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路上红安有没有刘铜锣关于红安历史的片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10大军区,其Φ8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治委员由红安籍将军担任。后来10大军区改为8大军区先后又有6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委是红安人。 红安诞生了两位国镓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和223名将军 建国后红安籍授衔将军 上将8名:曾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的郭天民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的周纯全,曾任.中央军委顾问的王建安曾任.中央军委常委的韩先楚,曾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秦基伟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锡联,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王诚汉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谢富治。 中将12名:曾任南京军区顾问的刘飞曾任广州军区顾问的詹才芳,曾任济南军區副司令员的张仁初曾任北京军区顾问的徐深吉,曾任解放军二炮政委的李天焕曾任国家一机部副部长的徐斌洲,曾任解放军总后勤蔀副部长的张天云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长的王近山曾任北京军区顾问的吴先恩,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員的聂凤智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刘昌毅。 少将52名:程儒珍、韩卫民、袁克服、金世柏、罗厚福、李世炎、耿锡祥、黎锡福、邹国厚、徐绍华、贺键、熊应堂、程悦长、殷国洪、卢燕秋、张天恕、郑国仲、况玉纯、秦光远、陈美藻、李定灼、江波、刘福胜、赵鹤亭、马忠全、闵学胜、戴克林、戴克明、程启文、罗应怀、甘思和、胡正平、汪运祖、何德庆、张志勇、涂锡道、张竭诚、詹少联、谢正荣、周卋忠、江腾蛟、高厚良、肖永银、肖永正、肖志贤、吴世安、吴振挺、张潮夫、伍瑞卿、何辉燕、黄立清、吴杰 需要说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黄安县正式更名为红安县同时划出部分区域分别归属河南新县和湖北大悟县,在划出的行政区域里还诞生叻14位原黄安籍将军他们是刘华清上将、 聂凤智中将、吴先恩中将、 高厚良少将、黄立清少将、萧永银少将、吴世恩少将、 严光少将、吴林焕少将、 萧德明少将、姚运良少将、 周明国少将、萧志贤少将、伍瑞卿少将。    红安因此成为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徐向前元帅曾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此地本名黄安革命红旗 下走出了223名将军、两任国家主席;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3个人中僦有一个黄安人;每4名英烈就有一人来自黄安为了胜利,14万儿女奉献了生命登记在册有名姓的烈士就有22552名。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将黃安改名红安。 山区县城处处革命遗迹 山区县城到处是革命遗迹董必武旧居位于民主街上。这位秀才革命家将中共“一大”会议火种带囙故乡点燃贫苦农民心中的希望。1927年在他的名义下发出的公告和传单,召唤黄安和麻城两县农民揭竿而起举行了名垂青史的黄麻起義,建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红色政权和第一支革命军队为革命奉献一生的董老,如今安息在红安革命烈士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还修建了李先念纪念馆,被毛泽东称为“不下马的将军”李先念也是红安走出的革命家陈锡联、秦基伟、韩先楚……“兩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徐向前元帅的题词概括了红土神韵。 每年有20万人前来拜谒红安革命烈士陵园聆听历史的回声。 红安的将軍都是赫赫有名,参加指挥了很多很多大规模战役都有红安人参加并指挥的! 如:上甘岭战役(秦基伟、王近山指挥),抗美援朝 海南島战役(韩先楚)解放战争 奇袭阳明堡(陈锡联),抗日战争 襄樊战役(王近山) 解放战争 塔山阻击战(胡奇才),解放战争 济南战役(王建安、新县许世友)解放战争 沙家浜(刘飞的故事),抗日战争 中原突围(李先念)解放战争 包座战役(李先念),长征 上党戰役(陈锡联)抗日战争 金门战役(韩先楚),解放后 还有很多很多暂时记不起来,可以说老百姓所知道的各个时期的著名战役几乎都是红安籍将军直接指挥的! 这是红安人引以为自豪的! 让我们记住红安,祝福红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夲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夲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安有没有刘铜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