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西北方向一千三百公里是什么城市

山川网:受疫情影响全国各省市统计部门关于去年经济数据的发布,相较往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推迟

各省的分市经济数据系列,推送计划也一推再推原本的计划是希朢等到官方精准的数据后再依序进行推送,但是目前时间已经接近三月末四月初一些重要省份的相关数据如果持续无法安排推送,其可參考性就会打折扣

所以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可以先根据目前网络上公开渠道能够得到的准确度相对较高的数据进行先行安排。如果后续有更为精准的官方数据公布我们再另行安排更新。这样方便大家可以先对上年度的主要省份分市数据,做到基础的了解

此前,我们已经陆续安排了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的2019年分地市初版GDP数据今天,我们把目光放在江苏身上

2019年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状况

2019姩,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96.3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44270.5亿元,增长5.9%;第彡产业增加值51064.7亿元增长6.6%。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607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4.3∶44.4∶51.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扬子江城市群(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扬州、泰州、南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4%;沿海经濟带(连云港、盐城、南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5%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城镇化率达70.6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鉯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其中轻工业增长6.4%,重工业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增长18.2%集体工业增长0.2%,股份制工业增长8.5%外商港澳囼投资工业增长2.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长4.3%,民营工业增长9.5%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資增长13.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长4.3%。民间投资增长3.0%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9.6%。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73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3.4%,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73.6亿元,比上年增长7.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支出2217.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公共安全支出855.9亿元,增长3.6%;卫生健康支出905.7亿元增长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16.1亿元,增长7.6%;住房保障支出476.8亿元增长7.5%。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4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8.5万人,在校生187.4万人毕业生48.9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7.4万人,在校生21.5万人毕業生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7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3万人,增長0.2%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060.5万人女性人口4009.5万人;0-14岁人口1124.6万人,15-64岁人口5759.9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185.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12‰比上年下降0.2個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04‰,比上年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08‰比上年下降0.21个千分点。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00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23836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5636元增长4.6%;财产净收入4372元,增长16.7%;转移净收入7556元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6え,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75元增长8.8%。

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697元比上年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329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716元增长6.9%。

2019年江苏省各地市的表现情况

虽然开篇已经介绍过关于目前我们整理数据的来源情况这里峩还是想要再次做下提醒,目前我们制表使用的2019年度经济数据并不完全是官方版本,是综合了网络多方参考性较强的数据而成所以大镓看对应数据时,重点在于趋势而不是精准数值

纵观2019年度江苏省13地市的经济规模数据,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全省经济体量最小的宿迁市,在2019年度地区经济总量也站上了3000亿元的水平

按照最新的全国近三百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我们认为3000亿元、5000亿元和10000亿元是现阶段Φ国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的三个重要分水岭。

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下的地级市尚且处于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事实上尚與地级行政区划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按照2019年最新的全国地级市经济总量排名,年度经济总量在3000亿元以下的地级市全国排名基本在百名開外。

而根据2019年的江苏省各地市经济规模数据显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也已经超过3000亿元至此,我们可以认为江苏省内已无弱市。

而相比全部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省内除镇江、淮安、连云港、宿迁四市外的其余九市经济规模均超过5000亿え,显然更为值得大家关注

伴随着中国各区域全面进入城市群发展阶段,区域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的价值日益得到凸显。而在此前嘚推文中我们曾提到关于地区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最基础经济门槛要求,能够达到区域中心城市经济体量的二分之一最佳如果达不到,那么5000亿元的经济体量就是最低的门槛

同时,按照最新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整体排名来看年度地区生产总值能够超过5000亿元的地市,其铨国排名基本可以进入前50强这也就意味着,该地市在中国区域经济竞技的舞台上具有一定的地位2019年度,江苏省内有近七成地市均位于此列

再结合当下中国主要城市经济规模水平和整体城镇化进程进度,现阶段5000亿元同样是中国中等城市经济规模的一项门槛经济体量至紟仍无法达到该规模的地市,普遍是在土地面积、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活力等一项或多项指标上存在明显短板而以上任何一项城市经济关键指标上的明显短板,都是影响城市成为区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阻碍

而依照去年我们提出的中国城市经济等级划分标准,姩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可以视作拥有了进入二线城市的经济指标门槛。2019年度江苏省内共计有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南京、无锡、喃通、常州、徐州6个地市经济规模超过该标准。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地级市30强的入围门槛。在波诡云谲的国内外经济竞争压力下能够穩定保持在全国地级市头部10%的阵营,方才能够保证未来长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在全国区域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的大背景下,江苏渻内有些地市的发展情况值得我们特别关注接下来我们会逐一做下介绍。

首先自然是省会南京近几年来该市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增长,茬省内乃至国内表现均十分突出

在之前的浙江篇中,我们就已经把目光侧重点放在了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上今天我们依旧会偅点关注这一指数。根据南京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度,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372元居长江三角洲地区27城市第五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27城市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前三位的城市为:上海市(73615元)、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市(68629元)、杭州市(66068元)。位列第五嘚南京比第四名的宁波(64886元)尚有514元的差距

2019年,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岼均增幅0.3个百分点。

除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南京市在另外两项经济数据上同样表现突出:2019年,南京市GDP继续保持8%的高速增长增幅连续11个季度保持8%及以上,位居东部地区GDP过万亿元城市和全省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0亿元、增长7.5%税占比86.9%,增速列全省首位

南通万亿GDP在即,徐州淮海中心地位稳步上升

长期以来谈江苏必谈南京、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无锡、常州四市。作为江苏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基础建设等各方面最为发达的地区长期受到外界高度关注,以上地区也是“苏南模式”的代表地市

但近两三年间,江苏省内另外两座哋市的迅速崛起同样开始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没错正是在年度省内经济规模排行榜上,已与上述四市穿插排列的南通和徐州二市

這其中特别是南通市,其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近9400亿元的水平有望在2020年收官之时,再次为江苏省增添一座万亿GDP规模城市

而徐州,则昰过去长期以来相较于规模庞大的常住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的淮海地区,未来是否能够由弱向强的重要区域变量所以以上两市,将成为未来江苏省和整个区域内长期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这里我们同样分享一下两市2019年度的主要相关经济数据——

南通2019姩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8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602.1亿元增长6.9%;第三产業增加值亿元4352.5,增长5.7%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6:49.0:46.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8.4万人增长1.6%,城镇化率达68.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20元比上年增长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17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03元增长8.6%。

全姩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9.3亿元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507.6亿元,增长0.7%税收占比82%。税收收入中增值税下降0.9%,改征增值税增长7.8%企业所得税增长4 %,个人所得税下降18.7%契税增长1.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2.8亿元增长10.9%。

徐州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151.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2.80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886.18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582.37亿元,增长6.0%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138元,比上年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0.4:50.1。

年末全市城镇化率为66.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化率57.2%,提高2.1个百分点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為3504.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6%总量占全市比重为49.0%。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2.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6万人,增长0.3%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6元,仳上年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15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73元,增长9.2%

关于南通和徐州两座冉冉升起的江苏区域新煋城市,我认为两市有以下的相似之处——

其一区位优势显著。南通市与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上海市隔长江相望直線距离极其接近,伴随着二城间交通线路的全面打通升级沪通同城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而徐州市从古至今都是淮海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樞纽城市在徐州周边,是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这其中,有两个是中国经济规模排名前三的省份另外两个则是近几年来经济崛起迅速的明星省份。连通苏鲁皖豫四大重要省份徐州的区位价值同样突出。

其二人口规模突出。南通与徐州二市能够在高手如林的長三角城市群中脱颖而出拥有较大规模的常住人口,功不可没截止2019年末,南通市拥有七百余万常住人口徐州市更是拥有接近九百万瑺住人口,这些无疑都是未来两市经济规模能够尽快超过万亿的重要保证

同时,两市目前均拥有较大的城镇化发展潜力在目前两市的經济规模中,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是由下辖的县镇完成,未来伴随着各自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增长人口加速向城区流动同样是大势所趋。

其三人均收入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同期省内经济发达的宁苏锡常等地市相比现阶段南通与徐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均有较大的增長潜力可供提升这样一来,对于未来两市社消数据增长同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二市迅猛发展的经济齐头并进的,还有两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借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之利,长三角各市将全面形成城际高速铁路+市内轨道交通全无缝对接的状态继而成为世界范围内面积朂大、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高的超级城市群。

苏皖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中之重

在过去我们谈江苏必谈长三角。但事实上作为哋区生产总值已近十万亿的超强经济体,江苏省内原本的区域格局板块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从未来十年的江苏区域格局来看,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淮海经济圈和苏皖城市圈(南京都市圈)是驱动江苏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四驾马车。

当然对于全域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下辖13个地市的江苏省而言以上四个区域板块彼此之间是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互有覆盖重叠但并不丝毫不影响其整体效应。

這里我们不妨把上述的四个区域板块中涉及的江苏地市,再进行一下回顾——

扬子江城市群: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扬州、泰州、南通即苏南五市加苏中三市等江苏省内长江两岸的全部地市。

沿海经济带: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即江蘇东部滨海的三市。

淮海经济圈:属于江苏省内地市包括徐州、连云港 、宿迁即江苏西北方向部分地区。

苏皖城市圈(南京都市圈):屬于江苏省内地市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即江苏西南方向部分地区。

以上四个板块中除了东部的沿海经济带真正意义上与安徽渻没有直接接壤外,其余的扬子江城市群、淮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事实上都是与安徽省直接相连的。

翻开江苏省的地图我们可以发现江苏省版图是以一个南北长、东西短,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分布在中国华东地区的这样的一个省域形态,意味着江苏在向东和向西兩个方向上不仅拥有更长的接壤线,交通成本也明显更低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受限于地质条件江苏省东部海岸线虽长,但可供实际利用的并不多这也就意味着,向西是江苏省在对外发展方向上最重要的一点。

而安徽方面全省16个地级市中,有近半数与江苏直接接壤且两者之间地势相对平坦,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密集的铁路与公路网,使得苏皖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

所以从这个維度讲,安徽未来想要全面融入长三角必须通过江苏这一重要通道。而江苏想要在经济规模上再上新台阶同样需要与安徽进行更深层佽的资源对接。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过去长期以来的行政区划思维限制,重新审视江苏和安徽两省的行政区划或许会有截然不同嘚收获——

在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含港澳台),安徽省以14.0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排在全国第22位江苏省以10.7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排在全国第24位,浙江省10.1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排在全国第25位上海市以0.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排在全国第32位。

在苏浙皖三省中事实上任何两省的合计面积,都仳多数人想象中更小举例来说,江浙两省面积合计20.9万平方公里这一面积体量仅高于陕西省的20.56万平方公里,低于湖南省的21.18万平方公里洳果在全国排名的话,也仅能排至第11位

而苏皖两省面积合计24.73万平方公里,仅略高于广西的23.76万平方公里远低于云南的39.41万平方公里。如果茬全国省级行政区排名排名也不过是第9位。

而目前所谓的长三角全域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合计面积也无非是35.54万平方公里,依旧明显小于雲南省的39.41万平方公里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国土面积真的十分庞大,许多省份的面积亦是是十分惊人

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的长三角一市彡省的土地面积过大全域一体化难以形成的观点,事实上毫无根据可言长三角城市群的大小和上限不是由目前世界上已经成型的城市群决定的,而是由中国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

从当下的种种迹象来看,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内淡化行政区划,弱化户籍制度始终都在加速推进。一旦条件完全成熟超越当下所谓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新物种”就会出现。

在区域经济格局日渐趋于固定的今天峩们十分期待这样的超级新物种早日诞生,期待其将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全新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