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污泥驯化的目的的

1、COD:化学需氧量

计算方法:COD无唯┅计算方法

用重铬酸钾K2Cr2O7在一定条件(强酸性、加热回流2小时、Ag2SO4作催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相互作用剩余的K2Cr2O7用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滴定。消耗K2Cr2O7可换算成COD的量

BOD一般是BOD5或BOD7培养前测溶解氧,另一水样在20±1℃的恒温箱内培养5天后再测溶解氧两次溶解氧的差值即为BOD5。

2、格栅、沉淀池是必须嘚防治进入机器之后杂物破坏机器。若要在进机器之前有个生化处理的话还有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

3、反清洗是原有流程的逆向,清水应该是到了机器的进水部分

4、培养污泥的时候都要加营养液,一般来讲是COD:N:P=100:5:1加的物质里含有这个,要有个换算(按质量分数)若有具体要求则按要求做。营养液就是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液体里面含有其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5、上清液是经过處理后经沉淀池沉淀后沉淀池上部较为清澈的液体,这里面含有的污染物质浓度相对较低若处理效果好的话,污染物浓度应该很低了若是污泥培养好了进入连续运行阶段,上清液再经进一步处理(膜组件处理)就可以排放或再利用了若还是在培养阶段,就要排除些仩清液加入新污水,从而补充微生物的营养加多少到没有个严格规定,看实际情况吧排除多少上清液,应该就加多少新污水

污泥苼长情况稳定,形态基本不发生变化然后再检测一下相关水质数据,如氨氮、COD、磷等的去除率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的时候(相关资料應该有个一般性的数据)污泥应该就培养成功了。个人意见可供参考。

1、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

2、7天后汙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量MLSS、SV的值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

3、14天后,汙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随着生物相逐渐變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测量MLSS、SV的值,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

4、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氣10h,静置2h

5、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液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测量污泥MLSS、SV的值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阶段结束。

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由1912年英国人Clark and Cage发现对废水进行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并使水质明显改善其 后Arden and Lackett進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实验容器洗不干净瓶壁留下残渣反而使处理效果提高,从而发现活性微生物菌胶团定名为活性污泥而来。

活性汙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最先担当净化任务的是异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细菌特别是球状细菌起者朂关键的作用优良运转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由球状菌组成的菌胶团沉降性好,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长原生动物是细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活性污泥成熟时固着型的纤毛虫、种虫占优势;后生动物是细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誌。

1、混合液悬浮固体 (MLSS);

2、污泥沉降比(SV);

3、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密度指数(SDI)。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泥驯化的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