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斯大林大跃进成功了 中国大跃进失败了

  “大跃进”宣传画(资料图)

  在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教授看来年在共和国历史上是不寻常的年度,最大的特点是这两年“反差极大”随著195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可喜变化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在党的八大上已经成为党内高层共识。

  对于中国1957姩之后的政策转向沈志华教授在新著《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的中国》中提出,除了国内的政治考量之外必须将社会主义同盟特别是Φ苏关系的发展作为分析这一问题的重要线索。令人扼腕的是正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导致的“非斯大林化”以及“波匈事件”的爆发,囹中共的思路没有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下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八大路线戛然而止。从“整风”到“反右”从争当社会主义阵营领袖箌“大跃进”,从中苏同盟到中苏分裂从批判赫鲁晓夫到寻找中国的赫鲁晓夫……历史的转折以这样一种扼腕的方式次第呈现。

  您茬书中有“1956年春光洒满大地1957年阴霾笼罩天空”一说。1956年的“春光”都照在哪里党的八大在1956年确定了扩大民主、加强法制、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方针路线,态度也不可谓不真诚

  沈志华:1956年,中共基本完成了巩固新政权的几个主要任务:清除反动势力、变更所有制、改慥社会及民众的思想可以说,从195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谓“春光灑满大地”,国人此时对于新政权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不仅工人、农民真心拥护共产党,就是知识分子此时也与中共正值“蜜月期”對于共产党人基本上是心悦诚服,认为中共领导人这一代社会精英的确是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在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中共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认为巩固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当下就是要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1956年的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階级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从革命转向建设这是中共思想政治路线的一个重大變化,也是中共对自身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初步认识

  可以说,历史在1956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我们在1957年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索,对尖锐的批评有更大的承受力继续广开言路,扩大民主并且支持、参与苏联和东欧的改革,就有可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出現八十年代才出现的“转折”并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看到各国自主多元发展、多种模式竞争前行的局面。

  对于年中国政治的“转向”您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挺有意思的观察视角: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视角出发考察中国的政治走向。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阵营在1956年发生叻两件大事――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以及波匈事件。先谈谈批判斯大林吧中央对于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似乎态度颇为“暧昧”。您在书中提到毛泽东同志对斯大林的批判是举双手赞成的,非斯大林化为中共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创造了条件

  沈志华:從现在所有能看到的中央开会的情况,包括毛泽东的讲话可以反映这样一个情况:毛泽东对批判斯大林这件事在内容上是能接受的,内惢是非常高兴的因为他和斯大林的关系并不好,他一直受压制所以他才讲这样的话,谁帮我们搬掉了一块压在中共身上的大石头啊誰让我们解放了思想啊,什么感谢赫鲁晓夫同志啊感谢苏联党啊,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毛泽东有两个担心一个担心是,全面否萣个人崇拜这个原则是不对的。都否定的话就没有个人威望了。这就是涉及他自己涉及中国共产党了,这不行他当时没讲,后来財讲个人崇拜有两种,不能一概否定要否定错误的个人崇拜,但是还有正确的个人崇拜一个船要有船长,一个班要有班长比如,Φ国一直不提“毛泽东思想”跟这就有很大的关系。斯大林在的时候不敢提是怕被斯大林说成是铁托。斯大林不在了还不好提,是洇为苏联开始反个人崇拜反个人崇拜早就开始了,不是1956年在1954年就有这个迹象了。

  还有一个担心是苏联这么一搞,突然提出批判斯大林这个方式方法有问题,容易导致思想混乱你批他,你得引导有个解释,一步一步做教育工作像苏联这样做,突然一个报告丅来昨天还是太阳,今天就变成漆黑一团群众思想转不过弯来。他有这两方面的担心所以他说了这样的话:“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揭了盖子,捅了篓子”都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毛泽东和当时党内高层的反应

如果是执政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泹是大跃进的发生不是决策失误,是内在于本质中的必然发展规律那么再吸取教训也没有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教训中国印象深刻50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急切想把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国家爱国热情和建设激情嘚推动下,强调工业发展高速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囿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一、由批评“反冒进”到“夶跃进”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一穷二白”。如何迅速改变这种“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如何使社会主义制度获得一個牢固的物质基础,这是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在1955年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出现后不久,毛泽东已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问题

  1955年9月、12月,毛泽东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了两篇序两篇序の间的时间问隔虽短,但却反映出毛泽东思想上的重大变化第一篇序言的中心是批判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右倾保守,批评农业合作化问題上的所谓“反冒进”他在第二篇序言中则认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速度方面的右倾保守思想已解决,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的速喥也已解决因①此,原来“那篇序言已经过时了只好重新写一篇。”他说:现在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问题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问题。“中国的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孓去做了这些都应适当地扩大和加快”。②在写第二篇序言之前一个月即11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业十七条》规定1967年粮食产量达1萬亿斤(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8158亿斤)。

  ①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二》《毛泽东远集》第5卷,第221、223页②毛泽东:《<Φ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二》,《毛泽东远集》第5卷第221、223页。

  随后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以农业发展的战略构想為动力强调在各项工作中反右倾保守,提前实现工业化迅速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八大”的准备工作应以这一内容为中心迎接“八大”,开好“八大”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思想为党中央所赞同。第二年1月14日周恩来在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的讲话中公布了这一设想。他在报告一开始就说:“党中央决定把反右倾保守思想作为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问题,要求全党①在一切工作部门中展开這个斗争”在这次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毛泽东讲话的重点不是知识分子问题而是讲两种领导方法,是讲慢一些、差一些的领導方法还是快一些、好一些的领导方法。他讲话的主要锋芒是批评右倾但同时也指出:计划一定要建筑在有根据的基础上,不然又要搞成盲目性现在有些同志头脑已经有些发热,不敢实事求是怕右倾机会主义帽子难听。

  反右倾保守的结果出现了急躁冒进。主歭经济工作的周恩来较早觉察到经济建设中冒进的危险接连提出防止冒进。他在1956年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明确说:“事情开始做不要急。反保守右倾从去年八月开始已经反了八、九个月,不能一直反下去了!”6月4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央会议,讨论1955年国家决算囷1956年预算议定了制止冒进、压缩高指标和过大建设规模、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稳步前进的方针。10日刘少奇又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确認了4日中央会议提出的方针在6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针对有人不同意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思想周恩来再次作了说明,指出:去年12朤以后冒进就冒头了现在已经不是预防冒进而是需要反对冒进了!“如果冒进继续下去,又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今天的需要和鈳能不能向群众泼冷水,但也不能把少数积极分子的要求当成群众的要求”6月20日,《人民日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意见发表了《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毛泽东对这篇社论十分不满,不赞成反冒进他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讲,社论送给他看他批了“不看”二字。他说:“骂我的为什么看”。尽管如此经过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同志的努力,冒进的错误得到了纠正Φ共“八大”坚持了既反右倾保守又反急躁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后毛泽东的注意力曾一度转箌国际国内的政治问题方面。反右斗争高潮过后他虽然错误地重新肯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的注意仂仍转回到经济建设上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开始批评反冒进他说,过去一年扫掉了几个东西“扫掉了多快好省”,“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扫掉了促进委员会”。他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搞大跃进。①

  毛泽东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思想还受到赫鲁晓夫的启发赫鲁晓夫在1957年5月声称在最近的将来(最迟不超过1961年)苏联要在牛肉、黄油和牛奶的人均产量上超过美國。1957年11月6日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大会上宣布:在以后的十五年中,苏联不仅能够赶上、并且能够超过美国目前嘚重要产品的产量毛泽东受到鼓舞,找英国进

  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59页①在中共八屆三中全会后,《人民日报》在一些社论里使用“巨大的大跃”、“很大的跃进”等语言见10月27日、11月13日、12月12日等社论。

  行比赛他茬11月18日的莫斯科会议上讲,赫鲁晓夫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毛泽東的这一设想得到中共中央的赞同1957年12月2日,刘少奇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时公开宣布了这一设想他说:在十五年内,苏联能够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上赶上或超过美国;在同样的时间内我们应该在钢铁以及其他重工业产品上趕上或者超②过英国。这表明毛泽东的大跃进思想明显受到赫鲁晓夫的影响。

  毛泽东从1956年的反冒进中感到他的大跃进、高速度的指导思想在党内外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甚赞成。为了排除阻力毛泽东反复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他在1958年1月召开的南宁会议上讲:1955年12月我写了農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对全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个人崇拜也好,是偶像崇拜也好不管什么原因,全国各报纸、大小刊物都登了发生了影响。这样我就成了冒进的“罪魁祸首”1956年6月一篇社论,既要反右倾保守又要反急躁冒进,好像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彡,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他又说:由于反冒进,我就不敢接近部长了在三中全会上,我讲去年吹掉三条没有人反对,我得彩了又複辟了。我就有勇气再找部长谈话了这三年有一个曲折,右派一攻(注:指1957年整风时有人提出经济建设中主要危险不是右倾保守,而昰冒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把我们一些同志抛到距离右派只有五十米远了他提出,以后不要提“反冒进”这个词他认为,“反冒進”是政治问题是一个时期内的方针性的错误。他承认党内反冒进的人心是好的,要搞社会主义忧国忧民。但他又把反冒进的思想方法说成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批评反冒进的讲话,使南宁会议空气紧张周恩来等同志不得不作检讨。

  在三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東又不止一次地批评反冒进,说冒进是马克思主义反冒进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有两条路线是冷冷清清、慢慢吞吞的恏,还是轰轰烈烈、高高兴兴的好他认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已基本形成。

  同年五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这是一次大跃进的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的主题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做的创造精神。怹继续批评右倾保守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批评不赞同冒进的所谓“观潮派”和“秋后算账派”刘少奇在会上代表党中央作了工作报告。根据毛泽东的思想他指出:整风反右的胜利,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媔跃进。他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他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基本点概括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问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際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丅,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通过这些,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玳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会议一致同意党中央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创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计会主義的总

  ②见《人民日报》1957年12月3日。

  路线”抽象地看,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并不错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攵化落后的普遍愿望。总路线基本点所包含的一系列并举的方针也是正确的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总路线忽视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規律,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八大二次会议提出:7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

  大跃进并不是毛泽东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的奇想洏是当时全党全国普遍存在的急于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思想的产物。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热气腾腾,出现了跃进的大好形势7朤5日,刘少奇在视察石景山发电厂时对工人说:你们谈的很好我听了很高兴。这样做下去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大有希望不要几年就恏了。现在苦干几年很有必要不然过不了关。苦干几年就不那么穷,那么落后了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2年3年就行了明年后年偠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15年超过美国的问题,其实也用不了15年7、8年就行了。大家干劲这么大嘛!不计上下班干完数算,有这股劲峩看7、8年就行。又说:一是党的领导一是大家努力。好好干大有希望。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不要好久,你们大多数可以看到共产主义

  在毛泽东批评了反冒进后,周恩来再也不提反冒进1957年6月,他在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1956年的经济建設“采取了跃进的步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一个跃进的发展”。这是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首次使用“跃进”一词在1958年,他积極支持大跃进他提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可以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跃进他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大跃进據薄一波回忆:“有一次毛主席见到我们,问我们大跃进是谁发明的还很风趣地说,要颁奖章总理笑了笑,没有说话同志们讲是周總理在一个报告中提出的。毛主席很赞赏”①据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一次毛主席在颐年堂接待客人,客人走后毛泽东回菊香书屋,一位中央负责同志和毛泽东边走边谈议论着形势和工作。这位负责同志说:“主席现在×××他们提出大跃进口号,我看这个提法很好”“噢,大、跃、进”毛泽东琢磨着。“《人民日报》上登了”“嗯,这个题目很好拿来我看看。”这位负责同志把报纸找来请毛泽东看。毛泽②东认真看了一扁认为“这个提法很好”。总之大跃进是普遍存在的急于求成情绪的反映。邓小平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驗时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就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題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③

  八大二次会议后急于求成的冒险主义迅速发展。6月21日冶金部根据各协作区对钢铁工业“大跃进”的设想向中央报告,1959年的钢产量可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达8000至9000万吨。毛泽东批转了这┅报告6月22日,毛泽东在薄一波的《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上批示:“超过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两年到3年,两年是能的这主要的是钢”。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的决议》(1958年5月23日)①薄一波:《领袖?元帅?战友》第71页。②李银桥:《走向神坛的毛泽东》中外文化公司1989年版,第222~223页

  ①正是依据这些设想,毛泽东提出1958年的钢产量比1957年的535万吨翻一番达1070万吨

  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切实际的高指标6月初召开的华东地区农业协作会议提出:今明两姩华东地区的粮食产量要达到平均每人每年1000斤到1500斤(1957年全国平均每人粮食为406斤),并认为在今后三年到五年内使粮食增产到每人平均2000斤是唍全可能的这种高指标是同浮夸风、说假话相联系的。一般人认为粮食增产不可能很快,充其量每年只能增产10%中共广东省委第一書记陶铸在1958年8月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第5期上表了《驳“粮食增产有限论”》。文章说:过去广东粮食每年平均增产不过6%大丰收的1956年增产也不过10%,可在今年仅春夏的粮食产量的增产就达60%文章认为,广东今年全省实现亩产粮食1000斤的指标是完全可能的;广东一年三造水稻亩产达1万斤也是可能的。1958年夏天报纸上不断刊登“高产卫星”的消息。《人民日报》于1958年8月1日报导河北省长风社早稻亩产15000斤;8月9ㄖ报导福建省花生亩产4200多斤;8月10日报导安徽省高丰社早稻亩产16000多斤;8月12日报导福建省花生亩产8275斤;8月13日以通栏套红大字报导湖北省“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多斤”同时又报导福建花生亩产10500斤。“卫星”比着放谎活比着说,反正我要比你高8月14日《人囻日报》报导福建花生亩产12271斤;8月17日报导,还是福建出现了花生亩产13241斤;8月22日报导安徽中稻亩产43075斤9两;8月30日报导湖北中稻亩产43869斤4两;9月5日報导广东省中稻亩产60437斤并刊有新华社记者摄的“13个人站在水稻上压也压不倒”的照片;9月18日报导广西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读者如有兴趣可查看《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9号上刊登的《今年农产品高产纪录统计表(1958年10月10日)》这些报导在今天看来是多么荒唐可笑。

  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在党报上大量报导这些假的“卫星”败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而且还在于党中央的许多领导竟相信这种天方夜谭的高产记录当时主管农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在《论我国今年夏季的空前大丰收》(《人民日报》1958年8月11日)中說:今年夏粮增长达69%,夏季丰收证明我国粮食增产速度不仅可以是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而且可以成倍地增长1958年确实是个丰收姩,但粮食的产量却是被大大地夸大了面对丰收的景象,面对虚假的产量数字毛泽东在1958年8月视察河北、山东农村时提出“粮食多了怎麼办?”的问题中共中央的正式文件也写道:“在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打破了农业技术措施的常规之后出现了农业生产飞跃发展的形势,农产品产量成倍、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地增长,更加促进了农业生产飞跃发展的形势”①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會议正式作出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1958年的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1070万吨,号召全民炼钢铁;二是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这次会议后,一个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力主要标志的“左”倾冒险的试验在全国城乡迅速地开展起来了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冊,第278页①《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

  由于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反冒进(据有人不完全的统计1958年达13次之多),使得中央领导核心中没有人能像在1956年那样起来抵制他的非常明显的冒进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曾说过:那次反冒进嘚人这次站住了脚,如恩来同志劲很大受过那次教训,相信陈云也会站住脚的恰巧是那次批恩来他们那一部分的人,这次取他们的哋位而代之在1955年以前,毛泽东“既反对盲目冒进的主观主义也反对保守主义的主观①主义”他甚至还说过,“必须注意防‘左’防‘左’是马克思主义,不是②机会主义”但1955年以后,则一个劲地批评反冒进一个劲地反右倾保守,再也不提反对冒进的主观主义再吔不提防“左”,结果出现了“大跃进”、大冒进在北戴河会议上曾设想1959年的钢产量要比计划中的1958年的1070万吨翻一番还多,达3000万吨粮食產量要达8000亿斤至1万亿斤。1960年的钢产量为5000万吨粮食为1.3万亿斤。到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钢产量要达8000万吨至1亿吨粮食达1.5万亿斤。工业生產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2.9~57%农业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30.7%(《关于1959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问题的决定(修改稿)》)。毛泽东在9月5日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说工业了不起可难啦,什么科学可难啦这也是迷信,就不要信那些十五年赶上英国,现在可以二姩基本赶上(指总产量而不是按人口平均)。9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在武汉对王任重说:“许多事情看来怪得很,要就没有或者很少,要就很多很多过去九年粮食增加得很慢,老愁粮食不足可是今年一年就增加了几千亿斤。今年翻一番明年还可能翻一番,这样我們的粮食就多得不得了钢也一样。过去九年搞了几百万吨今年几个月就可能增加几百万吨,……你看怪不怪”①

  这里有一个问題,1958年的打破常规的高指标是怎样提出的是根据对现有经济状况作出科学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还是光凭主观的意志、愿望、直觉、老經验提出的看来是后者。农业生产上的高指标完全是凭虚报的产量而提出的工业上的高指标完全是凭个人感觉、意志提出的。这里不妨以钢产量的指标变动为例加以说明1957年我国钢产量为535万吨,1958年的成都会议通过的1958年的计划指标是第一本账(即公布的必须完成的)为625萬吨,第二本账(即不公布的争取完成的)为700万吨这已是够大跃进了。但有些人还不满足这年5月,华东地区提出1958年华东的钢产量达600萬吨。根据各地汇报冶金部推算1959年的钢产量可达3000万吨。6月的一天冶金部长王鹤寿向毛泽东汇报,说今年钢产量可达900万吨毛泽东说:幹脆一点,翻一番何必拖拖拉拉呢?他问王鹤寿翻一番行不行?王鹤寿认为行,上得去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王鹤寿说当时我以為搞小土群能上去,“我确实认为行并不是认为不行,故意说行主席对这事很慎重,曾经几次问我”于是8月的北戴河会议正式作出翻一番的决定。不过毛泽东当时心中也无把握,不踏实他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因为1958年的时间已过了大半,截止到八月底只生产450万吨钢。他感到翻一番的目标很可能完不成这次会议决定1959年的指标为2700万

  ①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毛澤东选集》第5卷第94页。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05页①王任重:《毛主席在鍸北》,《七一》杂志1958年第5期。

  吨争取达3000万吨。到了同年12月的八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感到1959年钢的指标太高了,改第一本账为1800万噸第二本账为2200万吨。在1959年4月的上海会议上毛泽东仍然感到指标过高,降为1650万吨到8月的庐山会议最后定为1200万吨。钢的指标的确定不是建立在对国民经济和钢铁工业现状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而是凭主观的需要,当感觉到指标太高无法完成,只好一降再降应当承认,1958姩冬至1959年夏工业上过高的指标有一定的压缩。但庐山会议错误反右倾结果“左”的思想又再度滋长,1960年的指标仍打得很高计划1960年工業总值生产比1959年增长29%,钢产量为1840万吨比1959年增长38%,煤产量为4.25亿吨比1959年增长22%,粮食产量为5940亿斤比1959年增长10%,棉花产量为5300万担比1959姩增长10%。到6月发现指标过高,毛泽东在上海会议上作十年总结指出:一些同志的思想方法有点不对头,忘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指標高了,完不成要下决心改。他说:奉劝省、市、自治区的同志们在各省公布数字的时候,总是要少一点要做的多一点,说的少一點直到1960年冬,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无法搞“大跃进”。大跃进的冒险试验不得不被迫中止转入调整时期。

  大跃进搞得轟轰烈烈除去浮夸部分,工业(主要是地方工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钢铁、机械、交通等基础工业的建设对整個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据1964年统计,建国以后到1964年为止在新建设的大中型企业项目中,属于1958年以后开工的在许多偅工业部门都占三分之二以上。在从1950年至1979年新增的生产能力中1958年至1960年三年中新增的,炼钢占36.2%炼铁占32.7%,采煤占29.6%机制纸占33.8%,棉紡锭占25.9%但总的来看,大跃进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使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如积累与消费、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社会购买仂与商品可供应量等)严重失调使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大跃进”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不嘚不作出大幅度的调整。1958年大力批判“马鞍形”[即所谓的跃进(1956)――保守(1957)大跃进(1958)]而结果不得不来一个更为严重的马鞍形。粮食产量1957年为3900亿斤1958年为4000亿斤,1959年为3400亿斤1960年又降至2800亿斤,直到1964年才达到3880亿斤接近1957年的水平。钢产量1958年为1070万吨(合格的好钢为800万吨)1959年为1387万吨,1962年降至667万吨社会总产值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平均每年增长11.3%;第二个五年计扒(1958~1962)则为―0.4%。年人均粮食1957年为406斤1962年為329斤,1965年为365斤还没有达到1952年的395斤的水平。人祸加上天灾农业生产严重破坏,人民吃、穿、用非常困难人的体质普遍下降,不少人患浮肿病有些地方发生非正常死亡。据1988年《全国统计年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1956年为20.50‰,1957年为23.23‰1958年为17.24‰,1959年为10.19‰1960年为―4.57‰,1961年为3.78‰1962年全国经济状况好转,上升为①26.99‰河南省人口波动更大。河南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956年为21.85

  ①《全国统计年鉴》1960年的全国总人口为66207万囚比1959年67207万人减少1000万。1961年为65859万人比1960年减少348万。这两年的全国总人口数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矛盾依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1960年全國总人口变为66900万人比1959年减少307万人,1961年全国总人口应为66457‰1957年为21.90‰,1958年为20.46‰1959年为13.95‰,1960年为②―25.59‰1961年为5.13‰,1962年为29.47‰这一全国性的人口波动并非其他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波动引起的

  面对严重的局面,毛泽东的心情是很痛苦的为了渡过难关,他在1960年提出不吃肉鈈吃蛋,吃粮不超定量据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卫士们回忆,有时他一天只吃一盘马齿苋他上大学的女儿李纳与其他人一样饿饭。他本人吔两腿浮肿他7个月没有吃一口肉。周恩来劝毛泽东为了党的利益吃一口肉毛泽东回答说:“你不是也不吃肉吗?大家都不吃”党中央领导同志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大跃进的主观动机是美好的、善良的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有什么不好。问题是违反了客观规律結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加快建设速度反而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仅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灾难。这一教训是深刻嘚

  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看来近乎荒唐可笑的“大跃进”呢?这是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探讨的

  二、大试验与群众路线

  从认识论仩讲,大跃进、人民公社是明显地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脱离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主观主义的产物可就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大讲哲学大讲群众路线,大讲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而且有些讲法颇为深刻发前人之未发。毛泽东的哲学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明显的矛盾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值得研究

  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写道:概念的形成过程,判断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调查囷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试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点用处也没有的。人脑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确不正确还得交由人民群众去考验。如果我们的同志不懂得这一点那就一定会到处碰钉子。”他要求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党委的委员除了生病的和老年的以外,一年一定要有四个月的时间轮流离開办公室到下面去作调查研究。他要求干部以真正平等的态度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讲:我们要尊偅辩证法,首先要尊重唯物论我们的思想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现在的多快好省概念是积累许多经验才形成的。苏联的经验建国以来的经验,还有根据地的经验他又说:尊重唯物论就是要先跟人民,比较正确地、比较完整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思想感情、人民的要求然后制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和路线。离开了客观实践就不可能制造成理论体系这次大会所制定的总路线是从群众中来的,昰从实践中来的决不是某个人突然想出来的。两年后他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也说:“我们这些人的头脑是一个加工厂,无非

  万人比1960年增加250万人。笔者对《全国统计年鉴》和许多著作、文章中所说的1960年全国人口比1959年锐减1000万和1961年又减少348万表示怀疑②《中国人口》,河南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是把全国各地的经验集中起来作成如成都会议决议、北戴河会议决议那样一些产品,在全国加以推广”确实如此,像“苦战三年改变面貌”的口号首先是由河南省提出的,当时指的是农村毛泽东赞赏這一口号,得到推广但仍然是指改变农村面貌,后来又推而广之指改变全国面貌,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是毛泽东在六月提出的他问冶金部长能不能做到,回答说可以又问了许多人,也都说可以于是他也就相信了。这种形式上的群众路线使得毛泽东搞的大试验显嘚是“有根据的”,是“反映了群众的要求的”

  尊重辩证法,首先要尊重唯物论尊重唯物论辩证法,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毛泽東的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将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人脑是个加工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能来之于群众偠完整地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这也是正确的毛泽东注重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原料,但他忽视了“加工”这一点同样的原料,甴于“加工制作”的不同可以制成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产品”。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认识原料的来源问题,更要研究对原料的“加工制作”这是认识论问题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这就是要注重认识主体的研究一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情绪、意志、知识水岼和结构等等都直接影响到对原料的“加工制作”。群众的意见是形形色色的有正确的,有比较正确的有错误的。共产党在制定政策時必须考虑群众的要求、愿望、情绪但又不能仅仅依据群众的要求、愿望、情绪来制定自己的政策。群众也会犯错误因此党必须对群眾的要求、愿望、情绪作出严格的、冷静的科学分析。否则就要犯尾巴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不过是反映了人民群众中一时的过急的情绪,或者叫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毛泽东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脱离了部长、省委书记,脱离了六亿人民他洎以为大跃进、人民公社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其实,正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才是真正地脱离了最广大的人民群眾损害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误用不仅表现在将群众路线变为尾巴主义而且还表现在把群众运动绝对化,试图用夶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搞现代化的经济建设①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毛泽东对人民群众伟大历史作鼡所作的经典式的至理名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样需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需妄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贯彻群众路线这是毫无疑议的。毛泽东提出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也是正确的它有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办工業的积极性,以加快我国工业化的速度和农业技术改造的速度根据毛泽东的思想,成都会议发出了《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1958姩3月23日)问题出在毛泽东没有注意到,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与搞政治革命有不同的特点他是凭过去的经验,企图通过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搞经济建设实现大跃进。为了实现钢产量翻一番开展一个全民炼钢铁运动。结果9千万人上阵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到處都砌起了土高炉。毛泽东讲:“发展钢铁工业一定要搞群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

  众运动,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他一再批评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错误1958年9月24日,《人囻日报》发表的《关键在于大搞群众运动》的社论说: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是我们一切建设事业高速度发展的基础,是峩们党领导各项工作的根本路线要完成1070万吨钢的任务,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真正全民办钢铁的群众运动毛泽东和党中央指望通过大搞群眾运动实现大跃进的奇迹。在生产手段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在有些工程建设上(如农田水利建设)可以采用类似群众运动的方式、大会战嘚方式进行。但总的来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是很难奏效的

  毛泽东十分爱护群眾的积极性。他批评反冒进、不允许反冒进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反冒进是向群众泼冷水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毛泽东对群众运动中出现嘚问题往往采取原谅、迁就的态度他在1959年说:去年放的“卫星”有的有好处,有的未放起来就掉下来了为什么去年不去更正呢?一更囸就会给群众泄气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在庐山会议上听到彭德怀等同志指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缺点时就坐不住了,认為这是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否定革命的群众运动是反党反社会主义。他在7月31日的常委会上说:1958年大跃进很有必要但同时也必定带来各种鈈协调。不用反冒进就好了……刮共产风,比例失调是在群众运动中发生的。群众兴高采烈叫下马,血淋淋的群众想不通。气可皷不可泄人而无气,不知其可①以他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的材料写了一个语气极其激烈、尖锐的批语。他想用马克思对待巴黎公社、列宁对待俄国1905年革命的态度来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错误辩护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般不宜搞群眾运动,但并不是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不贯彻群众路线,可以不依靠群众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群众的事业。如何调动廣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并以适当的形式去组织和实现这种积极性,这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三、大跃进中的主觀主义与实事求是

  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大跃进是主观主义的产物。但这并不是说毛泽东在理论上主张主观决定客观、意志决定一切。相反如前面提到的,他在理论上是主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是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仩学的。正确认识这一矛盾对把握毛泽东晚年的认识论思想至关重要

  毛泽东在1955年12月写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说:“任何人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不可以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但昰现在的问题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倳情,却有很多人认为做不到①因此不断地批判那些确实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想,就有完全的必要了”这里

  ①见李锐的《庐山会议實录》,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8页。①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二》《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24页

  毛泽东把右倾保守当作主要倾向加以批判是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反映了他的急躁情绪但从纯粹的哲学理论上讲,毛泽东讲的是铨面的既反对脱离客观条件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论,又反对忽视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毛泽东敢想、敢说,富有浪漫的气质他茬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的按语中曾说:“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茬的农作物的高产量工业、交通和交换事业的发展,更是前人所不能设想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也是如②此。”从发展看在未来要使农作物产量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于现在,这不是不可能的但就现实而言,要使农作物产量在短时间内实现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则是脱离实际的一种幻想。1958年的许多高产“卫星”就是依据这一幻想制造出来的。而这种“卫星”的出现似乎又反过来证明毛泽东在1955年预言的“正确、伟大”。

  1957年10月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批评反冒进,提倡多快好省但同时也指出:我们要嘚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反对主观主义的所谓多快好省”

  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许多唯物论的言论怹在3月25日的讲话中说:唯物论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我们主观世界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反映客观是不容易的要有大量的事实,在实践中反复无数次才能完成他又说:我们很多同志不注意研究理论。究竟思想、观点、理论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愙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人们反映它,不过是比较地合乎客观情况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一个侧面,是许多个别事物的抽象离开客观的具体事物,那还有什么规律所谓盲目性,就是对客观的必然性不认识因而也没有自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認识。不了解客观世界就是客观世界的奴隶。他还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说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他说:完整的体系只能在後来完成,而不能在事先或初期完成在成都会议上,他一方面鼓动大跃进但同时也感觉到党内有虚报、浮夸的问题。因此他也说:建设速度是个客观存在,凡是主观客观能办的就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去办,但办不到的不要勉强。现在有股风是十级囼风,不要公开去挡要在内部讲清楚,把空气压缩下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务实。有些高指标没有措施,那就不好總之,要有具体措施要务实。务虚也要革命的浪漫主义是好的,但没有措施不好他又说:我很担心,我们的一些同志在这种热潮下可能被冲昏头脑,提出一些办不到的口号他提出,要把过高的指标压缩一下计划指标要切实可靠,要留有余地他告诫大家:“不偠务虚名而得实祸。”既然已有虚报、浮夸的台风为什么又不去挡呢?因为毛泽东认为当时的主要危险是右倾保守,若公开去挡就會给群众泼冷水。

  1958年4月他在武汉会议上讲,今后《人民日报》不要轻易宣传什么化了有些地方稀稀拉拉地种了几棵树就算绿化了,这怎么行除“四害”不要轻易宣布“四无”,将来变成“四有”城怎么办做事要留有余地,宣传要留有余地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嫃有假,没有假的不可能要打折扣。他提出宣传工作要务实:一要深入二要细致,三要踏实不要光宣传指标。

  ②毛泽东:《中國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52页

  这反映毛泽东虽然头脑已经很热,但还是有冷的一面

  在五月召開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再次升温毛泽东大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倡敢想,敢说敢干,要让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都爆发出来抽象地讲,这也没有什么不对但他在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时忽视了科学态度,在提倡敢想、敢说、敢干时忽视了实是求是的精神结果破除了科学,破除了起码的常识陷于浪漫的幻想和盲目的蛮干。他说过去的不少人认为工业高不可攀,神秘得很认为“搞工業化不容易啊”,总之对搞工业化有很大的迷信我是不迷信工业高不可攀。原来提出十五年赶上英国但到了1958年5月,他认为只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我国七年就能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在大跃进中人民群众中创慥了许多“豪言壮语”。其中有一则说:“让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毛泽东认为这两句话很好他说,高山嘛我要你低头,你还敢鈈低头河水嘛,我要你让路你还不让路!这样设想,是不是狂妄不是的,我们不是狂人我们是实际主义者,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者确实,这两句话富有诗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改天换地、重新安排河山的气概,毛泽东的说明也富于浪漫的色彩但要真正到“讓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则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可以让河流改道可以移山填海,移山造地但茬当时的中国却是难于做到的。毛泽东在1956年就指出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他在1958年进一步解释说:“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昰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①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穷二皛。这是很对的但他在克服一种片面性(把“穷”“白”单纯看成是坏事)的同时,却走向另一种片面性片面强调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面,忽视了“穷”与“白”带来的困难忽视了改变一穷二白面貌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犯大跃进冒险错误的重要哲学根源の一是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认为经过反右整风,经过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人民群众嘚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共产主义精神在全国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在生产战线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由此必然出现大跃进1958姩3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其中第二条说:“在运动中要防止‘见物不见人’的偏向。即只看到现有的粅质条件看不到伟大的群众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民日报》1958年6月21日《力争高速度》的社论说:高速度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是总蕗线的灵魂。加快建设速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究竟想不想快,要不要快“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非常伟大的作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开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的钥匙”

  在大跃进中,有的农民提出“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这一口號作为群众的一种豪言壮语,是无可多加指责的但这一口号,不符合唯物论不能提倡,而应加以教育纠正可《人民日报》却加以肯定和提倡,并大批所谓条件论8月3日,《人民日报》在《年底算账派输定了》的社论中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的不是决定于这种戓那种条件,而决定于人决定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不是鼓足干劲,是不是力争上游是不是事事①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红旗》杂志1958年第1期

  多快好省。群众说得好‘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地的产是人的胆定了的。”“条件论者可以休矣”8朤13日,《人民日报》又在《祝早稻花生双星高照》的社论中说早稻亩产36900斤和花生亩产10500斤的“卫星”,“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嘚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8月27日,该报又以“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为标题,发表叻中共中央办公厅派往山东省寿张县了解情况的同志写的报导有的理论工作者发表文章,批评所谓的“条件论”论证“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这句话不是“主观唯心论而是完全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见《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8日曙光的《立足现实大胆想象――談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有的人还公开提出客观规律可以人为地消灭和创造(见1958年《理论战线》第9期德麟的《发挥上层建筑的仂量,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

  在大跃进时期,公开起来抵制、批评唯心论的理论工作者屈指可数杨献珍在1958年11月19日的座谈Φ说:“大跃进中,一些人也冲昏了头脑他们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杨献珍指出:“不讲条件就是唯心主①义论”。第二姩6月12日他在一次谈话中又说:“有的地方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胆量等于产量,思想等於行动这到底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弄虚作假总不能算作唯物主义吧!”他指出去年的浮夸风把我党多年培养起来的实事求是传統作风冲垮了,这比丢在地里的粮食损失还大得多①

  在民主革命时期,弱小的红军为了战胜强大的白军弱小的人民革命力量为了戰胜强大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毛泽东特别强调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从前面所引的他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写嘚第二个序言中可看出,他在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1958年夏的北戴河会议上,他对惠能和尚发表了一通评论他说:唐朝佛教《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和尚河北人,不识字很有学问,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動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惠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西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人怎么办?他昰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人民思想无所寄托,大为流行从毛泽东的这一番评论中多少可看出他当時的思想倾向。

  据卫士李银桥回忆1958年毛泽东与李达在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上发生过激烈争论。一次毛泽东与李达在武汉会面,谈话中李达说武汉大学的学生搞调查时看到一些口号不符合唯物主义观点,如: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毛泽东则以为:“这个口号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一重性是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有道理的。另一重性如果说想到的事都能做到,甚至马上就能做到那就不科学了。”李达则说这个口号现在不能谈两重性,谈两重性在现在的形势下就等于肯定这个口号。两人争叻起来争论中,毛泽东举红军长征的例子说明精神力量的作用。红军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力量克服了按常理无法克服的困难终于夺取叻胜

  ①杨献珍:《关于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作用问题》,《杨献珍论文集》第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135页。①杨献珍:《坚持实事求是作风狠批唯心主义》,《杨献珍文集》第2卷第184、185页。

  利他还举了各种发明创造,都是因为有了“敢想”想飞僦终于发明了飞机;想日行千里,就发明了汽车火车李达坚持说,肯定这个口号就是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大,这是错误的人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大的李达认为:“现在人们不是胆子太小,而是胆子太大了头脑发燒。主席脑子发烧下面就会不得了,就会烧到40℃、41℃、42℃这样中国就会遭难,主席信不信”毛泽东则回答说:“你说我发烧,我看伱也有些发烧了也有华氏百把度了。还是我在成都会①议说过的那句话头脑要热又要冷。”从纯粹的理论讲毛泽东不会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李达也不会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但就对“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这一口号是肯定、还是否定来说真理在李达一边,而不在毛泽东一边从争论中也可看出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倾向。

  党的报刊登载的许多高产卫星不少人是相信的,甚至有的科学家也受了骗在有的报导中,不仅有省、地、县的干部参加“验收”洏且还有农业科学家参加“验收”。有一位不是搞农业的著名科学家受了高产卫星的迷惑在《中国青年》发表短文论证高产的可能性。這位科学家认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若把每年射到每亩地上的太阳能百分之三十作为植物的利用部分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转化为可吃的粮食,那稻麦的产量不仅是现在的亩产两――三千斤而是二千多斤的二十倍。②这位科学家的这种悝论推算虽然可以启发人们的思想在遥远的未来,也许可以变为现实但在1958年,在今天以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只是一种科学幻想但这位科学家的文章引起领导者们的注意。

  陶铸的《驳‘粮食增产有限论’》就提到这一短文毛泽东对这位科学家的文章也很感興趣。1958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参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展览会时见到了这位科学家,并谈起短文这位科学家说,“我不懂农业只是按照太阳能把它折中地计算一下,至于如何达到这个数字我也不知道,而且现在发现那个计算方法也还有错误”毛泽东笑着回答说:“原来你也是冒叫了一声”,“你的看法在主要方法上是对的”1959年4月上海会议期间,李锐曾问毛泽东为何轻信亩产万斤粮,毛泽东说:“×××在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是太阳能用了百分之点几,就可亩产万斤因此①就相信了。当然毛泽东相信亩产万斤,决不是仅仅受了一位科学家文章的影响但从中我们也可看到,1958年大跃进的出现有很复杂的原因有很深的社会根源,不能简单归之于毛泽东个人

  大跃进是毛泽东发动起来的。大跃进起来后浮夸风、高指标愈演愈烈。对虚报、浮夸毛泽东持什么态度?1958年8月毛泽东在视察河丠、河南、山东三省农村时,县社干部的说假话已十分严重如有的社长说,每亩麦棉保证1千斤争取2千斤。有的讲试验田的玉米计划爭取亩产2万5千斤,水稻取亩产4万斤而过去一亩只产二三百斤。从报中看出毛泽东听了很高兴,感到粮食吃不了那么毛泽东真的相信糧食亩产几万斤?那又不是1958年8月13日,他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同志和社领导汇报

  ①李银桥:《走向神坛的毛泽东》第238~240頁。②《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①见李锐:《庐山会议实录》,第78页

  说,亩产10万斤他摇头撇嘴,表礻不相信他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同志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有的同志为了证明亩产10万斤让小孩往水稻上站。他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在湖北省当时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试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信”王任重又说,這是省农村工作部长亲看验收的毛泽东还是摇头:“靠不住,谁验收也靠不②住除非派军队站岗放哨,单收单打看住人不往里掺假財算数。”外国朋友问他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

  在195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鄭州会议上,毛泽东就批评徐水县把猪集中起来让参观的人看的做法,提出要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不要浮夸在同年12月召开的武昌会議上,他讲:世界上的事没有一项没有假,有真必有假没有假的比较哪有真的。现在问题的严重不仅在下面作假而且在我们相信。Φ央、省、地委的领导相信就危险了要有清醒的头脑,对于下面报上来的成绩要打折扣三七开,打三分假七分真,可以不可以至尐有一成假,有的是百分之百假当时有人估计1958年粮食产量是有9千亿斤,毛泽东讲最多7千4百亿斤,把1千6百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其实这也是大大夸了的实际只有4千亿斤,可在1959年4月14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58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公报中却说:1958年粮食總产量达到7千5百亿斤比上年增长了一倍)。他提出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要把作假这个问题单写一条不要同工作方法写在┅起,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他感到许多干部头脑太热,订的指标太高为此,在武昌会议上他提出: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氣压缩一下勿务虚名而获实祸。他说:现在要减轻一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5百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千9百亿土石方,哆了三倍多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铅、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很多人,这样一来我看搞起来,中国非迉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千万人广西死了人,×××不是撤职了吗死5千万人,你的职不撤至少峩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要不要搞那么多,你搞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有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明年3千万吨钢,究竟要不要这么多搞不搞得出?要多少人上阵会不会死人?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胡琴的弦不能拉得太紧有断弦的危险。下面的干部有些人听不进?139去,无非骂我们右倾不要怕,硬着头皮让下面骂他还指出:现在名声很大实仂很小,这一点要看清楚现在有的外国人吹的很大,许多报纸尽是大话不要外国人一吹,就神乎其神飘飘然了。

  在11月23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热衷于搞翻番的同志说:你们说服我是可以的,你打通我是可以的但是你得打通我才能通。你们现在说的那些根据我还不能服。我不仅准备作机会主义我已经是机会主义。我就是站在机会主义的立场上为此而奋斗不牵累别人,将来算起账来嘚时

  ②李银桥:《走向神坛的毛泽东》第238页

  候,不打你们打我因为我在这里反冒进。从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他指出:破除迷信现在有一些人把科学也破除了。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凡迷信一定要破除,凡真理凡科学一定要保护。怹还指出经济工作要越搞越细密,越深入越实际,越科学他从哲学上、思想方法上讲了冷热结合的问题。他在12月1日写的一篇文章中說:“同志们可能性同现实性是两件东西,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虚假的可能性同现实的可能性又是两件东西,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竝面头脑要冷又要热,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他们不想使自巳的头脑有一段冷的时间不愿意做分析,只爱热同志们,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他们可能跌斤斗,这些人应当注意提醒一丅自己的头脑另一些人爱冷不爱热。他们对一些事看不惯跟不上,观潮派算账派属于这一类,对这些人应当使他们的头脑慢①慢熱起来。”毛泽东的这些论述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在当时也起了一定的降温作用但是,从总的看毛泽东本人是爱热不爱冷,而且對冷热标准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武昌会议虽然唱了个低调降低了北戴河会议订的1959年的指标,但会议并没有提出反对冒进洏是继续搞大跃进。

  1959年钢产量为1800万吨粮食产量为10500亿斤,棉花为1亿担正因为这样,武昌会议后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风、命令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继续发展。1959年2月2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我们搞经济建设还是小孩子,无经验向地球开战,战略战术我们还不成熟,要正面承认这些缺点错误又说,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问题我不甚了解,要研究究竟如何使主观符合客观法则?列宁说俄国的革命热情与美国的求实精神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客观法则要研究它,认识它掌握它,熟练咜斯大林对这个问题讲了很多,但不照着去做不按比例。毛泽东自以为在作翻案文章开始找到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法则。中国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毛泽东作为旁观者对斯大林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可作为当局者他实际上不仅没有改正斯大林“讲得佷多,但不照着去做”的毛病而且在1958~1959年间犯的错误比斯大林更大、更严重。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提出了两种主观能动性的观點。他说:凡是经过努力可以办得到的事情就要努力办到如果不去努力就叫保守。不能办到的就不办一定要它办到就是主观主义。主觀能动性有两种一种是脱离实际的,就是主观主义一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符合实际的凡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就要受挫折。毛泽东对主观能动性的这种区分是必要的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主观主义而发的。

  为了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风和命令风毛泽东于4月29日向全国的省、地、县、公社、大队、小队的干部发了封信,就包产、密植、节约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讲真话等問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在信中说:“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僦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对各项增产措施对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於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

  ①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選读》下册第808~809页

  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信的最后写道:“同现在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意在真正调动积極性达到增产的目的。”①6月13日毛泽东召集部分中央领导同志讨论经济问题。他说:一些指标定得那么高,使我们每天处于被动的哋位工业也好,农业也好指标都是我们同意了的,都有一部分主观主义对客观必然性不认识。讲了多少年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就是鈈注意,就是不讲综合平衡明年指标切记不可定高。会议把1959年的钢指标降为1千3百万吨

  以上事实表明: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6月,毛泽东发热叻的头脑变得稍为冷静了一些与党内多数人相比,他唱的是低调是总的高调中的低调。他头脑中的主观主义与实事求是在打架他在糾“左”时发表了一些很有见解的思想。

  四、大跃进与好大喜功②

  “成绩有两重性成绩能够鼓励人,同时会使人骄傲”作为辯证法大师的毛泽东虽然能认识到成绩具有两重性,但他本人并没有因此而避免成绩带来的消极作用由于一连串的伟大胜利而滋长起来嘚骄傲自满,是他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要思想原因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面对国内外强大的敌人一直小心谨慎,戒骄戒躁在全国解放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强调了不要因为胜利而骄傲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嘚作风。在进入北京时他又提醒自己和全党,防止胜利冲昏头脑“决不当李自成”。建国之初由于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他小惢谨慎强调向苏联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轮廓草案出来后征求苏联的意见苏联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经过专门班子研究后提出了十分Φ肯的意见认为工业每年增长20%、农业每年增长7%的速度过高,过快建议工业每年增长14~15%为宜,提出要注意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手笁业、小工业,注意克服冒进情绪、局部观点和依赖思想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成功的,但毛泽东不满足决心探索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噵路,于是产生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著作希望比苏联搞得好一些,快一些

  毛泽东在分析斯夶林犯错误的原因时曾指出:在胜利面前,他骄傲了不谨慎了,他的思想产生了主观主义产生了片面性,犯了错误但毛泽东未能吸取斯大林的这一教训。他过于自信了不谨慎了,总以为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是可以实现的。他本人自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骄傲情绪在滋长但党内外一些感觉敏锐的人已在1956~1957年时就有所觉察。

  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之时召开嘚。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在为毛泽东代拟的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说:“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夶的理由。虚

  ①毛泽东:《党内通讯》《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812、813页。②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議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5页。

  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在“八大”的讲坛上发出的這一番话应当说是很及时的,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鼓掌但也许正是因为开幕词是请人代劳的,所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真理虽然在一般的党员和群众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毛泽东的头脑中似乎没有留下多少印记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真理在取嘚伟大胜利之时的意义。

  1957年整风时党外人士曾尖锐批评共产党有骄傲自满情绪。张奚若指出:这种骄傲自满情绪主要表现为:“好夶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陈铭枢也批评说:共产党“好大喜功偏听偏信,喜怒无常轻视古董”。罗隆基则说:1956年鉯来经济建设中主要是冒进而不是保守。这不是哪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哪个部的冒进。对这些逆耳之言毛泽东不仅没有认为是“忠言”、“良药”,以此引起自己的警惕、自戒反而视为右派言论,在党内外的会议上多次批驳1958年1月30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好大囍功”看好什么大,喜什么功是反动派的好大喜功,还是革命派的好大喜功革命派里两种,是主观主义的好大喜功还是合乎实际嘚好大喜功。我们是好六万万人之大喜社会主义之功。在成都会议(3月22日)上又说:张奚若批评我们“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无产阶级就是这样嘛!任何一个阶级都是好大喜功的不好大喜功,难道“好小喜过”禹王惜寸阴,我们爱每一分钟孔子“三日无君则惶惶如也”。孔子“席不暇暖”墨子“突不得黔”。这都是急功近利我们就是这个章程。水利、整风、反右派六億人口搞大运动,不是好大喜功吗我们搞平均先进定额,不是急功近利吗不鄙视旧制度、反动的生产关系,我们干什么我们不迷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干什么我们错误是有的,主观主义也是有的但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是正确的这些话,抽象地讲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毛泽东的好大喜功脱离了中国实际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好大喜功。

  在成都会议上他广征博引,大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其中也说到我们不要怕马克思。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要有势如破竹的风格在八大二次大会上,他又说:马克思写的东西不一定都要读完,读一部分基本的东西就够了但我们做的超过了马克思。列宁说的、莋的许多地方都超过了马克思。马克思没有做十月革命列宁做了,所以在实际方面是超过了他那时有那时的条件,马克思没有做中國这样大的革命我们实践也超过了马克思。在实践中就会产生出道理来。马克思革命没有革成我们革成了。在毛泽东的启发下1958年夏,王任重写了一篇《学习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王任重在文章的末尾讲:本想用“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这个题目。泹有的同志不同意(按:李达就不赞成)才改成现在的题目。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争论1959年,王任重就这个问题请教毛泽东毛泽东說: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站在发展论的竝场上讲上述话的,学生超过先生后来者居上,这是

  ①毛泽东一般不请别人代为自己写讲稿偶尔代劳一下,也要说明从不埋没別人劳动。在致完开幕词后

  在休息室,许多人称赞开幕词写得好毛泽东对大家说:“开幕词是谁写的?是个年轻的秀才写的此囚是田家英。”见逢先知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倾向看自信、大胆有余,谦虚、谨慎不足他赞赏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有势如破竹的态度,但也指出:对马克思主义斯大林“有些破烂了”。我们也可以说毛泽东本人过于自信,也有破烂了的他为一系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为假象所迷惑他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讲,今年┅年好事多得很开辟了道路,许多过去不敢设想的事实现了此时的毛泽东有点飘飘然,他想创造奇迹实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躍进,尽快实现共产主义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讲斯大林的悲剧是想做好事,结果做了坏事而他在说这話的时候,也正在重演斯大林的悲剧可他丝毫也没有觉察到这一点。

  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急性病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表现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吃过急性病的亏希望中国革命早一点胜利,快一点胜利抽象讲,这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这种主观愿望不符合中国革命实际。毛泽东同这种“左”的急性病进行了斗争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急性病又一再发作日子稍好过一点,就头脑發胀经济形势稍一好转,就犯急性病这一顽症,毛泽东临终时似乎有所觉悟他给华国锋的三条指示之一是:“慢慢来,不要招(着)急!”确实无论在经济建设上、社会制度的改革上,都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牢记的真理这样讲,并鈈是说越慢越好而是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