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养老与医疗之间有多少痛点 “医养融合居家养老”任重道远

换心女子当妈妈顺利产下男婴 再次证明中国医疗的强大 | 北晚新视觉大病医保全覆盖要跨越三大障碍 得大病不会先想一死了之 | 北晚新视觉& & &医养融合&的政策出台以来,如何运营一直是困扰市场的难题。近日,位于北京昌平的燕园养老社区的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投入使用,可以说给&医养融合&起了个好头,这也是中国首例在养老院和养老机构里建立使用系统的老年专科医院,这家总投资2.9亿元,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康复医院,目前针对老年社区居民开放,形成&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未来条件成熟还会对外开放。& & 目前医院包括社区初级诊疗、预防保健、急症处置、老年康复四大功能,持续为养老社区不同阶段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多重用药管理、急救处置、单病种患者管理、家庭医疗等基础医疗服务。& & 在养老社区,医疗团队会根据居民病情的&轻、重、缓、急&等不同患病层级,提供恰当的治疗建议,通过分级诊疗,间接减少医疗成本,提高社区床位的周转率。& & 现在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敬老院等无内设医务室,即使设立,往往药品不全、不符合医保定点等,老年人一旦发病仍需到外院就诊。& & 养老体系如何和医疗服务相对应?老年人随着年老慢性病、常见病相伴,多发病、突发病频发,单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养老服务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像泰康燕园养老社区规模堪比正规医院的老年综合专科医院,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 & 这种&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在中国刚刚开始,而在欧美国家,这种模式实际上已经相当普遍。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可目前仅具备医疗能力的养老机构仅有两成,这对于很多计划进养老院养老的老人来说,顿时有了紧张和忧虑感,因为养老关系到每一个老人每一个家庭。& & 中国式的养老一直有一个争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居家养老有很多困境,很多家庭因为长期伺候老人,子女彼此之间闹矛盾,老人和子女之间闹矛盾,因为伺候老人,严重影响了子女的生活和工作,很多家庭关系因此破裂。& & 所以,越来越多的老人把自己的养老目标锁定在社会养老。老年人进养老院养老,他们最看重的是钱和医疗。花什么钱进什么级别的养老院,可不管选择什么级别的养老机构,医疗是必不可少。& & 人老了之后主要的花费是医疗,你就是建再多的养老院,没有跟上医疗的基本服务,这样的养老院老人肯定不愿意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养老院要排几年队才能进驻,有的养老院门可罗雀,常年呈空置状态。& & 因为人老了,各种病都来了。所以在养老的过程中,与医疗的紧密结合,才是老人选择养老特别关注的问题。& & 现在国家政策强调要&医养融合&,给很多老年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前段时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卖房住进养老社区的事件,一时成为舆论焦点,点燃了老年人进养老院养老的心愿;泰康燕园养老社区老人专科康复医院的投入使用,让老人欣喜地看到了社会养老的完备。& & 但是,仅仅有一家或几家养老社区&医养融合&的样板,对于中国庞大的老年群体来说,不及杯水车薪。养老和医疗之间还有多远,什么时候医疗服务能力才能跟上如此庞大的养老需求,是中国老年群体最大的担忧。& & 未富先老,是养老最大的痛点& & 来自全国老龄委的一组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市场消费规模会达到3.3万亿,到2030年将近8.6万亿,2040年该消费规模会达到17.5万亿。业界认为,中国的养老产业尤其是高端养老产业,将迎来类似过去10年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 巨大的养老产业市场吸引众多国内外资本扎堆投入。11月16日,来自70余家澳大利亚组织和公司的130多位代表组成的养老产业代表团访问中国;11月17日,英国投资贸易总署带着20多家英国养老机构负责人到中国寻找合作项目。& & 美国、日本等多家养老服务公司已开始陆续接触试水中国市场。但对于养老产业来说,目前人力的缺乏是一大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千万级别。不过,谁来付钱是更为尴尬的问题。& & 有研究认为,民众支付能力不足,未富先老是中国养老产业最大的痛点。最新的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3000亿元,医疗支付尚艰难,养老支付更加艰难。& &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推进医养融合新政,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医养融合成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热点。& & &老有所医&,才能老有所依& & 根据我国民政局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这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 & 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2035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年均增长1000万人左右,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28.7%。& &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患有慢性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全国有4000万,对于他们来说,医疗需求变得和吃饭一样重要,但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医改六年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没有根本性改善。& &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养老民生政策。《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 近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也对我国养老产业作出进一步指引。这份意见指出,要促进医养融合对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 &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强化投融资、用地等支持,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创新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 & 延伸阅读:超市售卖6盒&早产蛋糕&被罚5万元对网络订餐的监管也应与时俱进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行政院 保证持续扫除黑心食品广西3批次调味品抽检不合格成都一公司香油被查 产香油一台小磨都没有& & 本报讯上虞一家超市的负责人不曾想到,只因销售6盒价值仅30元的&早产蛋糕&,就收到市场监管部门开出的5万元高额罚单。& & &这是自10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上虞市场监管部门开出的第一单。&昨天,上虞区市场监管局百官市场监管所相关人士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由于情节并不严重,所以只处以5万元罚款。& & 10月14日,上虞市场监管局百官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对辖区内一家超市进行日常检查时,意外发现了6盒&早产蛋糕&。&我们检查时是10月14日,蛋糕的生产日期竟然是10月16日。&& & 执法人员还发现,这家超市有一款乳酸菌饮料已超过保质期。& & 经调查,当事人确有销售标注虚假生产日期、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 & 依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起罚额度从以前的2000元至5万元变成现在的5万元至10万元。& & 近日,上虞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涉案食品,并对超市开出5万元罚单。& & &最严&食品安全法获最强执行& & 违法经营起罚额从2000提至5万& &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虚假标注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健康伤害。现在,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来了,它从执行严谨标准、加大处罚力度、严肃追责机制等方面为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安全上了一道保险。& & 最严法还需要最强执行。区市场监管局百官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于&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起罚额度从以前的2000元至5万元变成现在的5万元至10万元可以看出,国家加大了对涉及食品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是对不法生产者和经营者起到震慑作用,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安全。& & 处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对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提升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真正实现&重典治理&的目的,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群众健康。& &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留购物凭证,如果遇到危害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投诉。& & 相关新闻& & 蛋糕&早产&一年& & 蛋糕也会玩&穿越&?近日,市民陈小姐在市区&华荣新桥店&购买了一块小蛋糕,吃完时才发现包装袋上生产日期是&日&!& & 18日晚上9点左右,陈小姐在市区新桥路&华荣新桥店&购买了一块草莓味的小蛋糕,回家吃完后,她无意中发现,包装袋上的生产年份竟然写着&2016年&。陈小姐说,购买的时候她也没仔细查看生产日期,随手拿了就买了。&不过,吃的时候感觉这块草莓蛋糕还是挺新鲜的。&陈小姐说。& & 昨日上午,记者到&华荣新桥店&了解情况。该店店员告诉记者,这是该店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一时疏忽,导致生产日期年份印刷错误,但蛋糕的质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生产日期是蛋糕到店时,由我们的店员粘贴上去的,可能是店员把年份时间打错了。&该店员对此表示歉意,并表示他们以后会加强检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 陈小姐向记者表示,商家出现这种生产日期印刷错误的情况实属不该。她建议商家在印刷生产日期时,一定要仔细谨慎,提供正确的生产时间,让市民吃得放心、安心。& & 延伸阅读:对网络订餐的监管也应与时俱进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行政院 保证持续扫除黑心食品广西3批次调味品抽检不合格成都一公司香油被查 产香油一台小磨都没有甘肃省食药监局印发 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
声明:该文章系网友上传分享,此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若未进行原创声明,则表明该文章系转载自互联网;若该文章内容涉嫌侵权,请及时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经验教程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医养分离的“痛点”如何破?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通讯员詹雅本报记者何丽娜李攀“看病的地方养不了老,养老的地方看不了病;养老归民政部门管,医疗归卫生部门管”,长期以来,“医养分离”是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一大难点。为打破其中的藩篱,杭州正在进行一次融合上的尝试。日前,杭州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杭州市医养融合发展的模式和目标:到2017年,杭州市将实现养老、医疗资源的充分融合,实现养老机构的保健、医疗康复功能全覆盖。那么,目前杭州的“医养融合”开展情况如何?这次尝试又将给140余万老年人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住在养老院,配药却还得往大医院跑养老院内无医疗机构,突发疾病手足无措医养分离的“痛点”如何破?杭州明确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及目标养老机构两年后实现医疗保健、康复功能全覆盖现状养老院医疗条件有限老人配药得往外跑位于上城区大学路新村的在水一方益寿院,已经建成将近30年,是一家公办民营的“老牌”养老机构。3年前,刘大伯和老伴搬进益寿院,他们对眼下的生活挺满意的。“养老院里有食堂提供饭菜,护理员每天会定时打扫房间、清洗衣物,衣食住行基本不需要操心。”刘大伯说。更重要的是,养老院就在社区里,空闲时,他们可以找老邻居们聊聊天、打打麻将或者到旁边的公园里锻炼身体。且相比其它养老机构,益寿院的收费并不高,一个自理老人每月的费用大概在2200元左右。可美中还有不足,养老院内没有医务室,至今也没有与哪家医院建立医疗合作联系,这对有强烈医疗服务需求的老人们来说着实增添了很多不便。刘大伯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所幸两位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每个月月初,两人就结伴到附近的大学路社区卫生服务站配药。“地方倒是不远,但人比较多,有时要排队等一个多小时。”刘大伯说,不过他们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有些老人服务站里配不到药,还得自己跑到大医院去配。益寿院院长俞调云说,全院入住的老年人平均年龄在84岁左右,其中还有两个百岁老人,看病、买药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要是养老院里能有医生定期来坐诊,给我们看看病,或者帮我们开药,那就方便了。”刘大伯说。同样的问题,记者在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时也碰到过。谈奶奶今年84岁,几年前住进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二福院”),在生活上,福利院把老人家照顾得很好,但在健康方面,福利院内的小医务室却不怎么能帮上她。“我有糖尿病、高血压,这几年又新增了冠心病,身上的毛病很多,每天得吃的药也很多,福利院里的医务室配不齐,我就只能自己跑到外面来配了。”谈奶奶说,好在从去年年初开始,她跟社区医院里的鲍医生签了约,由鲍医生“监管”健康问题。但是,从二福院走到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800米的路程,以谈奶奶的身体状况,单程就得走10多分钟,更别提路上还有很多来往的车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福院里住了近500位老人,平均年龄82岁。这些老人基本上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病,每天至少得服用两种以上药物,按道理,他们除了配药之外,还得定期复查。但福利院里仅设了一家民营小医务室,无论是药品的种类还是医生的水平,都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经常定期组队去二福院为老人义诊的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祖胜感触颇深。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二福院里还住着1/3卧床的老人,当他们拿着仪器到床边为老人们做心电图、心肺听诊、量血压、测血糖等检查时,老人们一个个感激地说:“我是从来都没有做过这样的检查。”虽然,老人的话语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说明的是,老人们应该有很长时间没有接受过如此普通的检查。老人在养老院突发意外 1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养融合养老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