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训的意义对于后人的意义

各大姓氏的祖训,受益匪浅 !
各大姓氏的祖训,受益匪浅 !
所谓"祖训",即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不过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则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全体族众。"祖训"的作用在于从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除此,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1刘姓◆【族诗】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刘氏祖训诗此诗为广传公(刘广传,刘氏147世祖)生下十四子以后,鼓励儿子要向外发展,不要儿女情长痴恋家中。广传作诗一首,以激励儿孙,并作日后认宗的依据。这首后来被刘氏奉为族诗。◆【三祖遗训】汉高祖刘邦遗训根据《史记》和《汉书》所载,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与一班大臣谈论起能够在“楚汉相争”中战胜项羽、脱颖而出的原因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汉光武帝刘秀遗训刘秀继承和发扬了刘邦的传统,广纳天下之士,广听天下之言,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创建东汉百年基业。刘秀是一位聪明而踏实的忠厚之君,勤于治政,严于律己,反对夸夸其谈的奢华之风和好高骛远的言行。刘秀给后裔子孙留下一段训诫: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广文地者荒,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刘秀这段话告诫子孙:反对好高骛远,反对见利忘德,反对贪人财物。一味好高骛远者眼高手低,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顾,徒有一番不切实际的空想,到头来只是“劳而无功”;见利忘德者做事情不择手段,将为人的道义都抛掉,到头来只会遭人唾弃;贪人财物者即使东西拿到了,也无法心安理得,君子爱财但应取之有道。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刘备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经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从不妄自杀戮,深得百姓爱戴。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让他能在三国初期曹操、袁绍的强大势力中间周旋而不灭,使他东奔西走投靠他人而处处备受欢迎。刘备之德赢得了关羽、张飞的生死追随,赢得了诸葛卧龙的鞠躬尽瘁。因此他在临终遗言中将这一信条摆在了首位来告诫太子: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历代刘氏宗谱都记载了刘备的这一条遗训。他所确立的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标准,已经普遍为刘姓及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上述"三祖遗训",("三帝遗训"),在国内外刘氏族姓中广泛流传,赢得了广大刘姓宗族的认同,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共同族训。2王氏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俭,持家以勤。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自强自立,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友朋谨慎。勿以诱善,祸及自身,勿以亲恶,招惹公忿。酗酒无度,伤其身心,聚众赌搏,财帛散尽。贪婪飘荡,荒废青春,胡作非为,辱没先人。恋衙投宦,必爱人民,忌才害贤,毒族害群。耸人告讼,不如兽禽,利令智乱,灾难必临。祖灵在天,察尔甚真,阴诛阳谴,追究必深。祖灵阴佑,和顺永存,后裔繁昌,福寿盈门。一荣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业,纠察昭昏。一谦受益,一满招损,神灵有鉴,莫辱斯文。阴受其殃,阳恶是因,安贫乐道,其心也欣。焚毁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堕落,愧对乡邻。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美族,直上青云。秉公惩戒,繁荣后昆,恭愿后裔,永传家珍。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三槐王氏家谱》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摘自《琅琊王氏家谱》3陈氏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贻羞祖宗,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4黄氏◆【黄姓四十八字祖训】官不忘民,民不忘本。贫不失志,富不忘贫。堂正诚实,廉洁清贫。勤劳俭朴,诸事严谨。孝敬父母,善待他人。自强不息,造福子孙。◆【黄氏勉后词】务敦孝弟,务存忠信;务习礼仪,务尚廉耻;务睦宗族,务和邻里;务读诗书,务勤耕种;务亲君子,务重有德;务厚亲朋,务笃故旧;务慎言行,务襟交游;务守王法,务畏官刑;务尊高年,务怜孤寡;务崇节俭,务严教训。◆【黄氏戒后词】毋图清闲,毋喜游荡;毋好赌博,毋贪酒色;毋炫几长,毋形人短;毋依财势,毋疾贫穷;毋称人恶,毋谈人妇;毋尚斗勇,毋恃豪强;毋近小人,毋狎匪类;毋为唆讼,毋忤尊长;毋逞私智,毋誇异能;毋见小利,毋念旧恶。5杨氏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俭: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何益。6张氏笃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粮息讼,营生业言。士农工商,各执其业。慎丧祭言,慎终追远。宜尽诚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择。严内外言,治内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亲敬,敦宗睦族。笃教学言,养不废教。作养人才,厚风俗言。吉凶庆恤,孤寡有体。敦和睦言,捍忠御灾。协力同心,严杂禁言。奸盗赌博,占欺谋吞。7李氏敦孝悌 严教诲睦宗族 修祠墓重丧祭 谨嫁娶尚勤俭 崇礼让——《慈峰李氏宗谱》这8条"祖训"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维系宗族关系,以求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8赵氏1、敦孝悌孝悌者,百行之原也。孩提知爱本诸良能,稍长知敬原于善,何以狃于习俗,顿失初心。为子弟者不知孝,当体父母生我之恩情,不知悌,当思长上待我之友爱,诚能服劳竭力,奉养无违隅坐徐行,恭让而不懈,则一门之内,和顺雍容,孝悌敦,而人伦斯重矣。2、睦宗族自古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异姓尚敦亲睦,矧同族之入而漠不之顾耶。务使视如一体,疴痒相关,庆吊必互相往来,缓急必互为通义。鳏寡孤独,必为之哀矜;困苦颠连,必为之照顾。能与祖宗济一日子孙,即能与祖宗免一日忧虑。若乃各顾身家,视同宗如秦越,甚则每因小事,辄起纷争,则怨积日深,其不视如仇敌者几希矣。书日:“以亲九族。”尚其念之。3、力本业士农工商,均有常业,所贵恒心自励而各勤乃业耳。盖人有一定之胜境,不拘所肆何业,即随在可自致,立收其效。若乃既居于此,又慕乎彼,则此心一纵,遂不免怠忽其业矣,无何身人他歧,依然故我。业精于勤,荒于嬉。事虽勤于始,尤贵励乎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尚须自勉之。4、慎交游交接之际,不可不慎。正人入室,所讲者好话,所行者画龙点睛事。则子弟之所见所闻,即不得引入邪僻。不然,习俗移人,贤者不免,况子弟之庸愚者众乎。语云: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时有余。丽泽求益,尚慎旃哉。5、和兄弟兄弟之间,原称手足,言人之有兄弟,即一身之有手与足,断不得隔膜相视者也。何今之人见识浅狭,或因兄弟弱于我,或因食口多于我,加以妇言唆拨,遂日思析箸而各烟。甚至每因小事,入室操戈,同气参商。外人因而构害,拆篱放犬之弊可胜道哉。昔有张公艺九代同居,江州陈氏七百口共食,均是人也,何弗思之。6、训子弟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凡子弟无论智愚贤否,均当以读书为上。即或赋质不齐,亦须为之谋成,立慎择术,以为久远计。断不可溺于姑息,听其放浪形骸。盖入惟年幼,每令人怜,偶有过失,恒以无知恕之。不知中人之性,成败无常,若不预加防微,则骄奢淫逸,鲜有不为俗所染者。其至寡廉没耻,无所不为,不大贻祖父羞哉。须知水随器为方圆,影视形为曲直。有父兄之责者,可不慎与?又,教子读书,须趁光阴,不可太迟。世人常谓,太幼则无知,俟其稍长读一年算一年。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虽读而终难刻骨。无怪乎三四年庸师之教,念一转而尽归乌有矣。惟其幼则嗜俗未萌,心无旁鹜,际引一片之灵机,加以严师之提命,启其颖悟,收其放心,则成童之年,自可判其优劣之性。曾思十二岁之庠,人岂一二年工课哉?顽子切勿诿以家道艰难,遂渐往荒误子弟而不教也。凡我族人,共体此意。7、尚勤俭勤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常见好闲之辈,似乎惰气天成,稍盈余,即喜丰而好胜。不思一时侈欲转囊空,悔何及哉。故不勤不得以成家,即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冠婚丧祭,称家有无,衣食人情,随分自适。与其奢隋而终嗟不足,何若勤俭而常欣有余,为祖宗惜往日之勤劳,为子孙计将来之生业。语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又日:有钱不可使尽。愿后人其敬听之。8、戒争讼居家戒争讼。凡是非之来,退一步,让三分,自然少事。盖以汝既有包容之度,彼必生隗悔之心。若乃因微逞忿,忘身及亲不顾,颂家尽产与人斗讼,则是鹬蚌相持,渔翁获利。纵令侥幸得胜,而家资受累矣。于是,所用不足,势必称贷,宿债莫偿,势必鬻产。此讼之所以终凶也。圣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其试思之。9、遵法律朝廷定律例,以惩愚顽。凡酗酒赌钱,奸淫强盗,及一切不法之事,示谕煌煌,极为严肃。倘自蹈非僻,不畏三尺之条,一经发觉,身陷囹圄。爰书不宥,乡论不齿,上辱父母,下累妻孥,终何益哉。纵不明法律之严,亦当知身命为重,与其追悔于事后,何若远虑于事前。10、禁非为人生斯世须趋正道,始为正人。乃有一等丑类,学习法打,包抢包牵,外逞豪强,心怀狡诈,每每恃能挟制,藉径刁唆,坏名分而不辞,犯王章而不顾。此等败行,大辱宗亲。凡我族人,均宜惕戒,毋游手好闲,而失本业;毋博弈饮酒,以废居诸;毋身陷不法,以身罹于刑章;毋肆态胡行,而见憎于乡党。修其身,安其分,勤其业,不居然秩秩之佳子弟哉。家训十则,言疏而意切,词短而情深,所愿与我族人常以履簿临深而共相规戒者也。夫齐家之道,端在修身;而招尤之机,悉缘放辟。与其临时而始悔前非,何弗怀刑而预为警惕。则诲尔谆谆者,不得听之藐藐也。若乃视家训为具文,以自行为天性,诚恐习焉不察,自以为是,而背议者纷纷矣。其亦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模范者,族与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模范者,族与增荣;匪僻凶残为乡党憎恶者,族亦抱辱。爰于既训之后 ,复申规戒之词,小则传房族以责悛,大则出公庭而惩凶究。凡我族人,各宜惕励。编辑整理|梅小西古典书城(ID:gudianshucheng)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您的位置: -
邓世昌曾孙女谈祖训:“做人要正直,为国、爱民”
10:35&&&&&来源:羊城晚报&&&&&编辑:李典典
  邓立英在邓世昌纪念馆献花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褚韵报道:“先祖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后裔自当承遗志,为国再奋斗!”昨日上午,海珠区在邓世昌纪念馆隆重举行“祭甲午英魂,弘世昌精神”——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20周年系列活动。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后人邓立英、邓飞红,致远舰船械三副谭英杰侄孙谭荫生等,广东省军区、广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10时,公祭活动即将开始时,现场突然下起了雨。全场与会人员在雨中奏唱国歌。海珠区委区政府、驻穗部队代表、邓氏后人、致远舰殉国官兵后人、邓世昌纪念小学师生代表等,向民族英雄邓世昌铜像敬献了花篮。随后,全体人员肃立,向邓世昌铜像三鞠躬。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20周年主题画展》。
  “今年又是甲午年,我心里颇不平静,看到媒体上关于甲午海战的报道,再度想起战争对家国带来的切肤之痛,想起致远号上像先祖一样战斗的官兵。”今年已84岁高龄的邓世昌曾孙女邓立英,专程从河北张家口赶到广州参加此次纪念活动,情动之处,她热泪盈眶。时隔20年再度回到广州,她表示这里“变化很大”,“越来越美”。作为邓世昌的直系后人,她说家中祖训是“做人要正直,为国、爱民”。对于近期有地区称要“重制致远号”的消息,她表示自己也仅仅是从报纸上看到,“教育后人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我个人认为投资还是要慎重,毕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据了解,专题展览《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20周年主题画展》首次展出了邓世昌纪念馆部分历年馆藏书画作品60余幅,其中不乏省、市名家画作。 “同时还有托人从日本寻访到的资料,譬如由日本随军画师用铜版画记录下的现场战况,通过史料对比,有助于完整还原当时的战况,以史为鉴。”邓世昌纪念馆馆长郭勇介绍。
  记者另从邓世昌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此前本报报道的在海珠桥南广场设立邓世昌雕像的计划,目前正在办报建审批手续。
  知多D:邓世昌纪念馆
  邓世昌纪念馆位于广州市宝岗大道中龙涎里2号,成立于1994年,是为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经中宣部批准成立的名人纪念馆。其主体建筑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为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祖祠。邓氏宗祠为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占地4700平方米,碧墙灰瓦,掩映在寻常巷陌的榕荫中。扬州日报社--扬州时报
第C02版:必读
重点新闻◎必读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克勤克俭、同心同德、崇文重教、与人为善”家风祖训激励后人
于氏家族史展览丰富老区人文底蕴
&&&&一场别开生面的于氏家族史展览在革命老区郭村于氏姊妹楼对外首展。&&&&500多年前,于谦遭奸臣诬陷,遇害后,其家族为避株连,几经辗转,最终来到了江都区郭村镇塘头村居住落户,先是以种田为主,后发展到出租田地,开办作坊、兴办磨坊、经营生意、教书育人等,并在此代代相传,其间家族人才辈出,成为当地富甲一方的名门旺族——塘头于家。他们正是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于谦的一条脉系。&&&&于谦后裔留传的珍贵实物和二十多年搜集而来的文图资料,与郭村镇文联共同筹办了一场于氏家族史展览,希望以此继承“克勤克俭、同心同德、崇文重教、与人为善”的家风祖训,以此激励后人。&&&&陈展——500余年的家族发展史&&&&展览分为家族渊源、家道兴衰、崇文重教兴学、人杰地灵以及于氏遗风五大板块,图文并茂,70余块展板不仅展现了先祖于谦为人正直、坚贞不屈的精神,而且记述了于氏家族在塘头的传承和发展。&&&&72岁的于德培是于谦第23世、塘头于氏第19世后人,20多年前开始整理收集历史资料,并从2003年开始,历时10年编撰了8本《于氏族史家谱》,并捐赠给市、区以及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也是此次展览主创者之一。&&&&目前,于氏后人家中珍藏了全国唯一一幅于谦遗像,这幅画像由塘头于氏14世于振辉,在1894年模仿祖传于谦像,召集画工为先人绘制的遗像。遗像背后,是于谦遇害后明宪宗、孝宗及神宗三帝为于谦平反诏书原文。供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展拜,以致其诚。&&&&在陈展的资料中有塘头于氏后人中第一位进士于蔚华,有兄弟两翰林的于齐庆、于受庆,有跟随周恩来总理工作的于辛,有全国人大代表于宝榘,有享誉国内外的微雕浅刻大师于啸轩,有江苏省劳动模范于德培,以及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人物,内容翔实,事迹感人。&&&&寻迹——于氏姊妹楼流传至今&&&&于氏姊妹楼是于谦的第15代子孙,清末翰林于齐庆的故居。据传,所用木料是于齐庆的两个学生,后来做了大官,无偿捐赠送给恩师的,是从福建选择最好的红杉木材质,用木船运来,砖头是专门订制的,比民用砖头大几倍,砖头间是用糯米汁砌成的,门窗上各种各样的花、鸟,是雕匠精雕细刻而成。从侧面看,两楼相连,好似孪生姊妹携手而立,造型独特,别具匠心。于氏姊妹楼还是苏中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也是新四军挺进纵队苏北指挥部成立地,陈毅、粟裕、姬鹏飞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足迹,现列为区级保护文物。它不仅是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建筑,同时也见证了扬州的革命历史。&&&&郭村镇政府将展览列为长期展出,成为游客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同时将打造红色旅游景点与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老区人文底蕴。&&&&塘头村退休干部于宏来参观后说:“这次展览是我们地方的一大特色,一个家族史的展览可以起到缅怀先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作用,展馆虽小,意义重大。”&&&&刘淦盛&&赵扣山&&秦如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扬州日报社版权所有
|  |  |  |  | 
| 广告服务 |客家的祖训族规及其特征
 来源:闽西日报 
来源:闽西日报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客家祖训族规,既从宏观上倡导人们生活的态度,也从熟悉的人事入手强调教谕的功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强调孔子、老庄、曾子、诸葛亮、关公等先贤的示范作用,也强调历代族姓先贤的榜样作用,还结合散布各地的族姓生存生活状况,张扬某个时段“本土”产生的贤达,使族姓后人学有所指,即学即用,终身受用。表现的多样性客家祖训族规常常写入族谱中,作为一种“教条”启裕后昆。中国社会很长一段时间把家规当作王法的补充,族人犯错先用家法征治。“族有家规,家有家法,家有家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留下的祖训家规写入族谱要求一代一代传下去,严格遵守。其内容包括财产的管理、分配、使用、治家、做人的准则,祭祀祖宗的规矩,对忤逆不孝、胡作非为者的惩罚等。”因此,可以说,客家社会时时、处处都有祖训劝导后人,有家规约束后人。为便于教化,客家人或把祖训族规总结成格言、警语、歇后语、谚语、对联、牌匾等,易于诵读;或把祖训族规编成故事、传说、山歌、竹板歌、谜语、小调、笑话、童谣等,融入民间文艺舞台,寓教于乐,悟出其中立身处世的道理。这些祖训族规,有的严肃端庄,登上大雅之堂;有的诙谐幽默,令人忍襟不俊。客家土楼的大量楹联、警句、牌匾、门楣题刻和民间文艺的唱念对白,均是祖训族规呈现多样性特征的代表。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光明网版权所有热门推荐:
  所谓&祖训&,即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不过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则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全体族众。&祖训&的作用在于从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除此,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族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刘氏祖训诗
  此诗为广传公(刘广传,刘氏147世祖)生下十四子以后,鼓励儿子要向外发展,不要儿女情长痴恋家中。广传作诗一首,以激励儿孙,并作日后认宗的依据。这首后来被刘氏奉为族诗。
  ◆【三祖遗训】
  汉高祖刘邦遗训
  根据《史记》和《汉书》所载,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与一班大臣谈论起能够在“楚汉相争”中战胜项羽、脱颖而出的原因时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汉光武帝刘秀遗训
  刘秀继承和发扬了刘邦的传统,广纳天下之士,广听天下之言,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创建东汉百年基业。刘秀是一位聪明而踏实的忠厚之君,勤于治政,严于律己,反对夸夸其谈的奢华之风和好高骛远的言行。刘秀给后裔子孙留下一段训诫: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广文地者荒,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刘秀这段话告诫子孙:反对好高骛远,反对见利忘德,反对贪人财物。一味好高骛远者眼高手低,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顾,徒有一番不切实际的空想,到头来只是“劳而无功”;见利忘德者做事情不择手段,将为人的道义都抛掉,到头来只会遭人唾弃;贪人财物者即使东西拿到了,也无法心安理得,君子爱财但应取之有道。
  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
  刘备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经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从不妄自杀戮,深得百姓爱戴。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让他能在三国初期曹操、袁绍的强大势力中间周旋而不灭,使他东奔西走投靠他人而处处备受欢迎。刘备之德赢得了关羽、张飞的生死追随,赢得了诸葛卧龙的鞠躬尽瘁。因此他在临终遗言中将这一信条摆在了首位来告诫太子: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历代刘氏宗谱都记载了刘备的这一条遗训。他所确立的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标准,已经普遍为刘姓及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
  上述&三祖遗训&,(&三帝遗训&),在国内外刘氏族姓中广泛流传,赢得了广大刘姓宗族的认同,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共同族训。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
  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
  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
  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
  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事以忍,
  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
  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
  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酗酒无度,伤其身心,
  聚众赌搏,财帛散尽。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
  胡作非为,辱没先人。
  恋衙投宦,必爱人民,
  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
  利令智乱,灾难必临。
  祖灵在天,察尔甚真,
  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和顺永存,
  后裔繁昌,福寿盈门。
  一荣一辱,天地一新,
  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
  神灵有鉴,莫辱斯文。
  阴受其殃,阳恶是因,
  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朝夕,何堪明晨,
  纨绔堕落,愧对乡邻。
  不肖为贤,浪子如金,
  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
  恭愿后裔,永传家珍。
  百世不竭,积厚且纯,
  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三槐王氏家谱》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摘自《琅琊王氏家谱》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黄姓四十八字祖训】
  官不忘民,民不忘本。
  贫不失志,富不忘贫。
  堂正诚实,廉洁清贫。
  勤劳俭朴,诸事严谨。
  孝敬父母,善待他人。
  自强不息,造福子孙。
  ◆【黄氏勉后词】
  务敦孝弟,务存忠信;
  务习礼仪,务尚廉耻;
  务睦宗族,务和邻里;
  务读诗书,务勤耕种;
  务亲君子,务重有德;
  务厚亲朋,务笃故旧;
  务慎言行,务襟交游;
  务守王法,务畏官刑;
  务尊高年,务怜孤寡;
  务崇节俭,务严教训。
  ◆【黄氏戒后词】
  毋图清闲,毋喜游荡;
  毋好赌博,毋贪酒色;
  毋炫几长,毋形人短;
  毋依财势,毋疾贫穷;
  毋称人恶,毋谈人妇;
  毋尚斗勇,毋恃豪强;
  毋近小人,毋狎匪类;
  毋为唆讼,毋忤尊长;
  毋逞私智,毋F异能;
  毋见小利,毋念旧恶。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
  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俭: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何益。
  笃忠敬言,急公守法。
  完粮息讼,营生业言。
  士农工商,各执其业。
  慎丧祭言,慎终追远。
  宜尽诚敬,慎婚姻言。
  娶媳嫁女,咸宜配择。
  严内外言,治内治外。
  不可易位,敦孝悌言。
  事事亲敬,敦宗睦族。
  笃教学言,养不废教。
  作养人才,厚风俗言。
  吉凶庆恤,孤寡有体。
  敦和睦言,捍忠御灾。
  协力同心,严杂禁言。
  奸盗赌博,占欺谋吞。
  敦孝悌 严教诲
  睦宗族 修祠墓
  重丧祭 谨嫁娶
  尚勤俭 崇礼让
  ――《慈峰李氏宗谱》
  这8条&祖训&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维系宗族关系,以求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
  1、敦孝悌
  孝悌者,百行之原也。孩提知爱本诸良能,稍长知敬原于善,何以狃于习俗,顿失初心。为子弟者不知孝,当体父母生我之恩情,不知悌,当思长上待我之友爱,诚能服劳竭力,奉养无违隅坐徐行,恭让而不懈,则一门之内,和顺雍容,孝悌敦,而人伦斯重矣。
  2、睦宗族
  自古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异姓尚敦亲睦,矧同族之入而漠不之顾耶。务使视如一体,疴痒相关,庆吊必互相往来,缓急必互为通义。鳏寡孤独,必为之哀矜;困苦颠连,必为之照顾。能与祖宗济一日子孙,即能与祖宗免一日忧虑。若乃各顾身家,视同宗如秦越,甚则每因小事,辄起纷争,则怨积日深,其不视如仇敌者几希矣。书日:“以亲九族。”尚其念之。
  3、力本业
  士农工商,均有常业,所贵恒心自励而各勤乃业耳。盖人有一定之胜境,不拘所肆何业,即随在可自致,立收其效。若乃既居于此,又慕乎彼,则此心一纵,遂不免怠忽其业矣,无何身人他歧,依然故我。业精于勤,荒于嬉。事虽勤于始,尤贵励乎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尚须自勉之。
  4、慎交游
  交接之际,不可不慎。正人入室,所讲者好话,所行者画龙点睛事。则子弟之所见所闻,即不得引入邪僻。不然,习俗移人,贤者不免,况子弟之庸愚者众乎。语云: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时有余。丽泽求益,尚慎旃哉。
  5、和兄弟
  兄弟之间,原称手足,言人之有兄弟,即一身之有手与足,断不得隔膜相视者也。何今之人见识浅狭,或因兄弟弱于我,或因食口多于我,加以妇言唆拨,遂日思析箸而各烟。甚至每因小事,入室操戈,同气参商。外人因而构害,拆篱放犬之弊可胜道哉。昔有张公艺九代同居,江州陈氏七百口共食,均是人也,何弗思之。
  6、训子弟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凡子弟无论智愚贤否,均当以读书为上。即或赋质不齐,亦须为之谋成,立慎择术,以为久远计。断不可溺于姑息,听其放浪形骸。盖入惟年幼,每令人怜,偶有过失,恒以无知恕之。不知中人之性,成败无常,若不预加防微,则骄奢淫逸,鲜有不为俗所染者。其至寡廉没耻,无所不为,不大贻祖父羞哉。须知水随器为方圆,影视形为曲直。有父兄之责者,可不慎与?又,教子读书,须趁光阴,不可太迟。世人常谓,太幼则无知,俟其稍长读一年算一年。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虽读而终难刻骨。无怪乎三四年庸师之教,念一转而尽归乌有矣。惟其幼则嗜俗未萌,心无旁鹜,际引一片之灵机,加以严师之提命,启其颖悟,收其放心,则成童之年,自可判其优劣之性。曾思十二岁之庠,人岂一二年工课哉?顽子切勿诿以家道艰难,遂渐往荒误子弟而不教也。凡我族人,共体此意。
  7、尚勤俭
  勤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常见好闲之辈,似乎惰气天成,稍盈余,即喜丰而好胜。不思一时侈欲转囊空,悔何及哉。故不勤不得以成家,即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冠婚丧祭,称家有无,衣食人情,随分自适。与其奢隋而终嗟不足,何若勤俭而常欣有余,为祖宗惜往日之勤劳,为子孙计将来之生业。语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又日:有钱不可使尽。愿后人其敬听之。
  8、戒争讼
  居家戒争讼。凡是非之来,退一步,让三分,自然少事。盖以汝既有包容之度,彼必生隗悔之心。若乃因微逞忿,忘身及亲不顾,颂家尽产与人斗讼,则是鹬蚌相持,渔翁获利。纵令侥幸得胜,而家资受累矣。于是,所用不足,势必称贷,宿债莫偿,势必鬻产。此讼之所以终凶也。圣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其试思之。
  9、遵法律
  朝廷定律例,以惩愚顽。凡酗酒赌钱,奸淫强盗,及一切不法之事,示谕煌煌,极为严肃。倘自蹈非僻,不畏三尺之条,一经发觉,身陷囹圄。爰书不宥,乡论不齿,上辱父母,下累妻孥,终何益哉。纵不明法律之严,亦当知身命为重,与其追悔于事后,何若远虑于事前。
  10、禁非为
  人生斯世须趋正道,始为正人。乃有一等丑类,学习法打,包抢包牵,外逞豪强,心怀狡诈,每每恃能挟制,藉径刁唆,坏名分而不辞,犯王章而不顾。此等败行,大辱宗亲。凡我族人,均宜惕戒,毋游手好闲,而失本业;毋博弈饮酒,以废居诸;毋身陷不法,以身罹于刑章;毋肆态胡行,而见憎于乡党。修其身,安其分,勤其业,不居然秩秩之佳子弟哉。
  家训十则,言疏而意切,词短而情深,所愿与我族人常以履簿临深而共相规戒者也。夫齐家之道,端在修身;而招尤之机,悉缘放辟。与其临时而始悔前非,何弗怀刑而预为警惕。则诲尔谆谆者,不得听之藐藐也。若乃视家训为具文,以自行为天性,诚恐习焉不察,自以为是,而背议者纷纷矣。其亦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模范者,族与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模范者,族与增荣;匪僻凶残为乡党憎恶者,族亦抱辱。爰于既训之后 ,复申规戒之词,小则传房族以责悛,大则出公庭而惩凶究。凡我族人,各宜惕励。
  热诚欢迎广大微友投稿,我们将在最显著的位置注明作者姓名、来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赏二维码等。投稿信箱:(回复“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问题请添加小编微信(lishibuluo)
| 读史阅世 | ID:dushi828
笑谈历史风云,戏说野史轶闻,以史为鉴,丰富阅历!
○温馨提示:亲 错过就是一辈子 请长安识别关注吧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明祖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