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大江东区酒店全3小说阿册

?孤月?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孤月?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cbae3c7_8a07165',userId:,blogListLength:1};江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江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东政发〔2016〕16号
发布日期:信息来源:区政府办公室浏览次数:字号:[
]色调调节: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宁波市江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政府
 &&&&&&&&&&&&&&&&&&&&&&&&&&&&&&&&&&&&&&&&&&&&&&&&&&&&&&&&&&&&&&&&&&&  2016年6月16日
宁波市江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2月1日宁波市江东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政府
  《宁波市江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宁波市江东区委《关于制定宁波市江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纲要》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区上下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规划背景、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现实基础:&十二五&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江东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区上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深入实施&两强两品&战略,推动&六大跨越提升&,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举全区之力服务东部新城开发建设,市行政中心正式入驻,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陆续建成投用,在全市的核心功能优势日益凸显。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连上新台阶。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8亿元,财政总收入80.7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6倍和1.8倍。
  城市经济体系加快构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六大经济&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4%,比&十一五&末提升6个百分点。金融、航运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涌现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一批省级以上专业园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领先,税收亿元楼12幢,比&十一五&末增加9幢,总部企业规模和效益实现三年翻番。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散点、多园、连片&空间布局初步形成。
  城市形象功能日新月异。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拆迁面积、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3.5亿元。城市交通更加便捷,新(改)建道路建设里程50公里,45条区域联通干道建设完成,断头路累计打通数量、总长居全市首位。东部新城城市管理示范效应明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取得积极成效。城市面貌实现全域都市化,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在全市率先建成&禁燃区&。
  都市文化品牌彰显新魅力。海商主题文化品牌打响,创新举办三届海商文化周系列活动,庆安会馆成为全市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宁波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相继投用。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文化精品持续涌现,《小巷总理》获全国&群星奖&。文明城区创建持续深化,微型党课获得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大奖,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俞复玲等一批先进人物。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4%。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全市领先,教育资源不断优化,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省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实现全覆盖,智慧健康建设扎实推进,接轨上海优质资源进入新阶段,骨科、手外科、眼科等特色医疗达到全市乃至全省领先水平,医联体建设深入推进,荣获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首批卫生强区。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助残、助困服务水平和慈善事业有新提升,获评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
  社会治理成效突出。网络社会管理创新体系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创新奖,形成&网上枫桥经验&。社区建设持续推进,&一委一居一会两中心&新型社区治理结构全面构建,&365社区服务工作法&在全国推广,社区服务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邻里中心荣获2014年度中国社区创新奖。连续10年获得省平安区称号,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实施&一窗式&、&前移式&审批服务。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在全市率先建立行政审批与招商选资联合运行服务机制。荣获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一等奖。深化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成功创建为省级&三资&管理示范区。开放型经济成果丰硕,连续8年获评外商投资环境优秀区域,新引进各类企业11093家,累计实现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22.4亿美元和19.4亿美元,是&十一五&的2.3倍和3.6倍。实现市外资金169亿元。
  专栏1:&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不含烟厂
财政总收入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
自营进出口总额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
(不含烟厂)比重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3
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R&D)占地区
生产总值比重4
人才资源总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登记失业率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
建成区绿地率
  注:1. &十二五&指标名称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于定义发生变化,改为财政总收入。
  2. [ ]内为五年累计数。
  3. &十二五&期间,省、市、区都未对该指标进行统计。
  4. 该指标主要反映制造业R&D投入情况,不符合中心城区发展实际,市对区已不考核。
  5. 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指标尚未正式发布,预计能够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发展环境:&十三五&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区域产业同构、功能同质现象明显,发展中的风险挑战还比较多。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掀起热潮,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港口经济圈建设加速推进,中心城区品质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带来了宝贵发展契机。从江东自身来看,合力兴区的氛围日益浓厚,主动转型形成先发优势,东部新城进入功能强化的加速阶段,在全市的独特区位价值不断凸显,特别是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两强两品&决策部署形成了强大的战略支撑,为江东向更高目标迈进创造了充分条件。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产业能级还不够高,服务业结构需要加快调整优化,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协调性不够强;集聚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城市更新任务艰巨,精致精美的城市形象展现不足;改革创新力度仍需加大,社会治理基础不够扎实,治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也有待提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还需奋力冲刺。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功能提升的加速期、创业创新的关键期、区域治理的深化期、民生福祉的增进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切实强化&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使命担当,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江东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节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江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八八战略&、市委&六个加快&和&双驱动四治理&战略决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两强两品&战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服务港口经济圈、着力打造中央商务区、着力发展社会民生、着力完善区域治理,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建成现代化核心城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之成为推进&十三五&发展的根本遵循。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如期实现&十三五&的奋斗目标,要落实以下基本要求:
  &&更加注重率先发展。把率先发展作为现代化核心城区的使命所在,进一步找准定位、拉高标杆,在深化改革创新、做优服务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区品位、加强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水平,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更好地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切实展现核心城区的担当和作为。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把创新驱动作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的根本基点,着眼破解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全面营造创新氛围、集聚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益,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格局。
  &&更加注重协调融合。把协调融合作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的必由之路,着眼补齐短板、齐头并进,加快推进产业协调融合、产城协调融合、区域协调融合、经济社会协调融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融合,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平衡性和协调性,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后劲。
  &&更加注重绿色生态。把绿色生态作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塑造提升舒适宜人的生态空间,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把共建共享作为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更优公共服务、更美居住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区人民共同迈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第三节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基础条件和战略定位,&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功能国际化、产业高端化、治理科学化、生活品质化、环境生态化的现代化核心城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中央商务区全面形成,高端完备的功能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大平台。
  &&服务经济引领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驱动发展的动力成功转换,信息经济的驱动作用逐步显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港口经济圈中的服务高地效应不断强化,成为全市服务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现代都市精品区。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切实提升,旧城实现加速更新,现代化城市管理扎实推进,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迈出更大步伐,城绿水美的生态居住环境基本形成,高品位的都市面貌全面显现,成为展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都市文化特色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海商文化气质全面彰显,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布局和高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都市文化中心。
  &&品质生活先行区。民生领域补短板、促均衡、提品质取得重要进展,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教育实现全面现代化,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多领域治理走在全市前列,平安建设的基础更加扎实,社会公平正义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根据上述发展目标,提出经济实力、创新转型、绿色低碳、民生福祉等4大类27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21项。
  专栏2:江东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
进出口总额增长率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税收亿元楼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家数
信息经济营业收入
各类人才资源总数
单位GDP用水量降低率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
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率
低效用地减少面积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内河地表水质
绿化覆盖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系数
每百名老人养老机构床位数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第二章打造服务经济引领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深化服务强区建设,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打造以信息经济为驱动、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依托、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开放带动,不断构建城市经济发展新优势。
  第四节坚持服务经济主体地位
  以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化为方向,深化服务强区建设,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业和公共服务业。
  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区。把握全市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和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契机,突出发挥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作用,打造成为区域性资本运营中心、金融专业服务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加快金融总部集聚,重点引进地方法人机构、区域管辖机构等各类金融总部,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发起组建证券、保险法人、资产管理等机构。推动银行法人机构全牌照发展、多元化经营,证券机构深度参与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融资(金融)租赁、商业保理、票据经纪、财富管理、金融大数据等新型金融组织。规范发展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在线金融产品研发销售、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促进产融结合,积极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等基金,大力发展文化金融、科技金融。鼓励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新增上市企业20家。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深化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抓住浙江港口资源整合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筑宁波港航资源配置服务中心。壮大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发挥宁波舟山港集团、浙江船级社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吸引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区域总部、运营结算中心等核心机构入驻,积极培育发展航运经纪、船舶管理、船舶评级、海事仲裁、船员培训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强化航运保险、船舶融资租赁、口岸金融等航运金融发展。深化航运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宁波航运交易所、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等重大平台,丰富完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体系,打造全球市场认可的标准和产品,扩大应用范围和影响力。发挥物流企业集聚优势,积极推进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海河联运、海空联运,深化无水港建设。
  着力培育信息服务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做大做强信息经济,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一区多园&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推进电子商务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电商平台国际化,促进专业市场等传统商贸流通领域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发展。提升软件服务业发展水平,鼓励嵌入式软件、工业设计软件和供应链管理软件开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加快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推进云计算技术创新和大数据应用,发展位置服务、社交网络服务等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积极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业态。扩大信息消费,提高网络零售、互动媒体等产品供应水平,改善居民信息消费体验。
  优化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商圈培育,推进东部新城门户区、新世界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大型旗舰店和精品百货店,培育体验式、休闲式等消费模式。按照特色化、精品化的要求提升现有特色街区品位。培育&站点经济&,发展TOD模式,发挥轨道交通优势,提升世纪东方广场、文化广场、天伦广场等沿线商业消费热度,充分挖掘站点人流带来的商业价值。发展&月光经济&,注重文化引领、内涵挖掘,以东部新城和沿江沿线区域为重点,依托现有商圈、特色街区等载体,打造江东月光经济&文化+&品牌。积极发展社区商业,进一步完善为居民服务的连锁店、家政服务、健康保健等商业终端,完善和提升社区商业布点。
  做专做优商务服务业。坚持&专、精、特、优&发展方向,建设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商务服务体系,增强对宁波都市区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巩固发展人力资源、律师、会计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载体集聚能力,构建江东商务服务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管理咨询、资产评估、认证鉴证、科技服务等产业,拓展江东商务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作用,提升展示交易、跨境贸易等功能,积极引进和举办各类高端展览、会议和论坛,增强对高端制造、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产业的带动效应。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业。依托和丰创意广场、文化广场、传媒大厦等平台,发挥宁波报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创意设计产业化,集聚发展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艺创作等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形成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地。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以上。
  不断壮大公共服务业。围绕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培育壮大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养老服务等各类公共服务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对内聚合力和对外辐射力。积极发展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业态,拓展健康服务领域。规范各类民营教育机构,鼓励发展艺术修养、智力开发等教育产业,引进若干家国际化的专业资质(职业)培训认证机构。完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的机制体制,鼓励民营资本建设养老机构,拓展全社会养老资源,进一步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同时,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突出品牌化、高新化、智能化,推动都市工业稳步发展。转型发展建筑业,积极推动建筑业现代化,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承包企业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五节深入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
  做精做优楼宇经济。深入推动楼宇经济内涵式、精品化发展,形成一批税收高产楼宇,力争到2020年税收亿元楼达到20幢,税收十亿元楼实现新突破。提升楼宇特色,加强全区楼宇建设前期规划和业态定位研究,围绕航运物流、文化创意等行业,通过精准招商,打造一批主题鲜明、效益显著的特色楼宇和楼宇集聚区。加快楼宇&腾笼换鸟&,着力引进高产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将存量楼宇打造成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强化楼宇社区建设,完善楼宇餐饮、休闲、医疗等配套服务,打造若干个具有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楼宇社区样板。
  集群发展总部经济。以规模和能级提升为重点,突出强化企业集聚、梯队建设和载体建设,保持总部经济发展在全市的示范引领地位。加快总部集聚区建设,以东部新城为重点,促进一批金融、航运、电商、文创等具有示范效应的总部楼宇集聚发展。大力招引优质总部机构,积极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来我区设立职能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力争到2020年全区总部企业达到200家,其中百亿级企业8家,十亿级企业80家。建设总部梯队,鼓励总部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加快资本化步伐和走出去步伐;推动规模较大的企业整合核心业务,向总部类型发展;依托孵化器、加速器,培育一批符合城市经济发展需求的总部企业。
  第六节加快建设产业发展载体和特色小镇
  高水平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按照服务经济引领区的建设要求,全面建成投用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推动一批城市综合体和专业园区建设,实现服务经济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专栏3:产业发展载体
中央商务区
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
五大城市综合体
城市之光、宁波中心、门户区、新世界广场、世纪东方广场(含北侧地块)
十大专业园区
和丰创意时尚产业园、科创中心创业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E淘电商园、集盒跨界产业园、盛世方舟众创空间
以信息服务、特色金融、低碳环保、教育培训等为主题的若干专业园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从培育特色优势出发,围绕金融、航运和文化创意等产业,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城融合的原则,建设时尚创意小镇、互联网金融小镇和蓝海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使之成为最具江东现代产业特色、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中、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新载体。
  第七节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产业、市场和资本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着力构筑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
  持续推进招大引强选优。大力开展运营商招商,积极与具有国内外市场资源整合能力的运营商合作,针对专业领域开展专业化的定向招商。大力开展基金招商,引进具有国际、国内资本推动能力的基金机构,发挥代理招商和优势产业培育的功能,形成以母基金吸引子基金,子基金引导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模式。大力开展以商引商,积极引进在某一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领导和号召优势,引进行业内及上下游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集聚。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外贸企业竞争优势,鼓励外贸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品牌化、标准化之路,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开拓东盟和金砖国家等市场。提高进口贸易水平,以宁波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依托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做大做强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区域进口商品交易集散中心。积极营造外贸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完善外贸政策体系,优化外贸企业服务,做优世贸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利。
  深化对内对外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通过兼并收购境外企业和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生产基地,打造一批本土跨国企业。重点发展软件信息、物流服务等服务外包,到&十三五&末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44亿元,离岸执行额达到2.7亿美元。鼓励企业开展境外业务,提升产业竞争力。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的合作,依托&宁波周&活动平台,打好江东牌。增强与港澳台交流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第三章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强区战略,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产业孵化体系和智力支撑体系,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第八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引进行业重点企业研发中心,鼓励中小型、初创型科技服务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区两级创新型企业30家,区初创型科技服务业梯队企业75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方优势,重点在金融服务、航运物流、创意设计、商贸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以产权为纽带,项目为依托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广泛推动行业创新。培育区级联盟组织5家,区级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5个以上。增强政府创新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科技信贷资金效益,放大财政投入杠杆作用,改革创新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深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鼓励区域性众筹众包平台建设,完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机制。推动科技企业股权融资、上市融资,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融资产品,创新实施贷款保证保险模式,健全面向科技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依托国家专利技术宁波展示交易中心、和丰创意广场设计交易中心等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推动专利、发明等展示交易,创新转换模式,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
  第九节构建以大众创业为导向的创新服务体系
  全面营造创业氛围,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业活动,打造全市创业首选地,形成想创、能创、齐创的创业格局。强化创业服务。大力发展第三方创业服务,运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自主定价、提供创业券等多种方式,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打造创业导师队伍,鼓励企业家、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并提供全过程服务。加强资金保障。整合优化政府扶持资金,发挥创投引导基金、科技信贷资金、种子资金等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各类主体创业。扩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完善资金流转和退出机制。支持创业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等挂牌和融资。培育创业文化。积极举办各类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广泛参与的创业活动,形成具有江东特色的创业文化,使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第十节构建以众创空间为重点的产业孵化体系
  积极发展以众智促创新、以众包促变革、以众扶促创业、以众筹促融资等&四众&新模式,加快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新型服务平台,为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打造一批专业众创载体。以科创服务中心、盛世方舟等为依托,支持各类专业机构建设众创空间,大力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创业社区等新型孵化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孵化器与创业资本相结合,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孵化体系,着力集聚一批创客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孵化千家创业企业,吸引数万名创业者。推进一批网络众创平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机构搭建网络平台推广优质众创项目,促进众包、实施众扶、发展众筹,提升我区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企业内部众创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培育内部创客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促进内部资源平台化,通过鼓励员工人人立足岗位进行创新,形成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
  第十一节构建以人才高地为特色的智力支撑体系
  积极建设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适应创新创业需求的人才支撑体系,打造城市经济人才高地和人才服务高地。强化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开发。启动实施江东&英才千人计划&,重点做好以各级&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工作,针对性资助一批海内外创业型高层次人才(团队),争取引进&国千&、&省千&和市&3315&人才(团队)20人(个)以上。推进城市经济人才高地建设。以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重要行业为方向,建立人才储备库,实施金融精英、航运精英、律政精英等特色产业人才开发计划,培育一批城市经济高端人才。打造人才服务高地。深化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推进&人才+资本+互联网&、&人才+项目+服务&,促进人才和产业有效对接,保持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在全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提升我区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健全&1+X&的人才政策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全区重人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
  专栏4:各类人才(团队)发展目标
目标(单位:人/个)
  第四章持续提升城区功能面貌,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
  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保障权益、保护资源、保持发展&并重,优化城区发展战略格局,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有效盘活存量土地,推广智慧应用,高标准建设设施完善、管理精细、生态和谐、安全有序的品位都市。
  第十二节优化城区发展战略格局
  统筹考虑开发时序、产业发展和功能完善,突出品质提升、有机更新和轨道带动,实施区域化推进、区块化开发,加快区块功能的串联和整合,形成更加科学紧凑、业态丰富、时尚精致的&一城一轴双带&空间发展新格局,&一城&就是东部新城,&一轴&就是中山路城市复合轴,&双带&分别是滨江休闲带和中兴路功能提升带。
  1.东部新城:建成宁波城市中心
  按照&高度复合、高度集聚、高效开发、高端产业&的理念,通过集约发展、精致建设,打造成为承载宁波城市核心功能的城市中心。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门户区、宁波中心、城市之光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区域整体形象。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强化楼宇之间、功能区块之间的联通和互动。提升核心功能。完善提升联合招商机制,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加速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巩固提升金融服务、航运物流、商务商业、贸易会展等核心功能,加快集聚信息、资金、人才等核心资源,逐步增强对宁波都市区的集聚辐射功能,打造成为宁波高端要素资源的配置中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进交通、停车、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化休闲、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成为宁波宜居宜业的标志性区域。拉高城市管理标杆。整合各方资源,实行&大城管&协作机制。通过养护作业标准化、考核模式制度化、监管手段多样化,提高市场化、社会化水平,使新城管理水平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2.中山路城市复合轴:打造城市发展的黄金走廊
  以区块开发建设为重点,沿轨道交通一号线,强化中山路&宁穿路高度集聚的商务商贸空间和后塘河沿线绿色公共开放空间互融,打造产业与生态复合发展的中心轴。新世界广场区块。全面完成区块建设,依托三江口区位优势,不断集聚金融服务、购物休闲、艺术欣赏、人文体验等功能,形成与天一广场交相辉映、功能错位、联动发展的都市新亮点。宁穿路休闲商贸区块。创新宁穿路区域开发机制,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形成整体协同的开发格局。统筹部门、街道力量,协调各方利益,推动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和旧城改造,加快整体开发建设进度。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后塘河生态治理和景观提升,打造集大型城市滨水商业综合体、商务办公、生态休闲和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慢生活休闲区块。
  3.滨江休闲带:成为展示海商文化的都市风情水岸
  全面贯通滨江岸线。加快沿江岸线断点联通,实现全线贯通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互通互联。加快建设以步行、自行车为主导方式的滨江慢行交通系统。打造亲水公共空间。通过绿地、广场步道以及各类休闲、娱乐、文化设施的建设,构成立体多样、路径连续贯通、氛围亲切怡人的滨水环境,打造最靓丽的城市风景线,依托滨水优势和历史人文、产业脉络、都市风光资源,设计各类休闲活动项目和线路,引入各类主题节庆、时尚演艺、品牌展览、创意发布等活动,打造凝聚人气的活力滨江休闲带。统筹推进区块建设。重点推进庆丰区块、金钟地块、宁丰区块等开发建设。庆丰区块,打造以商业休闲、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复合空间。东外滩文化走廊,做好和丰创意广场、财富中心、书城、庆安会馆和烟厂厂房等载体的功能统筹,打造集文化休闲、创意设计、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文化功能带。金钟地块,结合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和上盖物业开发,打造尺度适中的活力区块。宁丰区块,以打造门户江湾为目标,建设富有休闲魅力的滨水生活街区。
  4.中兴路功能提升带:商轨联动发展的综合区域
  依托轨道交通3号线,推进沿线区域改造提升,将南北区域打造成城市发展新亮点。完善站点周围功能。推进明楼站、儿童公园站和永达路站等站点上盖物业建设,发挥人流集聚效应,加强与周边商业设施联动,实现居住、商业和交通等功能的融合。加快南北区块提升。江南明一地块积极开发以居住功能为主、商务功能为辅,兼具社会服务和社区商业的现代社区,仇毕地块全面完成安置房建设,通过土地整合、空间聚集、模式转型等方式实现区域的高效发展。
  第十三节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持续推进旧城改造,巩固&三改一拆&成效,进一步提高城区品位,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带动区域功能提升。推动以成片危旧房为重点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强化对危旧房屋的监测、加固和改造,加快改造潜龙、工人新村等区块,力争棚户区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明一、工业功能区等旧厂房的改造提升。加快专业市场改造,按照关停搬迁一批、就地改造一批、规范完善一批的要求,全面推进二号桥、三号桥等地块的专业市场改造提升。积极推进七塔寺周边区域等地块改造。进一步完善&阳光征收&机制,运用综合措施,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旧城区块改造,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第十四节优化完善基础设施
  促进交通方便快捷。全面打通主次干道,加快曙光北路等主干道和金家一路等支路建设,实施澄浪桥、中兴桥等桥梁沟通工程,基本打通断头路,配合做好中山路综合整治工作,确保路网循环流畅。配合做好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区域内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区域内停车设施,完善和扩展停车信息诱导系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停车设施建设,促进共建共享。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结合城市管理、旧区改造、交通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网、地下商业街、人防工程等综合功能的构建,重点完善地铁沿线和各大综合体的地下空间开发。完善市政设施。合理布局市政管线,结合中山东路综合整治和轨道交通建设,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入实施街景整治、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以及城市家具改造。完成东柳变、大河变等变电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清洁能源供应设施建设。
  第十五节提高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完善高水平洁化、序化、美化、亮化的管理标准和作业规范,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完成城市管理向常态长效、全域提升、全民参与转变,形成管理精细、空间精致、执法规范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深入推进&道路清爽行动&,提高环卫保洁机械化水平,建立作业、管理、执法、宣传&四位一体&综合保洁管理模式,规范户外广告设置,营造精致优美的市容环境。加快园林绿地建设,推进樱花公园等绿地改造提升,展现清新、靓丽、宜人的绿化环境。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综合执法改革,建立专业化的区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绿化、市政、环卫等领域推进市场化综合养护。完善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机制,积极打造&百姓城管&品牌。创新物业管理市场化服务机制,推进业委会法人化,增强业主自治能力,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应用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城管在市政设施、市容环卫、行政执法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
  第十六节建设智慧城区
  以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为突破,全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扎实推进一批智能化应用项目,加快信息化与城区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实现宽带用户全光纤入户。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实现公共场所免费无线全覆盖。加快政务云平台体系建设。整合基础数据库和若干专业数据库,构建多层次、跨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流程网络化、审批服务一体化、企业服务智慧化,提高政府决策服务、协同办公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政府管理服务智能化。完善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信息技术在市政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配合做好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信用宁波系统等基础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深化智慧民生工程。重点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安居、智慧文化等建设,发展智慧社区服务系统,构建便民、惠民的民生服务信息化应用体系。
  第五章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城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完成生态区建设规划纲要()目标任务,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建设美丽江东。
  第十七节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实现水清岸绿。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加快建成大石碶、印洪碶等强排泵站,强化雨水排放能力,全面完成戚隘河等7条河道沟通,实施卧彩河等53条河道清淤疏浚,加大易积水路段和低洼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基本解决城区内涝问题。推进重点区域生活污水收集改造,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实现截污纳管全覆盖,严控污水入河,协助推进江东北区污水厂提标改造,加大中水管网建设投入。推进&三带四河&景观水系建设,通过设置亲水平台、沿河游步道、水生植物景观道等方式,加快构筑生态走廊、滨江绿带、甬新河生态带,实施后塘河、后西河、中塘河和前塘河绿道贯通及景观提升工程。到2020年,内河地表水质达到Ⅴ类以上。实现天蓝气清。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PM2.5明显下降,到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85%以上。加强机动车排放管理,实现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高2.5个百分点。强化施工和道路扬尘控制,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工地创建活动。巩固&禁燃区&创建成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主城区餐饮油烟净化装备配置率达100%。实现清洁高效。深入开展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区餐厨垃圾清运协议率95%以上。合理布置光源,消除噪音源,加强对废旧反射源安全收处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
  第十八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发展低碳产业。促进合同能源管理、能源需求侧管理、集成总承包等节能服务业提速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推进淤泥、泥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引进碳金融、绿色排污交易机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强化节能减排。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节水型城区建设,创建10个以上省级节水示范社区。&十三五&期间率先在全市达到碳排放峰值。推进低碳楼宇建设,加快楼宇向低能耗、低排放转型,全区新建民用建筑全面达到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健全垃圾分类管理运行体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100%,人均垃圾减量15%。推广东海花园社区省级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经验,加快低碳社区建设。提倡绿色出行,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提升公共自行车利用率。
  第六章繁荣发展都市文化,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
  坚持弘扬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不断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提升江东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影响力。深化新型城市化建设,全面提升居民素质,进一步打造更高品位的都市文化特色区。
  第十九节培育城市文明价值体系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主动融入推动江东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提高居民个人素养,全面提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深化文明创建机制,引导形成文明、开放、包容、时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市民的区域归属感和认同感,建设全域化更高水平文明城区。更加注重文化传播和交流,借助国家、省、市搭建的对外交流平台,积极推介本区文化品牌和产品。
  第二十节提升海商主题文化影响力
  深挖海商文化底蕴,培植海商文化根基,彰显江东历史文脉,把海商文化打造成江东文化符号。强化海商文化活动展示、主题创作和文化传播,加强海商文化题材的文艺精品创作,不断推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创新和丰富海商文化主题的表现形式,突出海商历史资源挖掘和现代呈现方式相结合,推进海商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做好与社区文化艺术节、&快乐365&等文化惠民行动的结合文章。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将海商文化与文化产业、休闲产业等结合,依托和丰创意广场、文化广场等载体,打造现代海商文化创新展示平台,进一步丰富海商文化内涵。加强对庆安会馆和七塔寺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和提升,积极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十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功能,用好市城展馆、市图书馆新馆、市民广场、职工之家等市级平台,依托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区级载体和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均衡化、标准化、便捷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培育&一街一特&、&一社一品&,打造富有江东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资源,打造覆盖全区、快捷便利的&阿拉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实现&零距离&的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政府导向为主、社会多元投入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打造文化精品,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创作各类具有鲜明江东特质的文艺精品。率先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创建成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第七章促进均衡倡导优质,推动社会事业更高水平发展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在更高程度上实现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品质生活,让全区人民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第二十二节促进教育现代化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高标准创建成为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建设江东实验学校等。打造多元并举、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体系,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率先完成宁波市第二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目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名校引领作用,带动中小学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完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率先建成学习型区,加快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名校长和名优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整体统筹,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多元办学体制的探索,加大与华师大、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交流,办好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等品牌学校。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优化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加快建成和提升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场所。
  第二十三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围绕建设健康城区,推进基本医疗品质化、专科医疗特色化、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建成与现代化核心城区相适应的卫生强区。合理调整区域卫生资源布局,建成市眼科医院、东部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公共卫生大楼,推动明楼、东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肛肠医院建设,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工作,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积极争创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做精做强专科医疗,加大接轨上海等地优质资源工作力度,提升骨科、手外科、整复外科、眼科等专业水平,力争第六医院和眼科医院创建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巩固提高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推动社会资本办医,鼓励社会资本开办高端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优生优育优教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二十四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要求,继续推动制度整合、扩面提质,构建覆盖全民、公平共享、可衔接、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到2020年,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1100个,全区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整合各类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强化社保全民参保登记,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减轻居民大病医疗负担。统筹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形成包含最低生活保障、社区综合帮扶、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养老资助、司法援助等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分类精准救助力度。完善以公共租赁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互助服务资源,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支撑、家院互融服务为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失能失智老人、半失能失智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养老需求得到满足。突出资源整合、就近方便和功能配套,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深化家院互融服务,开展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提升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水平。推进医养结合,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养老服务。鼓励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途径,提高为残疾人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第八章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牢牢把握&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基本方式,以推进社区自治、加强社会共治为重点,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服务效能,维护城市安全,走出一条具有江东特点、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规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
  第二十五节强化社会多元治理体系建设
  建立基层基本工作任务清单,规范明晰职能定位,推动把基层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治理工作上来。推进社区便民化自治。完善&一委一居一会两中心&治理架构,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选聘分离、交叉任职等工作机制,统筹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两大平台建设,形成有效有序参与、协商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工作格局。增强服务管理能力。建成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应用市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落实相关组织体系和配套保障。深化&网格化管理&,构建&一网联动&工作体系,全面完成&两网融合&。完善社工职业准入、管理考核、保障激励等政策制度,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通、群众满意的社区专职工作人才队伍。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新建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三级网络&,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民生的公益组织、符合产业导向的行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型社会组织,到2020年,全区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0个以上。
  第二十六节维护社会安定有序
  推进城市安全建设。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涉众、网络通信诈骗和暴恐严重犯罪的预防打击力度。加强对人流密集场所、老旧小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安全监管,加大对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和群众自发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加强市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城区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平安江东。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协调和保护渠道,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等衔接配合的联动工作体系。强化特殊人群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落实政府公共安全职能。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全面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促进网上政民互动,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事件处理网上网下联动体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十七节全面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注重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基层建设。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将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领域分类综合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房屋安全等重点领域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扎实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增强司法公信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共同参与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录入制度和诚信褒奖、失信惩戒机制,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营造更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引导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强化法制人才保障,有效满足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开展新一轮普法活动,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
  第九章加强和完善保障机制
  为实现未来五年发展宏伟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确保规划实施到位。本规划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制定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强化实施评估、督查和考核,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各街道、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本规划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加强规划实施衔接,统筹安排资金、人才、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推动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实施,努力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第二十八节深化政府自身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制度,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行使,逐步形成&一事、一口、全流程&的服务格局。创新市场监管理念,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探索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长效监管机制,强化信息公开,积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落实财税体制改革各项举措,完善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收费,不断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推进商事、税务等领域的改革,探索实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平等准入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畅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作用。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运营高效的产权制度为核心,继续深化股份经济合作社综合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股民增收。
  第二十九节增强资源要素支撑
  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建设时序,资金来源,建成一批具有功能平台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努力实现投资800亿元。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分阶段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安排,力争在旧城区域改造、仇毕改造以及三号桥市场改造等1800亩的低效用地上取得重大进展。强化资金保障,深化资金保障方式改革,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探索引入PPP模式等多样化资金保障渠道,全力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通过国开行等融资渠道,保障旧住宅改造等项目推进。强化人口资源的统筹与开发,合理引导人口布局,加快人才集聚。合理调配电力资源,加快电网改造、建设,新建110kV变电站3个。
  专栏5:江东区&十三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表
&十三五&投资
金融中心南区、宁波中心、城市之光、门户区、世界中华总商会、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天平保险总部大楼等
中山东路复合轴
新世界广场、二号桥和三号桥地块改造、王家园留用地、世纪东方北侧地块等
滨江休闲带
庆丰地块、书城周边地块、滨江商业广场(二期)、宁丰地块等
中兴路功能提升带
江南地块、明一地块、仇毕地块、体育馆、轨道交通3号线站点周边商贸设施等
&三带四河&工程,江东公园、镇安公园、杉杉公园等改建,曙光路、江东北路、百丈东路等街景整治
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江东实验学校(庆丰校区)、江东实验学校(BOBO城校区)、宁穿路地块学校、东部高级中学等
宁波市眼科医院、东部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大楼,市肛肠医院、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市艺术剧院)、市职工之家、市城市展览馆等
桑家地块养老院、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
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5号线建设,曙光北路、福明路延伸段等道路建设,宁波中心、城市之光等配套停车场,沿江步行道等
大河变、东柳变、海晏变等
印洪碶和大石碶强排泵站及配套、大河泵站改造、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改造、江东水厂现代化提升等
滨江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及环卫停车场等
余隘、江南、桑家、仇毕等安置房,保利印江南、泊璟廷二期、水乡邻里四期等住宅
棚户区改造
徐戎、潜龙、工人新村等小区改造
  第三十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深入谋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三个重大&,强化规划衔接,促进《纲要》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确保各类规划与《纲要》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强化规划分解落实,将规划与有关建设计划、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远近统筹,形成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加强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优化考核评价机制,认真开展&十三五&各项主要指标评价考核,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划期内努力实现。加强规划评估,认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以及规划实施的后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十三五&规划是今后五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江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区上下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干在实处、要谋新篇,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奋发有为、争先进位,在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中加快江东的发展,为基本建成现代化核心城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东区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