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猎鹰高超音速飞行器器能一小时打遍全球吗

中国再次成功测试高超音速武器 1小时内打遍全球|飞行器|高超音速武器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再次成功测试高超音速武器 1小时内打遍全球
高超音速武器效果图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4月28日报道,中国日前又一次成功测试了处在研发阶段的DF-ZF(以前称为WU-14)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这种高速机动性弹头的试验是在中国山西省的五寨导弹测试中心完成的,距离北京西南约250英里(400公里)。
  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称:“这种时速达几千英里的灵活机动的滑翔器被卫星跟踪到,沿大气层边缘飞行,最后到达中国西部地区的撞击区。”
  报道称,中国现在已经对这种新武器进行了总共7次测试。上一次发射DF-ZF(一种据说可穿透美国防空系统的超高速导弹)是在2015年11月。
  DF-ZF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据说速度可达5马赫到10马赫,即每小时6173公里到 12359公里。《外交学者》曾对发射DF-ZF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过程进行过解释:DF-ZF弹头被一枚大型弹道导弹助推器带到太空和地球大气层的边 缘,高出地面约100公里。达到该高度后,它便开始执行上拉动作并加速到10马赫,并沿相对平坦的轨道滑翔。滑翔阶段不仅能使飞行器完成空气动力学的机动 动作(如躲避拦截),还可增加导弹射程。
  美国国防部的官员在2015年6月证实,DF-ZF在飞行测试过程中完成了“极限机动动作”。
  报道称,特别危险的一点是,截至目前,还没有针对DF-ZF这类新的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手段。与传统的再入式飞行器沿可预测弹道进入大气层不同,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几乎不可能通过常规的导弹防御系统(即借助卫星传感器、地面和海上的雷达)来拦截。
  据报道,一旦部署,安装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DF-ZF弹头将使解放军具备全球打击能力。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也可安装在能够穿透美国航母战斗群多层防空系统的中距反舰弹道导弹上。
  但据一些媒体报道,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弱点困扰着中国的DF-ZF方案,拖慢了中国设计高超音速武器的努力。
  美国的超级计算机目前比中国快10倍。《南华早报》曾报道说:“如果没有更快的计算机,中国的研究人员将不得不把时间浪费在把复杂运算分解成简单运算的工作上,这样他们就能在不太先进的计算机上完成研发。”
  专家们认为,中国距离部署一枚配备有可命中移动目标的DF-ZF弹头的导弹还有20年时间,但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新武器可能最早在2020年部署。
  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引述不具名的美国情报官员评估,中方计划使用这类飞行器来对付成熟的导弹防御技术,从而向目标投放核武。DF-ZF也可作为传统的攻击性装备,挂载常规弹头,1小时内就可击中地球表面任何目标。(环球网)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料获立项 可1小时“打遍全球”
  图:弹头与助推器分离
  5月2日讯 综合报道:&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4月27日报道称,美国防部证实中国于4月22日再次成功试射西方称为WU-14(中国称DF-ZF)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这已是中国第7次测试高超音速飞行器。新浪网也发文称,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有可能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立项。
  4月26日,《中国航空报》刊登题为《成都所某型号总设计师周毅:潜心雕龙默默耕耘铸辉煌》的文章,讲述了成都所副总设计师、某型号总设计师周毅的个人先进事迹。
  研发进度走在世界前列
  文章提到:&&十五&期间,周毅作为某样机总体设计负责人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型动力系统在飞行器上的安装方案&、&主持解决了动力系统带来的重心和焦点匹配、安全性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十一五&期间,作为国家某重大项目专家组总体技术组组长和样机总体专业负责人,周毅主持样机总体设计、装配以及外场飞行试验等技术工作,解决了气动布局设计、动力系统综合设计、复杂构型分离等技术难题&。
  新浪网在报道中称,该文章提到的新型动力系统、重心和焦点匹配、安全性设计、解决了气动布局设计、动力系统综合设计、复杂构型分离等关键词句都与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特徵高度吻合。从报道分析,该项目属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动力系统特殊,采用分离式发射,但是自主返航降落。报道还指出,有军事专家分析《中国航空报》的文章内容,同时结合以往的其他媒体报道发现,周毅主持设计的一个项目很有可能就是中国某个临近空间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从文章的表述来看,该飞行器已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立项,并完成了试验样机的首飞。
  军事专家进一步表示,&十五&期间,中国完成了高超音速飞行器演示样机研制与演示验证飞行;&十一五&期间,该项目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立项,完成了试验样机的成功首飞。这说明中国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发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有效穿透现役反导系统
  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之一,可广泛应用于战场侦察、空中打击等诸多军事行动,被誉为现代战场的&千里眼&和&杀手锏&。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作战飞机和地空导弹都还难以达到临近空间这一高度,在外太空武器还没有进入实战阶段的情况下,临近空间相对处于一种对立的&真空层&状态,从而可以为临近空间飞行器提供一种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从长远上看,DF-ZF确实有提高中国核威慑实力的可能。众所周知,随着反导技术的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正逐步具备&陆海空天&四维一体的,对弹道导弹助推段、中段、末段的摧毁能力,弹道导弹的突防与生存都面临挑战。如果DF-ZF的技术发展成熟,中国就可以用这一技术来改造洲际弹道导弹导弹,使之具备上千公里的横向机动能力。打击能力不仅覆盖美国本土,而且还提高了中国弹道导弹穿透美国陆基、海基中段防御系统和&萨德&等陆基末段高层防御系统的能力,有效的加强中国二次核反击的能力。
  1小时可打遍全球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4月27日引述美国防部官员的说法称,中国于22日在山西测试的DF-ZF高超音速飞行器可载核弹头,最高时速达到11000公里(约10倍音速),即能在1小时内打到世界各地。美国卫星侦测到,测试的飞行器沿大气层边缘往西前进,最后进入中国西部的预定攻击区。
  据不具名的美国情报官员评估,中方计划使用这类飞行器,并透过成熟的飞弹技术,搭载核武器,DF-ZF也可作为传统的攻击装备,挂载弹头。
  美国防部发言人厄本少校拒绝就中方再进行超高音速飞行器试验发表评论,只表示会十分关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发展。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也指出,美国防部官员曾在2015年6月证实,DF-ZF在飞行测试过程中完成了&极限机动动作&。特别危险的一点是,截至目前,还没有针对DF-ZF这类新武器的防御手段。与传统的再入式飞行器沿可预测弹道进入大气层不同,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几乎不可能通过常规的导弹防御系统来拦截。
  一旦部署,安装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DF-ZF弹头将使中国具备全球打击能力。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也可安装在能够穿透美国航母战斗群多层防空系统的中距反舰弹道导弹上。
  飞行轨迹飘忽撕破反导系统
  &参考消息&网引述&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报道称,中国在精简部队、提高军事人员素质的同时,也在研究几个尖端的项目,为军方提供先进武器,其中之一就是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中国的代号是DF-ZF,美国防部称为WU-14。
  报道指出,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和测试极其隐秘。然而,其最终的部署将给火箭军部队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库带来很大的改善,因为它能穿透美国及其盟友最强大的多层次反导防御系统。
  中国迄今已进行了7次DF-ZF测试。虽然测试频率并不能保证测试质量,但它表明中国正致力开发这项技术。
  中国据信是使用中程弹道导弹运输─竖起─发射装置来完成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测试。导弹将飞行器发射升空,使之沿蚍u道导弹的轨迹飞行,飞行器重新进入大气层后,它会将自己推回大气层上部,接着,它将完成上拉动作以控制速度和高度,向目标滑翔,进行攻击。
  中国研发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主要目标是让它的飞行速度足够快,同时利用其独特的飞行特性,以及可通过多种导弹来发射等,从而躲避反导系统。十多年来,中国一直不满美国在西太平洋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因为中国认为该系统削弱了中国的核威慑力量,让中国更感到不快的是,其他地区大国,如日本和韩国,也大量投资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研发先驱以生命护数据
  新浪网根据美国媒体汇总消息称,中国已进行7次高超音速武器测试,次数比美国少,但实际效果比美国好,这是因为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理论前置研究。
  当时,中国物理科学家郭永怀正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任教,而美国正在论证洲际导弹的可行性,郭永怀是跨音速流体理论中的权威,所以美国想请他帮忙论证。不过,郭永怀已经应钱学森之邀,准备返回中国。所以他只是论证了高超音速条件下弹头可能会受到的多重阻碍,也就是他对高超音速武器理论的最初想法。郭永怀在回国前把这部分资料全部焚毁,所以美国并没有获得郭永怀的任何研究成果。
  回国后,郭永怀开始完善其&高超音速飞行器粒子影响理论&。这就是中国最早关于高超音速武器可行性和攻关方向的制导理论。
  正是因为郭永怀的理论,才让中国意识到高超音速武器面临的难点。需要展开高超音速流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才有了后来航天十七院研发的5马赫以上超高声速风洞,这是研究高超声速武器的最核心设备之一。
  可惜的是,日,郭永怀从实验场返回北京时,意外坠机牺牲。在清理残骸时,人们发现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紧抱在一起,中间保护的是刚获得的氢弹实验数据,这足以说明他是用生命撰写中国国之重器的人。
5月2日A9版
关注大公网《晨读香江》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寻 DN017
相关阅读: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正研制高超音速武器 一小时内打遍全球(图)
发帖人:云天孤鹤
来 自 西 陆 军 事
原文配图:高超音速武器假想图。
俄罗斯《独立评论》周报11月21日刊登题为《高速武器的新一轮竞赛》的文章称,近来出现了新一轮远程高速武器竞赛酝酿成熟的明显迹象。8月,美国和中国在18天内相继试射了滑翔式导弹。同时,普京等俄罗斯军政领导人的声明让人推测,莫斯科也打算加入这场竞赛。那么,三国哪个国家的武器研究进程最快?
高速武器 滑翔导弹系统
滑翔导弹系统与普通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相同,但它的轨道不是高空弧形:运载工具在发射后立即进入大气层,然后分离出滑翔飞行器。这个没有独立发动机的飞行器能以高超音速(至少5倍音速)滑翔几千公里。
高超音速武器 起飞4秒后爆炸
滑翔式导弹的想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但因这种技术过于复杂,以至于首次试射直到2011年才得以进行。当时,美国发射的先进高超音速武器(AHW)飞行了3800公里。
五角大楼在2014年8月再次试射AHW。飞行器从阿拉斯加升空,预计击中6000多公里外太平洋上的目标。但试验只进行了4秒钟便被迫中断,因为推进器出现了问题。美国五角大楼证实,美国军方研发的新型超高音速武器测试在飞行器升空后不久爆炸。
这一失败并不能说明滑翔式飞行器本身的原理有问题。试验很可能将在确定故障原因后恢复,但官方至今还没有表态。
这次试验失败令美军新型超高音速飞行器项目遭遇挫折。不过,非牟利组织“导弹防御倡导联盟”主席及创始人埃里森表示,他认为试验失败不会导致项目被中止。
先进高超音速武器是美国“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一部分。不过,AHW现在可以说就是该计划的化身,因为几乎所有资金都投入了该武器的研制,尽管已拨付的资金相对来说还不算多。即使作出关于部署AHW的政治决定,它也未必能在10年内实现。
一小时内打击
全球任何地点
这个飞行器是由美国山迪亚国家实验室和美国陆军负责研发。作为美军“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一部分,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军具备在一个小时内打击位于全球任何地点、任何目标的能力。
对付不了中国
威慑伊朗朝鲜
华盛顿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防务分析师安东尼·科德斯曼说,美国从未设想这些武器系统可被用于对付类似中国这样的大国。但对诸如伊朗或朝鲜等国家来说,这将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威慑。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防务分析师詹姆斯·艾克顿对路透社说,五角大楼从未明确说明这种武器的用途,但有人将其视为对付恐怖分子的有效工具,也有人将其视为对付中国、伊朗或朝鲜的工具。
艾克顿说,未来10年都不太可能部署超高音速武器,但华盛顿和北京目前都在试验超高音速飞行器,这显示有关研发行动可能发展成为军备竞赛。
滑翔导弹系统 试验失败告终
报道称,今年有消息证实,中国也在研究滑翔导弹系统。外媒声称,2014年1月,北京试验了被五角大楼称为WU-14的飞行器。第二次试验发生在8月,飞行器预计应飞行1750公里。但种种迹象表明,试验以失败告终,或许是因为推进器问题。
美国国防部后来对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说,这个名为WU-14的可以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滑翔载具(HGV)的试验日期是1月9日。
但艾克顿表示:“我认为美国的试验比中国的试验复杂多了。”她说,上次在2011年进行的试验中,飞行器成功地从夏威夷飞至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
研究直接目的
为运送核弹头?
有关中国相关计划及其目标的消息非常少,但显然,WU-14项目的野心远远不及AHW。但一位美国官方人士表示,这些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运送核弹头。这一评价至少部分基于一个事实:中方为WU-14使用了液态燃料推进器(如今,中国的液态燃料火箭只用来运送核弹头)。
不针对其他国
没有特定目标
今年1月中旬,中国国防部证实了外国媒体有关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超高速导弹试验报道,但称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
空基型超速导弹 未来六年内建造
俄副总理迪米特里·罗戈津表示,俄罗斯现在也在研制高超音速武器。俄在这方面的进展只能从一些间接迹象中窥得一斑。战术导弹武器公司、国防部和工贸部今年夏天宣布,它们就研究高超音速导弹技术项目达成一致。项目投资超过20亿卢布(约合5500万美元),首架飞行器将在2020年前诞生。飞行器的性能参数和用途还不得而知。
11月13日,俄罗斯“战术导弹武器”集团总经理鲍里斯·奥布诺索夫声称,俄罗斯首批空基型高超音速导弹可能在未来6年内建造。
他在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说:“我们估计,首批高超音速产品应该在这个10年内出现,即2020年前。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这里指的是速度达到6—8‘马赫’,达到更高速度是更长远未来的任务。”
他补充说,谈论出现首批载人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时间不会早于2030年。
他说:“我认为,高超音速载人飞行可能在年期间实现。”
未来武器入列
保障国家安全
俄罗斯对非核战略武器表示担忧。普京在2013年12月的国情咨文中指出:“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出现会导致此前在限制和削减战略核武器领域达成的一切协议化为乌有,破坏战略平衡。”他还表示:“俄罗斯将应对所有挑战,不论是政治的还是技术的。我们具备这么做的一切必要实力。我国学说及正在和将要入列的未来武器,无疑将使我们有能力保障俄罗斯国家安全。”
这一声明与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的表态都证明,俄罗斯正在研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远程打击的非核武器。此外,不少资料显示,俄罗斯仍在试验高超音速机动弹头,尽管尚不清楚是核弹头还是非核弹头。
这些事让人产生了清晰的印象:我们将迎来新一轮军备竞赛,它可能相当危险。最大的威胁在于冲突中使用非核滑翔导弹系统蕴含着升级为核战的风险。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美媒:中国再射高超音速导弹 一小时内打遍全球_中国军情_81军事网_八一军事网
周一中国进行了高超音速飞行器第6次测试。这款名为DF-ZF的新型高超音速飞行器属于超快速机动打击武器,利用弹道导弹从中国山西五寨发射基地发射。
DF-ZF的飞行被美国情报部门监测到,当时以5马赫或者5倍音速飞行。五角大楼发言人比尔·厄本对此拒绝置评,"我们不对中国的具体武器测试进行评论,但我们的确密切监视中国军力现代化"。
这是中国第6次测试高超音速飞行器,最近一次是在8月19日,发射地点也是五寨。美国情报部门对DF-ZF进行过评估,认为它是能够携带核武器的飞行器,其机动性和速度使这款武器可以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军事专家称,中国也可以使用DF-ZF进行常规武器全球快速打击。
手机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