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五七上坟供品数量能看到后代不

祭祀死者的头七、三七、五七、七七怎么算的?
祭祀死者的头七、三七、五七、七七怎么算的?
08-11-05 &
老人们讲,头七的时候,人的灵魂还在各处飘荡,在望乡台上,时时刻刻都在看着自己家乡。到了头七晚上半夜的时候,自己的亲人在家里烟囱旁边烧一个梯于形的东西,叫“天梯”,只有烧了这个天梯,灵魂才能顺着这个梯子达到天堂。虽然这只是无情,但是在自己的亲人身上,即使是迷信也要信一信,谁又肯让自己的亲人在这种事情上受委屈呢? 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头七」习俗,然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於「头七」返家,家人应於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人死后魂魄会於「头七」前到处飘荡,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於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著这趟「天梯」到天上。 人死后头七返家探视 出自 《西藏度亡经》(又名中阴救度大法)。 东北的七七具体是指:头七,三七,五七和七七。这几天是要烧纸的(一般为汉族人的风俗)。 丧葬习俗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般仍按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进行。 (1)准备“后事” 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人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为其准备身后用物。最主要的一是棺材,二是寿衣。当地习俗,这两样东西一般都在老人生前准备好。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裙)、鞋、袜、帽,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红、蓝,忌黑、忌花。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但谁都不忌讳。有些人家准备的早,结果多年死亡不至,到另一世界的衣物、“房子”只好仍处在备用中。 (2)老人病重期间的礼俗 病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亲戚一定要携礼物看望,否则若病人死后无法面对死者及其家属(不知者除外)。凡重要的亲戚应当多次探望病人。病人病危时,不在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病家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 (3)弥留之际与初亡时的处置 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理发(女人梳头)、净面、洗脚、看寿衣。气断,全家举哀。入敛时,死者脸蒙黄表纸,曰“蒙脸纸”;口含一铜钱或硬币,曰“噙口钱”,背垫铜钱或硬币,曰“垫背钱”;手持线串小面饼,曰“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棺头点一黑瓷灯,曰“引魂灯”,放一陶盆,供停灵期间焚纸用,曰“老盆”灵房门口搭棚,曰“灵棚”,棚内设供桌,供举行吊祭仪式用;院门外放“指魂纸”,白纸条之条数与死者年岁相等。 (4)着孝 孝布白色,。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披麻”;腰束茼绳拖地,谓之“拦腰绳”;赤足穿草鞋,手执柳木哀杖,哀杖裹以指魂纸。儿媳披发,顶褡头,束腰绳,穿草鞋。女儿戴孝同儿媳。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花”孝帽。吊客中闺女婿、侄婿束孝带,戴平角孝帽;孙婿、外孙婿束孝带,戴“柿花”帽;其余一律戴平角孝帽。 (5)送汤 当地叫“泼汤”。临沭地方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葬前,每日早、午、晚三次送汤。初次送汤之前,要为死者举行“报庙”、“指路”仪式,到土地庙向净王爷报到,并予以指引路线。送汤时,孝男孝女分开进行。男由长子带领;女由长媳带领,并由长媳提汤壶。孝男孝女送汤时必须痛哭,哭的越痛越显孝道;不哭则显对死者无感情,不孝。每次送汤,除丧家男女跪拜致哀外,吊客也要行跪礼吊祭,丧家儿女们陪祭。 (6)报丧 此地叫“对信”。出殡前一日早,主事人把应前来参加吊丧亲戚的名单,分路排好,由数人分头通知各地亲戚,对信的人手持白布条,向每一亲戚说明死者姓名、接待吊客的时间,出殡的日期。亲戚按通知前往吊丧,俗称“吊纸”. (7)请灵与送灵 夫妇二人如有一人已死亡,出殡的前一日晚应对先死者举行请灵仪式。事先写好所请灵魂的牌位,再写一张请灵文,孝子们到巷口或郊外,主事人念完请灵文,焚烧了,行礼毕返家。即将死者之灵请回家。先死者便与后死者在家共席享祭。这也是丧家孝子贤孙们对先逝父或母的一种纪念方式。殡日早天明时,再将先逝者的灵魂送走,曰“送灵”。因为后死者随之也要归茔。 (8)辞灵 殡日午后,将死者灵魂自家中送走的一道仪式。由丧家孝男孝女同吊客一同进行。 (9)送盘缠 这是活人为死人即将归于另一个世界的时候,送上吃、穿、花、用等物。这些用物除了烧纸之外,就是纸扎的牛、马、轿、车及金库、银库、童男童女等。随同祭奠仪式一并烧之,礼即告成。 (10)出殡 辞完灵,送完盘缠之后,紧接着就是出殡,当地又叫“拉棺”。拉棺仪式与辞灵、送盘缠仪式相比反倒简单。接棺前,孝子们先要跪拜放棺材的木架或拉棺材的车辆,叫做“拜架子”或“拜车”,以祈求死者归茔的路上平安。此后即将棺材抬出院外的路上,孝男孝女泣跪于棺前,在棺材起行的一霎那,主事者将“老盆”放在长子头上绕一圈摔碎,谓之“摔老盆”。然后由庄邻们组成的杠子队抬棺入墓,或由汽车、拖拉机拉棺入墓。这时帮忙的庄邻则分别拿着镢、锨、小车等用具,去坟地为死者添土埋坟。出殡时,孝男们及主要男性亲属应送到墓地,直到棺材入土仪式完成方回。 (11)守灵 据传说,人死后,虽出殡,五七之内灵魂不离灵屋,因而应当守灵。守灵者是死者的儿孙及侄子们。他们在灵屋睡草铺,与亡者共眠,以免亡者寂寞。守灵一月零五天。 (12)瞧坟 新葬后,头三日,每晚儿孙们要到坟上看望,谓之“瞧坟”。瞧坟是生者安慰死者,也隐含护坟防盗防破坏之意。 (13)上坟 葬后三日上“三日坟”,七日上“头七坟”,逢第二个七日上“二七坟”。 此地风俗,逢七上坟至五七而止。 在逢七必上的五次上坟中,如果死者有几个男孩,几七坟就可不上。因为据说死者儿子的数目与逢七上坟的次数犯忌。这其中,五七坟最被看重。 出殡之日,丧主要出五七祭日告示,说明五七祭日的具体日期,诚邀亲戚朋友光临。 五七坟祭日,凡重要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参加祭吊仪式。 仪式放在午后,中午要盛宴接待参与吊祭的宾客。 对一个死者,上完五七坟后,逢百日上百日坟,逢一年整上“周年坟”,逢三年上“三年周”,满十年前在第九个年头上“十年周”。 民间的丧葬习俗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内中有封建迷信的一面,但深深寓含了人类后生者对先逝者的亲情、友情、关爱和追念。死者已矣,万事不知,生者难忘,便以自己的心灵之路对待死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按传统的说法,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有些地方,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穿孝——老人死后,儿孙为表示哀悼’,直系子孙、媳妇,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谢孝日。葬后三日为“祭坟”,七日为“小期”,二十一天为“三期”(也称“三七”),三十五天为“五期”,四十九天为“断七”。百日、亡人生日,孝男孝女上坟祭奠。期年为周年。三年过了才换下孝衣。所谓守孝三年,至此了结。 现代做七比起传统的做法要简单,但很多人还在“大期”日到殡仪馆烧点纸,祭奠一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从死亡的第七天。21天、35天、49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应该是头七 三七 五七 七七 吧 是按天数算的 殡丧习俗---做七()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按传统的说法,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有些地方,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穿孝——老人死后,儿孙为表示哀悼’,直系子孙、媳妇,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谢孝日。葬后三日为“祭坟”,七日为“小期”,二十一天为“三期”(也称“三七”),三十五天为“五期”,四十九天为“断七”。百日、亡人生日,孝男孝女上坟祭奠。期年为周年。三年过了才换下孝衣。所谓守孝三年,至此了结。 现代做七比起传统的做法要简单,但很多人还在“大期”日到殡仪馆烧点纸,祭奠一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死者死了有一个星期(7天),死者已经死了三个星期(21天),死了五个星期(35天),死了七个星期(49天)。通常女人死了21天就要祭祀,男人死了49天祭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死亡的第七天、21天、35天、49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做七:死后每隔七日,做七一次,称「做七」。做七应备牲醴菜肴奠祭。倘遇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称「撞七」,提前一日半夜做七。死后第七日称第七日称「头七」,俗以死者此日始知己死,亡灵将归宅哀哭,故於午夜后即哀哭致祭至中午,前延请道僧诵经,开魂路,举行法忏。「头七」由儿子办理,「二七」为小七,「三七」系出嫁女儿负责,「四七」也是小七,「五七」为出嫁孙女祭祀,「六七」也是小七,「七七」又称「满七」或「圆七」由儿子办理有始有终,功德圆满。现代人由於工商业发达工作忙碌,有将七七四十九天缩短的情形,以缩为二十四天为例,其方式为「头七」与「七七」各七天,中间每隔二天为「七」即为二十四天,在居丧期间未出殡前不过节,遇祖先之忌日也不拜。做七除上寿者照七七四十九日为尾七外,未上寿者即俗所谓「死人快过日」,一般多自二七起短为六日,因此实则做尾七为第四十三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用手指挤提捏橘子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人死了烧五七的时候会不会回家看亲人-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信息中心 >
人死了烧五七的时候会不会回家看亲人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8:16:41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人死了烧五七的时候会不会回家看亲人”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人死了烧五七的时候会不会回家看亲人”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人死了烧五七的时候会不会回家看亲人,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这是活人为纪念死亡亲人一种思念,有谁见过死人回家看亲人。
3个回答1个回答2个回答4个回答3个回答2个回答4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欢迎光临江西顾特乐精藏科技有限公司!
他们都在搜:|||||
江西顾特乐精藏科技有限公司
400-088-0795
联系人:汪女士(销售主管)
地址:江西樟树市共和东路129号
当前位置: &
丧事礼仪六大禁忌
发布人:发布时间: 10:34:16点击次数:274
& &&& &殡葬文化中墓地是祖灵的圣地,忌随便乱动。信奉伊期兰教的民族,忌有人在坟墓旁拴猪或垒猪圈,认为这是触犯神灵。哈萨克族人骑马过墓地不能急驰,妇女则下马步行。有的甚至把墓地上的土视为圣药,用来为人治病,或用水搅拌给孕妇、产妇喝。墓地种柏树,据说防备亡者尸骨被邪怪吞食。(一)死亡禁忌  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是死亡毕竟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礼记·曲礼》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里既有等级观念,又有对死字的避忌,只有平民百姓例外。后世庶民百姓也讳言死,把死称为卒、没、下世、谢世、逝世、老了、走了等。  人死的时候有诸多禁忌。白族忌讳老人死时跟前无亲人,他们认为老人死在亲人怀里,是报答养育之恩的最后机会,俗称“接气”。汉族也忌讳人死时身旁无亲人,认为这样死去,灵魂不得安宁。河南一带,忌死在原来的房间里,认为“隔梁断气”不吉利,出殡时,要买一只活公鸡随棺木一齐抬出,方可破凶。满族忌讳在西炕和北炕上死人,因为北炕为大,西炕为贵,在此死人不吉利。人将去世时,都要移到南炕上。河南一带有“断气不抽毡,来世难转人”的说法。人将断气时,要马上把毛毡抽掉,不然死者会转生为马、牛、羊等带毛的兽类。死亡的时间和年龄,民间也有禁忌,中原一带最忌死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七日内,俗称死于大年下。民间认为36岁是人的本寿,据说一个人只要活到36岁以下早夭。人活到55岁死亡就是正常的,俗语有“五十五,自己要入土”。过了60岁死亡就是高寿了,“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时,后辈给他包66个饺子(饺子个要小),如果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地跨过这个坎儿。否则,就过不去。河南一带,老人过66岁生日,女儿要送一块肉,据说是为还阎王的债,实际上也是解老人的馋。  俗语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73和84也是老年人的关口,据说孔子死时73岁,孟子去世时84岁。在河南,逢老人到了这个关口,要给老人买活鲤鱼吃。据说,吃了活鲤鱼猛一蹿,就能蹿过这个关口。也有的地方在当年春日的早晨,由女儿亲自煮两个鸡蛋,悄悄到麦场上,滚上几滚,然后带回家中,让老人躲在门口吃掉。以此表示老人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骨碌打蛋地过了关口。如果死时81岁,也不吉利,因为九九八十一,是财数算尽之意,预示后代穷败。可在人绝气时将算盘拆散,隔窗撒出,以此破之。  | (二)成殓禁忌  人死后,要为死者穿寿衣,东北、京津地区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必须在死者断气前穿好殓衣。寿衣讲究单数,一般是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寿衣忌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要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也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棺材,汉族多以松柏材料,禁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以为会绝后。棺材做好后忌移动,据说随便移动对本人不利。入殓前,亲人到齐后要给死者蒙上盖脸纸。入殓时盖脸纸不能用手揭,只能用扇子扇掉。入殓后,忌雨打棺木,俗谚有“雨打棺材盖,子孙没有被褥盖”。如果是在下葬之后下起了雨,则为吉兆,豫北有“雨打墓,辈辈富”的说法。另外,入殓前后忌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诈尸。实际上是提亲属精心守护灵柩,尽孝心。   (三)哀悼禁忌  亲人亡故是悲伤之事,哭是哀悼心情的表现,但是哀悼也有章法,悲伤也应节制。《礼记》云:“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子出寝门见人不哭。”安徽、河南等地,为亡人穿衣时孝子不得哭,怕泪洒尸体,引起走尸、僵尸。锡伯族人给死者穿寿衣时,禁亲属号啕大哭,认为不吉利。安徽一带有人死三日之后禁哭之说,据说人死三天,亡灵要上望乡台,到望乡台后知道自己已为鬼魂,此时家人一哭,会使死者更加悲痛。满族人死后,小辈可以放声大哭,但出殡回来,就不能再哭,否则,意味着又要死人。俗语有“辰时不哭,哭有重丧”之说。  家中死人,孝子报丧,报丧时不能进屋,要在室外行跪礼。中原地区,孝子报丧,无论长幼辈,见面均磕头,俗语有“孝子头,满街流”。北方民间举丧期,非丧事不谈,面垢禁洗。女忌脂粉,男忌剃头。吊丧时,亲友往往送礼。丧家收礼时要回礼,一般的习俗是送礼忌双,回礼忌单。   (四)葬埋禁忌  古代有三日而殓,三月面葬之说。三日而殓的原因是等候死者复生,如果三日不生还,说明死者已亡。三月而葬在实际上不可行,所以后世安葬死者多在三日、七日,忌双日子。台湾、南方地区有忌七日下葬的,因为七日被称为鬼日,鬼魂要到人世上来讨食,为避鬼煞,忌七日下葬。旧时,民间有忌“重丧”的习俗,重丧是指死者出生年月日,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俗称日不清。遇此情况都要采取措施破之。河南孟县,遇有重丧,便另做一个小棺材,内装面人,放在大棺尾部底座上同埋地下。河南林县是杀一只公鸡破灾。  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信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晋代的《葬经》就已有葬地选择与后世兴衰的预言之说,《葬经》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最好的墓地。具体说,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跨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此为最贵之地。简单地说,墓地靠山临水、枕山面水、东有流水、西有长道为风水宝地。后世又出现风水先生专相墓地,无非是利用人们为后代子孙祈求福禄的心理,骗取钱财。旧时,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总的来说,墓地应选自然环境壮美之地,忌环境崎岖古怪、歪斜险峻。 入殓后,放棺室内忌红色,河南地区点主时不用红笔。彝族却是孝子以指血点主,是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旧时,民间死人要点一盏草灯,直到出殡为止,其间灯不能熄来,否则亡人在阴间路上要跌倒。原因是此灯为亡人在阴间照明用的。出殡时这盏灯又叫脚头灯、长命灯。《白蛇传》里写许仙受法海挑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现出原形,许仙惊吓而亡。一往情深的白娘子酒醒后救许仙还阳,冒险赴昆仑山盗取灵芝草。临行前在许仙脚后点一盏长命灯,命小青时刻守候。只要灯不灭,许仙就有救。当白娘子在昆仑山与鹤童大动干戈时,那盏灯忽明忽暗,急得小青提心吊胆。多亏南极仙翁成全了白娘子,在长命灯熄灭之前取回了灵芝草,救了许仙。东北满族、赫哲族有尸体从窗户抬出的习俗,认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忌死人通行。德昂族在出殡时,棺木小头朝前,意思是送亡灵一直朝前走,不让其回转过来。否则,不吉利。旧时的开封,城内居民墓地多在城东或东南,出殡时走曹门、宋门、北门、忌出南门、西门。下葬之后,汉族有绕墓三周的习俗,鬼魂如果出来跟随活人回家,绕墓三周可使鬼不追。在回家途中忌回头观看,怕不吉利。   (五)丧眷禁忌  民间常常把丧事视为凶事,而丧眷也带有不祥之义,因此有诸多禁忌。各个民族在葬期内禁生产活动比较普遍。佤族人埋葬死人的当天,全寨人都要停止下地劳动生产,丧家数日内都忌生产。怒族、苗族、傣族也有此俗。其原因,一是丧事为凶事,丧期参加劳动会危害庄稼,使粮食歉收。二是出于对亡灵的敬畏,为了祭奠亡灵,所以要停止生产。社交活动在殡葬期间要尽量减少,以免给他人带来晦气。汉族、苗族、藏族、蒙古族等都忌讳在守孝期间参加社交活动。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帝京岁时纪胜》载:“服制之家不登贺,不立门簿。虽有亲宾来拜谒者,亦不答拜。初五日后始往叩谢,名曰‘过破五’。如果丧眷不能自觉遵守禁忌,外人要进行干预,并强制其执行。守孝期间,服饰也有禁忌。汉族忌穿红装、彩服。山东地区,忌穿红、绿、黄等鲜艳色彩的服装,只能穿白、灰、蓝、黑等素色服装。孕妇忌系孝带,以免损伤胎儿。藏俗凡人死后,男子百日不穿美服,不梳沐,妇女要去掉耳环、念珠,以示哀悼。丧期在饮食方面一般都吃素,忌食肉类。《礼记》曰:“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苗族父母去世,三年内忌食狗肉。布依族以牛肉招待吊丧宾客,而子女媳孙只能吃素。在台湾,服丧期间忌做甜年糕,忌食粽子。苗族,父母或同村人去世,一个月内忌食辣椒,不守禁忌者为死者仇人。   (六)祭扫禁忌  祭扫坟禁,忌孕妇参加,不然死者亡灵会扑着胎儿使孕难产。一般妇女也忌上坟祭扫,俗信女人上坟,意味家中无男子,无后代子孙。上坟烧纸时,忌用棍棒挑动,怕冥钞挑碎,祖灵不好使用。如果冥钞烧到一半,另一半未燃,也不能重烧,据说是留给活人用的,只能留下,不能再烧,否则子孙要绝。上坟祭扫的时间各地不一。河南有第二天上坟的,叫“复二”。黑龙江一带,是葬后三天内,家人每天晚上要到墓地去送灯。据说是不让死者害怕。民间上坟祭扫,初丧时以七数为期,逢七必祭,通常以七七为终局。此俗古已有之,在《北史魏书》、《北齐书》中均有记载。佛教认为,凡夫死后,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一般并不能立即转生。未转生的亡灵不是鬼,而是叫做“中有身”或“中阴身”,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中阴身的时间通常为49天,在此期间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能请僧人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更好的去处。因此,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虽然有用,但那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亡灵托生的类别。如果一个人。生前做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若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在中阴身的阶段听到出家人诵经,知道佛经的道理,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民间一般都重视五七的祭扫。五七时,儿女要做水饺,按死者年龄一岁一个,只许多,不许少。上祭时,须在坟前吃完,不能将剩的带回家。六七的祭品由女儿制作。民间有“说一千,道一万,六七不吃家常饭,单等女儿摆筵宴”的俗语。七七祭扫,河南、江苏等地忌供面条,认为面条象征绳索,死者亡灵看到会胆战心惊,六神不安。逢七祭扫,也有例外,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忌四七上坟,原因是“四”与“死”谐音。河南有祭七避子之说。如死者有一个儿子,则一七不祭;死者有两个儿子,则二七不祭。江西顾特乐精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品牌生产厂家,采用国际一流的品牌生产设备,高科技,生产全国知名的骨灰寄存架产品!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 10:34:16&&【】&&【】
上一篇:&&下一篇:
您可能也喜欢:
您可能喜欢这些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上坟五七习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