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几阿哥的儿子十一阿哥怎么死的?

乾隆的儿子们的结局 乾隆的儿子们的下场
乾隆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了。和其祖父康熙皇帝一样,乾隆也很喜欢下江南,以乾隆为题材的电视剧可以说养活了很大一批的作家,演员了,每年都在热播的《还珠格格》或者皇帝专业户张铁林主演的几部清剧都是以乾隆时期的为题材。不过不管是哪部电视剧都是在讲乾隆的妃子啊,女儿啊,儿子啊。甚少有讲乾隆的母亲是谁这个话题的,以及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乾隆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今天就给大家八卦八卦乾隆这位皇帝儿子们的结局。
老大永璜、老三永璋因为孝贤皇后的事故失宠郁郁寡欢,相继在乾隆早中期(乾隆十五年、二十五年)
老二永琏是嫡长子,孝贤皇后生,深受雍正乾隆喜爱,也被秘密立储了。可惜死得太早了(乾隆三年)
老四永珹过继给了允裪为嗣,也基本告别权利争夺。诗文不错。乾隆后期(四十二年)去世的。
老五是著名的永琪,也深得乾隆喜爱,而老二一样,深得乾隆爱的都活不久,乾隆三十一年去世的。
老六永瑢,也过继了,给允禧为嗣,多才多艺且曾任《四库全书》总裁。乾隆晚期(五十五年)去世。
老七永琮,嫡子,老二亲弟,也深受乾隆喜爱,太子预备人选,不过2岁就死掉了。
老八永璇,品行不是太好,不为乾隆喜爱。不过却是乾隆诸子中最长寿的。道光十二年才去世。
老九、老十死的太早,连名字都没取。
老十一永瑆,大书法家,品行也有乾隆所嫌恶的地方,没大功大过吧,也比较长寿。道光三年去世。
老十二永璂,继皇后之子,本是嫡子,可惜老妈的缘故,最后只落得个贝勒头衔。乾隆四十一年去世。
老十三永璟,3岁就死了。
老十四永璐,4岁死掉了。
老十五就是嘉庆帝。
老十六,4岁死掉的,也没取名。
老幺永璘,最小当然乾隆最疼,亲哥嘉庆帝也护着,自然不成器,风流王爷吧。嘉庆二十五年去世推荐文章:乾隆的儿子是谁 乾隆的儿子们的结局 - 武林军事
> 乾隆的儿子是谁 乾隆的儿子们的结局
历史上的皇子们和宫斗剧中的差不多,从小到大一直被勾心斗角围绕着能活下来的不多,更不必说继承皇位。乾隆皇帝一生中有三位皇后,近四十位妃嫔,她们为乾隆皇帝一共生下十七位皇子,十位公主。乾隆皇帝的儿子们是哪些人呢,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呢?
乾隆的儿子是谁
大皇子永璜,生于公元1728年。他的生母是哲悯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是第一个为乾隆生下孩子的妃子。
二皇子永琏,生于公元1730年。他是乾隆的原配孝贤纯皇后所生。永琏从小十分聪明,一直深受乾隆疼爱,还曾被乾隆册封为皇太子。
三皇子永璋,生于公元1735年。他的生母是乾隆宠妃纯惠皇贵妃。
四皇子永珹,生于公元1739年。他的生母是淑嘉皇贵妃。
五皇子永琪,生于公元1741年。他是愉贵妃所生,他从小就开始练习骑术和射箭,并学习汉字,被乾隆封为荣亲王。永琪也是还珠格格里五阿哥的原型。
六皇子永瑢,生于公元1743年。他也是纯惠皇贵妃所生,是三皇子永璋是同母胞弟。永瑢擅长写诗作画,天文也很精通,他曾被封为贝勒并过继到慎靖郡王名下,后来又晋封为郡王。
七皇子永琮,生于公元1746年,他的生母是孝贤皇后。永琮天生聪慧,仪表堂堂,又是乾隆原配皇后所生,所以乾隆一直很属意永琮做太子。
八皇子永璇,生于公元1746年,他是淑嘉皇贵妃所生的第二子,是四皇子的亲兄弟。永璇曾被封为仪郡王,后来晋封为仪慎亲王。传闻仪慎亲王永璇沉溺于酒色,还有脚病。
九皇子未命名,生于公元1748年,生母是淑嘉皇贵妃。
十皇子未命名,生于公元1751年,生母是舒妃叶赫那拉氏。
十一皇子永瑆,生于公元1752年,是淑嘉皇贵妃所生。他从小热爱书法,学习了许多名家的字体,他的字纵逸深厚非常有风格,他也是清朝中期四大书法家之一。
十二皇子永璂,生于公元1752年,他是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
十三皇子永璟,生年不详,同是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
十四皇子永璐,生于公元1757年,生母是孝仪纯皇后。
十五皇子永琰,生于公元1760年,母亲是孝仪纯皇后。他是清朝第七位皇帝,登基后年号为嘉庆,永琰在位24年,死后葬于清西陵。
十六皇子未命名,生于公元1762年,生母是孝仪纯皇后。
十七皇子永璘,生于公元1766年,他也是孝仪纯皇后所生。
乾隆的儿子们的结局
历史上的皇子们和宫斗剧中的差不多,从小到大一直被勾心斗角围绕着能活下来的不多,更不必说继承皇位。下面我们看看乾隆儿子们的结局,其中二皇子、七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三皇子、十四皇子、十六皇子都不满十岁就夭折了;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十二皇子的生命也止步于二十多岁。除了十五皇子永琰后来登基为帝,剩下的几个皇子都比较碌碌无为。
乾隆皇帝的儿子虽然多,但活下来的人真心不多,由此可见皇帝的后宫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啊。爱新觉罗·胤礽_百度百科
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日—日),宗室,清朝以及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乳名保成,清圣祖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历代,而且熟练;长成后代皇帝,并数次,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日)幽死,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葬于(今天津)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
爱新觉罗·胤礽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胤礽册立太子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胤礽诞生于,其母后因难产于两个时辰后去世,终年21岁,谥号“”。康熙帝后感情甚笃,万分悲痛,隆重治丧后亲自承担起抚养皇后遗孤胤礽的重任。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胤礽为,[1]
下谕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懋隆国本,以绵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兹者钦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胤礽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选择吉期具奏。”
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帝于举行册封大典,授予胤礽皇太子册、宝,正位,十四日正式颁诏天下,下诏说:“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
皇太子胤礽出痘痊愈恩诏
十三日,授胤礽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2]
”诏书中还包括三十条皇帝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举行大赦等。同时,设立专门为皇太子服务的衙门,并为其配备官员。十二月,授胤礽的外祖父为一等公,。
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月,康熙帝因为建储的原因,加、皇太后的,全部仪式至此结束。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康熙帝行仁孝皇后赫舍里氏三周年祭日致祭礼。同年九月,康熙帝前去察看仁孝皇后的。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一月,胤礽不幸出痘(),天花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一旦出痘便使人无比恐慌。出于爱子心切,康熙帝下旨从当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各部院衙门的奏章全部送到,自己则全心全意看护在儿子身边,陪伴太子度过病危期。待太子痊愈之后,康熙帝还特地祭扫了、、社稷等,并向天下臣民宣示这一喜讯[3]
爱新觉罗·胤礽年少恩宠
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帝特命人修葺紫禁城东面与之间的明奉
胤礽居住的毓庆宫
慈殿,改为,作为皇太子胤礽居住的,以示恩宠。[4]
同年六月初三,康熙帝首次率太子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宫前行礼。翌日,年仅五岁的皇太子胤礽随父皇于骑射时连发五箭,射中一鹿、四兔,康熙帝非常高兴。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月二十三日,詹事府等衙门商议皇太子读书的事宜。五月初三,是仁孝皇后的六周年祭日,康熙帝特命胤礽至皇后的陵寝为无缘谋面的母亲致祭,以尽孝道。
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三周年忌日,命皇太子胤礽率诸王以下、四品官以上一半,及王妃以至一品官命妇前去祭祀。二月十七日,因为送两宫皇后的梓宫,皇太子胤礽率诸王以下、八旗三品官以上及王妃以至一品官前去祭祀。十一月十三日,御史上奏康熙帝,皇太子应该出阁读书,康熙帝认为此事当行,十五日,皇太子率皇长子保清(胤禔)以及诸王大臣等于皇后陵前祭祀、行礼;十六日,因为清军攻克的捷报传来,康熙帝召集众臣亲自宣读汉文捷书,命年仅八岁的太子宣读捷书,二十一日,太子行猎时遇到两只豹,与太子各射毙一只。十二月初六日,请求在皇太子仪仗中添设官三十员,汉官二十员以及等官职,康熙帝认为此事尚早,暂时留着不去实行。
爱新觉罗·胤礽出阁受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为平定“”,率皇太子前往关外的、、告祭。二月二十三日时,途中遇到三虎,康熙帝射死了两只虎,胤礽射死了一只虎。二十五日,因侵扰,太子随父皇到乌喇地方视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三月二十六日,康熙帝为皇太子读书而特地修缮了,以便作为太子日后出阁讲书的地方。十一月二十一日,因为清朝统一,康熙帝携太子胤礽亲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诸臣上奏康熙帝,太子的《》、《》已经全部读完,并且深通义旨,所以康熙帝命礼部、详细查阅一下历代的典籍,选择一个吉日举行皇
太子的出阁典礼。四月二十八日,各部议定在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的出阁讲书典礼,康熙帝制订诸王大臣于皇太子前行两跪六叩的大礼。同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出阁读书典礼,皇太子胤礽率满汉大学士、、、詹事府的官员在保和殿前向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正月,太子讲官、、等为胤礽讲解。五月二十九日,康熙帝下谕大学士在汉人大臣中选择学问优长的人来辅导太子。六月初六,康熙帝选择达哈塔、汤斌、三人作为皇太子的讲师。初七日,康熙帝于与众臣探讨辅佐皇太子的事宜;初九,胤礽开始在畅春园无逸斋读书。[5]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月三十日,因为国王使臣的奏表内未避皇太子的名讳而遭严惩。十二月十二日,康熙帝因病命胤礽与诸皇子代行再期致祭礼。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期间,胤礽与皇三子赴探病,因太子表现不佳被遣回京师。[6]
十二月初四日,孝庄太后三周年祭日,胤礽在安奉殿(孝庄棺椁暂安处)祭奠。
爱新觉罗·胤礽奉旨监国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五月初八,皇太子大婚礼成;六月初七日,康熙册立石氏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正月二十八日,康熙启行亲征,二月初二日,康熙帝派遣皇太子胤礽祭、大稷;康熙出征命皇太子监国[7]
。六月初四日,太子率大学士、、前去勘察诺海河朔地方;初八日康熙帝命太子先回京师;初九日,太子迎康熙回宫。[8]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九月十五日,康熙帝下谕处死曾于太子的住处行径悖乱的人花喇、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圈禁家中。[9]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包括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为多罗诚郡王,、、、俱为。受封的诸皇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对削弱了太子的力量,对皇太子是一次考验。同时,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皇太子及皇太子党。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因“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被拘禁。
爱新觉罗·胤礽初次废黜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太子的许多不良表现。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放纵奶妈的丈夫、总管大臣敲诈勒索属下等。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满。这些报告,有些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仅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康熙巡幸途中,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患了急性病,康熙十
阳文篆书“皇太子宝”
分焦虑,太子却无动于衷。[10-11]
康熙一方面疼爱年幼的老来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看到父皇病容,丝毫没有忧愁的样子,康熙认为这个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让他先回北京。当时只有16岁的胤礽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父皇的不满,但是康熙认为这说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后来康熙在废太子时说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这件事作为起点的,可见此事给康熙留下多么深的印象。康熙气愤地责备太子:作为,毫无做兄长的样子。但是皇太子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蛮横地与父皇。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这件事也刺激他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12]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于召集众臣命在诸皇子中除大阿哥外选出一人做皇太子,八阿哥党的、、、等人遂私相计议、与诸大臣暗通消息推举八阿哥,被康熙帝否决,康熙厌胤禩勾结胤禔,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于众人之前释放废太子胤礽;十七日,科尔沁达尔汉及文武诸臣,为请复皇太子事具疏上奏,留中[13]
爱新觉罗·胤礽复立再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为大阿哥与八阿哥争储失败,康熙帝诸子矛盾激化,为了缓和局势,康熙帝决定再立胤礽为太子。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复立胤礽为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三月初十日,以大学士、为正使,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为副使持节,授胤礽册、宝,复立为皇太子;以礼部尚书为正使,礼部侍郎铁图为副使持节,授石氏,复封为皇太子妃。同日,分别晋、、为亲王,晋、胤礻我为郡王,、、俱封为,胤禩此前已复为。康熙试图以此促进皇太子与诸皇子以及诸子之间的团结。[14]
而自初次被废黜后,胤礽一反常态,行为疯癫,便被康熙帝怀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帝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他回想拘禁胤礽那天,天色忽暗;皇十八子病死;进京前一日,大风旋绕驾前;夜间梦见已故祖母孝庄与胤礽生母仁孝皇后,她们颜色不悦;之后去行围,忆昔皇太子及诸随行之时,不禁伤怀。终于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二十三日病倒。当日回宫,立即召见胤礽,并谕告臣下:“自此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此后经常召见胤礽,每召见一次,心里便舒适一次。
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就又发生了严惩皇太子党的事件。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议处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皇太子在策划逼父皇尽早让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与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视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社稷。[15]
爱新觉罗·胤礽废储时光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初二日,都察院左都御史奏请立皇太子,康熙帝不准。[16]
五月初三日,蒙古喇嘛镇魇胤礽案审结。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大学士、御史等上疏请求康熙帝建储。[17]
康熙五十七年(1718)正月二十日,翰林院检讨再次上奏请求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六月初二日,康熙帝册封胤礽的第三女为郡主,下嫁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康熙六十年(1721年)三月十八日,康熙帝万寿节的时候,王掞再次向康熙帝提出复立胤礽为太子,但未获准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病危,召三、四、七、八、九、十、十二、十三诸皇子及觐见,康熙帝遗诏立胤禛为嗣皇帝,为亲王,要胤禛善待废太子与皇长子,康熙帝当日病逝于;十四日,胤禛封弘晳为郡王;二十日,胤禛正式登基,改翌年为雍正元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封弘晳为多罗理郡王。
爱新觉罗·胤礽晚景凄凉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初七日,雍正命理郡王弘晳携家属迁移至京郊(今北京区)郑家庄居住;六月十七日,改仁孝皇后谥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三日,因胤礽病重,雍正谕大臣安排后事;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终年51岁;十五日,雍正帝想要去理密亲王处祭奠,涉及胤礽有其感激雍正对其施惠,并教导其子弘晳一定要忠于皇上等话;册弘晳之母为理亲王侧妃,由其子赡养,其余妾室随个人意愿择定居所,“丰其衣食,以终余年”;十六日,雍正帝往,哭奠。
胤礽死后,雍正规定:依前二阿哥石氏丧仪照和硕福晋例(实际规格高于亲王福晋),故胤礽丧仪照例;理郡王府人员都穿孝(另命、、弘曙、弘晫、弘曦、弘昉、弘春、弘昂穿孝);令弘晳得尽子道,出殡时,每翼派领侍卫内大臣各一员、各二员、侍卫各五十员择定出殡日期,送至郑家庄,设棚安厝。如此等等。[18]
胤礽后被追封为,葬于(今天津)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爱新觉罗·胤礽争储余波
胤礽第二子弘晳是为康熙皇长孙,自
封和硕理亲王弘皙诏 
幼获得祖父宠爱,抚育宫中。在其父胤礽被废太子之后,弘晳已长成一名青年,他为人贤德,故时有传言康熙帝会因宠爱弘晳而第三次册立胤礽为储君。
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初,议奏,康熙帝第十六子与其子辈弘晳、、、等人结党营弘,往来诡秘,上书请求将他们进行惩处。
认为:“弘晳自以为自己是以前太子的嫡子,居心叵测。”着将弘晳革去亲王,仍准于居住,不许出城,后改禁锢地至东果园内,除宗籍,改名为四十六。此事件不可不谓为康熙朝储位斗争的。
爱新觉罗·胤礽人物评价
爱新觉罗·胤礽总评
胤礽是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聪慧好学,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
撷芳殿:胤礽之宫人居所
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胤礽功不可没;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皇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再废,使得晚年的康熙帝心力交瘁,在第二次废太子后,虽然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自康熙朝后,雍正帝鉴于太子立废、皇子纷争的残酷性,故另创秘密建储制度,此后沿用至咸丰朝。[19]
爱新觉罗·胤礽历代评价
康熙帝:①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20]
②皇太子自幼读书,深明大义,必然谨慎。上则祖庙之福,下则臣民之造化也。朕不胜喜悦。③尔在宫稳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无事,多日悠闲,此可轻易得想乎?朕之恩福盖由行善而致也。朕在此无不告知众人。尔如此孝顺父亲,诸事挂念在心,朕亦祝尔长寿无疆,子孙同尔一样孝顺,亦如此恭敬尔。尔诸事稔知恭敬,故写信寄之。④皇太子并与诸臣巨细问之,此一大畅快事也。⑤皇太子乃极孝顺之人,想是见花鸟鱼兽,怜惜朕于沙卤边陲之劳苦耳。⑥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21]
乾隆帝:可知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於此即。以我朝而论,皇祖时,理密亲王亦尝立为皇太子,且特选公正大臣,如汤斌者,为之辅导。乃既立之后,情性乖张,即汤斌亦不能有所匡救;群小复从,而蛊惑。遂致屡生事端。上烦皇祖圣虑,终至废黜;且即理密亲王孝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22]
:可以说,此刻已23岁的皇太子,他那英俊端正的仪表在北京宫廷里同年龄的皇族中是最完美无缺的。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宫廷中没有一个人不称赞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像他父亲一样,成为中华帝国前所未有的伟大皇帝之一。[23]
《清史纪事本末》:①太子性仁弱,率易任情,无矫饰。②胤礽居储位,会圣祖亲征准噶尔,胤礽奉命监国,以性仁弱故,为政务宽大。[24]
:(胤礽)诗载文颖,中述祖勤民,其言悱恻,固未尝有不克负荷之征,(其诗)亦复斐然可诵。[25]
王钟翰:在皇太子未废以前三十多年,康熙外出远征期间,让皇太子试之以政者再,太子按章办事,均无差错。[26]
爱新觉罗·胤礽轶事典故
爱新觉罗·胤礽父子情深
康熙屡次外出,皆不忘问候留在宫中的爱子;有时胤礽可能对于给父皇写信的事不太重视,康熙便十分焦急,在他心中,太子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曾言“情之最亲者,莫如父子”。有一次他甚至给太子的书信中说“此间尔请安文书隔绝,朕内心不安。” 在父子感情最融洽的时
候,胤礽偶染小病,康熙便急得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父子相互依恋,在康熙出征塞外时,胤礽曾奏“臣从来依恋膝下,习以为常”,康熙更是考虑周全,在塞外凡遇新鲜事物皆不忘寄送京中太子,乃至谕旨太子寄去几件旧衣服以达睹物思人之效;康熙40岁时突患,外国建议使用,但奎宁服用后的效果还没有准确的结论,胤礽非常焦急,他呵斥等人粗心大意。索额图等在皇太子的指责下情急之中当场服用奎宁,胤礽这才放心地将药推荐给康熙。[27]
康熙是一位慈父,他疼爱每一名儿女,对太子更甚。但对胤礽不分轻重的骄纵和溺爱,最终让他尝到苦果:默许索额图所定规格几乎与皇帝等同的皇太子仪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许裁剪);康熙规定每年的、、千秋三大节,百官对皇太子都要行二拜六叩的礼节,并避太子名讳;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不惜罢斥重臣明珠;纵容儿子挥霍浪费,如历次外出巡游,太子所用皆较皇帝上乘,命令当地官员搜刮民脂民膏。东宫内花销亦高于皇帝;太子脾气暴躁,任意鞭挞诸王、众臣,康熙却加以包庇,甚至“以身作则”处置忤逆太子的人;默认私生活不检的太子放肆地广罗美女、豢养面首。总之,皇太子胤礽的一切过错在康熙处均能得到包庇,康熙不厌其烦地选撤太子的侍从,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儿子无甚过错,唯有儿子身边的小人教唆坏了太子。长此以往,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养成了不可一世、蛮横无礼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气度已荡然无存,变得乖戾暴躁,四周早已树敌无数。后来康熙帝更是训斥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训。“[27]
爱新觉罗·胤礽政治才能
身为一国储君,胤礽有较高的政治才能。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亲征部之际,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命22岁的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启奏皇太子”。太子心思缜密,无论
巨细皆一一详询,直到父皇满意为止;其克尽厥职,不负众望,“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康熙帝也很满意,他给太子的朱批说:“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朕之福泽,想由行善所致耶!朕在此凡所遇人,靡不告之。因汝之所以尽孝以事父,凡事皆诚恳敦切,朕亦愿尔年龄遐远,子孙亦若尔之如此尽孝,以敬事汝矣。因稔知尔诸事谨慎,故书此以寄。[28]
康熙为了培育太子,还打破自古以来封建国家有关皇帝和储君之间的规矩,破格树立胤礽的权威。如他让太子结交江南士绅的代表人物,让皇太子的声威远播南方,甚至还示意太子可以与外国的往来,而大清皇太子的言行举止给众洋人留下极好的印象。由此观之,胤礽的个人修养很高,他很尊重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因此在这些传教士面前表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涵养与风采,既给父皇挣足了面子,又体现了的风范,也难怪当时的欧洲人崇尚中国文明,尤其是儒家礼义。[27]
爱新觉罗·胤礽被废原因
没有处理好皇帝与储君的矛盾
当时处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向中央集权过渡时期,预立储君,包括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比如,实行储君制度,就应当坚持储君不御政。皇太子御政,必然引发皇太子与皇帝的权力冲突。皇太子御政,必然从中植成党羽,与皇权相争。康熙帝一方面改革前代的皇位继承制度,建立储君;另一方面又让太子领兵从政,派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参与各种军政事务,其本意是锻炼和培养皇子,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皇太子权势的增长侵犯和威胁了皇权。无形中朝廷里似乎要出现两个中心,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侵犯。康熙帝事与愿违,陷入旋涡,遭到失败。[29]
没有处理好太子与皇子的矛盾
明朝诸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朝诸王“
内襄政本、外领师干”,这样太子与皇子便发生矛盾。康熙帝本意是培养教育皇子,却使他们增长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欲望。这不依康熙帝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皇太子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诸皇子成人之后,赐封世爵,分拨人口,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对内临政,对外领兵。各自所属人员又“各庇护其主”,甚而纠集党羽。这本身就容易与皇权产生某种矛盾。如果设立皇太子,其地位高于诸王,近于皇帝,又必然为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趋复杂。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既是皇帝与储君矛盾,也是太子与皇子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29]
无法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
清朝立储制,为康熙帝所创,虽思之久远,却事与愿违。这不是康熙帝无能,而是皇位继承制结下的苦果。后来雍正帝的“秘密建储制”、的“懿旨立储制”,都不能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6岁的、4岁的、3岁的继承皇位,说明已经走进“家天下”的死胡同。以取代封建君主专制,才是历史之趋势、世界之潮流、时代之必然、民众之所望。[29]
爱新觉罗·胤礽家庭成员
爱新觉罗·胤礽父祖
祖父:清世祖顺治帝福临。
祖母:佟佳氏。
父亲:圣祖仁皇帝(康熙帝)玄烨。
母亲:赫舍里氏。
爱新觉罗·胤礽兄弟
同母兄:。
爱新觉罗·胤礽妻妾
嫡福晋(皇太子妃)瓜尔佳氏(?—1718年),都统、伯石文炳之女。
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
侧福晋李佳氏,云骑尉雷大人之女。
侧福晋林氏。
侧福晋唐氏。
侧福晋程氏,程世福之女。
侧福晋王氏。
庶福晋范氏。
庶福晋刘氏。
爱新觉罗·胤礽子女
第一子,未有名。
第二子,已革理亲王弘晳。
第三子,奉恩辅国公品级弘晋。
第四子,未有名。
第五子,未有名。
第六子,奉恩辅国恪僖公。
第七子,已革辅国公弘晀。
第八子,未有名。
第九子,三等侍卫。
第十子,多罗理恪郡王弘?。
第十一子,弘昞。
第十二子,奉恩辅国公弘晥。
长女(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同年八月)
次女(康熙三十三年二月—同月)
三女(康熙三十六年八月—雍正十三年四月),,嫁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
四女(康熙四十五年二月—生即殇)
五女(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康熙五十一年一月)
六女(康熙四十七年一月—四十九年九月),,嫁博尔济锦氏观音保。
七女(康熙五十年十月—康熙五十五年十月)
八女(康熙五十三年一月—乾隆二十五年十月),郡主,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彭苏克拉氏。
九女(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县主,嫁敖汉七旺多尔济。
十女(康熙五十六年六月—康熙五十九年一月)
十一女(康熙五十六年六月—雍正三年二月)
十二女(康熙五十六年十月—乾隆四十一年三月),郡主,嫁科尔沁一等塔布囊喀英阿。
十三女(康熙五十七年一月—康熙五十八年四月)
十四女(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七月)
爱新觉罗·胤礽史籍记载
《清实录·圣祖实录》
《康熙朝满文奏折》
《御制文集》
《晚晴簃诗汇》
《居易录》
《笃素堂集钞》
《清晖赠言》
《益斋集》
【法】《康熙皇帝》
【比】《鞑靼旅行记》
爱新觉罗·胤礽艺术形象
注:现众多文学影视作品由于受传统史学观念的影响,未正确为历史人物定位。故在不少作品中懦弱无能的皇太子形象实则是对历史史实的歪曲与对真实人物的误解,权当娱乐,不可当真。
1980《》  1987  《》1997
《李卫当官1》
2011《少林寺之大漠英豪》苏茂2011
2013《》2015《》于波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理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康熙十四年十二月乙丑,圣祖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
《圣祖实录》卷58 康熙14年12月。
《康熙起居注》389-392页。
.和讯网[引用日期]
《康熙起居注》页。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二十九年七月,上亲征噶尔丹,驻跸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遘疾,召太子及皇三子允祉至行宫。太子侍疾无忧色,上不怿,遣太子先还。
《圣祖实录》卷171 康熙35年2月。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三十五年二月,上再亲征噶尔丹,命太子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太子处理;事重要,诸大臣议定,启太子。六月,上破噶尔丹,还,太子迎於诺海河朔,命太子先还。上至京师,太子率群臣郊迎。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明年,上行兵宁夏,仍命太子居守。有为蜚语闻上者,谓太子暱比匪人,素行遂变。上还京师,录太子左右用事者置於法。自此眷爱渐替。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四十七年八月,上行围。皇十八子允祄疾作,留永安拜昂阿。上回銮临视,允祄病笃。上谕曰:“允祄病无济,区区稚子,有何关系?至於朕躬,上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系天下臣民之望,宜割爱就道。”因启跸。
.人民网[引用日期]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九月乙亥,次布尔哈苏台,召太子,集诸王大臣谕曰:“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平郡王讷尔素、贝勒海善、公普奇遭其殴挞,大臣官员亦罹其毒。朕巡幸陕西、江南、浙江,未尝一事扰民。允礽与所属恣行乖戾,无所不至,遣使邀截蒙古贡使,攘进御之马,致蒙古俱不心服。朕以其赋性奢侈,用凌普为内务府总管,以为允礽乳母之夫,便其徵索。凌普更为贪婪,包衣下人无不怨憾。皇十八子抱病,诸臣以朕年高,无不为朕忧,允礽乃亲兄,绝无友爱之意。朕加以责让,忿然发怒,每夜逼近布城,裂缝窃视。从前索额图欲谋大事,朕知而诛之,今允礽欲为复仇。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上且谕且泣,至於仆地,即日执允礽,命直郡王允禔监之,诛索额图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允礽左右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其罪稍减者,遣戍盛京。次日,上命宣谕诸臣及侍卫官兵,略谓:“允礽为太子,有所使令,众敢不从,即其中岂无奔走逢迎之人?今事内干连应诛者已诛,应遣者已遣,馀不更推求,毋危惧。”
《圣祖实录》卷234 康熙47年9月。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既,上召诸大臣,命於诸皇子中举孰可继立为太子者,诸大臣举允禩。明日,上召诸大臣入见,谕以太子因魇魅失本性状。诸大臣奏:“上既灼知太子病源,治疗就痊,请上颁旨宣示。”又明日,召允礽及诸大臣同入见,命释之,且曰:“览古史册,太子既废,常不得其死,人君靡不悔者。前执允礽,朕日日不释於怀。自顷召见一次,胸中乃疏快一次。今事已明白,明日为始,朕当霍然矣。”又明日,诸大臣奏请复立允礽为太子,疏留中未下。上疾渐愈,四十八年正月,诸大臣复疏请,上许之。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五十一年十月,复废太子,禁锢咸安宫。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五十二年,赵申乔疏请立太子,上谕曰:“建储大事,未可轻言。允礽为太子时,服御俱用黄色,仪注上几於朕,实开骄纵之门。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太宗亦未豫立。汉、唐已事,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过者。太子为国本,朕岂不知?立非其人,关系匪轻。允礽仪表、学问、才技俱有可观,而行事乖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长而诱於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复能拘制矣。立皇太子事,未可轻定。”自是上意不欲更立太子,虽谕大学士、九卿等裁定太子仪仗,卒未用。终清世不复立太子。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五十六年,大学士王掞疏请建储,越数日,御史陈嘉猷等八人疏继上,上疑其结党,疏留中不下。
《世宗实录》卷27 雍正2年12月。
.浙江热线[引用日期]
.环球军事网[引用日期]
《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丁丑。
.殆知阁[引用日期]
白晋.《康熙皇帝》:清,康熙时期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十八立·储之反复,民国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清诗汇,1929
.中华文史网[引用日期]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引用日期]
《康熙帝亲征准噶尔期间给皇太子上谕选》。
.拓展文化协会[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的十五阿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