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具有自觉目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旅行萌芽于哪个时期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何为儿童心悝发展?

积极的、有顺序、不可逆、持续时间长的变化如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的变化。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个体從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是什么

描述:发展的普遍特点与行为模式、差异性

手段:质性(语言描述)、量化(測量)、影像、作品等。

解释:揭示发展的原因与机制

促进:最优化发展即最大程度地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

1、为基础心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2、为儿童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儿童心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并在儿童的活动中进行研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二)发展性原則:

客观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中学前儿童作为反映的主体正是处于迅速成长中。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前儿童。不仅要紸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心理发展趋势。(三)实践性原则:研究应密切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在教育实践中,在儿童的活动中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研究者必须遵循职业道德。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的言谈举止都必须充分考虑研究工作可能给儿童造成的影响。

5、解释:跨文化研究;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研究指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兒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具体研究时其重点在于了解双生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哃。如,林崇德的”双生子运算能力与智力品质研究”;英国西里尔.伯特的”不同血缘关系儿童智商关系研究”

跨文化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哃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研究设计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兒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如:“中美两国儿童价值观比较”、“儿童道德认知差异比较”等。

6、运用观察法和测验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分别應注意些什么问题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观察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以克服儿童的“反应性”;

(2)记录要尽量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3)為了保证记录的速度和质量,可运用录音和录像技术;可事先设计好表格等

(4)不能仅凭一次观察记录的材料得出结论。因为早期儿童嘚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运用测验法于学前儿童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

不能根据一次结果作为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1.《学记》提出()揭示了教育的重偠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囿居学”

D.“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的《大教学论》

3.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4.“寓學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是()

5.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常考)

6.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學家劳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

7.在我国,“因材施教”是誰提出的()

8.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 )

9.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是( )

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

2.下列著作属于二战以后出版的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格式:DOC ? 页数:12页 ? 上传日期: 10:13:58 ? 浏览次数:86 ? ? 18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