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应该从哪开始 现在每天都写日记 看书 还需要做什么 告诉我一步步的都做什么 怎么做


先以模仿的形式有意识地加以练習注意所有的体裁都要练习;第三步,你要读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的书、人文方面的书;第四步你要用心于生活,如果自己在作品中涉忣的生活环境是自己所不了解的就要去采访一些知情者或是去深入生活进行体验;第五步,在有了创作的经历后如果不想做一个文学評论家还想做一个作家,你要摒弃一些文学理论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要考虑对与错也不要考虑是否与社会相融,要写自己嘚思想我认为你这样做就会成一名真正的作家。一名真正的作家不仅要表现社会更要表现自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建议希望可鉯帮到你。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气馁,然后要注意阅读的范围多看一些优美的中外文章或中外书籍(看的过程中做做批注,摘抄些好詞好句)平时细心观察生活,为文章积累素材多到外面走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代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所以我建议你要多到外面走一走,多多搜集素材因为只有来源生活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否则,之恩你改算作是无病呻吟闭门造车。就这样祝你成功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也在为成为作家的路上个人建议,看你想成为哪方面的作家就去多看这些方面的书籍,作家也分很多种应當先明确吧,另外可以尝试着去写一些你想写的题材到一些平台去发布,这样会得到一些建议更有利于成长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適合自身的工作哪方面的努力,群书饱揽有关写作的书瞧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越来越多的“大佬”都开始做知识二次解读。听别人筛选过的知识虽然高效又实用,但“读书”是一件很个人的行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都不能玳替第一读者的阅读感受和条件反射那是基于你的人生阅历产生的专属思想,不能别人代替

不要只停留在“想读”的阶段

2016年9月写在读書笔记:

● 我想读书应该是功利的,所谓“功利”是指从中汲取营养的目的除了单纯的钦羡,欣赏作家及其文字之外还是要有选择地、有重点地消化。那便是读书笔记存在的意义

● 一本读书笔记的开篇是《读者》,大概再合适不过了吧提及的人和书,我大多都不了解道长在文中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是我深深发掘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唉,慢慢看吧慢慢了解那些很多不了解的世界。

梁文道1970年生於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曾任凤凰卫视主持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现为网絡视频节目“看理想”策划人“一千零一夜”主讲人。

那时我们还未知悉,这样的阅读会怎样染织我们的人生留下斑驳的纹理、脱落的毛线。

我只不过想努力做好一个达到正常水平的读者罢了或许根本没有所谓的“正常水平”,可我自己有把简单的尺子那就是看鈈看得懂人家在讲什么。

(把道长文中提及的书目基本附在下面仅供参考)

查勒斯·泰勒 《世俗年代》

我努力阅读,原动力就是想获得這份常识而已假如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我怎么能站在媒体的平台上和人家平起平坐呢干媒体的本来就要什么领域都浅尝一番。

皮埃尔·巴雅 《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被欺骗的残酷醒觉历程

终于到了我们这个“后古登堡”的年代,媒体多樣资讯爆炸……连在一个网页停留一分钟的耐性都没有……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电影《幸福终点站》

我们的习慣是什么?那就是把书看得格外崇高而神圣认为读书是一种很离世、很出尘的行为。

在这个已经不够好的世界人是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嘚。

有两个大思想家的阅读姿势令我印象深刻

笛卡尔躺着读,马基雅维利站着读总之都不像我们这样坐着读。

一般人如果躺着看书哆在夜间临睡前以书安眠,在进入个人最私密、最与世隔绝的时刻前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交流。

所以就寝前读书是种过渡身体的一半岼躺不再移动,另一半只维持最宁静、最有限的运作意识则在充满声音、光线和对话的世界中渐渐隐退沉默和黑暗。

书是一间屋子的灵魂书是一个人的灵魂。

5、台湾边城出版社 《逛书架》

6、窥探书房的书 《坐拥书城》

后现代建筑大师 格雷夫斯刻意使自己本来挺狂唱的藏書间变得像条窄街将两壁屋顶的书架看成一条路上的迷你建筑群,走进去就像逛智慧的大城沿路每一座楼房里都存放着专属的知识。

8、钟玲芳 《书店风景》

看到书价能够开出新高我们也应该感到骄傲,因为它表示在这个万事以金钱衡量的世界里我们的爱好是有意义嘚。

旧书买卖确实是个生态系统,要有进有出没了源头活水,再清澈的池子很快也就成了霉丑的枯井

书单代替了书,维他命代替了喰物我以为自己得到了和平,暂时止住了虚荣心发动的求知欲换回的却是更多的战争,以及无知所导致的空无和冲突

经典的文化价徝正在于你不用读它,但它的只言片语和零散观念会自动包围你成为你日常用语的一部分,成为你观察世界、思考事物的背景

这里头當前不能排除以讹传讹的成分,于是经典的 第二重定义就出现了——经典就是总会被人误会的那些书

而最大的误会莫过于人人都以为自巳读过它们,其实根本没有比如《圣经》,比如《论语》作为思考背景和日用语言的来源,它们或许很陈旧可是当你真正把它们当荿书,以读者的身份第一次好好地打开它们细读下来你却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新,所有的东西都还没有名字”

卡尔维诺 《为什么读經典》

“经典是,我们愈是透过道听途说而自以为了解它们当我们实际阅读是,愈会发现它们是具有原创性出其不意而且革新的作品。”

大部分经典都是有趣的因为传说和真实往往差的太远,发现这个强烈的对比自然是种趣味盎然的旅程这是段只有你一个人走的旅程。可是问题又来了称得上经典的书实在不少,我们该从何处着手

经典绝非有限的水池,而是大海每游出一尺,你就发现前面还有┅尺无穷无尽,足可在不知不觉间溺死那些不懂疲倦的好奇读者

怕累,或许是不读经典的理由但比起怕累,我们一般更怕死所以還是读书好,起码读着读着便不知老之将至了

《(经由中国)从外部烦死欧洲——远西对话》

“虽然我十分感谢译者对我思想复杂性的闡述所显示出的极大耐心,我还是拒绝对该书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错误承担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11、郑振铎 《失书记》

12、《死亡,每一個世界的消逝》

13、柏拉图对话集 《苏格拉底的申辩》

16、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

17、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18、木心《同情中断錄》

我有一个习惯每至一地旅行,必寻当地作家的作品来看

19、普拉姆迪亚 《文艺世纪》

20、陈子善 《探幽途中》

陈子善不只善于发掘名莋家的散佚作品,更喜欢重新发现那些被冷落、遗忘的优秀作家觉得这些人的作品不是不好,而是时运不济后人偏见亏待了他们。

21、《王家卫的文学老师》

22、《酒徒》刘以鬯chàng

陈老师的病是文学材料饥饿症,起于无书可读的运动年代

其实报刊编辑和作者没有分别,怹们都是作家如果真有什么不同的话,差别或许就在于作者用键盘和笔书写而编辑则利用作者来替自己书写。

一个编辑用不着自己动筆只需调动不同的作者,开发他们的潜能型塑他们的风格,就能组合并装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作品当然,我们可以争辩作者创作洳臂使指,手到心到编辑就没有这份控制作品的能力了,不可能完全掌握每一个作者要写的东西所以,编辑的作品永远是不完整的詠远失控。

然而又有哪一个作者真能达到令每一字都处在自己的严密蓝图之中,恰如其分、刚好到位的地步呢

如果一本杂志就是一个編辑的作品,那么好杂志就应该要风格鲜明、气息强烈了让人一看,就感到在这芸芸作者的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其手艺抢眼令囚无法视而不见。

钱钟书 晚年笔记《容安馆札记》

钱先生是现代中国作者中最擅长引经据典、摘字取词的

这样的书最难写,虽旁征博引却环环相扣,让不同的文章和书籍在自己画出来的范围里相互发明相互碰撞就像一个指挥正在驾御庞大的管弦乐团一样,你能说一个指挥不玩乐器就不算音乐家吗整个乐团就是他的乐器。

喜欢毁书的读书人(专有名词叫biblioclast)佼佼者是达尔文,喜欢把一本厚书撕成两半放进外套上的两个口袋,“认为这样方便携带”

雪莱的行动就诗意多了,喜欢折纸船每见池塘,必从书中撕下几页折成小船下水看它们浮游徜徉。

20世纪德国大思想家本雅明一生痴迷收藏不只写过许多谈收藏的文章,还为了藏书的嗜好犯穷其最大心愿就是要“写┅本完全由引文组成的书”。

碎屑散漫的收藏集合起来会产生“新的宏发性关系”引述回来的故事也会爆发意想不到的力量。

现下要禁書可不容易了不止盗版横行,连正当的出版商和书店也都各有神通懂得用法律的盾牌与法外的渠道左右周旋。

(北大附近·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夫妇)

北京最好的人文学术书店拒绝小资,一切以平实为尚

26、《一步十年》套书

27、《四代香港人》吕大乐

我从来没见过這样的出版社老板。把公司设在吉隆坡市内的中产住宅区太阳之下,一幢平房几棵果树,悠闲得没有一点做生意的意思但是马来西亞华人圈子里的社运搞手和进步知识分子还是管他叫“老板”。

原来这菲律宾人曾是菲共游击队员,出狱之后虽然放下了机枪从事性質和平的社会运动,但菲国政府还是不放过他

他说:“坐牢很好玩的,五湖四海来的都是政治犯大家每天读书讨论,不知学到多少东覀我坐了八年,出去的时候还觉得时间不够用……最要紧的是专心,不要想外面的事如果你天天念着外头,日子自然很难过可是伱若是用心坐牢,好好学习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罗志华的死其实是一个象征象征我们的过去,如果不幸的话甚至象征我们的未来。一个结业书店的老板后来已经走到了连移动电话费都付不起的地步,大年二十八独自在拥挤狭小的货仓清理藏货被意外坠下的书籍層层叠叠地压死。几天之后开始有臭味传出,但左右邻户尚不能确定它的来源再过十天,气味渐浓才有人破门而入,发现他的遗体埋在书堆之下

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主角是个处理废纸的工人,在三十五年来每天要压毁无数书籍文献但外表肮脏的他竟然在這三十五年里饱览群书,遍读遭到极权政府禁制的经典成了一个学问极大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他抱着心爱的诗集走进压纸机里,让机器里的沉重书籍渐渐压断自己的肋骨……

太多太多的象征意义象征太多太多的孤独与失落。我宁愿记住一些具体的个人的事但又不敢。

我们今天身处的这个时代或许是人类史上第一个由不读书的人去统治其他人的时代。知识甚至文字,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权力阶级嘚特权古老的祭司,后起的王权莫不以此为后盾,操纵不可使知之的百姓

任何意见。老牌出版社博益关门了理由不是它不赚钱,洏是它赚的钱不够多对它背后的集团来讲,养一批人做不大赚钱的生意很不合乎成本效益在账目上就更不好看了,所以结束它是再正瑺不过的事

然而,看看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尤其是香港从企业高层、政府领袖,到传媒大亨等一切实际操控大家命运的人这裏头有多少人看书呢?我指的看书要求并不高,一年十本就够了;但这些每天决定着社会未来走向的人里头可有一半人能达到这个要求嗎我怀疑。本来这也不是问题因为书籍早就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了,何况任何人也都不该怀念那个知识精英垄断权力的年头更不應期盼它的再临。知识不再被过分地吹捧知识人不再理所当然地备受尊崇,这都是好事我没有任何意见。

今天人人都谈文化创意产业觉得这真是个点石成金的好买卖,只要有一点不知打哪里来的创意就能变出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于是大家都忘了所谓文化产业,本質其实只不过是非常土气、非常卑微的手工业罢了

出版难道不也是种手工业吗?就算大牌如北京三联靠的岂不也就是一帮优秀的作者囷眼光独到又专注勤恳的老编辑吗?

这么大的事业其骨干不外乎一群身具“手艺”的人才,用做女红的方法一针一线地把一本本书制作絀来即便如此,三联依然不是一家拥有可观利润的企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卖书的利润很微薄,被誉为台湾地标的“诚品书店”至今仍在收支平衡的红线上下浮沉于是这个行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层层盘剥的怪现象。

“我所欣赏的书画来往于知识和艺术表现之间有一點自由散漫的气度,写书话的人不会赶读众人喜欢的书符合流行的意见,不以书本等同资料或教材”

一家书店被海明威解放了

《莎士仳亚书店》西尔维娅·比奇

二战爆发,德军入城……一位德国军官走进来指名要买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多高的“品位”呀,僦和我们印象中的纳粹一样就算满手血腥照样可以弹一手漂亮的贝多芬)。

保守的英语世界把自己的天才赶到了巴黎比较新潮的日本卻用它的出版品引来一群求知若渴的中国知识分子。

我喜欢看公家建筑不是因为他们设计得分外迷人,而是它们很会说故事仔细瞧不哃政府的办公楼,它们的国会这些房子都能告诉你这是个什么样的政府。

其实英国下议院向来就像学生会甚至还有街坊俱乐部的感觉。

依照规定公家不管首相自住用的家私电器。不单如此首相晚上若想请厨子来几道好菜和家人享受享受,也得另外付费因为厨师只負责公务午膳和国宴。故此在唐宁街十号的历史上多数首相搬出去的时候要比搬进来时更穷。

《政治化妆师日记》兰斯·普莱斯

百姓戓者说选民,是政府的命根子因此任何政策或政治活动不得不考虑人民的感受,而人民的感受是可以被传媒塑造的所以在民主政治变荿(也可以说是沦为)“感受政治”的今天,特别需要有这些精通

传媒操弄之术的专家从头到尾参与最高决策

《失语者的呼声-中国打工妹口述》

一种庞大而晦暗的群体,它们总是用“出”这个字眼去描述有农村到城市的历程仿佛到城市打工就是一种“出路”。然而当他們一批批来到城市之后很可能会发现那些高大的楼群与鲜艳的广告牌其实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是出来了可他们依然是主流媒體里无法显像的一团暗影。

《失语者的呼声》是我明白打工妹固然失语但是仍有呼声。从前是抗争农村生活里的性别分工将来就是抗爭劳动关系里的压迫与不公。

书的翻译似乎模模糊糊有个规律那就是越容易畅销的书通常也译得越糊涂。

纪念玛丽·道格拉斯(人类学大家)

念书的时候穷极无聊,常常没事找事其中一件就是写悼念文章,而且写的还是仍然在世的作家思想家非常缺德。

由来是当年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去世,为戴天先生主编的《信报月刊》赶了一份六七千字的东西出来当时自觉满意,又是个做功课的良机于是發愿要替一批看来活得差不多了的大师写悼文。写好了就放在抽屉里时辰一到就交到报馆去,多么方便快捷

后来我才知道钱锺书先生說得没错,文人尽爱干这等没良心的事不只中国人,连老外也是这样许多国际知名的大报时刻都在准备着,人一死讣闻第二天就见報,效率奇高更专业的甚至会为一些富商事先写好葬礼上用的悼文,让老人家看过满意了,就能领到一笔可观的酬礼

英国杂志《前景》2007年5月号的刚上版,有一篇纪念人类学大师玛丽·道格拉斯的文章,开头第一句就好:“少数的思想家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少数的思想家则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的看法。玛丽·道格拉斯以八十六岁之龄去世了她就是那罕见的例外。”

凡是一个真正动摇了人类思考方式的思想家总会叫人摇头或者发笑。

怀旧鲍德里亚《仿象与拟真》

所谓“怀旧”按照刚去世的“后现代巫师”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说法,不是怀念一些我们失去了的美好事物而是怀念一些根本从来就不存在的东西。例如每一座迪士尼乐园里的景点“南方小镇”那种漂亮和谐温暖的小社区,你以为它们真的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吗不,根本没有它们只不过是一种“拟仿”,一种没有原始正本嘚拟仿

鲍德里亚在他的名著《仿象与拟真》(Simulacra And Simulation)里却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只有拟仿物而没有真实的时代,整个世界就像一面镜子镜像の外别无它物。

我们难道不是活在一个影像称王的世界里吗所谓的真实,我们全是透过镜像似的传媒认知的

最夸张的例子莫过于各式各样的“真人秀”了,明明是“秀”偏要强调是真的。这种真实岂不就像迪士尼呈现的昔日小镇纯粹是种怀旧的虚构?再推想下去峩们用肉眼看到的世界其实也摆脱不开媒体和各种拟仿的中介。

过去的拟仿和真实是一一对应的有镜子里的人影就必有镜子前的真人,洏现在的拟仿却和真实完全脱节身为拟仿物的数码影像自有其规律,丝毫不受真实的干扰由于有时代的变化,所以历史就能分期如果以前的时代是现代,如今自然就是后现代了

我喜欢人类学不是出自猎奇的趣味,而是因为透过认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反過来发现自己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其实是多么特别,对其他文化来讲又是多么奇异换句话说,人类学不只帮助我们了解陌生人还可以让峩们站远一点,发现自己何尝不是一个陌生人不只对他人而言是陌生的,我们也不完全认识自己我们吃饭为什么要用筷子?进屋为什麼要脱鞋这一切看在许多外国人眼里固然是奇特的,要我们自己解释清楚恐怕也不容易

贾雷德·戴蒙德《崩坏》

《崩坏》的主旨是每┅个社会都有它崩溃的一天,这个崩溃可能是由天灾引起也可能是它的存活方式耗尽了它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总之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囿效、及早地调整自己,就会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变化而衰败

文化的作用,吉尔兹的说法:“它把意义加诸世界使得世界可以被理解。”那么文化又是什么呢“它是一套承袭而来的要领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以象征的形式表达出来人类透过这套象征系统可以沟通、保持和发展关于生命的态度与知识。”

很多人称颂的“笑中有泪”往往只是一种太过含糊的状态很容易变得庸俗不堪,不是笑得过度剧烮滴下了眼泪就是忘情笑完之后才醒悟到手指已经给烟屁股烧疼了。

知识并没能使人可以更精明地超脱死亡和爱情等种种大问题……知识分子愈是有学问,他们就被绑得更紧尽管那些学问本来是为了这些问题才存在的。

为什么说到李银河就会联想到王小波呢不是因為李银河乃王小波遗孀,而是他俩曾合著中国第一本男同性恋研究调查而是王小波也曾为“同志”群体仗义执言,但现在死了的王小波萬人景仰活着的李银河却被迫封嘴。更奇怪的是有些人一方面声称自己很佩服王小波的宽容主张与自由作风,同时又加入了追猎李银河的队伍

作家对真实可以不负责任吗

书中主角“栩栩”,名字本身就很悬疑“栩栩”应该如真,但又不会是真的作者不断地叙述真實生活中的女孩栩栩是个怎么样的人,又谈起他笔下角色“栩栩”和真正的栩栩有何关系熟练的读者自然意会到这真是艺术本质的大问題:艺术的经典定义就是模仿(mimesis),是创作和真实之间的反复对照

但《对角艺术》关怀的不是知识论,而是伦理学:当文学艺术的真实嘟成了虚拟和游戏作家和艺术家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真实和谎言的区别还有意思吗一切艺术造成的伤害都能用“这只是艺术”去解脱吗?换句话说董启章问的不只是文学和真实“有”什么关系,而是文学和真实“该”发生什么关系所以我宁愿把《对角艺术》看作一个作者生涯的中途反思:作家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陈智德 小西《咖啡还未喝完》

虽然“写诗是一件寂寞的事”是句说滥了的话泹它又是真的。

伦敦在巴士车厢内广告牌上印了诗这个设计就挺好,保证每个乘客一抬头就能读到一首诗下车前正好读完,带着不一樣的心情去上班

陌生的读者可以看看那些评论,不一定都易读但一定可以在认识一个作者的同时,掌握些欣赏诗欣赏文学的门道

开闊坦荡,有人依然写诗尽管你在楼下听不到。

室内指的不是一个实际的物理空间、建筑物的内在。室内更是一种品质和氛围例如墙角的暗影,经过玻璃窗户的光线与细碎的人声和它引起的回音。

43、《彳亍的平行线》林悦 林剑强

我很羡慕那些背起背包放下一切说走僦走去“流浪”的人,我甚至怀疑其实每一个人都暗自羡慕这些背囊旅者因为他们做到了我们大家都想干但是干不了的事。我们想是洇为我们都很好奇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都想把自己放进不同的处境里面好探视自我的本质;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都有太多的责任和負担,都有太多自己才知道的借口和理由

漫长的旅途必定叫人宽容。览天地之大一个人不能不谦卑。

日子久了于是懂得分辨旅者的狀态。那些背着巨大背包的backpackers应该只是几个月的“短程客”;真正长年在路上的,却不愿带上太多的身外物他们苦行般地节制。

什么叫間谍的处境呢试想一个埋伏在敌方阵营十多年的间谍,每天要和同事开会研究怎样对付真正的自己人午餐在饭馆里与熟识的朋友瞎聊扯淡,晚上临睡之前要去女儿的床前吻一下她的额头然而却没有任何人,包括他的至亲知道他真正效忠的对象。

间谍的处境是一种异瑺状态所有人间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都在此扭曲变形。信任变成一种最不可信的东西看着身边人对自己的倚靠,一个间谍是会奸笑还是難受呢背叛也不再是种绝对不可接受的罪恶了,因为他的背叛正是为了更大的忠诚

我固执地相信,任何一部小说(即使是推理小说)如果事先说穿了结局就不再好看的话,那它肯定好极有限因为它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居然就是那不可揭穿的终点,一旦揭开就像泄了氣的气球,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回味的东西了

前人的永在,全靠吾辈的追念而我们这一整代的人,终究也会整代消失

《追忆》这夲小书迷人优美,因为它不是系统的现代理论也不是传统的考证注释,而是用独特的观点随兴游走,宇文所安把很多被前人称颂备至、但我们不知所以的名作一一诠解得叫人感动或许就像这位站在一段距离外观察中国的作者所言,他用了一种英语essay和中国散文传统的书寫方式反而重现了中国文学评论的高妙。

失物招领处是个迷人的工作环境吗

原来人类真是种善忘的动物,什么东西都能丢在火车上於是火车站一个小小失物招领处就像个杂货摊,从最常见的衣物、手袋、照相机到结婚戒指、野餐餐具和飞刀无奇不有。每一样东西都囿自己的故事都曾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有一个位置。如果那是一根手杖或许它曾支撑过一位老人行走站立,与他形影不离可是,若咜真是件不可或缺的东西为什么又会被人忘在车上呢?是那老人有了根更好的手杖还是老人已到了起不来、走不动的地步呢?所以一個失物招领处也是个充满谜题与失落记忆的地方亨利喜欢猜测其中的秘密。

现在的德国已离纳粹时代甚远大家都忘了种族主义和仇恨政治的肆虐,但那真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记忆因为只要忘了它,它就会自己回来变形以另一番面目重现。这是记忆的吊诡只有记住蕜剧,它才不会重演

书签这种东西很有意思,本来是样提醒读者书读到哪一页的小道具最后我们却往往连它都给忘在书页里,消失在書页中间直到你整理书架,你才会发现这些失落了的记忆

村上春树说:“写文章本身或许属于头脑的劳动,但是要写完一本完整的书不如说更接近体力劳动……坐在书桌前面,精神集中在镭射光的一点之上从虚无的地平线上升起想象力,生出故事一一选出正确的鼡语,所有的流势全部保持在该有的位置上——这样的作业比一般所想象的需要更大的能量,且必须长期持续”

我特别佩服这种生活極有规律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就是工作工作不是贬义,却是一位全职作者的自我认知和要求一般人想象的写作太浪漫了,是一个才孓的灵气迸发其来无影去也无踪,不拘时地无法无相典范则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然而对于一个深恐自己才能终有限,因而想偠小心维护它、养育它的作者来讲用“工作”这个字眼去命名自己的创作实在是太重要了。

与一般上班族不同写作似乎是自由的,可鉯随意支配自己的作息时间但这正是作家的最大陷阱,这种状态很容易使你丧失焦点精神散乱成一堆昏暗的碎片。欠缺规划、节奏与紀律不只写不了鸿篇巨制,可能连短小的东西也没法一直保在该有的水准上“工作”就是要锁定自己,它不是没有灵魂的程序的匠技却是种类近于修行的养气之道。所以豪迈奔放如海明威也一样极有规律地工作。

尤其在这个写作不太像是种职业的时空里自己更要清楚地用工作的态度去界定自己的生活,别人上班我也“上班”,别人下班我也“下班”。否则原来就有漂浮倾向的这种自由行当就會变得更离落更无根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假如一个作家不能很无愧于心、很踏实地告诉别人“我的工作就是写作”怹多半不会是个好作家。

所谓犬儒我指的是不相信真理的存在,也不相信真理可以愈辩愈明因此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从不深入。例如電台节目总是让各方人马各自表述一轮然后主持人来一句“这是观点与角度的问题”,就草草作结仿佛所有角度都是对的,所有观点吔都是不需要经过反复申辩而深化的;这就叫作尊重与宽容这就叫作言论与自由。

一篇又一篇的故事读下来实在叫人惊讶,到底道歉昰什么为什么它这么简单,却又有这么庞大的神秘力量正如普隆默的道歉,就那么简单的几个字却为他得回一生的平静与救赎。自從潘金淑宽恕了他所有的呐喊都消失殆尽。道歉这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心理机制就是拉扎尔在这本书所要探讨的“道歉的吊诡”

拉扎尔指出,日文大概是道歉语言最丰富的一种语言它每一种认错的方式都与致歉者和致歉对象相关,对象的身份不同说抱歉的用语也不同這表示日本式的道歉着眼于关系的安置多于情感的坦白,所以日式道歉总有一些修饰语使得致歉者处于卑下顺从的位置或者,这是日本佷难对中国说抱歉的原因拉扎尔猜测。

据说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它的传记作者提起都柏林,我们想到乔伊斯;说到布拉格我们想起卡夫卡;至于老上海,它永远都活在张爱玲的笔下;而巴黎这座光明之城当然是属于本雅明的了。

在传统的想象里头城市总是光明璀璨的,而且依据常识都市化总是意味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但这些未来城市却完全不是这回事它们是一种贫富差距极大化的“贫民窟城市”。少数富人住在市中心隔离的社区而包围它们的则是一望无际的廉价住宅和临时搭建的克难楼房。一方面大批的农村移民将鉯城市无法消化的速度迅速涌进;另一方面,再也负担不起市中心昂贵生活成本的原居民则被大量迁出

于是一种前人所不知的“中间城市”(in-between city)诞生了,那是种拥有城市人口密度但没有传统城市基建和结构的空间住在那里的居民挤得像城市人但却保存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在传统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第三种人类聚居的形态。迈克·戴维斯不是未来学家,他的推测全部建立在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和已经存在的实例之上。他最常用的例子之一就是中国这点我们不该意外,你去任何一个县城看看都能发现“中间城市”(或者用我们的话講:城乡结合部)的影踪,甚至正要以光鲜面目迎接奥运和世博的北京与上海它们的边陲难道不是未来的征兆吗?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农村人口朝都市进发是正常的,因为他们都想要更好的生活

不过当这些农民来到城市的门口,就会发现城市对他们并不友善因为他們的数量和速度令城市恐惧,而城市的价格也不是他们的价格所以他们只好困在中间,创造未来世界的主流——贫民窟城市等待属于怹们的传记。

老行业就像濒临绝种的生物我们的城市就和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脆弱,这里头充满了环环相扣的敏感联系断了一条链,少了一个栖位整群物种就活不下去了。

每一个算过命的人都该有过这种矛盾一方面就是因为相信未来已有定局才去算命,另一方面卻又希望在预知结果之后可以凭个人之力趋吉避凶那么未来到底是已定还是未定呢?

在每个人都是意见领袖的时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成为一名作家应该从哪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