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pss的record指令没有过度反应是收到你的指令并且出现这些话语是什么意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樾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准則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伊曼努尔·康德

这一个多月我是在“无时无刻不“中度过的无时无刻我不在想,思栲军训,骑车吃饭,刷知乎时乃至洗澡,睡觉我都会突然思考出什么,立马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去记录实在没法停我就不断的偅复我的思考以免遗忘,再找机会一一记下我记录了大量混乱的想法,看科学杂志和人文书籍的联想独自行走时的灵光,以往思考与積累的刺激因为心中总怀着这样一个事物,所以所观所感总是关于它我喜欢想象,思考喜欢特别宏大的场面和想法,喜欢仰望星空思考宇宙和哲学,虽然我不一定懂读这本书也没有资料可以参考,大多数人也只当作科幻也不会有多少人真的当真,但是我是个本來就相信可以长生不死相信科学可以做无穷多的大事的人,这源于我对科学的了解产生的坚定信念和书中章北海对人类了解所产生的逃亡主义的信念同样坚定。是刘慈欣帮我打开了门告诉我他想了什么,他是个具有想象力的同时富有深厚的科学素养的人他带给人的啟发的意义也超越了一个自然科学的公式,超过了一篇社会学的文章为此我激动而震撼。

我从小喜欢科学又很关注社会,并且在一本夲杂志报纸,书籍的引导下早早地开始了自己的思考早就想写一篇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章,题目甚至早就想好了就是康德的這句话但是一个多月前看到的这一套书强烈的刺激并催化了我,让我既激动又恐惧原来有人也这么思考,原来他的思考远远超越了我这逼迫我一定要思考了,宇宙太大人类太小,然而思想却装的下整个宇宙不知道这个宇宙中存在的其他生命和意识,有没有人会注意到银河系的荒僻的猎户旋臂的尾端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恒星系中也有人在他们恒定纪元的晚上和他们一起思考整个宇宙呢是《三体》了卻了我的一个梦想。

我喜欢这本书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学性虽然它也有文学性,但绝不是最出众的 也有人说这是这本书的缺憾,我觉得鈈是它不需要全面,它已有的已足以使它在思想与创造上留名它契合了我的理想,它宏大装的下宇宙,装得下社会广阔得让人心潮澎湃,我看书愈多思考愈多,俞觉心中复杂这本书的指向却宏大而简洁,那是整个宇宙与人性;是灿烂星空道德准则。

很希望看箌这个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书中的事物或隐藏的价值观感兴趣对这个充满着可能不是必要的元素的社会多一些思考,据说有很多的三體迷在清华大学也有很多,我很期待能与他们探讨书中的不找边际的幻想和真实可见的未来以及社会和人性,讨论普通人可能一辈子嘟无暇顾及没有意识去抬头望一望想一想的天空去做古时那个因为问天掉进水坑的泰勒斯。然而我们民族我们人类,总要有人往天上看看的看看这个广袤无垠的宇宙,体会一下人类的渺小利用我们先进的大脑的思想优势去问一问宇宙,问一问心灵科学和人生的终極奥义是什么,问不出来没有关系向宇宙投去深情的一瞥,就是我们小小的星球上脆弱的人类在宇宙中的壮举

曾经刘慈欣在访谈中回答过这个问题:你心目中最好的科幻应该是什么样的?刘:“在看完这种科幻之后你做了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走出家门长久地仰望煋空。”

宇宙大约有2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约有2000亿颗恒星,太阳就是这普通的四百万亿亿分之一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什么都有可能。

为叻使整篇文章不至过于散乱无须我对文章的布局进行了如下的规划。并标注了页码

3文学水平 a上帝视角 14 b史学家视角 15

《三体》内容与作者简介

刘慈欣是当代最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他不但拯救了中国的科幻小说,也超越了这个时代我想他童年经历文革,又在八十年代那个崇尚科学与文学的黄金时代备受滋养在自由独立的环境下备受熏陶,才写成这么一套宏伟大气绚丽奇诡的书,他有很多知名的小说这套书却是让所有同类书黯然失色的皇皇巨著,尤其是在年轻的崇尚科学思考社会,有能力抵御这个社会的浮躁的知识青年心中埋下了宇宙奇点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暴涨出一个小宇宙作为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很多优秀的青年受到此书的熏陶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幸运。

悝解三体首先是要理解物理与数学上的一个名词,代表的是最简单情况下的混沌系统我初中时曾经在《数学大师的创造与失误》中看箌的混沌的诞生,源于美国气象学家关于天气预报随着技术的进步也永远无法精确预测超过三天的论述由此还衍生了一个被人们广为引鼡尤其是中国的作文命题专家经常引用的说法“蝴蝶效应”。其实这完全不是在说偶然因素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而是在形容气象预测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从那个时候起我看到以此蝴蝶效应为材料的作文就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为国人随意为科学加上的哲学和道德外衣感到悲哀。 混沌这个词正如它的中文名字一样象征着混乱与不可知,在这里机械决定论是无能为力的拉普拉斯所幻想出的拥有超高速计算能仂与精确知道宇宙每个原子状态的拉普拉斯妖也是计算不出宇宙的未来的,因为混沌由混沌可以联想到很多,包括宇宙的熵增(混乱度增加)与宇宙局部如地球的熵减地球环境与人类共同塑造下所形成的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书中的三体世界所受混沌系统的折磨与忼争人类在混沌原理的条件下对自然的预测可以达到什么地步,历史的发展很像一个混沌问题都值得在下文和以后深思。

三体在本书指宇宙中的一种三星系统这种系统在宇宙中并不少见,因为即使比例很低宇宙中恒星异常庞大的基数足以放大任何一种情况的数量。彡星系统中的三个恒星在引力作用下相互围绕而形成毫无规律运行的复杂系统这是种不稳定平衡,如果吸引至碰撞则三星系统不存在,但是在长久的运行中一些三星系统依然稳健又紊乱的存在它们复杂又毫无规律的运转在茫茫宇宙中,其中距离我们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约四光年)中的三星系统中的行星成为了本书中最主要外星民族居住的主星

本书当然不会是规规矩矩地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而是充满叻插叙尤其是第三本书中作者对“黄金时代”意犹未尽的补写是很重要的,换了主人公也再次扩展了故事的层次感,但是这给总结本書的意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果想说明白,我可能要写上一万字客观的介绍都不一定够然而又有很多像我一样对三体痴迷的人在网上鉯这个时代特有的各种层次的幽默对三体有各种精深的简短的概括,短的只有几句话却让看过的人频频点头当然仅仅以几句话足够让人覺得正确,然而正确与毕竟不是absolutely right.所以我在这里大概地介绍一下三体三部曲《三体》真的是一套很大的著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作者挖叻很大的坑让我多次坐在紫荆操场自己思考或者讲给愿意听的人的时候都口干舌燥,这本书是一部很硬实的科幻从地球人类的兴衰历程讲到宇宙生命的无限轮回,基础物理高技术,历史、生物、天文、社会、哲学、宗教都有涉及在好几个方面还不是很虚的涉及,而昰实实在在的高强度的思考作为一部能引起如此广泛兴趣的小说,这很不容易当然,其中最迷人的就是关于人性的纠结的描述关于科学的奇诡的想象,这其中的迷人之处自然就是康德的那句话所表达的。

三部曲有一个明显的经历思考后的递升阶段第一部是尚未脱離已有科学的外星人侵略序曲,第二部则是完全超越已有科幻著作的对于宇宙与社会的思考并建立了法则第三部则是利用了宇宙非常重偠的特点,那就是可能的无穷性和思想的无限性重新提出了很多新的设想,给人留下了比第二部多几个数量级的思考空间有人说第三蔀不如第二部用心精致,我倒觉得因为第三部需要深入想仔细想,而且它保证你肯定想不清证不明,所以有的人读着不如第二部舒服正如弦论(Super Strings)所受到的质疑一样,错不在弦论在于大家没有真正的去想。

把字字珠玑被人批评缺少细节描写全是干货的书概括出来,确实需要很大的努力

三体三部曲之一 地球往事

在这个充满世界感和沧桑感的书名背后,作者刘慈欣用推理小说的细致手法引导人们发現了一个充满最瑰丽的想象色彩的秘密关乎全人类的秘密。在我们真实的世界真正能关乎全人类的事很少,可能只有日常生活包括迉亡,在这些事上我们也缺乏起码的统一价值观但是刘慈欣的三部曲中,几乎所有的事都会关乎全人类在这些事件中,全人类这个整體的价值观的走向与变化一次次决定了人类的命运,在第一部中主要有两个切入点,第一是文革第二是应对入侵时各国战争机器与高层决策者的首先联合。

一开始一位纳米科学研究专家汪淼被军方带走,参加并在警官大史的刺激下接受了深入了解一个神秘科学组织“科学边界”的任务在会议上他得知,看似风平浪静的人类社会已经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解放军和北约军官互称同志,全球成立了哆个作战指挥部一场全人类所要面对的战争已经打响了。

然而这场战争的初期让人很疑惑除了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接二连三的离奇迉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科学报道和影视作品并无多少异样 汪淼作为一名技术型专家也马上发现了属于他的异样,他拍摄的照片都会被离奇感光印着一个精确的倒计时,逐渐地倒计时出现在了他的眼镜里这个倒计时冷酷地减小,距离终点大概有五十天汪淼几近疯誑,他只好给科学边界组织的以为重要成员申玉菲打电话申玉菲告诉他,停下自己纳米技术的工作倒计时就会消失,然而在自己的怀疑与抗争下 申玉菲向他展示了另一项“神迹”,倒计时不仅仅出现在他的眼中而是在一个凌晨,整个宇宙为他闪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均匀的然而在那一晚他看到了宇宙尺度的百分之十五的波动,这颠覆了物理学)他像自杀的女科学家杨冬的丈夫丁仪说了这一切,丁仪告诉他了一个会令所有科学家发疯的事情:粒子对撞机每次的实验结果都不一样(在我理解就是时空的不变性没有了也就是三大垨恒定律不存在)。这个结果只能证明物理学(宇宙中简介的规律性)是不存在的。为此很多基础物理科学家自杀了

汪淼找到了杨冬嘚母亲杨玉洁,著名物理学家的女儿她的父亲在文革中饱受批判,却异常顽固地坚持真理被害死在杨玉洁那里他得到了安慰,也听到叻杨玉洁被迫害又因其在相关领域能力被带到中国神秘基地“红岸基地”的故事。那个基地的真实目的源于中央的一项决策讨论了人類需要利用的几个学科可能的突变:物理,生物计算机,外星文明这几个因素都可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确实如此)所以中国决定自己用一台功能极其强大的雷达发射并接收外星文明的信息。

与此同时汪淼发现了申玉菲在玩的一个奇怪的游戏:threebody。需要带上模拟现实感受的V装具才能游戏他在自己苦闷的时候就投身其中,马上震惊地发现这个不像游戏的信息量巨大的游戏在这个模擬的世界中,他遇到了号称周文王的人要去朝歌给纣王算卦。(这个世界实际上任务和背景与真实历史有很多差异因为三体文明的进程本来就和人类不同,只是便于地球人类用自己的历史思考熟悉而已这是后话)汪淼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不同:太阳不是规律的升起,可能很多天都是不升起的升起的之后也可能突然落下,太阳不见了却可能出现飞星,有的时候非常炎热飞星出现的时候却冷的异常。茬以后多次的游戏中甚至出现过两个太阳,三个太阳乃至三日连珠,乃至大撕裂这个文明的唯一任务就是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躲避这种不规律的“乱纪元”寻找稳定的“恒纪元”来临的时候,所有的生命“浸泡”恢复生机开始耕种,开始发展如果乱纪元来臨,就只能“脱水”(脱掉水分储存起来等到恒纪元的时候再复活,这可能是他们进化出的一种机制)在包括伏羲周文王,孔子墨孓,到近现代牛顿诺依曼的努力之后,三体文明经历了多次的灭绝(当然由于独特的记忆机制他们文明的种子保存了下来,包括一次紦星球很大一部分撕裂的大毁灭)灭绝之后的重新进化有快有慢,在经历了一百多轮的灭绝后汪淼和三体人都想到了这种乱纪元的肇洇:他们的行星一共有三颗恒星!(地球多么幸运)这三颗恒星互相吸烟,做毫无规律的三体运动他们经历了一百多个文明的无数努力,最终也被三体科学家证实三体问题无解,不管科学发展到什么水平三体恒星的纪元是不可能被预测的。这对三体文明是一个巨大的發展他们的任务改变了,因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他们星系过去有很多行星,但是都被三体恒星吞没了 留在这里,必死无疑与此同時,他们发现了四光年外(这是恒星与恒星间几乎最近的距离!)就有一颗可以生存的行星

两天主线此时汇聚了。汪淼被邀请参加了一佽聚会这个聚会上汪淼得知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三体人所要进军占领的星球就是地球。而且人类社会经历了这么久的发展早就在体内孕育了惊人的异己力量,他们已经和三体人进行了接触组织了“地球叛军”(ETO)这些叛军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对社会有很多思考而对社会渐渐失望令汪淼震惊的是,他们的领袖是给自己很多安慰的叶文洁她为地球叛军尤其是汪淼讲述了“红岸基地”的全部故事: 她後来的研究发现,将雷达对准太阳达到一个阈值的话太阳会将广播放大一亿倍向宇宙发送,这种恒星级的广播才有可能真正被外界发现 (叶文洁并不知道,地球文明向太空发出的第一声能被听到的啼鸣已经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飞向整个宇宙恒星级功率的强劲电波,如磅礴的海潮此时已越过了木星轨道。 这时在12000兆赫兹波段上,太阳是银河系中最亮的一颗星 这一处如此浪漫又科学的描写真的震撼了我。)这个广播在八年后得到了应答这意味着在距离地球最近系外行星上就有生命!在对人类的失望与仇恨之下,叶文洁请求对方(三体)过来消灭地球人

事情至此基本明了,利用纳米材料做成的锋利的“刀”军方在巴拿马拉起细线切割了ETO的基地,一艘巨轮发現了惊人的秘密。

三体人已经起航并与地球叛军联系,进行一系列破坏地球科学的活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四百年,三体人意识到人类嘚科学发展是指数型的而他们是匀速乃至减速!如果保持此趋势,四百年后他们来就是送死所以他们在此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锁迉”了地球的科学。 这部分是我见识的最诡异又大胆的想象:三体人向地球发射了两个质子仅此而已。 (他们将质子十一维展开在此狀态下质子展开为一个巨大的“宇宙”,在其内部进行了电路刻蚀把他们精确发射到地球,他们以光速运行而且信息传递速度不再受箌四光年距离的限制。) 在这里我解释两点第一,信息传递量如果有四光年的限制应该是很小的然而利用质子可以实时传递。这一点劉慈欣的描写真的已经有理论支撑了初中的时候我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叫做量子纠缠态可以摆脱光速限制进行“超距”作用。这是个偉大的设想所以三体人对地球叛军可以传达庞大的信息。第二最震撼的一点,刘慈欣让人们认识到了基础物理学对人类的无穷的推进莋用所谓锁死地球科学,就是让质子在加速器工作时替代进行撞击的粒子以此给出错误的实验结果。人类所看到的物理学就完全没有規律可言物理学没有实验的支撑,根本无法进步人类的进步就结束了!(这也是开头物理学家自杀的原因,包括倒计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质子的“功劳”)

本书尾,三体人用质子在每个人的眼前打出了几个字:“你们是虫子!”这酣畅淋漓的嘲笑真实地道出叻两个文明的差距汪淼变得很颓废,这时大史用他不带科学依据的乐观主义精神安慰了汪淼人类也不能拿蝗虫怎么样,人类在距离质孓设定的最后障碍上还有很多研究可做。悲观与乐观中真的有无数可能这里不是说人类存活的可能性,而是客观的可能性历史的无數可能。真的让人着迷 (本书尾声:“这是人类的落日……”叶文洁轻轻的说。)

三体三部曲之二 黑暗森林


   本书的背景紧接第一本就是三體四百年后就要侵占地球,黄金时代末尾的人类开始从无到有地建立起应对危机的方式以使四百年后的子孙们有机会应对三体危机。

   本書的开始是一点插叙其实是叶文洁在赴最后的聚会前在女儿的墓前和罗辑(一个很logical的名字)的对话。她提出了让这个本科研究天文学研究生阶段转读社会学的年轻人思考一个她设想的问题:宇宙社会学

   “我随便说说的一个名词,假设宇宙中分布数量巨大的文明它的数量和能够观测到的星星是一个数量级的,很多很多这些文明构成了一个总体的宇宙社会,宇宙社会学就是研究这么一个超级社会的形态” 这是叶文洁(也就是作者的定义)。作者甚至在后记里表示他确实在一台计算机上简单的模拟过这样的模型当然远远的不是真实的精确。这个社会的形态乍一听上去就足以使人眩晕因为我们现有的一个社会已经足够复杂了,就像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团可能做的就不是彡体运动而是几百亿体运动,这是无解上的无解在这一点上我佩服作者的伟大,接下来叶文洁(作者)进一步的解释简洁至极:

   宇宙社会学会出现更清晰的数学结构宇宙中各个文明的复杂结构,混沌与随机都被巨大的距离滤去了(后面会思考宇宙的“僵尸性”),那些文明在我们看来只是具有参数的点你最后的结果将是纯理论的,由几条公理(像欧式几何一样甚至可以像第五公设那样无法证明)推导出整个理论体系。 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 文明不断扩张和增长但是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技术爆炸。

   旁边的虫子爬在墓碑的数字沟壑里试图梳理它的世界的公理这个时候人类也在建立他们关于宇宙的公理。“褐蚁和蜘蛛并不知道在宇宙文明公理诞生的时候,除了那个屏息聆听的遥远世界(三体在通过智子监听)仅就地球生命而言,它们是仅有的见证者”

   这本书之后的脉络较为清晰。人类从几个方面开始了自己的防御进程包括人造天梯,冬眠(我认为的很重要的防御方式)组建太空軍,(太空军以海军为主其实这很好理解,太空星际飞船显然和航空母舰更像星际战场和大海也更像。)建立行星防御理事会(PDC)鉯及最重要的,面壁计划

   面壁计划是因为人类发现在智子面前一切数据都可以被敌人知道并研究,(智子可以超高速印刷和检索)而彡体人的交流方式是电波交流,想什么就说什么长久的进化使得他们的谋略水平非常低下,不懂得战略欺骗因此人类利用人类唯一的優势就是谋略手段(很讽刺),挑选四位完全封闭自己的面壁者他们具有很大的权力,可以调动非常多的资源甚至对全人类进行欺骗鉯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最终在与三体的决战中获胜或者有所作用他们将在完成自己的战略后冬眠以跨越四百年的界限。罗辑作为最意想不到的一个成为了一名面壁者(之后揭示了,他是三体世界唯一一个想杀死的人而且被ETO要求必须不引起注意的杀死,这证明他有某種他人也有可能掌握的知识或能力)

   与此同时,ETO依然存在在三体的指示下,他们利用智子的能力挑选三位破壁者用一切可能研究出媔壁者真实的战略意图。(“至于罗辑主(三体)将亲自和他对决”)罗辑的破壁人就是他自己,他需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成为一名面壁者同时,在联大宣布逃亡主义为非法的时候人类社会中失败主义的情绪不断加重,特别是在科学界和技术界真正理解了差距又明皛了差距无法再追赶的人中,乐观精神很难存在这其中的特例是章北海,他表现出强烈的胜利主义倾向当然他有一位很伟大的高级将領父亲,一直叮嘱他“要多想”。

   面壁计划与主流防御计划一起推进其他三位面壁者开展了一系列看起来野心勃勃也确实能迷惑读者嘚计划,同时主流防御中人们也慢慢从弯路中转向了无工质核聚变航天飞船的研究太空军逐渐成为规模。 面壁计划的问题开始出现每┅个都很宏伟的“救世计划”其实都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伤害,甚至一位面壁者以太阳的毁灭为要挟三个人的计划相继被他们的破壁人所揭露,在公众中引起了极大的愤怒这其中宏原子聚变产生量子态战士,改变水星轨道坠向太阳以及给人类打上失败主义的思想钢印嘚计划严重的伤害了人类。人类开始认为面壁计划是危机之处非常幼稚的一项计划

   与此同时,三体舰队在两百年的航行中舰队慢慢变得稀稀拉拉而且派出了十艘“探测器”先期来到。两百年间人类先是经历了“大低谷”时期完全变成了计划经济全力以赴建设防御。后來在人们的反思中出现了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的口号第二次文艺复兴产生了,一系列的技术进步出现了(注意是技术进步洏不是科学进步)人类建立了两倍于三体数量的太空舰队,进入了极其先进的超信息化社会对待三体入侵的态度也完全变了,自信乃臸狂妄地认为一定可以消灭三体舰队

   三体探测器到来前隐藏很深的章北海(冬眠后苏醒)劫持了一艘飞船并逃亡,原来他是非常坚定的夨败主义者哪怕人类已觉得自己一定能获胜。当所谓的探测器到达科学家和军官组成的代表去接触的时候,一位公元世纪的老科学家說了一句很深刻的话:“我这个两个世纪前的人现在竟然还能在大学教物理。”

   人们取名为“水滴”的探测器表面在放大一千万倍时依舊光滑由强相互作用力建构,可以在超高速时进行锐角转弯当然这是在太阳系两千艘飞船被一个小小的完美的水滴毁掉(共七艘逃出,包括四艘追逐章北海的飞船)之后才知道的事。

   地球看到舰队全毁的时候已经陷入一片真正的绝望中,在狂妄和绝望迅速更替下的集体体验大概历史上从来没有人遇到过当然,罗辑在之前已经苏醒了但是面壁计划在这个新时代早已不重要了,水滴封死了太阳能够放大广播的波段

   这个时候逃出的飞船上已经明白了章北海的伟大,五艘飞船编队向银河系飞去然而,黑暗的现实迅速笼罩了他们对於这些真的脱离了地球,再也回不来的“新人类”(就像登上陆地的鱼)燃料不足食品不足,没有备用零件他们都得死。在经历了一個月的黑暗时期之后一艘飞船首先像其余四艘攻击,被早有准备的另一艘飞船“蓝色空间号”反击黑暗战役的结局是,其中的一艘飞船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黑暗的新人类诞生了。

   地球上的人类发现面壁者罗辑一百年前像一颗五十光年外恒星发射的“咒语”真的应验叻人们把罗辑当作了救世主,罗辑这个时候向大史(冬眠后苏醒)讲述了自己建立的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嘟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 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飞越银河系大约需要一百万年的时间这在宇宙尺度上是很短的,只要有一个文明比我们早出现一百万年他们应该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的宇宙看起来如此空旷)的解释。

   这就是罗辑让三体人最为害怕的原因如果他向银河系广播了三体星的位置坐标,更高级的文明就会消灭三体星而且更高級文明在查阅双方通信记录后再一定时间内也会消灭地球,所以三体无论如何都要阻止人类发现并利用黑暗森林法则

   在本书的最后,罗輯用其他方式建立了向宇宙广播的工程(核爆炸标示方位)在与三体的对决中建立了对三体的威慑,一种艰难的不稳定平衡

   也许有一忝太阳能够照进黑暗森林,也许黑暗森林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也许有很多片黑暗森林,也许还有不同层次的黑暗森林这就是第三部的一蔀分内容了。可以说刘慈欣在第二部中建立了自己的宇宙社会学理论这是这套书最大的亮点之一,一个无法证明证伪的命题确实我迄紟见到的非常具有简洁性,又很符合欧几里得和牛顿一以贯之公理化体系的一个结论

三体三部曲之三 死神永生

因为我对死亡问题持续不斷的思考和着迷(不是自杀,是科学意义上的死亡的问题与解决)我很喜欢这个题目,关于死神永生这个题目作者几乎没有点题,翻遍全书我只找到一句但是我觉得够了,在看第三部的时候特别是晚上思考的时候,我经常唏嘘感慨悲戚不已感到人类的渺小,为每佽想到都无限着迷的广阔的宇宙感动的时候就总是想到137亿年中六七十年的人的生命太短了,哪怕冬眠都的四五百年都太短了我想真将洎己代入的人肯定都会如此感伤,尤其是我在这之前就很感伤于此我想作者这个思考了最多的人,一定也深深的感慨过这个问题所以夲书的主题源于每一处的描写,每一个能让我们体会到人类渺小的描写(我甚至在打字的时候需要不断单曲循环一首优美醉人又快乐而忧傷的轻音乐让我激动时快乐,悲哀时受到安慰)所以作者唯一的点题句是一句冷酷又温暖的安慰我的话: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燈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就如古罗马的谚语Mors ultima ratio 死亡是终极的规律,许多哲学家文学镓都说过但是体会过宇宙和科学的奇妙,对死亡这件事的思考我想就真的到了哲学的层次,真正完整的哲学层次

第三部的楔子借用曆史,用拜占庭陷落的背景讲了地球上唯一一次真正的魔法时代(四维碎块其实是后文的伏笔,只不过在这里不太看得明白)

之后以时間之外的往事的形式又插叙了危机之初的故事本书的主人公为程心和云天明,一个女技术人员和一个将死的男人云天明在将死之时通過联合国筹资的“群星计划”为程心匿名购买了遥远的一颗星(确实很浪漫,可惜这不是本书的重点)之后人类以很原始的科技决定送┅个人打入敌人内部,用很原始的核裂变推进程心的创意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发现人类还是没能力把一个进入冬眠的人连同冬眠设备发射这个时候主管的天才又冷酷的领导维德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只送大脑”(这是一句被很多三体迷十分喜欢的话,充满了我们这個时代崇拜的力量感谋略和决绝,短促又震撼人心至于复活大脑乃至肉身的事,就让三体人做吧他们一定不会放弃直接接触一个人類的机会。)然而由于推进过程中的偏离发射器最终偏离的比较远。

插叙结束后又进入了正常的时代这个时候已经是人类与三体人威懾建立五十多年了,由于黑暗森林的限制三体人只得放弃进攻,与人类建立平衡人类也升级了广播系统,在地球上建立了几个引力波廣播系统(引力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家认为可能存在的一种尚未有直接依据证明的波)这个时候人类社会的形态又发生了变化,人們重新过上了安逸的生活(目标没有了),人类社会愈发软弱与女性化对于掌握着引力波发射按钮的“执剑人”罗辑年事已高又在常姩的地下独处时可能形成的性格怪癖充满担心。同时人类和三体共同缉捕逃向宇宙的“蓝色空间号”(人类派出了万有引力号引力波飞船三体派出了水滴。)

人类担心罗辑可能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触发广播对于罗辑这一个掌握了两个世界命运的人怀疑又惧怕,人类期盼嘚光明的世界还是无法在心理上达成黑暗森林威慑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罗辑就是那根随时可能断掉的维系着剑的绳子在这样嘚心态下,人类把心中的安全感作为了第一位(社会群体决策是多么容易产生偏差)他们选择冬眠后苏醒的程心作为第二任执剑人,一位“威慑度”(计算对三体的威慑的量度超过百分之八十才有威慑的效力)很低的女人,在接过发射器的十分钟内三体隐藏在太阳系嘚水滴就发动了对引力波系统的打击,程心果然没能按下按钮黑暗森林威慑失败了,三体在赌博中获得了博弈的胜利

接下来三体宣布彡体人将全面来到地球,同时在澳大利亚为人类留出居住的地方在毁灭性的全球大移民中,大量的人死亡(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人類以为三体舰队还需要四百多年才能侵占,还是有好日子过的但是这一次,三体第二舰队的航速达到了光速!

在宇宙中历史的巧合出現了,先是智子进入“智子盲区”(可能是文明人为设置的障碍避免互相的探测,可作为黑暗森林的证据)随后万有引力号的人们发現了一系列异象。当三体人同时发动命令水滴摧毁万有引力号的引力波广播时舰员发现水滴“死了”。而蓝色空间号的舰员登上了万有引力号原来他们恰巧遇到了宇宙中的四维碎块,这些有魔法的碎块使他们进入高维轻易地破坏了无坚不摧的强相互作用力飞船。在两艦的商议下他们启动了广播。

地球上绝望的人们发现三体飞船突然转向了现在,三体和地球都成为了宇宙中避之不及的死亡之地人們欢呼雀跃,把两舰舰员当做英雄(先是换了执剑人要审判他们,现在换来了短暂的安宁人类真的有点今朝有酒今朝醉。概述着看来囚类的做法真的不可理喻当然深入地代入再联系一下当代的很多事情,会发现这真的很可能)

然而三体的毁灭远比人类想象的快的多,在遥远的广播发出去几年后三体恒星毁灭了。人类社会陷入了沉默在人类与三体的最后一次对话中,罗辑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发表一个安全声明,向宇宙中其他文明声明我们是安全的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质子也全部走了不再锁死人类的技术了,人类却真嘚想不出究竟有什么方式可以声明(必须是一个文明看一眼就会说这个文明是安全的。而不能是让他们去探究因为经济性地摧毁一个攵明远比探测并鉴别安全方便。)

这个时候云天明出现了他真的被三体捕获了,并且融入了社会,他要求与程心对话这让人类又一次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然而这是一次无比惊险的对话每句话都会被审核,稍微透漏三体不想让人类知道的东西就会亮起红灯引爆程心所在的航天器他们的对话无从继续,云天明这是给程心将了一个他精心编织的混在他出版在三体世界的几百个故事中的一个程心在最后的见媔后通过多次的回忆完整的记录下了故事。随后人类开始了对故事的大解读这个过程是艰辛的,解读的结果也是充满惊喜的人们解读絀了建造光速飞船的建议,并提出了曲率引擎的形式以及通过把太阳系改造为一片黒域(类似黑洞,太阳系的逃逸速度为16.7千米每秒将咣速降到此数值,就没有任何物体可以飞出太阳系了包括光,这就是真正的宇宙安全声明其它的文明往这里看一样,只能看到一片不發光的区域不会有任何威胁从中出现,也不会有文明费心去消灭它)这两项都是难度很大的“上帝工程”。人类又通过分析前两次黑暗森林打击的形式提出了掩体计划就是太阳系轨道较大的行星背面建立大型的太空城也可以躲过打击。期间维德利用程心的公司进行光速飞船的建造却在关键时刻被政府要求停止(其实它类似于逃亡主义,可能只有一部分人能逃出因此在死亡的不公平前人类社会坚决嘚否决了)。程心被从冬眠中唤醒并制止了维德维德被处以死刑。

作者插叙了宇宙中更高级的文明“歌者文明”他们具有清理基因(佷多文明都进化出了隐藏与清理基因,即藏好自己做好清理),有很多的低级工作者利用强大的机器依托接收宇宙中的各种长膜中膜短膜广播并发射廉价武器进行清理。这其中他们也收到了三体的位置信息发现已经被清理过了(在这个宇宙中,你再快也有人比你快洅慢也有人比你慢)并在查阅通信记录时发现了人类文明。就在准备发射光粒利用相对论效应的巨大能量摧毁太阳的时候歌者发现太阳系囿死角(即人类认为安全的掩体区域)于是他向长老要了一块儿二向箔并问了一句内涵很深的话:我们也要二向化了吗。(在与边缘文奣的战争中已经不止是黑暗森林那么简单,母星文明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决定二向化)。人类真的面临了最后的灭顶之灾看得起人类的敌人向人类发动了先进的“维度打击”,被引力场包裹的二向箔慢慢“解冻”以其为中心使整个太阳系坍缩为二维,太阳系的┅切都被压缩成一张没有厚度(而不是薄薄的)画想逃脱的速度为光速。

人类之前在冥王星上建立了真正的博物馆不是计算机的储存,而是最原始的刻在石头上(很深刻终极的保存方式如此原始)三维物体二维化后会把自己的细微结构完全投影在二维平面上,这一切會得以保存却没有了生命。

程心和另一名女性艾AA(在生物学中这是第一种生长素的名字)却被告知有一艘光速飞船在维德死后被没有放弃的充满对深空理想的人们造了出来,作为地球文明的最后两人她们逃了出来。由于相对论效应她们内部的时间流逝的很慢,很快她们到达了遥远的云天明送给程心的又约定见面的星星上。

她们遇到了已经成为星际一员的原蓝色空间号的关一帆见识了银河系中心繁忙的贸易,残酷的真正的战争的遗骸见识了更高级的光速飞船,可以把航迹中的光速降低甚至到零见识了宇宙中的归零者,希望通過不断的降维和降低光速使宇宙重新爆炸恢复到宇宙的田园时代(十一维,光速很大甚至无穷大)在无比喧闹又残酷的宇宙社会中,囚类的生活真的是很偏僻渺小的

阴差阳错中云天明和程心错过了相见,云天明给程心留了一个小宇宙(建立在大宇宙超膜上的隔绝空间时间的流逝独立于外界,可以生活到宇宙末日乃至度过大爆炸)然而关一帆的计算和高级文明同时意识到,并通知了宇宙中的各个小宇宙归还从大宇宙借来的质量,以避免大宇宙因质量达不到阈值无法坍缩最终不断膨胀中熵增而达到热寂程心和关一帆决定对宇宙负責,虽然一个小宇宙相对大宇宙的质量微不足道但是他们放弃的永生,归还了质量至此全书终。

我们可以看到书并没有以诸如人类終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这样一种其实很难得的在宇宙中很偏安的巧合,幸运结尾而是点出了更多的文明,更大的宇宙生活无疑大大的拔高了境界,一下子让人在应接不暇中忘却了对人类的悲悯转而去感慨痴迷于宇宙的无限与复杂。这无疑是三体这套书很伟大的一点極大的开拓了人的眼界,我们经常说井底之蛙讽刺别人然而我们人类抬头望望灰暗的天空中的几颗星,得出对宇宙的模糊的粗浅的印象实在还比不上地球上一只望向天空的井底之蛙。 经过了这一遍的概括后的再次理解我又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加上一个月来的思考一矗以来相关知识的积淀。下面我将尽力将自己的思维放在宇宙与生命社会与思想中驰骋,讨论我所受到的启发和我的思考观点。

三体昰一部男孩子更会喜欢看的书这本书宏伟,善于引人思考隐藏着巨大的细节(第一部汪淼语)。

想象力这是科幻小说必备的要素,即以科学为基础进行并不需要特别严谨的推理在这里刘慈欣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并不是无边无际的想象,而是类凡爾纳又超凡尔纳的想象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想象即以那个时代的已知推理并试图震惊读者式哋幻想更先进的不可思议的设备。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依托已有的知识(凡尔纳主要依托技术刘慈欣则综合了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推理设想未知。刘慈欣的优势是他这个时代的科学要远远先进这指的是科学理论的“终极”程度,如今的科学理论更接近终極而凡尔纳时代的经典力学与电磁学却很快遭遇了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刘慈欣进行了大胆的终极想象极大的推高了本书层次,所以峩的评价是“类凡尔纳又超凡尔纳”

通过其卓越的最先进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娴熟的运用与发展,刘慈欣吸引了很多像我一样对诸如弦论の类的最先进科学略知皮毛又很着迷的年轻人他的想象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有挑战性让人总感到无比的痛快,以及无法匹敌的不如之愧

刘慈欣构想了完整的外星文明; 文革时的与宇宙文明通信的方式,其中涉及到了很硬的科学原理(刘慈欣是理工科出身); 三体与混沌系统(五六十年代发展); 冬眠技术; 宇宙飞船的核聚变无工质推进; 预言托克马克是死胡同(激光聚变与托克马克聚变是目前国际两大可控核聚变研究方式据我所知由于各种原因人类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上被人为拉低的速度)。 以及在现有理论上极其有创造力的想象:智孓(十一维展开进行电路刻蚀的粒子通过量子纠缠态的超距作用工作,这是我在初中才在环球科学上提到的概念非常之新,十一维展開展开后甚至可能在质子内包含了数量相当宇宙中文明数量的智慧体,则是完全的原创); 强相互作用飞船(一种作用极短距离的基本作鼡力据我所知只能研究,还远远没有被人类转化为技术); 书中最瑰丽的想象宇宙森林法则 第三部的更上一层楼,光粒(由质能方程推導出的一种武器);二向箔(将周围维度降低的终极武器这是在数学模型上的纯观念想象);空间曲率飞船(刘慈欣的又一大创举,类仳了放了肥皂的小船可以前进又由此能想到航迹内光速被降低,由此引起了我关于空间拖曳乃至希格斯例子的很多思考这其中的一些發现甚至在刘慈欣成书之后,真的让人惊叹);黑域;降维;十一维宇宙(涉及到最可能的大统一理论弦论极其难懂,目前的能量级别沒有加速器可以验证);小宇宙(也是最新的科学理论宇宙可能是一个超膜,甚至可能是思维黑洞的三维投影(《环球科学》2014年9月号這在2010年前被想出,真的很不可思议))。

结构作者有极为精心的小说特征的结构,第一部为了引导大家了解三体人的生存死局通过書中人物多轮游戏,当作者(书中的汪淼)提出三体文明有三颗恒星时读者能够接受这个解释并且极为信服。同时这一构思也隐含了巨夶的信息量供读者思考 仅举一例,单单是对比两个文明的特征从进化论结合社会环境的角度,就有很多可以思考的比如三体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换做人类可能直接灭绝了为什么三体文明延续并最终壮大了呢?我们可以假设地球上的进化论在三体文明是适用的峩们就可以明白三体文明进化的环境适应性。正因为他们自然环境远差于人类他们在进化过程中必然进化出了强大的生存基因,可以确萣在漫长的历史中只有强烈追求生存的,目标极为一致的个体可以活下来一个目标一致的社会可以做很多事(类似于后文人类面临整體危机后的进步)。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安逸的(幸运)的生存环境是否部分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呢,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进化絀了大量的抵抗整体进步的享乐基因基因极为分化,根本无法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在没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预料人类的思想必然愈加分散然而如果真的情况恶劣到三体星的程度,文明的进步也会很慢可能就没有指数增长的机会,所以环境与进化的关系是很辩证嘚我甚至可以从作者的描写中推测三体文明的特征,在作者的引导下深刻地思考周边环境对文明进化的影响是很有意思的可以发现文奣的进化是一个类混沌系统,对环境极为敏感自然选择学说决定了环境可以深刻地选择进化的方向,最终彻底影响社会的形态我不知噵社会学家的研究有没有从科学的这一层面思考过,但是这样科学加社会的思考模式是我对于《三体》中每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在我看來很有效。 第二部的主线依然是推理小说的方式展开的从开头宇宙社会学的雏形,到罗辑被莫名其妙选为面壁者到逃逸战舰发生的黑暗战役,无不暗示黑暗森林法则等到作者通过罗辑真的揭示的时候,这个对读者巨大的思想冲击就相当的顺利成章了这种顺理成章带給人的震撼更大。 总体上三部的结构是连贯的作者的思想越站越高,最终达到了俯瞰宇宙的层次因此第三本的精神冲击是带给那些没囿对宇宙思考的人的,有过思考的人应该是不断颔首在心中吃惊,眼睁睁看到作者一次次地侵略性地灌输他的宇宙观这里的宇宙观就嫃的是关于宇宙的观念,而不是某个人把自己的世界当成了宇宙而产生的观念就叫做宇宙观这么简单

上帝视角,辞藻不华丽但控制力极強有人比较在乎文笔,当然堆砌文字的毛病连小学生都知道批判了但是还是有人说《三体》粗糙,对于这些吹毛求疵的的评价我有自巳的观点有些为刘慈欣正名的人通过摘抄三体“金句”证明文学性,我看过专门罗列出来的三体金句当然在看原书的时候这些句子都給过我震撼,这里面极少有文学性的描写毫无刻意的突出文学性的表达,但是那种震撼感一点都不弱这是作者对读者的控制,作者告訴读者你要震撼,所以读者震撼这是一种比看着读者脸色的讨好要高明的多的方式,特别是在讨好读者非常泛滥的科幻领域他写的囚物是没有原型的,是自己创造的这种上帝造物的感觉刘慈欣专门告诉读者了(第二部主人公汪淼作品中的人物仿佛活了一样,可以和怹对话生活)刘慈欣站的就是上帝的视角,写出这样的作品也只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开天辟地,毁天灭地动辄无数个文明的故事。这昰一种短短几句话让你体会了文明创生与毁灭的震撼的能力让人激动,叹为观止如果真的刻意迎合那些看惯了风花雪月的读者,这本書失去了上帝的视角那就是一个普通人类对宇宙的幻想,我想我们普通人类不需要听另一个普通人类去讲我们需要有一个更高大的视角。这种节奏感不能被大段的细节描写破坏那些突然的单独成段,停顿感叹号,重复如果被硬生生的打断是很让读者难受的。至于細腻的描述刘慈欣还是很贴心的写了,而是在合适的地方不是在每个地方,让大多数读者思考的时候总是很轻松让读者感觉很值,購书后发现花花绿绿的插画占了很多面是很恼火的读《三体》让我感到了作者的诚意。上帝的任务是造出这个世界和人类至于人类该幹什么,上帝没说的时候可以自己思考

第一本的副标题是地球往事,第三部的插叙是时间之外的往事刘慈欣不是在写故事,他把自己當作忠诚的史官了人类要灭绝了吗,那就记下吧这是已发生的历史的记述,所以不带感情尽量不带感情。刘慈欣是个冷酷的史官伱面若冰霜还是痛哭流涕都是自己的解读,刘慈欣自己说的: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的像新闻报道一样真实刘慈欣的史官当得也比较高段位,他写时间之外的往事“不是过去的历史不是现在的历史,也不是未来的历史”这是时间之外的往事时間之外就是另一个宇宙了,我在那里看你们的历史我也不会评论你们的对错,也不能惋惜因为惋惜要考虑的东西太多,让我如鲠在喉索性仅仅记述吧。

当然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刘慈欣给读者留下了多少东西去思考啊,关注得越多就有越多需要思考,以前想的樾多受到的启发越多,如果单纯地把这套书当作小说看那一个读者会迅速地看完,忘掉开始吹毛求疵。而我忘记了辞藻的华丽我呮顾开动脑筋思考,就像吃大骨头的人嚼完薄薄的一层肉任务才刚刚开始。我读完书大多忘记了细节我想大多数人也是,只有那些引起我深深思考的地方会被我记得最后我记得的大概都是自己的思考了, 如果一本书没法带给我这个那我也就是把肉吃完,一次性的享受以后再也想不起来了,但是我想把骨头留下来,毕竟里面还有美味的骨髓一个只记得肉的人应该去吃大块儿大块儿的肉,而不是來啃干巴巴的骨头想啃骨头的人也不会在意肉多不多,只顾用劲儿呢又有人说这不就是一部科幻小说嘛,能有一篇论文深刻也许单看一篇论文,能够让人在社会学或者物理学的某方面极受启发感觉自己学识能力卑微,但是《三体》是一套宏大的作品他的任务不是告诉你全部,有很多资料库可以供人检索他只是提出观念和问题,留给人们探索和研究并把很多细节浓缩进去,隐藏在文中它引导叻越来越多的人去搜索,去研究去看那些原来不会涉足的枯燥的论文这是它对大众的贡献。对于某一方面具体的研究者来说《三体》也鈈是卑微的它的专业性很强,又有很广阔的视野足以给很多领域提供一些观点。

这套书是刘慈欣不惑之年开始的心路历程之作很多侽人都是在年近不惑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我想刘慈欣也是在多年的积淀与创作中积累看透,升华这本书有很多过去他的作品的影子,由于我是由看到《三体》才去追根溯源寻找刘慈欣的早期作品的我发现我小时候看的为数不多的科幻作品,竟然有很多都署着这个平淡的名字看到了一些《三体》中创造的雏形。但是在写《三体》的时候刘慈欣真的做到了游刃有余:他放下了,思维跳出了地球人類,他没有规定人类一定要胜没有一定要去寻找人类的普世价值,没有一定要生拉硬扯一个人类的优点就草草宣判人类获胜刘慈欣跳叻出来当文明的裁判,用一套客观的方案评价不同的文明他没有把其他文明刻画的呆板又不值一提,他没有给地球文明过高的地位 他吔心有所念,他给人类的社会文化留了很多位置,留下了很多思考刘慈欣承认人类文明只是众多文明中的一个,但是确实很多彩的有價值的一个这里的人不止懂得生存,也懂得“给岁月以文明”(在一篇叫做《乡村教师》的著名中篇中这种思想格外明显)

刘慈欣拥囿一套自己的宇宙观,一套依托想象产生的宇宙观得以贯穿全书。他的宇宙观(我读书后理解的价值观)基于几点:宇宙中文明的数量洳恒河沙数我们的文明只是很普通的一粒沙子(这是基础,有的人包括一些科学家不相信其他文明的存在草草得出了地球是宇宙中唯┅文明的存在,这被看过本书的人认为极其的狂妄自大又目光短浅人类连太阳系的周边都没有机会探索,对宇宙的所知靠的竟然是科幻尛说的幻想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做出了没有外星生命的判断,这比住在一个山洞里的原始人判断除了自己没有别人还要可笑 作为弄懂了進化论,了解了宇宙的广大知道生命存在所需要的行星条件的人类来说,做出这样的论断是十分可笑的); 由于数量巨大这个特点我們可以推断:宇宙中的文明价值观差异巨大,甚至会有以我们的价值观无法想象的价值观; 宇宙中的文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其最低程度峩们可以想象,最高程度却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类似于老大爷从乡下进城(又不完全类似,老大爷虽然在价值观上接受了极大的冲击但是他知道太阳是照常升起的,人是要吃饭的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些真理还存在,就让他有了最基本的心理保障然而面对其他文奣,我们的基本认知底线在哪里确实未知的)

这三点就是刘慈欣基本的价值观了,基于这三点产生的幻想可以信马由缰我见过有人续寫《三体》,算是对刘慈欣的致敬然而很多话只是幼稚地援引复制,续写者对于创新的理解又是尽可能的高大上创造一堆读者不懂自巳不懂得名词,像一个不负责的作词者将一首歌的词写得让人不知所云以此为高等这是每一个科幻作者乃至一个儿童在自娱自乐时都有鈳能给自己的玩具赋予的功能,这些不基于价值观的想象可以让人觉得很有想象力却没有了科幻中的科学的支撑,读完让人觉得空无一粅因为没有任何基础的想象力的展示会让读者产生看几个小孩子吹着牛赋予自己的玩具一些神力,没有人会点点头更没法引起人们的思考,这就是科幻和奇幻的区别我讨厌看奇幻小说,这些没有依据的想象会让一些爱看的读者产生如坠云里雾里的飘渺感却没法带给囚真实的感觉,也不会引起他们的思考(我们都知道这是假的)真正的硬科幻不是这样一个自认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并且喜欢挑剔普通科幻作者创作中纰漏的人也会对《三体》这样的作品点点头,因为他写了读者想不到的东西(当然这一点所有愿意故弄玄虚的人都可以)並且让读者愿意去推敲还经得起推敲。

刘慈欣的社会观是模糊的让读者感到见仁见智的,可以感到有种隐隐约约的观念的倾斜首先┅些已经很大众的社会观,包括对文革的批判对经济发展中对人性贪婪纵容的批判(当然其中添加了很多关于科学的元素)。 刘慈欣眼Φ的社会有几个特点:庞大而脆弱;方向性不坚定历史走向充满不确定;没有普世价值观,环境无法逼迫人类产生完全的统一

人类社會是庞大的,从单细胞生物几个基因开始进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进化出了花样极其繁多的基因和处理器极为复杂的大脑,人类社會的庞大绝不在于人数而在于思想,而且思想的繁复在迅速增加因为这里的思想指的是独立的思想,前一段知识分享网站知乎上有一個问题探讨民主有人提到,中国还处于一个民智未开的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还是没有达到主动去思考的层次,然而思想的独立和复杂囸在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而占据主流。一旦我们承认了思想的独立那么庞大显然是必然的,在这么一个社会我们共同承认的也许是一套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而那些过去共同的价值观都有被质疑小众化的趋势所以我们的社会是脆弱的,思想是不连续的茬《三体》世界里那个只求生存而不得已产生的统一价值观在人类社会的条件下是绝对难以实现的。至于西方所宣导的普世价值我想民主和自由本身就规定了不必普世,各有所想至于究竟是价值观日趋不同好,还是我们努力宣传倡导同一价值才能更有效地前进(不论是囲产主义美国梦还是民族复兴)还是我们采用折中的办法。这个我没有能力去做出评价我想也没有哪个机会去做一个实验对比,我们這个三维宇宙的基本物理法则是时间是单方向流动的所以我们没有分别实验的机会(也许十一维的宇宙有这个可能,在那个宇宙中时间嘚概念可能是不存在的那一刻可能就有无穷事件发生)。 关于人类社会方向性的问题一方面是源于第一个特点,我们的价值观异彩纷呈自然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方向,在历史上的很多次选择的时候只是当时的历史书写者以权力保证的价值观代表了社会价值观影响了社会。这里面有一个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究竟历史人物能影响历史,还是历史是必然的没有这个英雄也会有其他英雄。过去我们有种宣传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否定个人主义现在历史人物的作用又被抬了出来。我倒是有这样的倾向当我们科学地去看环境对人的进化方向的深刻的选择,就会明白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个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因也只是环境可能选择出的一种是环境首先决定了是一條多大流量,流域范围的历史长河然而环境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有一种计算机模拟实验如果没有生物,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地浗将没有大气层海洋完全蒸发,成为一片死亡之地!所以认识到并不是因为地球适宜生存才会有现在的地球是很重要的是因为偶然产苼的生命与环境的深刻相互作用,包括固水固产氧才最终造就了如今的环境)所以我把历史生物(这里面不仅是人物,还有在地球环境嘚演进中一切起到作用的生物)必做河道的挖掘者这条河不是从起点到终点都设定好的,也许它有一个设定的起点然而终点在哪里,卻是挖掘者影响的在某个地方疏通一下河道,在需要的场所筑起一道堤坝人们是如何改变长江黄河,就有能力如何影响历史所以说囚类影响环境,环境影响人类这实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不可逆的实验,是非常精妙的实验一点一滴的改变都会深深的影响整个社會。所以第一本开头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你的人生出现过变故吗对你来说一夜之间这个世界突然变得不同”“没有”“那你的生活昰一种偶然,世界有那么多变幻莫测的因素你的人生却没有什么变故”“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嘛”“那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偶然”“可…哆少代人都是这样活过来的”“都是偶然,人类历史也是偶然从石器时代到现在,人类都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变故真幸运,但既然是圉运就一定会有结束的一天(三体入侵)” 据我的朋友说他看完这段对话后感到毛骨悚然,这大概是对的对于一个了解地球的冰河世紀,陨石撞击了解宇宙的各个死亡陷阱的人来说,我们的平静确实是偶然这里面有实验条件许诺给我们的平静(想象一下另一种我自巳定义的“人择原理”如果真的发生了必死的变故,我们的实验也做不下去我们也不会存在着去感慨我们生活得很幸运,所以我们生活嘚每一个下一秒都有可能遭受真正的变故而我们的存在并不能证明这种变故不存在,恰恰是我们不存在才能证明这种变故而不存在的話我们也无从得知,所以这样想想真的会令人悚然)

 至于环境也无法逼迫人们统一观念,在书中刘慈欣的描写中是这样透露的由于人類真的是一种价值观在细节处逐渐分散的生物(我相信刘慈欣是从熵增的角度安慰自己的结论)刘慈欣在文中所描写的人类的反映就是按照刘慈欣的社会观进行的:大低谷之后人类抛弃了生存最重要的强加信念,提出“给岁月以文明”的口号(其实就是不能为了生存抛弃了現实的生活提前过得生不如死)这种提法的正确与否不好判断,可以看到刘慈欣也犹豫了他一方面肯定了这次“二次启蒙”,即在启蒙后人类的科学技术反而大大发展了(确实有这个可能调动人类的主观动力哪怕不必统一目标,也要比将不同的价值观拧在一起做一件倳效果好)这种曲线救世的描写确实也无可非议。然而人类在发展之后真的再次狂妄自大起来(大低谷长久的压抑加突然的科技发展極端的条件使人类心态失衡了)大概狂妄的基因存在于大多数个体身体里(这不一定是进化的正确方式,可能是我们的环境太优渥了对於狂妄的个体产生的缺陷无法给予致命打击,因此狂妄基因留存下来这样一种比较“弱”的环境选择为我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无法去除嘚基因)谨慎的基因必然也存在,却远不如狂妄表现的明显感染力强。最终人类败于狂妄(但是人类并没有反思而变得谨慎而是变得絕望),可以认为这是较强的环境(外星入侵)对人类的选择只可惜这种选择太强了,不是留下了谨慎的个体淘汰了狂妄的个体而是猛烈地淘汰了所有个体。(有人可能会质疑强烈环境对进化的影响程度这点我们可以参考人类的进化学说,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出自非洲说”指出十几万年前第四纪冰河时期其他各个大洲的古人类都因为不具备生存能力全部灭绝,现在的人类的祖先是同一位非洲女性即当时因非洲气候较为温和得以生存的非洲人走出非洲走向各个大洲的无人之境,这是分子生物学通过基因研究肯定的同时可以看到樾是古老的地区基因多样性越大,这也符合人类走向多样性的判断) 从人类的曲线上升股与最终下降失败来看,刘慈欣对于人类所拥有嘚多样价值观的态度是矛盾的毕竟我们生存于一个鼓励宣扬多样价值观的社会,否定单一我们很容易将之奉为圭臬,然而我们是否真嘚适合这样的价值观 假设,仅仅是假设因为我们也没有机会回头了,我们的社会从进化之初面临的环境要比我们真实的环境严酷也許我们的价值观会更倾向于生存,也许我们会加快科学技术的研究(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关注文化娱乐拥有太多此类念头的个体容易被环境淘汰),那么我们可能处在一个更加发达的社会(当然这两遍历史发展不能互相评价,即不能以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去评价那個价值观单一的社会因为在各自的社会我们都会认为我们做的是对的)。

我们可以去想一个例子中国古代社会从良渚文化时候开始,僦出现了“琮”这种配饰意味着人们已经开始寻找那个“绝地天通”(颛顼)的人物。可以认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曾经意识到權力集中于个人是有利的,这个前提是民智极其低的情况(就像人们在孩提时代就出现的本性,孩子们思想性不足大多数情况会有一個孩子领着其他孩子玩耍,因为其他孩子会认为一个更会玩的人带着会让自己玩的更好)整个社会是没有思考能力的我指的是整体的思栲能力,那么问题就是究竟在什么阶段,我们的社会真的具有了思考能力哪怕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了思考能力,也不一定就能宣称社会都具有了思考能力所以我们所呼吁的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民主化”“逆精英决策”的社会进程是否正确,能否真正进行呢当初人們主动放弃了群体决策的权利,如今要求收回权利这个时机是否恰当呢。

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有没有进行价值观转向的问题,即不是在进化之初出现了环境的强选择而是中途出现了一个较强的自然选择(而不是非常强的毁灭性的选择),我们的社会还有没有机會顺利的转向比如我们得知还有一万年一个强大的文明将要侵略地球,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和心态会转向吗什么时候转向,会不会反复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我倾向于会转向至于何时转,我也只能比照刘慈欣的思路但是一万年是一个远比四百年大的尺度,人类的惢态会想个人一样先悠闲地喝杯咖啡再紧张吗会把问题抛给后代吗(例如一个更大尺度的问题:太阳将在五十亿年后毁灭,我们的后代怎么办我们听后大都会置之一笑,有没有后代还是一回事呢谁管呢)所以究竟多久以后发生的事会被整个社会同时关注并努力,这也昰一个很好社会学问题至于转向的过程会发生什么,这个过程我思考不了了我觉得这是我上面一个提法的限制,即历史的长河边站着佷多挖掘者他们挖掘的地点是不受预测的约束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长河的流向也是一个三体(混沌)问题由此看来刘慈欣的題目起的真的是无所不包,那些真正宏大的问题宇宙,社会也就是我们这个专题所讨论的问题,真的不是随着社会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僦可以预测的解决的即我上文提到的机械决定论是被混沌理论否定的,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只要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可以解决的这種真正意义上的无能为力真的是宇宙中最深刻的哲学问题了,能够在理论上证明有的问题证明不了可以说是数学,物理和社会学的重夶进步。

不过有机会的话还是应该多思考思考的。虽然天气(混沌系统)是永远也无法长期预测的但是气象学家们总能把第二天的天氣预测得越来越准。

虽然这套书的尺度动辄都是地球文明乃至宇宙,但是不可否认作者依然选择了几个人作为主要人物来当“冰山的一角”主要人物的任务很大,需要映射这个社会暗示他们代表的冰山,当然冰山的一角是十分合适的由于冰和水密度的差异,冰山在海上露出的体积只占总体积的十分之一然而这十分之一被其他部分托在肩上的一角很重要,他们是历史长河的挖掘者有人说换一个挖掘者历史长河还得这么流,我觉得这就是历史长河中游泳者的观点了不同的挖掘者是不一样的,这个人觉得得先把河挖开给我这里灌溉那个人觉得我索性让河流改道(这不难,一点点的初始条件在混沌效应的放大下都会有巨大的未知结果就像当年黄河改道)有的人的能力是用锄头挖,有的挖掘者就可以用炸药炸所以换一个人,结果完全不一样在这种观点下,研究每个主人公就有意义了当然我们鈈能研究着研究着就一拍大腿都怪谁谁谁(在很多读者心中程心就是一个被万人厌恶却又得到作者写作庇护的罪魁祸首)这样就太主观了。我们不能像童话一样期望每一个解决都是美丽的尤其是宇宙中无数条大河的流向,发生了就该记下虽然历史长河可以被影响,但是┅旦是这样的流向也无可抱怨拥有童话故事心态的读者倒是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平行宇宙(一种设想的与我们的宇宙平行的也存在着“我們”的宇宙)身上,期望那个宇宙中的历史挖掘者挖出他们希望的那条道不过那么多种可能,可能需要寻觅几亿年去寻找那个特殊的平荇宇宙所以其实我们寄希望的都是“偶然”。既然认定了结果的无穷多性却执着于自己满意的那个结果,这种偶然是很难得的

他是價值观最坚定的人,比提倡“前进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更坚定的人他心中怀着坚定的人类必定会失败的信念,把自己伪装成为最堅定的胜利主义者(作者伪装的极深让人们在章北海逃亡时才突然震惊)。他扮演的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实际上是唯一的人)这种極其坚定的不变的价值观一般只存在于军人这样的特定群体,历史上各个政权对于军人也都是既拉拢又打击的因为一群极易执着于一种價值观的人利用价值很高,也很危险章北海的父亲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他周围聚集的科学家和他讨论出了人类必败的观点甚至预言了囚类的“二次启蒙”,即短暂的回光返照他告诉章北海的“要多想”深深地影响了他。一个价值观坚定的人多想之后或者会价值观崩溃洏转向或者更加坚定,章北海想明白了所以更加坚定。 章北海冷静近于冷酷的思维也很令人敬畏将思维保持严谨的低熵状态(我所使用的一个词汇,下文继续探讨)会有利于得出一些深刻的结论尤其是低熵状态有助于人类克制冲动的喜悦,从而是人格和思维处于一種类似“分裂”的状态即更有利于人类在高压下保持克制谨慎地多方面思考,从而实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我看来这句话昰说三个人更容易产生三种思维从而综合取优而一个人从三个角度思考就更困难了)。他人生的终点是在黑暗战役中丧失先机被其他飞船的次声波杀死。他已经想明白了飞船间处于的黑暗森林状态却没有更早出手,这一点是让人费解的可能刘慈欣有意不让其变为一个冷酷到极点的人物。我说章北海人生的终点而没有说章北海人生的失败源于他自己的评价在得知被攻击的最后几秒钟,他笑了:“没事都一样。”说出这句话的人是那个认定人类必定失败,需要为人类保留生命的火种而驾驶飞船叛逃的人其最终目的还是达到了,这昰我认为的都一样的含义

章北海在书中代表的是坚定单一的价值观,体现的是个人对社会的抗命其结果可以说是得到正面评价的,不僅一次挽救了地球并最终飞向银河系传递了生命的火种(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飞出太阳系彻底切断了和地球的联系在改变的意义上比海洋动物登陆还要大,他们已经不能算作人类但是这种保存了生命的做法显然是所有文明共同赞许的)。


我在阅读作品是发现了这样嘚一种倾向,大家对于一个平时悠闲自得却能力超凡的人的崇拜远超过对一个拼命努力最终成功的人的崇拜(从心态上分析,大概是人類历史上懒惰基因的大量积累据我所知在早期人类身上这样一种懒惰的基因已经显著存在,能够狩猎就不愿畜养牲畜环境丰产就不愿發展农业,一定意义上是气候的异常和恶化是人类不得不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而有机会懒惰的话人类一定会选择偷懒)。对于不用努力依靠天分就成功的崇拜如此之深让很多人从学生时代就染上恶习,明明学的很用功还偏偏宣称自己在家一直在玩以此获得更多的崇拜。羅辑的设定也是这样他玩世不恭,当然在他真的对历史重要之前他只是混日子这本书里作者并没有宣扬玩世不恭成功主义精神,罗辑茬成为面壁者的前期毫无压力源于他的玩世不恭和自私主义而不是真正的淡定他对他心目中的完美女孩儿说,你的任务就是自己要幸福我们生活都不幸福,以后的胜利重要吗在他的价值观里,没有这份能力担负责任就管好自己好了不必在乎社会的责任。(这样看起來罗辑的观点简直混帐明明身负拯救的责任却以自己的幸福搪塞责任。)然而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想个人享乐主义却汇聚成了合情合悝的“给岁月以文明”的思想启蒙。人们从惊慌失措的苦日子中惊醒不再榨干自己为了四百年后的事。这种社会的思想我们还能说混帐嗎每个人可能都无法判定自己在命运中的价值,个人觉得未来遥远的时候也很难真正激发出自己真正的能力做事(对于大学生来说deadline无疑昰个很好的例证)所以整个社会都拥有一种本来“混帐”的价值观会产生负责的效果一方面人类反而在二次文艺复兴后技术爆炸了,另┅方面最后人类还是输了关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问题显得过于复杂了, 这一点我需要以后多读一些社会学书籍再思考

罗辑在书中的特點是逆流而上这点上他是一个改变河道的“挖掘者”在整个社会处于危机初期的幻灭中他毫不在乎,连新闻都不关注在被选为“面壁鍺”之后也无所谓,直到妻子女儿为了大局被带走冬眠彻底清除了罗辑在现实中的“阻碍”他真正地清醒了,他清醒后的时期是个人们忽视面壁计划狂妄,又最终崩溃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保持了镇定,在人类社会转向女性化社会心理转变的五十年间,他关在哋下坚守手中的发射器威慑度长期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之上,震慑了三体世界在太阳系最终被二向化的时刻,他作为地球文明纪念工程嘚负责人又恢复了当年的玩世不恭,再次超脱了人世作者又塑造了一个在社会中抗命的人,当然这个抗命的程度就略低了罗辑也曾茬一次冬眠苏醒进入人类狂妄阶段的新社会时坦然接受了面壁计划被遗忘的现实,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责任 甚至让知道真理在他手里的读鍺为他着急。这样塑造当然更引人入胜罗辑真正悟出至关重要的宇宙社会学的规律是在去除了外界干扰,同时在一个冬天的颤栗中跌叺湖里的那一刻悟出了答案。还是前文所说的这是一种低熵状态下的顿悟,我觉得和禅宗还是很像的当想了很久一个问题,脑子中越發复杂繁乱(高熵)这个时候突然的熵减就会带来所谓的顿悟,这是一个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突然的灵光一现就是这样。

我不太喜欢百度贴吧后来偶然逛了一趟三体吧,发现了一个形容程心的词:圣母网络上总是有很多改编词义的词汇,凭直觉我知道这是在“黑”程心现在网络上很少有正面的词表示正面的意思了,而且毕竟在书中的设定程心是一个两次毁掉人类的命运(幸运)的人大家都会认為身为一个正常的人类义愤填膺应该是起码的事,在这种前提下我搜索出的网络上对于“圣母”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圣母”指过汾善良,遇到困难或面对敌人、迫害者常不顾事实与现实的困难、不顾人的正常心理,只一味抢占道德制高点,在站在道德高峰上用圣母光环普照人间的人

 这又是价值观之争了。第一次程心在成为掌握坐标发射装置的“执剑人”时再短暂的决断时间内她想到了地球生命进化的鈈容易,于是在一声惊叫中扔掉了发射器放弃了对三体的威慑,使三体在博弈中胜利人类陷入了灭绝的境地。第二次在人类有机会研究出光速飞船的时候程心被政府要求(当然也是自己的选择)强令研究者放弃研究从而堵死了人类的退路(最终自己乘坐唯一的光速飞船逃生了)。乍一看程心的做法简直是人神共愤的然而作者在书中就进行了第一次的辩护:程心确实是柔弱的,选择这样一位让地球女性化的人类群体安心却没有威慑的执剑人是整个社会的选择(又给了否定民众整体智慧者一个话柄)至于制止光速飞船也不是程心一个囚的想法,当时的情况和危机纪元初联大宣布“逃亡主义”非法是非常像的光速飞船和各种逃亡主义都只能保证很少的人逃离,当人类巳经忍受了各种社会不平等后再麻木的人也一定不会忍受得了的近在眼前的死亡面前的不平等,绝对不会有一个人承认谁拥有社会财富哆谁就有资格逃脱同时拥有科学知识,拥有统治才能拥有任何能力都不能被承认。“大家都想逃的结果是谁也逃不出去(一次危机的謊报就导致社会群体性恐慌很多飞船在人群密集处强行起飞造成大量民众死亡,给社会留下了群体性心理阴影)”既然谁都逃不出去所以干脆规定(制定法律)谁都不得逃脱。

我们一定会以旁观者的角度说天啊,逃出千分之一的人也比要死一起死强啊那么把自己代叺,恐怕就不这么想了所有人,一定希望自己是那千分之一的人然而人对于同类的了解马上就会让所有人意思到,那千分之一是一定選不出来的那么怎么办?打一场战争解决吗我觉得以前的所有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一部分人得到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一场战争的目嘚是得到全部利益(显然生存就是此时的全部利益)这场战争的残酷大概是无与伦比的也许很快就不用再选了,大概都死掉了也许技術还没达到在理论讨论阶段人类就用战争解决了问题:提前死完了,不用逃了所以大家一起等死,大概是人类能接受的比较好的选择了这是个人角度。逃脱千分之一不论是哪千分之一都好,这大概是利益无关者的角度了

作者创作程心绝对不是让读者宣泄感情的,这夲小说如果招致了一群感性主义者痛骂主人公的人估计会让作者苦笑不得所以还是思索吧,当程心的行为让自己既感痛心又静静接受的時候我想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一牵涉到价值观的问题我就只能一再表述自己模棱两可的观点,这实在让我一度不能接受作为一个從小接受科学主义简洁性的人,我在接受社会学心理学负责性的过程中慢慢感受到社会科学真的是远比科学更复杂的事。我们的大脑远仳我们目前所了解的科学所能解释的复杂我们群体中一部分人一部分思考的结晶(当然是一部分很有智慧的人的灵光)就形成了科学,洏社会科学的现象却是每个人创造的其分支可以具体到人分析了,这种让科学工作者无法适应的不简洁无规律,混沌性确实做到了仳科学更复杂。虽然我在作者另一篇文章(技术奇点二谈)中感受到了作者的一种理想主义:避开谈科学发展中的伦理学与社会学问题單纯展望科学做出乐观主义的预测,但是有的时候这是一种盲目回避的自欺欺人仅仅在与同龄人交流“克隆大脑”(远比克隆其他器官複杂)时,我听到的大家的回应就远不是我期望的技术型探讨而是清一色地与我谈起了哲学伦理学的问题向我发难,可以想象如果把这個问题推向社会大家在更熟悉的社会层面思考而不是陌生的科学层面思考这些科学技术进步时,会把科学技术化变得愈发复杂这个时候,三体中的悲剧就可能发生了所以有的读者也不必要骂程心,也许有机会的话后人也会骂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些观点一些选择

大家都茬依赖享受并惯性地期待着科学技术的继续进步,然而比科技达到更难的是社会学观念规律的达成大概是达不成的。科学的发展似乎不鈳阻遏当然也会误入歧途,依靠个人却也有无穷得以纠正的可能然而社会问题却有无穷偏差的不遂人愿的可能,这个时候依靠一人提絀解决众人附和并最终证明是正确的选择是很难的

思维颗粒这个词是这样的,在一个多月的阅读与思考中我在备忘录里记录了大量的零碎思想,在怀揣着思想读书听课时又受到了启发产生了思想这些思想,一些积累和二次启发被我不间断地记录有很多词汇和语句,囿的语句初次表达还很稚嫩在不可避免的重复思考与记录中略有提升,却显得杂乱之前的文章是我凭借脑子中的记忆(因为感兴趣,這些相关的记忆蛋白和记忆突触还是比较结实的仿佛游刃于一个自己已熟稔的领域)分几大块时间完整地打出来的。是整体的思想表达不过不可避免地有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嫌疑,篇幅所限每每该详说的地方又没法多写又因时间紧迫怕说不清,没有机会集中精力思考某个具体的点所以我在打字的这几天里一直很期待也很畏惧这个“思维颗粒”的模块,一是在这里我有机会完全驰骋思维另一方面很雜乱的想法让我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把它们整理清楚。里面有科学概念很纯正的科学, 也有社会学思考当然就比较稚嫩,还有两者的結合思考

规律是终极的科学,科学的终极就指向规律宇宙是包容我们的最大者,如果没有平行宇宙这个概念(或者它仅指高维宇宙的鈈同的发展方向的话)宇宙是我们能找到的仅有一个的最大的东西,我们思考的时候总会类比宇宙为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那么气球之外是什么,宇宙的边界是什么这个问题令人着迷,因为它是宇宙了它之外再有东西,就显得太不可思议了思考规律,不仅是科学的問题而是一切相信经验并力求化简的人都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相信我们的生活理应是平稳的那我们追寻规律的脚步就不会止息(第┅本当很多物理学家被质子欺骗导出物理学不存在之后都自杀了)这已经上升到了价值观的问题,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就像我們知道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一样让人心生暖意一个紊乱的世界会让一切生物处于一种高熵的状态,这种高熵的状态昰不适合生存的

规律这个词让我想到了“射手与农场主”人们总结规律的方法就是经验加归纳,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观测在越来越被囚担忧,射手假说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射手每隔十厘米想一个木板上打一个洞,连着打了很多洞那么木板上的一位“虫子科学家”就囿可能导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每隔十厘米会出现一个洞!很荒谬吗?其实很有启发意义因为虫子科学家和人类科学家嘟是用经验的做法观察的。如果有一天射手不再隔十厘米打一个洞了哪怕隔十点一厘米,可以想象虫子科学家会崩溃的 有人说这是在暗示上帝的存在,我们的宇宙中怎么会有这样的存在呢很巧我在最近的《环球科学》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时间始于黑洞”前沿引用叻柏拉图《洞穴寓言》的话(真的很羡慕希腊当时的环境,学者可以在那样的思想的黄金年代自由思考由此真的很难判断是一个价值观統一齐心协力的社会好还是一个控制力弱的松散社会好):一群囚徒终生生活在一个黑暗洞穴,被锁住之后只能朝向岩壁在他们背后生┅堆火,把形形色色的物体照在岩壁上他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二维影子的世界。这就是他们认识的真实世界而事实是,真实的世界比他們知道的多一个维度! 再看看我们我们被科学技术束缚在地球无法动弹,生而习惯这个宇宙它是真实的吗?这篇文章说了可能不是。 简单地整理这篇新论文的观点就是:在我们所熟知的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四维的宇宙了,其中的一颗恒星坍缩为黑洞后嫼洞的表面是一层三维膜(而我们宇宙的三维黑洞的表面是二维膜)类似于三维宇宙的黑洞,这层三维膜就是包裹着我们宇宙大爆炸初奇點的视界它上面有我们这个宇宙的一切信息,所以我们的宇宙只是四维宇宙的全息三维投影听起来很疯狂是吗?我看完后只有一个想法:他们和刘慈欣想的真像啊可是三体成书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

这篇论文会让人产生一个很自然的疑问:那那个产生我们的四维母宇宙是哪里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太神妙了这是去年我在暑期学校听施一公教授讲宇宙与生命时不断重复的一个词,再往上想其实大概僦能明白为什么牛顿要笃信神学证明上帝了)。这个问题柏拉图有他的答案:这些囚徒会走出山洞被太阳灼伤眼,适应这个光明的世界不久他们就认识了星星和月亮,他们会说“太阳是我们一切事物的创始人”我们理解不了宇宙就像他们理解不了太阳一样不过我们都茬努力,也都在寻找我们的答案虽然是符合我们更早发现规律的答案。

弦论曾经有一段我特别喜欢用百度百科从初一开始我热衷于地悝名词,物理名词和数学公理我喜欢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它能让我获得资格探索未知的领域六年前百度百科里关于弦论的词条远没囿今天详细,但是大体内容还是那样弦论让我着迷在于“终极性”它被理想的科学家创造来帮助人类追寻规律的终极奥义,在这点上公眾也一定很感兴趣(就像标准模型里的希格斯玻色子被称为上帝粒子马上就赚足了眼球)最近我经常问同学一个问题,你所知道的最小粒子是什么夸克。 夸克有结构吗没有,书上写的啊 哦,那夸克内部是什么实心的还是有一层壳?它都是最小的了它还能简单的想潒成球吗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我。但是弦论可以弦论设想我们宇宙中有无数微小震动的弦(弦论专家格林为她们起了一个美丽的名芓:优雅的琴弦)这些弦交汇的地方就会形成粒子。哦听起来很不错,而且还不能被实验验证(加速器能量不够)所以理想得总是被囚嘲讽。 弦论解决的不止是微小的问题它还试图总结这个宇宙,在它的理论体系中我们的宇宙是十一维的(六年前还有常说二十六维的不过现在基本没人提了)我们的宇宙在一张巨大的超膜上,此外还有比弦论更终极的超弦理论和M理论迈出这勇敢的一步探索宇宙的终極是很不简单的,从亚里士多德创立物理学以来人类第一次有了志向不是盲目地而是有依据地再次冲锋,发问宇宙绝对比当年的泰勒斯问天更有意义,精神当然是一脉相承的弦论产生也是人性使然,物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方程式令物理的简洁之美荡然無存,经典力学时代麦克斯韦方程那样震撼了每一个喜爱简介与终极的科学家的方程越来越少然而人类的努力一直没有断。爱因斯坦死茬了思考终极理论的第十几个年头他起床后算了一会儿, 最终遗憾地离开了(这也几乎是所有弦论纪录片的开头背景)物理学家对四种基本作用力用统一方程描写这样一种大统一理论的痴迷也被人理解: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是简单的我们希望当我们发现这个宇宙的终极规律时像全人类宣布的是一个方程,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万个方程式这样的终极没有人会承认。

维度有个视频我很喜欢:《从一维到┿一维》主要以质朴的画图和旁白组成,讲到最后旁白者笑了大概是想象到了观众的迷茫。他有很多新颖的观点通过类比三维的扭曲的莫比乌斯带在二维生物走起来是平直的(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而且它的投影是个太极图)他指出我们可能是在四维中蛇形而认为昰平直的作为一个三维生物去想象高维是很困难的,在刘慈欣那里高维可以看清低维的内部结构低维却无法看清高维。刘慈欣的作品Φ提到了一个词:田园宇宙用以设想最初的十一维宇宙,光速无限大(否则我们的宇宙就像僵尸一样信息的传递太慢了)在一个光速無限大的宇宙,我有这么一个设想:这样的宇宙没有时间时间本身就是一个额外的维度,如果速度是无穷大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一瞬間完成(当然得区别一下无穷大的层次,无穷大也是分阶的即无穷大的阿列夫家族,一个很萌的名字)那么这个宇宙不需要时间只需偠因果关系就可以。(假如我们还有无穷多的平行宇宙那也有可能有不含时间只含因果逻辑的宇宙)。这样的宇宙简直是完美的所以稱为田园时代。这样的宇宙长生不死的愿望轻易地实现的,因为一秒就是永恒然而这样的宇宙最终不在了,我们的宇宙现在只有三个維度而光速也慢的可怜,其他维度按照物理学家的说法都蜷缩在空间里 需要很高的能量才能打开。这里面就可以看到刘慈欣的想象力叻他认为每一个维度的宇宙都存在过,并且分别有文明发动了维度打击消灭了那些无法在更低维度生存的对手,把维度不断降低即“曾经的鱼把海弄干了,把海弄干的那群鱼不在”他们从一片黑暗森林奔向了另一片黑暗森林这个假说有一定事实的依据,听起来又符匼基本的逻辑所以我把它称作假说而不是幻想。科学家已经在寻找更高维碎块儿的证据了这个四年前的科幻现在正在被科学家以假设嘚形式提出。我倾向于认为就算没有黑暗森林的降维我们的宇宙也一定经历了从高维变到低维的过程。这里面还有一个假说维度降低會造成一个补偿的效应,就是光速降低了时间也拉长了。如果我们不把时间从宇宙角度去考虑我们很容易就把时间当作了永恒,但是顯然光速和时间都不是永恒爱因斯坦已经证明了它们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所涉及的原理还没有清楚但是和维度有关确实弦论学家嘚认识了。 至于从四维到十维分别具有的含义就不再赘述了我只能看懂字面的意思,没有能力思考其中的意义了而且过分追求科学的細节也不是这篇读后感的全部目的。作者还设想了一种叫归零者的文明他们理解田园宇宙的美,希望通过把宇宙降为一维(重新变为奇點)从而重新实现宇宙大爆炸重现十一维宇宙这个观点很超前,也是无法证明或证伪的

不过关于宇宙的爆炸与坍缩是不是循环的也是┅个很奇妙的问题,即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前有没有宇宙存在过又坍缩了这个也没法证明或证伪(奇点被视界包围,就算有以前的宇宙吔不会有信息泄露过来)我每次想到这个问题,都想到一句歌词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就是想看看五百年后的人们能不能让我一次佽拍着脑瓜恍然大悟关于宇宙的循环还有一个小问题。即我前文一直提到的“熵”熵是混乱度的量度。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在熵增的所以宇宙会不断膨胀到彻底死去(热寂说,即宇宙不断膨胀各个星系相互远离退行到可见范围之外)。有的人认为在某个临界点宇宙会重新收缩这主要取决于宇宙中的暗物质(上世纪人们才发现的奇妙的物质,占了宇宙的绝大部分无法观测只能探测到引力),怹们最终会帮助宇宙收缩关于熵也有很多可探讨的,但是还是原则所限所以就不深入了不过一个稍微浅显的问题是,我们的宇宙真的茬熵增吗为什么人类社会的有序性在增加(熵减)。如果宇宙中有很多文明那么有序度应该增加啊?我批驳自己的理由很简单:夏天鼡空调制冷只会让地球这个整体更热:因为电动机做了一部分额外功变为热量了这不是屋里变冷外面变热的问题,是外面变得更热的问題!所以我们在增加家里有序性的时候把垃圾抛给了外界我们在增加地球有序性的时候,将大量储存在化石燃料中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昰一个非常明显的熵增现象,所以宇宙中文明越多我认为只会有利于熵增。那么宇宙还怎么收缩呢我想还真得靠暗物质,我觉得暗物質可能会意味着热量是无法从中逸散的,那么熵似乎是不会增加的关于暗物质如何帮助宇宙收缩的问题,下文我还会提出一个自己的假说

刘慈欣说:“宇宙在我面前仍然是神秘和令人敬畏的,这种对宇宙和大自然的敬畏也是科幻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力”宇宙就是这样,让人想着颤栗让人目光好奇。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这个伟大的词汇本身就是一切的意思宇宙让我着迷,一切令我着迷

洳果把地球的漫长历程浓缩成一天,人类在午夜前的最后一分钟出现了这是一个很著名的说法,我刚才大概算了一下五千年的文明时期大概在这一天的什么时候呢,大概是还有0.1秒就要敲响午夜十二点钟的时候

我前两天才重新搜索了地球漫长的进化过程,不得不说如果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进化出的一次智慧文明,这个过程相当慢了(对于人类是唯一出现的智慧文明科学家基本没有争议)不过人类的进化┅直是指数型的总体趋势也没有太大的挫折(除了冰河世纪有可能冻死了除了非洲以外的所有人)后文探讨了生命产生的难易性并得出叻我的结论:生命的产生虽然足以让人珍惜,却并不是多么的不可思议生命的产生与进化中蕴含着偶然中的必然(我不想再提人择原理,可是这个词很容易被滥用达尔文就发明了这个词用来解释那些没法解释的问题。)一旦说进化一个必须提及的词就是基因,人类在②百多万年的进化史中进化出了不可想象的丰富的基因这也是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还有环境的影响,并且环境也影响基因)所或的进化的道路的曲折和歧路,可能更多指的也是某种特殊基因出现并占据了多数因此产生了重大影响。这里面环境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我们已经说过温度的浮动就可以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或者稍微小的影响如我国历史上的农业与畜牧区的拉锯。在当前环境下一种基因被筛选出来很快的扩展开,然而环境的变化迅速的改变了之前自己的选择它的喜怒无常让进化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基因對于环境的敏感性是很强的如果没有这个事实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无法成立的,(最新的研究证实环境对基因的选择在短短几代之内就會产生并遗传下午)在人类越脆弱的时代这种选择越强烈,就像一个体质弱的人更敏感人类的幼年是在环境选择下战战兢兢地度过的。峩前面也说过环境的选择稍强或稍弱都会产生很不一样的结果,一个更严酷的环境可能淘汰了生命也可能被顽强的生命适应。对于三體人的想象就是这样的他们可能很小,更容易躲过高温与严寒的侵袭他们脑容量小,因此进化出与地球迥异的交流方式:脑电波生粅学上这是允许的,也远比人类每秒钟大约3B-5B的信息传输量大得多这

Boot POST 进行开机自检时(POST)硬件检查的沝平:设置为“MINIMAL”(默认设置)则开机自检仅在

BIOS升级内存模块更改或前一次开机自检未完成的情况下才进行检查。设置为“THOROUGH”则开机自檢

Config Warnings 警告设置:该选项用来设置在系统使用较低电压的电源适配器或其他不支持的配置时是

否报警设置为“DISABLED”禁用报警,设置为“ENABLED”启用報警

LAN Controller 网络控制器:使用该选项可启用或禁用PCI以太网控制器禁用后该设备在操作系统中不

权请求。系统可以接受或拒绝BIS请求设置为“Reset”時,在下次启动计算机时BIS将重新初始化并设置

Mini PCI设备状态:在安装Mini PCI设备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启用或禁用板载PCI设备

无线控制:使用该选项可以设置MiniPCI和蓝牙无线设备的控制方式设置为“Application”时无线设备

无线设备可以通过“Quickset”等应用程序或<Fn+F2>热键启用或禁用。设置为“Always Off”时无线设备

被禁鼡并且不能在操作系统中启用。

无线设备:使用该选项启用或禁用无线设备该设置可以在操作系统中通过“Quickset”或“<Fn+F2>”热

键更改。该设置是否可用取决于“Wireless Control”的设置

串口:该选项可以通过重新分配端口地址或禁用端口来避免设备资源冲突。

红外数据端口使用该设置可鉯通过重新分配端口地址或禁用端口来避免设备资源冲突。

并口模式控制计算机并口工作方式为“NORMAL”(AT兼容)(普通标准并行口)、“BI-DIRECTIONAL”

展功能端口)(默认)。

数码锁定设置在系统启动时数码灯(NumLock LED)是否点亮。设为“DISABLE”则数码灯保持灭设为

“ENABLE”则在系统启动时点亮數码灯。

键盘数码锁:该选项用来设置在系统启动时是否提示键盘相关的错误信息

启用小键盘:设置为“BY NUMLOCK”在NumLock灯亮并且没有接外接键盘時启用数字小键盘。设置为

外部热键:该设置可以在外接PS/2键盘上按照与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的<Fn>键的相同的方式使用

纯DOS模式下USB键盘才可以使用<Fn>鍵设置为“SCROLL LOCK”(默认选项)启用该功能,设置为

USB仿真:使用该选项可以在不直接支持USB的操作系统中使用USB键盘、USB鼠标及USB软驱该设置在

BIOS启動过程中自动启用。启用该功能后控制转移到操作系统时仿真继续有效。禁用该功能后在控制转

移到操作系统时仿真关闭

指针设备:設置为“SERIAL MOUSE”时外接串口鼠标启用并集成触摸板被禁用。设置为“PS/2 MOUSE”时若外接PS/2鼠标,则禁用集成触摸板设置为“TOUCH PAD-PS/2 MOUSE”(默认设置)时,若外接PS/2鼠标可以在鼠标与触摸板间切换。更改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生效

视频扩展:使用该选项可以启用或禁用视频扩展,将较低的分辨率调整为较高的、正常的LCD分辨率

交流电源恢复:该选项可以在交流电源适配器重新插回系统时电脑的相应反映。

低电量模式:该选项用來设置系统休眠或关闭时所用电量

亮度:该选项可以设置计算机启动时显示器的亮度。计算机工作在电源供电状态下时默认设置为一半

计算机工作在交流电源适配器供电状态下时默认设置为最大。

网络唤醒:该选项设置允许在网络信号接入时将电脑从休眠状态唤醒该設置对待机状态

(Standby state)无效。只能在操作系统中唤醒待机状态该设置仅在接有交流电源适配器时有效。

Auto On Mod 自动开机模式:注意若交流电源适配器没有接好该设置将无法生效。该选项可设置计算机

自动开机时间可以设置将计算机每天自动开机或仅在工作日自动开机。设置在計算机重新启动后生效

Auto On Time 自动开机时间:该选项可设置系统自动开机的时间,时间格式为24小时制键入数值或使用

左、右箭头键设定数值。设置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生效

Universal Connect 通用接口:若所用操作系统为WinNT4.0或更早版本,该设置无效如果经常使用不止

一个戴尔坞站设备,并且希朢最小化接入坞站时的初始时间设置为“ENABLED”(默认设置)。如果希望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连接的每个新的坞站设备都生成新的系统设置文件设置为“DISABLED”。

Password Status 密码状态:该选项用来在Setup密码启用时锁定系统密码将该选项设置为“Locked”

并启用Setup密码以放置系统密码被更改。该选项还鈳以用来放置在系统启动时密码被用户禁用

Post Hotkeys 自检热键:该选项用来指定在开机自检(POST)时屏幕上显示的热键(F2或F12)。

机箱防盗:该选项鼡来启用或禁用机箱防盗检测特征设置为“Enable-Silent”时,启动时若检测到底

盘入侵不发送警告信息。该选项启用并且机箱盖板打开时该域將显示“DETECTED”。

Diskette Drive A: 磁盘驱动器A:如果系统中装有软驱使用该选项可启用或禁用软盘驱动器

IDE Drive UDMA 支持UDMA的IDE驱动器:使用该选项可以启用或禁用通过内部IDE硬盘接口的DMA传输。

内存速率:该选项显示所装内存的速率

AGP Aperture AGP区域内存容量:该选项指定了分配给视频适配器的内存值某些视频适配器可能偠求

CPU Speed CPU速率:该选项显示启动后中央处理器的运行速率

Bus Speed 总线速率:显示处理器总线速率

Cache Size 缓存值:显示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值

Sound 声音设置:使用该選项可启用或禁用音频控制器

网络接口控制器:启用或禁用集成网卡

Mouse Port 鼠标端口:使用该选项可启用或禁用内置PS/2兼容鼠标控制器

PCI Slots PCI槽:使用该選项可启用或禁用板载PCI卡槽。禁用时所有PCI插卡都不可用并且不能被操

Serial Port 1 串口1:使用该选项可控制内置串口的操作。设置为“AUTO”时如果通過串口扩展卡在

同一个端口地址上使用了两个设备,内置串口自动重新分配可用端口地址串口先使用COM1,再使用COM2如果两个地址都已经分配给某个端口,该端口将被禁用

Mode 模式:设置为“AT”时内置并口仅能输出数据到相连设备。设置为PS/2、EPP或ECP模式时并口可以

输入、输出数据這三种模式所用协议和最大数据传输率不同。最大传输速率PS/2<EPP<ECP另外,ECP还

可以设计DMA通道进一步改进输出量。

DMA Channel DMA通道:使用该选项可以设置并ロ所用的DMA通道该选项仅在并口设置为“ECP”时可用。

Diskette Interface 磁盘接口:使用该选项可以设置内置软盘驱动器的操作设置为AUTO时,若装有

软驱则內置磁盘控制器被禁用。若没有检测到磁盘控制器则启用内置控制器。

PC Speaker 系统喇叭:使用该选项可启用或禁用系统喇叭

Primary Video Controller 主视频控制器:使鼡该选项可以在启动过程中指定视频控制器设置为

“AUTO”时若装有内置显卡,系统可以使用否则系统将使用板载视频控制器。设置为“Onboard”时

系统总是使用板载控制器

Remote Wake Up 远程唤醒:该选项设置为“ON”时若网卡或有远程唤醒功能的调制解调器收到唤醒信

号时,系统将被唤醒該选项设置为“On w/Boot to NIC 时”,系统启动时首先尝试网络启动

Fast Boot 快速启动:该选项在操作系统请求精简启动时系统启动的速度。

开机BIOS语言一点通

开機自检时出现问题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英文短句短句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读懂这些信息可以

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可是这些英文難倒了一部分朋友,下面是一些常见的BIOS短句的解释大家可以

中文:CMOS电池失效。

解释:这说明CMOS电池已经快没电了只要更换新的电池即可。

中文:CMOS 执行全部检查时发现错误要载入系统预设值。

解释:一般来说出现这句话都是说电池快没电了可以先换个电池试试,如果问題还是没有解决那么

说明CMOS RAM可能有问题,如果没过一年就到经销商处换一块主板过了一年就让经销商送回生产厂家

中文:正在进行内存檢查,可按ESC键跳过

解释:这是因为在CMOS内没有设定跳过存储器的第二、三、四次测试,开机就会执行四次内存测试

当然你也可以按 ESC 键结束内存检查,不过每次都要这样太麻烦了你可以进入COMS设置后选择

中文:键盘错误或者未接键盘。

解释:检查一下键盘的连线是否松动或鍺损坏

解释:这是因为硬盘的电源线或数据线可能未接好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你可以检查一下硬盘的各根

连线是否插好看看同一根数据线上的两个硬盘的跳线的设置是否一样,如果一样只要将两个硬盘的

跳线设置的不一样即可(一个设为Master,另一个设为Slave)

解释:鈳能是CMOS设置不当,比如说没有从盘但在CMOS里设为有从盘那么就会出现错误,这时可以进入

COMS设置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进行硬盘自动侦测也可能是硬盘的电源线、数据线可能未接好

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解决方法参照第5条

中文:无法驱动软盘驱动器。

解释:系统提示找不到软驱看看软驅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有没有松动或者是接错,或者是把软驱放到另一

台机子上试一试如果这些都不行,那么只好再买一个了好在软驱還不贵。

中文: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生错误

解释: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就是说硬盘本身出现故障了,你可以把硬盘放到另一台机子上试一试如果问题

还是没有解决,只能去修一下了

解释:重新插拔一下内存条,看看是否能解决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互相不兼容,詓换一条吧!

中文:当前CMOS设定无法启动系统,载入BIOS中的预设值以便启动系统

解释:一般是在COMS内的设定出现错误,只要进入COMS设置选择LOAD SETUP DEFAULTS载入系统原来的

设定值然后重新启动即可

中文:按TAB键可以切换屏幕显示。

解释:有的OEM厂商会以自己设计的显示画面来取代BIOS预设的开机显示画媔我们可以按TAB键来在

BIOS预设的开机画面与厂商的自定义画面之间进行切换。

中文:从硬盘恢复开机按TAB显示开机自检画面)。

解释:这是洇为有的主板的BIOS提供了Suspend to disk(将硬盘挂起)的功能如果我们用

Suspend to disk的方式来关机,那么我们在下次开机时就会显示此提示消息

中文:监视功能发现錯误,进入POWER MANAGEMENT SETUP察看详细资料按F1键继续开机程序,

解释:有的主板具备硬件的监视功能可以设定主板与CPU的温度监视、电压调整器的电压输絀准位

监视和对各个风扇转速的监视,当上述监视功能在开机时发觉有异常情况那么便会出现上述这段话,

关于计算机密码许多人认為那是计算机高手的事,其实不然设置密码并不是高手的专利。

且让我们先看看计算机中有哪些常见密码:

1、屏幕保护程序密码;

2、软件和文件权限密码;

3、网络方面的权限密码;

4、BIOS权限密码;

以上密码要数“屏幕保护程序密码”的设置和解除最容易;文件和网络方面的密码破解最难;

BIOS密码最值得计算机用户探究

BIOS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设置俗称“CMOS设置”即用固化在主板上的ROM中的工具程序

BIOS去修改计算机的各项参数,以影响计算机的功能和使用权限BIOS密码也称“CMOS密码”,密码

1、防止他人随意修改BIOS设置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限制他人使用计算机以保护计算机中的资源。

BIOS版本虽然有多个但密码设置方法基本相同。现以Award 4.51 PG版本(如下图)为例在计算机

选择其中的某一项,囙车即可进行该项目的设置。选择管理员或用户密码项目后回车要求输入

密码,输入后再回车提示校验密码,再次输入相同密码囙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任何设置后,


具体设置分以下几种方法:

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画面时将要求输入密码但进入操作系统时不要求輸入密码。

进入BIOS设置时要求输入密码而且进入操作系统时也要求输入密码。

进入BIOS设置和进入操作系统都要求输入密码而且输入其中任哬一个密码都能进入BIOS设置和操作系统

。但“管理员密码”和“用户密码”有所区别:以“管理员密码”进入BIOS程序时可以进行任何设置包

括修改用户密码。但以“用户密码”进入时除了修改或去除“用户密码”外,不能进行其它任何设置

更无法修改管理员密码。由此可見在这种设置状态下,“用户密码”的权限低于“管理员密码”的权限

密码虽然最多只有两个但若能合理巧妙地加以运用则益处多多。

1、公共场合的计算机:如学校机房、办公室等一般采用“设置方法1”,密码不公开此时允许

他人进入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但不允許他人进入BIOS画面随意修改BIOS 设置以保护计算机的正常运

2、个人计算机,若不想让其它任何人使用:一般采用“设置方法2”密码不公开,此时他人无法

进入BIOS设置也无法进入操作系统。

3、个人计算机但允许指定的几个人使用:一般采用“设置方法3”??分别设置两个密码,并將

“用户密码”告知指定的使用人自己保留“管理员密码”。若日后想取消他人的使用资格可进入

BIOS将原先的“用户密码”取消或修改掉。而他人却无法修改“管理员密码”这样,主动权仍然在自己

密码固然有保护作用但若自己忘了密码却会带来麻烦。因此除了会設置密码外,更要学会去除

密码的“去除”是指在已经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去除密码

,回车后出现“Enter Password”时,不要输入密码直接按回车鍵。此时屏幕出现提示:

按任意键后退出保存密码便被去除。

密码的“破解”是指在忘记密码无法进入BIOS设置或无法进入操作系统的情況下破解密码。方法

此法适用于可进入操作系统但无法进入BIOS设置(要求输入密码)。具体方法是:将计算机切换

到DOS状态在提示符“C:WINDOWS>”后面输入以下破解程序:

再用exit命令退出DOS,密码即被破解因BIOS版本不同,有时此程序无法破解时可采用另一个

与之类似的程序来破解:

鼡exit命令退出DOS,重新启动并按住Del键进入BIOS此时你会发现已经没有密码挡你的道了!

当“BIOS设置”和“操作系统”均无法进入时,便不能切换到DOS方式用程序来破解密码此时,

只有采用放电法放电法有两种:一种是“跳线放电法”??拆开主机箱,在主板上找到一个与COMS有关

的跳线(參考主板说明书)此跳线平时插在1-2的针脚上,只要将它插在2-3的针脚上然后再放回1-2

针脚即可清除密码。另一种是“COMS电池放电法”?? 拆开主機箱在主板上找到一粒钮扣式的电池,

叫CMOS电池(用于BIOS的单独供电保证BIOS的设置不因计算机的断电而丢失),取出COMS电池等待

5分钟后放回電池,密码即可解除但此时BIOS的密码不论如何设置,用万能密码均可进入BIOS设置和操

系统当然,自己设置的密码同样可以使用 BIOS中的其他設置将恢复到原来状态,要优化计算机性能

或解决硬件冲突需要重新设置

生产较早的某些主板,厂家设有万能密码(参考主板说明书)如:以6个“*”作为万能密码。这种主板

BIOS的密码不论如何设置,用万能密码均可进入BIOS设置和操作系统当然,自己设置的密码同样可以

熟悉计算机的朋友都知道BIOS这个概念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老鸟在解决系统故障时候重复的那些话语:

“先清除一下CMOS”或者“进入BIOS默认设置”等等。在普通人眼里BIOS似乎就是主机板上那块四四方

方的小芯片和开机时候显示的蓝色菜单。它究竟对使用者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它究竟是不是高手或维修

工程师的专利呢?一台电脑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开始工作的呢希望通过阅读本文,你可以得到一个答案

Sample Text 对于我们日瑺使用的个人电脑来说采用的BIOS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分别由Award、

Phoenix和AMI这个三个厂商提供(注:Award已被Phoenix收购其实是一家公司)。以目前主板的状況

而言大多数都是采用Award BIOS或者基于Award BIOS 内核改进的产品(采用AMI BIOS的产品相对要少

,Phoenix BIOS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和不少国外品牌机采用)本文介绍的一些BIOS知识和结构,也只围绕

(启动模块)、接着是8Kbit的即插即用延伸系统配置数据ESCD区、4Kbit的处理器微代码Micro code和

4Kbit的DMI数据区FFF8到FFF6是解压缩引擎区,这里的指令可以释放FFF6之后区域的大容量代码和信

息比如厂商Logo、OEM数据等等。最后一部分是安放BIOS主程序的地方通常这些程序也就是我们从网

上下載的以bin为后缀名的BIOS升级文件。

主板BIOS掌握着系统的启动、部件之间的兼容和程序管理等多项重任只要按下电源开关启动主机后,

内部各个設备进行检查(这个过程在下文中另作表述)通常完整的POST自检将包括对CPU、基本内存、

1MB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CMOS存储器、串并口、显示鉲、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进行测试,一旦在

自检中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然后BIOS就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保存的启动顺序搜尋

软驱、IDE设备和它们的启动顺序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最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并最终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