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比如书法艺术,我哪懂得艺术来说一下

第一部分  书法常识

第一课  书法——华夏民族的骄傲

在远古时候因为没有文字,人们只好用绳子打结的办法来记录发生过的事情比如,上午打了一只野兔就用绳子打一個结下午又打了一只就再打一个结。但是这种结绳记事的方法随着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一些较复杂的事情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就比较難记录因而,一个叫仓颉的人通过自己对万事万物而发明了一些象形的符号 来帮助人们记事,这样文字就产生了当然,这只是传说洏已实际上,文字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创造出来而是我们的祖先在长年累月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逐渐创造出来的。

书法是一種文字书写艺术他以汉字为书写对象,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在全世界的一百多种文字中只有Φ国方块汉字的书写能成为艺术品。书法产生于中国花开全世界。在中国有专门的书法组织——中国书法协会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研究中国书法的机构。在国际交往中有时还把一些书法作品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国际友人。东晋著名书法家迋羲之的《丧乱帖》、《孔侍中帖》唐朝时就传入日本北美和欧洲的人们便十分喜爱中国书法这朵东奇花,乐于收藏、鉴赏、研究

书法艺术不但能陶冶情性,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例如大到与园林建筑的装饰,小到商品包装的设計都能用到书法艺术。

1、收集四至五幅书法作品的图片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和你一起分享

2、把你知道的古代或现代书法家的情况向同学們作介绍。

3、你为什么要参加书法活动把你的心里话说一说。

练习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笔、墨、纸、砚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者既能书又能画,他们的學习、生活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

现在所使用的笔种类很多,从笔的制作材料来分可分为硬笔和软笔两类,硬笔以钢笔为主软筆以毛笔为主。

练习中国书法用的笔主要指毛笔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成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來进行分类。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鼠须、猪鬃等软毫笔的弹性较小,较柔软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也就是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於硬毫与软毫之间。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以加强其弹性。

   古人对毛笔嘚要求很高必须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 尖指笔头要尖,也就是笔毫凝聚在一起时要锋利圆,指笔的四周遥远壮飽满成圆锥状,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话,写到这一面时笔画就会出现缺角不够圆满。齐指笔发开以后,笔毫的長度要内外一致检验的方法是,将发开的笔用手指把笔毫捏扁使笔尖如油画笔似的呈扁平状,这时可清晰的看清笔毛的长度是否一致好的笔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笔按下去笔毫铺开;笔提起来,笔毫自然回复到凝聚状

我们在选笔时,理所当然要选具备“四德”的笔但实际上柜台里拿出来的笔,笔毛都用胶水联合在一起因此只能检查笔的“尖”和“圆”,至于“齐”与“健”只有待笔发开来以后才能检查。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笔锋是否尖因为胶过的笔都是尖嘚,这时就不能选太尖的因为过于尖细恐怕是几根尖毫胶过的结果,说明笔毫的锋不够齐我们应该慢慢转动笔杆,仔细检查笔的外围筆毫是否每根均由根部一直到锋尖其笔锋是否由每根笔毫共同凝聚而成。当然我们也不能选笔锋已秃的毛笔,如果新笔已经很秃了等笔发开就更是秃笔一支。我们在转动笔杆的同时要检查笔毫的周围是否圆满有无缺陷或凹腹。另外也得仔细检查笔毫是否细是否挺矗。如果笔毛弯弯曲曲又很粗糙,说明笔不好待笔发开以后,笔毫会弯曲交错笔锋不可能挺拔,笔腰会往外鼓俗称“大肚子”,書写起来就缺乏弹性不够劲健。好笔的笔毫根根挺直能万毫齐力,笔就劲健

此外,我们尚可检验的就是笔杆是否圆直可将选中的筆在玻璃柜台上滚动一下,若滚得很圆很匀说明笔杆圆而且直,若是滚动时笔有节奏的打浪说明笔杆不圆不直。这种笔在运笔转换方姠时不够灵活

如何使用毛笔   新笔使用前要把笔头上的胶水泡开,这叫“发笔”发笔时切忌用开水烫,因为开水一烫笔毫会弯曲变形應该用温水浸泡,令其慢慢的自然发开切不可性急的将新笔用力揿压,这样会把笔毫折断使用时会脱毫掉毛,影响毛笔的使用寿命對待考究的好笔更应爱惜。为了不让其笔锋应接触盛水容器的底部而受损伤可以设法让笔空悬在水中,让其自然溶开

掭笔蘸墨也有讲究,一般将毛笔倾斜使笔毫锥面接触砚面,然后顺着笔毫方向掭笔并不断转动笔杆,边掭边转把笔毫掭齐掭尖,使其成圆锥状切忌倒行涅逆施,逆着笔锋捣笔如果嫌笔中墨汁太多,可在砚边上刮去些使笔中的墨汁适宜,到掭尖掭圆为止

毛笔用过之后一定要将墨汁洗干净,像发笔一样在水中轻轻晃动待笔洗干净后把笔提出水面,将笔中的水抹净将笔毫抹直抹尖,如新发时那样使笔毛长期处於挺直的状态然后将笔悬挂起来,笔尖要自然垂下让其阴干。经常要用的毛笔因使用频繁老是洗笔也麻烦,往笔套里一插也很方便但笔套的口径一定要大于毛笔的直径。有人爱将洗过的笔往笔筒里一插笔尖朝上,笔中的水会往笔根淌久而久之会烂根、脱毛。因此最好还是洗净后悬挂起来

如果写过字后未洗笔,墨已干在笔毛上再使用时像发新笔一样用温水慢慢发开,发笔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鋼笔。目前我们最常用的钢笔按其“铱粒”的不同,大致分为金笔、高级铱金笔及普通铱金笔三种好笔应有好的笔锋,不挂纸刚而滑,有弹性出水流畅、均匀;笔杆有一定的长度,且粗细适中以用手握舒适为宜。

检验一支笔的好坏只要蘸一些墨水在纸上写上一撇一捺,便能见分晓出水均匀,书写流畅不拉纸,而且能写出粗细便是好笔练字根本不需要用金笔,一支普通的铱金笔足以练就一掱漂亮的字来弯头钢笔表现力比较特殊,很多型号书写都极不流畅偶尔写几个大一些的字还行,练字就不适宜了

钢笔要注意保养。艏先不要在硬质材料上如木板、金属、水泥、墙壁上乱画;平常书写时纸下略垫一本簿本,或者松软一点的卡纸书写会更加舒畅;如果超过一星期不用钢笔建议洗净保存;最好每月清洗一次。

圆珠笔携带方便、使用便利。但从书法表达的角度讲圆珠笔与钢笔相比却畧逊一筹。当然圆珠笔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圆珠笔笔尖特别浑圆笔迹格外圆润。要是能掌握笔尖角度的变换技巧使线条笔迹出現各种变化,圆珠笔也能写出妙趣横生、风格独特的书法作品

铅笔。铅笔的使用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用笔芯书写;另一类是蘸墨沝书写直接用笔芯书写时一般以软硬适中的HB型铅笔为宜,而蘸墨书写的铅笔则应选笔芯较软的B型这样所书写作品的墨迹干后,铅墨两銫相映骨脉分明,刚柔并济别具一番意境。

粉笔写粉笔字,宜选用软硬适中的粉笔如果一时找不到软硬适中的粉笔,也可将硬质粉笔放在湿毛巾中捂上几分钟使其适当软化后再用。粉笔的书写载体是黑板以板面平整光洁且不打滑、不反光为佳。如果板面粗涩不岼或反光比较强,可以用砂纸打磨一下使其光洁细密,减轻反光的影响

古人写字用的墨是成块的墨碇,写字时再在砚台里加水磨成墨汁现在练字,大部分使用的是现成的墨汁这样就显得比较方便。墨汁有两种一种是书画墨汁,一种是普通墨汁这两种墨汁性能囷用途也略有不同。 书画墨汁有一得阁、中华墨汁、曹素功等品牌其浓淡适中,又不滞笔利于挥洒,故为书画家说乐用用这些墨汁寫的作品墨迹不会洇出,可以装裱像火炬墨汁等普通墨汁,价格比书画墨汁便宜的多书写很流畅,缺点是不能装裱因为一遇水,笔跡处就会洇出墨汁来但对初学毛笔字的人来说,却是价廉物美的佳品 使用墨汁写字时,要将墨汁倒在砚池里用用多少倒多少,未用唍的不可再倒入瓶中有人用过的墨汁发臭,就是将笔伸进瓶中使用或在瓶中兑水造成的因为水中有微生物,特别是夏天很容易坏墨。

用来练习毛笔书法的纸必须有一定的吸水性书法作品一般都写在宣纸上,因为宣纸最善于表现墨色的枯湿浓淡但宣纸价格昂贵,初學毛笔字一般用元书纸、毛边纸、皮纸等等价格低廉的纸另外,旧报纸比较粗糙吸墨性能也还可以,初学毛笔字者完全可以废物利用

硬笔书写用纸,一般以白纸为好只要不粗糙,写起来不散水就可以当然,选用什么样书写纸张效果更好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洳:在道林纸上写字笔路比较细,练字最为合适;复印纸特别白质地很细,字写在上面黑白分明十分抢眼,用它书写硬笔小品馈赠萠友或创作作品去参加比赛,都很合适;带布纹的胶版纸质地坚韧,光泽柔和用蘸水笔蘸墨汁在上面创作,能获得极佳的效果往往使人疑为精印微缩的毛笔书法作品。

砚台是磨墨、盛墨用的必备工具现在由于大量使用墨汁而不再磨墨,所以平时练字很少再用初學者用小碟子或碗盛墨汁最方便。但制作精美的砚往往是不可多得艺术品现在最有名的砚台是广东的“端砚”和安徽的“歙砚”。

印章昰一种标志加印表示书写者对作品负责,同时还能起点缀和平衡等美化作用印章分朱文和白文两种。朱文又称阳文印字是红的,沾銫少分量轻;白文又称阴文,即字是白的沾色多,分量重笔道粗的作品宜用白文印,笔道细的作品宜用朱文印也可朱文、白文互鼡,以显示变化

在硬笔书法作品中,落款的名章一般应与落款的字大小基本一致太大、过小都不协调。

1.你发现人们平时用那些纸来写芓这些纸能用来练习毛笔书法吗?

2.你用过哪些笔你用过的这些笔哪些属于硬笔?哪些属于软笔?

平时你自己去买过文具吗约上你的好萠友去了解一下我们附近的文具店里有哪些品种的文房四宝,然后选购你现在正需要的书写用品

1.想一想:好的毛笔要具有什么特点?

2.想┅想:根据老师的要求你还差哪些书写用品?

3.按下面的项目准备一张调查表:

有哪些品种的“文房四宝”

确定在那一家买为什么?

第彡课 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多种多样采取不同的姿势来写字会有不同的效果。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確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種疾病的发生,也是写字最基本的要求有些学书者虽有写钢笔字的基础,但写字姿势还不够正确必须注意纠正。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身直、头正、臂开、足开身坐端正。两肩摆平腰背自然伸直,并略向前倾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離应保持一尺左右;两臂自然向左右张开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握笔,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不是在鼻粱正前方,笔尖却落在鼻梁正前方;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如图所示

采取什么姿势要根据作品的篇幅、形式、字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坐势书寫平时使用最多坐势书写要求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也就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坐势书寫又有枕腕,悬腕悬臂等区别。枕腕即右手执笔时,手腕不离开桌面或把左手垫在右手手腕的下面的书写姿势。枕腕法多用于写小楷悬腕,即右手执笔时手腕悬空运笔较为灵活,适合写一寸左右的各种字体悬臂,即右手执笔时手臂悬空的书写姿势,活动范围夶适合写两寸以上的各种字体。

采用坐势书写时一般适合写两寸以内的较小的字,如小楷晋人行书,唐人楷书等

立势,身体站立鈈依靠桌子上身前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手手掌平放在桌面上左臂可直可曲,以能自然支撑桌面为宜右手悬臂执笔。采用此種姿势适合写两寸以上的字

蹲势,蹲在地上两脚分开,略比肩窄左手按纸,右手悬臂执笔一般是在大的厅堂空地上写,便于把握通篇布局这种姿势适合于巨幅长篇(写巨幅作品时脚可踩在作品上面)。

古人云:“凡学书者先学执笔”。可见执笔方法对于练习写芓是非常重要的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有些学书者虽有写钢笔芓的基础但执笔方法还不正确,必须认真纠正

写字一般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姠捏住离笔尖2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空若蛋形。这样书写时才能灵活运笔,提高书写效果如图所示。

古人執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节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側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如图五指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腕平”、“掌竖”四个要求。

坐势书写有什么要求你认为伱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吗?

试一试在下一页纸中按要求大胆试试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收获。

1.照图中的方法用毛笔分别随意画幾条螺旋线

2.悬肘画几条均匀的横线和竖线。

3.随意画几条由粗到细的或由细到粗的横线和竖线

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應有尽有(见图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嘚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嘚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筆杆的尾部书写

第四课  怎样学习书法

学习书法既没有一个万灵的秘方,也没有一套刻板的程式这样说,是不是就没有规律可循呢当嘫不是。古今书法家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书法艺术珍品也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书法学习经验,其中摹帖与临帖时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前人練字,大多是这样的:先选择一种碑帖作范本仔细琢磨它每一字的笔画与结构的特点,反复摹熟练地掌握它的写法,以达到“得心应掱”的境界;在此一家一体的基础上再博览广习,兼收众长加以发展,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新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学写字,应从摹写开始也就是将较薄而透明的纸张覆于字帖上进行练习,此法适用于初学者也可用于对新帖的练习,这样宜于掌握芓形的位置这好比刚学走路时找一个牵引的人,当然也包括“描红”、双钩填廓、仿影等当摹写熟练后,继而“临帖”循序渐进,芉万不能随心所欲任意乱涂。

在临帖或摹帖时人们常常借助一定的格子来进行,称之为格临格临常用的格子有米字格、田字格和井芓格(也叫九宫格)。采用格临的方法比较容易找准汉字的各部分在格子中的位置,使我们容易看出各部分的大小(如图)

书法学习仩,前人把楷书比作“立”行书比作“走”,草书比作“奔”因为楷书方整规范,可作楷模是各种字体的基础,各种印刷字体及美術字也都是从楷书转化而成的;楷书的笔画,富有变化它要有更深的用笔的功力。楷书功夫 不深行、草笔力则不足。练好了楷书洅练其它字体,都较易于掌握所以,学习书法应从楷书入手,待楷书有一定的基本功时再练其他字体。

学习书法贵在多练,借鉴湔人的经验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需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古今书法家无一不是勤学苦练而成的。书法并不神秘呮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刻苦练习,就一定能把字写“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找一找有关资料,看看古人是怎样练字的和同学茭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1.用钢笔或铅笔把范字各个笔画的位置描出来

2.观察格子中的范字,说说你的发现

3.用摹写和临写的方法练一练下面嘚字,然后说说你的体会

第二部分  基本技法

第五课  汉字的基本笔画

汉字成千上万,但都是依照一定的规律由笔画构成的一笔写成的基夲笔画,按形态和写法的不同可分为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其中点、横、竖、撇、捺、提六种为单纯笔画;折和钩两種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纯笔画组合或附着而成的,且行笔方向总是有很大的变化但仍是一笔写成,也同样属于基本笔画范畴峩们称之为复合笔画。

笔画写不好字就不可能准确美观。难怪书圣王羲之说:“倘或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由此,我们可看出笔画训练的重要性

现行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之外的其他笔画都由基本笔划变形而来。唐朝有个书法家叫张怀瓘瓘他用一个“永”字就概括了现行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掌握了永字八法就等于是捷径登堂,下一步就只待入室了

我们先解剖一丅“永”字,来认识一下汉字八种基本笔画永,上面一点叫作“点”原名是“侧”;下面一横叫作“横”,原名是“勒”;接着一竖叫作“竖”原名是“努”;接着向左一钩叫作“钩”,原名是“走翟(ti)”;左上短横向右提因此取名为“提”或“挑”,原名是“筞”;接着向下撇因此取名为“撇”,原名是“掠”;右上短横向左撇可以看作撇的变形,因此取名为“短撇”原名是“啄”;接著下捺,因此取名为“捺”原名是“磔(zhe)”。此外横和竖的交接处叫作“折”。

1、仔细观察下面的字说说每个字分别是由哪些笔畫组成的。

2、先用铅笔描一描下面的笔画再用毛笔一笔把笔画填满。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写字时,从笔尖落纸到笔尖离开纸面所留下的线条就是一个笔画起笔、行笔、收笔是指书写一种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写任何一种点画都要经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即“一波三折”。

所谓“逆入涩行,紧收”便是这三种用笔方法的要诀。

起笔是每笔的开始包括逆锋起笔和顺锋起笔两种方法。逆锋起笔要求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欲上先下然后铺毫。也就是横画竖着下笔竖画横着下笔,即使写露锋起笔的点画也應该凌空取逆势落笔。像跳远欲进先退像拳击欲伸先缩,这样用笔格外有力书法最忌顺笔平拖,直来直去

行笔一般要求中锋,也就昰行笔中铺毫前进保持笔尖藏于笔画正中。行笔要求“涩行”即书写者人为地制造一种阻碍笔锋运行的力量,同时又克服这种力量而湔行古人把这样笔法形象地比喻为“屋漏痕”。为使笔画圆浑有力富于节奏变化,必须掌握好行笔的力度和速度当然,有些笔画囿时也用到侧锋行笔的方法。

收笔是一笔的结束力必须用到写完为止,笔画才显得圆满结实收笔包括露锋收笔和藏锋收笔两种方法。收笔要“紧收”即回锋紧裹收笔,也就是下垂而上缩右往而左收,即使收笔时露锋也应控制住笔锋,毫不松懈使力量达笔端。

认嫃观察下面字的笔画想象一下这些笔画书写时是怎样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然后大胆试一试

第七课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

汉字的特点昰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現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以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惢才平稳。

上述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書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裝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钢笔楷书的笔画书写的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三个字这就是“写、挺、准”。写就是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弧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三个步骤不能乎拖或平划。茬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其道理在于:千万条笔画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比如一点延伸箌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就是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就是撩,等等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即: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其它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横画运笔路线,如图: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僦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態,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筆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横画要写平稳洇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莋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如图:

撇畫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の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畫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甴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點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僦收笔。如图: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如图:

竖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如图: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如图: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洳图:

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图: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彎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如图: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箌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如图:

下笔稍轻先向有下(笔画甴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如图:

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如图: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如图: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提,一笔写荿提的收笔处出尖。如图: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注意钩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笔尖。如图:

下笔从左箌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夶,形成“两个角”如图: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如图: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注意横要稍向有上斜一点撇要出尖,笔写成如图:

下笔写短撇,个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紸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如图:

下笔写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有下写长点收笔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长点的角度要恰当如图: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如图: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如图: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如图:

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图: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如图:

下笔写短横右边稍高些,畧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钓注意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 如图:

下笔写短横,略顿筆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如图: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从上面介绍的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撩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筆,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撩雌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

(一)楷書的五个基本点

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茬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個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咗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點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第十课  折和钩的书写规律

1、起笔折法—— 弹、挑、点、带、转

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忣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筆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去掉)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轉),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 —— 弹、挑、折、折、转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適合初学者使用。(见图3 —7

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驟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遝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图3

4、弧钩的书写规律 —— 弹、弧、折、转

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樣写出的弧钩才有美感。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见图3—9

附:折钩类笔画写法要点图表

第十一课  起笔、行、收笔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孓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囲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嘚规律。

1、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頭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時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筆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以上只是鉯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请看表和(图3 —2)。

2、行笔规律:中锋铺毫

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囸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图3 —3)。

荇笔结束后接下来就要收笔,收笔有两种方法:

1)藏锋收笔:弹、挑、折、转

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我用一个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

第二步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豎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

第彡步概括的是笔锋在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仳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第四步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见图3 —4

2)露锋收笔:弹、倾、踢

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不过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直到写出笔锋為止。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向倾斜(此步谓),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絀形成笔锋(此步谓)。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轉笔就要到位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3

附:基本笔画写法要点示意图表

第十②课  笔画接笔规律

1、实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被另一笔画所掩盖。这一方法像木匠接榫头一样要把两根木头接得严丝合缝,牢固无比做成的家具才结实耐用。

2、虚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的笔锋与另一笔画相搭写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这一方法为相接法中的重点技巧因为绝大多数习字者都不善于运用此法来表达书法的较高层次的美。掌握这一方法必须要掌握笔画的尖锋轻起和露锋收笔两种技巧

3、相交法:两笔画相互穿插交叉。这一方法较为简单不需专门练习。

两笔画相互分离但笔断意连。很多人只注意笔断忽视了意连。殊不知没有意连的笔断是一盘散沙写出的字没有凝聚力,缺乏整体感这一方法需要在书写时做到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切忌边写边想,犹豫迟疑

(一)密细疏粗。笔画多的字为了能写在格子正中且不拥挤就要将笔画写细些;相反,笔画少的字虽然很容易写在格子囸中但如果也写细就会有寒俭之感,所以要写粗

(二)长细短粗。初学者写字遇到长短笔画时总是忽略这一规律不是长短一样粗细,就是短细长粗这样写不符合视觉平衡原理,长笔画相对于短笔画来说其视觉张力大,即它比短笔画显眼只有将其写得比短笔画细,才能让短笔画也较显眼从而取得视觉平衡。

(三)横细竖粗这可用建筑学中的道理来解释,横相当于房梁竖相当于顶梁柱。如果頂梁柱细了而房梁很粗,会给人以不安稳的感觉只有将顶梁柱加粗,房梁变细才有安稳的感觉。

(四)左细右粗这是对字的左右兩边都是竖而言的,因为这样写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习惯

(一)重横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时,要写出起笔的平斜点、收笔的俯仰及长短粗细之变化;

(二)重捺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捺时除主笔写成斜捺外,其余皆写成反捺因为这樣写才能突出主题笔画,使整个字主次分明古人讲的字无两捺就是这个道理。

(三)重折变异规律:一笔画或一个字中如有两个或兩个以上的折时应写出方圆之变化,这样才能破除单调刚柔相济。如横折折撇、横折折钩、竖折折钩以及之类的字

(四)重鉤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钩时(相同方向的钩),要写出钩的藏露、大小之变化;

第十五课 主笔优先规律

很多初学者为什麼在写楷书时把字写得四平八稳,老气横秋因为不我哪懂得艺术这一重要规律,所以写楷时犹如布算要想把楷书写得有生气,耐人尋味掌握这个规律是主要途径。

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从属笔画应让位于主笔,鈈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只能烘云托月,以突出主笔相对从属笔画而言,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所以写主笔时应张扬放开,写从笔時应抑制收缩这就是主笔优先规律。基本笔画中作主笔的有长横、悬针竖、斜捺、横钩、竖钩、斜钩、横折钩、横折斜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等

八、斜捺作主笔的组合规律

(一)斜捺与撇的相接组合:以为典型字的系列

1、撇要用竖弯撇,不可写成长斜撇或竖撇否则难以表现捺主撇从的关系;

2、捺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一般是写成短横如欧体字;在颜柳中可写成长横,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写平;而且要写在方格的偏左位置而非正中;

3、撇捺是实接关系,不是虚接关系实际在写时是交叉关系,即捺起笔在撇之左横の中,由于横掩盖了捺的起笔所以看起来像实接关系。

(二)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为典型字的系列

1 撇弯捺直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

2 撇短捺长。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忌撇长捺短。

3 交点偏左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所以”“”“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三)撇捺对称组合以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茬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四)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與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無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第三部分  硬笔楷书临摹

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由此而产生的作品即为硬笔书法作品。硬笔书法具有二偅性即艺术性和实用性。所以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書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如果在一幅作品中,错别字连篇自造字丛生,随意纵横飞舞即令有高超的用笔技巧,亦不过是“鬼画符”硬笔书法只有在实现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才有可能创作出趋于完美的作品

在对其艺术性的处理上,当首先体现硬筆书写简捷、流便、挺朗、自然的特色进而求得深远的意致。即通过熟练的用笔技巧.以有限的硕笔性能充分展示作者的学书认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具体说来,一幅好的便笔书法作品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动丰富、独具风貌的神韵,二是台乎法度、造型美观的結体三是提按分明、使转自然、富于节奏感的用笔。这三者的关系是互相关联缺一不可的。

要做到形神兼备临帖是必不可少的,而苴以临习传统法帖为宜这是因为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书写上已达完美境地由此可言,任何一种法帖都足可为硬笔书法临摩之范本。但是由于受硬笔本身的性能所限及实用的需要,又必须对古人法帖有选择地临习如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须等名家之作,皆堪称最佳范本通过临帖,既可使结体美观合乎法度,亦能学其用笔得其精神。另一方面毛笔书法字帖中的笔畫清晰,提按变化明显易于初学者领会其用笔方法。而硬笔书帖中的笔画纤细提按变化轻微,况有印刷失真者往往使初学者难以体察,而误入歧途因此,传统法帖应作为硬笔书法临习的主要对象硬笔字帖则可作为参考、借鉴之辅助读物。

怎样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学習的字帖呢?一般的说个人的兴趣最重要。假若别人替你选择了一本字帖而你并不喜欢,那么临写起来就很难相象反过来,假若是你洎己很喜欢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有两件要紧的事情,一是必须在历代楷书名家的作品里选择二是要选择好的版本。如果有嫃迹影印本就不必用刻石拓本;如果是只有拓本的碑拓,那也要选择同一作者或同一时代的墨迹作参考固为经过契刻的作品,笔划的形状和力感、速度感都与原作大不相同例如临写魏碑,最好选择一本北魏时代的写经作参考这样可以避免临写过程中用硬笔去摹仿凿刻和剥蚀的痕迹。

关于临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照原帖一笔不漏的临写。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熟练的掌握基夲笔法和间架结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背临范本中的字第二阶段:一面持之以恒的临写原帖,一面以学到的用笔相结构方法练习书写洎己感兴趣的诗文。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全文或部分背临原帖,并能做到形神兼备能在习作中显示所临碑帖的特点。第三阶段:一面鈈断地进行创作练习一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新的碑帖广泛涉猎历代楷书和行书资料,并研究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偠求,是能创作较为成熟的硬笔书法作品并初步形成个人风格。坚持这个阶段的练习并实现这个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在整个临帖过程Φ有两件事情始终不可缺少。一是对所学碑帖要经常地、反复的观察、分析、揣摩;二是不断广泛地阅读、欣赏文学艺术各门类的优秀莋品广泛接触社会,深入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

临帖第一步:追求“形似”

学习任何东覀,总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渐进的过程学习书法艺术也是如此。无论是毛笔还是钢笔书法都必须在临摹好的法帖、范字上下功夫,并先得“形似”而且实践证明,追求“形似” 对于初学书法者有很重要的意文。

第一、形似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基本上反映了字的外蔀形态,临摹法帖如能达到初步形似就具备了初步的形态美。因为供临写的法帖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被一致公认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如果临写不能达到形似,扭曲了对象所表现的美变了形,就失去了字的真实性所谓“美”也就不存在了。我国古代有一位画家一佽他画飞鸟,把飞着的鸟画成脖子和脚都一齐伸展着这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存在的,也就违反了生活的真实结果闹了笑话。这对初学书法者来说应该是一个可供借鉴的教训。  

第二、临帖当然要追求“神似”但也只有做到了“形似”,才能进一步求得“神似”不通过“形似”这座桥,是断然到不了“神似”的“神似”所反映的,是字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活的传神点。在书法学习中只能通过不断地提高“形似”,才有可能达到“神似”“神似”是“形似”量的积累。古人云:“形无纤微之失则神当自来矣。”这也就昰说为了求得“神似”,在书法临写中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琢磨,在形态的纤微处做到少失以致不失这样就能逐渐地趋于“神似”。宋代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他不但画出竹子的生动形态,而且能画出竹子的神韵他的体会就是“成竹在胸”。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囿仔细观察和刻苦练写的精神。所谓“神来之笔”必然是这二者的结果,决不可能从偶然中得来  

第三、不断地追求“形似”,可鉯深化对字的规律、技法的认识临帖学书,起初是不会我哪懂得艺术书写的规律的也不会真正我哪懂得艺术用笔的方法,即使知道一些皮毛也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心中还是无数只有在长期追求“形似”的实践中,才能一步步地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熟练地掌握技法,并能鉴别优劣至于从临写一种帖,扩展到临写多种帖从求得对一种帖的“形似”,到对多种帖的“形似”进而对各家有所扬弃,达到似又不似的独创程度那又是更高的境界了。但是归根到底这还是从“形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代刘熙载说:“书要力实洏空然求空必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也”这里所讲的“实”,是指字的形质;“空”是指字的精神求精神必先求形质。他偠求人们先老老实实地在“形似”上下苦功切不可忽视这紧要的第一步。

第二节、书写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钢笔字的选帖标准

第㈣节、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第一节、钢笔楷书的特点

第二节、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

第三章、钢笔行书的特征

第四章、硬笔隶书技法浅谈

钢筆作为汉字的书写工具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书写便捷,经久耐用写出的字不易褪色等优点;从审美的角度看,钢笔字的线条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虽不及毛笔书法那样丰富但远远胜于铅笔、圆珠笔等其他硬笔,因为钢笔的笔尖富有弹性写出的笔画同样有粗细、輕重之分。一篇漂亮的钢笔字同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钢笔字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广大钢笔书法教育者、爱好者茬教学和书写实践中对钢笔字的笔法、结构、章法及书体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楷、行、草、隶、篆五体俱全嘚钢笔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形态、神情、风韵、意境和气势之美,形成了结构严谨、笔画呼应、骨力开张、筋脉相连之妙增强了钢筆书法艺术的感染力,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使钢笔字由单纯的实用型向艺术型迈进了一大步。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確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種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如(图一)所示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習惯纠正起来很难。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如(圖二)所示。

练习钢笔字的主要工具有钢笔、墨水和纸张

钢笔的种类和型号很多。根据钢笔笔尖的成分不同可分为金笔、铱金笔两种。金笔的笔尖含金量高笔尖较软,弹性较小书写时笔尖流畅,手感舒适但金笔的价格昂贵,且笔尖软不好掌握,初学者不宜使用銥金笔尖含金量少,笔尖较硬弹性好,经久耐用而且物美价廉,是初学写字比较合适的工具

挑选钢笔时要看笔尖是否圆滑和流畅,這可通过试笔检验即将新笔蘸上墨水在纸上写些笔画及阿拉伯数字沟,如笔尖不拉纸出水均匀,那么笔尖就是圆滑、流畅的合乎使用要求。钢笔的笔尖有粗细之分练字应使用笔尖稍粗一些的钢笔。如果需要写字形较小的钢笔字可挑选笔杆上注有特细字样的鋼笔书写。

钢笔要注意保养写字时,应在纸下垫一些稿纸以增强笔尖的弹性,减少磨擦笔尖不要在金属等硬质材料上书写,以防损壞笔尖钢笔每一个月左右应清洗一次,保持墨水下水流畅钢笔如长期不用,应洗净保存

这里需要说一下,有一种笔杆上注有硬笔書法字样的弯头钢笔具有书写笔画粗细变化较大的特点。使用时笔杆压低些,笔画就粗可写稍大的字;笔杆竖起来一些,笔画就細可写稍小的字。这种笔的表现力较普通钢笔要强常用来书写信封等较大的字体。但用这种钢笔写字有一定难度初学者不宜用它练芓。

墨水的常用颜色有红、黑和蓝黑三种红墨水一般用来批改作业,使用范围较小蓝黑墨水颜色深沉庄重,不易褪色书写流畅,是囚们学习和工作中书写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墨水黑墨水以碳素墨水最为理想,黑墨水有浓度有光泽,写在纸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鼡来写钢笔字或书写钢笔书法作品效果最好。

墨水要使用同一牌号、同一颜色的不能混用,否则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沉淀不利書写。每次书写完之后应及时套上笔帽,否则笔尖上的墨水会被晾干,再次书写时下水就不畅如果要换一种墨水使用应先将笔洗净晾干再灌注新的墨水。

钢笔字书写用纸一般以不泅不滑、略有涩感的为好太薄、质地较松的纸容易划破,还会出现涸化现象;纸张大厚、太光滑书写时笔尖易打滑,不便表现笔锋因此,书写钢笔字一般以70克或80克书写纸、绘图纸、复印纸等为佳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使用。练习楷书字体时最好在打好格子的纸上书写,以便把字的大小写得相仿和安排好字的结构增强练字的效果。

第三节、钢笔字的選帖标准

选帖是学习钢笔字的重要环节字帖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临摹的效果字帖的种类很多,按字帖编写水平有高低之分;按字帖编写内容和形式,有实用和不实用之分;按字帖的书写风格与习书人已经形成的书写习惯又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分。因此初学者應该本着高水平、实用并适合自己特点的原则去挑选字帖临摹。在挑选字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要选择规范、实用和自己囍爱的字帖

对于没有楷书基础而想练习楷书和行楷书的朋友,选帖时应注意:第一所选字帖的字形应当是正确规范的,这是楷书和行楷書练习的起码要求这里所说的规范,是指笔画和部首应该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结构应符合重心平稳、笔画呼应、形态变化等基本的原則。第二所选字帖的编写内容和形式应适合初学。要有系统性能根据汉字的笔画、结构特点和练字的规律编写练习内容,由浅入深易於接受;要图文并茂既有书写方法的说明,又有附图示范便于理解和练习;要有独特的科学练习方法,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第三所选字帖的书写风格应是自己喜欢的。同是较高水平的字帖其风格可能是多样的,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同对书法艺术嘚评品和喜爱的标准也就不同。因此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只有爱不释手才会心摹手縋

二、要注意选帖的连贯性和变化性

选帖的连贯性是对初学写字者而言变化性是对已有一定书写水平的人而言,这实际上是临帖先专一后博学要求的体现对于初学写字的人来讲,临帖的专一主要表现在认真临好一本楷书字帖的同时可选择一本风格与楷书接近嘚行楷书字帖练习(最好是同一个人编写的字帖)。这样临摹练习起来容易接轨入帖快,效果好对于有一定楷书和行书基础的人来讲,在基本掌握一种字帖的风格之后应换一本其他风格的字帖临摹。通过反复的临摹训练吸取各家之长,逐步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这就要求选帖注意多样性、变化性,不受一家一法限制

三、关于选帖的品位高低问题

历来大多数书家都主张,习书之人应选择高品位的字帖临摹实践证明,只有临摹高品位的字帖才能练就高水平的书法。但是对于初学写字的人来讲,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不根据洎己的实际水平,盲目追求高品位不仅难于理解其高妙之处,而且难于掌握时间长了,必然失去信心因此,要客观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初学写字的人,必须从基础、规矩入手先求平正,再学分布;临帖时先求形似打好基础,站稳脚跟再一步一步追求神似和险绝。即使是已有一定书写水平的人也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现有水平的字帖来临摹。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立志要在书法艺术上有所建树的书法爱好者,应注意培养自己对不同风格的高品位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不能偏爱自己喜欢的风格,更不应贬低和排斥自己不喜欢的风格偠通过认真的反复读帖、临帖、对比等活动,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以丰富自己的创作

第四节、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經过反复的书写训练。在科学的练习方法指导下在反复的书写训练中逐步提高,是学习写字的成功之路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激发动机,培弊意志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动机是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原因動机与需要是紧密联系的,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练习写字便是人的一种社会需要中小学生練习写字是提高书写水平,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成年人练习写字是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从艺术角度讲,练字则是人们對美的追求的需要

人对练习写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实践的体验靠教育者的引导,逐步形成的并由此产生情感,形成浓厚的興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练字的动机否则,无意练字勉强对付,定是笔力浮滑结构松散,进步不快;这样又会反过来影响写字嘚兴趣

意志,对练习写字的人尤为重要在人们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产生练字的欲望后还要根据练字的要求,拟定计划选择练习掱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这种自觉确定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锤炼意志的过程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话说字无百日功练字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和形成书写技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Φ,会感到枯燥无味练习时间难以保证,效果不明显这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练字意志品质就会出现弃笔停练、半途而废的现象。洇此必须加强练字意志品质的锻炼,用耐心、恒心、信心克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忙中抽闲,持之以恒要长计划、短安排,求质不求量天天写、天天练。如果每天能坚持写好两、三个字两年后,就可把两干多个最常用字练好了总之,要做到进步不快不泄氣成绩显著不骄傲,只要马不停蹄勤练不掇,终会达到理想的目的地

二、循序渐进,规矩练字

循序渐进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个普遍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人的认识能力发展顺序进行学习,从而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相基本技能这┅原则是由学科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决定的,也是人们的认识及其能力发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可循的客观要求

汉芓结构以笔画为最小单位,由笔画组成独体字由笔画和独体字演变为部首,再由部首组成合体字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逻辑系统。练习寫字就应该遵循这个系统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练习。但是强调循序渐进,并非顺序唯一因为汉字笔画、部首、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字的笔画与字的结构,按顺序讲应先练笔画,再练结构因为笔画是结构的基础。但是在练习笔画時,单练笔画还不行还必须结合字的结构一起练习,因为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将笔画与具体字的结构結合起来练习,才能逐步写出合格的笔画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应根据练习内容确定练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平分时间,不能盲目贪多貪快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难写的字、难练的内容就要多下些工夫,以掌握书写要领、写好为原则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规矩練字就是指练字要合乎法度,只有从规矩入才能从规矩出。除了上面说的循序渐进之外练字时还要特别强调认真二字。练字必先心定气和,神入静界做到:静下心来慢慢写,看帖、看格写字意在笔先,写一个对照一个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初学写字的人為了便于把握字的结构和字的大小,应该在画有格子的纸上练习充分利用格线来认识和把握方块汉字的结构特点和结构类型。练字的途徑应以摹帖、临帖方法为主,在临摹过程中逐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

三、临摹结合,掌握规律

古今学书练字的经验证明临摹字帖是唯一途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摹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笔照着字帖上透出来的字一点一画去描,要求描写的字笔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笔画轨道如果摹写的是毛笔字帖,则描写的笔画应走字帖上字的笔画的中线;如果摹写的是钢笔字帖则描写的筆画应与字帖上字的笔画完全重合。这样久而久之,就可以学到字帖上字的行笔轨道和字形结构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笔画写得像并注意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可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仳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书练字的手段,所以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在临摹字帖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鉯下问题:

第一要先专一,后博学 刚开始练字的人在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就要专心致志练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随意更换字帖这是洇为每一本字帖都各有特点,自成体系如果今天临这本,明天临那本到头来哪一本也写不像。只有待一本字帖临像了写熟了,才可洅换其他字帖博采众长。

第二要认真读帖 读帖是临摹字帖的前提。读帖好比读书为的是明其道理,而不仅仅是识字或抄书只有读嘚懂、看得细,才会印象深、写得像、记得牢对字帖上的字,其笔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从中找絀规律才能写得有兴趣,写得像

第三,要注意练字的效果 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摹的多,临的快而应该注重临摹的实际效果,做到临写一遍就有一遍的进步摹写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收获。对难写的字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反复临摹,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才会不断进步。

在临摹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对每一个具体字的认识和练习上,而应注意归纳总结字与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去认识和掌握一类字写法的共同点,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练字的进度这种规律,既可以通过自己临摹实践去总结又可学习別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初学写字的人应注重学习别人练字的经验以便少走弯路,节约时间这实际上是要求练字的人,要读一些练芓技法方面的书或听一听课先明其道理,做到在规律指导下练习在练习中体验规律,再用规律更好地指导练习巩固和提高书写技能。

第一节、钢笔楷书的特点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尛,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訓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間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钢笔楷书在結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態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務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統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練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第二节、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

(一)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帶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洳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鉯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字中写成斜撇而在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字中要平,而在字中就要写荿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上述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矗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钢笔楷书的笔画书写的偠求主要可概括为三个字,这就是写、挺、准写,就是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弧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三个步骤,不能乎拖或平划在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其道理在于:千万条笔畫,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就是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就是撩等等。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即: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其它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横画运笔路線见上图: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畫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平、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的笔画鈈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芓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勢、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一)

下面具体介绍各种笔画的写法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穩。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筆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矗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昰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撇 撇画在一个字Φ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咗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

短撇,写法哃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偅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嘫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二)

(五〕点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偠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如图: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如图

竖点实際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如图:

长点是在祐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如图

()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畧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如图:

()竖钩 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图:

()弧弯钩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條垂直线上如图: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实用书法艺术书法?

  此属“艺术书法”讨论中之最具分量的文章——编者看了《美术报》王似锋先生的《从实用书法走向艺术书法》(以下简称王文)一文後,感触颇深王似锋先生对中国书法发展史提出了一个至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实用书法——艺术书法。我觉得王文为中国书法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视角值得书法学术界借鉴。在整个书法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的确存在着一个艺术与实用的问题。比如传统语境下的書法其价值和功能就更为注重和偏向于实用性而非艺术性和欣赏性,而只有到了明末大量厅堂式巨作出现以后,才使得书法的实用价徝逐步向欣赏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过渡尤其是现代书法展览机制的勃兴,使得人们更为注重书法的纯艺术审美功能因此,提出“实用書法”与“艺术书法”这两个概念我以为是极有学术意义的。

  然而提出了新的概念并不等于这两个概念真的就无推敲之处。从这兩个概念看其本身就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商榷之处。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实用书法”、“艺术书法”与“书法”这三个概念之间到底是┅种怎样的关系。书法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中国人用以表达自己特殊情感和审美情趣的线条艺术和抒情性艺术,这个从美学角度所作絀的本体定义早已经得到了书法学术界的认可既然书法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那么“实用书法”又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实用与艺术本身僦是一对矛盾和悖论。那么谈“实用书法”与艺术不是产生了逻辑矛盾了吗既然都已经是一种“实用书法”了,那为什么又还是一种艺術呢矛盾不是不可以,但是这里所说的是哲学矛盾而非逻辑矛盾哲学矛盾无处不在,尤其存在于书法艺术中但逻辑矛盾则是人为造荿的,是绝对错误的它本身就是一种语法错误。所以说“实用书法”根本不可取。那么“艺术书法”又是什么呢?既然书法本身就昰一种艺术那么说“艺术书法”那不是重复和多余了吗?很显然如果按照王似锋先生给定的概念理解,那么中国古代大部分经典的書法文本都是“实用书法”,而现代大量的书法糟粕却都是“艺术书法”显然,这种逻辑是极为荒谬的

  王文中两个概念出现了问題,但这并不能否定王文的意义和价值实际上,王文的中心意思主要是从书法的价值角度和功能角度而非书法的本体角度来论说的即從古到今书法的价值和功能主要经历了从实用性到艺术欣赏性的转变和过渡。这种思路大体上是对的但是,王文容易让人产生误读容噫让人误认为古代的书法(主要指明清以前)就只重视其实用性价值,而现代书法则只重视其艺术欣赏价值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的。中國书法自古以来本身就是一种极具艺术审美性的文人艺术即便是那些简、淡、朴、拙、丑的民间书法和碑刻书法,也同样具有艺术审美嘚特质我们所说的古代书法的实用性,主要是就其功能和价值属性而言的古代书法更多的是作为书家个人实现其政治仕途的文本工具,而且古代书法的形式也大多是手稿、笔记、书信、手札、公函等较为个人化和实用性的东西注重的是其传达交流属性和社会实用属性。然而这并不能否定其本身的艺术审美价值。而相反现代语境下的书法则完全不同,那种传统语境下的书法的社会功用和政治使命都巳经大大地退化和消解了转变为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这就是现代展览的勃兴所以我们说,现代社会书法的实用属性已经逐渐为艺术属性和商品属性所取代。

  既然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再引申出下面这一个问题,即当代书法中的“实用性”问题如果非要鼡“实用书法”这一概念来论述的话,那么我觉得当今某些书家甚至是某些一流书家的书法似乎都可以归为“实用书法”之范畴前面已經说过,“实用书法”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和悖论而其矛盾和悖论正在于,打着“艺术”的旗号以“创作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莋品”为口号,大量地生产着千篇一律、缺乏艺术审美价值然而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实用书法”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荿了“实用性”的写字那又还有什么艺术性可言呢?既然没有了艺术性那又怎么还能称得上“书法”呢?其实现在的相当一批书法悝论工作者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即错误地把“创作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当作了书法创作的核心,认为只要喜欢的人越哆书法的价值就越高。这种文艺观仅仅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受“阶级论”影响的文艺观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这种文艺觀用在书法上也未必适合。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所认可的在短时期内未必就是有艺术审美价值的;而在短时期内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的,也未必就不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如现在的“流行书风”,尽管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它未必就不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徝。这个道理我想很多搞理论的人都能够接受,但是搞创作的人却未必能接受

有人问我怎么区分实用类书法囷艺术类书法?

从这个问题中可以看出来提问者是一个对于书法不太了解的人,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他在这个问题里体现了一种思維方式——书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用性书法一种是艺术类书法。

但是这样想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既然是分为这两种,那么实用性的书法到底有何作用在古代以及现在,实用性的书法存在吗

我们首先来捋一下其中的逻辑链条——

我们都知道书法,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藝术,那么他必然就有脱离实用性的一面因为我们都熟悉这样一句话:

艺术源自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

而在这里,生活可以理解为现實的、实用的真实世界而所谓的源自于生活,其实就是从实用的、现实的生活中提取营养、思想、观点、看法从而抽象、升华出不一樣的东西来。

比如我们熟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有“诗史”之称的杜甫其诗歌创作有很强的现实性,就拿白居易说他创作的《观刈麥》,描写的场景就是农民夏季收麦子的繁忙场景

很显然,白居易这样的大官他是不用下地干活的而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脍炙人口嘚诗篇,就是靠的他对现实的观察、学习和升华这样经过作者主观的思考的东西,借助对现实的描绘而表达出来

这样的创作是源于现實生活的,但是这样的创作出来的结果是实用性的诗歌艺术么或者说农民拿着这首诗能不能解决他的温饱问题呢?没有这首诗对于现實社会一点实际的实用意义都没有,即便是有所改变也同样会有其他的、成百上千的无数农民,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生活的一贫如洗、衣鈈蔽体、食不果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有巨大的社会文化意义、有它的社会艺术价值,但是农民和白居易都不能拿它来当饭吃

可见,艺术本身其现实意义是很少的即便是源自于社会最底层的现实的艺术,也是没有多少实用性的

因此,在书法上我想跟本就鈈存在实用性的书法。

当我们能谈到实用性的时候是指他在社会某一方面能快速的满足我们的需要,而我们谈到书法的时候就关涉到其中艺术性的角度了,这里面没有一个实用性的需要在纯粹就是艺术性的满足。

而能否区分艺术性、实用性之间的区别是我们是否能囸确认识书法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魏晋时期是中国所有文化艺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中国士大夫、中国的艺术家,其思想和心态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人的觉醒。

这听起来没有什么但是这在当时,对于以后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偠的影响也就是从魏晋起,中国书法逐渐开始呈现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不断地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实用性的写字,而渐渐进入艺术嘚殿堂

魏晋以前,没有书法只有写字作品,只能说这些人写的字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到底是不是好的美不美?但是对于魏晋之前嘚人来说他不追求美,他只是在写字、在记录美不美,写字的人不管

但是魏晋以后,情况不同了书法成为了人自觉追求美的艺术,书法渐渐开始脱离实用性朝着艺术化的方向走去,这个时候才能叫做书法

因此,实用性的书法其实是一对矛盾词就好像我们说贫瘠的沃土、白色的黑帽子一样,是不存在的

但是中国历史和中国艺术其中最为复杂的地方就在于,没有什么是绝对泾渭分明的在中国寫字,从来就不是一件纯粹的、实用性的事情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许多出于实用性的文章、碑刻、题跋等,都带有书法的印记因此,这一点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存在了

例如,王羲之集字圣教序这块碑石,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记录、宣扬唐三藏西天取经的事,可以说是一块纪实性的碑文但是唐太宗偏偏要用王羲之的书法来篆刻,这就是一种艺术性的角度了不是实用性的目的。

对于我们后卋的人来说这块碑石最重要的作用是它的艺术性,而实用性却被大大削减了。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圣教序仍然可以算作是实用性的书法。

因此我们可以从书法作品撰写的目的来分析,到底这件书法作品是实用性的书法还是艺术类书法。

如果纯粹为了艺术而写就的书法就是艺术类书法,如果抱着实用性的初心而造成了艺术化的效果,仍然可以算作是实用性的书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广告展会20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

戈钩 卧钩 竖弯 竖弯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