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馆阿庆嫂服装茶壶的历史

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工艺精品赏析
艺术名家专题
艺术博览推荐阅读
关公关公1蝶恋花春满园月季财神赵公明奔马宝马送福报喜图花鸟图秋实扇面画国色天香关公 关公1 蝶恋花 春满园 月季 财神赵公明 奔马 宝马送福 报喜图 花鸟图 秋实 扇面画 国色天香
名家艺术园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收藏民族记忆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
建川博物馆:守护中国百年历史
E-mail推荐:&&
  樊建川在中国壮士群雕广场  烧有《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彩瓷砚台、黄埔军校成都分校使用过的课桌椅、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日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请柬、廖季威的水晶印章、侯镜如使用过的皮文件包……抗战胜利65年之际,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兴致勃勃地向媒体“晒”起了他的宝贝文物。  这些藏品有的来自抗战将士家属相赠,有的购于拍卖现场,还有的则是樊建川自己闲逛古玩市场的“战利品”。其中有的是第一次曝光,有的已经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目前建川博物馆的800万件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已经达到91件。我们还想突破百件大关。”樊建川说,收藏民族记忆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民间藏家也该担负起责任。珍贵的藏品鉴定为文物后,就不能进行买卖,这样能更好地保存下来。  “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  十几个博物馆扎堆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古镇,主题从抗战到“文革”到民俗到地震都有,樊建川给它们取了一个名字叫“聚落”。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这座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博物馆首次向世人开放。在建川博物馆聚落整个的设计当中,抗战系列无疑是一台“重头戏”。这个系列目前开放的有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川军抗战馆、援华美军馆和抗日俘虏馆5个单馆,以及中国壮士群雕广场、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两个主题广场。而侵华日军馆和汉奸丑态馆是即将落成的重要项目,这两个馆后来被规划入同一个建筑内,“上面是日军馆,下面是汉奸馆,寓意很清楚,正是靠这些伪政权、伪军的支持,日本军队才能在中国横行这么久。”樊建川说。  65年过去了,还有多少关于这场伟大战争的故事和细节不为我们所了解?时光悠悠,当年20岁的青年如今都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谁还能以亲历者的角色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尽管正赶上建川博物馆聚落大兴土木,还是有不少人远道而来寻找历史的答案。  樊建川说,进入抗战博物馆如同在看一部抗战大片,他将国际上先进的模式引进抗战博物馆中,情景性、参与性的参观模式让观众耳目一新。在樊建川看来,建筑、题材、文物、文化是一个东西,应该是一体的,“很多博物馆就是一个房子,遮风挡雨的东西,我就想把高大殿堂给它改掉,让它不那么高大威武,也不是一个容器。”  抗战博物馆的8个分馆均由国际一流的设计大师设计,整体规划是张永和,设计援华美军馆的是切斯特?怀东,汉奸馆找的是台湾的王维仁,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则主动请缨设计侵华日军馆,以表达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的歉意。  “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嘘!别压过历史的声音”博物馆随处可见的铭牌,记录着这里的细微变化。如果说前些年收藏和展览可能还带有一些樊建川自己的好恶,现在则更多的是存留、呈现,尽量不带个人色彩地去保有时代的原貌,让参观者自己去感知、思考、评判。  “藏品的分布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不以编年为顺序,也不会像传统的博物馆那样严肃,这里更为关注的是普通生命,整个建筑群落会试图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场景,再现社会生态。”樊建川说。  在文物收藏中升华责任  残破褴褛的血衣、弹孔尚存的冰冷钢盔、仍然可以发出尖利鸣叫的报警器、泛黄的战时良民证、血迹斑驳的日记本、冰凉刺骨的侵华纪念章、照片上一张张有着或惊恐或愤怒表情的面孔……  除了这些博物馆里展示的战争的血腥,园区角落的库房里还紧锁着岁月的沧桑。白晃晃的日光灯下,铺天盖地的旧报纸、老照片、书信、镜鉴、雕塑、像章,让人感觉像是掉进了一片淤积了几十年的泥塘,心中感慨却又沉重无语。  在收藏界,唐诗宋词、梅兰竹菊、才子佳人这类收藏买了就能赚钱,可是樊建川觉得太“清淡”,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他追求的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抗战馆也好,地震馆也好,最大的作用是敲警钟。”樊建川始终认为,一个人不能没有责任心,一个民族不能失去血性,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经受过太多的苦难,“我想让建川博物馆成为增强国民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精神的‘钙片’。”  樊建川收藏抗日文物的激情,当年是被一部老电影《血战台儿庄》点燃的。他的父亲就是一名抗日战士,曾面对过鬼子的刀枪,在血火中拼杀,他自己也是一个有过11年兵龄的军人。通过收集川军资料他了解到,抗战期间先后有300万川人赴战,但是关于300万人命运的记载却是令人惊诧的空白。内心强烈的震撼迫使他要做点什么。他开始阅读研究川军抗战史,并收集抗战文物,十几年间,他常常在全国各地奔走,寻找,追索。  30年职场打拼,樊建川的身份不停变换,他曾经是农民、民工、知青、军人、老师、政府官员,现在是商人,但在他心中,有一条主线一直没变――对近代文物的钟爱。他说自己是在收藏“历史的细节”,在完成一本“历史启示录”。  尽管这个抗战博物馆是他倾其个人所有建起来的,但他从来没有把博物馆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始终认为自己只是社会财富的暂时看护者。“我只是替国家保存记忆,这些东西是我私人搜集来的,但它们更属于这个国家。”樊建川说。从10年前开始,他每年都要写份遗嘱,他说,尽管自己有个女儿,可他身后还是要把所有藏品交还给国家。  如今樊建川的收藏网已遍布全国各地,每日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们把祖上保存下来的抗战藏品赠送给他。但是,每逢空闲,樊建川依然亲自到市场淘宝,原因是抗战时期的藏品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外国藏家出手很猛,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让它们继续流失。  让博物馆自己养活自己  2000年,樊建川精选自己早期收藏的500件抗战文物图片和资料集结成书,名为《一个人的抗战》,此书后来被评为第13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他的一位朋友解释,取这个名字还有一层寓意:“即使只剩一人,也要抗战到底。”  凭借开办房地产公司的财力,凭借多年来的积累收藏,更凭借着超人的智慧和胆识,樊建川做了一件别人不敢做也做不成的事情。自称超级“馆奴”的樊建川,其实心里非常明白,博物馆在经济上是个残疾人、低能儿,一个中等城市建一个博物馆都很费劲,自己要边赚钱边养活十几个该有多难。况且,和国有博物馆相比,民间博物馆无法享受财政拨款和免税政策,可以说花的每一分都是自己的钱,而且赋税还很重。  怎样赋予博物馆经济上自己造血的能力?恐怕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在寻找答案。这件事,从筹建建川博物馆之初,樊建川就在想。只做中国近现代100年的历史,因为这是中国变化最大的100年,在这100年的历史里,樊建川说他要做到垄断。  眼下,公司每年都要贴1000多万元在博物馆上,对于这个还没学会谋生的“傻儿子”的将来,樊建川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  “在博物馆多样化、丰富化的前提下,我们不断慢慢地融入商业,比如古玩店、旅游商品店、国民大食堂、国民接待站、阿庆嫂茶馆、龙门镇客栈等等,门票收入不行,我就卖水、饭、旅游品、书、光碟,办夏令营、拓展训练住宿、会议,慢慢把产业链条拉起来,现在已经初见成效,至少在吃喝方面能自食其力了。”  樊建川说自己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不靠政府财政,也不靠别人的施舍和赞助,博物馆就可以自己造血,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责任编辑:厉振羽)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0条)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同步至微博客&&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博客精选
&&&播客?视频
&&&小编推荐
&&&  频道精选
???最狡猾的"部级裸官"? 公安局副政委女邻居怎成小姐习近平一字让权找到"娘家" 主张钓鱼岛主权中国硬了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建川博物馆:收藏民族记忆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
建川博物馆:收藏民族记忆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
中国文明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文物收藏中升华责任
&&&&残破褴褛的血衣、弹孔尚存的冰冷钢盔、仍然可以发出尖利鸣叫的报警器、泛黄的战时良民证、血迹斑驳的日记本、冰凉刺骨的侵华纪念章、照片上一张张有着或惊恐或愤怒表情的面孔……
&&&&除了这些博物馆里展示的战争的血腥,园区角落的库房里还紧锁着岁月的沧桑。白晃晃的日光灯下,铺天盖地的旧报纸、老照片、书信、镜鉴、雕塑、像章,让人感觉像是掉进了一片淤积了几十年的泥塘,心中感慨却又沉重无语。
&&&&在收藏界,唐诗宋词、梅兰竹菊、才子佳人这类收藏买了就能赚钱,可是樊建川觉得太“清淡”,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他追求的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抗战馆也好,地震馆也好,最大的作用是敲警钟。”樊建川始终认为,一个人不能没有责任心,一个民族不能失去血性,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经受过太多的苦难,“我想让建川博物馆成为增强国民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精神的‘钙片’。”
&&&&樊建川收藏抗日文物的激情,当年是被一部老电影《血战台儿庄》点燃的。他的父亲就是一名抗日战士,曾面对过鬼子的刀枪,在血火中拼杀,他自己也是一个有过11年兵龄的军人。通过收集川军资料他了解到,抗战期间先后有300万川人赴战,但是关于300万人命运的记载却是令人惊诧的空白。内心强烈的震撼迫使他要做点什么。他开始阅读研究川军抗战史,并收集抗战文物,十几年间,他常常在全国各地奔走,寻找,追索。
&&&&30年职场打拼,樊建川的身份不停变换,他曾经是农民、民工、知青、军人、老师、政府官员,现在是商人,但在他心中,有一条主线一直没变――对近代文物的钟爱。他说自己是在收藏“历史的细节”,在完成一本“历史启示录”。
&&&&尽管这个抗战博物馆是他倾其个人所有建起来的,但他从来没有把博物馆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始终认为自己只是社会财富的暂时看护者。“我只是替国家保存记忆,这些东西是我私人搜集来的,但它们更属于这个国家。”樊建川说。从10年前开始,他每年都要写份遗嘱,他说,尽管自己有个女儿,可他身后还是要把所有藏品交还给国家。
&&&&如今樊建川的收藏网已遍布全国各地,每日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们把祖上保存下来的抗战藏品赠送给他。但是,每逢空闲,樊建川依然亲自到市场淘宝,原因是抗战时期的藏品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外国藏家出手很猛,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让它们继续流失。
&&&&让博物馆自己养活自己
&&&&2000年,樊建川精选自己早期收藏的500件抗战文物图片和资料集结成书,名为《一个人的抗战》,此书后来被评为第13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他的一位朋友解释,取这个名字还有一层寓意:“即使只剩一人,也要抗战到底。”
&&&&凭借开办房地产公司的财力,凭借多年来的积累收藏,更凭借着超人的智慧和胆识,樊建川做了一件别人不敢做也做不成的事情。自称超级“馆奴”的樊建川,其实心里非常明白,博物馆在经济上是个残疾人、低能儿,一个中等城市建一个博物馆都很费劲,自己要边赚钱边养活十几个该有多难。况且,和国有博物馆相比,民间博物馆无法享受财政拨款和免税政策,可以说花的每一分都是自己的钱,而且赋税还很重。
&&&&怎样赋予博物馆经济上自己造血的能力?恐怕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在寻找答案。这件事,从筹建建川博物馆之初,樊建川就在想。只做中国近现代100年的历史,因为这是中国变化最大的100年,在这100年的历史里,樊建川说他要做到垄断。
&&&&眼下,公司每年都要贴1000多万元在博物馆上,对于这个还没学会谋生的“傻儿子”的将来,樊建川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
&&&&“在博物馆多样化、丰富化的前提下,我们不断慢慢地融入商业,比如古玩店、旅游商品店、国民大食堂、国民接待站、阿庆嫂茶馆、龙门镇客栈等等,门票收入不行,我就卖水、饭、旅游品、书、光碟,办夏令营、拓展训练住宿、会议,慢慢把产业链条拉起来,现在已经初见成效,至少在吃喝方面能自食其力了。”
&&&&樊建川说自己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不靠政府财政,也不靠别人的施舍和赞助,博物馆就可以自己造血,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吴晓东)
(责任编辑:建川博物馆参观图片之(四)--雕塑、小景和公社食堂
还是那句话,建川博物馆太大太大,我这惊鸿一瞥的到此一游,只是能看个表面。就是看个表面,也远远没有将其精华记录下来。比如进门处的炮楼,是个很好的景致。车进门时,想,走的时候一定将它拍下。结果走的时候,也没去拍。真是遗憾。这个公社食堂的建筑很特别。快到中午的时候,广播里就喊,请大家到公社食堂吃饭。听着这话怎么象“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一样搞笑呢。说说笑笑的,我们就去了
我的更多文章:
( 14:01:29)( 09:07:39)( 16:31:28)( 12:45:55)( 21:34:48)( 11:35:16)( 21:01:06)( 16:10:01)( 09:45:14)( 14:20:4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壶的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