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独特风格的论文开题报告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您当前位置: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发布:&|&分类:&|&
  呼兰河传(一)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在和呼兰河城一样安静的家中细细读完的。&吁&了一口气,远望的目光中多了一份遐思,也多了一份怅惘。  那个后花园,萧红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荒凉的后花园,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实的天地;那些蜂儿蝶儿蛐蛐儿,是否仍在不知疲倦地舞着唱着。这七分的真实三分的飘渺,在萧红的心中,该是用什么样的彩丝带编织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脏手印的大个馒头,那只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驴,无不象陈年的米酒,发酵着她久远而凄凉的回忆。  她的回忆是寂寞而凄凉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门前写作时,一定时时停下笔来,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树发呆,思绪早已飞过树间的叶子,飞往辛酸的童年。童年里,有跳大绳时人们的热闹的欢呼,有观河灯时壮观的场面,有人们对掉进泥坑子的猪的嬉笑怒骂,还有人们对&李永春药店&的你称我道。惟独没有一个贴心的伙伴,没有。眼泪不觉就掉下来了,稿纸上顿时湿了一大片。  伙伴,稍稍称职一点儿的是祖父,这后花园里唯一开放芬芳花朵的玫瑰,唯一结出甜美果实的樱桃树,给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与爱,也给了她幼稚的心灵以美丽善良的憧憬,虽然她长大以后经常不懂得别人的快乐。那个在我脑海中回旋多次的老祖父,我一直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样,因为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爷爷。但想来他应有着长长的胡须,可以让我任意编织花样的胡须。  温情,这带着远古回忆色彩的词眼儿,仅在祖父出场的时刻到来。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发生在这个世界,却都在我的世界之外。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抵是这些: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还有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出场的女主人公是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团圆媳妇。呼兰河的女人们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运。  小城仿佛一个封闭广阔的世界,生活并不单调,可怕的是重复。那几个粉墨登场的主角定是萧红精心挑选的。他们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象。他们并没有太坏的心思,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为打发这简单而冗长的时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们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开落的花儿,并不是象烟丝一样节节燃烧着那样漫长,而难测的命运则象无情地吹落了烟蒂上的烟灰。  活着是小城里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标,而没有其他的想望,就连想看看城那边是什么的想法有没有。因而人们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但很满足。没有人的瞳孔里有哪怕一丝的好奇的火焰,没有人的脑海中有怀疑询问的念头,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凉。  萧红用一种平静的笔调来呈现一个平静的世界,用自然的口吻讲述着小城自然的生活,难道错了吗?我们总认为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理应有着它思想的深度,平铺直叙的故事一定是欺骗了我们。但我没有觉得这种笔调和口吻不好。试想,当一个中年人推开往事的栅栏,用一个不太更事却又初涉人间冷暖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经历那令人心颤的寂寞的童年时,平静自然的下面,是一股多么深沉汹涌的潮流。静水流深。萧红的内心有几人能真正理会。  以前读《呼兰河传》总是读得很快,也许是被她浅显流畅的文字所吸引,被后花园里的景象所打动,但这次读,几次欲放下书来,想喘口气。我时常感到那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集会活动背后的凄凉,在自由自在的乐土的后花园里有个萦绕着的梦魇。萧红在用文字祭奠着记忆里唯一温情的百草园,随着祖父的阖然而逝而被尘封。心门永远关闭。她永远不会懂得别人为何欢乐,因为她从来没有真正欢乐过。  我难以想象这样的童年这样的回忆会给萧红多大的伤痕,虽然这已被事实证明。我唯愿想象的是萧红在大榆树下举起笔行文时,眼里是否有一丝浅浅的微笑,或一抹浅浅的泪。往事仍然清晰,人物却已远去。物是人非,这人世间最大的沉痛。  无疑的,小城里的人多是善良的,他们自生自灭的活着也流露出生命原发状态时的坚忍和。他们顺着天生的命运的小河飘摇着,不知也不问去向何方。萧红是怜惜他们的,又含着长长的叹息。这不断重复着的简单的轮回,正是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他们单薄的生命的羽翼不知道蝴蝶双翅的斑驳,他们自然流淌的生活之流没想到大风扬起浪花时的绚丽。&变&,哪怕是最微妙的,该如何才能流入人们的心田,让生活多一点闪烁不安,让生命因这生活而跃动鲜活厚实起来。我的眉和萧红一起皱了起来。  萧红将小城,将童年哽在喉头,是那仅有的一丝悠远的温情给了她下咽的勇气。一个辛酸的童年,将在每夜和星星一同升起,在枕上绣满了泪花。但是埋满心房一角的温暖,是否足以支撑整个生命走过艰辛悲苦的人生?对此,我感到深深的不。一丝温情告诉了她要奔跑到爱的尽头,但她一次又一次地被荆棘刺伤手和脚,又一次次地想忆起童年,那微弱的却又是全世界的温情。手中的流沙日益地少了,童年的蜂儿蝶儿也远了。祖父永远的走了,我的爱坠落了。  短暂的童年,却仿佛走过了一生的路。只因为最能让我会心微笑的人不再重来。生命象受了伤害的雨燕,再也不能在烟雨朦胧的江南疾驰而过;生命就象孤单的幼雏,跋涉过千山万水后,栖息在苇畔的一丛墓冢前。  因为不能忘却,所以永远记住。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二)  在这个寒假中,我有幸阅读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不愧是名家的大作,这部作品虽然只是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她对旧中国扭曲人性的社会现实的谴责。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萧红童年所生活的小镇,来一探究竟《呼兰河传》与传统的回忆性质作品有些不同,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线,全书虽分为各章,但又像描写一个整体。  本文从一个大泥坑写起,这坑中常有动物和小孩丧命,但是当时的民众都在以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看热闹般的围观。尽管把这个坑填平并不难,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一把力。这正体现出了愚昧旧中国公民的冷漠态度。殊不知只要不小心。下一个丧命的就可能是他自己!  在小城中举行盛举的日子同样热闹。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体现出人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多种多样。在本作中描写了作者的祖父,那是一个慈祥又温暖的老人,在这里不得不说下作者的童年,母亲早逝,父亲生性暴躁,只有在祖父那里作者才能得到温暖和快乐。作者十分喜欢祖父,他交给作者读诗,还带她去后花园里玩,祖孙俩相伴,十分欢乐。  又是一章,这章是描写几家邻居,有喂猪的,有开粉坊的,他们在一起工作,一起唱歌。这里不得不说粉坊旁的一个小偏房,里面住着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一个童养媳,她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挺乐观的,可胡家偏偏爱面子,想维持自己的威严,总是没有理由的打她,小姑娘生病了,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让小姑娘用滚烫的开水洗澡,被烫了三次,不幸的小姑娘便彻底了离开了人世。可恶的旧社会!  又有一部分是描写个人的,一个亲戚名叫&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欢与石头,动物等物谈话,他虽性情古怪,但却是个汉子,多亏有了他,在日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这个脆弱的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还有那个拉磨的人叫冯歪嘴子,他会拉磨,还会做年糕。他成家成的极为不易,但是邻居看到他和王大姐的幸福生活便十分嫉妒,都诋毁王大姐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只有在儿子身上,他不在绝望,看到了希望。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作者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借矛盾的话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三)  苍凉中蕴含热情,歌颂时不忘批判,这是一幅旧中国东北小县城居民平凡但又不一般的生活风情图,更是浓缩了的20世纪初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与苦涩,无奈与挣扎,苦痛与麻木,愚昧与可笑。《呼兰河传》饱含了女作者的血泪,用回忆性的文字为我们展开了一帧真实无比却又生动形象的旧中国东北人民的命运画卷。写这部小说的原因是:&只因为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写得之所以深刻、真实,是因为难以忘记,之所以难以忘记,是因为太过于熟悉,之所以太过于熟悉,是因为这些往事早已经刻进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扫之不去,赶之不去,轰之不去。  尽管她写起来似乎很得心应手,并不吃力,可是我读起来却颇感劳累,不是眼睛累,而是心累。那一串串文字,读起来不是那么轻松,虽说写得很流畅、平实,内容很朴实、充实、真实,可是小说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老是不断的敲击着我的内心,使我的心为之打动,为之感动,为之颤动,为之激动。萧红用写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而且还是这种乡土题材的小说,读起来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有隔阂,而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那么的自然。  她出生在这个小城里,童年的生活并不完美,尽她的父母皆在她身边,可是父母的爱对她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父亲的暴躁,母亲的冷漠,奶奶的凶悍,这些家人的爱她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唯一得到便是祖父的爱,这爱从她一出生就伴随着她,直至十几年后因祖父的去世而远去。幼年的她唯一的取乐方式就是和祖父在一起,他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特别是在他们家里的园子里,留下了她最美好的回忆。这个园子里,有各种小动物和植物,爷爷种菜她也种,但是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劳而无功,白忙活一场。虽然如此,但他们都得到了千金难买的东西&&快乐。在园子里的这段童年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也是颇让人难以忘怀的,写得很投入,很不错,已被选入小学课本。在这个园子里,她慢慢长大,爷爷慢慢老去。  祖父,是她心目中最可亲、可爱、可敬的家人。比起父母对她的漠视,祖母对她的凶狠,祖父与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对她很热情,天天与她玩,有好吃的给她吃,有好玩的给她玩,想着法子逗她玩,教她识字,读诗,认识事物。她也喜欢和这个老爷爷开玩笑,用玩笑来愉悦彼此的心情。祖父还是个很正直的人,见胡家的团圆媳妇几乎快被折磨死了,胡家的人又想把她休了,他就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而且还决定让胡家的人搬走,房子不租给这样的人家。冯歪嘴子的私生子出生后,一家人没地方住,他不假思索地就让出了一间房子让他们住。由此可见,祖父是个对外人也很热心的人,与其他一味压榨盘剥农民的地主还是有所不同的。  读完这部小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不少。比如说有二伯,无父无母,无子无女,六十多的人了,跟随&我&祖父三十多年了,也自恃资历老,常对别人颐指气使,还好发牢骚。而且后来经学会了偷盗,偷起了&我&家的东西拿出去换钱,被&我&发现了就想收买&我&.后来,他被&我&爸爸揍了一顿。冯歪嘴子,本是个磨倌,却与王大姐好上了,还生下来私生子,因此,他们,尤其是王大姐没少遭人白眼,受尽了冷嘲热讽。但是他们还是历尽艰辛,挺过来了,当日子一步步好过来时,王大姐却因产后风而死,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与他相依为命。胡家的团圆媳妇,只是一个12岁的女孩子,或许是因为年纪小的原因吧,见人爱笑,可是而这笑竟然也被人当做缺点。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做媳妇的见人就笑是不妥当的,所以大家就当她是病了,不正常了。于是,就请来跳大神来给团圆媳妇治&病&,不行又请来了一个所谓的云游真人来治,结果&病&没治好,倒是被骗走了一大把钱。最后把她弄到热水里,当众脱完她的衣服,用热水浇她的头,昏了停下,醒来接着浇,之后又用针刺、鞭打,把她&治&的奄奄一息,最后终于死去了。愚昧无知而又残忍的人,把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给活活折腾死了,到底是她病了,还是这一帮子人不正常了?  萧红用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一个孩子的语气来叙述这些个故事,用一个孩子的独特方式来解读这些问题,虽不免幼稚,甚至异想天开,毕竟童言无忌,说出了许多的&大人&说不出来的真话,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对这方土地爱的执着,爱的深沉,爱的无法自拔,所以下起笔来很容易,写下的东西很厚重,很耐读。联系到作者的一生,再来读这些文字,心中翻腾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苦痛,是无奈,是唏嘘,还有在泪水里浸泡许久的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抒情意味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抒情意味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性​的​女​作​家​,​她​不​受​任​何​拘​束​,​率​真​而​写​,​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萧​红​体​"​,​《​呼​兰​河​传​》​就​是​其​典​型​代​表​。​这​部​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主​要​表​现​在​叙​述​故​事​,​在​人​物​形​象​身​上​赋​予​主​观​情​感​和​写​景​上​。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呼兰河传在线阅读,萧红《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在线阅读,萧红《呼兰河传》
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最新发布的名著专题阅读:从《呼兰河传》解读萧红创作的独特性&蜉蝣之羽
从《呼兰河传》解读萧红创作的独特性
摘要: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呼兰河传》是她1938年在重庆启笔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由于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部作品直到1940年底才在她所寓居的香港完稿成书。《呼兰河传》是萧红对自己人生的又一次回眸,是以其故乡和童年生活作为素材,小说以散文化的文体结构、抒情式的散文风格、新鲜自然稚拙浑朴的文笔,造就了她创作历程上的“巅峰”。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语言风格&
叙事结构& 悲剧意识
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是一位体验性、情绪性的才华横溢的现代女作家。她有着与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人生经历,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寂寞孤独,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在世俗给予的挫折和苦难中,在民族遭遇的战祸和灾难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承受着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关照着她所熟悉的乡土世界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真相,抒写着人的悲剧,尤其是女性的悲剧,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一种浓郁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积淀。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以其清新别致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叙事方法、散文化的结构形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萧红体”。《呼兰河传》是她1938年在重庆启笔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由于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部作品直到1940年底才在她所寓居的香港完稿成书。《呼兰河传》是萧红对自己人生的又一次回眸,是以其故乡和童年生活作为素材,小说以散文化的文体结构、抒情式的散文风格、新鲜自然稚拙浑朴的文笔,造就了她创作历程上的“巅峰”。
一、萧红的语言艺术
“叙述语言连同整个作品的发想、结构应该是一种美的叙述。艺术作品应当是一种音乐,是一幅画,是一首诗,而全面感受、目的、结构、音乐和图画,都要依靠语言的叙述来表达和实现。”【1】文学即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论及萧红的艺术风格时,我们不得不对她的语言风格予以特别的关注。归结到《呼兰河传》,可以发现它同萧红的多篇小说一样,并不长于编故事,却善于捕捉一种属于自己,属于自己时代特有的情调,用散文化的笔触深入到小说创作最隐微最细致的艺术天地,调子优美,抒情气氛很浓。杨义认为:“萧红是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诗之小说的作家,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笔致牵引小说艺术轻疾柔美地翱翔于散文和诗的天地,令一时的人们产生了对人间才华何等殷切的期待……”【2】《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包含并沉淀了她的思想才情、风格气质以及审美理想,直接而鲜明地标示出萧红的艺术个性。
萧红的《呼兰河传》拥有一种极为蕴藉、清新的诗化的笔调,让人流连于优美的诗情氛围之中体会语言独特的气质。而在这种抒情语言下是波澜不惊的升华的感情,整部《呼兰河传》所描写的都是生活在萧红周围的普通人,发生在她身边的寻常事,是她体验过的触手可及的世界。因此,她表达出来的情感异常恳挚、纯朴。同时,她的抒情方式也是独特的,她将自己整个地融化到故事和人物的际遇中,浑然一体,其丰富的内心情感构成了作品抒情成分的主要来源。
萧红的语言,有着触目的新鲜生动和无所隔膜的表达能力,通过女性的敏感、细致,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碎片中找到深刻的暗示。同时运用儿童般率真、天然的语言,更加直观、通感地传达出真理。这就是萧红独特文体的清新别致的语言风格。她敢于突破陈规,依照自己的审美情趣结构故事,描写人物,状写景物,处处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言不事粉饰,以简洁浅白见长,仿佛一片明净清朗的月夜之景。作家又往往在质朴含蓄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传达着独特的生命体悟和对于进入作家视野中的事物的感知与了悟。例如:
太阳在院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上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了天空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这是一个自由而且生机勃勃的世界,是一个儿童眼中的世界,到处都欣欣向荣,朴素自然得让人心痛。萧红就是这样浅浅地娓娓道来,就是这样在脉脉自然的交流中在读者心里种下一颗颗等待春天的种子。花啊、鸟啊、虫啊、倭瓜啊、黄瓜啊,体现的是明丽的色彩,天籁般的韵律,这种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语言直逼美的本身。萧红总是顽强地开掘生活中健康、积极、美好的因素,给人以希望、力量和理想,不论结局是喜是悲。这大概就是鲁迅所说的作品的“明丽和新鲜”吧。
其次是语言诗化表现突出,萧红善于以文字组织来捕捉情调并表现情绪的流动,使小说语句中洋溢着丰沛的情感,例如:
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
河灯从上流,流了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就流过去了。……
到后来河灯就越来越稀疏了。
流到极远处去的似乎那河水也发了黑。而且是流着流着地就少了一个。
……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到流过了自己,也还没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无由地来了空虚。
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那看河灯回去的人们,也许都睡着了。不过月亮还是在河上照着。
只有努力在贫困的生活里寻求微薄的欢乐和心灵寄托的人才会将放河灯的场景点染的如此诗意葱茏,飘逸出神。河灯早已超出自己区区的本身,它们在萧红精心营造的生活潜潜水流中生生灭灭,是芸芸众生还是泛泛之辈?在这里不仅有诗的意境,诗的语言,而且连节奏都是诗化的。萧红语言真率、自由、洒脱的诗性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萧红小说具有历历如绘的画面感。萧红自小热爱美术,从其传记中可看出在这方面她有相当良好的素养。她善于捕捉形象,调剂色彩,使作品在一些有关场景的表现上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尤其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真切动人,风景画一般的优美而栩栩如生。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淡淡几笔,就勾勒出这样明丽的画面,有动有静,有色彩有声音,仿佛给人以一种可以触摸的立体感。我们还可以怀念萧红曾留给我们的永恒记忆,关于火烧云。那是一幅一幅的动人的以时间为轴的长卷,那是萧红。
《呼兰河传》是一场一场的悲剧吗?当然是。然而,萧红描写这些悲剧的笔调却是那样平静、恬淡、轻松,甚至流露出一种天真、稚气和欢欣。初看时,往往以为萧红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可是,只要读下去,就会从平淡日常生活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生悲剧的镂骨刻心的痛苦。别林斯基说:“内容越是平淡无奇,就越显出作者才能过人。”【3】萧红的艺术才能是过人的,她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读者带进她所描写的情境中去。那些习焉不察、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一经她的笔触点染,就是那么触目惊心,震撼心灵!茅盾说,“读萧红的作品,开始时有轻松之感,然而越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4】这正是萧红独特的语言风格所致。
二、独特的叙事结构
萧红的很多小说存在着颇为相似的叙事结构:小说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核心的人物塑造,总体形式散漫,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展开叙述,以广阔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粗线条的勾勒出一幅幅风土人情画。萧红小说的这种叙述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萧红体”。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葛浩文教授就称萧红的文体是“注册商标个人‘回忆式’文体”【5】而作为萧红代表作的《呼兰河传》则突出了体现了“萧红体”的特点。
1、散化的叙述格局。《呼兰河传》以小城呼兰河为中心展开叙事,是一部充满诗意、童真和灵性的回忆式小说。作品一、二章先总体介绍呼兰城的风情面貌,一条东西走向和三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以及集中了全城精华的十字路口,还有东二道街上富有象征性的大泥坑子,乃至人们对待大泥坑子的态度。然后把人们引到一些小胡同,那里住着一批自欺欺人的人们,他们吃了瘟猪的肉却说是“淹死”的猪肉,吃了被许多人摸过的麻花还说是很“干净”的麻花。第二章叙述了小城的风土民俗,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人们无意识地敬拜神灵,静默地重复着祖祖辈辈留下的东西,一切都看似那么自然又理所应当,但在表面的平静之下,却似乎掩藏着巨大的脓疮,只是谁也没有意识要将它挑破。三、四章中谈到了家中的一些人和事,五、六、七章则描绘了小城中其他人物的故事。作者将视野收缩到“我”家、“我”家的后花园、以及街坊四邻的故事。《呼兰河传》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独立的主人公,更没有一般小说凭借的典型,而把讲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故事的中心——小城呼兰,这里的风土人情人物故事。茅盾先生在《呼兰河传》序里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道出了作品散化的叙事结构。实质上,小说却是以作者起伏的感情为纽带维系起来的,以作家的感受和思维来选取描述对象,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小说中渗透了萧红的人生理想,表现出她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创作意识,并自然而然地抒写着自己记忆中的童年生活和真切的内心感受。正是由于这些情感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倾向,使得全书七章,各自独立却又浑然一体,尾声回响不绝。
2、倾诉性的叙述话语。小说以作者的情感起伏为线索,文章整体采用的也是一种依托情感的叙述模式,而这样的模式是建构在作家的叙述话语之上的。青年学者徐岱在其研究女性作家的著作中评价萧红小说:“叙事文句简单、结构散漫、视点固定、情调质朴,这种散文化的文体与稚拙朴素的文笔经得起岁月的消磨与人情世故的变幻。”【6】《呼兰河传》中,作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对往事展开回忆,像一个老朋友、一个悲伤的人在断断续续不计其烦地倾诉那些存活在她心中刻骨铭心的记忆。话语之间渗透着对呼兰城——一个无人理会却静默存在的小城(作者的故乡)难以名状的情怀。作者对它的痛也好,恨也罢,往往就在不经意的叙事之间流露出来。整部小说就像一支曲子,一首歌谣,就那么淡淡地唱着哼着,仿佛漫无边际。萧红的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但往往在平淡的叙述中,令读者不由自主地悲伤、憎恨、同情、愤慨,那种感情无以名状,却强大地震撼人心。她把那种女性细腻的情感、孩童天真的眼光,还有一个人的真诚热情,爱恨情仇都交织在文本当中,作者似乎想起了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考虑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只是在倾诉,仿佛不吐不快。在《呼兰河传》里,萧红惊心痛恨呼兰城人的集体无意识、生命无意识,同情愤慨他们的麻木自私、蒙昧无知,又对过着猪狗一样的生活妇女们深感悲痛与怜悯,使读者不得不对这个静默的小城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正是“萧红体”的独特效果。
3、诗意的叙述风格。萧红的小说虽然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但是《呼兰河传》仍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无疑与萧红充满诗意的叙述风格密不可分。翻开《呼兰河传》,可以充分领略她诗化的叙述笔调:“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人问它……”这段话显示了作家对于生命自由的热爱与痴迷。语言简约、清丽、明朗,读之,如夏日漫步在海边吹着清风仰望白云点缀的蓝天,明净澄澈,沁人心脾。此时,语意完全超越了文字本身。语言成了诗,富有诗的轻灵与韵律感。而作品中的叙述者明媚的心态,澄净的灵魂,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自由的向往,都已渗入其中。在这种清净空灵的氛围之下,读者也往往受到感染。这些留在萧红童稚心灵中的故乡事物,通过其娴熟的写作技巧,清新的笔致,展现的那样淋漓尽致,充满诗意和童真。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在《风格论》中曾下过著名论断“风格即人”。《呼兰河传》等作品正体现了作家犹如诗人一般的灵性。
三、女性悲剧意识
萧红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使她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我追求,身为女性,受社会时代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她终不能挣脱有形无形的束缚,故在她的心灵底层,漂泊无依、寂寞无助、凄苦无奈的悲凉之感总无从排解。这样的情感浸润着她的众多作品,这就是她的很多作品充满着人生悲凉永恒轮回的悲剧意识。而在她的悲剧意识中,这种在意识到女性自身个体的短促性、渺小性、悲剧性时所产生的一种个体的孤独感、价值的空没感和生命的无奈感的女性悲剧意识终究占据上风,她以女性独特的敏感和亲身体验体察入微地表现着女性的不幸和苦难,思考着女性的命运和归宿。《呼兰河传》里从头至尾始终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意识,字里行间流淌着无以名状的悲凉。它所呈现出的乡土世界里,不仅细致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还真实再现了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处于最底层中的最底层的女性的生存真相。
1、社会地位卑下。当整个人类位于地狱的第十八层时,那么女性必然身处第十九层。《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裳裼,载弄之瓦……”由此可知,从初降人世,女性卑下的社会地位已然定型。女性在以男权为主体核心的社会体系里,只是作为一种附庸,一种点缀,处在一种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女性的生命是卑微的、低贱的、渺小的,她们没有人格、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生时备受煎熬、清魂落寞,死时衔恨西归、渺渺无痕。马克思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7】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建道德体系逐渐瓦解,并且随五四新思潮的传播,不少进步的女性努力为自己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我权利,而实际上,绝大部分生存在社会底层的女性依然处于一种蒙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状态,她们依旧是社会底层中的底层,依旧在父权、夫权的奴役和迫害里苦苦挣扎。《呼兰河传》里描写许多这样的女性,“大孙子媳妇”“小团圆媳妇”“王寡妇”“胡家婆婆”
……她们都没有名字,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依然打上男权中心体系的烙印。众口称赞的胡家“大孙子媳妇”,温良恭顺,孝敬公婆,为奶奶婆婆做了绣着漂亮的莲花、牡丹、绿叶兰的绣花鞋,每天喂猪打狗,“做起事来并不弱于人,比起男人来,也差不了许多”,这不正是男权社会熏陶出来的“楷模”吗?可她依旧讨不了好,要挨丈夫的打,但并没有谁觉得不合理,连她自己亦是。因为就算是供在娘娘庙里泥塑的“娘娘”虽受众人磕头膜拜,但还是常常挨“老爷”的打。“虽然也磕头,但就是觉得那娘娘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人们进了娘娘庙也“不会害怕”。神像如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更是惨不忍睹。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天真活泼,却偏偏背井离乡,成了“团圆媳妇”,因为长得高些,不知害羞,吃饭多些,被“杨家太太、周三奶奶”等乡邻传为笑话,更要被所谓的婆婆折磨摧残,最终悄然死去,却没有人过问。这就是社会地位卑下的女性的宿命,只因身是女子,只因身在底层,便只能逆来什么便顺受着,反抗不得也不得反抗,至于顺来的倒一辈子也不曾有。
2、情感集体缺失。“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男女在情感的天平上永远是不平等的”,萧红如是说。在沉重的精神锁链的扼制下,在残酷的社会现实的压迫下,社会地位卑下的女性始终挣不脱传统的桎梏和心灵的枷锁。尽管她们渴望情感世界的圆满,对温暖和爱怀有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却只能绝望地面对情感原野的一片荒芜,将悲哀和着泪水默默吞咽,任血色的玫瑰在心底凋零萎谢,戚戚生郁郁终。《呼兰河传》里描写的女性如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还要承受周遭的讥讽和丈夫的打骂,连生存都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有哪有时间和力气妄谈感情呢!于是在萧红的笔下,在呼兰城女性的生存状态里,亲情友情爱情不约而同地集体缺失。卖豆芽菜的王寡妇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独子掉河里死了,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新闻,她静静的卖着豆芽菜,时而在大街上或庙台上痛哭一场,宣泄心理奔涌的哀痛,却被视为疯子归化在不幸者之列,连同情都短暂的那么奢侈。指腹为婚的女儿奉父母之命嫁到贫穷的婆家,妯娌要百般侮辱,公婆也要虐待,丈夫更不喜欢,回到娘家,不睦不曾主持公道,不曾有过安慰,只有苍白无力的一句:“这都是你的命,好好地耐着吧!”亲情在庞大森严的封建伦理道德体系里显得如此弱不禁风,爱情更无从说起。“年轻的女子,莫明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跳井上吊——这是何其绝望而无奈的选择啊,可是偏偏有那么多的女性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毁灭之路。在漫长的男权社会里,女性似乎是天然的不幸者,“亲情”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愿意不愿意;“爱情”是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没有相爱不相爱;“友情”是乡邻短暂的恻隐和“善意”的关怀,没有需要不需要……桃花潭水深千尺,没有汪伦没有情,生死又有何异?生命之于她们不过只是一口枯井,了无生趣,可这却是她们挣脱不开的共有悲剧。
3.自我意识的蒙昧。萧红清晰地意识到,导致女性生存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又有女性自身方面的因素。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女性在经济上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此她们衣食无保,不得不依赖附属于男性,正是这种情形使女性产生过度依赖的心理,致使她们自我意识的沦落,并且使自身的处境愈加恶化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的态势。萧红作为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先锋作家,对自由和平等有着不懈的追求,她痛恨女性的蒙昧不觉,对女性的不幸遭遇深感痛心,但面对强大的社会力量她不甘愤慨却无力挣开。在《呼兰河传》里的胡家婆婆按照封建传统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认为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就依“老规矩”办事,对小姑娘抽皮鞭、浇冷水、烙铁烙狠骂毒打,待打出毛病后,又出资为其请半仙跳大神驱鬼、买猪肉找偏方治病,结果却荼害了年轻的生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和男权意识不仅仅是男性的锐利武器,而且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然转化成了女性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善良”的胡家婆婆们并非故意要伤害人,可她们的所作所为却毫不留情地摧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们仿佛无辜却又是那么的面目可憎。美丽的王大姑娘与磨坊倌冯歪嘴子自由相恋结合,街坊四邻非议不断,特别是女性们更是攻击中伤,王大姑娘不堪重负终于在众人的纷纷谣言和指指点点里凄然死去。这些女性的言行,不但使自己充当封建道德的吃人帮凶,而且沦为可怜的小丑而不自知,可见其愚昧麻木毫无自我的精神状态。女性仿佛是受害者里天然的受害者,她们不仅自己心甘情愿的成为受害者,还要不遗余力地热心维护着摇摇欲坠的男权体系,不惜违背人情、丧失人性成为迫害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刽子手。其实,无论是否觉醒,她们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格局下,在那寒冷萧索的冬日里苦苦挣扎饱受煎熬,春天离她们终究很远很远。
“呼兰”,何其美丽的名字,让人禁不住遐想无限,它应是一片隔绝于红尘之外的美丽桃源吧!可它不是,它仿佛一座真切的人间地狱,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这片封闭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饱受苦楚,完成一个又一个悲剧。这里没有流动活泼的生命气息,没有朝气蓬勃的生命迹象,只有麻木——麻木,毫不犹豫地麻木;沉寂——沉寂,死亡一般的沉寂。
参考文献:
【1】戴维-罗比.《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3期第161页
【2】杨义《中国当代文学史纲要》
【3】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第182页
【4】茅盾《&呼兰河传&序》
【5】葛浩文.《萧红评传》[M].北京文艺出版社,.
【6】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M].学林出版社,2002.9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页至第571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我的更多文章:
( 17:00:21)( 16:57:30)( 13:18:45)( 08:02:23)( 11:23:31)( 20:34:43)( 17:59:07)( 17:37:15)( 08:43:20)( 16:58:5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萧红呼兰河传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