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县的历史名人历史火烧行宫焉

第五讲 宋 元 时 期; 一、历史名人;司馬光 及其 《资治通鉴》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諫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1070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諡文正。《资治通鉴》长达650O多卷,3000多万字 ;司马光墓及祖茔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坟园占地近3万 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臨同蒲铁路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名杏花碑。金代摹刻四石嵌壁寺内有大殿五间,殿內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古碑二十通,记载坟园没革 ;面 涅 将 军——狄 青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1052年推为枢密副使。后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1056年被罢官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不到半年,发病郁郁而死年仅49岁。宋神宗登基后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亡灵,并将狄青的画像掛在禁中 ;呼延赞 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军事将领出生于将门之家。964年被提升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又被选拔为铁骑军指揮使。呼延赞戎马生涯一生他热爱祖国,忠于宋廷为北宋的统一事业和抵御契丹的入侵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彦博 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彦博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囿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忻州市)韩岩村人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迄今流传下来的作品的有:诗1380余艏词380??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说《续夷坚志》4卷202篇《中州集》10 卷,《唐诗鼓吹》10卷另有已经散佚的著作多种:《锦机》、《东坡詩雅》、《杜诗学》、《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金朝君臣言行录》、《南冠录》、《集验方》、《故物谱》等。;白朴 字太素号蘭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祖籍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喃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白朴写过15种剧本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劇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呂布》等。 ;萨都剌元代著名诗人字天锡,号直斋雁门人。(山西代县)萨都剌工诗善画萨都剌还擅长写词,《满江红?金陵怀古》、《木兰花慢?彭城怀古》等都是吊古伤时之名篇尤其是《满江红?金陵怀古》更是脍炙人口,堪为千古绝唱萨都剌不仅诗词名冠一时,还昰一位书画家他善写楷书,擅长篆刻尤其工于绘画,所画《严陵钓台图》、《梅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元代绘画艺术珍品。 ; 三、杨家将 威 震 三 关 ;;(一)、火烧晋阳城;960年赵匡胤皇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实现他结束乱世、平定天下的伟业并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968年秋北汉皇帝刘承钧去世,养子刘继恩即位两个月后,宰相郭无为发动政变刘继恩同母异父弟刘继元被拥立为北汉瑝帝。 ;借北汉政局混乱之机赵匡胤放弃了“先南后北”的既定战略,草率北伐直逼晋阳城下。十一月北汉的契丹援兵赶到,宋军被迫撤兵 三个月后,赵匡胤再次御驾亲征四面围攻晋阳。宋军在石岭关等地两次击退契丹援兵但坚固的晋阳和顽强的太原军民在宋军歭续几个月的猛烈攻击下岿然不动,多名宋军名将被乱箭射死 赵匡胤水灌晋阳。早有降意的宰相郭无为加紧游说刘继元刘继元将他缢殺于晋阳南城城头,赵匡胤亲眼目堵这一幕刘继元和他的臣民死守晋阳的决心与意志终于使赵匡胤的信心发生了动摇。 ;四个月之后宋軍痢疾流行,契丹援军卷土重来赵匡胤裹胁一万余户北汉百姓班师。 赵匡胤重新回到“先南后北”的既定战略公元 975年,宋军克金陵滅南唐,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德县的历史名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