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和绅后人人主要居住地

[转载]家族的历史&·&族谱渊源及六支系的主要居住地
第二章:族谱渊源及六支系的主要居住地
周村李氏第五次续修谱序中这样写道:
“吾族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自直隶枣强县徙居山东省长山县之古城,两世单传仅识姓氏,第三世祖古城公系明正德例监,考之县志,距永乐八十余年有记载,则第一世即始迁之祖也,葬凤凰山北九龙口,向口正南偏西。”
据族谱考证,第三世古城公从县志查得士举公是移民第一代,由此确立了本族的始祖为士举公。据史料记载,明朝除洪武年间一次移民高潮外,在永乐年间()也有一次大规模移民(《枣强县志》)。根据文献资料考证,明朝移民主要转移地就是直隶枣强县。山东各地众多族谱都明确记载是来自枣强,也因此有大量移民后代到枣强寻根。不过根据枣强县志办人员介绍,明代永乐年间枣强县在册人口约九千人,不可能出现万人以上从枣强直接移民到山东各地的情况。比较接近史料的说法是先通过山西移民到枣强中转或暂时驻留之后再外迁。如今从谷歌地球上看枣强县,其周边遍布大小村庄大半以姓氏命名,如史家庄村、丁家庄村、毛家园村、北李庄村等,这是否是当时举家移民后的暂驻之地所形成?同时通过枣强方言与淄博地方(或家乡)方言也能判断出其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夜来后晌(昨天晚上),勃拉盖(膝盖)、七里扑愣(没次序)等,因此,我个人倾向于当年的移民是从山西到枣强,驻留一至两年后再外迁,当然也有的留在枣强定居。
在我们族谱中明确记载是自枣强迁徙至山东长山县古城村,但在第七世李化熙(明进士)资料中,祖籍为山西盂县,这是否意味着始祖就来自山西盂县移民呢?从明朝两次移民史料看,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但对于本族先祖是否来自山西盂县尚缺乏必要的证据。这也是我一直希望追踪考证的重点,遗憾的是在写下这篇文章之时,我也只能提供一些尚未证实的推测。有关祖籍是不是山西盂县以及在今天的盂县还有无本族宗亲,留待后面章节单独说明。
“三支二门之一,七世祖淦秋公,敦祖敬宗,有所记载。三支长门之五,八世祖又何公复加增订,因远宦失稿。康熙三十八年春(1699年)在京候补,从一支长门九世祖寍侯公官衙书套得抄录的淦秋公旧册,喜出望外,又重加增订。三支二门之一,九世祖中丞公,当年倣史书法,创修李氏家谱成稿。康熙四十四年春(1705年)带稿至福建赴任,当年秋后,公事之暇付梓,成功的创修了相距明朝永乐四年二百九十九年的李氏家谱。”
族谱中的淦秋公即七世祖雍熙公,康熙戊申五月二十二日卒,得年六十有七。雍熙公未入仕为官,算是周村当地乡绅名人,晚年著有《翠岩偶集》。清初诗人王士祯在《带经堂集·蚕尾续文》中录有《诰赠大理寺卿李公家传》,对雍熙公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对于七世祖雍熙公一生追求“为善去恶”的品格,我期望在后续章节中详细阐述。
雍熙公本身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文化人,其孙斯义公入朝为官而得赠不少官衔,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富裕。据族谱记载,雍熙公是周村李氏族谱撰修的第一人,记录了家族以往的历史片段。
八世祖又何公进行了增订,但因到黔南任官而丢失手稿。三支长门之五又何公名讳李予之(经四修族谱考证)。又何公1699年在京候补时,从九世祖寍侯公官衙书套得到雍熙公旧册,重新修订,寍侯公名讳李其昌(经四修族谱考证)。由九世祖创修成稿并于1705年付梓。最后成稿的中丞公即雍熙公之孙李斯义(1644年~1707年),当年带稿去福建任巡抚。斯义公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进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学历的文化人加官员身份,承担族谱撰修自然有能力也有实力,但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根据《由义集而自开商埠》的论文(厦门大学·邹方幸)考证,斯义公不仅撰修了世系图,还对当年的人口及家族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到康熙丙戍年(1706年)第四世祖槐轩公和松轩公两支已经在人口发展上出现巨大区别,槐轩公一支生男丁387人;松轩公一支生男丁45人。在科举方面差距更大,槐轩公一支文武进士10人、举人9人,而松轩公一支尚未有零的突破。我个人分析家族发展过程,始祖移民至此以农为生,当生活稳定之后,便有一定条件参加乡试,明末在家族中终于出现登科之人,这就七世祖化熙公其在四十岁时中进士,也从此带动光先公这一支从农民之家到官宦之家的转变,不仅考中科举之人增加,因朝廷“官荫”而当官的也不少,如:化熙公之孙李斯佺,伯父因之公殉职,本应其弟官荫,但因病逝,由侄子李斯佺顶替,最后在两淮盐运史位上病逝,其时与曹雪芹之父尚有不错的交往。在封建社会只有走入仕途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经济基础的转变必然带来包括教育在内的大幅提升。同时,在封建社会朝廷以官赠官,以官举官,以官荫官,就象蒲松龄所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于当时的社会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也可以推测本族四世祖松轩公一支因未有登科的突破,家族仍以务农为主,经济基础没有大的转机,人口少,教育机会少,为官之路难走,“发达”的机会就自然不多。
在整理族谱时也注意到,光远公一支大多外迁到淄博其他区县,如淄川、博山、新城、历城等地,相比较明末清初时期光先公一支在周村附近居多。过去中国家族观念比较强,族人相互影响比较大,既包括经济、教育上的互帮互助,也包括走入社会之后的互相提携。如:王士祯在《诰赠大理寺卿李公家传》中写到的雍熙公对本族的帮助很多。而雍熙公与从兄化熙公同研习就是共同学习的一面。总之在封建社会,要想家族发达,人丁兴旺,一是经商完成财富积累;一是科举入仕为官,但这两条路都不容易,至少需要一个转折点,显然四世祖光远公一支未能获得机会。但是这也正是中国庞大封建社会的最大多数而已。
我本人来自四世祖光远公一支的五支三门,虽说同族两家发展炯异,但通过对老家先辈的亲身感受和文献资料对周村其他宗族先辈事迹的描述中,却明显感觉到家族先辈们为人处事的相似风格。以我伯父执恭公为例,虽自身生活艰难,却一生为人正真、善良,一直不忘帮助乡邻(见《家人的荣耀·我的伯父》)。这与清初诗人王鱼洋所描述的雍熙公“惇睦善举”极其相似。这是相同的血缘关系还是相同的家风所致?我更想信是后者。这也是我一直努力通过整理族谱资料,寻找先祖优良传统,让我们后人能够发扬光大,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对自己是家族之光荣,对国家是民族之光荣的根本愿望。我特别敬佩雍熙公对子孙的训导:“汝曹读书当以圣贤为师,吾不愿汝为贵人,愿汝为善人足矣。”在此愿与本族同辈及后生们共勉。
“又距五十一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第一次续修。又距九十七年,咸丰三年(1853年),第二次续修。其间弟冒兄名,孙犯祖讳,不可胜记。又距五十三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第三次续修。又距二十九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第四次续修。”
族谱创立之后已进行五次续修,前四次续修中1906年光绪版1)和1935年民国版2)均在省图书馆和周村区地方史志办公室有保存。第五次续修是一支长门周村杏园子村前辈李执杰执笔,在众多宗亲的协助下于2003年手写完成。我今天所看到的族谱即第五次续修版本,是本族兄长忠海哥当年去周村领来的族谱,弥足珍贵。
注2):题名:李氏家谱:不分卷:[长山];作者:李佐辰等篡修;版本:民国24年(1935)石印本;居地:山东,邹平,长山;先祖/名人:始迁祖:[明]李士举;摘要:始迁祖士举,明永乐四年由直隶枣强县迁山东长山县古城。册一序文、世系,册二至七世表,册八坟图、祭田、居址等。
那么族谱中的六支系主要居住在哪里呢?下面仅列出部分在五次续修时所留联系人居住地,其余族谱所记居住地待整理成图册后再公布,也欢迎本族宗亲提供最新居住地。
那么第三章会是什么内容呢?我想结合前期对本族与山西盂县李氏关系的查询,谈谈对祖籍的前期考证。
(周村李氏家族群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答案带解析】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B.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首领,掌管着旅行和商业。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宙斯的妻子。C.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B【解析】试题分析: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旅者之神,主要为众神的使者、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查看科目考点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住地所在区县社区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