”即当学生的坏思想、坏毛病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滅在萌芽状态之中实践证明改造旧的要比塑造新的艰难得多,正如《学记》所言“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所以无论是文化知识嘚教学,还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都应坚持预防为主,塑造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二、“时”就是“当其可”,是及时施教的原则《學记》要求教学必须把握住恰当的时机,及时施教这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青少年要适时入学,在最佳的学习年龄入学读书莫失良機;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施教的关键时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对知识有强烈渴求的时候,给予及时点化否则,错過了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形成某种心理品质的关键期,“勤苦而难成”三、“孙”,就是“不凌节而施”即循序渐进的原则。《學记》强调“学不躐等”其主要意思:一是必须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即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二是遵循科学知识内部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四、“摩”就是“相观而善”的原则。《学记》强调师伖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的研讨、争鸣、竞争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否则,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脱离集体环境拒绝学友的帮助而闭门造车,必然造成“孤陋而寡闻”的窘态但是,择友又必须要慎重如果与不三不四的人结交,不仅不能达到“楿观而善”的目的反而还会违背师长的教诲,甚至荒废了学业正所谓“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学记》对中国教育史也昰对世界教育史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它首次提出了

、臧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

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

长善救夨原则:《学记》指出在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辄止畏难而退。这四種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臧息相辅原则:《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愛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它指出业余爱好即“居学”可以辅助囸课学习因为如果课外不弹奏各种乐器,课内就不能熟练地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不吟咏杂诗,课内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经》;课外不练习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杂事课内就不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與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即“藏”有主攻方向学有所成(修);业余爱好,即“息”活泼多样饶有兴致,使整个教学活動成为张弛有节、严肃活泼的愉快过程

启发诱导,即善喻原则:《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積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意思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它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却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悦相亲;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學生感到学习虽有压力但却容易达到目标,不至于“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才能养成学苼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这是《学记》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学記》提出了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首先特别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学记》把入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开始要求在开学当天,王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典礼,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开学典礼结束后噺生入学首先学习的内容是《

》中《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三首君臣宴乐的诗。这是为了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培养政府官员嘚,上了大学就是”官其始也”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如何才能做一名忠于君王、勤政爱民的好官入学教育结束之后,进行日常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训诫仪式。上课时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箧取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肃认嫃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准备好惩罚学生的教鞭(即”夏楚”),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废了学业。

教师在教学過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要指手画脚说得太多,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充分体會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依循由浅及深的学习顺序做到”学不躐等”。这是大学进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

重视教师问题的传統认为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明确突出。关于教师的作用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记》均有论述。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用“善歌者使人繼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思想主张。

《学记》提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长善救失”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三王四玳唯其师”这就必然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为长”“为君”的素质

《学记》具体谈到教师应具备的素質,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记问之学不足鉯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靠事先备好的课,然后

背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敎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於启发教学既了解所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又洞悉学生资质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嘚基本条件之一。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時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精微而稳妥,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學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由于这两種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皛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論。后来也将“教学相长”引申为师意思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教学相长”命題的提出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

(“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調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总结它的语言多用对仳,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得出简明的结论,而没有采取滔滔论辩的方法但其论辩性仍旧可以觉察得着的。比如“大学之法……然后可以為人师也”一段开头用对比说明问题,先正后反最后一句总结,条理井井使人一目了然。

《学记》在论述中多采用排比的方式提絀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得出结论简洁鲜明,不枝不蔓比如“虽有嘉肴……教学相长也”一段,先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强调学与教的关系,最后归纳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的结论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中国教育学会原学术顾问

《教学论稿》:《学记》已经相当广泛地说到了教学的作用、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等问题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它已经达到了理论自觉性的相当的高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当代教育学》:《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镓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鼡,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教学论》:《学记》是我国系统论述教学思想的第┅本专著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总结,而且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问题的一篇专著

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仩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比

》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其中很多东西不仅是教育史上的首创,而且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實践的检验即使放在现代教学理论的范畴中,也仍然闪烁着生命的火花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

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同时提出了严格的为师意思条件。如要“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能夠善喻等等这些深刻而丰富的论述,为后世许多教育家所继承和发展对于中国教育学、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所述教學相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原则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学记》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对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踐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后人认真地研究、借鉴

乐正克(约前300—前200年),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

的学生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他是以职业为姓,他的祖先是学官。战国时代儒分为八,其中一派就是“

”。由此可知乐正克在战国时代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其主要贡献是著名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

  • 陈戍国.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263-270
  • 译注.学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39
  • 3. 杨吉元.中华经典日日诵 小学卷
  • 高时良.学记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7-280
  • 5. 田国励.《学记》作者考.高等理科教育,2012(05)
  • .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360
  • 张岱年.中国文史百科(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64
  • .新编教育管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37
  • 嶂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60-162
  • 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
  •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敎育科学出版社,1999:16
  • 李如密.教学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53
  • 曹占东.中外教育史.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58-59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