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内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名人传批注摘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我的朋友玉梅打来电话,告诉我她过两天要请客。一是她的文章获奖了,她设宴请好友庆祝一下;二是要把我介绍到市作家协会,想让我认识一下她的文朋诗友。&
我和玉梅是通过同事的引荐在网络上相识的,我俩同是松原人,又同是小学退休教师,花甲之年才得以相识,我俩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到了那天我如约而至,玉梅的朋友们早就到齐了,大家见面免不了的寒暄客气。首先玉梅来了一个开场白,内容是“感谢、感恩、感动”,说的很精彩,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然后把我这个新朋友介绍给大家,玉梅一一向我介绍在座的每一位朋友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既惭愧又渺小,但又觉得能通过玉梅认识这些久闻大名,今日方睹尊颜的文人,真乃三生有幸。
早已年过古稀的高老师,是酒桌上年龄最长的,高老师在松原文人里大家都称他老夫子。他是诗书画兼备、书画音律兼通的大才子。他的诗书画等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发表了很多作品。他的业绩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词典》、《中国大文化英才传略会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精英大全》、《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和《世界名人录》中国卷等。
获得如此殊荣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淡定、平和的,真的是“学问深时意气平”啊!高老师提酒时慢条斯理地说自己有四个缺点:喝酒不端盅,打麻将不出声,说话供不上听,走路慢腾腾。其实这所谓的缺点正体现了他斯文的性格。
我和高老师在没见面之前就在博客里交流过,有一天我班门弄斧,在高老师的博客的评语里留了一首习作诗《无题》:
窗前翠柏雪压枝,墙角冬梅绽放迟。斗转星移三九日,寒来暑往六旬时
&& 得闲展卷诗书乐,无事倾心网络痴。褪却红颜童趣在,老骥伏枥世人知。
高老师回复是这样说的: 很欣赏您的文笔,无论律诗还是散文写得都非常到位。这首《无题》属工对,能把首联、颔联、颈联都对仗成联,很了不起,可见功力。以后对颔联和颈联末尾三个字,要以一二或二一格式错落,颔联用二一格式,颈联用一二格式,使其格式上下不雷同,供叁考。若能通电话就方便了。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话真的不假,没想到我这次班门弄斧竟然收获不小,通过高老师的指导,我懂得了写律诗颔联和颈联末尾三个字,要以一二或二一格式错落,颔联用二一格式,颈联用一二格式,使其格式上下不雷同。真的是受益匪浅啊!然后我把颈联改为:
得闲展卷书为伴,无事倾心网作痴。
高老师还送给我几本诗集,我一口气读完了,觉得他的诗积极向上、昂扬超脱、奔放流畅、气势磅礴、感情真诚、哲理性很强、颇具励志性和感染力。
酒桌上有一位大家称他为侯教授的老先生,他叫侯玉田,笔名宇天。他虽然年近古稀,但说话干脆利落,精神矍铄,看上去很有活力。他是原松原教育主编,主要研究《外化潜能学理论》出版著作十几本,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他研究的项目:外化心理——外化心态——自我意象——外化潜能。在松原小有名气。在酒桌上他提酒讲的话很有哲理,让人钦佩不已。
&&&其中有一位现在仍在职的朋友——沈树立先生,他是松原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总监,主任编辑。他勤奋好学,从事广播剧创作多年,著作颇丰。主编报告文学,《绿荫深处听歌声》、《岁月风景》、《感受人间的阳光雨露》、《体验人身无限风光》、等十几本著作。从他的言谈举止,我看到了什么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最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吴锐女士,她今年50岁,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腿上有残疾。可是她身残志坚,从小就刻苦学习,最后她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且精通日语。毕业后教育上不留她当老师,无奈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她工作很出色,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她的很多文章在松原的报纸和刊物上发表。80年代就是松原张海迪式的人物,沈树立先生曾经为他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拐杖支撑的人生》。
他有一个很温馨的家,爱人在国税局工作,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法院工作。为了圆自己当教师的梦,十几年前她就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给中学的学生辅导阅读和作文,成绩显著,很受家长的欢迎。现在有学生近30人,同时自己的收入也很可观。听了她的故事,大家都很感动,觉得她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我早就熟悉的梁筱荃女士那天也在场,我们在一起吃饭好多次了,我早就很佩服她,蒙古族青年作家。她的创作近百万字,她的散文、诗歌、评论、歌词、格律诗等发表在国家级各种杂志和报刊之上。如《中国诗人》、《中国诗歌在线》、《江山多娇中华旅游诗选》、《中国纪实文学》、《四月天》等等;获得多次国家级奖项。她的《文与字的时光之河》上下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读她的这两本书时,我几次被她的文字感动得流泪,在她的书里,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合格的母亲。她对老师是那么尊重&、对父母是那么孝敬、对朋友是那么谦和、对文字是那么热爱……&&
筱荃女士特别谦虚,在那天的酒桌上她以学生的身份提酒、敬酒,大家一致认为她是个很有发展的青年作家。我初次见到她时,就能看得出她是那种被文化浸染的女人,温文尔雅,秀色可餐,真的是小女子,大才人啊!我很喜欢她。
还有一位女士是王老师
,她年轻时是我的同事,后来调到街里建设小学和玉梅是一辈子的好姐妹、好同事。她和玉梅都是松原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都很出色。退休后自己办学又干了10年,现在66岁了,才自己给自己退休。我俩有40年没见面了,没想到在这种场合见面了,真的很惊喜,她的精神头不减当年。
在座的还有一位20多岁的女孩儿,她是宁江区宣传部《伯都纳》刊物的编辑,玉梅把我介绍给她,让我以后往这个刊物上投稿。小编辑向大家敬酒时,带着满脸的笑意,是那么的诚恳、谦虚。敬酒后由于单位有事她匆匆离去。
还有让我久仰的金氏兄妹因有事没能参加午宴 ,哥哥是著名的书法家,妹妹是著名的诗人、作家,没有见到他们倍觉遗憾。
真的感谢玉梅,是她为我搭建了交友的平台,结识了她的文朋诗友,这些朋友的气质秉性、思维方式、学识阅历,带给我宝贵的启迪。所以我感慨万千,在我提酒时,我首先说出了我的感慨,赞扬了玉梅的文友:触景生情句未裁,几多感慨在胸怀。时逢花甲结文友,歌赋诗词信口来。然后为了赞玉梅我信口来了一首七言:玉梅一朵沁芬芳,退而不休执教忙。网海遨游藏智慧,书山徜徉记沧桑。文坛获奖鸿儒赞,园圃勤耕桃李香。莫道桑榆夕照晚,余霞璀璨映松江。
这个玉梅妹妹小我一岁,是吉林省名师,在职时辅导推荐120多篇学生作文在国家级发表或获奖;主编出版学生教学同步作文选《小荷沁香》;常有诗文见于报端,而且多次获奖。
退休后一直在私立学校应聘,退而不休。经常在网上写博,博客点击量很高,博文篇篇精彩。花甲之年还手不释卷,笔耕不缀。这次是在松原市建市二十周年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所以朋友们都为他祝贺。我很喜欢玉梅活泼开朗、朴实率真的性格,和她在一起就是高兴,想不笑都不行。
再次感谢玉梅,自从和她相识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感谢她丰盛的宴请,在推杯换盏之间,在酒酣耳热之时,诗朋文友推心置腹,促膝畅谈,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觉得玉梅的朋友真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都是出口成章,落笔成诗的才人,真的是平凡之中见伟大啊!
活泼开朗的玉梅老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作者在陋室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分析。_百度知道
作者在陋室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分析。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OMG我是你的大妍姐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谈笑有鸿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阅读中批注,在批注中提高 - 百度文库
在阅读中批注,在批注中提高
在阅读中批注,在批注提高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由于所受的经历、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千个,才会呈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今,由于它在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的频现,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
一年来,我们探索并实践着批注式阅读,学生在这个批注过程中发展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同时他们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而我们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也因学生的精彩批注而陶醉,下面就学生在课内外批注式阅读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
在具体操作上,我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预习反馈,确立目标:课前预习,然后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汇总交与老师,教师参照反馈信息设计教学重点——课文研读批注的问题或话题。
2、辅助解读,扫清障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疑难,将知识性问题和学生无法体验和认知的问题加以介绍或讲解,比如《藤野先生》写作时中国所处的特殊时期、高尔基《海燕》的写作背景等,这些不是青少年凭简短的人生经验就可以立刻理解的,所以需
贡献者:尹绪辉224Cann't connect to DB!一直以来很疑惑的问题。记得之前学课文的时候,老师说这句是互文,大概意思是“跟我谈笑往来人中有目不识丁的平民也有声名远扬的学者”,我比较认同这个说法。而之后别人和网上多以直译“往来无白丁”解释。我是觉得一个能使陋室不陋的君子,是无须以自己社交圈的高门槛来标榜的,唐宋大家的文章中也有种树的郭橐驼,捕蛇人,卖油翁,可见跟平民谈笑往来对文人是多有助益的。自己水平够了,即使搭个豆棚瓜架,听人闲谈八卦,也能鼓捣出传世文集,这样才有底气说“何陋之有”吧。而且“鸿儒”的反面应该是“没有真才实学,举止轻浮粗鄙的人”,白丁只是一个平行的分类。当你要求别人不歧视你住所简陋的同时,歧视别人不识字不太合适。一点浅见,还请大家谈谈看法。
你把他当成小人就好理解了。况且古来文人多清高,不愿意跟无甚学识之人交往,喜好而已,有何可非,他又当不起圣人。就你听父母唠叨唠叨,虽神色不动,相比也会烦心,况且是不认识之人呢?实不必把人想作这般无私,读书看人苛求如斯,会少了许多乐趣。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写小说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人传批注摘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