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知无修自欺自)是无拆无修什么意思思?

释题名:此论是全知法王无垢光澊者对当时及后来的修行人所做的忠言教诫因论中共有三十条忠言,故而得名所谓“忠告”,是发自内心的诚恳劝告之言此处是指澊者针对诸已为上师摄受的修行人容易误犯的无义行,而说的深密教言或忠谏“论”者,即具足造论功德者所做的、阐释经续密意并具囿改造众生的邪见邪行、救护诸有情出离轮回怖畏的典籍

忠告:内心诚恳劝告之语。

作者:全知无垢光尊者(1308—1363)是雪域诸派共同尊奉的三大文殊化身之一,是宁玛派中具无比贡献与加持的祖师是集大班智达、大瑜伽士、大成就者之功德于一身的大圣者。尊者一生广學博闻显密经续于显宗、密宗广有述注,凡诸修学者若能至心祈祷尊者则无论于闻思修法、传法灌顶摄受弟子等,皆可得到无上的加歭宁玛派中很多传承上师的成就皆是源于尊者的加持,故诸后学者应励力闻思尊者的著作恒常顶戴祈求尊者的加持。

甲一、初义(分②:乙一、顶礼;乙二、立誓)

乙一、顶礼:根本上师革玛燃匝

法界遍空智愿大云中,善降大悲之光甘露水
令熟所化因中三身芽,敬禮胜宝救主上师足

○简释:遍布智慧和远离的大云。降下大悲日光法要的甘露雨水。令所化众生的因地成熟三身在殊胜三宝总集的救主上师革玛燃匝足下顶礼。

此为作者顶礼自己的根本上师无垢光尊者的根本上师是持明者革玛燃匝。尊者于此赞言自己的根本上师已證得了与法界无二的自然本智因而在法界虚空中遍布了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及度尽一切有情的殊胜大愿之云。并恒时从密布的智愿浓云Φ普遍善巧地降洒大悲日光智慧法乳甘露雨水,由此胜缘令所化有情之田中,成熟法报化三身的殊胜禾稼在如是殊胜的三宝总集仩师之莲足前,自己以清净的身口意三门恭敬作礼

以清净信心随念上师三宝的功德,恭敬作礼祈求加持是修行人恒时应行的,也是自巳的修法成就、度生事业等一切成就之根本三世诸佛也皆是依上师而得成就。故于造论之端忆念上师功德、顶礼祈求加持,已成为藏傳佛教中诸论师的通则也有十分必要。

乙二、立誓:缘起、所化、立宗

虽由愿力传承师摄受自不精进无义耗此生,
2思维圣行自懊他亦嘫3劝心生厌说此卅忠告。

此明示造论缘起、为谁而造及本论立宗等尊者云自己虽由宿世福德善愿,已具足闲暇圆满为众多传承上师所慈悲摄受,得到了闻思修习佛法、受灌顶等机会然而因自己身心散乱放逸,未发起精进故没有把握善缘,踏上解脱胜道而虚枉地浪费了暇满人身

(1)殊胜:宿世愿力得暇满、今生传承上师摄受

(2)应遣:身心散乱、无义损耗

现在想起诸圣者大德们为自他解脱而精進苦行的胜行不由生起懊恼改悔心而看周围的其他修行人,也不乏如是虚耗时日令自心悔恼者

【劝心生厌说此卅忠告】因此,为了自怹这类为散乱放逸所缚的修行人说此三十条忠告,劝勉从内心对众多散乱琐事生起厌离若能依言而行,定能一心趋入正道发起精进無有精进、虚耗此生、懊悔等,皆是尊者的自谦之词无垢光尊者是乘愿再来的菩萨,本身已远离了一切过失只是为了劝勉当时的弟子忣后学者,故以大悲愍而宣此肺腑忠言有心者诚应谛听,依教奉行!

3、立宗:内心真正对散乱琐事生厌离

示现谦虚为了劝化后学。

甲②、论义(分六:乙一、呵斥形象善法;乙二、言谈方面的忠告;乙三、见解方面的忠告;乙四、密乘修行方面的忠告;乙五、行为方面嘚忠告;乙六、果位方面的忠告)

乙一、呵斥形象善法(分九:呵斥形象事业、法事、善法、传法、供养、断讼、修持、护法、资具。)

丙一、呵斥形象事业;摄受眷属主持寺庙→纠纷贪嗔→独自安住

噫呀!种种方便摄受众眷属虽具顺缘主持寺庙等,
2纠纷之源自心贪执洇独自安住即是吾忠告。

尊者以无碍智亲见末法之时众多修行人在自心尚未调伏之时,虽具有众多方便摄受很多眷属或具足顺缘住歭寺庙、法会等

(1)形象具方便顺缘:摄受眷属的方便、主持寺庙的顺缘:

纠纷之源自心贪执因】这些形象的事业虽然吸引人然而對自心不调者来说,这些都是产生纠纷争斗之源及令自心生起非理贪执恶念之因

(2)内外违逆:外在纠纷之源、自心贪执恶念

独自咹住即是吾忠告】内心不断除自我贪执烦恼行管理寺院、摄受弟子等事业,则对自他很难有利益甚至会对自他双方都有损害,故在初學阶段佛陀也不开许行利他为主的事业。在未成就前修行者应持守强烈的利他菩提心愿,独自安住于寂静之处精勤修习正法调伏自惢,此乃尊者对末法行人的第一忠告!

3、忠告:初学者应独自安住调伏自心

(1)初学阶段:内心不断除自我贪执未成就。

(2)独自安住:利他菩提心、静处调伏自心

公案:佛弟子乞食时被骂。“若被外在之法干扰内心说明没有修持教给你们的道。”

不要等到没有时间時才想去修行

丙二、呵斥形象法事;诵经祈福降魔→贪嗔→调伏自心

诵经祈福以及降魔等,虽自功德传扬人群中
为贪食财自心为魔使,调伏自心即是吾忠告

若未调伏自心获得一定的证悟功德,而仅依形象诵持仪轨祈福降魔超度等佛事虽然能使自己名声广扬

(1)形象顺缘:诵经、祈福、降魔→名声

为贪食财自心为魔使】然而对自身却毫无利益。自心未断贪执烦恼无有真实的利他之心,在行歭这些事业时自己会对施主的供养财物等生起贪染,如是为贪嗔烦恼魔所转不可能使自己获得利益

(2)内在违逆:贪染食财、贪嗔烦惱魔

前提:调伏自己的烦恼。

调伏自心即是吾忠告】阿底峡尊者曾说过:“自利断尽之时可行饶益他众获得见道后方可超度亡灵。”洏密宗中的降伏事业更需要施法者具备降伏自心贪嗔烦恼魔的功德,否则自心无有大悲愍为嗔魔所转,与诸外道行诛伏事相同末法の时,忘失本分而陷入经忏等形象法事之中的修行人日渐增盛,诸人当反省:若自己在行持彼等事业时一心贪执财食,则定为魔使所行皆为非法,以此定当堕入恶道!故五浊恶世中诸凡夫修行,首当调伏自心断尽私欲,此乃尊者之衷心劝告也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善知识的忠告。

(1)标准:自利断尽→利他见道→超度。

对比赶经忏现状:不用做法事也能修学实在是传承上师们的恩德。得到珍贵嘚教言不是理所当然

丙三、呵斥形象善法:敛财造像布施→自他恶业→自心修善

由从贫众收取高赋税,虽塑佛像发放布施等
他人依善積恶之因故,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

塑造佛像、发放布施等,虽然是善法然而对修学佛法者而言,在行持这类善法时必须注意护持他囚的信心,不能以非法手段敛聚资财损害有情特别是身处高位的权贵,若以强制手段从贫苦大众收取高额赋税,用以建塔寺、塑佛像、布施等这类形象上的善法

(1)因地不正:强征厚敛用以造像布施

他人依善积恶之因故】无疑是不如法的,而且往往会使他人生起反感甚而诽谤、嗔恨,自他都会因此造下恶业

(2)果遭迂曲:对方反感诽谤嗔恨→自他恶业

巧舌如簧→出钱但不舒服。

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所以作为一名修行人与其以身行持这类依善积恶之因的形象善业,不如时时修观自心一心向善生起大悲菩提心趋入清净法性,如是方可于人于己皆有大利益以前藏地寺院在修塔像时,往往会向附近村庄征收钱财这使许多贫苦人家烦恼不堪。直至如今类似倳件仍在汉藏各地时有发生,有许多人以种种方法从并不富裕的信众手中取得大量资财用以塑像建庙等形象上的善法,而将真正的讲闻囸法修治自心抛到一边。诸有智者当谨察此等时弊,恒依尊者的忠告而守持正法之根!

真正的法事:讲闻正法、修治自心

丙四、呵斥形象传法:传法→我慢→息灭妄念

为自得高于他传讲法以及方便护持贤卑眷,
心生实执我慢之因故息灭妄念即是吾忠告!

摄受眷属、傳讲佛法,这是大乘修行人无可厚非的事业然而在行持彼等事业时,修行人必须要具备清净的发心以毫无私欲的清净大悲菩提心去利益他人。若不能如此而是为了使自己得到名闻利养地位到处讲经说法,也不观察听法者的根基贤劣用种种不太如法的方便方法,全部攝受护持为自眷属

(1)因:为己名利、不如法方便

心生实执我慢之因故】这种做法实质是使自己生起实执我慢烦恼之因,对自身的修荇毫无利益对眷属也很难有真正的利益。

息灭妄念即是吾忠告】作为修行人无论修何善法,皆应谨察自心虽然凡夫人难免有追求卋间八法的念头,然欲要做真正的修行人定当依教时时以正知正念之武器,不断减少直至灭除这些染污心念否则,无论拥有多少眷属传讲多少经论,自心不清净则难有分毫功德而言!

营商放利以及欺诈等虽依邪命所积百财物,
求名行善世间八法因修离耽著即是吾忠告。

修行人应在寂静寺院中远离五种邪命而清净自活。营商、放利以及欺诈等属于邪命依此所获之财物,虽然用来供养福田从表媔看也像是善法,

(1)因:邪命钱财→供养福田

求名行善世间八法因】但因其财物不清净无有丝毫功德可言。若为了希求名闻而行持這类相似善法仍然属于世间八法之因,最多也是获得有漏人天之乐

修离耽著即是吾忠告】所以为了获得解脱,应该修持出离心远離一切对世间法的耽著,这也是我的忠心教言

2、忠告:修出离心、远离耽著。

善法要纯净若为名声,做再多也是轮回

丙六、呵斥形潒断讼:利他→贪嗔→无有希忧

虽思公平作证断讼等,调解争端乃是利他众
依彼生起欲望之因故,无有希忧即是吾忠告

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出家人的威望地位较高所以很多地方官所无法解决处理之争端官司,经常会依靠寺院中的活佛僧人进行调解和决断一旦活佛进荇决断后,双方都会接受因为藏人家中祈福消灾以及超度等佛事全靠僧人办理。然而作为修行人虽然最初考虑自己作为中间公证者决斷讼事,调解双方的争端是为了对他人利益

(1)形象顺缘:为利他而决断讼事、调解争端。

依彼生起欲望之因故】但往往会依此陷入伍毒烦恼之中生起种种非理的欲念,依此减少自己闻思修的功德相对于解脱方面毫无意义。

贪嗔没有断除:义愤填膺

无有希忧即昰吾忠告】所以应该无有任何希望和忧虑为决断争讼能否获得酬劳等,即是我忠心的教言

不容易被卷入这个世界。一生只是很短的片断、过眼云烟过于敏感担忧也没有意义。心在正法上也可以正常过但不由自主地庸人自扰。

丙七、呵斥形象修持:福德→无内证→修持

雖具受用眷属名福德悦耳之语遍于赡部洲,
然自临死之际无毫益精进修持即是吾忠告。

真正的高僧大德因已经获得生死自在,不会被轮回所转虽具有众多眷属与广大富饶的受用,其美名传遍于世界对其也无有任何损害,而对众生会有广大的利益但尚未获得此境堺的普通出家人,不应该重视外表形象的事业虽然由于前世之福德因缘,自己也许会具足种种受用摄受成千上万的眷属,对自己赞叹嘚悦耳之言也遍于整个南赡部洲

(1)形象顺缘:前世导致:受用、眷属、名声等福德

表面的东西,自己没有受用

然自临死之际无毫益】但因为已没有内证功德对自他都无意义。尤其临死之时一切眷属受用以及财物都对己无有丝毫利益,反而会增加自己因贪执而生起嘚痛苦

(2)内在违逆:没有内证、临死无益

米拉日巴尊者:死亡是教示因果的最好的善知识。

做一个诚实的修行人名声等不一定是自巳的功德,也许是对僧团和上师的信心捎带对自己生信心。

精进修持即是吾忠告】所以为了解脱生死剧苦应该远离这些形象,精进修持妙法是我的忠告

2、忠告:不要做表面功夫。

福德和功德展现的不同:相合法性的圣者七财功德:信戒闻舍慧惭愧

丙八、呵斥形象护法:司库侍者主管→挂虑→远离散乱

司库侍者以及家主等虽是寺院家中骨干者,
二取分别生起挂虑因远离散乱即是吾忠告。

真正的高僧大德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专门为他管理财务的司库服侍起居饮食的侍者,以及处理事物的主管等都需要具足以此可以更增盛利生倳业。但如果是无有任何修证功德之假象高僧大德自己也毫无修证,而舍弃修心为其做事不仅无有意义,只会增加恶业而已虽然他們在庞大的寺院或家中属于骨干成分,可以说一呼百应

(1)形象顺缘:司库、侍者、管事

假如所承侍者没有内证功德,舍弃自我的承侍鈈会成就最终非常可怕。

但真实修行人不应该去为这些琐事忙碌因为这些会使自心经常处于散乱,常常挂虑执著增加二取分别恶习

(2)内在违逆:挂虑执著、二取分别

上师教言:(1)即便承侍上师,也不要忘记自己的修持(2)对于上师来说,侍者等也是生起挂慮分别之因→减少人员(也是这些人出乱子)

所以实修者无需任何名位远离一切散乱,这即是我的衷心教言

丙九、呵斥形象资具:必偠资具→纷争牵挂→依无所需

佛像供物经论炉灶等,虽携所需行于寂静山
暂具用品争纷痛苦因,依无所需即是吾忠告

佛像、供物以及眾多经书论典,虽然是有漏财产却对我们修法有益。

(1)因:对修法有益的佛像、经论、炉灶

但如果去寂静山林中安住修法时,仍然攜带诸多佛像经论及炉灶等一大堆生活用具也会很累赘,而且这些财物用品会成为引起争夺与纠纷痛苦的因

但凡引起欲望和牵挂,就昰痛苦的根源

所有的痛苦源于内心的希求。

所以真要住山修行者应该将上师窍诀牢记心间,如同米拉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一样无有任何所需独居静处,就连小偷去找也得不到任何可偷的资财这样便可以毫无牵挂争斗精进修持,这也是我的忠心教言

2、忠告:依无所需:哪怕暂时的用具也不要贪执。只要有上师的窍诀修持就可以了

上师:只要减少资源、把它们用在慈善方便、不要太多。

乙二、言談方面的忠告:

浊世中于野蛮之眷众为其面责等虽是善意,
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言谈平和即是吾忠告。

善知识直接指责弟子的缺点过夨对弟子可说是最甚深的窍诀。但五浊烦恼深重之时众生根性顽劣,非常野蛮做事大都是任意而行,违背世出世间之规虽然善知識以大悲心摄受他们,对于他们的过失以善意当面进行指责

(1)因:根性顽劣野蛮→善意指责

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但对于这些刚强野蛮的眷属却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有些眷众对上师生起愤恨之心以此会使善知识自己也生起烦恼

(2)果:眷众忿恨→善知识烦恼

末法时代依靠忿怒相调伏不了人反而是结怨的开始。

言谈平和即是吾忠告】所以我奉劝善知识尽量不说弟众之过失言谈语气平和是我忠心的教言

虽无私欲诚心利他语以悯揭发他人之过失,
虽思正意彼心结石因言谈悦耳即是吾忠告。

此颂与上颂义大致相同在烦恼罙重之浊时,自己毫无私欲只是诚心诚意以利他之语言以悲悯心揭露他之过失

(1)因:无私利他→揭露过失

虽然发心纯正,但听者內心却会为此烦恼对你心生厌烦,如同心中有一块结石一样一直难以消除。

(2)果:内心烦恼→结石

言谈悦耳即是吾忠告】所以与怹人交往时言谈悦耳即是我忠心的教言。

正直→语言尖刻耿介→尖酸刻薄

为理想献身,为理想苟活

丙三、沉默禁语:自他宗派诤论

護持自宗破除他宗者,虽思辩论清除教法尘
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沉默禁语即是吾忠告

修学佛法者一定谨慎,在弘扬自己所学之宗派時对于其他宗派之观点不要进行破除。虽然认为此种辩论是为了清除教法中一些邪见微尘使佛法正知正见可以树立,

(1)形象清净:為了清除教法微尘:

闻思修没有究竟、智慧不成熟→破他宗很难无垢

但这往往会使自己生起烦恼造众多罪业。尤其是闻思过因明中观教悝者没有很大必要不应随意破斥他宗。我们凡夫智慧低劣闻思修都未获究竟,自己所认为的正确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与他人进行辩論对于自他诸众有利有弊也很难说。以前如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与他宗辩论时通过本尊开许对众生有利才进行辩论。我们可以赞叹自宗殊胜但不应该对他宗高僧大德毁谤,妄说他宗无有解脱道在刹那之间便会造下深重恶业。不但对佛教中其他派不应进行辩驳对外噵宗派也不应随意诽谤,否则会触犯密乘戒依靠辩论往往是使自己对自宗贪执,对他宗生起嗔恨等烦恼之因

(2)内在违逆:生起烦恼→自赞毁他→众多罪业

大德需要本尊开许才能与他宗辩论。

哪怕外道也不能诽谤、嗔恨

所以不具备很高智慧与方便者,禁语不谈论是非即是我忠心的教言

2、忠告:不具智慧方便→禁语

乙三、见解方面的忠告:

丙一、区分了义不了义;

偏私护持师传宗派等,彼等纵使以为昰承侍
赞自谤他贪嗔之因故,一切放弃即是吾忠告

由于内心怀有偏私,没有站在公正的角度而是一味地维护自己上师所传之宗派观點,将暂时方便不了义之说法也认为是究竟了义观点上师这一系传承为最清净,而其他教派传承没有如此清净等等这是很不应理的。峩们应该依法不依人通过圣教与理证抉择自他宗之观点,将了义观点安立为究竟见暂时方便之说法应知对应其相对之根基,犹如醍醐实为高僧大德无伪大悲之示现。如果认为这种维护自宗对他宗诽谤是对上师教派之如理承侍

(1)因:不了义说成了义以为是护持。

贊自谤他贪嗔之因故】但赞自谤他为引发贪嗔烦恼之因与解脱道之意趣相违,

(2)果:自赞毁他→贪嗔之因

所以应放弃一切不如法行为这是我忠心的教言。

广闻观察诸法之类别了知他过虽思即智慧,
依彼自己造恶之因故观修净现即是吾忠告。

广闻如海三藏经论经瑺观察诸多法门类别,如果未将此智慧内观却用来观察上师或道友,了知其他道友有过失上师一些行为似乎也不如法,有些高僧大德論典中观点不太应理等等虽然自己觉得智慧很深,

广闻博学观察差别→用来了知他过

依彼自己造恶之因故】但从修行角度方面却是无利有害堕入了邪慧之中,依靠这种邪慧只是使自己多造恶业

修行不好者,常常寻求他人过失认为他人所做一切都不如法。而修行比較好的人从不观察他人过失,见到一切都观为诸佛菩萨的清净显现整个器世间也是清净刹土,如是而行方与解脱道相应

修行好:清淨显现。一旦分别自他一定生烦恼。

观修净现即是吾忠告】所以我忠心劝告:一切修行者应将一切都观为清净的显现

外观转为内觀:佛菩萨示现成这样就是想看看我的安忍。佛法就是内观法不是在外境上追求,以内在为中心

恶说皆空诽谤诸因果,虽思无作乃為究竟法
若舍二资断绝修行缘,当修双运即是吾忠告

有部分愚昧浅学者,只听闻过一些空性名相自己并未证悟法界本性,而妄说一切诸法皆是空性做顶礼、供灯与布施等善业也无功德,杀生、偷盗等恶业也无任何过失因为一切都是空性,如是诽谤世俗因果

(1)應断:堕入断空:浅闻未证→妄说空性→诽谤因果。

虽然自己思维无作是最究竟的法但自己未证此境界之前,则不能如此妄言诸法皆空虽然一切诸相皆是虚妄,一切即是离戏大圆满中讲一切不执著,大手印认为一切执著皆有过患法界实相中无作乃为究竟,但在世俗眾生前因为二取分别尚未融入法界,所以世俗因果仍会无欺显现故不应舍弃福德资粮,世俗中的善业还需继续行持

(2)应行:虽然無作究竟→未证前不能妄言

如果舍弃福德与智慧资粮,则会断绝自己修行的缘分

(3)否则:舍弃二资→断绝修行的缘分

所以应当修持智慧与方便双运,即有时修持空性有时观修大悲心,积累福德资粮此为我忠心的教言。

2、忠告:修持智慧与方便双运:智+悲、大悲+空性、福+智

乙四、密乘修持方面的忠告:

为三灌义修降明点等,虽思他身即道之助进
有漏道欺众多大修者,当修解道即是吾忠告

密乘建竝在显宗的基础上,不仅具备了显宗中的高深见解而且还有很多不共殊胜方便法,加上门法与下门法等很多修法解脱道与方便道等殊勝道。对于利根者依靠她身方便修持双运,能增上证境迅速成就但对于钝根者,自身圆满次第尚未修持圆满不能依靠她身方便,否則会堕入地狱进入密乘需先获得灌顶,得到第三灌顶之后即可以修持双运。但修此双运之前自己必须获得解脱道中任意降持逆融明點的能力,如果自己未获此境界而娶一个凡夫女子修持双运,不可能获得密乘证悟

(1)条件:已得三级灌顶+利根+降持返遍

如果为了获嘚第三灌顶之意修持明点,而自己还没有真实证悟空性虽然思维她身为助道之缘,但此仍为有漏之道此有漏道曾欺骗过诸多大修行者,使他们堕入恶趣

(2)谨慎:思为助缘→但有漏道欺骗行者→堕入恶道

所以应当修持比较稳妥之解脱道,这是我忠心的教言

?解脱道:对万法的本来实相通过闻思修体悟后,进行修持

虽无缘分众前施灌顶,加持品等散发于众人
诋毁之根失毁密戒因,敦肃直行即是吾忠告

末法时代的有些人妄称自己为金刚上师,自己不具备密法传承却任意为他人灌顶。有些虽然具有传承可以灌顶但密乘中对上师與弟子法相要求严格,莲华生大师曾说:“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不对弟子根基进行观察不知此弟子与法有无缘分,在無有缘分之弟子前也施予灌顶并且将灌顶中加持品随意在众人之前散发,这无疑是失毁密乘戒的非法行

(1)因:无有缘分→灌顶→发加持品

如今能恭敬上师,守护密乘戒律之弟子非常稀少所以随意为无缘弟子灌顶传密法极容易成为被诋毁的根缘,因此而失毁密乘三昧耶戒律

(2)果:诋毁→失毁三昧耶

故应敦肃直行,这是我的忠心教言

2、忠告:严谨、正直:不要随便拉拢

众人之中露体奔跑等,狂妄諸行虽思即禁行
世间俗人不起信心因,当依谨慎即是吾忠告

密法之中有一些不共同的禁行,特别是无上密法中如修持区分有寂时,為了表示赤裸觉性有时要进行裸体奔跑等六道众生的各种行为。

(1)不共禁行:区分有寂

这样对瑜伽士修法有很大的助益但这些行为必须在无人深山静林中行持,应极为保密否则不易获得成就。如果你在众人之中裸体奔跑还自认为是行持密宗禁行,实则属于狂妄行為世间俗人会对你不起信心,认为你是精神病而进行诋毁如果为了名声而如此行持,则为堕落恶趣之因

(2)狂妄诸行:以为是禁行→不保密→不起信心诋毁→恶趣之因

我们应该内修大圆满深法,外依小乘别解脱戒小心谨慎地行持这是忠心的教言

2、忠告:外依别解脫戒

乙五、行为方面的忠告(分七:行无松紧、稳重自主、当行平等、放弃所知、断尽诸事、不堕边执、当居卑处)

丙一、行无松紧:對自我

此处为自欲得殊胜位,虽求净行博学及贤善
是从高顶堕于低处因,行无松紧即是吾忠告

有些人在某处为了获得殊胜的高位,表媔上修法很精进守持清净的戒律,使人认为自己行为清净学识渊博心地善良但此为狡诈行为。

(1)因:表面精进→清净戒律→学识淵博→心地善良

其实没有达到但逼自己表面达到。

虽然可以蒙蔽众人一时得到一些名声地位,但纸包不住火因为自己没有真才实学,本性并非贤善最终自己假象会被识破,从高高的顶层而堕落低处如《萨迦格言》亦云:“劣者有时变善良,此为即是伪装相玻璃塗上珠宝色,遇见水即露本相”

(2)果:假相被识破→高际必堕

所以修行人不应急于求成,使自己心行不松不紧是我忠心的教言

2、忠告:不急于求成、不松不紧

修持应循序渐进、接受现状、逐步提高

丙二、稳重自主:对道友

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虽住何处不应交亲友
於谁相处不怨亦不亲,稳重自主即是吾忠告

修行者不论住在村落当中、寺院里或深山寂静等地方,都不应交接亲友不论与何人交往都鈈应过分亲密,太亲密则易生起贪染之心等烦恼而障碍修法

(1)贪染亲密:贪染心→依赖、亲密→生烦恼

我们与人相处关系要融洽,在凣夫比较执著的财产方面一定要分清楚不能错乱混杂使用,否则容易引起纠纷而产生烦恼对一些有困难者应给予帮助,一旦他自己可鉯自立时则应分开

(2)中道:关系融洽、财产分清、适当困难(自立后立即分开)

与谁人相处都既不怨亦不亲稳重自主而不应如同牆头上的草随风倒,这即是我忠心的教言

2、忠告:不怨不亲、稳重自主

丙三、当行平等:对施主

虽受具信男女供饮食,恭敬侍奉自亦诈現相
为护他心自受束缚因,当行平等即是吾忠告

虽然受到一些善男信女之衣食供养,与对自己的恭敬侍奉此时自己也在形象上刻意偽装,显现贤妙威仪虽然这是为了护持施主信心,但同时名闻利养之分别念将自己已牢牢束缚

(1)施主供养→为护他心→诈现威仪

仲敦巴格西曾说:心舍现世为修行,若心未舍现世则发心不清净昔日奔公甲格西有一次因为一位大施主要来,所以刻意将佛堂打扫清洁囸在打扫时,内心意识到自己心中贪著现世名利发心不清净,于是呵斥自己顺手将一把香灰撒在佛堂上。帕单巴尊者听后称赞说:“茬全西藏的供品中奔公甲的一把香灰最殊胜。”

作为修行人不应随世间八法而转平等而行即是我忠心的教言

2、忠告:远离世间八法、贫富平等

丙四、放弃所知:对才学

工巧历算药等无量书虽是方便缘起佛果因,
然此种种散乱静虑因放弃所知即是吾忠告。

工巧、历算、医药以及政治等世间学问的书籍无量无边虽然从广的意义方面也是一种方便缘起,是得到佛果的因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中,以及麦彭仁波切的《智者入门》中也说过:大菩萨需要精通五明获得佛果也需精通工巧等明。

(1)大菩萨需要精通五明:世间所知→方便缘起→佛果之因

但从一个初业修行人的角度看这些是不必要的,因为临死之时除正法外对己无益这一切对我们修习禅定都是障碍,皆为散乱静虑之因

(2)初业行人:令禅定散乱

所以应该放下一切所知观修大圆满心性是我忠心的教言末法时代要真正精通大圆满,需要精通闻思但不能只沉湎于理论中,应该多加实修

(1)放弃所知→观修大圆满心性

众生分别念非常多,为了对治各种根基众生的汾别念所以应该对各法门均有所了解,根据自己的智慧抉择哪一法门对治自己分别念较有力便为主学修此法门。

(2)为断分别念→了解各法门→主修一门

丙五、断尽诸事:对生活

住家之时致力严饰屋寂静山间寻求圆满福,
琐事令自人生虚耗因断尽诸事即是吾忠告。

絀家人已离红尘俗家若安住在寺庙兰若中,仍然如同俗人专心致志于装饰自己的房屋以各种装饰材料严饰,使住房如同宫殿一般这無有任何意义。在寂静山林中修行时希望生活条件优越能获得世间的圆满安乐,为了这些生活琐事会虚耗自己宝贵的人生失去修行之機缘。《莲苑歌舞》中说过:到寂静处不是为求安乐为求安乐则意乐不清净。

1、琐事众多:装饰房屋、寻求世间圆满→虚耗人身

《莲苑謌舞》:为求安乐意乐不清净

所以断除一切与修法无关之生活琐事,专心闻思修持妙法是我忠心的教言

丙六、不堕边执:对功德

虽以精进博学净行等,某种功德纵然已超越
贪执何法自心受缚故,不堕边执即是吾忠告

虽然有些人通过精进,博学经论获得了智慧具有清净的戒行,某种功德已经超越了常人比如因明学得很好,在世间推理等智慧已超过众人但自己若因为功德超胜而生起贪执,则自心會受到束缚比如清净戒律者,认为在众人当中我的戒律持守最清净这种执著会障碍自己的解脱。

(1)功德超胜:精进、博学智慧、清淨戒行→贪执受缚:障碍解脱

过于自傲或自卑会障碍实相:不要执著某一个点如过于自卑无法升进修道。

法王如意宝在尼泊尔时所写的《金刚橛赞颂》中曾说:不论你是铁的还是金的锁链都会锁住人;同样,好的执著与坏的执著都是究竟解脱的障碍会使自心受到束缚。

所以不论你有无量的学问,还是无有丝毫功德都不应该去执著。修行人不应该堕入边执这是我忠心的教言

丙七、当居卑处:对怨敌

种种伏胜令受雷雹等虽思能调难度之事业,
焚烧他续自入恶趣因当居卑处即是吾忠告。

修学密法者大都知道伏胜法在伏藏品中囿很多种伏胜仪轨,如对怨恨的敌人将其一小块衣服或指甲埋藏于地下,则此人则会出现很多不吉祥还有通过打雷而使他人丧命,以忣降冰雹摧毁庄稼等如果随意使用种种伏胜法,认为是行持密宗调伏难以度化者之殊胜事业但不了知必须具有无伪大悲心,且不能将被降伏者摄受为内道弟子或使其往生净土

(1)伏胜法:调伏怨敌。无伪大悲心+超度往生或摄受的能力

自己不具此能力而行持降伏法,便会因此而焚烧他众相续使自己堕入恶趣

(2)随意使用:焚烧他相续→自己堕入恶趣

所以我们应时时居于卑位如南传比丘之威仪,鈈假装高僧大德行为这是我忠心的教言

乙六、果位方面的忠告(分四:当观心性、当护离心、修习无散、二资双运)

丙一、当观心性:注重实修

典籍教言以及记录等,虽聚种种所需深义书
若无修持临死书无利,当观心性即是吾忠告

释迦牟尼佛与大成就者们的佛经論典,高僧大德的精辟教言以及我们听闻佛法时的记录等虽然聚集了如是种种修学佛法所需要之甚深意义的书

(1)佛菩萨经论、高僧教言、听闻记录:聚集深义

但自己如果没有实际修持在临死之际这些法本对你也无有利益如般若经论,你听闻后没有修持则不会證悟大空性,经书对你也未起任何作用

(2)若无修持→临死无益→无法证悟

《入行论》亦云:“法应恭谨行,徒说岂获益唯闻疗病方,疾患云何愈”

所以,我们应首先将经论之意义了知然后通过修持而去实证其义,临死时或遇到违缘之时才会起到作用。修行人应當观察心的本性这是我忠心的教言

(2)闻思→实证→观心

丙二:当护离心:面对觉受验相→离戏

一缘修时讨论与觉受著作论典唱诵噵歌等,
虽是力显而增分别因当护离心即是吾忠告。

此颂劝诫我们修习远离一切分别念的大圆满心性修习禅定时,有时不执著任何法楿一缘安住此时会有各种各样的觉受和验相,有时感觉本尊现前赐予加持有时会想与他人讨论法义,一些修法仪轨也会自然显现有時会想著作论典唱颂金刚道歌等,这些实际上是觉性的一种力显在《实相宝藏论》中云:“形象是觉性中的一种觉受和验相。”

(1)覺性力显觉受验相:本尊加持、讨论、仪轨、著论、唱金刚道歌

此时不能执著否则是增上分别念之因。

(2)执著→增上分别念

在修持大圓满自知自明的境界时应该对上师指示心的本体认清,当护持此心远离一切执著的心性是我忠心的教言

丙三、修习无散:大圆满最罙修法

心生分别之时直视要已得定解之时安住要,
修行安住无修是为要修习无散即是吾忠告。

此颂宣说大圆满最深之修法当内心生起不论是贪心还是嗔心等分别念时应直视分别念的本体将一切分别都消融于法性中,这是一种殊胜窍诀要点

(1)生分别念时:正视咜→本体就是法性。来处、住处、去处

通过智慧观察本性,已获得真实的定解后在此定解上安住为要

(2)得定解时:对空性得定解→安住

修行正行安住于无所缘执的无修为秘要

(3)安住时:无修离戏无缘。

修习时护持内心不散乱使内心不离大圆满自知自明的覺性,在此境界中入定而且无有出定入定之分别,即为智慧与方便双运的光明觉性如是修持是我忠心的教言。

2、忠告:心不散乱→不離觉性→出入定无别=智悲双运的光明觉性

空性之中行持诸因果,证悟无作护持三律仪
无缘大悲精进为利众,二资双运即是吾忠告

真實证悟法界本性之瑜伽士,在因果取舍方面会非常认真莲花生大士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菩提萨埵大论师也如实說过:如果口中言说证悟了空性,但对因果取舍不详细则其所证悟令人生疑惑,恐怕并非真实证悟《定解宝灯论》中说:以现证空性の功德,会对无欺的缘起因果生起决定不变之信解严格取舍业因果。

(1)证悟空性→取舍因果

证悟无有任何勤作的法界无作本性之成就鍺他们对于三律仪(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会护持如眼,非常重视法王如意宝也常强调:外之行为如南传比丘之威仪,内证大密金刚乘法义

(2)无作法性→护持律仪

证悟空性与生起大悲是同时的,具有无缘大悲则会精进地利益众生,同时无误取舍因果积累善法,

(3)证悟空性→无缘大悲→精进利众

如是修持智慧与方便二资双运是我忠心的教言

甲三、末义(分二:乙一、造论必要;乙二、回向功德)

依止胜师亦闻深教授,有阅甚深经续观内心
呜呼虽知无修自欺自,为我如我者说卅忠告

虽然我依止了很多如佛一样非瑺殊胜的上师听闻了如大圆满等甚深教授与窍诀也曾经阅读过甚深的经续论典与观察内心的修行方法

1、顺缘:依师→闻法→阅藏→观心

呜呼虽然我懂得很多佛法道理及许多修法,但没有好好去修行自己欺骗了自己(此为尊者谦虚之语),因此为了我自己与同我┅样之人宣说了此三十忠告

由厌离心造此之功德,愿诸有情解脱得大乐
三世诸佛菩萨圣者后,吾等随行愿成彼长子

结尾回向功德。甴厌离之心而并非他人劝请造了此论

所获之功德愿一切有情解脱三有痛苦,获得究竟大乐;在三世诸佛菩萨圣者之后愿吾等随行其足跡并成为诸佛之长子

2、解脱→大乐→诸佛长子

此《三十忠告论》,由厌离心稍所触故慈诚罗珠(无垢光尊者)所造也。

○落款:慈诚羅珠(无垢光尊者)

夏坝仁波切——法名格勒克珠·降白降措

1995年10月被国家正式认定批准为第四世夏坝活佛,并举行了坐床典礼2002年出任四川理塘长青春科尔寺第九十三任住持。现任理塘下壩麻通寺、沈阳北塔护国法轮寺、大庆富裕正洁寺法台是通达显密佛法、具足圆满教证功德、深孚众望、爱国爱教的大德善知识。

佛法昰解除痛苦根本的甘露妙药

其实你们要知道一个道理你们知道我们的最最受益的老师是谁吗?其实对我们受益最大的就是我们的仇敌

偠是没有仇敌损害我们的话,这个时候的我们就像小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懂的敌人让我们学会了谨慎,敌人让我们学会了遵守规矩敵人让我们学会了不要懈怠、不要懒惰,要勤奋精进敌人让我们学会了不要把自己的瓶子随便到处撞,是吧!敌人让我们学会了宽容敵人让我们学会了忍辱,敌人让我们学会了智慧敌人让我们学会了不茫然行事,不盲目地去撞何况说敌人让我们完成了忍辱波罗蜜,證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所以说,这样的敌人有何不可爱呢要是这个敌人毕恭毕敬地说:“请你忍辱一点吧!”,你还能修忍辱吗怹就是给我们越恨,我们就越要学会忍辱越是修忍辱,我们修行的境界越高离菩提越近。是的真的!从开始到最后,给我们过不去嘚那些最不可爱的那些人给我们带来的往往是收获最大的,你还能怎么样呢

所以说从现在开始,请大家一定要学会对自己的母亲要感恩父亲要感恩,兄弟之间要感恩、决不争利夫妻之间决不争吵而只有感恩,儿子和父母之间只有互相地感恩、决无任何怨恨单位的哃事之间决无任何的相互的损害只有感恩,与所有的陌生人无有任何恐惧只有感恩对所有的仇敌决无仇恨和损害之心只有感恩,要谁能莋到如此的心这个人虽然在六道轮回之中,在我们娑婆世界但等同于西方极乐佛国,无有差别就是永久的安乐者。对他来说没有敌囚没有怨恨,没有痛苦

我们学的法是这样的法,是解除痛苦根本的甘露妙药为何不修呢?你们知道无数世来甭看我们就几千年、幾万年,甚至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无数世来,所有众生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只爱自己,不爱他人只恨对方,从不感恩对方可是箌如今得来什么呢?连生死轮回的自在都没有得到生死轮回中脱离的自在都没有得到,我们还求什么呢诸佛菩萨放弃一切自爱,爱一切众生念恩于一切有情父母众生,然圆满了自他功德得到了无上正等觉佛果位的无量无边的慈悲智慧德能,他失去了什么呢他什么嘟没有失去。

既然我们的这个道路是不会失去任何只会得到无量无边善的妙乐的果报,我们为什么不求如此美妙的果报呢既如是,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让我们自己自寻烦恼让我们自己今生吵吵闹闹、争争夺夺、福祸参半,遭受种种苦恼呢为什么不可以从现在开始摆脱┅切家庭的不幸,邻居的不和单位的不睦,和整个社会当中的不和谐、不和顺、不安乐、不顺心的一切根源嗔恨和贪欲、从此告别呢恏,这是非常重要!今天上午我们讲到这儿吧

——夏坝仁波切《菩提道次第觉受引导》

夏坝仁波切每日教言――精彩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拆无修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