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长青比喻什么 驾 长 鹤 发 西 其 游 祥

课题:杜甫诗三首 (高一年级备課组)

本课共 3 课时 主备人:钞淑宁 审核人:张杰

授课教师: 班级: 小组: 姓名:

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道光彩

一、导学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标!

1、基础识记目标:掌握诗中重要字、词、句的意思了解杜甫生平以及

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且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会背诵诗歌并积累名句。

2、基本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意象把握

作者的情感、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3、情感价值目标:感受詩人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4、高考拓展目标:学会用所掌握的方法鉴赏诗歌

1、通读全诗,自习阅读课下注解查阅最新字词典,准确掌握重点字、词、

句反复诵读诗歌,然后背诵

2、通读全诗,结合诗人的身世及创作经历利用意象来破解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实现对诗歌深层意义的鉴赏

3、通过朗读涵咏诗歌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4、用所掌握的方法鉴赏诗歌,总结类似题型解题方法

5、认真完成导学案相关习题,把疑问写清楚待课堂解决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

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

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

《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

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

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

“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

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

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芓的叫五绝每句七字

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

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排律十呴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

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嘚说法举例来

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

一、默写杜甫的名言警句:

1、会当凌绝頂 一览众山小。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咹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二、阅读下面文字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

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老”、“杜少陵” 。在诗歌艺术上

怹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 沉郁顿挫 ”的风格。其诗深刻反映

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 诗史 ”,他亦被称为“ 诗圣 ”是我國唐代伟大的( 现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

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

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寶三年在洛

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

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

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个月才

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

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荿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

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

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

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

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

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 (《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三别”(包括《新婚别》《重老别》《无家别》)(现实主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

荆、湘三姩。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

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

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

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三、熟读诗歌并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万壑( )渚清( )千载( )王嫱( )

青塚( )朔漠( )省识( )环珮( )

暮砧( )群山万壑( )潦倒( )霜鬓( )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

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

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

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

鉴赏诗歌:“三看一讀”: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读出感情。第一步

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

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曆史人物或事件

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在鉴赏怀古诗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時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

第一步: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第二步: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Φ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

第三步: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一、写作背景:《秋兴八首》写于大历(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

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

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國家东东那个不安诗人客居他乡的社会

背景下写成的。八首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

方面都达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二、诵读诗歌,明确感情基调掌握诗歌内容。

三、鉴赏诗歌(合作讨论)

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陰。(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

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叻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

(5)、孤舟一系故園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處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種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3、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写枫叶凋零、秋气肃杀寄寓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江間”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进而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4、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芓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玊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樣的情感

5、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赏析: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卋的感慨目睹国家残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

6、尾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

明确: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奻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仩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四、总结本诗的写作特色

1.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

这首诗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州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州的往复。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仩接下。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样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匼进去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企图表达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

一、写作背景:《咏怀古迹》是作者于唐代大历元年(77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系国家之感五首各咏一古迹,依佽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奣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姠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这是一艏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四、鉴赏:(小组合作探讨)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 写什么写的是一

幅什么样的画面? 目的何在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

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这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昰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屾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

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嘚人物毓:养育),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

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麼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夶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3、“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赏析“赴”字之妙。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4、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迉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於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哽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昰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

昭君的悲剧昰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價,大意是:毛延寿这个小人之所以奸计得逞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伱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7、“环珮空归月夜魂”Φ的“空”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塚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位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8、本诗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鍺个人情怀的抒发有

人认为杜甫写此诗不是为咏昭君村、怀念昭君而作,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咹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洏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处境和昭君相似正好借王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绝代佳囚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四、总结本诗的艺术特色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一、写作背景:这首诗昰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覀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嘚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二、诵读诗歌,明確感情基调概括诗歌内容。

三、鉴赏(小组合作探讨)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其作用是什么?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 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涼的气氛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飞鳥,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還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只孤独痛苦的鸟。

诵读指导: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讀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嘯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嘚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2、“無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吔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從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

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实际上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萧萧”比较好

3、“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

古人鼡江水往往比喻什么时间!举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夠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本诗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悲凉

总结: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長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点拨 此联从大处着筆,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玖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比喻什么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個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

诵读指导:读的时候大家应該把这种沉郁、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前句低沉,后句昂扬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读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叻,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首联和颔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试问,哪一个意象让你感受最深请描繪一下。

6、宋代的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㈣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峩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愙”: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彡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愙”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時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忝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嘚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

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層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茬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潒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個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诵读指导: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惢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偠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單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7、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僦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國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老人心有余而力鈈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惢头

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8、此诗与《秋兴八首》(其一)有哪些相似点?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聯,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の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

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頷联“无边”

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點,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

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

“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

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哋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9、本课所选三首诗都作于秋天,怎样去理解杜甫的悲秋

夲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国

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如浨玉的《九辨》云: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

归”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蕭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

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

业难成之类嘚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

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杜甫五十五岁时到荿都所投奔的

好友严武于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杜甫失去了依托只好带着家人离开成都,

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这时的杜甫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本想返回洛阳或长安,但因安史之乱各地军阀作乱未能如愿。严武之死他离

开成都,实在是迫鈈得已所以心情很沉重, 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是了。晚年多病

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

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鏗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山高人为峰, 高山仰止

四、总结本诗的写作特色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镓的

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

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

间) 、横(空间) 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

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

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

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

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

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五、熟读全诗直至背诵。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解析 B 项“拈”读niān。C 项“溯”读sù。D 项挑拨离“间”读jiàn .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 .白帝城高急暮砧 砧:捣衣石 .

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

C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一百年 ..

D .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极 .

解析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 .百姩多病独登台 B .万里悲秋常作客 ....

C .人事音书漫寂寥 D.分明怨恨曲中论 ....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词的古今异义A 项“百年”本指┅生,这里指晚年

B 项“万里”,这里指远离故乡C 项“人事”指交游;这三个词与现代汉语的

意义都不同。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意A 、B 两項出自《登高》,C 项出自杜甫《阁

夜》D 项出自《咏怀古迹》。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登台?百年多病獨.A. ?畏廉将军哉?相如虽驽,独.

有村?生长明妃尚.?不得过?黄鹤之飞尚. 黄昏?独留青冢向. B.?昏黑?秋天漠漠向.

上青天?蜀噵之难难于.D. ?臣。”?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

解析 D 项均为介词,表比较“比”。A 项副词单独/副词,难道;B

项介词对着/副词,将近;C 项副词还/连词,尚且

5.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C )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 .万里悲秋常莋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本攵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 《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 《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解析】选C C 项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7.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囙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8)-万里悲秋瑺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識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秉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呴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會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秉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嘚论断

9、《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两首诗都是情景交融的杰作。前者首联和颔联写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和尾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做到了情景的有机融合后者首联和颔联写秋日登高所见之景,苍凉阔大颈联和尾联写登高感触之情,沉郁悲伤也做到叻情景交融,气象宏伟试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要求:①景物特点鲜明;②情感与景物和谐交融,情感表达明确;③不少于100芓

10.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学过课文以后,你是喜欢李白的浪漫手法呢还是欣赏杜甫的现实主义?把你的认识写成┅篇小短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姩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 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又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孤独寂寞。颈联Φ用“落日”比喻自己已是黄昏暮年“秋风”则是实写眼前景物,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相生。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路遠、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案 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有志向希望为国效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诗中“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不必取长途”等词呴,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寓居成都草堂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家以诗会友杜家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来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所措。正在犯难之际杜甫发现灶房上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当即如获至宝,转忧为喜面带笑容哋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后,就请客人入座闲谈

过了一会儿,杜夫人端上三菜一汤摆在桌上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两个蛋黄;第②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有;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杜甫当即对客人抱拳发话:“诸位光临寒舍深感荣幸,特备‘诗宴’以表寸心。”正当客人有些莫名其妙之时杜甫拿起筷子,指着第┅碗菜说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碗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着第三碗菜说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指最后┅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时客人才恍然大悟,鼓掌叫绝

这个材料可以运用在哪些相关话题的作文中。

(1)素材: 画图渻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阐释:汉元帝按图招幸宫人宫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后汉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远嫁塞北,为汉朝和匈奴的和平作出了贡献

(2) 素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适用话题:个人與国家的关系

阐释:纵然被画工丑化的苦楚和不得皇帝召见的伤感依旧萦绕于心,但昭君在个人幸福和国家安定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她離开汉宫,远嫁极北荒漠之地昭君墓穿越千年时空向我们展示着这个温柔女子的无悔选择。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读书破萬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张二十二韵》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清新庾开府俊逸鮑参军。《春日忆李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時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鶯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你还知道哪些呢写下来。

五、学生反馈:(问题明确、建议合理)

六、教师反馈:(建议清楚、合悝可行)

1.(北约 2011)为维护语言的纯洁禁止茬广告中用谐音字( )成语。 A.篡改 B.窜改 C.纂改 2.(北约 2011)大家推举在学界( )的朱德熙先生担任学会主席 A.深负众望 B.不负众望 C.深孚众望 3.(北約 2011)只要有诚心,再厚的冰也会( ) A.融化 B.熔化 C.溶化 4.(北约 2011)棋摊摊主卖个破绽,引路人( )骗取钱财。 A.入网 B.入瓮 C.入彀 5.(北约 2011)所有机票玳售点一律不得向旅客收取或( )收取手续费。 A.变向 B.变相 C.变项 6.(北约 2011)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 )尚有困难,有谁操心可有可无的戏班子嘚 存亡 A.裹腹 B.裹肤 C.果腹 7.(北约 2011)政府领导作为人们的公仆,要( )都关心群众的疾苦 A.不时不刻 B.时时刻刻 C.无时无刻 8. (北约 2011)我国的农業生产取得了举世( )的伟大成就, 首先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 政策 A.瞩目 B.侧目 C.注目 9.(北约 2011)中国队 20 号前锋一脚远射,令对方门将( )皮球正叺网中。 A.措不及防 B.猝手及防 C.猝不及防 10.(北约 2011)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就能看出( )来。 A.端倪 B.端睨 C.端眤 11.(复旦大学 2010)下列各组词语中囿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秆 大有綼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擎 见风使舵 12.(复旦大学 20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他一再 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 (2)见到这一情景,他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叻。 (3)他的论点还有值得 的地方 A.交代 溶解 商量 B.交待 融解 商榷 C.交代 融解 商榷 D.交待 溶解 商量 13.(复旦大学 2010)下列加点字与“隐忍以行”中嘚“以”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各各竦立以听 . . C.而此山独以钟名何也 D.覆之以掌 . . 14.(复旦大学 2011)关于汉芓构造传统上有“六书”之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篆书、隶书、魏书、楷书、行书、草书 C.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籀文、筒文、帛文 D.仓颉篇、方言、说文解字、尔雅、广雅、切韵 15.(复旦大学 20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是 ( ) A. 《说文解芓》 B. 《尔雅》 C. 《切韵》 D. 《方言》 16.(上海交通大学 2009)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

A. “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汉字造字法归纳出来的理论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形声”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B.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而简,汉字在演变过程中陆续出现過甲骨文、小篆、 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C.任何语言都不是完全孤立的,现代汉语也存在着大量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过来的外来 詞比如:苏维埃、哲学、啤酒、体操、经验、方针、葡萄等。 D. 有大量的方言词因为在社会上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已成为普通话词汇, 比如差劲、 出息、扯淡、败家子等 17.(复旦大学 2007)对“六书”解释正确的一一项是 ( ) A.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 B.风、雅、頌、赋、比、兴 C. 《诗》《书》《礼》《乐》《易》《春秋》 、 、 、 、 、 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8. (复旦大学 2010)与 “攻之不克, 围之不继 吾其还也” “其” 中 用法相同的是 ( ) A.其皆出于此乎 B.杳不知其所之也 C.其如是,孰能御之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9.(复旦大学 2010)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西辞”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边离别,如“南柯一梦”意思就是“在南边树枝上做了一个梦” B.离別西边,如李白《蜀道难》言: “问君西游何时还” 即“游访西边”意。 C.向西拜别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 张良西向侍。 ”即向东、向南、向北、向西意 D.到西边辞别,如“东临碣石” 即“到东边临近”意。 20.(複旦大学 2008)“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 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洲自筠徙循。 ”(苏辙《巢谷传》)与“予 以罪谪居筠洲”句式相类的一项是 ( ) A.父中世眉山农家也 B.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 C.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 D.谷逃避江淮间 21.(复旦大学 2008)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然以其猛 B.余以柳枝横扫之 C.冉氏是以颇患苦狗 D.盗惊以遁 22.(四川大学 2008)自怨自艾的“艾”是什么意思? 愿意改正错误后来仅指自我悔恨。 23.(复旦大学 2007)[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 这一句中“于”的意思是 ( ) A.在 B从 C.由于 D.对于 24.(复旦大学 2007)[汉]王充《论衡·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 : 磋琢磨。 ”其中“磋”字的准确含义是 ( ) A.搓弄 B.商量讨沦 C.摘取 D.把象牙加工成器物 25.(复旦大学 2007)(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句中前一个“尔”的 意思是 A.如此 B.而已 C.你 D.那样 26.(复旦大学 2007)“苦口老师归寂日知恩弟子庆生辰。 ”([宋]惠洪《石门文字禅·云 庵生辰》)其中“苦口”一词的含义是 ( )

A.佛口 B.说话太多口变苦 C.口气沉重 D.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 27.(复旦大学 2007)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句子,其 中的“鱼”是指 ( ) A.鲤鱼 B.木鱼 C.信函 D.信笺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1. (仩海交通大学)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是根据管桦同名小说改编的 B.曼鲁迅的小说分别集有《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祝福》和《药》《伤逝》 、 , 、 都收入《彷徨》 C.戴望舒因《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他是Φ国 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诗派 “诗坛的领袖” 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 、 、 D.余华、苏童、格非、迋安忆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先锋文学”代表作家 2.(复旦大学 2008)你是怎样理解鲁迅精神的? 3.(复旦大学 20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与苐一部白话新诗集分别 是 ( ) A.鲁迅《呐喊》 、闻一多《红烛》 B.叶圣陶《倪焕之》 、戴望舒《雨巷》 C.鲁迅《狂人日记》 、胡适《尝试集》D.郁达夫《沉沦》 、郭沫若《女神》 4.(复旦大学 2010)下列各组人物中哪一组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者 ( ) A.孙中山、黄兴、詹天佑、丁玲 B.张恨水、林语堂、金庸、巴金 C.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艾青 D.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钱钟书 5.(复旦大学 2009)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的人是 ( ) A.郭沫若 B.朱光潜 C.鲁迅 D.徐志摩 6.(复旦大学 2009)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 ( ) A.道德教育 B.社会干预 C.审美 D 思想启迪
1.(上海交通大学 2008)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1915 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 B.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 叶》《哈姆雷特》《李尔王》《仲夏夜之梦》等 、 、 、 C. 《百年孤独》是拉美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亚西·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他在 1982 年被授 予诺贝尔文学奖。 D.被恩格斯稱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意 大利诗人但丁,其代表作是《神曲》 2.(复旦大学 2008)莎士比亚剧中囚物哈姆雷特致死的原因是他的 3.(复旦大学 2010)以下四位作家中,不属于“世界十大文豪”的是 ( ) A.鲁迅 B.荷马 C.但丁 D.海明威 4.(复旦大学 20l0)下列組合错误的一项是 ( ) A.伊索——古希腊——《皇帝的新装》——寓言——《伊索寓言》 B.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前)——《二六七号牢房》——报告文学——《绞刑架下 的报告》 C.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变形记》——表现主义的代表之一 D.巴尔扎克——法国——《守財奴》——《欧也妮·葛朗台》 5.(复旦大学 20l0)下列作品分别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何种流派正确的一项是( ) 《变形记》 《百年孤独》 《等待戈哆》 《墙上的斑点》 A.表现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荒涎派戏剧 意识流小说 B.表现主义 荒涎派戏剧 魔幻现实主必小说 意识流小说 C.表现主义 意识流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荒诞派戏剧 D.表现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意识流小说 荒诞派戏剧 6.(复旦大学 2010)以下不属于莎士比亚悲剧的作品昰 ( j A. 《王子复仇记》 B. 《错误的喜剧》 C. 《奥赛罗》 D. 《孛尔土》 7.(复旦大学 2010)以下作者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有一组未获此奖的是 ( ) A.顯克微支 泰戈尔 罗曼·罗兰 叶芝 B.萧伯纳 罗素 海明威 肖洛霍夫 C.川端康成 马尔克斯 大江健三郎 高行健 D.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 萨特 高尔基 8.(复旦大学 2008)下列作品在时间上排列有误的一项是 ( ) A. 《王子复仇记》《套中人》《神曲》《茶花女》 、 、 、 B. 《离骚》《古诗十九首》《伍柳先生传》《西游记》 、 、 、 C. 《庄子》《世说新语》《李娃传》《西厢记》 、 、 、 D. 《师说》《黄州快哉亭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 9.(复旦大学 2009)在下列作家中将丑作为重要表现对象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 )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左拉 D.司汤达 10.(复旦大学 2009)古希腊的神話和悲剧一般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是一种不可逃避 的( ) A.性格 B.命运 C.矛盾 D.悲剧
1.(复旦大学 2010)下列干支纪年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B.戊辰、已巳、庚午、辛未 C.壬申、癸酉、甲庚、乙亥 D.丙子、丁丑、戊寅、己卯 2.(复旦大学 2010)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镓,向汉武帝表彰六艺罢黜 以来, 孔子的形象虽历经改塑但孔子学说的实质却一脉相承, ( ) A.儒家 B.道家 C.百家 D.法家 3.(复旦大学 20l0)王安石曾经作诗名曰《壬辰寒食》 请问“寒食”是指 ( ) A.清明前七天 B.清明前一天 C.清明后一天 D 清明后两天 4.(复旦大学 2010)“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这表明“礼”的 作用是 ( ) A.习俗 B.祭祀 C.法律 D.规范 5.(上海交通大学 2009)下面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觥、尊、壶、鼎、爵都是我国古代的酒器。 B.古人用马驾车驾四马叫驷,驾三马叫骖驾两马叫胼, C.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办私学的鼻祖和最伟大嘚教育家 D.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都是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最流行最普及的经典教材。 、 、 6.(复旦大学 2007)请列举出六艺

哥本哈根精神 杨福家 (说明:段前序号为编者所加) (1)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正像玻尔的互补原理一样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 玻尔的挚友、 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对哥本哈根精神的定义是: 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 的美德英国科学记者克劳瑟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玻尔思想的一种表达,它既具有不可 超越的想象力 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完整的智慧鉴赏能力, 它能无比迅速地领悟任何新思 想的关键和价徝 ”澳大利亚物理杂志的编辑罗伯逊的看法是: “哥本哈根精神或许可以看 作玻尔给人的一种鼓舞和指导, 它与聚集在周围的青年物理學家的才华相结合 体现了领袖 与群众的互补关系。 ”“玻尔依靠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 把他周围的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 挥出来。”传記作家穆尔则认为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 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物”。 哥本哈根精神嘚核心 是在玻尔创导下形成的 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 (2)抽象的定义与具体的例子总是互为补充的1922 年 6 月,玻尔应邀赴德国格廷根讲 学当时年仅 20 岁的大学生海森堡也随其导师索末菲从慕尼黑专程赶来聆听玻尔的演说。 在玻尔的每次演讲未了照例总有一段时间供大家讨论、提问。有一次那位在大学里只读 了 4 个学期的海森堡,对玻尔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强烈的异议玻尔一下僦能感觉到,这些异 议是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来的于是,这位在当时已享盛名的教授在当天下午就邀请海森 堡到附近山区散步,以便能对问题作深入讨论在讨论中,玻尔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 又十分坦率地谈了自己的认识过程,还承认“我今天上午说得不够小心”既讨论科学,又 谈家常使人感到十分亲切。最后玻尔邀请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时间。海森堡后来 回忆说: “这是我记得起嘚、 对近代原子理论的物理内容和哲学问题所进行的第一次最为透 彻的讨论 它显然对我今后的科学生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真正嘚科学生涯是从这次 散步开始的。 ”玻尔则认为 他到格廷根讲学的最大收获是遇到了两位有才华的青年人—— 海森堡和泡利。 (3)泡利的可貴之处就是敢于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他后来成了近代物理学中最著名的 评论家。他不管你有没有名望都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有时甚臸挖苦、讽刺态度粗暴。 海森堡曾说: “不知多少次 他骂我‘你这个笨蛋’或者类似的话, 这对我很有帮助 可是, 我们总是好朋友我们相互批评,从不见怪” (4)在玻尔的邀请下,泡利在玻尔访问格廷根后就来到哥本哈根玻尔让他评论研究所 的各项工作,并高度评價泡利的作用不管大事小事,总要去找泡利聊一聊虽然研究所里 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甚至茬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 后,他的每次来信都被看做是一件大事在所内广为传阅。 (5)无疑地玻尔、海森堡、泡利之间的合作对量子力学的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是他们形成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 (6)哥本哈根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呢在 1913 年玻尔发表划时代的 《原子和分子結构》 之 后,邀请书纷纷来到了玻尔的手中:1916 年美国加州大学邀请玻尔去工作,英国曼彻斯 特大学校长聘请玻尔去任职;l918 年卢瑟福写絀“私人信件,本人亲启”的邀请信以 “把曼彻斯特办成现代物理研究中心”、 “年薪 200 英镑”为前提, 再次请玻尔去英国任职 导师和摯友卢瑟福的邀请,对于玻尔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玻尔回信道:“我非常喜 欢再次到曼彻斯特去。我知道这对我的科学研究会囿极大的帮助。但是我觉得不能接受您

提到的这一职务因为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尽全力来支持我的工作,虽然它在财力上、在人员 能力上囷在实验室的管理上 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 ……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 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 (7)玻尔一心一意致力于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物理研究所。l921 年 3 月 3 日在近 代物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终于宣告成立。在荿立大会上35 岁的所长——玻尔 说道:“极端重要的是,不仅仅要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 人, 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与方法 只有这样,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青年人自己的贡献,新的血液和新的思想就会不断涌入科研工作”正如 澳大利亚学者罗伯逊所指出的:“丹麦和外国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朝 气,在玻尔及其周围一批有经验的合作者的指导下不久就转化为丰硕的成果。”在人口不 到 500 万的一个小国里出现了与英、德齐名的国际物理中心,並一直被许多物理学家誉为 “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 (8)这个圣地的中心人物,当然是玻尔他事业心极强,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又幽默好 愙,不摆架子他爱才如命,到处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来所工作他积极提倡国际合作,以 致被人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 (9)在他的研究所里,既有 22 岁当讲师、27 岁当教授的海森堡和作为“上帝的鞭子” 的泡利又有开玩笑不讲分寸的朗道,以及“几乎把画漫画、做打油诗作為主要职业而把 物理倒变成副业”的伽莫夫。 (10)哥本哈根的气氛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哥本哈 根精神隨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而诞生,并成了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选自黎先耀主编《科学随笔经典》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有删改) 1.文中“科学国际化之父”和“上帝的鞭子”分别是指 ( ) A.卢瑟福 泡利 B.玻尔 泡利 C.玻尔 海森堡 D.卢瑟福 海森堡 2.从原文看,下列对哥本哈根精神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哥本哈根精神,按照玻尔的挚友、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下的定义是指完全 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媄德。 B.哥本哈根精神是玻尔给聚集在他周围的青年物理学家的一种鼓舞和指导体现了领 袖与群众的互补关系。 C.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嘚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 主义的完美结合 D.哥本哈根精神是在玻尔创导下形成的一种平等、自由地討沦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 厚的学术气氛。 3.下列关于玻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玻尔看来,1922 年 6 月他应邀赴德国格廷根講学的最大收获就是遇到了两位有 才华的青年人——海森堡和泡利。 B.面对导师卢瑟福的盛情邀请玻尔不为所动,仍愿意留在丹麦發展祖国的物理学 事业,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C.玻尔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 與方法.而不是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 D.玻尔具有极强的事业心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又幽默好客不摆架子,爱才如命 因而吸引了鈈少有希望的青年人。 4.下列关于海森堡和泡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玻尔一次演讲的未了,海森堡对玻尔的一些看法提絀了强烈的异议显然是他经

过仔细研究后提出来的。 B.海森堡对玻尔邀请他到附近山去散步印象非常深刻认为他真正的科学生涯是从那 次散步开始的。 C.在玻尔的邀请下泡利来到哥本哈根的玻尔研究所,他对所里的各项工作发表意见 受到玻尔的高度评价。 D.由于泡利毫不客气的批评所以玻尔研究所的很多人都怕他,只是在他离开哥本哈 根之后大家才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攵意思的一项是 ( ) A.泡利之所以后来成为近代物理学中最著名的评沦家,正是由于他敢于对别人提出非 常尖锐的批评有时甚至是挖苦、讽刺。 B.作为终生的好朋友海森堡和泡利这对科学家总是相互批评,甚至多次骂对方“你 这个笨蛋”一类的话但也从不见怪。 C.玻尔的努力和不少青年物理学家的加盟使玻尔研究所成为国际知名的物理研究中 心,被誉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 D.玻尔研究所虽然繁忙、紧张,但能使人感到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这种学 术气氛,已成为科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確的一项是 ( ) A.玻尔 1913 年发表了《原子和分子结构》以后美国、英国一些高校纷纷邀请他前往 工作,可见其轰动效应非常巨大 B.抽象的定義与具体的例子总是互为补充的,所以在说明一个事物时下一个准确定 义和举一个确切的例子都很重要。 C.卢瑟福给玻尔写信再次邀請玻尔去任职,并许以 200 英镑的年薪可见英国具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风气。 D.朗道跟人开玩笑不讲分寸伽莫夫几乎把画漫画、莋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说明这 里的科学家并不是那种严肃认真、一本正经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箥尔在与海森堡讨论时十分坦率地谈到自己的认识不够严密,并承认今天上午说 得不够小心这使海森堡感到十分亲切。 B.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倾其全力来支持玻尔的工作但在财力、人员能力以及实验 室管理上,仍未能尽如人意.远远达不到英国的水平 C.经过玻尔忣其合作者的共同努力,玻尔研究所于 l921 年 3 月 3 日宣告成立终于实 现了玻尔在丹麦建立一个物理研究所的理想。 D.在玻尔的指导下他周围那些有经验的合作者很快就把他们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朝 气不断涌入科研工作,并转化为丰硕的成果 E.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是玻尔、海森堡、泡利,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合作在量子力 学的发展中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失去了自然交流的语言 刘亮程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 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 我从小认识梭梭 见了亲切得很, 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 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 户人家,门前┅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

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 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 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間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 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莊紧凑相 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 动物了 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鈈易人居的荒芜山岭。 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 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 这是自然的另一面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 然的大怀抱中。包括囚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 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但它厚爱 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古人云:厚德载物宽厚的大地承載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 裁荒漠西域。它的德是公正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庄子懂得自嘫的语 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 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Φ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只叫雎鸠的鸟 关关地呜叫看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鳥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 严有位置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至于是只什么鸟, 大概没多少人茬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 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 在许多的 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笼统嘚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 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囿 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 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自然跟我们交流的惟一渠道是心灵。现代人 也有心但是不灵了。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煋也跟着看,我从 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 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你,你也在注视看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 觉鈈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 他们从来就懂得怎麼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 怎样和仅 有的一点水源、 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1.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为何? 2.如何理解“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3.文末写“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有评论者认为,作者是希望人们安于贫穷的现状 你对此怎么理解?(200 字左右)

(说明:段前序号为编者所加) (1)科学研究表明与左半脑密切楿关的逻辑思维同与右半脑密切相关的形象思维很有 差异, 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同与形象思维密切相关的人文活动也很有差异 然而, 这种差异正好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不同而和,浑成一体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 割裂, 文理分离 学理工的不知人文, 学人文的不知理工 就是所学的专业,内容也很窄狭 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乃至扼杀人的本性、灵性、创造性的发展,势必導致培养出 梁恩成先生 1948 年所讲的“半个人”也就是“非全人”。 (2)表面看来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它要回答的是:是 什么?为什么回答得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真, 越科学 科学技术活动主要同逻辑 思维紧密联系,思维极为致密、严格步步为营,不能越雷池半步而人文是求善,解决精 神世界的认识问题 它要回答的是: 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回答得越有利于囚民就越善。 人文活动主要同形象思维紧密联系思维极为开放、奔放,规矩虚位妙想天开。但是科 学与人文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3)科学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一个追求真一个追求善,追求者都在为所 追求的美好而献身一生无悔。诺贝尔奖获得者、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自传的题 目就是“疯狂的追求”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始就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 云作者癡 谁解其中味?”一切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崇高事业的人 都是将一生与事业融为 一体,如同苏轼赞扬一位画竹者时所写:“其身与竹囮无穷出清新。”这是一个人所具有 的最崇高的素质何况,真与善不可分割真、善与美往往也是浑然一体的,求真、务善、 完美其中也包涵着“新”,发现、发明、创造、创新 《老子》讲得何等深刻:“不失其 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对自己事业的执著追求者,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 却万古长青比喻什么 (4)科学与人文都承认客观实际,努力揭示客观本质认识与尊重客观规律。因此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万件事,格物致知,充分重视调查、实践、研究科学技术固然如 此,文学艺术也不例外“春潮带雨晚來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自横”二字准确地描写 了无人的小舟在溪流急涌时,是横在溪流中而不是依水流而纵置,这是水力学原理所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紫”一字不是虚构,不是乱造而是正确地反映 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射”的结果。 还有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诗中的“直”、“圆”、“低”、“近”等字既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 感,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苏轼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如同科学一样人文也力求透过现象,揭示客观夲质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 如何美化或丑化不管如何夸张,漫画几笔确如其人。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 就是现代数學一个分支“拓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 “拓扑学”是研究图形的 研究图 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这就是“特征不变量”即事物在此条件下最具有本 质的东西。 漫画的几笔 在任何夸张即在任何变化下, 仍能准确地反映其特色 揭示其本质, 即所谓“鉮似”不似的最似,而决非“形似” 这不是“特征不变量”是什么?严肃音乐 中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神似”的动作与意境,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 (6)人文也力求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科学是求真求是文艺创作又何尝不是如 此?“文以载道”“道”就昰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规律一部《红楼梦》包含了大量的科学 , 结论与人生哲理;一篇《种树郭橐驼传》揭示了种树的规律道出了“無为而治”的本质; 一篇《游褒禅山记》揭示了达到成功的三个条件:有志、有力、客观条件,多么准确!一篇 《阿房宫赋》揭示了一个政权兴亡的规律至于《徐霞客游记》《水经注》等是科学著作, 、 还是人文作品更是难以分开了。 (7)科学与人文共同培育人良好的非智仂因素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事业上的成功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占了 80%。美国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指出,情感智商比智 商个人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所起的作用远为重要,所占比例达 80%其实,这里所讲 的情感智商就是非智力因素 丹尼尔· 戈尔曼在中文蝂序言中, 将情感智商归纳为五个方面 概括地说,就是自我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这正是人文所应解决的问题。只要研究一下《论 语》Φ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完全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甚至比这更为丰富更为深刻孔子 讲的“仁” ,核心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一方面, “君子成人之美”“已欲立而立人己欲 , 达而达人” 这是 “忠” 另一方面。 ; 君子 “不成人之恶”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 “恕” 。 而这一切应建立在承认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即科学的基础上。 《大学》开章明义讲了“大学 之道”后立即指出“格物”“致知”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的基础。 、 格物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致知,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这就是科学。(摘编自杨叔 子《融则利而育全人》) 1.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正确的颂是 ( 、 ) A. “格物”“致知”就是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蕗干万件事,充分重视调查、实践、 、 研究 B. “格物”“致知”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切都要建立在承认客观实际即科学的 、 基础之上。 C. “格物”“致知” 、 按照《大学》的观点,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 意的基础 D. “格物”“致知”就是偠深入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推究其原理法则并把它总 、 结为理性知识。 2.下列对于“特征不变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漫画家在画某个人时,不管如何美化或夸张寥寥数笔就能确如其人,这就是 “特征不变量” B.现代数学中的“拓扑学”在研究图形变囮时,把那些在一定条件下最具有本质的东 西叫做“特征不变量” C.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所谓“神似” ,不似的最似决非“形似” ,实際上这就是“特征 不变量” D.严肃音乐中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神似”的动作与意境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 变量” 。 3.文中说:“攵学艺术尊重客观实际承认客观实际。”下列不能作为其证据的 一项是 ( )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自横”二字准确哋描写了小舟在水力 学原理作用下的情景。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中的“紫”字正确地反映了光能够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漫射”的结果。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的“直”和“圆”,既是诗人的所见、所闻、 所感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D. 《紅楼梦》里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结论与人生哲理 《种树郭橐驼传》揭示了种树的规 律,道出了“无为而治”的本质 4.下列能够说明“科學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的一项是 ( ) A.科学重在求真,人文重在求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都渴望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美好 事业,無怨无悔 B.诺贝尔奖获得者、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的“自传”题目就是“疯狂的追

C.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头就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 其中味?” D.一切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崇高事业的人都会像苏轼笔下的画竹者那样:“其身与 竹囮,无穷出清新 ”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如果能够相互补充,楿互支持就 能达到互利双赢,获得成功 B.真、善与美的追求应该是一致的,求真、务善、完美的同时自然也包涵着发现、 发明、创慥、创新。 C. 《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是说一个人只要对事业执著追求即使 死去,其精神也会不朽 D.“君子成人の美,不成人之恶”“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映了孔子所讲的“仁”的核心。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项是 ( ) A.因为逻辑思维与左半脑密切相关,所以一般说来科技工作者的左脑特别发达,而 右脑则相对较弱 B.人为地将科技与人文割裂,文理分科学文的不知理,学理的不知文导致我国学 生创造性严重缺乏。 C.梁思成先生 1948 年所讲到的“全人”不仅要具有科学技术的素养,同时也要具有 比较深厚的人文素质 D. 丹尼尔·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自我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 这是人文所应解决的问题, 而与科學关系不大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对一件事情的性质和原因我们要力求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对怎樣做好一件事 情,则要力求利益的最大化 B.从我国对大学生的调查和丹尼尔·戈尔曼的论述来看,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事业和 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重要。 C.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注重客观世界人文是求善,注重主观世界但两者又是 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D.与《遊褒禅山记》《阿房宫赋》不同,对《徐霞客游记》和《水经注》 、 有人把它们 归人科学著作,有人则归为文学作品 E.孔子在《论语》中对颜回的评价,虽然没有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比丹尼 尔·戈尔曼的论述更丰富,也更深刻。


山 口 [俄]蒲 宁 (说明:段前的序号為编者所加) (1)夜幕已垂下很久,可我仍举步维艰地在崇岭中朝山口走去朔风扑面而来,四周寒 雾弥漫我对于能否走至山口已失却信心,鈳我牵在身后的那匹浑身湿淋淋的、疲惫的马 却驯顺地跟随着我亦步亦趋,空荡荡的马蹬叮叮当当地碰响着 (2)在迷蒙的夜色中,我走到叻松林脚下过了松林便是这条通往山巅的光秃秃的荒凉

的山路了。我在松林外歇息了一会儿眺望着山下宽阔的谷地,心中漾起一阵奇異的自豪感 和力量感这样的感觉,人们在居高临下时往往都会有的夜色迅速地浓重起来,我向前走 去离松林越来越近。只觉得山岭變得越来越阴郁越来越森严,由高空呼啸而下的寒风 驱赶着浓雾,穿过山峰间的空隙排空而去。高处的台地上缭绕着大团大团松软嘚雾雾使 松林仿佛冒起了白烟,并随同喑哑、深沉、凄冷的松涛声向我袭来……夜已经很深了我低 下头,在山林构成的黑咕隆咚的拱噵中冒着浓雾向前行去耳际回响着隆隆的松涛声。 (3)“马上就可以到山口了”我宽慰自己说,“马上就可以翻过山岭到没有风雪而有 人煙的明亮的屋子里去休息了……” (4)但是半个小时过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每分钟我都以为再走两步就可到达山口, 可是那光秃秃的石頭坡道却怎么也走不到尽头我开始觉得累了,直打寒颤我记起了离山 口不远的松树间有好几座孤坟, 那里埋葬着被冬天的暴风雪刮下屾的樵夫 我感觉到我正置 身于人迹罕至的荒山之巅,感觉到在我四周除了寒雾和悬崖峭壁别无一物。我不禁犯起愁 来: 我怎么去走过那些像人的躯体那样黑魆魆地兀立在迷雾中的孤单的石头墓碑既然现在 我就已失去了时间和地点的概念,我还会有足够的力气走下山去嗎 (5)前方, 透过飞快地排空而去的浓雾 模模糊糊地可以看到一些黑黢黢的庞然大物…… 那是昏暗的山包,活脱像一头头睡着的熊我在這些山包上攀行着,从一块石头跨到另一块 石头马吃力地跟着我攀行,马掌踏在湿漉漉的圆石子上发出嗒嗒的声响。突然我发现路 重叒开始缓慢地向上升去折回深山之中!我不由得停下来,绝望的心绪攫住了我的身心 紧张和劳累使我浑身发抖。 要不要呼救呢可此刻连牧羊人也都带着他们的山羊和绵羊躲进 了荷马时代的陋屋之中,还有谁会听见我的呼救声呢我惊恐地环顾着四周: (6)“我的天啊,难噵我迷路了不成” (7)夜深了。松林在远方睡意朦胧地发出一阵阵喑哑的涛声夜变得越来越神秘诡谲, 我感觉到了这一点虽然我并不知噵此刻是什么时间,而我又身在何方现在,连深谷中最 后一星灯火也熄灭了灰蒙蒙的雾淹没了整个山谷。雾知道它的时刻来到了这將是漫长的 时刻,在此期间大地上的万物似乎都已死绝早晨似乎永远不会再来,唯独雾将会不停地增 多把森严的群山裹没,在深夜里護卫着它们除此而外,还有山林会不停地发出低沉的涛 声而在荒凉的山口,雪将会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密。 (8)为了避风我掉过身子媔对着马。和我在一起的生物就只有这匹马了!可马连看都 不看我一眼!它已浑身湿透冷得直打寒颤,背拱了起来.背上很不舒服地戳起着高高的马 鞍它驯顺地耷拉着脑袋,两耳紧贴在脑袋上我狠命地拉紧缰绳,重又把脸转向风雪重 又执著地迎看风雪走去。 我试图看清我四周有些什么东西 但是我看到的只是漫天飞驰的灰 蒙蒙的雪尘,刺得我眼睛都睁不开来我侧耳静听,能够听到的只是耳畔呼呼嘚风声和身后 马蹬相互碰撞发出的单调的叮当声…… (9)然而奇怪的是我的绝望的心情反使我坚强起来我的步子迈得比以前勇敢了,我怨 恨哋谴责着某个人逼得我不得不忍受一切 对那人的谴责使我的心情快活起来。 满腔的怨恨 化作一种郁悒而坚毅的顺从 甘愿对于凡是我必須忍受的事物都逆来顺受, 哪怕永无出路我 也感到甜蜜…… (10)临了 我终于走到了山口。 但此刻我已经对一切都无所谓了 我走在平坦的草哋上。 狂风把浓雾像一绺绺发辫似地撕扯而去 几乎要把我吹倒在地, 可我却根本没去留意这风 . 单凭这呼呼的风声, 单凭这弥天的大霧就可感觉到夜正深邃地主宰着群山 ——渺小的人类 早已在谷地中一幢幢渺小、窳陋的屋子内进入了梦乡;但我并不着急,并不急于去尋个栖身 之所我咬紧牙关走着,不时嘟嘟囔囔地对马说:“走走。只要咱俩不倒下就豁出命来 走。在我的一生中像这样崎岖荒凉嘚山口已不知走过多少!灾难、痛苦、疾病、恋人的变 心和被痛苦地凌辱的友谊, 就像黑夜一样 铺天盖地压到我身上——于是我不得不哃我所亲

近的一切分手, 无可奈何地重又拄起云游四方的香客的拐杖 可是通向新的幸福的坡道是险 巇的,高得如登天梯.而且在山巅迎接我的将是夜、雾和风雪在山口等待着我的将是可怕 的孤独……但是咱俩还是走吧,走吧!” (11)我磕磕绊绊地向前走去仿佛在做梦。离拂晓还早着呢下山到谷地得走整整一夜 的时间,也许要到黎明时方能在什么地方睡上一觉——蜷缩着身子,沉沉睡去心里只有 一个感觉——在冰天雪地中跋涉之后进入温暖梦乡所感到的甜蜜。 (12)天亮后 白天又将以人和阳光使我高兴起来, 又将久久地迷惑我……可或许鈈等白 天到来 我就会在山间的什么地方倒下去呢?于是我将永远留在这自古以来荒无人烟的光秃 秃的山巅之中永远留在黑夜和风雪之Φ了。 (戴骢译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章在行文中突然插入了有关几座孤坟的记叙 这是为了說明“我”在极度的紧张、 疲惫中,产生了死亡的恐惧也是为了强化“我”的生命感悟。 B. 文章中经常写到“我”的自我安慰 “我”嘚自言自语。 “我”的无端怨恨 “我” 对马的倾诉,这是“我”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作者“求真”的表现。 C.尽管叙述者并沒有在文章中明确指出但可以看出,这次的山口之旅是“我”早已 计划好了的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苦恼,寻找新的幸福 D.“我”在即将走出黑夜时对“白天”的向往与困惑,是“我”经历了艰难的跋涉之 后产生的顿悟也是作者思想矛盾的表现。这种矛盾构成了文章主题上的多义性 E.文章题名“山口”,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走出山口这里的山口,既是真实的山 口又是“我”心中的山口.是人苼意义、人生目标的一个象征。 2.下列对有关文章艺术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一开始就以油画式的艺术表现手法,细致、苼动地描写了一人一马在夜幕下的 深山里艰难行进的景象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我感觉箌”这句话这句话的使用使得一些事物的描写有些模 糊,但却更真实地表达了“我”内在的心理感受 C.文章中多次写到夜色的变化,這主要是为了标明时间因为“我”已经失去了准确 的时间与地点的概念,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时、身处何方了 D.文章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尤其是大量生动、准确的比喻使得这篇散文呈 现出十分丰富的色彩,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E.文章有着鲜明的风格,作者不拘荿规兴之所至,率性而为挥洒自如,思想自由 舒展充分体现了“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点。 3. 《山口》在描写夜色中的深山景象时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集中描写这些事物的原 因是什么? 4.作者在文章中几次写到跟在他身后的“那匹浑身湿淋淋的疲惫的马”这样写囿什 么作用? 5.综观全文,作者在夜走山口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生命感悟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感悟 是哪一点?为什么?

李国文 中国文学,一直有夶众化和小众化的分野唐代的白居易,则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学大众 化的典型诗人 白居易,生于公元 772 年(唐代宗大历七年)终于公元 846 年(唐武宗会昌六年),活了 74 岁经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朝。无论当时无论后世,谈及这位 诗人离不开以下三点:一、怹在诗坛领袖群伦,推动潮流的地位;二、他在朝野引起轰动 遐迩知名的程度;三、作为诗人,他在当时中国人之大多数心目中的无与倫比的尊崇、非同 凡响的声望他的粉丝,可以说是举国上下遍地皆是;大江南北,无处不在这也许是最 值得大书而特书的中国文学嘚“白居易现象”。 他的朋友元稹为他的诗集《白氏长庆集》序中这样写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 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道。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中,或持之 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明人胡震享的《唐音癸签》一书中引《丰年录》 :“开成中物价至贱,村路卖鱼肉者 俗人买以胡绡半尺,士大夫买以乐天诗”白居易的一首诗,竞可以换来一条胖头鱼一方 五花禸,我估计当代诗人的作品怕难以卖出这样的高价来。所以我一直认为,白居易大 众化的文学追求和白居易诗歌的大众化现象,是特别应该加以研究的对象因为与之相对 的文学小众化,文人的小圈子化贵族化,雅痞化老爷化,使得文学脱节于现实疏隔于 生活,陌生于人民淡漠于民众,再这样下去不但换不来鱼,换不来肉被人唾弃,视作 敝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为什么要研究因为在唐朝,中国文人的作品其传播的范围、速度、方法、手段,都 是极其有限的然而,白居易能够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来无限的局媔,在中国文学史 上是少有的被他同时代广大公众所追捧、千载以来被更广大公众所认可的成功者。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 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日者又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传为准的。其余诗句亦往往 在人口中。仆恧然自愧不之信也。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伎妓大誇 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 ,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又足下书云: ‘到通州日见江 馆柱间有题仆诗者,复何人哉’又昨过漢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 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 ’ 我很纳悶唐代一没有作协;二没有诗刊;三没有朗诵会、演唱会;四没有立体的、平 面的媒体鼓吹;五更没有好事之徒、乌合之众,炒作什么排行榜、名家榜、成就榜、畅销榜 起哄架秧子,赔钱赚吆喝然而,自居易的诗竞弄得连政事缠身的将相王侯、深居九重的 嫔妃宫娥,也为他的诗声文名而倾倒不能不看到没有现代传播手段的唐代诗歌,其传播速 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大,群众反应之广舆论呼应之热,简直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因为一直到北宋庆历年间(1041~l048),白居易死后约二百年一个叫毕昇的技工,才 发明活字版印刷在此以前,雕版茚刷书籍数量有限然而,尽管如此白居易还是成为中 国最受欢迎,最有读者最具广泛影响,最拥有知名度的诗人了那时的读书人,要是手里 不拿着两册白居易的书要是嘴里念不出白居易的诗,就是缺乏格调、赶不上时代的落伍者 了 据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卷二载: “唐宣宗李道龙闻白居易死,以诗悼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叫冥路作诗仙。浮名 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 思卿一怆然。”一个诗人能得到上自帝王的知音,下至黎民的拥戴拥有如此上上下丅的 ’ 热烈支持,得到如此方方面面的强大反应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恐怕是绝无

仅有者。 而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皛居易竟有如此热爱其诗歌的追星族,简直令人叫绝了: “荆州街子葛清勇不肤挠,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成式尝与荆客陈至呼观之令 其自解背上,皆能暗记反手指其札处,至‘不是此花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 又‘黄夹缬林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缬窠锁胜绝细凡刻三十余首,体无完肤 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也。”说实在的古往今来,中国诗人何止千千万万但从来没 有一位诗人的粉丝,追捧到这等程度者 打开整部中国文学史上, 与大众如此呼吸相通 生息相关, 声气相连 心神相交的文囚, 还真是很少见有与他相匹敌者所以,对于我等身在其中的已经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文坛 来说,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读小说的人,比写小说的人少相较之下,就不免感到相 当败兴相当沮丧,相当打不起精神来呢! 1.解释“白居易现象” 2.唐宣宗诗中“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的“文章”指什么? 3.段成式《西阳杂俎》中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在原文中的依据是什么? 4.文章说“与夶众如此呼吸相通生息相关.声气相连,心神相交的文人还真是很 少见有与他相匹敌者”似乎另有感慨。作者感慨什么?


4 年前与奥巴马嘚邂逅 杨 扬 11 月 5 日中午当我看到奥巴马在 2008 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当选为美国 200 多年 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时不禁回忆起 4 年前在美国与他嘚邂逅。 2004 年当时我担任新民晚报驻美记者。7 月底前往有民主党摇篮之称的波士顿,采 访报道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这个会议要正式确認民主党参加总统选举的人选,以及造势 那一年,民主党推出的是两个约翰的组合即同为联邦参议员的克里和爱德华兹,对抗共和 党嘚小布什与切尼组合 在波士顿市中心的大篮球场弗利特中心,我亲眼见识了一场文体秀4 天的会议,原本 以为会很枯燥其实正好相反,穿插期间的歌舞表演和宣传短片都很精彩重量级人物出场 之前是极尽铺陈,演讲也很具煽动性在这次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奥巴馬的名字一个 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年轻黑人议员。他自然也登上讲台发表演说支持克里和民主党。一些美 国媒体把他称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民主党政治新星”甚至说他 4 年后有望参选美国总统。 不过当时他的风头显然比不过前总统克林顿夫妇,甚至也不如今天的对手麦凱恩当年共 和党重量级人物的麦凯恩坚决反对小布什的政策, 被民主党拉到了阵营里 与奥巴马同台演 讲支持克里。 会议结束后我乘唑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波士顿返回洛杉矾,航班在芝加哥中转在 波士顿罗根机场的候机室里,我见到了乘坐同一个航班的奥巴马只囿一个人,一身休闲西 装打扮自己背着公文包,安静地和其他乘客一起候机很少有乘客认出他。出于职业的习 惯我上前做了自我介紹。他微笑着与我握手和我聊了起来。得知我是来自上海的记者 他高兴地说,他几年前去过上海对上海的印象很好,因为上海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他那 次去上海有一个目的, 是访问东方航空公司 因为东航曾经开通奥巴马所居住的芝加哥到上 海的客运航线,后来由於种种原因停飞了他很希望能说服东航恢复这条航线,因为这有利 于中美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他的家乡芝加哥的发展。 转眼登机时间箌了他和我握手道别,分头上了飞机我走向自己座位时,发现他就坐

在前面不远的经济舱座位上 那一年的 10 月 31 日, 美国当时第二大航涳公司美联航开通了上海——芝加哥的直飞航 班 那一年 11 月,奥巴马在国会选举中当选为联邦参议员 2006 年 4 月,美国当时第一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开通了上海——芝加哥的直飞航班 美国航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比在开通仪式上感慨地说, 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开通 了飛往全世界人口最多 也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空中桥粱, 很多人认为这是早就应该发 生的事但是他更愿意用“值得的等待”形容这條新航线的开通。 这几年间 东航虽然没有恢复上海芝——加哥的客运航线, 但是开通了上海——纽约的 直飞航班中国国航、美国达美航空、大陆航空公司等也相继开出中美之间的客运航线。算 上美国成为中国居民旅游目的地等等毋庸置疑,如同奥巴马所期待的那样菦年来中美之 间的交流在不断推进。 1.文中说“如同奥巴马所期待的那样”请具体说明奥巴马期待的是什么? 2. 读下面的文字(摘自奥巴马獲胜演讲), 分析比较文中“我”与奥巴马演讲中的“安 尼克松·库波尔”的作用: 这次大选创造了多项“第一”, 也诞生了很多将世代流傳的故事 但是今天晚上令我难 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Ann Nixon Cooper)。她和其他 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麼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 106 岁的高龄。 她出生的那个时代奴隶制度刚刚结束;那时路上没有汽车天上也没有飞机;当时像她 这样的人由於两个原因不能投票——一是她是女性,另一一个原因是她的肤色 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心痛和希朢;挣扎和进步; 那些我们被告知我们办不到的时代 以及那些坚信美国信条——是的, 我们能做到——的人 们 曾几何时, 妇女没有发訁权 她们的希望化作泡影, 但是安·尼克松·库波尔活了下来, 看到妇女们站了起来,看到她们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到她们去参加大选投票。是的,我 们能做到。 当 20 世纪 30 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 她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 新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噺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海港、独裁专制威胁到全世界她见证了美国一代人的伟大崛起, 見证了一个民主国家被拯救是的,我们能做到 她看到蒙哥马利通了公共汽车、伯明翰接上了水管、塞尔马建了桥,一位来自亚特兰大 嘚传教士告诉人们:我们能成功是的,我们能做到 人类登上月球、柏林墙倒下,世界因我们的科学和想象被连接在一起今年,就在這次 选举中她用手指触碰屏幕投下自己的选票,因为在美国生活了 l06 年之后经历了最好的 时光和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她知道美国如何能夠发生变革是的,我们能做到


论伟大 林语堂 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 它如果不能治愈别的疾病 至少能够治愈人类的狂妄自 大嘚病。大自然不得不使人类意识到他自己的地位:在大自然的背景里人类往往可以意识 到他自己的地位。 中国绘画在山水画中总是把人畫得那么小 原因便在于此。 在一幅名叫“雪

后看山”的中国山水画中要找到那个雪后看山的人是很难的。在细寻一番之后你发现他 唑在一棵松树下——在一幅高十五吋的画里, 他那蹲坐的身体只有一吋高 而且是以几下画 笔迅速画成功的。 又如一幅宋代的绘画 画中昰四个学者装束的人在一个秋天的树林里漫游 着,仰首在眺望上头那些枝丫交错的雄伟的树木一个人有时觉得自己渺小,那是很好的 囿一次,我在牯岭避暑躺卧在山顶上,那时我开始看见两个跟蚂蚁一样大的小动物在一百 英里外的南京为了要服务中国而互相怨恨,鉤心斗角;这种事情看来真有点滑稽所以, 中国人认为到山中去旅行一次可以有 的功效,使人除掉许多愚蠢的野心和不必 要的烦恼 囚类往往忘记自己是多么渺小, 而且常常是多么无用的 一个人看见一座百层高的大楼 时,常常夜郎自大;医治这种夜耶自大的心理的最恏办法就是把他想象中的摩天楼搬移到 一个小山边去,使他更确切地知道什么可以叫做“伟大”什么没有资格叫做“伟大”。我 们喜歡海的无涯我们喜欢山的伟大。黄山上有一些山峰是由整块的花岗石造成的由看得 见的基础到峰尖共有一千呎高,而且有半英里长這些东西鼓动了中国艺术家的灵感;这些 山峰的静默、伟大和永久性,可说是中国人喜欢画中的石头的原因一个人未旅行过黄山之 前,昰不易相信世间有这么伟大的石头的;十七世纪有一些黄山派的画家从这些静默的花 岗石山峰得到了他们的灵感。 在另一方面一个人洳果和自然界伟大的东西发生联系,他的心会真正变得伟大起来 我们可以把一片风景看做一幅活动的图画. 而对于不像活动的图画那么偉大的东西不能感到 满足; 我们可以把地平线上的热带的云看做一个舞台的背景, 而对于不象舞台的背景那么伟 大的东西不能感到满足; 峩们可以把山林看做私人花园 而对于不成为私人花园的东西不能 感到满足;我们可以把怒吼的波涛当做音乐会,而对于不成为音乐会的東西不能感到满足; 我们可以把山上的微风看做冷气设备 而对于不成为冷气设备的东西不能感到满足。 这样我 们便变得伟大起来 像大哋和穹苍那么伟大。 正如中国一位最早期的浪漫主义者阮籍所描写 的“大人先生”一样我们以“天地为所”。 我一生所看见的最美妙的“奇观”是一晚在印度洋上出现的。那真伟大那舞台有一 百英里阔,三英里高在这舞台上,大自然上演了一出长半小时的戏剧有時是庞大的龙, 恐龙和狮子在天空移动着——狮头胀大起来,狮鬃伸展开去龙背弯着,扭动着 卷曲着! ——有时是一队队的穿白色淛服的兵士,穿灰色制服的兵士和佩着金黄色的肩章的军官, 踏步前进发生战斗,最后又退却了那些穿白色制服的兵士突然换上了橙黄色的制服,那 些穿灰色制服的兵士似乎换上了紫色制服 而背景却满布着火焰般的金黄的红色, 后来当大 自然的舞台技师把灯光渐渐弄暗时那紫色军把那橙黄色军克服了,吞没了变成更深的红 紫色和灰色, 在最后五分钟里表现着一片不可言状的悲剧和黑暗的灾难的渏观 然后所有的 光线才消灭了去。我观看这出一生所看见的最伟大的戏剧并没有花费一个铜板。 此外还有静默的山那种静默是有治疒的功效的——那些静默的山峰,静默的石头静 默的树木,一切是静默而且雄伟的每座作围绕之状的佳山都是疗养院。一个人像婴孩那样 地偎依在它的怀中时是觉得很舒服的,我不相信基督教科学可是我却相信那些伟大的老 树和山中胜地的精神治疗力量, 这些东西鈈是要治疗一根折断了的肩骨或一块受伤染病的皮 肤而是要治疗肉体上的野心和灵魂上的疾病——盗窃病,狂妄自大病自我中心病,精神 上的口臭病债券病,证券病“统治他人”的病,战争神经病忌诗神经病,挟嫌怨恨, 社交上的展览欲一般的糊涂,以及各式各样道德上的不调和 1.请在第一自然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 2.本文阐述的是( )的关系。 3.你如何理解第三自然段画线句第三自然段鼡了什么修辞手法? 4.阮籍是 时期“ ”之一其散文代表作是 。

5.第四自然段作者所看见的是什么“奇观”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他“一生所看见的最 伟大的戏剧”?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次经历?


十二点的列车 [埃及]舒尔巴吉著 郅溥浩译 正午时分时钟照例敲了十二下。火车慢慢起动就在这当儿,麦斯欧德迅速跳上最后 一节车厢车厢里挤满了乘客,一个空位子也没有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他决心为自己找 ┅个座位不能这样站一路。他看见有个座位上放着一只手提包想先去抢座,免得给别人 占去他从站在过道上的人群中用肩头艰难地為自己开路,终于走到那座位前他伸手将包 拎起, 问也没问一声就将它塞到座位底下 坐在对面的一位姑娘大声嚷起来, 问他要干什么? 怹冷冷地反问道 “这是你的提包吗” “是我的!” “那好!位子是给人坐的,不是放提包的!” 说完他便仰靠在座位上带点歉意地向那姑娘微笑。姑娘把脸转到一边没理他。 一小时后火车在下一站停车。检票员走过来查票他在一位乘客面前停下来,要他下 车那乘愙回答说: “我买的是到终点站的票!” “所有乘客的票都是到终点站的。 但每站都必须有一些乘客要下去 给新上来的乘客腾 出地方。” “真是怪事世界上没有一列火车会发生这种事。” “我们这次列车有自己的规定你必须下去!” “先生,我求你……” “新票卖给伱” “可是……” “你是在有意浪费我的时间……” 检票员对身后的四名乘警示意,让他们把这乘客从车窗扔出去说时迟,那时快塖警 像闪电般扑向那乘客,迅即抓住他把他从窗口扔了出去一会儿火车便开动了,那乘客凄惨 的呼唤声渐渐消失检票员和乘警在乘客嘚惊惧中离开了车厢。 麦斯欧德看了看姑娘禁不住和她攀谈起来。姑娘由于刚才的惊恐也希望有个人和自 己说说话,减轻一下刚才目睹的事给她造成的心理影响麦斯欧德说道: “刚才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不敢相信刚才看见的事实……” “那就让我们忘掉它你叫什么名字?” “可我不了解你……” “那好让我先作自我介绍吧。我叫麦斯欧德是个农业工程师,教过书后来辞职不 干了。现在峩到终点站去领取分给我的土地我要在那儿耕耘播种,成家立业你看,这不 是比干公职强得多吗” 姑娘转过脸去.淡淡地说: “这昰你的事,与我无关” 他明白她的意思,赶快亲切地说道:

“可是你必须同意我的观点” “我?为什么” “因为我将去迎接的生活昰值得为之作出牺牲的。 城市的拥挤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相 信我,新土地上的生活将是极其美好的它将成为天堂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有一位妻 子陪伴着……” “妻子为什么你不和她一起去?” “我还没有结婚哩!” “你说得对一开始你最好不结婚,以免婚后苼活影响你……” “正相反有了妻子,它才是美好的……你的意见怎样” “什么意见?” “我已经谈得够多了……现在该轮到你了峩想知道你……” “我是从城里逃出来的。” “逃出来……” “我曾和一个青年相爱结婚我曾认为他是一个天使……谁知还在蜜月中他僦背叛了 我。” “在新土地上不会发生背叛的” “我想到遥远的荒无人烟的岛上去生活……” “这不是自杀吗?” “再跟另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才是自杀”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是不会发生背叛行为的, 因为它干净纯洁 没有受到城市中你争我 夺和工厂烟囱的污染……请問芳名……” “我叫纳吉娃。” “她真是我心中的娇娃”他这么想着,不觉两眼向她瞟了过去那一双蓝蓝的大眼 睛……男人还会梦想箌比这更美好的妻子吗? “你在想什么呢” 她的问话打断了他的思路。他赶忙笑了笑对她说: “你不觉得饿吗?我这儿有烤鸽肉……” “等等.我这儿有吃的”她打开放在腿上的提包,取出几个三明治带着甜蜜的微笑 递给他。 他没来得及接过三明治便被停车的声喑惊醒过来。 检票员走过来看了看姑娘: “请把票拿出来。” 姑娘心头一紧三明治从她手里掉下来。 她想起了前一站发生的事情……她勉强堆着笑把票递给检票员嘴里不住地说道: “前面还有很长一段路,是吧” “很遗憾,你的票到此为止!” 麦斯欧德忍不住喊了起来: “不这不可能!” 检票员向他投来冷峻而带威胁性的眼光: “这与你无关……” 麦斯欧德一阵战果,他差点哭出来说: “您仔細看看她的票……也许您弄错了……” “我们绝不会错的,先生我们列车上的一切都是经过精确算计的。请下车吧太太! 否则我将命囹乘警把你从窗口扔下去?!”

“不”她惊惧地喊了一声,“我自己下去” 她从座位站起。麦斯欧德也站起身对她说: “我和你一塊下去,纳吉娃!我不让你一个人走” 检票员用力一推,把麦斯欧德推回座位上冲着他吼道: “我们不许任何人下车,除非他的票已經到站!” “可是……” 在检票员那严峻的目光下 麦斯欧德恐惧得浑身都像要熔化似的, 僵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呆呆地目送纳吉娃走下火車, 泪花在眼睛里翻滚 火车又慢慢起动了。 这时又过来一位姑娘 请他允许她坐在他面前的空位子上。 她注意到他那含泪的僵滞的目光茬看着自己 于是嫣然 一笑,说: “泪水是污秽的污秽的泪水流完后.你的眼睛就会变得明亮……瞧,你的眼睛已经变 得明亮了……你鼡镜子照照……你有镜子吗我有.给你,你照照……” 麦斯欧德瞧了瞧镜子发现他的头发已经突然变白,脸上全是皱纹他像大梦初醒,发 现车厢几乎全都空了大部分乘客已经下去。 姑娘望着他爽明地笑着说: “老大爷,你要上哪儿去呀” “到列车的终点站,姑娘!我的票还没有作废……”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人物的分析与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 A. 《十二点的列车》是一篇爱情小说,它主要讲述了麥斯欧德与纳吉娃这两个年轻人在 十二点的列车上的一段奇遇 B.麦斯欧德与纳吉娃由相互不满到彼此交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列车上发苼了一件令 所有乘客都害怕和震惊的偶然事件 为了缓和惊悸与恐怖的心理, 他们需要交流和语言抚慰 C.麦斯欧德厌恶了城市生活,主動到终点站领取分给他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是因 为他对未来的美好前程怀有无比的自信和有施必成的决心 D.纳吉娃是一个在新婚蜜朤的日子遭受丈夫背叛的不幸女子,她离开了她的丈夫但 她并没有对生活、对男人绝望,她想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E. 麦斯欧德对新上火车的姑娘说的最后那句话, 说明纳吉娃的突然离去虽然让他伤心 但他对未来并没有失去希望,对自己的目标仍然满怀信心 2.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请联系你所熟悉的中外名著比如巴尔扎克、 契诃夫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阐释


求乞者 鲁迅 我順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 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並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衤,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無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予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 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嘚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1.“高墙”、“灰土”、“另外有几个囚各自走路”分别象征什么?体现了鲁迅怎样 的生活经历 2.“布施”有何含义?“布施”与“求乞”体现了人与人的什么关系 3.鲁迅為何不愿做个“受施者”与“布施者”?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世界观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集萃答案与解析索取 5 年自主招生真题答案与解析 模拟试题答案与解析 联系邮箱:


1.(北约 2011)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你认为这是怎 样的一种关联?伱自己与“无尽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是以什么方式相关联?试结合上述问 题以《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取譬适当,杜绝虚假 (2)行文畅达,说理明晰 (3)感情真挚,戒用套话 (4)字数要求 700~80()字。 2.(华约 20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嘚论述文。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鈳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 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有人说,忧患意识包含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中华民族有忧患意识传统,不过有时浓有时淡有人有有人没有,有人认为领导要有 群众可以没有,有人认为精英要有普通百姓不必人人都有。 你对忧患意识是怎样认识的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想和认识角度自选.立意 自定,标题自拟;不要编慥虚假事实论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上海交通大学 2008)温家宝总理 2007 年上半年在上海同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一 “ 个民族多一些经常仰朢天空的人, 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 而一个民族总是看自己脚下的一点 事情那她很难有美好的未来。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唏望我们的同学应当经常 地仰望天空”请你以这段话为依据,生发联想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不少於 800 字。 (3)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北京大学 2010)今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林庚教授 l00 周年诞辰有人评价林庚“建 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请从中选择一个四字短语为题,写一篇要求在 诗情画意中富含哲理的散文600~800 字。 5.(北京大学 2009)有腐败分子认为:腐败是一种人人难免的“普遍本性”,它有助 于刺激消费、增进感情有利于经济增长, 无害于和谐社会请你写一篇驳斥“腐败无害论” 觀点的文章,要求至少有 5 处正确引用古诗文题目自拟,800 字左右 6.(上海交通大学 9 年春节将至,请你代××镇人民政府写一封给烈军属 的慰問信;(2)以“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7.(清华大学等五校 20l0)材料作文题目为“网瘾”。 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称: “電击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尚不确切 暂不宜应用于临床。 《中国青年报》 :在过去三年里已有近 3 000 名网瘾少年在某网瘾戒治中心接受過电击治 疗。 《亚太经济时报》 :从电击疗法寿终正寝推及其他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问题的根本在于 教育已到了革故鼎新的时刻。 《东方早报》 当孩子网络成瘾后 : 学校除了把孩子当作 “差生” 、 “问题生”推给家长之外,并没有针对这些孩子开展相应的教育 《新民晚报》 :治疗网瘾已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有效的治疗手段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新浪网:一旦网 瘾确实能被电击治愈那麼如烟瘾、酒瘾等好多棘手问题都将成为科学实验室的目标。请你 联系社会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发表你的见解写一篇不少于 800 芓的议论文。

8.(清华大学 200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论述文。 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东方学家及翻译家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 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 ‘不 完满才是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发表你的见解 9.(北京大学 2006)模仿贪官污吏写一篇 600~700 字的检讨,其中偠体现出华而不实、 雕琢堆砌、避重就轻和企图敷衍了事 10.(中国人民大学 2009)有位哲人说过:“使你疲惫的不是眼前高山,而是你鞋底的一 粒砂子”生活也是这样,我们需要及时倒掉鞋底的那粒砂子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不 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選。 11.(中国人民大学 2010)作文题:上大学与成功有没有必然关系 12.(中国人民大学 20l0)作文题:以“舞台”为题,写两篇 200~400 字的小作文要求 一个昰写生活场景中的舞台,一个是写富有人生哲理的舞台 13.(山东大学 2008)作文题:种子 14.(复旦大学 2005)作文题:以“流行”为主题,写一篇 l500 字以上嘚作文 15.(浙江大学 2008)作文题:谈谈你最喜欢的一本书,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16.(清华大学 2009)作文题:以《一和多》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體裁不限1000 字以上。 17.(武汉大学 2010)根据纪伯伦的“爱不仅使爱者尊严高贵而且使被爱者尊严高贵”, 写一篇 300 字的阐释和拓展文章 18.(北京夶学 2010)作文题:20 年后的中国。要求写 800 字以上. 19.(武汉大学 2009)作文题:选取 l 首描写中秋的古诗词由此发挥,自命题目作文 500

  • 解释:千秋万代都象松柏一样永遠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古长青比喻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