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得到和露雪的冷藏柜怎么做

和路雪冰柜多少钱_百度知道
和路雪冰柜多少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冰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商家诉和路雪冰柜能租不能退 理由竟是无处放
(新民网编辑:李若楠)
版权声明:
o凡注明来源为“新民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新民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o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关于 的新闻
新民网24小时爆料电话 一经采用最高奖励500元
请您对该文章评分:
&【已有&&条评论来自新民网网友】
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C)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证010085号和露雪冰柜多少钱_百度知道
和露雪冰柜多少钱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应该4000多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冰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和露雪”&冰柜&&&&免费
“和露雪”的得失,看高端品牌向何处去?
------------------------------------------------------------------------------
我经常对股东们、市场人员和销售人员说的话:“今天所谓的高端品就是明天的大众产品。”所以价格高不是问题,主要是你们公司怎么看待在中国的发展。
举两个例子:
2、对WALL'S(和路雪,属英荷联合利华)的发展传闻有很多,但市场表现还是一样的。当年一夜之间上海的大街小巷遍布其冰淇淋专用冰柜,有谁知道那些冰柜起初有多少为他人所用?高出国内同行5倍以上的价格有谁认为它能卖得好?可5、6年后看看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一个大城市能销售2个多亿,占有率30-40%,当年被人认为曲高和寡的和路雪,已经成为大众产品了。
3、还有蒙牛,它的发展不同上两个企业,它是由下发展上来的,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不谈了,我想说的是它目前推出的新产品或涉足的新行业起点都很高。
总结一下,我没有说什么具体的方法,光靠价格高坚持几年绝对是不行的,中间有品牌发展规划与许多营销手段的支撑。比如,“终端聚焦”、“瞬间下拉”、“强奸渠道”(不好意思,虽然不雅,但确实如此)。楼主如果有兴趣可以多了解一下很多在中国成功的外国公司的做法。
************************************************************************
如下为chiman的发言:
说说WALL’S吧,我起个头:
联合利华生产冰淇淋已有很长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冰激凌企业,采用同一心型标志,在全球40多个国家都是知名品牌。不过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在英国和东南亚名为Wall's (中文名字:和路雪),在澳大利亚名为Streets,在巴西是Kibon,在意大利是Algida,德国是Langnese,荷兰是Ola。我们全球的冰激凌年销售额达50亿欧元。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
看看04年以前的和路雪(中国)吧:
联合利华集团总部分别设在荷兰鹿特丹和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企业之一,在美国《财富》杂志的全球大公司排行榜上,联合利华一直位居前50位。
和路雪公司隶属于联合利华集团,是联合利华旗下最大的品牌,也是全球冰淇淋市场第一大品牌,包括可爱多、百乐宝、可丽波、梦龙等子品牌。和路雪冰淇淋在全球近50个国家的年销售额现已达到50亿欧元,占联合利华集团总销售额的10%。
进入2005年,和路雪的广告的沉寂多年之后,重新开始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广告中,看来,和路雪在经历过太多的挫折之后,仍然对中国市场不肯轻言放弃。
实际上,自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和路雪在中国的总投资已逾3亿美元,合24亿人民币。随着广告的投入,市场在不断扩大,和路雪在中国也享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成为中国冰淇淋市场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然而,高知名度并不等于利润的丰收。实际上,直到2002年和路雪才首次实现在华赢利,然而不幸的是,在2003年旺季来临之即恰逢非典,正处于上升势头的和路雪在中国的占有率出现明显下滑。
分析和路雪的失败,突如其来的非典似乎是导致和路雪衰落的直接原因,然而仔细分析,这仅仅是客观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主观上的原因。
以亏损换市场
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是英荷联合利华集团(Unilever Group)于1993年在华创办的独资企业。和路雪是全球冰淇淋市场第一大品牌,产销量均为世界第一,进入中国的和路雪,总部和第一个生产厂都设在北京。从成立之日起,和路雪就显露出了图霸中国冰淇淋市场的雄心。
然而中国市场很让和路雪失望。和路雪的市场份额扩大的背后是巨额亏损。当初和路雪以亏损3000万元来打开北京市场,同时做好了亏损5年的准备,以表达其对中国市场志在必得的雄心。可事实远比想像的复杂,和路雪一亏是9年之久。可以说,和路雪成立9年来从来没有赚过一分钱,每年都是巨额亏损。
仗着财大气粗,和路雪兜里的钱不断向外流。2002年,在经过9年的中国市场征战之后,和路雪已经接近油尽灯枯:1993年底和路雪成立时注册资本是1.8亿美元,在2002年和路雪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交银行的报表显示,账面上的净资产只剩下了3000万美元,也就是说,和路雪9年来已经亏损了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亿左右。
2002年,和路雪首次实现在华赢利,可2003年,和路雪又陷入了亏损的泥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伴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迅速成长,伊利、蒙牛等品牌加大扩张,和路雪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刚刚赚到手的市场再次拱手相让。
和路雪花12亿人民币,以亏损换市场的策略,真是有苦说不出。办企业就是为了盈利,和路雪9年都持续亏损,个中滋味实在无以言表,若不是联合利华这棵大树资本雄厚,和路雪早就已经倒闭了。
冰柜战略,喜忧参半
和路雪进入中国以后,利用了一个快速打入市场的法宝——赠送冰淇淋冷藏柜,以此垄断零售终端市场并挤走其他品牌,这就是和路雪的“冰柜战略”。
1994年初夏,和路雪刚刚在中国落脚,就开始了它的惊人之举。首发站选在上海,几乎一夜之间,分布于上海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和小超市,突然同时冒出了一个个漂亮、新颖、上面印着“和路雪”(Wall’s)标志的冰柜。一时间,和路雪迅速走入中国消费者的视线。
紧接着,全国冰淇淋市场逐步被和路雪蚕食,冰柜战略初见成效。随着和路雪不断成长为全国性品牌,1996年,联合利华在江苏太仓成立第二家和路雪工厂。而后,联合利华又在广州建成一个大型冷藏库,完成了对中国富裕地区的市场架构。
和路雪免费赠送冷柜,但不允许在冷柜中出售其他品牌的产品。可以说,这么做抓住了国内冰淇淋企业的弱点。由于资金无法与跨国企业巨头抗衡,国内企业无力对此招进行回击,市场份额便被和路雪控制在手中。国产冷饮在运输过程中经常遇到严重的交通堵塞,加之批发商的冷藏保护设备落后,无法保证冰淇淋的质量,和路雪以这一招保证新鲜口感,可以很快抢占市场份额。受零售铺位空间的限制,和路雪的冰淇淋冷柜自然挤走了一批没有冷柜的竞品。
然而,和路雪平均每年要向市场投放6000台左右冰柜才能形成终端垄断,至2002年,和路雪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冰柜已达6万台以上。这些冰柜全部都是从欧洲进口,每台的单价大约在人民币6000元左右,仅此一项沉淀的投资就达3.6亿人民币之巨,而这些冰柜的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的3倍以上。
根据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冰柜战略实施后,和路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知名度超过90%,而市场占有率超过1/5,雄踞榜首,高出居二、三位的光明、伊利两倍。
可是和路雪的巨额亏损与后来居上的伊利的赢利形成巨大的反差。伊利的盈利在其销售额才6亿多时就达到几千万,之后销售额每年都几个亿的增长,利润也不断增加。而和路雪销售量一直徘徊在4万吨左右,销售额也停留在5亿-6亿人民币之间。
冰柜战略的实施对扩张市场做出了很大成绩,可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财务负担,和路雪不仅没有盈利还连年亏损,可谓喜忧参半。
新品开发之误
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认真研究市场,认真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结合先进的技术开发出迎合市场的产品,这样才能战胜竞争对手,赢得市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新产品的开发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新”,只有抓住产品创新的这个原则,品牌才会更具有竞争力。
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冰淇淋行业,新产品的开发占据成功因素的30%-40%,如果想取得成功,就要通过不断地创新产品来引导潮流。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喜新厌旧的习性不会改变,开发适合消费者心理和生活需求的产品才能使品牌更具有竞争力。
和路雪以前很注重新产品的开发,而且新产品的开发曾经是和路雪的强项,然而就在和路雪初尝胜利果实以后,却忽视了产品的创新原则。业内人士很尖锐地评价和路雪“产品雷同,没有新意”。
没有强势的新品来带动和路雪的销售,给竞争对手留下了更多机会,而且,竞争对手低成本优势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较低的价格把矛头直指和路雪。比如,和路雪每年都卖“脆香棒”,而且市场销量很好,是一个主打产品,它的零售价是2元,而蒙牛推出与“脆香棒”类似的“随变”,市场价格只有1.5元。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享受,消费者为什么要花多余的钱?如果和路雪能够不断开发出更出色的产品,市场也就不会被蒙牛等竞争对手轻易抢走了。
渠道变革之痛
“专柜专营”是和路雪一贯坚持的原则。在各大超市和连锁店里,由于店面空间的限制,店方希望在和路雪的专柜中摆放其他品牌的产品。和路雪觉得有些委屈自己,就算收回自己多余的冰柜也不愿与别的品牌“共处一室”,最终选择了将和路雪冰柜从一些超市撤出。
与此同时,和路雪逐渐弱化经销商,实行直销的方式,逐渐将批发商手中的一些连锁店、超市等现代流通领域的单子直接揽入怀中。就在和路雪开始放弃或削弱渠道经销商作用的时候,蒙牛和伊利却利用它留下的空隙抢夺市场。
由于和路雪供货减少,且利润没有蒙牛、伊利的高,经销商开始逐渐加大后者的份额。可以说,正是由于和路雪的放弃,才给了伊利和蒙牛的成长空间。看着对手的力量不断强大起来,直至有一天超过自己,和路雪也只能“望牛兴叹”了。
最近几年,中国市场上超市和连锁店正在替代小便利店,人们购物已经开始习惯于进超市,随着超市服务的加强和功能的不断强大,超市还在继续增加。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各大生产厂家都在想方设法扩大产品上架率,加强经销渠道的建设。和路雪却反其道而行,一心想利用直销的方式增加产品的利润,可是渠道的削弱直接导致了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下降,销售额也不断下降。而对手却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迅速扩张。一时的大意造就了对手的成功,和路雪真是“有苦说不出”。
2003年对于很多消费品企业都不是一个顺利发展的年头,突如其来的非典谁也没有料到,这对和路雪也不例外。2003年上半年,和路雪在北方的销售额下降了30%,在南方也下降了10%到20%。
“每一朵乌云都镶有金边”,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一个机会,能够积极、正确应对危机的企业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绩。非典是客观环境的不利影响,这对所有的同行都是一样的。企业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何能够在同样的情况下让自己更具有优势?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更倾向与自己?
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把宣传企业形象放到了重要位置,主动关怀、慰问疫区的群众,免费发放防菌口罩、赠送消毒液和体温计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个亲切的形象,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如果当时和路雪能够采取很好的情感攻势,努力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相信在非典过后,企业的所得一定大于销售额下降带来的影响,因为消费者的情感归属是买不到的。可惜,和路雪错失了一次公关机会。
很多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时都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的信心,进入后却发现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和路雪的中国之役就极具代表意义。经过几年惨烈的价格大战,冷冻饮品行业的利润早已薄得不能再薄,在这场以实力为基础,以利润为代价硬碰硬的价格战中,和路雪强行生存下来却已经是元气大伤。而那些初来乍到的跨国企业,利用雄厚的资本打开局面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路雪们,该静下来想想中国市场的水到底有多深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龙冷藏柜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