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坐月子18天可以出去吗出去能穿高跟鞋吗?

出了月子哺乳期可以穿高跟鞋吗?_百度宝宝知道10个方略 坐个无痛月子|产后|坐月子|运动_新浪育儿_新浪网
10个方略 坐个无痛月子
  妊娠痛、分娩痛,宝宝终于呱呱坠地了,产后痛又要开始了。难道做妈妈的过程中,疼痛真的不能摆脱吗?也不。只要你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坐一个无痛月子完全可能哦。
  下面就针对产后最可能会出现的10种产后疼痛,介绍一些相应的应对方略,帮助您化解这些恼人的疼痛,让整个月子都无痛。
  疼痛1:腹痛
  产后2~4天子宫反射性收缩,引起下腹部一阵阵疼痛,特别是在喂母乳时疼痛更明显。子宫收缩的目的是防止子宫出血过多,并促进恶露排出,疼痛一般在产后3~4天自然消失。
  应对方略:
  1。如果痛感轻微,不必理会,顺其自然好了。
  2。痛感明显者可轻轻按摩小腹,或用热水袋热敷。
  3。痛感较重甚至影响休息或睡眠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量止痛药或镇静药。
  4。在中医指导下服用益母草膏或生化汤,有助于减轻疼痛。
  疼痛2:会阴痛
  产后从阴道一直到直肠部位都可能有痛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些部位是胎儿娩出时的必经之地,导致这些部位的肌肉因扩张而出现轻微肿胀;另一个则见于分娩时进行了侧切缝合,如果使用了真空吸引术和产钳,则肌肉肯定会受到更多伤害,痛感也会更重些。
  应对方略:
  1。产后立即冷敷,对会阴处的恢复很有帮助。
  2。坐浴。
  3。疼痛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斟酌使用止痛药。
  疼痛3:阴道痛
  多见于胎儿较大者,当其从狭窄的阴道娩出时,迫使阴道组织过度扩张与伸展,造成淤血和损伤,从而留下产后阴道痛,发笑或大声说话时痛感更明显,往往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轻。
  应对方略:
  1。温水坐浴。
  2。用纱布包裹碎冰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
  3。疼痛剧烈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
  4。避免对疼痛部位产生压力的姿势,睡眠宜取侧卧位。
  5。站或坐不要太久,坐时可在臀部垫个软枕头,或坐在中间有凹陷的坐垫上。
  6。做促使阴部组织恢复的运动。方法是做憋尿动作,以收紧阴部及肛门附近的肌肉,持续8~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肌肉,并持续几秒钟,每天做20次。
  疼痛4:耻骨痛
  不少新妈妈产后下蹲、拿重物或排便时,感觉耻骨处疼痛,重者甚至迈不开腿,用不上劲。这是因为胎儿娩出时损伤了耻骨和周围韧带所致,一般数周内恢复正常。
  应对方略:
  1。孕期减轻活动,注意休息,防止孕期耻骨分离。
  2。产前发现胎儿过大,可考虑剖宫产。
  3。采用弹性附带固定骨盆,帮助耻骨恢复。
  4。少做上下楼梯或走斜坡路的活动。
  5。走路时放慢速度,步幅不宜过大,避免加重耻骨损伤。
  疼痛5:尾骨痛
  一些新妈妈在仰卧、坐位或用力如厕时,感到脊柱最下端疼痛,特别是坐在硬物上痛感会加重。主要见于产妇骨盆偏狭窄,或胎儿头部过大,分娩时胎头通过产道时将尾骨及肌肉挤伤。一般在分娩后一两个月内逐渐减轻。
  应对方略:
  1。胎儿过大(超过4千克)或孕妇骨盆狭窄,分娩时及时采取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手术。
  2。疼痛处热敷。
  3。不要仰卧,坐时避免与硬物接触,垫上柔软的垫子或橡皮圈。
  疼痛6:肌肉痛
  分娩时较长时间猛烈用力,造成肌肉组织或韧带过劳。加上失血引起血气两虚、周身毛孔张开,容易使风寒侵入体内,引起肌肉酸痛,尤其是两腿间的肌肉疼痛更为显著。一般数日内可以痊愈。
  应对方略:
  1。注意保暖,寒冷季节尤然。
  2。月子里尽量不接触凉水,以免寒邪侵入肌肉。
  3。在疼痛部位搽抹红花油。
  4。按摩。
  5。热水浴。
  疼痛7:乳房胀痛
  分娩后2~3天,乳房逐渐充血、发胀,分泌大量乳汁。如果乳腺管尚未完全畅通,致使乳汁不能顺利排出,或者乳汁分泌过多超过宝宝需求,就可潴留于乳房内,引起乳房发胀与刺痛。
  应对方略:
  1。及早喂奶,尽量让宝宝吸空乳房。
  2。热敷或向乳头方向按摩乳房,帮助乳腺通畅。
  3。奶水过多时可用吸乳器吸出,也可用手挤,方法是:洗净双手,握住整个乳房,均匀用力,从乳房四周轻柔地向乳头方向按摩挤压,待乳汁排出后就轻松了。
  疼痛8:足跟痛
  产后足跟痛,中医学归咎于产后肾虚,加上经常赤脚使足跟外露,或常穿硬底、弯曲度高的高跟鞋,使产后本已虚弱的足部肌肉不能得到休息,气血失于温养而不流畅,就很容易导致足跟痛。
  应对方略:
  1。产后3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
  2。穿凉鞋或拖鞋时最好穿上袜子。
  3。请中医师指导,采用以补肾为主的食疗和药疗,积极调养。
  疼痛9:手腕痛
  由于孕产期体内荷尔蒙变化,引起手腕韧带水肿,肌腱变得脆弱;加上抱宝宝的姿势不当、时间太久,造成手腕肌腱劳伤,医学称为“腕管综合症”,俗称“妈妈腕”。
  应对方略:
  1。注意保暖,尽量不接触凉水。
  2。抱宝宝的姿势与手法要正确,避免单手抱,不要抱得太久,不要过分依赖手腕的力量,将宝宝靠近自己的身体,以获得较佳的力学支撑。
  3。坚持锻炼,如多做大拇指与手腕的弯曲、伸直、外展、内收等动作。
  4。必要时采用超短波或红外线理疗。
  疼痛10:膀胱痛
  多见于产程过长、排尿不顺畅、尿液积在膀胱内无法排出的产妇。另外,剖宫产后放置导尿管发生了细菌感染,引起膀胱发炎,也可诱发疼痛。
  应对方略:
  1。减少喝水量。
  2。导尿或进行排尿训练,及时排空膀胱。
  3。膀胱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4。多喝水促进细菌排出。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王妃产后10小时抱女优雅亮相,不坐月子真的没问题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妈妈网特稿》万众期待的小公主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想想英国皇室几十年终于盼来一个公主也是不容易,掌声鼓励!咱们大中华的民众也十分替英国皇室开心,虽然咱们比较关心的是为何凯特王妃不坐月子呢?中国大妈简直是用生命在为王妃担忧啊!女人生完孩子就要坐月子才不会落下一身病痛,外国女人和中国女人还不都是人,月子一定要坐?
  中国大妈现在用着高端智能手机,插着充电宝刷着朋友圈,谁家生了孩子对于中国大妈来说比吃饭更重要!于是她们看到了如下的一则火热消息:
  凯特王妃产后10小时优雅亮相
  英国剑桥公爵夫人凯特王妃于当地时间5月2日上午8时34分顺利产下一名女婴,体重8磅3盎司(约3.7公斤),英国媒体及民众一片欢腾。在生产完公主不到10个小时后,也就是当地时间2日下午6点,抱着小公主与剑桥公爵威廉王子,离开位于西伦敦的圣玛丽医院时在门前站了一会,向等候的民众和媒体人挥手问好。
  小公主裹在白色的毯子里,全程闭着眼睛,似乎在妈妈的怀里安静地睡觉。凯特穿着白底印黄色小花的连衣裙,精神看上去相当不错。
  于是一大波中国大妈惊呆了,集体隔空对话凯特王妃:哎哟,凯特啊!你现在要做月子的,不能见风、不能化妆、不能抱小孩……
  小编综合了大妈们的月子忠告,得出以下结论:
  1、穿什么裙子啊!手臂和腿都露在外面了,进风了以后关节痛啊,凯特要听话!
  2、月子帽呢?不戴月子帽会进头风,以后常常头痛啊,老了你就知错了!
  3、居然穿高跟鞋!说好的月子鞋呢?腿要废了!!
  4、单手抱娃!月子怎么可以抱娃!完了完了,连手都得废了!
  5、化妆做头发!还喂母乳不?居然化妆卷发,母乳不能喂了,肯定有毒!
  中国大妈视为神圣的“坐月子”
  从社会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
  坐月子的目的是在这段期间内作适度的运动与休养、恰当的食补与食疗,能使子宫恢复生产前的大小,气血经过调理也都能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将不好的体质在这段时间慢慢改变过来。
  在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妈妈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得不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坐月子是中华习俗里面争议最大的,长久的传统熏陶,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月子习俗已然深入人心,纵使再多的科普都顶不过老人嘴里那一句“我是为你好”。
  小编说说:
  小编在生完孩子之后遵循了坐月子的“精神”,每天由家婆监管,愣是在家里窝成了一坨肉团、产后抑郁严重、每天按要求吃完一锅饭喝光一桶汤,裹上棉被躺在床上。那一刻,我在想,那一股一股的头油味是谁传过来的?啊……是我!
  年轻妈妈视为恶梦的“坐月子”
  80、90的妈妈渐渐地对“坐月子”不那么讲究,把中国大妈们气得快发疯了!年轻妈妈直接把坐月子归到陋习中去,提倡科学坐月子:
  1、肯定要洗头洗澡,妈妈干净宝宝才健康。古代卫生条件有限,所以才会流传下坐月子不能洗澡的旧规。
  2、一定要刷牙,月子里不仅能刷牙,而且需要刷牙,需要比平常时更注意口腔卫生。产妇产后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口腔感染。
  3、不能不食盐,只是宜清淡些,摄入盐量过多容易增加肾脏负担,但是如果完全不吃盐会导致体内水电介质失衡。
  4、蔬菜是必须的,而且需要多吃。蔬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产后早吃多吃有利于保持肠道通畅,促进产后早日排便,
  5、下床走动很有必要,坐月子是让妈妈在床上躺一个月,可是这种做法对妈妈的身体恢复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可能导致淤血积存在身体,不能更好排出。
  小编说说:
  其实年轻妈妈不是排斥“坐月子”,而是从科学角度排斥“坐月子的陋习”,月子不应该是传统观念里的一个月,而是应该算产后6周(42天),这是因为女性生完宝宝后一般需要42天左右的时间让自己恢复。
  坐月子不是一个死规矩,而是一个理念,就是讲究身心健康: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洗就洗,该动就动,注意卫生,营养、休息和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坐月子可千万别把自己套进死框框里去!
  中国大妈VS凯特王妃的月子争议
  坐月子是中国人的习俗,不能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质疑外国妈妈为什么不坐月子,除了大家都是女人外,没有一点可比性。
  凯特王妃的“坐月子风波”引出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同样生活在地球上,都是女人,国外产妇生子后都不坐月子,我们也没必要这么娇气;另一种认为:坐月子是传统,就得按照老方法踏踏实实地过好42天的月子生活,少碰凉水,别吹凉风。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将事物极端化。医学认为产妇经历过十多个小时的生产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需要在产后一段时间进行休养和保养。产妇在分娩后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适当的休息辅以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是有助于身体复原的。
  据英国媒体称,凯特王妃在产后将由父母照顾休养至少3个月,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马上就投入工作或娱乐休闲中。所以,产后一段时间进行身体的调养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小编说说:
  俗话说“一方水养一方人”,长年累月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导致人体的某些机能在适应能力方面有些差别。从人类生理结构角度来说,女性怀孕期身体的调节和变化是相同的,因此生完孩子都必须休养、调理身体。因为西方人常年高蛋白摄入、运动量较大,身体体质也比中国人强壮些,所以西方女性并没有坐月子的习俗。
  但这不等于西方人不坐月子就一点事都没有。有专家认为:“相关资料显示,很多西方女性步入中年之后各种妇科疾病的患病几率比我国女性多,尤其是乳腺癌的比例。”这些都间接证明了,产妇产后恢复期的休息与保养正确与否,跟女人的一生的健康都密切相关。
  ——妈妈网原创资讯
  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可关注&妈妈网&微信获取!还有大波妈友福利等着你哦!
  如何关注: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妈妈网&or&mama_cn& 即可爱美妈妈产后别急于穿高跟鞋_月子禁忌_妈妈网
爱美妈妈产后别急于穿高跟鞋
  在孕期,大多数女性为了保护胎儿都会舍弃。那么,在生完孩子后,是否就能重拾告别已久的高跟鞋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宋卫东副教授表示,产后并不代表身体恢复到产前一样,最好产后一年后才穿高跟鞋。
  产后韧带恢复没那么快
  怀孕后,女性穿高跟鞋要比一般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宋卫东介绍,间,雌孕激素水平的提高以及内分泌等的改变,会使关节韧带的胶原分解增加,使得关节韧带的胶原含量减少,胶原纤维排列变得稀疏,相应地会令骨盆及其他关节的韧带变得松弛,为作准备。“通常产后3周,人体的激素水平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但这并不代表人体的韧带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宋卫东表示,这些韧带要完全修复或恢复到完全正常的水平,至少要3月到1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产后的到一年的时间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别),女性足部、骨盆及腰部的韧带都处于一种相对松弛的状态。
  太早穿高跟鞋腰腿受累
  宋卫东表示,产后的女性过早穿高跟鞋,会对女性的关节韧带、肌腱等运动系统造成一定的健康挑战。穿高跟鞋的时候,身体60%重量需要前脚掌支撑,久而久之,容易出现跖骨痛、拇外翻和踝扭伤;同样地,穿上高跟鞋后,骨盆前倾、重力线前移,为了维持稳定,势必采取挺胸、翘臀、腰后伸等姿势重新建立平衡。由于过度的腰后伸,使腰背肌收缩绷紧,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腰背肌、关节囊及小关节易发生劳损,产生腰背痛。另外,长期的屈膝行走,易出现膝前痛和关节炎症状。
  有显示,孕妇中有约50%会并发下腰及骨盆的症状,如果产后过早穿高跟鞋很有可能会加重下腰及骨盆肌腱和韧带的劳损。因此,产后3个月到一年内,不建议经常穿高跟鞋,如果一些场合必须要穿的话,一天不能超过两小时。另外,由于产后全身韧带较松弛,鞋跟高度不宜超过4cm,否则踝关节扭伤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文/羊城晚报记者 谢哲 通讯员 王海芳&&刘文宙
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月子第一天出去头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