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芯仿照乡愁写一首诗诗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真正的诗人。  诗时时刻刻熨帖着她的生命,抚慰着她的内心,表达出她全部的感情、性灵、节操和标格,她从不抑制自己美丽的才情、多愁多思的性情,从不以为诗于自己闺中女儿的身份有什么疏隔不妥。女夫子宝钗的敦敦教诲和引导,亦如袭人劝宝玉那般,不过是耳旁风吹吹过,黛玉就是黛玉,诗是她的灵魂,诗就是她这个人本身!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有那么多自发自觉赋就的美丽诗篇,学养渊博宏富、才情不下颦儿的宝姐姐,却只有在众人齐聚的活动中才一展诗才。诗于她,不是本务,反而可能一不小心“移了性情”。诗无入世之用,无非末技旁学。  沉重内敛、“装愚守拙”、恪守礼教、深深服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闺训的正统淑女薛宝钗,是不会自发自觉地用诗作去流露真性情,去表达自己曲折丰富的内心的,她的独处闲暇时光,是以针线纺织这些“本务”去充实的。  这些“轻狂事”,唯颦儿常为之。在诗社活动之外,林妹妹有三首长诗,分作于不同的时期。  27回《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え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5回&&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投涕*,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70回&&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三首诗无一例外地印刻着“黛玉式”的多愁善感、婉转风流,但细细品去,区别却也显而易见。  《葬花辞》不乏生气,字里行间,虽有缕缕'愤怨"之绪若隐若现(梁间燕子太无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脉生机却也流转始终。所发的声声质问,清楚明白(红消香断有谁怜,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它的基调,还算明朗有力,诗中之人,也不失青春活力。  起首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扑面而来的漫天花雨,落红气势,虽则令人感叹,却也很壮观很大气,没有一丝颓唐萎靡。这个场面,是美的;这一双看花的眼睛,也是明朗清澈的。而到了后来的《桃花行》,诗中人儿看去的花儿,却已然“雾裹烟封”、一片“红模糊”------那是因为隔着流不断的泪水,泪眼看花花模糊,眼前春色,早已黯然莫辨了.....  《葬花辞》三四两句,“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明媚灵动的春事春物春色,多么生动,多么惹人爱怜。《葬花词》的诗眼,就是“怜春、惜春、恼春''啊!  闺中女儿的一腔伤春愁绪,对风雨摧春的怨愤,和爱春之情,是饱满的、郁勃的,她”手把花锄出绣闺“,走进那暮春的榆柳桃林间,来来回回,收葬落花。她和这暮春景物,是融为一体的。虽然也触景生情,喃喃叩问自身命运,感伤春光短暂春花易逝,但整篇诗声调激扬,而非萎靡颓荡。至于“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甚至有冲破牢笼奋力一博的慷慨自由。  而在《桃花行》中,主人公病体憔悴,人比花瘦,她倦意沉沉,帘拢懒卷,隔着黯然的泪眼,远远地、疏离地看那桃花模糊、春色将阑。  她没有了“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的激越愤怨,也没有了”闺中女儿惜春暮,手把花锄出绣闺”那满含爱怜、收拾落英的情绪,她不再走进浩缈的春色之中去惜花、怜花、葬花,只是在庭院一隅,傍树凭栏,默默哭泣。  《桃花行》的基调,是颓唐的、无力的,气息奄奄,弱似游丝,是洞穿了结局后深深的虚空寂寞,是快走到尽头时黯然回首的无奈无助,是蜡炬熬干了血泪、只剩那一缕憔悴残芯,是春酣欲醒大梦觉、一切归寥落。  “天机烧破鸳鸯锦”,就是黛玉对自己一生那刻骨铭心的爱情行将破灭的惨淡预感。“泪干春尽花憔悴.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沉落到底的无望啊!大幕将落时,那一记戛然的打板声,清晰可闻了。杜鹃凄凄啼唤,也唤不停春归步履速,冷月收葬花魂的时候,就将到来。  我泪已尽,梦已醒,该“自取路,家去歇息了”........  而中间第45回的&&秋窗风雨夕&&,气氛压抑,纠结,满纸的秋风秋雨,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缠绵转侧,回还不已,叫人好不厌烦!好像蚕儿在作茧,好像天地间一张无法挣破的网络缠绕包围着你,令你透不过气来。  这是怎样逼迫狭仄的生存空间,这是怎样徒劳无用的挣扎煎熬!如果说《葬花词》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还只是初初领略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少女触物生悲的联想感喟,到了这里,那无边无际的凄风苦雨,就已然实实在在地包裹在身边,令人倍感寒冷凄凉,不堪应付、无力撑持!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问好七撒MM
  问好七撒MM
  @悲情慧慧 1楼
20:04:00  问好七撒MM  -----------------------------  妹妹好!
  @世外仙姝 2楼
23:26:00  问好七撒MM  -----------------------------  姐姐好!
  楼主还是跳不出赞一个必得贬另一个的窠臼啊。  你来解释一下“宝钗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一字”,“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的看杂书不好,又说我那些好话,我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我长了十五岁,竟无一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  至于【至于“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甚至有冲破牢笼奋力一博的慷慨自由。】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身为奴才的晴雯,都一头碰死不想出贾家的门。黛玉要觉得贾府是牢笼,大可以回苏州原籍啊,敢情老太太留下她是想把她关进牢笼。
  @邯郸夏 5楼
16:56:00  楼主还是跳不出赞一个必得贬另一个的窠臼啊。  你来解释一下“宝钗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一字”,“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的看杂书不好,又说我那些好话,我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我长了十五岁,竟无一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  至于【至于“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甚至有冲破牢笼......  -----------------------------  你太狭隘了,牢笼就是贾府?  至于褒一赞一,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文中评宝钗、黛玉,又有何赞何“贬”?
  @7撒那特斯 10楼
13:09:00  你太狭隘了,牢笼就是贾府?  -----------------------------  狭隘?呵呵,你也知道狭隘?除了对万恶的封建制度的反抗,对吃人的封建论理道德的控诉,你可从红楼梦里读出过别的?动辄跟制度、礼教挂钩,这才是彻头彻尾的狭隘!
  @7撒那特斯
13:09:00  你太狭隘了,牢笼就是贾府?  -----------------------------  @邯郸夏 11楼
14:46:00  狭隘?呵呵,你也知道狭隘?除了对万恶的封建制度的反抗,对吃人的封建论理道德的控诉,你可从红楼梦里读出过别的?动辄跟制度、礼教挂钩,这才是彻头彻尾的狭隘!  -----------------------------  你们都有些狭隘了,…………  其实吧,宝黛俩的“木石前盟”最终的“虚化”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贾府的几个大佬(贾母?!贾政?!王夫人?!)的“包办婚姻”使然,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那万恶的旧社会的腐朽没落!  怎么讲呢?!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吧,贵国今日的所谓的胖蟹(蜥蜴?!)剩世,与《红楼梦》的题材相当相当的类似的了,  “红歌梦”里的呱呱他爹“坏了事”之后,整个奚望(请注意!鉴于贵国的“过滤系统”太强悍了,光有拼音字母是过不了关的了,所以请注意,这个“望”字,是夷文“one”的音译)涛家族的ZZ生命,被判处了死刑的了,…………  一言以蔽之,“红歌梦”通过奚望涛家族3代人的起起伏伏,象《红楼梦》一样勾勒出了一付“君子之泽,3(5)世而斩”的浓墨重彩的图画,…………  如果让我来捉刀,简单的帮“红歌梦”来拟定一、两个回目的话,应该这样写的了——————  汪丽君私进米国零食馆  奚呱呱难回故土桃花源  …………  呱呱他爹惨锁拿秦城狱  蜥蜴那货终乔坐北萍衙  ……  说白了,如果按照“红歌梦”的这些“桥段”来反推《红楼梦》80回之后内容的话,  那么80回之后的“宝黛悲剧”差不多应该是这样的了——————  80回之后,首先宝玉就被王夫人的意思的搬出了大观园的了,这一举动又会让王夫人得不偿失的!因为宝玉搬出了大观园后就意味着他长大了,长大了就意味着他“婚姻大事”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了的,而对宝玉的“婚姻大事”而言,王夫人的话语权是最低的了,最有权利拍扳的首先是贾母、贾政母子了,  简单的探佚一下吧,80回之后当宝玉一搬出大观园之后,贾母老太君就凭自己的地位和影响明确的拍板“宝黛配”的了,  但是  就在这时候,象“红歌梦”里发生了“汪丽君私进米国零食馆”这样的“桥段”一样,在《红楼梦》里也极有可能发生了类似“汪丽君私进米国零食馆”这样的突发事件的,那就是可能是宝玉的好朋友冯紫英发动了一场“暗杀”活动最终功败垂成了,冯紫英应该是“北静王”阵营的“少壮势力”的代表吧,他的“暗杀”对象就一定是北静王的“政敌”忠顺王了,但是这样的行动失败了,还被忠顺王抓到了把柄,这样与冯紫英来往甚密的宝玉也难免的受到牵连了的,  就在同时,贾府“策划”了“探春远嫁”并让宝玉送探春一程,以此来摆脱政治局势上的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又还让宝玉出去“避祸”,  宝玉离家,就意味着宝黛分别了,离家的宝玉可能一度的跟贾府失去了联系的,这使的他的“未婚妻”黛玉担心他的安危而日夜以泪洗面而终于病重不治了,就是说宝黛一别成永诀了
  这里的牢笼应该是指那些使得林黛玉、贾宝玉不能相爱、结合的阻力。
  @谁谓尔无羊 13楼
21:46:00  这里的牢笼应该是指那些使得林黛玉、贾宝玉不能相爱、结合的阻力。  -----------------------------  你倒是说说,宝黛相爱结合的阻力来自哪里?至少在前八十回里,有谁阻碍过他们吗?你该不会认为,相爱就意味着上床吧?宝黛本身,就是封建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你还指望着他们去反对封建制度?
  @邯郸夏 14楼
00:31:00  你倒是说说,宝黛相爱结合的阻力来自哪里?至少在前八十回里,有谁阻碍过他们吗?你该不会认为,相爱就意味着上床吧?宝黛本身,就是封建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你还指望着他们去反对封建制度?  -----------------------------  我怎么可能会让林妹妹去反封建呢?林妹妹在情榜里的评语是情情,也就是说她只关心自己和贾宝玉之间的感情问题,其他不管。  那么这里的牢笼当然也就是指阻止他们相爱、结合的阻力了。  那个阻力是指什么、林妹妹感受到的阻力到底是什么,那不就清楚了吗?  上床是必然的,但首先应该是成亲,那么是什么在阻止他们成亲呢?那不就是牢笼之意吗?
  @谁谓尔无羊 15楼
10:34:00  我怎么可能会让林妹妹去反封建呢?林妹妹在情榜里的评语是情情,也就是说她只关心自己和贾宝玉之间的感情问题,其他不管。  那么这里的牢笼当然也就是指阻止他们相爱、结合的阻力了。  那个阻力是指什么、林妹妹感受到的阻力到底是什么,那不就清楚了吗?  上床是必然的,但首先应该是成亲,那么是什么在阻止他们成亲呢?那不就是牢笼之意吗?  -----------------------------  那阻挡宝黛相爱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我理解成贾府的家长,王夫人之流,楼主说我太狭隘。根据对楼主一贯的认识,我想到楼主之意该是指“万恶的封建礼教”,你又表示反对。那这个“牢笼”到底是什么?其实红楼梦里根本没什么牢笼,牢笼是在某些人的心里而已。
  @邯郸夏 17楼
11:22:00  @谁谓尔无羊
10:34:00  我怎么可能会让林妹妹去反封建呢?  ————————————————————  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多个丫鬟婆子伺候着,爱情上稍遇到点小不如意,就开始反对什么封建制度伦理道德,这样一个林黛玉,我只能说她“无耻”!  -----------------------------  那么你呢?!  你对贵国的ZZ制度不是也是…………你不是也不敢怎样,最多只是“腹诽”吗?!
  @谁谓尔无羊 13楼
21:46:00  这里的牢笼应该是指那些使得林黛玉、贾宝玉不能相爱、结合的阻力。  -----------------------------  确实,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理下去的话,  假设一下吧,那个“牢笼”并没有障碍宝、黛的“好事”的话,那么宝黛俩似乎就会对“牢笼”有多少什么强烈的抗拒的了,  从这一点上讲,宝黛等人受到时代的、阶级的局限,难免的会有“弱骨病”的了,与他俩的偶尔的对“牢笼”的抗拒相比较,狠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俩对“牢笼”的态度是妥协的!!  当然了,《红楼梦》后来必然会象今日刚刚落幕的ZZ大戏“红歌梦”的一些“桥段”那样发展的了,  《红楼梦》里发生了类似“汪丽君私进米国零食馆”那样的严重的ZZ事件之后,使的宝玉被直接的卷进了ZZ斗争的漩涡之中了,这样,随着宝玉的离家“避祸”使的宝黛分别,从此一别成永诀了,  又随着类似“呱呱他爹惨锁拿秦城狱”的事情发生,即贾府被抄家后败落,那么具体到宝玉,表现在他身上的对“牢笼”的抗拒会渐渐的多于对“牢笼”的妥协的!!
  那么宝黛俩似乎就会对“牢笼”有多少什么强烈的抗拒的了,  ++++++++++++++++++++++++++++++++++  那么宝黛俩似乎就不会对“牢笼”
  @邯郸夏
11:22:00  @谁谓尔无羊
10:34:00  我怎么可能会让林妹妹去反封建呢?  ————————————————————  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多个丫鬟婆子伺候着,爱情上稍遇到点小不如意,就开始反对什么封建制度伦理道德,这样一个林黛玉,我只能说她“无耻”!  -----------------------------  @冒魔仙6猫摸先 18楼
11:42:00  那么你呢?!  你对贵国的ZZ制度不是也是…………你不是也不敢怎样,最多只是“腹诽”吗?!  -----------------------------  别净说些没用的。你怎么知道我最多只是腹诽?我还要求他们全部下台接受审判呢!  宝黛为什么要反封建?反封建首先就是打破他们的特权。至少从前八十回看,宝黛就是封建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把下人全遣散了,让贾府主子们自己养活自己,你看看宝黛答不答应!  封建道德虽然禁止自由恋爱,但没有不让他们结婚!就算真像某些人说的,王夫人反对,可这是王夫人个人的喜好,跟制度有什么关系。
  @邯郸夏 16楼
11:10:00  那阻挡宝黛相爱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我理解成贾府的家长,王夫人之流,楼主说我太狭隘。根据对楼主一贯的认识,我想到楼主之意该是指“万恶的封建礼教”,你又表示反对。那这个“牢笼”到底是什么?其实红楼梦里根本没什么牢笼,牢笼是在某些人的心里而已。  -----------------------------  其实你只要将你这最后一句话改一下就该知道最准确的答案了,那个牢笼就在贾宝玉、林黛玉自己的心里。
  @邯郸夏
11:10:00  其实红楼梦里根本没什么牢笼,牢笼是在某些人的心里而已。  -----------------------------  @谁谓尔无羊 22楼
12:50:00  其实你只要将你这最后一句话改一下就该知道最准确的答案了,那个牢笼就在贾宝玉、林黛玉自己的心里。  -----------------------------  我还真没看出来宝黛心里有什么牢笼。宝玉是一直认定将来是要跟黛玉同死同归的。而黛玉也只是感叹自己父母双亡,婚姻大事没人为自己做主而已,这跟制度没有关系。  同样,黛玉也从来没有发出“他妈妈不喜欢我”的感叹。王夫人厌弃林黛玉,纯粹是某些读者的意淫。  道德本身就是对人行为准则的规范,谁都要受到道德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道德比制度稳定且更可持续。即便今天,道德也不鼓励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恋爱。  所以,宝黛心里没有牢笼,牢笼只存在于像楼主这样一部分读者的心里。
  @邯郸夏 21楼
12:32:00  别净说些没用的。你怎么知道我最多只是腹诽?我还要求他们全部下台接受审判呢!  -----------------------------  在网上发点牢骚扰只能叫“腹诽”,你还以为你在举着牌子游行街示威?你以为在网上被删了几篇贴子就是“不惧生死”的证明?如果这会子你发点牢骚就让你失业,房产没收,哪怕就扣你几百块钱,让你感受点真刀实枪的损失,你马上就瘪了!你去把你的要求具体化,行动化点呀,你要真这样,在网上勇敢的叫键盘侠!
  @邯郸夏  有一道关叫做情关,有一种鸟叫做金丝鸟。
  @邯郸夏
11:10:00  其实红楼梦里根本没什么牢笼,牢笼是在某些人的心里而已。  -----------------------------  @谁谓尔无羊
12:50:00  其实你只要将你这最后一句话改一下就该知道最准确的答案了,那个牢笼就在贾宝玉、林黛玉自己的心里。  -----------------------------  @邯郸夏 23楼
13:54:00  我还真没看出来宝黛心里有什么牢笼。宝玉是一直认定将来是要跟黛玉同死同归的。而黛玉也只是感叹自己父母双亡,婚姻大事没人为自己做主而已,这跟制度没有关系。  同样,黛玉也从来没有发出“他妈妈不喜欢我”的感叹。王夫人厌弃林黛玉,纯粹是某些读者的意淫。  道德本身就是对人行为准则的规范,谁都要受到道德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道德比制度稳定且更可持续。即便今天,道德也不鼓励两个十三四岁的......  -----------------------------  就算是“他妈妈不喜欢我”又怎样呢?!  但是!“他奶奶喜欢我”!  这个事情,跟“牢笼”没有多少联系的  宝黛悲剧的主要的原因是  比什么“包办婚姻”这样的“牢笼”更大的“牢笼”,谓之“剩世制度”!  不是吗?!  类似于贵国的所谓胖蟹(蜥蜴?!)剩世,…………还有嘛啊?!“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
  @邯郸夏
12:32:00  别净说些没用的。你怎么知道我最多只是腹诽?我还要求他们全部下台接受审判呢!  -----------------------------  @悲情慧慧 24楼
14:13:00  在网上发点牢骚扰只能叫“腹诽”,你还以为你在举着牌子游行街示威?你以为在网上被删了几篇贴子就是“不惧生死”的证明?如果这会子你发点牢骚就让你失业,房产没收,哪怕就扣你几百块钱,让你感受点真刀实枪的损失,你马上就瘪了!你去把你的要求具体化,行动化点呀,你要真这样,在网上勇敢的叫键盘侠!  -----------------------------  真是小人眼里无君子。  “腹诽”啥意思你知道吗?先去查查字典再来说话!在网上发牢骚也比奴才和懦夫强。表达诉求的方式多得很,在网上唤醒更多的人,让真相大白天下,自然有上街的那一天!  盲目上街送死,那不是勇士,是二货!
  @邯郸夏 27楼
20:06:00  真是小人眼里无君子。  “腹诽”啥意思你知道吗?先去查查字典再来说话!在网上发牢骚也比奴才和懦夫强。表达诉求的方式多得很,在网上唤醒更多的人,让真相大白天下,自然有上街的那一天!  盲目上街送死,那不是勇士,是二货!  -----------------------------  你听得懂人话嘛?人家说你就知道“腹诽”,这个“腹诽”不是狭意上的肚子里抱怨不敢说出来,在论坛上说腹诽是指只会在网上发点牢骚扰而已,难道还说错你了嘛?笑倒了,你还要求什么下台呢,这不是在网上发点牢骚还能是什么啊?你所面临的风险不过是被删了几个贴子,还搞得多么临危不惧似的,什么谁删了你的贴子就是“千古骂名”,网上像你这类牢骚多的是,网上英雄网下狗熊还敢贴金为唤醒呢,真是自大到不知所谓!这会子在网上发点牢骚就请你去喝茶,没收你家产,你也这么勇敢去唤醒去吧!
  @冒魔仙6猫摸先  大观园本身就是一只鸟笼,里面住着的那些女子们都是金丝鸟;探春不是说过嘛,但凡能够出去,她是一定会出去的;这不就是表现出了一种冲出牢笼的想法吗?  林妹妹的《葬花词》所表现的内容里不是就有着同样冲出牢笼的思想吗?区别在于探春是从理想的角度去表现这种想法,林妹妹是从爱情的角度去表现这种想法。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看看,都写成这样了,还不能这么理解吗?  那么是谁逼她的呢?林妹妹并没有直接说是王夫人等人逼她,也没有说是封建制度逼她,那是谁在逼她呢?  那是一种无形的压迫、无形的牢笼。  如果她的运气好,将来能够和贾宝玉成亲,那么这个鸟笼不就自然地不存在了吗?什么都不需要改变呀,既不关王夫人的事,也不关封建制度的事,不是吗?只要他们能够相亲相爱、夫妻双双把家还就行了。
  @谁谓尔无羊 29楼
21:49:00  冒魔仙6猫摸先  大观园本身就是一只鸟笼,里面住着的那些女子们都是金丝鸟;探春不是说过嘛,但凡能够出去,她是一定会出去的;这不就是表现出了一种冲出牢笼的想法吗?  林妹妹的《葬花词》所表现的内容里不是就有着同样冲出牢笼的思想吗?区别在于探春是从理想的角度去表现这种想法,林妹妹是从爱情的角度去表现这种想法。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看看,都写成这样了,还不能这么理解吗?  ......  -----------------------------  林MM(和宝玉)最明显的一点是对那个牢笼有了一个抗拒的表示了,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相比较而言,宝JJ的那什么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太不怎么样了,  我以前举个"风流大将军"陈赓的例子的,也只有到了陈大将军所处的"大革命"的时代,他才会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的了,  狠明显的,是不能要求宝黛俩象陈大将军那样去"革命"的,在当时的状况之下,宝黛俩的表现已经蛮不错了的,尽管在前80回里,宝黛俩甚至离开了牢笼就不可能存活的,但是这只能算时代的历史的局限
  @邯郸夏
@悲情慧慧  二位碰到林妹妹或袭人的贴必然都是战斗状态啊。。提醒一下注意用语。也请尊重楼主的贴子。
  @谁谓尔无羊
21:49:00  @冒魔仙6猫摸先 30楼
22:57:00  林MM(和宝玉)最明显的一点是对那个牢笼有了一个抗拒的表示了,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  湘云要去迎春屋里为邢岫烟出气,黛玉开口便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报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呵呵,她对这个牢笼就是这么抗拒的?  至于宝玉是不是反封建,就更不用说了,去看看第三十六回一大段“武死战文死谏”的高论。  我听见说宝黛反抗封建制度就可笑。他们反对封建制度,是想执行什么制度?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邯郸夏 31楼
23:18:00  我看你不只是听不懂人话,连思路都不是人的思路。在网上告诉更多的人真相就是腹诽?只有上街举牌充一次二货就不是腹诽了?这话也只有你说的出来。你知道我在网下是什么样子?我被删帖封号的时候多了,而你,除了骂人被封被删还有过别的吗?我没有封自己为勇士,但自以为比你光彩得多!在你慧慧面前,我确实有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我就是网上要求共匪下台了,你敢吗?只怕你磕头谢恩都来不及呢。   -----------------------------  你有人的思路?你以为你是啥高层,核心机密的掌握者?人们原来不知道的真相是靠你来传播才知道的?你以为像你这样骂骂ZF就叫传播真相了,就是在做先烈或民族英雄了?就把自己当成养尊处优,却忧国忧居民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进步人士?提游街是代指具体的行动,并不是说只有游街才叫行动~~
你比那些为数众多的生活不如意,牢骚特多的网络愤愤还不如!人家不会把在网上“敢说”被封做为吹嘘的资本,更不会弱智到用网络上的空喊证明自己勇敢的!这个社会从来不缺键盘英雄,缺的是现实的勇者,做不了现实勇者也没啥,成天整的跟民族英雄/先驱似的就恶心了!
  @邯郸夏 33楼
00:40:00  -----------------------------  呵呵,  好象在这楼里,就你一个人在“得瑟”,  而其他人,似乎对宝黛们有过“冲破牢笼”的想法,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当然了,具体的因为啥使的他们要去“冲破牢笼”的原因,还是有所不同的,是因为爱情婚姻?还是因为前途命运?关于这个还是有争论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冲破牢笼”了  但是!在你的眼里呢,宝黛俩成了可耻的“寄生虫”了!只可惜这个是你的“得瑟”,完全的是为反对而反对罢了!  再说“冲破牢笼”吧,其实用120回的本子,暂时的把后40回续貂的部分情节诸如“掉包计”也作为一个证据吧,…………尽管现在,后40回已经明确的被认定了是续貂的,但是因为它从西元1791年开始流传已经200多年了的,所以它的一些影响至今并未都消除的,特别是“掉包计”虽然设计的狠拙劣的但是还是影响了一部分读者的,他们至今还是受此影响黛玉是“包办婚姻”给逼死的,黛玉因为自己的爱情婚姻的悲剧性结局是对那个“包办婚姻”有所抗拒的,甚至不惜一死了之!  这不是狠清爽的吗?!受到后40回续貂的一些情节的影响,而认定黛玉的爱情婚姻的悲剧,认为她的“冲破牢笼”的举动是对“包办婚姻”的无声的控诉!!  当然了,这个观点,本身的从120回的本子来看的话,还是站的住脚的,但是呢正是因为后40回只是续貂而已它甚至已经违背了原著者的本意了的,所以既然否定了后40回续貂那么这个观点也就基本上不成立了的  还有一个观点,即如果完全的抛弃后40回续貂不受其干扰的话,那么按照原著者的本意去探佚后文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按照曹雪芹的本意,宝黛俩悲剧性收场的原因并不会是简单的什么“包办婚姻”造成的了,甚至在曹雪芹的设计里,如果不是一些重大的ZZ事件发生而使的贾府受到冲击进而最终抄家败落的话,那么宝黛俩在贾府是被看着“天生的一对”的了,他俩会比较顺利的成为俩口子的,但就是因为波及到贾府的重大的ZZ事件的发生,在客观上使他俩的“好事”终于“虚化”了,  如此,宝黛俩当时同样的会对“牢笼”有所抗拒的了,而且这个“牢笼”还变成了一个大“牢笼”了,  至于把“冲破牢笼”跟什么“反对封建”划等号,那只能证明你的思路的混乱!  《红楼梦》、《儒林外史》,包括《聊斋》,都是万恶的旧社会的小说家的作品,所以必然会这样的和那样的毛病的,必然的会受到历史的阶级的局限的!  比如说《儒林外史》吧,按照胡适的“考证”,甚至作者吴敬梓最终成为“屌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秦淮河上嫖妓花光了所有的银子,但是!这不影响《儒林外史》这本书里的“反抗意识”的,  《红楼梦》同样如此!
  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  对于宝黛俩,  是绝对不会去放大他俩身上的“妥协性”的,因为那是历史的阶级的局限而已  相反,按照“唯物史观”要善于发现并且要肯定宝黛身上的“叛逆性”的
  @悲情慧慧   就此打住。你恶心你的,我可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什么民族英雄时代先驱,只是在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而已。网络改变中国,我只是在为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尽一份微薄之力。
  @冒魔仙6猫摸先 35楼
09:53:00  呵呵,  好象在这楼里,就你一个人在“得瑟”,  而其他人,似乎对宝黛们有过“冲破牢笼”的想法,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  ——————————————————————————  你好像没有回应黛玉的“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和宝玉的“将来弃君于何地”哦。  一个人怎么了,这是在辩论,也不是打群架。多数人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口口声声冲破牢笼,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连牢笼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还是等你们统一了对牢笼的定义再判定宝黛是不是要冲破牢笼吧。  我没有把“反封建”跟“冲破牢笼”混为一谈,只是说宝黛既未要冲破牢笼,更没有反封建。说宝黛叛逆,我一百个赞成。就像中学生逃学,不听话,总有出格的举动,你可以说他叛逆,但硬要跟什么牢笼社会制度挂钩就纯属瞎扯了。
  看来我们必须先要把林妹妹关进大牢,然后再谈问题了!
  @邯郸夏 38楼
12:57:00  冒魔仙6猫摸先
09:53:00  呵呵,  好象在这楼里,就你一个人在“得瑟”,  而其他人,似乎对宝黛们有过“冲破牢笼”的想法,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  ——————————————————————————  你好像没有回应黛玉的“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和宝玉的“将来弃君于何地”哦。  一个人怎么了,这是在辩论,也不是打群架。多数人的观点就是正......  -----------------------------  我都不知道你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宝黛俩合计好一起离家出走(甚至去“闹革命”)才能叫“冲破牢笼”吗?!说了一两句“感谢ZF、感谢party”的话就不配“冲破牢笼”而只能在牢笼里呆着吗?!  曹雪芹在开头第一回里还在一再的声明自己全是“歌功颂德”的文字呢,你能因此否定他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反抗意识吗?!  宝黛身上当然的有“妥协性”的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慢慢长大,他们越会觉查到那牢笼给他们的窒息感越来越重的,…………  宝玉,  就不用讲了的,后文他会“悬崖撒手”的,这难道不算是“冲破牢笼”的一种方式吗?!  黛玉,不是说了吗?!即使按照后40回续貂的那些情节,说林MM想“冲破牢笼”都是站的住脚的了,  当然了,因为后40回续貂不靠谱,这个说法也就不成立了,后文的大概情节应该是宝黛订婚后不久因为突发性事件牵扯到宝玉了,宝玉不得不离家避祸而最终宝黛俩一别成永诀,  脂批怎么说的?!  “《牡丹亭》中伏黛玉死。(元妃)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呵呵,《牡丹亭》,你不会不知道她吧?!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我想写一首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