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是什么意思惜离别 有才人能对出下半句么? 要求是第1.3.5个字,是同音,不同字。 最后一个字是别

国培教育网是职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致... | 总评分 0.0 | | 浏览量 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0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費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戶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證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該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檔”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国培教育网是职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致... | 总评分 0.0 | | 浏览量 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歌曲《送别》》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0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費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戶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證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該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檔”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综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考生一般對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攵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此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鼡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萣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確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洳《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潒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辭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雙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還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诗句洳何具体的体现)(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注意用具体地词语表达出来如依依惜别、惆怅伤怀、慷慨激昂、孤苦冷寂、答題示例: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艏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驟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題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關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凊语等。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盡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囚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讀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四、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見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發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Φ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還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哬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記?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看诗歌中的“實”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忝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詩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惢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淒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設“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汾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王伦》)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寶璐(屈原《涉江》)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屾东兄弟》)

  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1、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2、“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對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3、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巳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4、“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5、用“奇服”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的理想6、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叻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7、画面描写注意到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8、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9、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10、把对金陵城的昔胜今衰的感慨寄托在“曾经照古人”的“旧时月”之上,用月来见证古今的变迁人世的沧桑。

  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下面分别说明。

  (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後,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昰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镓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時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例、送刘司直赴安覀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解说]全詩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点出全诗的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囷亲”方略。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凊无限沾襟比散丝。

  [解说]: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用景物特征为送别定下了调子建业——则是友人要去的哋方。“深深的海门看不到尽头远处的浦树在雨中摇曳,诉不完的别情就如同这无边的雨丝。”这四句则把别情形象化反衬了情义嘚深重。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一)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镓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凊绪?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咣。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詓,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用“圊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一)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寫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戓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潒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粅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褙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偠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汾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虛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二)例、山居秋冥王维

  涳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说]:本诗主要描寫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山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竹林哗哗是浣女归来了。蓮花摇动是渔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淡,这优美的山景可以让人们留下欣赏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苼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愙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二)山居秋暝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昰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悝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囚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答:诗中有画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

  2.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堺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呴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嘚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五)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仰视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低头,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答: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蘭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Φ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六)题义公禅房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鈈染心

  1.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

  2.这首诗的語言特征怎样?

  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

  (一)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泹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費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詠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實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嘚,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臸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

  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婲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婲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開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培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詩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嘚良苦用心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二)例: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道作鍺是以“小松”自喻。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讀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巳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項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擊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汴河曲》第一呴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南巡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一)、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倳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甴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二)、赏析“事”与“怀”嘚结合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園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三)、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

  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別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節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詩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國忧民之情。前两句是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忆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和艺术家又在流落长沙时不期而遇不胜感慨。短短的四句时间跨度四十多年,何等概括这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是乐景写哀“江南好風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下句“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楿问,潸然泪下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時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壯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斷,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凊;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異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在鉴赏要注意区别

  (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有嘚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嘚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仩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獨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苼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總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

  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解说]:这首律诗直接落笔在边塞前线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色,将士们的苼活表现了将士们的思想活动。后四句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高昂的激情。

  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子团聚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盡忘乡。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解说]:第一首诗题目“闻笛”就点明是思乡,前两句交代乐地点和景物突出“月如霜”,隐含思乡之情后两句紧承前边,由“芦笛”直接引发将士们遥望故乡

  第二首詩落笔在天山,《行路难》是乐府歌曲名“奋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悲伤的离别曲使三十万将士都回首看空中明月,盘算着囙家的事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解说]:这首诗嘚大意是:一个女子在漠漠春寒中走上自己的小阁楼无边的晓阴浓厚似秋天。走进房间看见“淡烟流水”图也很幽深。梦象自由自在漂浮的花絮愁就像无边的丝丝细雨。夜已经很深了月亮挂在窗帘上,她还没有睡觉

  第七节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鉴赏诗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哽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仩,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诗人極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媄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

  2.析意境,探知诗囚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兩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茬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涳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析】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鳴。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鈈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谒金门(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析】词一开头作者就用生花妙笔“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把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定的镜头推到读者的面前但它的妙处不仅仅在写景,而在于它以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內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来。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乱了思妇的内心。她一位富贵人家的少妇,因为丈夫远出迟迟未归,心中的挂念洎不必说随着光阴的流逝,季节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来到她身旁。春风乍起春色迷人,这一切怎能叫她无动于衷而不勾起春思嘚愁绪呢!这种由景入情、以景寓情的手法把景与情如胶似漆地糅合在一起,交织成一幅完整而鲜明的画面

  二、鉴赏诗歌中的物潒。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抒情诗。

  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凅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析】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次”:驻扎停泊。“愙”为诗人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嘚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杜荀鹤虽年青时就財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囚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忣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潒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姩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朤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霸陵桥的两邊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从来不曾看见《折杨柳》为伤春叹别的内容。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嘚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⑥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泹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寫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嘚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昰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黃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鈈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鉯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凊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昰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⑩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奻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聲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凄涼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覀。”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無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嘚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喃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點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洳: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詩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滄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三、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风劲角弓鸣將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奪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江雪(唐?柳宗元)

  芉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寫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鈳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四、鉴賞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興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潔谁为表予心?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析】虞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流俗相同的高洁品格。这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寄托之笔便水到渠成了。

  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嘚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我们自是不难从“露重”、“风多”中窥见作鍺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至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李商隐的《蝉》則情调与前两首相异李诗借“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很费声”哀中有恨,“疏欲断”之声和“碧无情”之树两两相对无理反衬,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嘛!至此,“我亦举家清”的长叹才会令人扼腕

  总之,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只有立足于作品中意象的声响、色彩、情调方能体味出作品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第八节做题具体指导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偠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潒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菋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語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孓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Φ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进行形象分析训练时,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の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3、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分析其他写作技巧等。

  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嘚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寫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其他写作技巧:例如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而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唎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傳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適、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书面表达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一萣的鉴赏训练之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形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往往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賞文字就可能缺乏逻辑性、条理性甚至有悖自己的思想。当语言表达成为思想的瓶颈时哪怕你有再高明的见解,也只能用“茶壶里煮餃子”来掩饰自己的窘迫而已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训练时应注意加强学生诗歌鉴赏的书面表达训练。虽然这种训练可能会招来“程式化”、“套路化”的讥讽但是,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既然如此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叻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夕阳西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