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远古墓境之祭天陵奇谭的神坛叫什么

古代皇帝祭天的目的是什么?
古代皇帝祭天的目的是什么?
09-09-19 &匿名提问
骗老百姓,祈求老天保佑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据史料记载,明清两朝每年冬至日的圜丘祭天,是古代郊祀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现简介如下: 祭前准备: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如: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祭前五日,派亲王到牺牲所察看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皇帝阅祝版,至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神厨视牲,然后回到斋宫斋戒。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祭位设置: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祭天时辰:为日出前七刻,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剧院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祭典程序 ①迎帝神:皇帝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②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③进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 ④行初献礼: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⑤行亚献礼:皇帝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⑥行终献礼:皇帝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禄寺卿奉福胙,进至上帝位前拱举。皇帝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⑦撤馔:奏&熙平之章&。 ⑧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⑨望燎:皇帝观看焚烧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驾返宫,大典结束。 祭天戒律:祭天大典,是封建皇帝展现&君权神授&思想,显示&天子&神圣权威所玩弄的一种把戏。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要求输祭天事条的人员,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要予严惩。如在《大清律》中明文规定:&每逢祭祀,于陈祭器之后,即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执事各官,如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宗室、觉罗、大臣、官员,即指名题参。&因此,凡随祭人员无一不是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的。 如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他到圜丘坛举行常雩礼求甘雨,有三件事使他不满而惩办了一些官员。 对雩坛祝版上的文字写得不够工整而不满。对具服台更衣幄次所设的坐褥不够整齐而不满。对按规定应悬挂三盏天灯而少悬了一盏而不满。对此三件小事,乾隆大发雷霆,下令查办。结果,工部尚书罗源汉、右侍郎诺穆亲、礼部尚书德保、侍郎德明等人,均被革职。尤其工部侍郎徐绩受处分最重,革职后被发配新疆。同时,有关官员也被&查明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刘邦外,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佑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汉太宗 文皇帝 刘恒 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庶五子 西汉第五代皇帝  晋太宗 简文皇帝 司马昱 开国皇帝中宗司马睿少子 东晋第八代皇帝  成汉太宗 武皇帝 李雄 益州牧李特第三子 成汉开国皇帝  前凉太宗 成王 张茂 开国国王高祖张寔弟 前凉第二代国王  前秦太宗 高皇帝 苻登 世祖苻坚族孙,苻敞子 前秦第六代皇帝  宋太宗 明皇帝 刘彧 开国皇帝高祖刘裕孙,太祖刘义隆第十一子 宋第六代皇帝  梁太宗 简文皇帝 萧纲 开国皇帝高祖萧衍第三子 梁第二代皇帝  北魏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开国皇帝太祖拓跋珪长子 北魏第二代皇帝  唐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开国皇帝高祖李渊次子 唐第二代皇帝  宋太宗 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光义 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弟,赵弘殷次子 北宋第二代皇帝  辽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 耶律德光 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二子 辽第二代皇帝  金太宗 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完颜吴乞买(完颜晟) 开国皇帝太祖完颜阿骨打弟,完颜劾里本第四子 金第二代皇帝  明太宗(后改明成祖)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明第三代皇帝  清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 开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 清第二代皇帝  汉世宗 武帝 刘彻  魏世祖 文帝 曹丕  晋世祖 武帝 司马炎  前凉世祖 文王 张骏  前凉世宗 桓王 张重华  前秦世宗 景明帝 苻健  前秦世祖 宣昭帝 苻坚  后燕世祖 成武帝 慕容垂  南燕世宗 献武帝 慕容德  夏世祖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宋世祖 孝武帝 刘骏  齐世祖 武帝 萧赜  梁世宗 元帝 萧绎  陈世祖 文帝 陈茜  北魏世祖 太武帝 拓跋焘  北魏世宗 宣武帝 元恪  北齐世祖 武成帝 高湛  北周世宗 明帝 宇文毓  隋世祖 明皇帝 杨广(唐谥炀皇帝)  后周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郭荣)  吴越世宗 文穆王 钱元瓘  北汉世祖 神武皇帝 刘旻  辽世宗 孝和庄宪皇帝 耶律阮  金世宗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 完颜雍  元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奇渥温忽必烈 (薛禅可汗)  明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朱厚熜  清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  清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除了中国以外,王氏高丽、李氏朝鲜,以及越南的越南李朝、越南陈朝、后黎朝、莫朝、阮朝帝王也有庙号。但是日本没有采用庙号制度。
古代皇帝的庙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表现起的。一般都是赞美的词句。但是如果是末代皇帝,亡国之君,就由后世的人给他起了,就可能不太好听。比如隋炀帝。这个庙号就是指责他残暴荒淫。秦始皇称帝以后,曾经认为谥号是臣议君,是大不敬。所以决定废除。他自己称始皇帝,以后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可惜秦朝才二世就完了。所以以后还是恢复了谥号、庙号制度。
复制一个答案:(很长,慢慢看吧)呵呵古代谥号、庙号与尊号之谜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 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设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所谓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大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谥号、庙号的选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来称作徽号。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土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橡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并非开国皇帝,却庙号明成祖;清人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也非大清的开国皇帝,仍被尊为“世祖”。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习惯称呼中,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尊号的出现,尊号、谥号加在一起很长,不便称呼,所以又改称庙号。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除外),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习惯上常称他们的年号。称年号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称呼,故而若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时,称他们为“康熙帝”、“乾隆爷”,那就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如称他们为“圣祖”(康熙庙号)和“高宗”(乾隆庙号),就不对了。中国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尊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谥号是皇帝死后根据他生平的业绩给予的称号。在史书上称呼皇帝,一般是先庙号后谥号。皇帝的谥号,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两个字,到了后来就多了起来,好像是不多用不足以平民愤。在死皇帝没有谥号的时候,称为大行皇帝,意思就是再也不回来了。死皇帝躺在棺材板里,也很在乎自己的谥号的好坏,《左传》里楚国的死楚王熊恽就是这样,他儿子商臣篡了他的位置,让他上吊,伸了腿后给他了一个不好的谥号灵,他不闭眼睛,直到换了一个比较好听的成才心满意足的闭了眼睛。 开始的时候,那些统治者们还得到了一些不好的谥号,到了后来,拍马屁的日渐增多,做皇帝的人生前再怎么混蛋不堪,也不会得到不好听的谥号了,除非他被废掉或者是没两天就翘辫子。皇帝谥号的拟定,先由百官开始拍马屁,百官根据新皇帝的意思,拟定好后,让新皇帝的看看,满意以后,在南郊装模作样的念一下,算是经过了老天爷的同意然后写道黄裱纸上,精心装裱一番,放到死皇帝的陵里面。到后来还未死皇帝制作一个印信。 死皇帝的谥号,一般在埋葬前奉上,也有追加更改的。不过不管改了多少次,都以最后一次的为准。同一王朝的皇帝的谥号,一般不重复。 庙号是死了以后要入太庙吃冷猪头,才追奉给某祖某宗的名号。在以前,只有有德有功的皇帝,像开国之君和中兴之主,死后才可以入太庙,因而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历史上称呼汉、晋、隋时的皇帝一般以谥号为主。到了唐代以后,追奉祖宗成风,是个皇帝,只要不是被废或被杀的末代皇帝都有庙号。再加上他们喜欢换年号,后人称呼汉以后的一般就称呼庙号了。再后来皇帝们懒得换年号了,就以他们的年号来称呼他们了。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烨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尊号是对当代帝王尊敬的称号。以前的帝王称为天子,帝,皇,王,后,都是尊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把最高统治者的尊号定为皇帝。到了后来,觉得单称皇帝不过瘾,就又加了一些好听的字眼,到了唐高宗的时候成了制度。武则天来了五次上尊号的活动,一次比一次厉害,从圣神皇帝一直到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到了宋朝宋神宗的时候,在司马光的劝说下停止了上尊号活动。不过到了明朝,出了一位喜欢自己给自己封官的皇帝,如果不是死得早,就要自己篡了自己的皇帝位置。这就有点像面包师的孩子做皇帝一样,只知道给人封赏面包。百官死后,应该得到谥号的人,一般经过如下程序: 请谥,议谥,定谥,赐谥。 ……下面是宋人李清臣的《欧阳文忠公(修)谥法》,由中可以看出古时百官给与谥号的过程:太子太师欧阳公归老于其家,以疾不起,将葬,行状上尚书省,移太常,请谥。(行状,就是关于死者生平事迹的特殊传记,内容包括死者的世系、名字、爵位、行治、寿年等内容) 太常合议曰:公为圣宋贤臣,一世学者之所师法,明于道德,见于文章,究览六经群史诸子百氏,驰骋贯穿,述作数十百万言,以传先王之遗意。其文卓然自成一家,比司马迁、扬雄、韩愈,无所不及,而有过之者。(汉时由大鸿胪掌管谥法,三国后改由太常博士负责) 方天下溺于末习,为章句声律之时,闻公之风,一变为古文,咸知趋尚根本,使朝廷文明,不愧于三代汉唐者。太师之功,于教化治道为最多。如太师,真可谓文矣。 博士李清臣得其议,则阅读行状,考按谥法,曰:唐韩愈、李翱、权德舆、孙狄,本朝杨亿,皆谥文。太师固宜以文谥。吏持众议白太常官长,有曰:文则信然不可易也。然公平生好谏诤,当加献,为文献;无已,则忠,为文忠。众相视曰:其如何? 则又合议曰:文献迭犯庙谥,固不可,忠亦太师之大节。太师尝参天下政事,进言仁宗,乞早下诏立皇子,使有明名定分,以安人心。及英宗继体,今上即皇帝位,两预定策谋,有安社稷功。和裕内外,周旋两宫间,迄于英宗之视政。 盖太师天性正直,心诚洞达,明白无所欺隐;不肯曲意顺俗,以自求便安好;论列是非,分别贤不肖,不避人之怨诽诅疾。忘身履危,以为朝廷立事。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廉方公正曰忠”,今加“忠”以丽“文”,宜为当。众以状授清臣为议谥。清臣曰:不改于文而傅之以忠,议者之尽也。清臣其敢不从! 遂谥文忠。谨议。 ……最后报请皇帝,皇帝觉得满意后,由皇帝下诏书颁布谥号,表示谥号的慎重。 ……谥法至迟发轫于商代。甲骨文中,对当时的帝王均称王,对先王则以“日名”称,如大甲、小甲,而日名则是帝王死后通过占卜而定的祭日(如前面的“甲”),再加上区别字(大、小……)用以区分,后来逐渐把一些溢美之词用作区别字,这就是谥法的开始。 谥法据说是周公所创,王侯将相死,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示彰表,称为谥。周初始制谥法,始皇废,汉初恢复。以后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明清定谥属礼部。此外,又有私谥,始于东汉,大多是士大夫死后由亲族门生故吏为之立谥,故称私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觽曰公。志无私也。(觽字音wéi,意众?)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髃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首字音zèn,意谗)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忧民哀世,惠而有礼。(首字音mǐn,忧患、哀怜)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眚字音shěng,意失)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觽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傦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首字音bì,意庇)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厘。深故能受。  有罚而还曰厘。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觽曰靖。成觽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强果曰威。强甚于刚。  强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悫字音què,意直)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  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篃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觽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义揜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揜字音yǎn,意掩)  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隐,哀也。景,武也。 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僖。  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乱而不损为灵。由义而济为景。 余皆象也。以其所为谥象其事行。  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  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  秉,顺也。就,会也。锡,与也。典,常也。 肆,放也。康,虚也。叡,圣也。惠,爱也。  绥,安也。坚,长也。耆,强也。考,成也。 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 敏,疾也,速也。载,事也。弥,久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祭天仪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