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节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碰撞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转折是哪一年

2016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考​试​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人类文化演变九大律与中西文化&(七)
&& "!"?-99&
&& 第八个定律属于哲理方面的,叫做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走向反面。这个定理很简单,它在中国哲学中是最基本的东西。例如太极中的阴阳图,看起来象阴阳鱼的样子。实际上它是由八卦图中若干阴阳对立的阴爻和阳爻构成的一个大圆图,一旦将这圆图旋转起来,它就会在一定的速度上显示出阴阳鱼形状。若转速改变,它还会产生其它形状。所以事物因为速度和量的变化而转化。我这里所说的阴阳二极转化,特指中西文化的转化问题。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到了一定程度会发生相互转化,这是很自然的。中国有些知识分子坚持要搞全盘西化,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刚才谈到的审美递增递减律。某些知识分子不知不觉受喜新厌旧律的制约,厌烦了中国文化,于是就硬要尝试一下西方的文化模式,只有尝试完了之后才可能转回来。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是一段中西文化因缘史,躲避不了。因为这段历史至少已经有一百六十多年了,中西两种文化模式在某种状态上互相转圈子,还没有转完,还在转。这个转换很痛苦,物质层面的转换是有的,但它实际上常常表现为概念上的转换。理论上说来,文化转换应该是物理转换和心理转换双向进行,但实际上双方不可能把文化所产生的环境和相关条件都转换过去。所以这种转换往往在心理方面更容易实现,例如在中国人认同西方人的一些价值观方面,实际上已经办到了,比如民主、自由这类价值观,我们人人都会叫,再专制的人也不敢说民主是坏的。但实际上什么叫民主、自由呢?西方文化中真正的实质性的那种民主和自由转换过来了吗?没有。很难转换过来。许多人完全都是盲目的信奉,没有将它们与自己的传统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确定其真正的含义。有的人只是因为自身的权欲受到挫折后希图毁灭一切权威。权威并不总是坏的,要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民主在实质上表现为某种相互制约的权力分配。一个政治制度只要能够合理地分配政治权力,尽量减少不合理的特权,那么它就可以被看作是某类民主制。例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它的名字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其实际效果。现在中国人应该醒悟了,应该转回来,转到喜旧厌新的这种阶段。转了一圈以后应该发现,至少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许多方面,尤其是德性文化方面,还是中国文化更优越一点。当然,有些东西是不能转的,阴阳二极的转换是有条件的。举例来说,一个男的可以转换成女的,有一个条件是二者都是人。否则说一个男人转成一棵树,他根本没有这个条件。中西文化虽然在极性上是相反的,可以转,但是转换起来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只能是概念上的表面上的转化而非是实质转化。硬要让它彻底转化,只能是消灭原来的文化,把一种文化强加在了另一种文化上。不过我在阴阳二极转化律时,有时主要就中西文化的兴衰而言。
中国文化的兴旺往往伴随着西方文化的相对衰落;中国文化的衰落,又往往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兴盛。我的这个思想与老子、周易的辩证思想有渊源关系,在文革期间就已经酝酿成形。后来我写过一篇“东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证互抗互补互彰阴阳循环互进律”的文章,讨论的就是这个原理。1989年我写了一篇“世界诗歌鉴赏五法门”作为前言登在《世界名诗鉴赏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上,其中阐述了世界文化(尤其是东西文化)阴阳循环互进的缩影曲线图。1995年又用英文写了上面提到的“东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证互抗互补互彰阴阳循环互进律”一文,在文化与误读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后收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文化对话与误读》一书中。你有兴趣,可以参考。有趣的是,我的这种观点,和有些日本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日本科学家岸根卓郎在1990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作《中西文明兴衰的法则》,北大出版社也翻译出版了,我的观点发表得比他稍早一点,我想他不可能抄袭我的说法。他也认为东西文化是阴阳循环互进的,我们使用的术语和图示都很相似。所以我说是与他不谋而合。
不谋而合是很有意思的一种东西,说明对某种理论的探讨大家的心思走到一起来了,同时也说明该思想具有某种可以重现的真理性。不过岸根卓郎先生论述得比我详尽,论据更多。他的书值得一读。更有趣的是,最近又看到村山节和浅井降二位先生写了《东西方文明沉思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4月版),其中的基本观点还是东西文化阴阳循环互进论,与岸根卓郎和我的观点大同小异。但没有提到我们中任何一个。我是中国人,写的只是论文,不是专著,影响不会大,不知道我,不足为奇,但岸根卓郎先生也是日本学者,且在日本有一定声望,写的又是专著,何以此书连他也没有提到?不敢妄测。不过这两位先生把东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补互彰互抗互证阴阳循环互进论的观点图示得更加详尽生动,而且加入了别的阐释理路与角度。例如作者认为,地球本身与生命本身的原理均可以从DNA法则里找到证据,并且认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800年一转折,1600年一循环。基本观点虽未有大异处,但论证理路颇为生动有趣。虽然在基本观点上有抄袭之嫌,仍然颇值得一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同时请务必提供文档名称和文档地址,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6尔雅网络科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下载积分:1588
内容提示:2016尔雅网络科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154|
上传日期: 10:23:2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6尔雅网络科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