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个数字在文学的文化含义中的含义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文学作品中,数字三及三的倍数大多表示“多”的意思,如诗句“白发三千丈”.请问有哪些?(不少于2个)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汉语中的数字文化
汉语中的数字文化
编辑:weian
  摘 要:在汉语中,数字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汉语中的数字文化,与汉语自身的语音特点有关系,同时,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因素等有关。数字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关键词:数字;文化;归类;发展
  日常生活中,我们被一个个数字包围着,身份证号码、护照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码、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这些数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某一个个体的标识。人类进入数字时代,我们每天都无可避免地要与林林种种的数字打交道。有些数字是我们无法选择的,而有些数字,是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的。人们在挑选可以自主选择的数字时,往往青睐那些&吉利&数字,比如&六&&八&&九&等,且尽量避开那些&不吉利&的数字,如&四&&十三&。数字本来是用来计数的,本无好坏、褒贬、吉凶之分。但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却不断地丰富它的内涵,增添它的表达色彩。因此,数字除了计数功能外,又衍生出众多的文化含义,形成了汉语中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
  一、数字文化归类
  我们把这些数字分成以下几类:
  (一)谐音
  数字本是计数的工具,因与汉语中某些字发音相同或者相似,而具有了与谐音字相同的意义。例如,人们在选择数字时,往往选择&八&&九&等吉利数字,而不选择&四&&七&等不吉利的数字,这是由这些数字的谐音造成的。&八&的谐音是&发& ,取&发财&之意;&九&的谐音为&久&,取&长久&之意;而&四&的谐音是&死&,&七&的谐音是&气&,从语音上听起来,是不吉利的。 还有&二百五&这个词,常用来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古代的银子,五百是一封,二百五十个是&半封&,&半封&与&半疯&谐音,因此,&二百五&就有了&傻&之义。
  (二)双数
  数字一、三、五、七、九为单数,也称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双数,也称阴数。在汉文化里,人们普遍认为双数是吉祥数字。因此,中国人在选择结婚日期时,倾向于选择双数月份和日子。在某些地区,甚至丧葬、动土、搬家等日期,也选择农历的双数日期,也就是二、四、六、八、十等日子。数字&四&,它既是一个双数,又与&死&&事&发音相近。在选择车牌号码和手机号码事,通常会避开这个数字,但在选择日期时,有时也选择这个数字,这是因为中国人在择日时,为图吉利,一般会查看万年历,选一个黄道吉日,那是中国另一传统文化对数字选择上的一个制约。
  (三)俗语、成语中的数字
  例如,&一五一十&是指以五为单位数数儿,用来形容从头到尾无所遗漏地叙说,&不三不四&形容一个人不正派或不像样,&一推六二五&形容置之不理,一推了之。&二一添作五&是指一样东西两人平分,&三下五除二&形容办事干脆利落, &不管三七二十一&,形容做事考虑不周,&八九不离十&表示差不多。这些汉语俗语和成语中尽管包含着数字,由于俗语和成语有着完整的、凝固的意义,所以,这些数字也就失去了原有表达数的功能。
  (四)虚数和概数
  数字的应用过程中,使数字的所指产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把这种用法,看做是数字应用的一种引申,就产生了虚数和概数。它们仍然表达数的概念,只是不指某一确切的数,而是一种模糊的数。汉语中,通常用一、二表示数量小,用千、万表示数量大,这就形成了数字的虚指用法。例如,&一日千里&形容速度快、变化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一日&和&三秋&都是虚指,形容朋友或恋人之间的想念。
  (五)来源于历史故事
  比如&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数字。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孟子,一个是七十三岁去世,另一个是八十四岁去世。因为他们是圣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两位先贤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后来有了这样的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己去&,就是说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老人的一道坎,到了老年,特别害怕七十三岁这一年和八十四岁这一年,这就形成了这两个数字的特殊含义。
  二、汉语数字文化产生机制
  汉语数字文化丰富多彩,产生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下面几点:
  (一)汉语语音特点
  汉语语音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在汉语中,一共有二十一个声母和三十九个韵母,它们组合成四百一十个音节,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字有三千五百个。这三千五百个常用汉字与四百一十个音节对应,因此,汉语中谐音字就特别多。再加上汉语口语中,单音节词较多这一特点,与零至九这十个数字发音差不多的单音节词也就很多了。我们知道,单音节词具有相对完整的意义,所以,这些数字就有了与其谐音的单音节词相同的意义。从这一方面来讲,这也是汉语数字文化内涵丰富的最重要的原因。比如,&零&与&灵&谐音,&一&在口语中读作&yāo&,与&要&谐音&二&与&爱&谐音,&三&与&伞、散&谐音,&四&与&死&谐音,&五&与&无&谐音,&六&与&禄&谐音,&七&与&气、起&谐音,&八&与&发&谐音,&九&与&久、酒&谐音。
  (二)汉民族的心理特点
  1、趋吉避祸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战争和灾荒,这就形成了渴望和平、健康、快乐、幸福,讨厌战争、灾荒、死亡、疾病这样的民族普遍心理状态。趋吉避祸心理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交际活动,这种心理状态存在于中国人的交际活动的各个层面之中,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交际活动的规范,形成了趋吉避凶的文化现象和修辞现象。人们在选择数字时,也会遵从这一心理,选择吉利数字避开不吉利数字。
  汉语数字文化是以心理联想为基础,借助于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那些听起来寓意美好的数字,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首选,那些不吉利数字,人们则往往避而远之。举例来说,二0一0年十月十日,是一个&三连十&吉日,寓意&十全十美&,被称作&史上最佳结婚日&,诸多国人为讨&彩头&,都忙着在这一天结婚。与此类似,车牌号码或者手机号码尾数,选择&八&的人多之又多,因为&八&在口语中,与&发(财)&谐音,让人很容易产生心理联想。相反,汽车牌照号码,没人愿意要带&四&的,&四&与&死&谐音,现在交通事故又频频发生,没人愿意招惹这样的麻烦。在某些省份或地区,手机号码后四位中如果有数字&四&,手机话费会有很多优惠用以吸引客户。
  2、对称的和谐之美
  人们普遍喜欢双数,双数有&对称&&和谐&的含义。汉语词汇中,有&好事成双&&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寓意美好的词,可见人们对双数的青睐。在中国人看来,任何事物都是按&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这样的梯级结构发展的,所以,双数自然就成了吉利数。然而,在英文化里,除了数字&十三&之外,人们认为奇数才是吉祥数。在俄罗斯,&六六六&是最不吉利的数字,有&恶魔&的意思。
  再进一步探讨的话,笔者认为,这也是受人们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人的身体躯干和五官,正常情况下是对称的,对称才是自然的,产生了&对称才美&。从男、女成对的婚配制度到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的好事成双、双喜临门,从建筑结构到室内物件的摆设等等,大多是对称的。
  三、汉语数字文化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数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张清常在《汉语的15个数字》一文中也谈到,中国人使用数字,一时有一时的风气,这不是说别的数目不用,只是说这个数字成为一时的爱好。
  数字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原有数字,有了新的内含
  比如&三八&这个数字,本来是指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的节日,后来又用来指&三八式&步枪,例如在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那一声是三八,这一声是连珠&。在港台地区,这一数字是骂人的话,骂一个人,不分男女,&三八&&臭三八&&死三八&都是很难听的词汇。也有人说,&三八&是专门用来骂女性的,意思是&这个女人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不够庄重&。随着港台影视剧的传播,这个词在大陆地区也逐渐流行起来,并且又衍生出&八婆&这样的词语,经常用来指多嘴多舌的人。
  (二)数字的褒贬色彩发生了改变
  数字&七&。这个数字,在俄罗斯、韩国等,是吉利数字,但中国人不大喜欢这个数字。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七&有了新的寓意。&七&同&起&谐音,取&雄起&&崛起&之意,特别是做生意的人,十分看好这个数字,车牌号码、手机号码尾数,往往会选择&七&。
  数字&二&。&二&本来是一个双数,是一个吉利数字,汉语词语有&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等。但另一方面,含有数目&二&的词语,更多的是贬义词,如&二把刀&借指对某项工作一知半解、技术不高的人,&二流子&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二愣子&指粗鲁莽撞的人。&二&这个数字,新近又有了另外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分不清场合,不分轻重,说话不过大脑,做事不想后果等。
  上面谈到的数字&三八&和&二&,由于其文化含义的发展变化,也带来了语法上的变化。&三八&由一个数词变成了一个名词,&二&也由一个数词变成了一个形容词。这一点,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的。
  四、小结
  汉语数字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含,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我们对此加以挖掘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对某些数字的偏好可以折射出某个社会时期人们的心理层面,在进行社会交际和商业交易时,选择那些吉祥数字,可以迎合人们趋吉避祸的心理,从而使日常交际和商贸来往顺利进行。比如在选择某些日期或者馈赠物品数目时,尽量选择那些吉祥数字。其次,随着国际间交往的不断扩大,跨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汉语数字文化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来华留学或从事商贸活动的外国人理解这其中的特殊含义,克服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另外,即便是汉族人,也未必能知晓数字中所蕴含的意义。因此,研究数字中的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数字中的文化不断发展,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应该不断跟进。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
  [2]黄兵.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张清常.汉语的15个数字[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
  [4]现代汉语规范字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1月 第一版.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P166-169.
  [6]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汉语中的数字文化相关推荐
[汉语中的数字文化]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415064" data-title="汉语中的数字文化" data-image="">数字7的含义
我的图书馆
数字7的含义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成语里的数字含义
三茶:吓茶、受茶、送茶;六礼:纳采、问名、纳征、纳吉、请期、亲迎。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亲:宗亲、外亲、妻亲;六故:指父、母、岳父、岳母、自己、妻子方面的熟人。
三生:前生、今生、来生。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五谷:稻、黍、稷、麦、菽。
思维:礼、义、廉、耻。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三牲:猪、牛、羊;五鼎:羊、猪、肤、鱼、腊。
四大:地、水、风、火。
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五毒:蝎、蛇、蜈蚣、蜥蜴、蟾蜍。
五蕴:色、受、想、行、识。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观汉记》。
六亲:诸公、诸舅、兄弟、姑姊、婚媾、姻娅。
六神:心、肺、肝、肾、脾、胆。
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六欲: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
八音:金、石、丝、匏、竹、土、草、木。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推荐有声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