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错不了的青春年华,走不了的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个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来正是读书时
  古今中外,书作为人类的精神富矿受到人们极高的礼赞。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称:“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形象地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而且也是人们成就事业的辅翼。然而,近年来,市场经济大潮波及校园,一些学子经不起物欲诱惑,把心思花在怎样赚钱上,做家教,当导游,炒股票,搞传销……他们放松基础知识学习,读的书越来越少,甚至冷落了课本。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有百害无一利,历来为做学问者所忌讳。
  某大报曾在一所大学作过一次课外阅读调查,57%的学生没有读过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一些大学生把进大学看作是为了掌握一门专业或技能,有个谋生手段,从而助长了重理工技术、轻人文社科的价值取向,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讲ABC很好,熟悉关元、英镑,却不懂长城、黄河,不知道文天祥,不知道《论语》。大学生坐拥书城,却不珍惜机遇读书,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哀。
  现在,一些大学生不好读书,却要装腔拿势“写文章”。可是自己知之甚少,又焉能授知于人?即使写出几篇文章发表了,也难说有什么品位,能给读者多大启迪。“腹有诗书气自华。”毛泽东之所以博古通今,满腹韬略,留下许多经典著作,是因为他终其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并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历史上靠读书成大器者不胜枚举,但很少听说过有不读书而成为大家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博闻强识,才能文思泉涌,写得出沉甸甸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三味”就是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醛醯醢(xi hai)”的古语。古人受历史局限,读书仅此“三味”,而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版业空前繁荣,读书远不止“三味”,读书之乐也丰富而多彩了。
  书海浩瀚,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只能读其一二。所以,读书不能没有选择。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善辨良莠,择其善者而读之。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广泛涉猎,争取最好的读书效益,切不可陷入“闲书”消遣中虚掷光阴,更不能沉没在“黄书”中难以自拔,而应结合学政治、学科学、学文化,用现代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唯其如此,才能“读有所用,学有所成”。
  明代大文人徐渭,曾写过一副读书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我们正处在青年时期,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又有旺盛的求知欲,何不趁青春年少多读些好书呢?
  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令,我们应珍惜春光,只争朝夕,多读书,读好书。
(1)文题《春来正是读书时》中的“春”从全文来看是指_________。
(2)文章第二节中所提到的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文章第二、三两节内容,概括出大学生不好好读书的两点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依据文章第五节内容,概括出读书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六节中引用了徐渭的读书奇联,请扼要解释这副奇联的意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折曲折地延
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勾联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是她那诚挚的情怀,临河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一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一脉弱水,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终于择定将古镇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地。只是用保住那方故土的语言,来寄托对它的永久思念。江南的许多古镇,你别看它貌不惊人,它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你看,古镇的四周是广袤的田野,一带萦纡的清流,一抹起伏的山影,就凸现出这么一个恬静的处所……在一条幽深的小巷里,在一处青藤垂垂的院落里,隔了外界的喧嚷,避了市井的诱惑,面壁十年,精研邃思,而一旦出露,怎不叫世人惊愕瞩目?!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奇墨韵,蕴足了文化底气,就从这里展开它的册页。
1.本文主要介绍了江南古镇乡土风情的哪些特点?
2.为什么文中说“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
3.通过阅读本文,你认为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有哪些?
4.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5.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
6.“好的文章能给人以诗情画意之美”,请结合本文,自选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完成问题。
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  ①我的老家坐落在滇西高原一条幽深而偏僻的峡谷深处,那是个贫瘠到几近荒凉的地方。因此,我在老家所度过的童年岁月,虽然谈不上悲惨,但也没有多少甜蜜和欢乐可言。在我印象中,我就从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过生日”对于像我一样命运的山里孩子来说,永远只是一个甜美而奢华的梦想。不过,我六岁那年过的生日,却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过去了,但那天的情形恍如昨日。  ②我清楚地记得,六岁生日的那天,一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父亲,竟然放下了手中那总也忙乎不完的活计,破例为我做了一辆小巧而精致的红色风车。可以这样说,那是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最值得铭记的一个生日,也是记忆中我所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多年后,每每回想起那天的情形,我依旧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③毕业于省地质学校的父亲,在“文革”运动刚一开始,就被当作“臭老九”遣送回乡“劳动改造”。被造反派打入另册多年的忍辱负重的父亲,最终盼来了“解放”并“结合”进了生产大队的领导班子。父亲“解放”的那天,又刚好是我的生日,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兆头,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于是便找来竹篾、面糊以及为大队书写标语墙报时用剩的边角废纸,专门为我做了一辆六角形的红色风车。  ④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天空明净得没有一丝流云。也没有风,哪怕是一丝微风也没有。父亲帮我把风车做好以后,却怎么也转动不起来。父亲见我一副非常失望的样子,便微笑着对我说:“傻孩子,要让风车转动起来,你就必须学会奔跑。你跑得越快,风车也就转动得越快。”听父亲一说,我恍然大悟,便手举风车,在门前那片宽阔的田野上,兴奋而快乐地奔跑起来。  ⑤果然,由于我的奔跑,手里的风车不停地转动了起来。我跑得多快,风车也就转动得多快。因为奔跑,因为不停地转动着的风车,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一种奔跑的快乐。我不停地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地转动,转动……  ⑥上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课任老师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文学,梦想着能考上云南大学中文系,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但命运却与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高中毕业那年我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只好别无选择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云封雾锁的大山深处。此后,我便接过了父亲手里的农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涯。那段时间,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整个人都好像变了模样,整天像丢了魂儿似的沉默着、颓废着。面对着生产队分给的一亩三分地,我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希望。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态度,用繁重的劳作来麻木自己的心灵。所有的文学书籍和稿纸笔墨,都被我锁进了木箱。  ⑦父亲见我完全一副“老水牛下泥潭,以烂为烂”的生活态度,便对我说:“孩子,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舍弃,譬如荣誉、地位、金钱等等,但惟独不能舍弃希望。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希望还在,你就会有明天、有未来。如果你舍弃了希望,那么你就什么也没有了。”父亲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你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生日,我曾给你做过一辆风车吗?…….”  ⑧听了父亲的一番教诲,我深受启发。从那一天起开始,我便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全部投入到了人生不懈的“奔跑”中。我奔跑着,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十年过后,我终于获得了成功——不但先后在海内外近千家报刊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而且出版了个人的作品专集。  ⑨通往希望的道路并不平坦,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坎坷,但我始终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辆风车,勇敢地向前奔跑着。1.文章第④段开头划线句属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2.作者说“六岁那年过的生日”“是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最值得铭记的一个生日,也是记忆中我所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你认为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⑦段后面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父亲的话语。联系上下文设想一下父亲当时会怎样以风车为例去启发儿子感悟生活哲理的,将父亲的话补充完整。(注意,要符合人物的身分和具体的情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第⑧段中有“我奔跑着,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这样一句话,这里的“奔跑着”指什么?“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具体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田晓菲在《十三岁的际遇》中这样写道:“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田晓菲把自己比作不受诱惑的“不系之舟?”,“不系之舟”载着田晓菲不断驶向成功的彼岸;而文中的“我”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希望的风车”……相信青春年少的你一定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希望的风车”,它是什么样的呢?你又是怎样让它转动起来的?请用生动的笔触将它写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成语里的歌声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支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泰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乎。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⑧从这些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能看到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有删改)1.本文谈到了与音乐相关的许多成语,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古代流传下来很多描绘美妙歌声的成语。
B.说明古代成语中存在很多与音乐有关的美丽传说。
C.说明古代成语中展现着古人在音乐上的极高的造诣。
D.说明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2.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讲“响遏行云”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讲究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作者讲“余音绕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作者讲“阳春白雪”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D.作者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3.下面情境中四个人使用和音乐有关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雪听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不禁赞叹:“真叫一个‘余音绕梁’啊!”妈妈说:“你听听邓丽君唱的这首歌,那叫一个‘回肠荡气’啊!”
B.小军在作文里评价《千里之外》:“周杰伦特有的含混吟唱和费玉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居然配合得这样完美!”
C.小惠在毕业纪念册上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下这一样一句临别赠言:“世人皆言人生知音难觅,你我相逢共谱高山流水。”
D.小明在日记里写下与同学们到东湖郊游的经历:“走在回荡着编钟音乐的小路上,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6:34:1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重庆一中2011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09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重庆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60次
资料类型:期末考试
文档大小:57.00K
所属点数: 0.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09年重庆一中高2011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2009.1
语文试题卷共7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1
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百舸(ɡě)
青荇(xìnɡ)
挥斥方遒(qiú)
雾霭流岚(lán)
B.踟(zhí)蹰
佝偻(lóu)
终成眷(juàn)属
蓊蓊(wěnɡ)郁郁
C.静谧(mì)
神龛(kān)
义愤填膺(yīnɡ)
游目骋(chěnɡ)怀
D.袅(niǎo)娜
枯槁(ɡǎo)
跫(qiónɡ)音不响
玉砌(qì)雕栏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
B.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C.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原形毕露了,而先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D.漫游者把脊背转向守旧老人,两眼搜寻着不久前还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B. 再现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艺术生涯的大片《梅兰芳》上映后,对影片“全球视点、东方风韵”的艺术特点给予了充分肯定。
C. “山寨文化”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猎奇的社会心理,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潮流和现象。
D.国际社会早有共识,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源是索马里17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内战及各种危机引起的。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鸟巢”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的巢穴而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鸟巢”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关注。专
家告诉我们,“鸟巢”能抵御8级地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时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便大大减弱了;此外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这些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大树晃动时,鸟巢不易倾覆。人类修建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鸟巢”体育馆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鸟巢”体育馆的地基更深更结实。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
抗震的,反而是那些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两者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容易造成难以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三个层次,其中的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构部分能够安然无恙。
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再加上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所以“鸟巢”体育馆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
5.下列各项中,不是针对抗震的设计是(
A.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鸟巢”的底部打下深而坚固的地基。
B.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鸟巢”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设计师原先为“鸟巢”设计了可伸缩顶棚。
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盆形结构,因此具有抵御强风雨和强地震的能力。
B. 不同的建筑物可以适度位移,能够消耗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C.“鸟巢”不是以整体而是以不同部分来分别承受地震冲击。
D.“鸟巢”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绝对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鸟巢”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鸟巢”采用了钢梁包裹着主体育馆、中间悬空的设计。
B.鸟类巢盆形结构和功能为“鸟巢”体育馆提供了有益的设计思想,这是生物学知识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体现。
C.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D.“鸟巢”的外形、结构、建筑过程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的理念。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蚤:通“早”,早上
B. 间乃一得
C. 逮暮而归
D. 卒未尝多得
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饵钓而下之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B. 思其动而掣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C. 倚竿于岸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D. 其寂然者如故
(邹忌)复问其妾曰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乡村赋闲,喜欢钓鱼游泳,对钓鱼门道并不精通,但也颇得乐趣。
B. 钓鱼时,要到水塘边找个水草非常丰茂的地方,投点鱼食下去吸引鱼儿游
来,把鱼饵挂上鱼钩随后放入水中。
C. 作者垂钓很久,想回去吃饭,但都忍着,继续钓鱼,直到村里人吃完午饭到田头来,才收竿拎了鱼回家。
D. 作者有时在某个地方钓到条稍大的鱼,必定几次都还去该处钓鱼,但未曾能再钓到更多的鱼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2分)
(2)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8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3)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4)故木受绳则直,
(5)吾尝终日而思矣,
(6)积善成德,
(7)中国新诗诞生于
运动前夕,涌现出一大批诗人、诗作和众多艺术流派。
1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 结合词句分析,词的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2.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松 子 茶(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
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样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但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于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最适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联想,也可以过得很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w.w.w.k.s.5.u.c.o.m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4.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是想阐明什么道理?(4分)
15. 解释下面句子或短语的含义。(6分)
(1)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4分)
(2)“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一句中,“那面旗”指的是什么? (2分)
16.文章结尾引用作家沈从文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17.作者因一粒松子引发诸多联想,请你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划线句中“细沙”
“虫声”“星光”里任选一样事物,谈谈由它生发的感悟。(6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有问题的句子并进行修改。(6分)
①由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将在我市于明年3月举行。②为保护正常交易秩序,③确保糖酒商品交易会安全有序地进行,④现依照有关法律、法规,⑤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与目前状况,⑥就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有关事项进行通报。
19.为下面一组句子排出合理的顺序。(4分)
①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
②所以它的动荡会引起很大的连锁反应
③这影响不会在几个月之内结束
④但它同时又是全球经济、社会,甚至政治全面发展的生命线
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⑥因为金融与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金融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产业
20. 2009年伊始,请你任意选择两门学科,仿照例句,以该学科老师的身份为同学们写一句新年寄语,要求想象合理,具有学科特点。(6分)
例1:数学老师——新的一年里,愿同学们的热情如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例2:英语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握好人生的现在时,抒写辉煌的将来时!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一位著名的化妆师曾说:“脸部的化妆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改善皮肤;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思考;最高层的化妆是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自爱自尊,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你有没有想过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美丽?请以“生命的化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2009年重庆一中高2011级期末考试(本部)
语 文 试 题 答 案 2009.1
(踟chí)
(B.契改为锲
C.陀改为砣
D.象改为像
婉改为蜿)
(原形毕露:贬义,指显现出本来面目。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不愿意离开。)
(B.“给予”缺乏主语
C.“一股”与“现象”搭配不当
D.“根源”是“引起的”杂糅)
(“可伸缩顶棚”恰恰是被专家否决了的不安全方案)
(A. “抵御强风雨和强地震”错误
B.不是“不同的建筑物”,而是“建筑物的不同部分”D.“绝对可以”错误,原文是“应该可以”)
(“鸟巢”的设计不是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
(逮:等到)
(A.而:承接连词
B.之:代词,它,代鱼竿;助词,的
C.于:介词,在;介词,对 D.其:代词,那;代词,他的)
10.B.(“水草丰茂的地方”错误,应为水草稀少的地方。)
(1)四处张望,那一动不动的浮子和先前一样。(2分)(“其”1分,“如故”1分)
(2)我怀疑是自己的钓鱼技术不好,向经常钓鱼的人询问,情况大多像这样。(3分)(“善”1分,倒装句1分,“是”1分)
(3)有德行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日”1分,“知”1分,句意1分)
12.(8分)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3)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金就砺则利
(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则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五四(新文化、五四新文化)
苏轼《浣溪沙》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这时作者谪居黄州已经二年,得臂疾,往蕲水(今湖北浠水县)请庞安常医治。疾愈后与庞同游清泉寺,那里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洌,下至兰溪,水作西流,苏轼感而填写此词。
  作者这时已48岁,旧时已是接近所谓“知天命”之年,而且又闻“萧萧暮雨子规啼”,羁旅之情,应当是沉郁的,但清明的山水给了他一个好感觉。臂疾已愈,庞安常又是个奇人,善医而聋,虽聋而颖悟过人,以指画字,不尽数字,辄了人深意(见《东坡志林》),因此,作者心境还是不差的,在这种情况下,忽见泉水西流,就激发起作者的不悲白发、虽失意而仍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于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一作“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妙句就这样诞生。
(1)(3分)上片通过写“兰芽”浸在溪中、松间“沙”洁净无泥、细雨中杜鹃啼叫等场景,营造了清明、宁静、清幽的意境(2分),传达出作者的闲适和寂寥(1分)。
(2)(3分)溪水可以西流,人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2分)人生应保持一种年轻乐观的心态(1分)。
14. (4分)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能生出不同的意义。
15.(6分)
(1)微小的事物能引起人心灵的联想与感动(2分),人并不是世界唯一的主人(2分)。
(2)灵魂(或“心灵因联想而营造的美好境界”)(2分)
16.(6分)
(1) 强化了作者的观点:美因情思流转而生;(3分)
(2)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学色彩。(3分)
17.(6分)
事物特点(2分)+联想合理、感悟有意义(4分)
18.(6分)
①将“在我市”与“于明年3月”对调
②“保护”改为“维护”
⑤删去“与目前状况”
19. (4分)⑤③⑥④①②
20.(6分)体现学科特点2分,句子逻辑1分。
文言文译文
我住在乡村赋闲,喜欢钓鱼游泳。我对钓鱼的门道并不精通,但也颇得其乐趣。每逢初夏中秋时节,吃过早饭后,出门即可望见村中池塘,蓝天绿水,波光泛然,赶紧理好钓竿鱼线,带着提篮就出发了。到水塘边,找个水草很少的地方,投点鱼食下去吸引鱼儿游来,把鱼钩挂上饵料然后放下等候。蹲在一旁细观浮子,等到浮子动作起来,急提竿,就能得到大鱼了。但不知为何,浮子一点不动,我慢慢的牵引鱼线,但仍不动。等到手脚都累了,把钓竿固定在岸边,我从旁四下观察,那浮子仍然是一动不动,和先前一样。大概有一小时之后,那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提竿一看又没有鱼上钩。我想,应该是有鱼在刺探饵料,很快会有鱼来上钩的了。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浮子又动了,跟前次浮子的动态不太一样,提竿钓到了一条鲫鱼,有四五寸长。我又想,既然有鱼来了,很快能钓到大鱼了吧。我起身等着,聚精会神,一有动静就能立刻提起钓竿,有时能钓上一条,但始终跟第一条差不多,没有出现大鱼。已经到中午了,肚子都饿了。我很想回去吃饭,但都忍着不回去继续钓鱼,直到村里人吃完午饭到田头来,我才收竿,拎了鱼回家。到家后,妻儿都问,有无钓到鱼。我则拿篮子给他们看,一笑以对。午饭后,我仍然出去钓鱼,还去了别的池塘找钓鱼佳处。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收获也就跟上午差不多。我有时在某个地方钓到条稍大的鱼,必定几次都还去该处钓鱼,但未曾能再钓到更多的鱼了,有时甚至一条都没有。我常怀疑是我的钓鱼技巧不熟,向经常钓鱼的人询问,他们说大多也像这样。
-----------------------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山流水古筝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