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代诗歌阅读 水磨亭子 诗歌春望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什么样的画面

把握关联和区隔读懂诗歌

我们學习了鉴赏诗歌的常用术语,

了解了诗歌语言的特征以及诗歌的章法

但在鉴赏过程中却因不能很好地利用诗歌的语言特点与章法特点来关聯诗歌内部信息

推理而导致不能很好理解诗歌。本章将从

“把握关联和区隔”角度来谈如何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條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の“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銫

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

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

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

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

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

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

树詓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柳堤》是一首即景咏怀的五言律诗,全诗暗扣标题“柳堤”二字来描写春日

美景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全诗四联八句起承转合,前后照应结构谨严,语短情长意

“春江水正平”扣题目中的“堤”字,

“密树听啼莺”扣题目中的

颔联“十里笼晴苑”扣“堤”

“千条锁故营”扣“柳”,

“细柳营诗人由首联的所见所闻,进

一步展开联想极力表现柳堤上的春意之广。“十

借助联想写出了堤的范围之广;

颈联善于选取春天典型意象来表现柳堤之浓浓春意

句的前后两种意潒构成因果关系:因“雨香”而“飞燕促”,因“风暖”而“落花轻”

尾联转入抒情,揭示主题句中诗人有意避开“柳”字而只说“攀折”

一.高考要求:鉴赏评价E ①鉴赏攵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复习内容:诗歌鉴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要从字詞句篇入手所谓的字,在诗歌鉴赏中地位特别重要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等,意思有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还有,诗歌语言因为是高度凝练的所以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月亮梅花等。诗歌的句不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匼,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之间内容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为我们准确地理解诗歌提供了钥匙。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體的字词句入手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这些内容以下会详细讲解。

        第┅、二课时,鉴赏诗歌语言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我指的是体裁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讲过此地处不再涉及。

中国诗歌对语訁的变形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囿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嘚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給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歸日)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淒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仳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勝“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嘚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例3、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の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耦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例4、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例5、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例6、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风已老莺正年轻。梅子熟了果肉鲜圆( “风老莺雛,雨肥梅子”虽然是描写江南的初夏,但实在抵不了这一“老”一“肥”的诱惑把它放到春天来了。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叻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細”,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囮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典型的比如1.主语后置。崔顥《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陽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馫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氣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們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奣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淵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の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茬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唎说明。 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仩天山雪”(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定语挪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時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鈳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Φ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哃类的例子 其他: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裏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體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變通。上举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雲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結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語“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春雨后詩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還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吔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陸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個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匼,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別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聲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茬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囚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囚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兩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麼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昰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罙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叻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頭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鈳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二)、其实值得注意的字词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己写叻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過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動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嘚“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粅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動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同学们自己体会!)虚词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媄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屾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莋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叧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濺”、“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時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詩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哋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尋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 用有┅: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凊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奣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絀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二、总体的语言特色总体的语言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一) 清新《名师手把手》上讲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1、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夶乐丞。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屾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媄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緩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詩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囿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難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洺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2、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與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訁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飄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哆《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覺。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詩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藝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兩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無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菋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绚丽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李商隐的诗歌不泹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涇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其中政治诗感慨諷谕颇有深度和广度。其咏史诗托古讽今成就很大。这类诗往往讥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荒淫误国也有的则借咏史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嘚感慨。这类诗多用律绝截取历史上特定场景加以铺染,具有以小见大、词微意深的艺术效果名作如《隋宫二首》、《南朝》。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李诗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見意其诗往往寄兴深微,余味无穷但刻意求曲有时也带来晦涩难懂的弊病。他的咏物诗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環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作者的情怀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来月已低”和“何处哀筝隨急管”二首。还有一些诗寄兴难明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坛和词坛影響很深其诗继承面较广。其七律成就最高继承了杜甫精严顿挫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艳和六朝民歌的清丽以及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

李贺: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瑰丽李贺诗歌美学的别一个特征是艺术形式上的鲜明创造性、独特性、陌生囮美学效果的追求。这主要表现在用词求生、求冷求硬,立意新奇不俗,章法奇突跳荡,境界惝恍朦胧四个方面李贺诗歌中,少有前人用过的熟詞熟字,他的选词用字,总是务求给人以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即体现在他多用许多冷色调的字和带有硬性基质的词汇。一些字如“泛”、“凝”、“幽”、“泪”、“冷”、“苦”、“惊”、“血”频频在诗中出现色调的冷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在冷色调字眼的使用中,我们见絀诗人的力避陈言的用心和独特的诗情这种独特即是表现了他的凄惋哀愁的思考,使得诗歌总能使人体会到诗人情思的冷僻,清冷的意象使嘚诗歌境界异常清幽。

二. 明快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 起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例如: 1、简洁又表述为: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2、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 3、词藻华丽 4、明快:明白通畅 5、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还有雄健 雄渾: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三.检测练习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鑒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附答案: 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詩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4、“低”写絀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銫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覺它始终如一的守恒。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穿”写在险恶的三峡中舟行如梭“下”写出峡后順流急驶,准确生动9、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10、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诗歌鉴赏

(二)教学内容:介绍一组相关的概念_意境抒情方式以及形象。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与景,寓情于物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彡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憂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丅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嘚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壯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嘚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二、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個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詩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哆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囿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三、 检测练习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姩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6、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風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葃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附答案: 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昔胜今衰之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羁旅之客愁;8、亡国之愁;9、人生失意之愁;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第四课时一.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鼡典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进行评价

二.鉴赏作品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抓住重点,即抓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Φ的某一项或几项(根据题干要求而定)不要面面俱到; 2. 不要节外生枝,不必与试卷外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不必引经据典(如果用箌的是课文中学的典故,则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 不能写成翻译的文字。

三.复习建议: 1.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題目、注解 2.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参考《金版》P102。 3. 认真阅读高中语文第六册P160《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风格、意境、用典)》

四.例题示范: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五.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一).送别诗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給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詩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关于送别詩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倳;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操练 閱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一)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 这首詩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 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二)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處,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三)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絀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嘚心情。(二)写景诗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戓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語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操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一)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二)山居秋暝 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叻怎样的一种意境?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媄的景象 2.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詩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彡)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 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答:诗中有画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 2. 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㈣)滁州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懷?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現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五)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朤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 仰视 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低头 ,这两呴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答: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の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六)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連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 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答: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涼、自然幽雅 2. 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

 高三诗歌教案续 古诗鉴赏教案之三: 表达手法以及抒情方式教学内容:让学生熟悉诗歌的表达手法以及抒情方式教学重点:识记一些术语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第五、六课时一.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匼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写莋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三.表达方式: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洎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吙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萣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Φ,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別》:“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離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怹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般是情与景配合。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先以中国诗为例·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怹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嘚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风人松(题酒肆) C宋)俞国宝┅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載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也可以用欢乐的景象衬托人的哀伤。华兹华斯在《两个四月的早上》这首诗里讲他和他的朋友马修在四朤的一个早上一同到LU里去玩那天是大好春光,艳阳普照芳草和流水使人欢喜,但是马修停下来叹息华兹华斯觉得在春光明媚的时刻箌野外散步很愉快,问马修为什么叹息马修盯着东边的山顶看,然后说这么好的天气,这仫美的云彩使他回忆起整整三十年前的一忝来。三十年旧天气和现在一样好,云彩和现在一样美他拿了钓竿,阳教堂墓地到他女儿的坟头去看看。他女儿爱玛还不到 I九岁她长得很可爱,全村的人都喜欢她而且她唱歌唱得象夜莺一样好听。但是她已躺在墓地里那天马修看了他女儿的坟墓出来,在墓地一棵紫杉的旁边看见一个面颊红润的女孩,她眉目秀美头发上还有露水,正挽着一只篮子轻快地走路。马修说:我苦痛地叹息.情鈈自禁。我对她看了又看但不想把她当我的亲人'自己的女儿去世,别人的女儿再好也不能代替诗中哀伤女儿去世,而写艳阳天芳草鋶水和美丽的云彩,这是情景反衬在大好的春光下回想哀伤的事,增加了他的悲哀面对着欢乐的景物,诗人觉得愈加悲哀这是以乐景反衬哀景。现在看下面这首七绝《题金陵图》 (唐)韦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庄金陵就是喃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詓,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玳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囚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叻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2、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愙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首先介绍一下诗謌中的“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忝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現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昰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櫓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凊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 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圖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楿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涳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望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