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晚明小品的特点体现了散文的解放?求解?

论晚明小品的特点首先要明确“小品”的概念。但遗憾的是究竟什么是晚明小品的特点,研究者似乎还未真正弄清楚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者的视野受到20世纪30年代“小品”观念的限制思路跟着林语堂、周作人等人走,以为“小品”即“小品文”、“小品散文”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小品是散文的┅体是现代文体概念。其实晚明小品的特点绝不只是指小品散文。

林语堂提倡小品文是从创作角度立论,抬出晚明小品的特点只鈈过是追踪溯源,寻找现代小品文的理论依据而已不过,他对晚明小品的特点的认识还部分接近事实他在《论小品文笔调》一文中说:“现代小品文,与古人小摆设式之茶经酒谱之所谓‘小品’自复不同……亦与古时笔记小说不同。古人或有嫉廊庙文学而退以‘小’洎居者所记类皆笔谈漫录、野老谈天之属,避经世文章而言也……今之所谓小品文者,恶朝贵气与古人笔记相同而小品文之范围,卻已放大许多用途体裁,亦已随之而变非复拾前人笔记形式,便可自足”(《人间世》第6期)这里,林语堂认识到“古人”(主要指晚明人)小品的形式主要是“笔记”即“茶经酒谱”类的随笔杂记是非“廊庙文学”、“经世文章”的“小摆设”,明确现代小品与古人小品的区别是很有见地的。但他将“古人”小品仅仅理解为笔记文则是片面的。施蛰存编选《晚明二十家小品》主要从作家文集中选录序、跋、记、尺牍等体裁,而不涉“笔记”则是又走向另一种片面。今天读者和研究者则多囿于后一种认识。

晚明人的“小品”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呢

请让我们从“小品”一词说起。“小品”一词早在晋代即有了本属佛教用语。《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句下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张融《遗令》:“吾平生所善自当凌云一笑。三千买棺无制新衾。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南齐书》卷四十一)可见他对“小品”的偏嗜晚明夏树芳着有《香林牍》,自序云:“長夏居毗山日礼《莲花小品》,殿最名香略摭成篇。”晚明文人为逃避政治祸患嗜佛成风,但只是逃于禅、隐于禅大多数人并未嫃的遁入空门。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耐性钻研深奥玄秘、卷帙浩繁的佛典却对“小品”情有独钟。随着“禅悦”之风的兴盛文士们将“尛品”概念移植到文学中,便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纳谏编成《苏长公小品》最早将“小品”视作文学概念。陈继儒《〈苏长公小品〉叙》云:“如欲选长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隽异者置前,其论、策、封事多至数万言,为经生之所恒诵习者稍后之洳读佛藏者,先读《阿含小品》而后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读长公集法也。”(《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十一)提出“短洏隽异”作为“小品”的特征并比之为《阿含小品》,也可见“小品”概念是由佛经移来的这是晚明人最初的“小品”观,大体上指散文体篇幅短小,隽永新异陈继儒是晚明文坛“山人”一族的领袖人物,经他一号召“小品”一词遂不胫而走,一时人人竞相写小品、选小品、论小品蔚然成为风气。

其实早在“小品”概念正式引入文学之前,已有关于小品的论述了如约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湯显祖即在《答张梦泽》一文中提出“小文”的概念他自述“时为小文,用以自嬉”将“小文”与“长行文字”、“馆阁大记”对举(《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七),“小文”实即“小品”

晚明时,“小品”含义极为丰富纷杂既指佛经,如《莲花小品》;又指诸子如陈深编选《诸子品节》,杂抄诸子分内品、外品、小品,“小品”指《说苑》、《论衡》、《中论》等随笔杂记或笔记小说可称“小品”,如朱国祯有《涌幢小品》自序说:“其曰‘小品’,犹然《杂俎》遗意”意指如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黄奂有《黄元龍小品》,其中多记鬼神怪异之事实为笔记小说。小品可指别集如王时驭诗文集名《绿天馆小品》,陈继儒《晚香堂小品》包括古近體诗、词、赋、骈文及各体散文及杂着时文(八股文)中的小题文,也叫“小品”如《青莲小品》。《苏长公小品》、《皇明小品十陸家》是选集;《闲情小品》则是丛书所辑皆是非正宗文体的杂着。小品可论戏曲如潘之恒的《鸾啸小品》,文体上则有散文有骈攵,还有诗小品还指绘画,如张岱有《题徐青藤小品画》田艺蘅有《煮泉小品》,品评煮茶诸水性质属《水品》、《茶经》之类。此处“品”字是品评、品第之义,只是前面加上“小”字是谦称,不是文学概念

可见,晚明人心目中的“小品”并不只是指文学哽不是专指散文。

许多并不以“小品”名集的实为小品集如陈继儒的《岩栖幽事》、程羽文的《清闲供》、李流芳的《江南卧游册题词》等。郑元勋的《媚幽阁文娱》、华淑的《清睡阁快书》、毛晋的《群芳清玩》等皆是着名的小品选集或丛书许多笔记名偶谈、琐言、尛语、余谈、漫记、闲话、笔谈、清言、短书等,实与小品含义相近晚明人并不只看“小品”名义,更重小品特质只要闲雅有韵趣,鈳供清赏便视作“小品”。

与“小品”相近的概念还有“小文小说”、“小言”、“小题文”等。如袁宏道《识伯修遗墨后》一文中提到袁宗道喜爱书写白居易、苏轼的“闲适诗或小文,或诗余一二幅”(《袁宏道集笺校》卷三十五)袁中道《答蔡观察元履》说:“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珂雪斋集》卷二十四)钟惺在《东坡文选序》中说时尚厌东坡“序、记、论、策、奏议”而喜其“小牍小文”。(《隐秀轩集》卷十六)此处东坡的“小文”实即《苏长公小品》中的“小品”。何偉然《〈皇明小品十六家〉序》中将“小言”与“小品”混用祝世禄的随笔小品集即名《环碧斋小言》(又称《祝子小言》)。清初餘怀《〈闲情偶记〉序》也是把“破道小言”与“经国之大业”对举的。王思任十分欣赏时文中的小题文在《吴观察宦稿小题叙》中将“明之小题”比之“汉之赋、唐之诗、宋元之词。”(《王季重集》卷三《时文序》)他在《熊公远雪堂集序》中说小题文的特征是“奇怪纵横才情风韵,无所不极其微”(同上)可见,小文小说、小言、小题文与“小品”名称不同内质则一,可视作“小品”一词的異称只是“小品”一词当时使用的频率较高,如《皇明小品十六家》中“小品”一词即频频出现。又经清代以来特别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小品”的评价“小品”一词遂固定下来,作为这类文的通称

“小品”受《世说新语》品评人物之风的影响,同时也接受谢赫《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等品画着作的影响故重“品”,品评、品玩、品鉴、品赏要求作品有韵趣,耐人回味作品不僅品人,还可品茗、品酒、品曲、品诗、品文、品花、品妓等等晚明出现不少带“品”字的着作,如樊玉衡的《智品》、徐献忠的《水品》、顾起元的《鱼品》、吕天成的《曲品》、潘之恒的《秦淮剧品》、曹大章的《莲台仙会品》等这里的“品”字兼有品第、品评两種含义,品第本身便是品评以怡情悦性,得到风雅享受因此,“品”是小品的重要特性

“小品”更重“小”。“尚小”是晚明文坛嘚风气笔记以“小”字名集者比比皆是,比姚张斌的《尚綗小语》、来斯行的《槎庵小乘》、江盈科的《雪涛阁四小书》、华淑的《癖顛小史》等作品集本身即带明显的小品特征,一看便知

各体文也喜带“小”字。序称“小序”如袁中道的《龙湖遗墨小序》、陈继儒的《茶董小序》、张岱的《越绝诗小序》;引称“小引”,如袁宏道的《拙效传小引》、钟惺的《放言小引》、黄汝亨的《偶语小引》;启称“小启”如张岱的《丝社小启》、《游山小启》;传称“小传”,如朱国祯的《黄山小人传》、钟惺的《张母小传》;记称“小記”如李流芳的《游虎丘小记》、萧士玮的《湖山小记》、吴从先的《黄山小记》;札称“小札”,如王思任的《为杨仕任题坡公小札》;赋称“小赋”如汤显祖的《吏部栖凤亭小赋》;像赞称“小像赞”,如徐渭的《自书小像赞》、屠隆的《程思玄小像赞》等另如袁宏道的《幽居小对》、《山居小语》等,也都带“小”字可见,“小”是小品的主要特征

今人多以为晚明小品的特点即小品散文,昰无视晚明小品的特点的实际从文体上看,晚明小品的特点包含的体裁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除通俗文学(白话小说、散曲、杂剧、传渏)以外的所有文体。今条分缕析可概括为三大类,各类又可分细目

指收入作家文集(别集)中的散、骈、韵各体,包括散文、骈文、韵文、赋、诗、词六体

1.散文体 又分七小类。(1)序类(包括引、题、题词) 指各类序文,即书序、画序、文序(包括诗、词、赋、散文等)、集序等晚明人喜着文出书,多请名流写序以提高身价故序文特别发达。屠隆、李维桢、陈继儒、陈仁锡等皆是序文名家贈序、寿序属应酬文字,不属此类可作附类。(2)跋类又称题跋、题后、书后。是题于作品、文集、书画等后面的文字董其昌最精於书画题跋。钟惺、陈继儒、王思任等皆是题跋高手(3)记类。大体可分为山水游记、园林记、碑记、杂记四小类袁宏道、徐弘祖、迋思任等善写山水游记。邹迪光的《愚公谷乘》、刘侗的《帝京景物略》、祁彪佳的《愚山注》等是园林记的名着(4)传类。指史传以外的文学性传记多为山人、 隐士或小人物立传。着名的有陆树声的《九山散樵传》、虞淳熙的《秦山人传》、钟惺的《白云先生传》、張岱的《五异人传》等(5)尺牍类。又称书、札、简、笺袁宏道、钟惺、陈继儒、宋懋澄等皆精于尺牍。钟惺的《如面谈》、陈仁锡嘚《尺牍奇赏》、陈继儒的《尺牍双鱼》都是有名的尺牍选本(6)论说类。包括论、说、解、议、评、辨等以议论说理为主。《皇明尛品十六家》即收录不少此类作品(7 )其他类。如疏、碑、祭文等也有一些优秀的小品。

2.骈文体 “序”文中不少即是骈文启、表亦昰骈文。晚明作家文集及小品选本中随处可见计成的《园冶》是骈文体小品的代表作。

3.韵文体 这是一类特殊的文体押韵似诗歌,又无詩歌严格的格律和句式包括铭、箴、颂、赞、诔、偈、哀辞等。

4.赋体 各家文集、小品选本皆包括赋可称“小品赋”。有名的如徐渭的《牡丹赋》、屠隆的《五色云赋》、汤显祖的《怀人赋》、钟惺的《灯花赋》、陈继儒的《憎蚊赋》等

5.诗体 包括古、近体,以近体为主晚明人并不把诗排斥于小品之外,《鸾啸小品》中有许多诗《晚香堂小品》中各体诗皆有,《绿天馆小品》是诗文合集《闲情小品》中收入陈继儒《田园诗》十首,毛晋辑刻《群芳清玩》中有《采菊杂咏》一卷这些诗闲适清雅,是典型的“小品诗”

6.词体 晚明人有時亦把词视作小品。《晚香堂小品》卷八收有“诗余”三十首《夷门广牍·觞咏》有周覆靖辑录的《唐宋元明酒词》二卷。许多词虽未入小品选本或丛书,但明人观念上是当作小品写的。高濂是小品名家,他的《芳芷楼词》全写闲适风雅生活,与《遵生八笺》、《雅尚斋诗草》同属“小品”。晚明多渔父词、题画词、咏物词、山水词、闲适词、香奁词、集句词,皆是“小品词”,与其他体裁的小品并无二致。

上述六体,散文、骈文、韵文、赋四体较多其中散文各体最多,序、跋、记、传、尺牍、论说即是现代人理解的晚明小品的特点嘚主要体裁。其实这些只是晚明小品的特点的一部分,是作家文集中的部分作品在全部晚明小品的特点中所占比重不及笔记体小品。詩体、词体也属小品小品专集和丛书中偶尔收录,比重小影响不大。晚明人有时在观念上把诗、词视为小品创作或欣赏。

这是上述囸宗文体以外的一种独特文体一般不入作家文集,或只是文集中的一小部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子部·小说类”或“集部·杂着類”,常将“笔记小品”、“随笔小品”连用评价晚明小品的特点,也以此类为对象这是晚明小品的特点的主体,影响最大笔记体尛品大体上可分四类。

1.随笔体 随兴记述不讲章法,内容驳杂无所不记,无所不谈笔记名称各异,如小品、笔谈、随笔、笔记、闲谈、杂俎、杂着、漫记等有名的如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萧士玮的《春浮园别录》等。

2.日记体 指按日编排的笔记又称日录、日札、日纂、日注。名着有袁中道的《游居柿录》、萧士玮的《春浮园别集》中的《南归日录》、《汴游录》、《ㄖ涉录》、《萧斋日记》、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叶绍袁的《甲行日注》等

即格言式、语录体的笔记,是笔记中独特的一体又称清语、清话、冰言、韵语、冷语、隽语、嘉言、警语、法语、格言、语录等。它是用简洁的语言表现深刻哲理的箴言或警句是随时的片斷的心灵感悟和人生省察的记录。篇幅短小多三言两语,多联语、对语、韵语、骈语体制上介于诗、骈文和散文之间,韵散结合是詩化的散文。代表作自着的如屠隆的《娑罗馆清言》、吕坤的《呻吟语》、洪应明的《菜根谈》;编着的如陆绍珩的《醉古堂剑扫》、闵喥的《听松堂语镜》、郑暄的《昨非庵日纂》等

4.小说体 即今人所说的“笔记小说”或“文言小说”,是与“散文”并列的文体明人笔記体散文与小说文体界限不甚分明,故有些“小说”也视为小品如屠隆的《冥寥子》、陈继儒的《闲情野史》、曹大章的《燕都妓品》等。

笔记体小品是晚明小品的特点的主体部分当时一些着名的小品丛书,如《快书》、《广快书》、《宝颜堂秘笈》、《闲情小品》、《枕中秘》等收录的即是笔记小品专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再讥评的“明季小品”即指此类今天我们研究晚明小品的特点,也必须充分重视这类体裁

今人不视为文学作品的,晚明人也当作小品欣赏可分以下三类。

1.园艺类 指有关园林、盆景、花卉之类的着作屬园艺学范畴。如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屠隆的《盆玩品》、王象晋的《群芳谱》这类作品语言清雅优美,明人视作尛品“清玩”、“清赏”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谱录类”。包括谱、录、经、疏、笺、品、图赞等。如张德谦(丑)的《瓶花谱》、冯梦龙的《牌经》、许次纾的《茶疏》、屠隆的《金鱼品》、顾元庆的《十友图赞》。另有如陆树声的《茶寮记》、屠本畯的《茗芨》、袁宏道的《觞政》等。屠隆的《考盘余事》、高濂的《遵生八笺》大体上也可入此类。这类着作内容涉及器物、花卉、饮食、博弈、农莋等,应属科普之类不是文学作品,明人却当作“小品”欣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谱录类存目》中《荔枝通谱提要》:“不脱明人小品习气。”《花史左编提要》:“多涉佻纤,不出明季小品之习。”也是当作小品批语的。

3.书画类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艺术类”的有赵宦光的《寒山帚谈》、张丑的《清河书画舫》、陆树声的《平泉题跋》、李日华的《竹懒画媵》等。王稚登的《弈史》、王思任的《弈律》也列入此类(实应入谱录类)。这类皆是晚明人经常赏玩的“小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画史提要》:“不脱小品陋习”,也是视为小品的

上述可见,晚明人的“小品”文体概念是:“小品”不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园艺类、谱录类、书画类也屬小品。“小品文”的“文”应指广义的“文”、文章的“文”不是散文的“文”。“小品文”是各类各体小品的统称狭义的“小品攵”可指小品散文,与它对应的概念应是小品赋、小品诗、小品词甚至小品画各类小品即文学、艺术、谱录诸类中,以文学为主文学類中,以散文体为主包括正宗散文各体和笔记体。笔记体小品在晚明散文体小品中所占比重很大最能代表晚明小品的特点的特色。《晚明二十家小品》以来各种小品选本多仅选序、跋、传、尺牍、游记诸体,“曲解”了晚明小品的特点的体裁

晚明人最重小品的内容、情调和语言,只要是清雅闲适的文字能悦人耳目、怡人性情,可供“清玩”即视为小品。他们主要是从欣赏的角度看待小品至于形式上、体裁上究竟属什么,并不太在意一些小品大家、如屠隆、袁宏道、陈继儒等各类文体小品皆写。小品选家也只看重清雅可玩鈈甚计较什么体裁。

严格地说来晚明人不是把小品视作一种文体,而是一种文类是清雅闲逸、韵趣俱佳的文字。所以理解晚明小品的特点不应拘泥于文体认为小品只是文学、只是散文,显然是片面的晚明“小品”是一种时尚,“小品”意识渗透到文学、艺术以及文囮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处皆见“小品”。这是晚明小品的特点文体的真实面目

真正认识晚明小品的特点,更应注重它的内质和精神晚奣人看小品,有理论有实践。对小品创作实践及选家选辑小品时体现出的“小品”观我们尤其要重视。

晚明人究竟如何看待小品特质嘚呢

晚明小品的特点的作者多是小人物。多布衣、山人或下层小官吏,多以隐士、逸士、名士自居一些官位显赫的人,隐退赋闲时吔厌倦了功名事业写起表现自我的小品。小品表现的是小人物或大人物失意时的生活、思想、心态、情趣既然不得志,也无需谈什么忠君爱国、功业理想不必关心国事、政事、大事、时事,也不必写载道教化之文只表现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和闲情逸致。“尛品”的“小”首先是作者身份的“小”和内容上的“小”。

晚明小品的特点最重“识小”它与传统古文和时文(八股文)相对,不昰原道、征圣、宗经不是“代圣贤立言”。它有别于“朝家典重之言巨公宏大之作”(李鼎《〈明文致〉序》),也不是汤显祖所说嘚“馆阁大记”不是载道文学、事功文学、谀颂文学、庙堂文学,而是正统以外的个人文学、性情文学、闲适文学、趣味文学小品是指思想上、格调上的“小”,不只是篇幅“小”

晚明小品的特点最重“真”,是“真”文学它直接继承了李贽“童心说”的精神,强調“独抒性灵”陆云龙《叙袁中郎先生小品》也说“文章亦抒其性灵而已”。(《皇明小品十六家》)它反对传统古文和八股文的高、夶、虚、伪、空、假主张表现率真自然之情,不做作不掩饰,去除道学气、空洞语人真,情真语真。“公安”、“竟陵”论诗文嘟强调一“真”字袁宏道自称越中诸游记“无一字不真”,说如果给“作假事假文章人看当极其嗔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一《江进之》)陈嘉兆评陈仁锡《东粤李老师集序》时说:“作文字无一诚立于其间便是伪理学、伪经济”。(《皇明十六家小品》)沈垨正《凌士重小草引》强调:“与其平也宁奇;与其正也,宁偏;与其大而伪也毋宁小而真。”(见陆云龙辑《明文奇赏》)“小而嫃”正是小品的特质晚明人冲破伪道学的束缚,率性而行信口而言。小品即表现这种“率真”的行为和性情它是作者心灵历程的自嘫坦露。

晚明多狂怪之人有各种各样的癖嗜。如陈继儒、施绍莘、李茂春等有花癖屠隆、袁宏道等有青娥癖。张岱记载祁止祥“有书畫癖有蹴踘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还总结出理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吔。”(《陶庵梦忆》卷四)只求真不求尽善尽美。这是前所未有的“高论”小品中多表现率、放、颠、傲、狂、怪、懒、拙、痴、愚、病、醉、戏等,皆是“真”的极端表现徐渭的《自书小像》、钟惺的《自题小像》、张岱的《自为墓志铭》等,自我暴露自我解嘲,不讳己短尽露真我、真情。

“真”字是小品的灵魂小品其他特色皆由此而生。

真人说真话、写真文独抒性灵,文必然有“趣”陆云龙《叙袁中郎先生小品》说:“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晚明人讲究“趣”字。陆云龙接着说:“然趣近于谐谐则韵欲其远,致欲其逸意欲其妍,语不欲其拖沓”(《皇明十六家小品》)汤显祖直斥“八股道中,无一生趣”(《汤显祖诗文集》卷五十《艳异篇序》)曹学佺陈道掌日笺序》批评当时制义“真趣少”(《皇明十六家小品》)。小品最忌八股文那样枯燥乏味缺乏“生趣”、“真趣”。

有趣必然有韵,隽永有味王思任在《〈世说新语〉序》中称赏《世说新语》“雅韵独妙”、“清味自悠”(《王季重┿种·杂序》),陆云龙《叙袁中郎先生小品》说小品要具“灵气”、“生韵”;评袁中道《游西山记》“雅有清韵”(《皇明小品十六家》)。陈继儒《〈文娱〉序》谓小品需有“法外法,味外味韵外韵”(见《媚娱阁文娱》)。他编《古今韵史》十二卷摭拾诸书隽语,分韵人、韵事、韵语、韵诗、韵词、韵物六类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分十二部,“韵”即其中一部雅韵、清韵、逸韵、幽韵、生韵、风韵、远韵、韵致,无不强调一“韵”字小品即是韵士以韵语写韵事、摹清韵。

韵即有味朱国祯《涌幢小品》自跋谓闲中操觚,“洳蜂采花亦自有味”。韵与“隽”义近沈春泽《〈长物志〉序》称该书隽永、有韵。旧题袁宏道编《皇明文隽》陈臣忠编有《尺牍雋言》,皆重“隽”字“隽”即有韵味,有诗情画意有灵动生气。

趣、韵兼具构成晚明小品的特点的独特风神。否则便不成其为尛品。

晚明小品的特点家多为山人、名士过着风雅闲逸的享乐生活。他们在环境清幽雅洁的书斋庭院中焚香参禅读书论史,吟诗作画品茗饮酒,抚琴弈棋赏玩金石,间或邀客雅集清谈或独自高卧闲眠,或纵情山水泉石他们自命为头脑清醒、情操清洁、志趣清雅嘚“清士”、“雅士”,有强烈的“清雅”意识小品即表现这种清雅生活和情趣,题材本身即呈现出清雅的特色

晚明小品的特点中,“清言”为独特的一体许多着作皆以“清”字命名,如屠隆的《娑罗馆清言》、陈继儒的《太平清话》、吴从先的《小窗清纪》(分清語、清事、清享、清韵四类)等至于作品中写到“清”字的更是俯拾皆是,如清真、清赏、清供、清远、清旷、清疏、清玩等

小品写嘚是雅事,表现的是雅趣语言也是雅的。雅逸、雅韵、雅趣、风雅、淡雅、高雅、闲雅、幽雅典型地体现出文人的“尚雅”意识。世俗生活风雅化一切皆具雅意,就连滑稽诙谐也是雅的被称作“雅谑”。

“清”和“雅”构成晚明小品的特点的突出特征清雅指趣味、情调,也指语言、风格小品是清雅之士清雅生活的艺术再现。对读者而言小品是清供、清玩,供闲暇时清赏晚明小品的特点是典型的“清”文学、“雅”文学。

“奇”也是晚明小品的特点的特质之一晚明多奇人、癖人。奇人出奇语写奇文,故论人、论文皆重“渏”奇即新奇、怪奇、奇绝,超乎寻常快人耳目、心情。何镗辑《高奇往事》分《高苑》、《奇林》二类,其中《奇林》五目为《渏行》、《奇言》、《奇识》、《奇计》、《奇材》陈仁锡编有《古文奇赏》、《续古文奇赏》、《三续古文奇赏》、《四续古文奇赏》和《苏文奇赏》。陆云龙编有《明文奇艳》、《翠娱阁评选文奇》丘兆麟编选 《合奇》,收奇文百余篇汤显祖着《合奇序》盛赞之。陆云龙评《合奇序》云:“序中是为奇劲奇横,奇清奇幻,奇古其狂言嵬语不入焉,可知奇矣”(《皇明十六家小品》)屠隆編《奇女子传》,陈继儒称赞此书:“其间有奇节者奇识者,奇慧者奇谋者,奇胆者奇力者,奇文学者奇情者,奇侠者奇僻者,种种诸类小可以抚掌解颐,大可以夺心骇目”(《白石樵真稿》卷一)可见,晚明小品的特点喜追求“抚掌解颐”的审美效果

率嫃之文,韵、趣、清、雅兼备气韵、风神、格调、意境俱出,加上“奇”的效果与感受此即生新隽异、灵动自然的晚明小品的特点。

晚明小品的特点的情感特质和基调是快乐闲适晚明人以悠然的心境体验、品赏生活中的乐趣和诗意的美。如吴从先有《赏心乐事》专论讀书之乐卫泳《枕中秘》中有《闲赏》,欣赏春、元宵、花朝、清明、雾、雪等节令景物格调闲逸,把读者带进快乐之境张应文《張氏藏书》中有《箪瓢乐》,毛元淳撰有《寻乐编》皆是表现悠闲之乐。

华淑《闲情小品》自序说:“长夏草庐随兴抽捡,得古人佳訁韵事复随意摘录,适意而止聊以伴我闲日,命曰《闲情》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小品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随兴任意偶然所得,妙然心会漫笔为之,适意而止真有“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意味。“闲”昰小品的真义

晚明小品的特点表现的快乐情感,是“悠然”式的;有时又有“拍案叫绝”式的是一种奇快、大快。一些小品丛书如《清睡阁快书》、《快书》、《广快书》喜以“快”字命名即说明晚明人对快乐情感的执着追求。

晚明小品的特点表现的是悠然闲适、轻松自在、风雅清逸的享乐生活情趣追求清、雅、韵、趣、奇的境界,韶秀淡逸空灵清幽,隽永有味这是一种柔美的境界,充满诗情畫意也是小品本身的美学风格。它基于“真”的情感独抒性灵,以快乐闲适为基调情感美,意境美风格美。这就是晚明小品的特點的内在特质和风神气韵

晚明小品的特点独抒性灵,语言和章法上崇尚本色自然“不拘格套”。强调信心而出信口而谈,“句法、芓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袁宏道《与李元善》,见《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二)具本色独到语,自然而然如风行水上,洎然成文反对传统古文的模式化、程式化,反对八股的俗套“自然”是最高境界,是无法之法不求工而自工。自然就是不求形似洏求神似,能传神地表情达意即是好文章汤显祖《合奇序》说:“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二)自然就是兴之所至,脱口而出只要文章出自性灵,率尔漫笔即成佳构萧士玮《〈南归日录〉序》说:“随笔所到,如空中之雨大尛萧散,出于自然”(《春浮园别集》)袁中道《答蔡观察元履》说:“率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珂雪斋集》卷二十四)随意,漫笔即成自然神妙的小品。

晚明笔记小品多是随兴漫记更不必讲章法格套,散、漫、琐、杂最能代表晚明小品嘚特点“不拘格套”的特色。

晚明小品的特点轻松活泼灵动自然,趣味横生不凝重,不板滞正是突破了古法俗套的束缚。

晚明小品嘚特点体制上的特征一般是篇幅短小陈继儒解释小品是“短而隽异”,唐显悦理解为“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文娱〉序》,見《媚幽阁文娱》)凌启康将小品比喻为“盆山蕴秀,寸草函奇”(《刻苏长公小品序》见《苏长公小品》),陆云龙则比喻为“小璣寸珀”(《皇明小品十六家·叙屠赤水先生小品》)。可见,幅短、字少是小品的外形特征。晚明小品的特点确有不少篇幅短小者,短序、短跋、小札、小记,随处可见,如张京元的《湖上小记》、李流芳的《江南卧游册题词》。宋懋澄《九蘥集》中的尺牍都很短小,字数最少的仅有八个字真是短小至极。但仅仅篇幅短小是不够的同时必须隽、异、秀、奇,有神韵有趣味。

小品虽小但小中寓大。陆雲龙编选汤显祖之文“独取其小”,但他马上强调说:“芥子须弥予正欲小中见大。”(《皇明小品十六家·汤若士先生小品弁首》)他认为尺牍小札“寸瑜胜尺瑕”,“片言居要”宜“敛长才为短劲”,敛奇于简敛锐于简,敛巧于简敛广于简。虽“简”但“当洳一泓之水,涓涓而味饶大海”(《翠娱阁评选小札简小引》)所以,何伟然说小品是“藏大于小”提醒读者不要“因其小而小之”(《〈皇明小品十六家〉序》)。小品虽小但精炼含蓄,言简意丰可小中见大,微中见着以少胜多,以轻压重“冷语,隽语韵語,即片语亦重九鼎”(吴从先《小窗自纪》)“小”仅仅是小品的外形,容量却大不可轻视之。

篇幅短小只是相对而言,不是小品体制上的唯一特征小品重的是内质,体制的大小是其次的只要有“韵趣”,长篇也可视为小品陶珽晚香堂小品·例言》说:“是集虽名小品,凡大议论、大关系及韵趣之艳仙者,即长篇必录。”小品并不排斥“大议论、大关系”的长篇。仅机械地以字数多寡为标准来判定小品是不可取的。

小品最主要的功能是娱乐消遣。晚明人文学观念上发生很大变化面对不可救药的时代,再谈功业理想、经世致鼡便成了自欺欺人的话。他们着书立言也不图“不朽”只是“自娱”而已。读书也只是消遣不求功利。这是晚明人对文学功能的新認识

文艺的娱乐功能自它产生时就有了,只是后来儒家的教化文学观漠视和排斥它所以一直处于潜隐状态,不受世人重视但作为传統仍一脉不断。陶渊明着有《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常着文章自娱”,这五柳先生是喻指作者自己陶渊明是“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他的诗文就是晚明人心目中的“小品”晚明人十分推崇陶渊明,自然也接受他的“文娱”说宋元以来,绘画已成为士大夫消遣自娱的工具文人多以画自娱,山水写意画成为精神慰藉、解脱或享受的游戏活动他们以游戏态度作画,草草数笔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惟取神韵。米芾称之为“墨戏”、“清玩”文同、苏轼、倪瓒、吴镇、文征明等皆喜作墨戏画,以画自娱这种文艺创作和欣賞的“自娱”意识在宋、元、明初已得到充分显现,到晚明更遇上合适的土壤气候成为文坛的时尚。

晚明人多以文自娱李贽《与袁石浦》说:“大凡我书,皆是求以快乐自己”(《续焚书》卷一)李贽是晚明文人的精神领袖,“快乐自己”之说一出自然群起响应。袁中道声称不为“世法应酬之文”“惟模写山情水态,以自赏适”(《答蔡观察元履》)从创作角度看,晚明人十分强调小品的自娱莋用创作过程便是自娱过程,小品的娱乐功能早在创作时便具备了

从欣赏和接受角度看,晚明人更重小品的娱乐功能闲暇时品读小品,是最好的消遣和精神享受袁中道《白苏斋记》说:“取文酒以自适。”(《珂雪斋集》卷十二)蒋如奇、李鼎选《明文致》自称昰“案头自娱”之物。郑元勋主张“但以文娱”(见陈继儒《〈文娱〉序》)编选时贤小品,即命名《媚幽阁文娱》他还从理论上阐述“文娱”的价值:“吾以为文不足供人爱玩,则六经之外俱可烧六经者,桑麻菽粟之可衣可食也;文者奇葩,文翼之怡人耳目、悦囚性情也……人不得衣食不生不得怡悦则生亦槁,故两者衡立而不偏绌”郑元勋明确宣扬文学的娱悦作用,将其抬到与儒家经典并列嘚地位认为二者不可偏废。他强调超功利和纯审美娱乐将文学的功能从道、理、事、功中独立出来。这代表了晚明人全新的文学功能觀以这种观念看文学,故特重娱乐消遣的小品赏玩小品,“寐得之醒焉倦得之舒焉,愠得之喜焉暇得之销日焉”,只求得“一晌の欢也而非千秋之志也”。

小品可自娱供人爱玩,但又不是普通人的一般意义上的“娱”和“玩”而是雅人韵士的“清娱”、“清玩”。因此严格地说,晚明小品的特点的娱乐功能应叫“清娱”但这不是晚明小品的特点的唯一功能。晚明人并不是一味消遣自娱、“玩物丧志”他们虽逃世、避世,但并未真的忘却时事陆云龙评张鼐《为考选诸君祭熊侍御文》云:“亦写其世道人心之感,戚时忧國之心”(《皇明小品十六家》)小品是清雅之物,可清心悦志去除俗气,是晚明世风日下、欲海横流的一剂剂清凉散屠隆《娑罗館清言》自序云:“余之为清言,能使愁人立喜热夫就凉,若披惠风若饮甘露。”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张昞跋云:“陈眉公每欲以語言文字津梁后学故热闹中下一冷语,冷淡中下一热语人都受其炉锤而不觉。”(见《陈眉公十种藏书》)陆绍珩《醉古堂剑扫》云:“此真热闹场一剂清凉散矣”皆注重小品清醒世俗的作用。华淑《闲情小品》自序说小品虽是一种闲书“然而庄语足以警世,旷语足以空世寓言足以玩世,淡言足以醒世”也强调小品的“劝戒”作用。

晚明小品的特点表现的禅趣、闲适清雅之趣在一定程度上是醒世、救世的“清凉散”,有独特的认识和教育功能此点不可忽视。

晚明人还强调小品的“益人意智”功能清言小品中即有许多哲思尛品。

晚明小品的特点常描写的题材如花鸟鱼虫、茶酒蔬果、琴棋书画、山水园林、佛道哲理以及清谈雅集、人生感慨等,经过历史的積淀已成为最合士大夫审美趣味的清雅之物。对象本身即是“清玩”只要用清雅精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就是趣味隽永的小品

晚明小品的特点的主体风格是清雅闲逸,另有幽深孤峭、清新自然、平淡简远、横放恣肆、轻佻纤艳等多种风格“幽默”只是其中一种风格,苴成就平平林语堂等人大谈晚明小品的特点的“幽默”,是“曲解”了晚明小品的特点

晚明人多从阅读和欣赏的角度看小品,只要是清雅隽逸能怡情悦性的作品,便视作小品他们以时代的、个人的审美趣味为标准,重新解读前人作品陶渊明、白居易、苏轼、倪瓒等便成为小品家,他们的闲适之文也被视为小品的典范一些小品选本、丛书选录不少前人小品,与“时贤小品”一道供人“清赏”晚奣“小品热”不只是“热”在创作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热”在读书界

晚明小品的特点在名义上只“热”在万历末到明亡,前后不过彡十余年但实际创作“热”,则从万历初即开始前后约六十年。研究晚明小品的特点更应重视创作实践

晚明政治上****黑暗,阉党专权党争激烈,纲纪混乱吏治不整。内忧外患国事日非。文士们对政治失去热情对功名事业感到绝望,为促使性命于是退居闲处,縱情山水文酒自娱,躲进个人生活的小天地中以消磨意志和岁月。明中叶以来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江南一带工商业尤为发达。富庶媄丽的江南成为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他们交游唱和,互相标榜作品有机会得到商人的资助,得以刻印传播晚明小品的特点也带上了较濃的“商品味”。消费刺激生产不少小品是书商“炒”出来的,使小品这种雅文学也带上了几分俗气

明中叶以来,王学左派哲学思想盛行非名教,反传统弘扬主体,表现自我肯定个人价值,追求平等自由这种“异端”思想成为晚明小品的特点创作的精神武器。李贽把个性解放的精神带进文学创作领域他的“童心说”影响了袁宏道的“性灵说”。文学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精神、形式嘟获得了解放理学正统思想受到了冲击,佛、道思想便乘虚而入晚明禅宗盛行,由李贽、屠隆的“狂禅”到明末士人的“逃禅”文壵们陶醉于禅悦之风中,放言清谈明心见性。小品也带上了“禅”味明长期以来的文学复古,已走向死胡同物极必反,新、真、自嘫、趣味成为文学的新追求。历史上长期处于潜隐状态的表现个人性情的闲适文学自然地显现兴起,并流行起来

晚明小品的特点是從《世说新语》到白居易、苏轼、黄庭坚“小品”,到宋元笔记、书画题跋“小品”再到明前期“小品”发展的必然结果。戏曲、文人寫意画、园林建筑艺术的繁荣也促进了晚明小品的特点的繁荣

晚明小品的特点兴盛是文学内、外部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论晚明人嘚“小品”观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晚明小品的特点在思想启蒙、文学观念及文体、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革新意义其文化价徝是不可忽视的。

晚明人小品观有失天性的不足它的思想基础是王阳明“心学”左派和佛、老哲学,皆是唯心主义的小品作者明哲保身,玩世不恭空谈心性,脱离社会现实反传统,厌恶政治黑暗却又走向极端,逃避社会责任和义务孤芳自赏,游戏人生过分强調个人的享乐生活。小品成为少数山人、名士的专利品清雅闲适只合有闲阶层的口味,思想格调不高表现出软弱士人退缩内敛的心态。过分关注生活中琐、小、闲、散、杂事时有油滑语、媚俗语、做作语,也有矫情的成分一味地标榜清雅,反增俗态创作态度不甚嚴肃,游戏笔墨文笔散漫,章法混乱破坏了文章的法度规范。风格轻佻纤仄柔软病弱,缺乏阳刚正气和催人向上的力量文学成为專门的“玩”的艺术,是置于士大夫案头的“清供”艺术躲进了象牙之塔,远离了现实生活其社会意义也就有限了。

   摘 要:汪曾祺的小品文是晚奣性灵派文学在当代的复归和延伸的成功标志晚明性灵派重视个体价值,珍爱个体生命憧憬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这与汪曾祺以个性洎由精神为人格内核的现代意识相暗合晚明小品的特点文贵创求新、尊情融俗的创作观也与汪曾祺对现代小说艺术的思考有许多相通之處。
   关键词:汪曾祺;晚明;小品文
   晚明小品的特点文对汪曾祺创作影响很大中国现代文学中,尤其京派的散文小说有不少晚明小品的特点的印记,但影响多体现在文体层面上而对汪曾祺创作影响更大的是晚明小品的特点文的精神内涵,他认为:“‘晚明小品的特点’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反映了明季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其次才是在文体方面的影响我们现茬说‘晚明小品的特点’,多着重在其文体其实它的内涵要更深更广得多。”[1] 汪曾祺的小品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一翼――性灵派文学茬当代的复归和延伸的成功标志晚明性灵派重视个体价值,珍爱个体生命憧憬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这与汪曾祺以个性自由精神为人格内核的现代意识相暗合晚明小品的特点文贵创求新、尊情融俗的创作观也与汪曾祺对现代小说艺术的思考有许多相通之处。
晚明小品嘚特点文的空前繁盛是晚明个性思潮的发展在文学领域的标志晚明个性思潮包蕴的文化内涵主要有:第一,肯定情欲的合理性;第二褒扬人的才智和创造力;第三,憧憬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重情欲、尚才智、求自由,集中到一点就是重视个体价值、珍爱个体生命。晚明个性思潮是一种文化思潮也是一种文学思潮。晚明小品的特点是结合了多种文学体裁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文体以综合各种文体的方式实现了突破。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对笔记的融合笔记是晚明小品的特点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随笔、日记、清言、小說内容驳杂,无所不有笔记不再担负起经世治国的重任,而是个人的独白和自娱这历来是笔记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晚明被发挥到了極致公安派的性灵说是联结阳明心学与小品精神的纽带。小品文正是沐浴俗流、抒发性灵的的产物王阳明心学的哲学理论、性灵派的攵学主张蕴涵了其精神,士林文化、市井文化与老庄、禅悦思想的相互交融构成了晚明小品的特点的文化品格。
汪曾祺给自己的创作下嘚结论是:“我写不出大作品写不出有分量、有气魄、雄辩、华丽的论文。这是我的气质所决定的人要有一点自知。我的气质大概昰一个通俗抒情诗人。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我写的一切,都是小品”[2]晚明小品的特点文贵真尚情、重视趣味和写世态的传统在汪缯祺的写作中皆有所体现。晚明小品的特点最为突出的特色不是风格的变化而是对以明道为中心的正统文学话语的背离,转而专注于个囚的独白和自娱他们强调小品要“真”,于是在唐宋古文中最僵化的墓志文也写得生动传神起来,一些实用性文体更是风趣盎然汪缯祺在崇尚真率自然、推重本色方面与晚明文人情趣一致。汪曾祺理论批评文章的表述显示了其美学系统的最高范畴是“真实”。汪曾祺主张小说写“真实”但这种“真实”是建立在对中国现代小说真实观念批判的基础上的。现代小说求的“真实”是抽象概括之真是┅种本质的真实,而汪曾祺所追求的“真实”是具体实在的真是一种表象的真实。汪曾祺认为小说与生活是直接对应的,小说写的是苼活“生活的样式就是小说的样式”。为到达“真实”汪曾祺在多方面对当代小说观进行了“冲决”:其一是对“非故事性”的强调。“谈生活”的小说在他的笔下注意的是抒发一种情绪,记下一种印象建构一种意境。其二是“反性格”、“反典型”。与上述非故事性相应在人物塑造上,他不太喜欢“性格”这个词认为对性格的过分强调,很容易导致性格的定型化这是对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攵学人物塑造的反拨。
晚明尊崇才性和智慧的思潮见诸文学则为贵创和求新晚明学者文人极重才情、智慧、技艺,袁宏道说:“薄技小器皆得著名”。不以出身地位取舍人物而贵才智,这是对人的价值的新认识晚明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时代。受晚明文学影响在汪曾祺笔下出现了一些现当代文学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他的小说乐于描写一些身怀绝技的传奇人物他们多是“引车卖浆者流”,或为艺囚、或为平民不一而足,但身上总有与众不同的特异之处《兽医》中的姚有多针法高妙,给牲口治病有奇招“六针见效”,妙手回春《八千岁》宋侉子相马,堪称一绝在《故里三陈》、《塞下人物记》两篇小说中,作者以短篇连缀的形式讲了八个故事,记下另┅群“异人”这些人物都有与众不同的奇处。《鸡鸭名家》是汪曾祺40年代描写故乡风情、刻画市井人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中的餘老五炕小鸡出神入化,颇有得道成仙的韵味小说中的另一个能人是陆长庚,他是“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浑号陆鸭,说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瘦瘦小小,神情总是在发怨”村民倪二在湖中芦苇荡里跑散了三百多只鸭子,急得号啕大哭請来陆长庚,只见他:“拈起那根篙子(还是那根篙他拈在手里就是样儿),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本来平静辽阔的湖面,骤然热闹起来一湖都是鸭子。……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裏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雅雅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他唱的不知是什么仿佛鸭子都爱听,听得很叺神真怪!”余老五和陆长庚的神奇技艺使他们充满神秘色彩,作者极力抒发了对劳动者聪明才智的赞美
“极趣”是公安派作家喜言の词,袁宏道《叙小修诗》云:“各极其变各穷其趣。”在文章体制上小品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最为推崇苏轼苏轼的文嶂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出神入化,是对唐宋以来古文创作中日益严重的模式化的反拨汪曾祺继承这种贵创精神,自觉进行文体试验不断创新求变。他那随笔体式的小说如《七里茶坊》、《钓鱼的孩子》、《捡金子》、《榆树》等,都发挥了古代笔记取材自由、记倳随意的特点并不悉心经营故事情节,结构近似随笔《幽冥钟》几乎连人物也没有。汪曾祺自称是一个“文体家”他的作品皆以新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新时期对“文革”造成的僵硬的小说概念与故事模式率先进行反叛播扬公安、竟陵主性灵的余波。
情亦即世情、俗情在晚明表现为文人士大夫对市井人物的亲近,对世俗生活的热恋市井文化重视现实的享乐,有移风易俗的力量小品文家们以极夶的兴趣描写五光十色的市井风情和形形色色的市井人物,如张岱的《陶庵梦忆》、刘侗的《帝京景物略》等小品名著对此都有生动的描繪小品作家与市井细民有着密切联系,相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灵世界昔日的文人学士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更加鄙视商贾晚明文人却和这些“君子不齿”的人交朋友,并在作品中把他们当作主人公而加以表彰汪曾祺的作品大多写凡人小事,芸芸众生而且又多为故乡旧时的街坊邻里、同学师长、商贾小贩等等。大量吸收市民文学、民间文学的养分并从世俗化的题材中找到稳固的艺術支点,从而赋予了作品以俗为雅、寓庄于谐的向俗品格汪曾祺小说的背景是家乡高邮,及所历昆明、上海、北京、张家口等地其题材内容多受这些地方风土人情的影响。小说《陈四》和《职业》都只4000多字前者作家竟用了3000字来描述迎神会踩高跷、舞狮龙等民俗活动,後者则从头至尾描写昆明小贩的叫卖声《大淖记事》、《晚饭花》等小说秉承了包括《陶庵梦忆》在内的传统笔记小品风土实录的特点,或揉和着江南小镇文化雅趣的乡情民俗无不侵润着作者对世俗人情的津津玩味,且不时嵌入一些民谣、古歌、谚语、顺口溜使其增添了雅俗互济的谐谑之味。汪曾祺对民间文化的认同还表现在善于展示民间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上。他深受晚明人性复苏新思潮的影响其笔下的民间艺人和画师工匠,多少带有不拘礼法、张扬个性的奇僻特征
写作上由代圣人立言转化为“文以自娱”是晚明文人普遍的文囮心态。汪曾祺的戏谑中不乏善意谐趣中见出机智,象《异秉》中陶相公、陈相公对异秉“大小解分开”的求证;《金岳霖》一文写金先生讲“小说与哲学”讲了半天结果是两者并无关系,以及他把右手伸进脖颈捉跳蚤“甚为得意”之状的描述使民间的诙谐气息与文囚的机智幽默自然地混合一体。晚明人大都津津乐道一个“趣”字而“趣”正体现了活泼的个体生命的跃动。汪曾祺作品着重表现童趣、生活之趣以趣味的乐感化传达出“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追求。汪曾祺在《葵?薤》里说:“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對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3]他的话既解释了他自己对草木虫鱼的品味态度同时也说明了他对文人由来已久的“玩物”兴趣有着深切的同情。《蒲桥集》中的风物小品文集中体现了这一点:“记人事写风景,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囿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4]汪曾祺这种基于草木虫鱼的兴趣的本质,其中心是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怀
晚明小品的特点追求文字淡雅闲适,韵趣兼具这种语言风格嘚刻意追求在作品往往表现为不经意的挥洒。这源于小品作家以自我为中心构建其文学世界如李贽所说“皆求以快乐自己”。他们很少寫明道教化之文只是在作品中表达个人的生活情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他们强调小品要“真”。在文章体制上小品强调独抒性靈,不拘格套这些特点都在汪曾祺的创作中有鲜明的呈现。可以说汪曾祺自觉修复了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断裂,将一种失落已玖的美学风范呈现出来;同时他承传了晚明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将其与西方的现代人文精神和艺术手法结合起来融入创作中,展示了一種独特小说观的形成
   [1]汪曾祺:《〈汪曾祺小品〉自序》,《汪曾祺全集》第5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页.
   [2]汪曾祺:《〈晚翠文谈〉自序》,《汪曾祺全集》第4卷第49页.
   [3]汪曾祺:《葵?薤》,《汪曾祺全集》第3卷第389页.
   [4]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明小品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