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封建庄园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

什么叫封建等级代表制?它对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有何影响?_百度知道
什么叫封建等级代表制?它对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有何影响?
提问者采纳
封建等级代表制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当时的一些封建王国的国王将社会成员按照身份地位分成不同等级,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每个等级中选出若干代表,参与讨论和决策国家大事。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相反,等级越低,付出就越大。体现封建等级代表制的事例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法国三级会议等。如今社会成员没有了等级之分,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选举制度,以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 西欧封建等级代表制 长达12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权与王权孰强孰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斗争中呈现互有消长的马鞍型;最初是教会权从属于王权,继之是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随后是教会权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的崛起。 当罗马教皇的权力向天主教各教区延伸的时候,以国王为首的世俗权力也要求对所在地区的教会行使权力,这样就产生了如何调整教会权与王权关系的问题。涉及这一问题的理论,首推教皇杰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5实际哗抚糕幌蕹呵革童宫阔提出的“双剑说”,即一支剑象征着最高的宗教权力,由上帝交给教皇执掌;另一支剑象征着最高的世俗权力,由上帝交给皇帝执掌;双剑论问世的时候,正是拜占廷王国把持教会权力的时代,此时的教皇从政治地位上只是皇帝统治下的臣民,还难以在教会事务中与皇帝抗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双剑理论,不仅含有排斥帝国皇帝统治教会事务的意味,而且也使“君权神授”的观念显露端倪。 公元751年以后,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拜占廷皇帝失去了对中部意大利的控制。教皇斯蒂芬二世借机提出了接替拜占廷统治意大利的要求。为了替教皇的领土要求提出理论依据,罗马教会伪造了一份文件——“君士坦丁的赠礼”。从当时的政治形势看,罗马教会伪造这份文件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意大利中部的领土,而是为了得到对整个帝国西部的世俗统治权。 在11世纪下半叶之前,王权在与教会权的相互关系中占据着绝对有利的地位,王权把持着教会权,国王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集权统治,获得教会的支持,加强了与教会的联盟,达到了集权统治的目的,但同时又使教会的权势在王权 的支持下扩大了,成为封建统治集团中较强大的政治势力。以法兰克和德意志为例: 8世纪中叶,矮子丕平为了篡位,用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需要罗马教会给以政治上的支持,为其篡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与矮子丕平为代表的大封建阶级有着类似经济基础和相同政治利益的罗马教会,要摆脱长期以来所受的拜占廷皇帝的控制,消除伦巴德人入侵的威胁,需要寻求新的世俗君主给予军事上的帮助。各自的需要建立起了西欧王权与教会权的最初联盟。借助于这个联盟,天主教逐渐抬头,并靠“丕平献土”建立起了教皇国。教皇由单纯的天主教世界的精神领袖兼任世俗君主,并消除了伦巴德人的威胁,摆脱了拜占廷皇帝的控制,压制了罗马贵族的叛乱。矮子丕平及其继承人也依靠这个联盟不仅当上了法兰克国王,而且将势力扩展意大利,做了罗马人皇帝,成了西罗马帝国传统的合法继承者,可与拜占廷皇帝平起平坐,但是,这个联盟虽然使双方受益,但联盟的主导者仍是王权而非教会权。到查理大帝统治时期,主教和修道院长的任命完全由他一人决定。查理曼之后,主教的任命已成为国王独有的特权,推选教皇的权利原操在罗马城教士和教友手中,但在查理曼统治时已成为世俗政权控制。 10世纪初,德皇利用教会加强和巩固集权统治,实行“奥托特恩权”,因此加强了与罗马教会的联盟,并支持罗马,教会的改革。罗马教会的改革是中世纪基督教教会权增长的起点。教会权的增长是以削弱王权的集权为代价的,必导致王权与教会权的摩擦,加剧了地方封建势力与王权的冲突。德意志王位是因反对外部敌人这一共同利益的需要而被确立、承认的,一旦这种外部威胁减弱或消除时,这个共同利益也就不再存在,就出现各大公爵企图扩大势力与王权相对抗的局面,奥托一世即位后,曾多次经历了氏族公爵的一再反叛,促使其承袭查理大帝的教会改革,培植教会势力,以削弱世俗大公爵的势力,奥托完全垄断了教会权力,重要教区的大主教由奥托的直系亲属担任,不仅教区内的宗教事务,同时还被委任执行国家权力,广泛地参与国家的重大事务,掌握司法大权的重任,即“奥托特恩权”。奥托把主教纳入官职的等级制度中,因主教制没有组成一个世袭家族的危险,减小了对王权的威胁,加强了王权的核心。因王权集权的需要,奥托二世建立了国家教会制,这种教会制还是在王权的控制下。 如前所述,封建统治者对天主教会之所以大加干涉和控制,是因为天主教会及其教士在实现封建化,完善封建制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加洛林王朝实行的是伯爵辖区制的行政制度,而代表王权的地方行政长官伯爵则多是当地大封建主,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性。为了严密控制他们,查理曼就借助于教会力量,在实行伯爵辖区制的同时设立主教区,给予主教在辖区范围内的司法权,以限制和削弱伯爵的权限。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宫廷教士和官员担任“巡阅使”,全权代表王权监督和阻止地方官员对土地的贪婪。教会和教士在封建化过程中被赋予的这种重要的职能,使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国王的大量增予及权益。正如查理曼所说:“凭那份进款和那份地产,凭那所修道院和那所教堂,我就可以使得某个臣属效忠。”而这些主教和修道院长同样要为国王提供兵役、徭役和宫廷所需物品。世俗大地主阶级和教会是法兰克国家的两大支柱。这种统治格局对西欧封建统治权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教会的国家机构职能,必然强化王权对教会的控制。首先,查理曼以王权对教会圣职的任免取代宗教法规规定的教会选举权,随时罢免他认为不称职、不符合王权利益的主教。在德意志地区,圣职的授职权,一直是王权的属性。教会是王权实行统治的一个支柱。其次,王权还控制着教会对内外的立法。再次,为了防止主教因地产和权势的增长而危害王权,查理以教会法规来束缚教士的生活,很显然,法兰克的君主把罗马天主教看成是可以强化君权、维护君权统治的一种力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外国新闻史教程__第2版_课后习题 -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外国新闻史教程__第2版_课后习题
导读: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练习题】,3.新闻事业,4.新闻体制,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1.手抄新闻(新闻信),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2.《波士顿新闻信札》,1.詹姆斯?富兰
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集权主义
2.自由主义
3.新闻事业
4.新闻体制
二、简答题
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
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3.《公报》
4.《信使报》
5.《学者报》
7.皇家出版法庭
二、简答题
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
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三、论述题
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2.试分析英国都铎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理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贵族分封制传播事业体系
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手抄新闻(新闻信)
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
二、论述题
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
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本”?
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
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内外公共事件》报
2.《波士顿新闻信札》
3.《新英格兰报》
4.曾格案件
二、简答题
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的贡献是什么?
2.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试评析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
(17世纪中叶――20世纪末叶)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约翰?米尔顿
2.托马斯?杰斐逊
3.约翰?密尔
4.《论出版自由》
5.《论自由》
二、论述题
1.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怎样的基本矛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大致轨迹怎样?
2.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米尔顿和杰斐逊分别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应该给予怎样的历史评价?
渐进的改良之路
英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约翰?威克斯
2.“知识税”
3.《福克斯诽谤法案》
4.“朱尼尤斯信件案”
5.秘密津贴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2.简要陈述英国近代报业领域中压制与反压制新闻自由的斗争历史。
3.简要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新闻传播制度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分析英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转型的特殊模式。
起伏的曲折之路
法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2.孟德斯鸠
4.1881年新闻法
5.《人权宣言》
6.《人民之友报》
二、简答题
1.法国大革命与法国传播新体系之关系。
2.思想启蒙运动对法国新闻传播新体系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法国近代新闻事业转型的特殊道路与发展模式。
突进的平坦之路
美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塞缪尔?亚当斯
2.约翰?迪金森
3.詹姆斯?利文斯顿
4.托马斯?潘恩
二、简答题
1.简述政论-政党报刊的特点。
2.试分析美国《人权法案》的制定对新闻传播事业的意义。
3.简要分析和评价杰斐逊的新闻思想与影响。
三、论述题
1.试分析美国新型新闻传播事业体制形成的特殊模式。
“二元化”的变通之路
日本近代新闻传播新体系的确立历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荷兰传闻书》
2.《官版?巴达维亚新闻》
3.“白虹贯日”事件
4.《读卖新闻》
5.《朝日新闻》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
2.简述日本“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的形成。
三、论述题
1.分析日本早期新闻传播事业与德意志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异同。
2.论述与分析日德两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二元化”成型模式。
第八章 外部强力植入的模式
日本和德国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事先审查制”
2.“晚刊旋风”
3.“电波三法”
4.日本“三大报纸”
二、论述题
1.结合具体史实分析与评价德、日两国战后“外科手术”式的切除与植入模式。
2.试分析德日两国出现外部植入式新闻传播体制的历史原因。
3.试论述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传播新体制建立的五种主要模式。
市场的竞争
西方廉价报刊的崛起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廉价报刊
2.《纽约先驱报》
3.《纽约太阳报》
4.《纽约论坛报》
5.《点滴》周刊
6.《每日电讯报》
二、简答题
1.简述“纽约三大便士报”。
2.简要叙述廉价报刊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试比较分析政党报刊和廉价报刊的不同之处。
2.简略论述西方廉价报刊崛起的历史原因。
第十章 市场的竞争
西方黄色新闻的泛滥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黄色新闻
2.约瑟夫?普利策
3.伦道夫?赫斯特
4.《纽约世界报》
5.《圣路易斯邮讯报》
6.《纽约新闻报》
7.哈姆斯沃特(北岩勋爵)
8.《小新闻报》
9.《小巴黎人报》
10.《万朝报》
二、简答题
1.简述约瑟夫?普利策的新闻从业经历。
2.试分析普利策成功经营《纽约世界报》的原因。
3.简述赫斯特与普利策之间的黄色新闻大战。
4.试评价新闻史上的黄色新闻现象。
5.如何评价普利策?
独立报业的典范
英国的《泰晤士报》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泰晤士报》
2.沃尔特第二
3.托马斯?巴恩斯
4.约翰?德莱恩
二、简答题
1.《泰晤士报》初创阶段大受欢迎的原因。
2.沃尔特第二对《泰晤士报》的改革。
三、论述题
1.试分析《泰晤士报》在当代趋于衰落的原因。
2.谈谈《泰晤士报》在世界报刊史上的贡献与影响。
伟大的《纽约时报》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纽约时报》
2.亨利?雷蒙德
3.卡尔?范安达
二、简答题
1.简述奥克斯与纽约时报的复兴。
2.简述卡尔?范安达的新闻活动。
三、论述题
1.分析奥克斯时代《纽约时报》成功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一下《纽约时报》成功的市场定位。
近现代通讯社的历史
包含总结汇报、教学研究、外语学习、农林牧渔、求职职场、资格考试、表格模板、高中教育、人文社科以及外国新闻史教程__第2版_课后习题 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新闻传播史论50题+解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闻传播史论50题+解答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考​研​;​中​外​新​闻​史​;​新​闻​基​础​理​论​;​新​闻​发​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写作要求:1、\x05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2、\x05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3、\x05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
晨暮宝贝pZ6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 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    
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于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适当改进,应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当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是有借鉴意义.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300年才出现象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言和文字,而这种文字又要以存在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个发明恰好遇上德国宗教改革,随后遇上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德译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点”,不如说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现代报刊从欧洲传播到全球,历经数百年,只有当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出现现代报刊,这个起源的过程方可说结束.考证起源的“点”,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报刊的起源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就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于是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哈贝马斯(J.Habermas)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
在这里,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
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对后两个阶段转换的考察,尤为重要.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即使的是真实的,均被视为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间)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  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八,电子媒介以几何级数的发展   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创造了令人自身感到惊异的东西,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将电报的发明列入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之内.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洲(包括南美)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62年,电报首次用于战时随身的新闻传递.  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仅仅由于英国邮政部门的总工程师认为他们有的是邮差,不需要电话,认识的差距使得英国十年后才开始发展电话.  也是在19世纪,真实图象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22年,法国拍出了第一张静物照片,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世,得到不断的改进,推广速度较快,于1853年用于战地新闻采访.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真实再现活动影像的技术电影,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以上19世纪的发明,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1920年11月,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无线广播电台.几年内,广播技术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既然声音可以跨越空间传播,图象可不可以?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都在研究无线电视.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了柏林奥运会.现在一般把英国BBC电视台1936年11月播出节目,视为世界电视广播的开端.具体哪个算第一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广播电台出现十几年内,电视技术就被推向社会了.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电视的发展,使之在50年代初从新开始.然而,又是仅过了十几年,苏联和美国于1962年将通讯卫星送上天空,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信号的洲际传播.  计算机技术从60年代起,很快被运用于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武装卫星广播和电视.如果将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做一简单的年代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之前的发展处于相当缓慢的算术级数,而20世纪内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则是几何级数.  1457年 第一张印刷新闻纸(纽伦堡)
1615年 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  1650年 第一张日报(莱比锡)
1835年 第一家通讯社(巴黎)  1920年 第一家广播电台(匹茨堡)
1936年 第一家电视台(伦敦)
1962年 第一次卫星传播(欧美之间)  显然,早期报刊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其实,19世纪以前报刊对社会的影响力,除了政治动荡时期起些煽动作用外,远不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那样巨大而深远,报刊在社会中处于文途末路地位.但是在20世纪,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由于无处不在、深入到家庭所有成员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全世界每天有近4亿份报纸在传播,全社会拥有20亿多架收音机和8亿多台电视机.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
九,发展迅速但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  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这种媒体有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即它并不是一种提供某种信息的媒体,而只是一种信息平台.个人、团体、传统大众媒介、权力组织,只要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上这个平台,看到别人的信息和发出自己的信息.它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但是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图文、声音和活动图象)相互转换的能力(尽管目前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然而,一种不能具备产业特征的交往手段,即使科技含量很高,在没有市场的支持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至少在当前,网络传播处于两难的境地:最先进的传播科技,但是不拥有规模化的市场.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相当的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世界上数千家传统媒介都上了“网”,但是除了个别上网媒介的体育部分外,多数只有投入,很少产出,无法形成商业规模.因特网是为了商业目而开发的,它的火爆也是由于指望得到巨额回报,现在形成用户群后却难以建立起消费市场.迫于竞争压力,上网媒介又不得不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维护系统,升级换代.投资网络是否有出路,利润何在?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然而日益庞大的网络用户群(它的特点又是游移的,难以全面控制)却永远是一个诱惑,不断驱动着人们要解决这方面的困难,对此炒作得很热闹,尚没有看到成功的地平线.一个以免费吸引用户的传播平台,能够成为21世纪新闻传播业的新的形式吗?这需要持续的诱人动力,以保证新闻源长久地与网络结缘.  基于历史经验,在法律确立信息自由流通的前提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行某种形式的新闻政策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需要综合考察其政治历史传统、经济形态、公众和领袖人物的民主政治素养等等.历史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新闻传播业的情形,有的似乎超前了些;现实中似乎滞后的多一些.从最近数百年新闻政策发展变化的历史看,实现自由的信息流通的政策是不可逆转的.也许会有不同看法,那么我们共同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更多地领会这个世界已经须臾不可缺少的行业走过的历程,讨论中一定会有更好的理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