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言尽于此的意思,亦无求什么意思

求了一张上上签,上上签 朱顺德”签文内容如下:鲢鳐未能通 求谋亦可逢 幸然须有变 一箭中双鸿 行过西来又转东 云深无处觅仙翁 也知费尽千斤力 一旦茫茫事集空 我求的是事业,虽然此签是上上签章,看前半部分也好像挺好,但后半部分看着就有点悬了.而且有说法是上上签不一定都是好签,下下签不一定都是坏签.请帮我看看此签何解.
依分析,此签应用佛理去解释比较客观.佛教里的许多思想,用尘俗间的思维是无法理解的,在尘人眼里许多相互矛盾的问题,却能够在佛家的领域中畅通无阻,这与它推崇的理念和境界是分不开的.本人对佛机的理解,不敢说是颇有修为,只能说是略有想法而以.“鲢鳐未能通,求谋亦可逢”中前半句的鲢与鳐同为鱼,不同的是前者“鲢”为淡水域鱼种,鱼体娇小玲珑,性情相对温顺,后者“鳐”为深海鱼类,性情相对粗犷,防御能力强,有御敌放电的后刺.从字面之意延伸,“鲢鳐”其实是情缘中淑女与君子的化身,前半部分可解释为:鲢和鳐本来生长于不同的环境,它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但后半句起,它的话峰一转,从常理轮换到了禅机.“求谋亦可逢”中谋的字面原意为计谋、策略,但从佛理去禅释,它也许应为有缘之意.所以它的整句意为:虽然两个人不是门当户对,但若是有缘的话,相知、相伴、相爱也不是不可能的.“幸然须有变,一箭中双鸿”中的“一箭中双鸿”,原出处是《北史?长孙及传》:“ 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及,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馒,遂一发双贯焉.”相信寓言故事中讲述的“长孙晟发一箭就射中两只大雕”的故事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在此就不一一细述了.从中引申的成语“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之意,相信朋友们也是心有所悟的.依本人理在佛家眼中,随缘是最根本的信条,它的修证通常以无为法和有为法为基本.前者“鲢鳐未能通,求谋亦可逢”是以一种无为的禅机去看待,讲究的是缘,它重在天机、重在缘份,当话语到了“幸然须有变,一箭中双鸿”此处,它的禅理便从无为过渡到了有为,它强调的是一种人为的努力.亦可假释为:如果上天恩赐,那么情缘便会得以所延续,这样的天赐缘份,如果能够把握,便可事半功倍.对佛学有所了解的一些朋友或许看过延沼禅师答僧所问的故事.佛学上也有所谓的一箭双雕的禅释,本来的寓言故事中所指的一箭能获双?m,说的是长孙晟射箭技术的高超,能发一箭而得双?m的神技.但佛家的修行上,不是单指用箭射鸟以求一箭能获得双?m的常理,它推崇的是一种以空、无的心态来面对困境,以获得一切利益事宜、但不是用“有为”的佛学去付诸于行动,来获得一切事理的禅机,这是禅行者境界中意念与期待相统一、相矛盾的学说.“行过西来又转东,云深无处觅仙翁”前半句的“西”与“东”,在古诗词中以情缘来说最有代表性的诗词便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我国古代一首描写儿女情长的诗,以景物衬托情,以情份寓于景物,情景相交相融,可谓是妙到极处.从佛理来看,它代表着凡尘俗世中男女的爱情.后半句的出处也要联系到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诗人专程走访隐士,却未能相遇.“岁寒三友”之一便有松,它的出现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诗词中暗喻了隐士的高洁.“云深不知处”中在满山云雾弥漫间为隐者作了婉转的拒意,敬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这句话从禅机上引导善男信女们看待感情应一分为二,正面禅述了佛学里“有为”和“无为”之奥秘:情或浓,或淡,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种无需刻意求解的修为,是佛家最为倡导的信念.“也知费尽千斤力,一旦茫茫事集空”不可以用常理去理解“也”字的本义.它在句中的可以意解为“应该”之意.这句话与其它句子对比起来,其白话成份相对要浓了.它的意思很明显,大部份可直译:应该知道世间很多的事情,成败一半是应缘、应天,一半是通过努力去实现的,如果刻意强求,有时候就算是费尽心机去求解也是无用的.此签告诉我们一种空、无的佛理,解释了佛学中无为与有为的修证理论,应证了俗语“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中随缘的意思,但它又搀杂了一种有为的佛道,鼓励世人以一种平常心态去看待得失.其实求签,只是一种闲时的寄托,予以寻求解脱烦恼的方式吧.我也曾求过.依本人来看,签好签歹都纯属一种偶然,楼主不必太在意,得失之间,全在一笑之中罢.至于后半部分,因时间关系,暂不多言,留予大家探讨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醉白堂记【宋】苏轼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②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致太平致:传达B.文采表于后世表:表露C.方其寓形于一醉也寓:寄托D.而皆有侈心焉侈:夸大【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岂其所欲哉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C.忠彦以告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D.乃泣而书之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躁而相逐【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虽然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度,但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而实近,似泛而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小题4】 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於老彭自同於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4分)(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3分)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醉白堂记【宋】苏轼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②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致太平致:传达B.文采表于后世表:表露C.方其寓形于一醉也寓:寄托D.而皆有侈心焉侈:夸大【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岂其所欲哉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C.忠彦以告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D.乃泣而书之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躁而相逐【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虽然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度,但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而实近,似泛而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小题4】 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於老彭自同於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4分)(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醉白堂记&&【宋】苏轼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②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致太平致:传达B.文采表于后世表:表露C.方其寓形于一醉也寓:寄托D.而皆有侈心焉侈:夸大【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岂其所欲哉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C.忠彦以告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D.乃泣而书之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躁而相逐【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虽然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度,但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而实近,似泛而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小题4】 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於老彭自同於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4分)(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3分)科目: 高中语文难易度:最佳答案【小题1】A【小题1】D【小题1】C【小题1】(3分)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小题1】(1)(4分)忠献公既不因为自己所拥有的而自夸,也不因为自己所缺少的而自卑。(2)(3分)崔浩自比为张良,然而后世始终不赞同他们。解析【文言文参考译文】已故魏国忠献公韩琦在自己府第池塘之上建造了一座厅堂,取名为“醉白”。选取白居易《池上》一诗,作醉白堂歌。意思好像是羡慕白居易并且认为自己有不及白居易的地方。天下士人,听说后心生疑虑,认为忠献公已经无愧于商代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却还羡慕白乐天,是何道理。我听了这些士人的议论感到好笑,我说:忠献公哪里只是羡慕白乐天啊,人家忠献公正想做一个普通人却得不到。老天生出这个人,将要让他担当天下重任,那么受冻的人找他求衣穿,挨饿的人找他要饭吃。凡是不能满足的都想要得到满足。如果有谁能够帮助他们,那他将穷于应付。因此他将一辈子处在辛勤劳苦之中,遭遇各种利害冲突。这难道是人所愿意做的吗?忠献公治理国家已经辅佐三个皇帝。晚年萌生告老还乡的强烈愿望,可是大家一起挽留他继续任职,他不能够放弃。在这个时候,他对白乐天有羡慕的感情,是不值得奇怪的。但是把白乐天平生行事和忠献公比较,人生收获的大小多少,那么后世的评论,相信一定会公允无欺。治理天下,平定叛乱,安抚国家,却不居功自傲。渴求贤才,拿爵禄赏赐天下贤才,而世人并不知道对他感恩。勇敢征战,安定六军。遥远边陲地域的人也仰慕他的风采,而国家安危系于一身。这些都是忠献公做到的,而白乐天没有做到。在自己身体强健时乞求告老还乡,退隐田园十五年,每天和朋友们饮酒赋诗,尽享山水田园乐趣。家里有穿不完的布帛,吃不完的粮食,歌舞作乐享受不尽。这些就是白乐天所拥有的,而忠献公享受不到这些。忠诚言论,美好计谋,为国家效劳,而且灿烂文采在后代显露;处境困穷,不改变操守,道德人品比古人还高,这些方面忠献公和白乐天都是一样的拥有。忠献公既不因为自己所拥有的而自夸,也不因为自己所缺少的而自卑。而是推崇两人共同的地方作为寄托。当他在一醉之中寄托自己的情怀,看淡得失,忘记祸福,混淆贵贱,等同贤愚,等同世间万物。完全融入自然之中,不仅仅是和白乐天相比较。古代君子对自己要求繁多,对个人身名要求低廉。因此他们实际才能超过名声,因而世人对他们盛赞不厌。圣人如孔子,却把自己比为左丘明,自认为不如学生颜渊。后世君子,他们的实际才能不能达到,可是都有奢求名声的愿望。臧武仲自比为圣人,白圭自比为禹,杨雄自比为孟轲,崔浩自比为张良,然而后世人始终不赞同他们。由此看来,忠献公之贤能比他们要高出很多。过去忠献公曾对他儿子忠彦说,想求我为醉白堂写一篇记没有实现。死后,忠彦告诉我,我认为自己义不容辞,于是流着泪写了这篇记。知识点: 高中语文综合库,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止于此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