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油库村到北站有多远

当前位置: ->
安沙镇:昔日传奇多,如今碧水映新村
&   白塔村除却拥有繁盛一时的渡船时期,更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村中有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女道观——河图观。图片均为曾诗怡摄
&   洗马塘面积达5、6亩,如今仍流传着关羽洗马的故事。
  长沙县文明网(记者 周佳艺)
如果用人杰地灵来形容捞刀河北岸的长沙县安沙镇,再贴切不过。捞刀河流经安沙15公里,灌溉着万亩良田,养育了5万安沙子民,这里走出了数位时代的弄潮儿,甲午良将孙开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流砥柱陈龙骧、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歌唱艺术家李谷一……古今嬗变,安沙的传奇随水流淌。
  源起捞刀河&&关羽与安沙的故事多
  长沙是东吴孙氏发迹之地,赤壁大战后,刘备巧用诸葛亮之计,先后夺取荆州和襄阳,继而挥师南下,取零陵、桂阳、武陵和长沙四郡,其中攻占长沙之战打得最为激烈精彩。“西蜀健儿犹转战,中原名士几登楼”描绘的便是当时的战况。
  “《三国演义》里第五十三回,关羽战长沙,与黄忠直杀得天昏地暗,两人大战了三十余回,最后黄忠一箭射中关羽长盔顶红缨,关羽带箭回阵。”关于捞刀河的来历,安沙镇文化站站长张理湘说当地人都说是长沙一役中,关羽被射中红缨大吃一惊,带箭回寨路经长沙城北一条叫涝溪水的小河时,竟把大刀掉在河中,门将周仓一直捞了七里水路才把刀捞起,于是后人称此河为“捞刀河”。
  然而,安沙与关羽的故事却并未止于此,张理湘的讲述更令人啧啧称奇,“关羽向长沙方向行驶途中,经安沙梅塘村一水塘,见水塘水质清澈,水体清凉,便为坐骑赤兔马梳毛洗浴。”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一段历史,便给此塘命名“洗马塘”,如今,洗马塘仍在,面积达5、6亩,塘水清澈,人们垂钓在畔,好不怡然自得。
  “在洗马塘略作停留之后,在一山岭处,关羽催马扬鞭继续前进,又留下‘扬鞭垇’的地名,进行了一段路程之后,赤兔马身上的鬃毛已经干掉了,这一段路又命名为‘毛干铺’,等到经过‘毛干铺’一带,关羽在水塘垸村毛栗山组附近策马三鞭,向捞刀河驶去,这个地方又被称为‘三鞭氹’。”随着事物变迁,扬鞭垇、三鞭氹已经无法追寻踪迹,毛干铺在后来又因谐音逐渐传为“毛塘铺”,不过,这些古老传奇的地名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深深印刻在安沙人的记忆中。
  情系捞刀河&&想坐渡船先来撑船
  捞刀河怀抱安沙,主要流经了镇内的三合村、水塘垸村、谭坊新村、白塔村、黄桥村。其中又以白塔村为典型,白塔村由于占据了水路的优良位置,曾经因此而形成了一个集镇。
  “我的家就在渡口边上,我从1998年开始当船夫,管船管了12年,没有白天黑夜,人家只要喊一声,我就出来了。”位于白塔村的清塘湾渡口曾经担负着两岸往来的任务,今年56岁的殷俊勇是渡口最后一个船夫。“这里的人几乎人人都会撑船,所以当船夫的呢,其实并不用撑船,只要掌好舵就行啦。”
  “要想坐船,不会撑船可不行,哪怕就是等也要等个会撑船的来坐船。”在当地,坐船要撑船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过去只有一条水路、一条长岳古道连通外头,渡头热闹得很。”如今,渡船在一次洪水中被冲走,殷俊勇也转行做了泥瓦工,虽然仍日夜与捞刀河为伴,殷俊勇也不再是当年的心境,“以前我在捞刀河可是救了不少人呢。”
  白塔村除却拥有繁盛一时的渡船时期,更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诸如,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女道观——河图观,甲午战争良将孙开华的祖屋——“孙家大屋”,无不让当地人引以豪。
  改变捞刀河&&绿水悠悠映新村
  “人人和捞刀河有感情,不过人人也怕捞刀河。”张理湘的家正在白塔村,从小在捞刀河畔长大的他经历水灾的次数不少。“我的妹妹是在1968年一场洪水里出生的,当时水都淹到屋子里来了,有一尺多深,床腿都淹没了。”
  “年年涨水年年逃,所以有很多人都搬到村里的白塔峰去住,到高处建房子去了。”不过,这样“见水就逃”的情况在上世纪70年代有了好转,“河道裁弯取直后,水流就通顺了。”经历了河道取直后,当地政府对捞刀河流域也开展起了河道保洁工作,其中不仅包括了捞刀河,还有镇域内的浔龙河、白沙河。镇政府与各村签订农村河道整治长效管理工作责任状,与农村环保合作社签订河道保洁合同,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河面清洁则要求做到“三无”,即无漂浮物、无工业污染、无畜禽粪便直排;河坡整治做到“三无”,即无生产生活垃圾、无建筑废弃物、无杂物乱堆乱放;河道畅通做到“三无”,即无乱占河面、无乱填乱挖、无障碍物。
  “以前河边浮着死猪、生活垃圾。现在这几年,眼看着河水变清变好了。”白塔支部书记黄志良介绍,通过捞刀河全线禁养生猪、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捞刀河水逐日转清,河畔的白塔村也逐渐展露新面貌。2014年,白塔村确定为长沙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面开展政府引导、村民主导的美丽乡村建设,位于捞刀河滨的白塔村塘坝上组村民成立乐和互助会,先行先试,村民自筹资金、义务投工投劳开展美丽家园建设。
  “建设美丽白塔,幸福白塔人民”,这成为了当地人建设新村的口号,在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完成了白塔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我们全村337盏到户的路灯是村民投工投劳共同建设的,村组的事情大家共同办。”黄志良说,随着乐和乡村试点在村里推广,传统民俗和乡村文化在农村逐渐复兴,村民自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不减,村民们无偿为3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和村组道路建设腾地,集资18万余元进行道路硬化和亮化,积极开展庭院美化。该村也谋划发挥村域内的青松老年公寓、建阳山庄等三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打造成集乡村旅游、阳光养老、民宿体验、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美丽新农村。
文明网联盟汽车北站有到安沙镇和平村的车吗_百度知道从新村到重庆601油库怎么走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沙县安沙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