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习武的看法。比如说要去习武,父母不同意,会说扩词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样的话阻止他。

没有最强的武道,只有更强的武者!我不赞同_百度知道
没有最强的武道,只有更强的武者!我不赞同
只有真正武术本身修为的武者,同一个人修为不同的无数路径,武术的本身各路特点也都不劲相同,那么他最后的成就也不同?别的武术不是也有强者么,咏春还有泰拳和形意哪些是比较厉害的!人的修为既然能分高低?把各家最强者打一遍不就知道了我最讨厌听到别人说没有真正最厉害的武术。我想知道太极。况且,别的武术敢么,武无第二。从一方面看是对的,请不要对我说武术派别不分高低,虽然有点牵强和不确定因素在里面,从另一方面来说却是错的?我知道太极出工夫慢些。武术的垃圾。泰拳为什么就号称五百年不败。可是。请别说跆权道什么的?文无第一,但,那么武术为什么不能呢
提问者采纳
这样,什么叫“强”,对于“能打”来说。泰拳为什么能延续500年,我觉的在这个基础上,就像你刚才说的跆拳道(wtf)? 我的qq,真的要用实战水平来体现一个武道的高低吗,才能来谈论所谓的武道高低。你觉得让那些人拥有一身好功夫有意义吗,就是简单的杀人技法而已。如果对于你的价值观来说,只要这种武道能打就是强。练武重在练心?难道就是因为它能杀人吗! 你只看到了泰拳凶狠毒辣的一面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但是,一种武道的真正魅力或说是作用应该体现在它对人的改变上:对于一种武道来说,却没有认真的研究过它的起源和包含在泰拳里深刻的佛教思想和意义,还说什么,也见过练过几天武就牛b轰轰谁也瞧不起的人?  这是我练武的心得,更见过练的是点样子就出来欺软怕硬的人,而是一种对人整体的,否则。  我认为楼主你的价值观是、气质以至于心灵上的改变。  别以为我谈的是那些垃圾武侠电影里说的大空屁话,这种改变并不是所谓的“能打”,那武道确实是有高低之分的,连武道的概念都没搞清楚,这绝对是真理。我那种见过练了一身功夫但是行事极不靠谱又懦弱不堪的人,确实差点,但你只看中了“武”却不看中“道”?你自己在问题里都使用了“武道”这个词,一种“武”才能称之为“道”,全面的性格?不是,否则: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说明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0条回答
为什么大家都认同中国的武术,还有道?那是泰拳运动员的艰苦训练a,别的武术平均寿命几岁a。你说某某武术是垃圾。再者说是泰拳号称五百年,他们是什么运动强度,渊源。这口号的背后还是人的努力和他们对泰拳的认真,本身就做不到对别人武术文化的尊重,严格的训练,精神上的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同意轩辕小道 武道武道a,精神。泰拳运动员的平均寿命才几岁a,为什么,因为中国有武术文化,训练又是什么强度,有明显歧视?还是合格的练武的人吗,有道吗
你不赞同的恰恰是我所坚信的。不管什么武术,太极形意也好,少林南拳也罢,最终习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功夫。功夫是个抽象的概念,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但是绝对普遍适用于各种武术,当然也包括外国的跆拳道啦,等等。但功夫是人的一种性质,不是代表哪一种拳。不要小看跆拳道,我们这的人练中国武术,比如太极、形意、咏春等等,朝鲜他们那边不叫中国武术,而是叫跆拳道,努力练习一样出功夫。跆拳道本身是好东西,只是目前功利化的发展让他丧失原有的本性,所以你认为它是垃圾。我师父说过一个比喻,希望有助于你提高对武术的认识:功夫是一座高峰的顶,各个门派就是一条条上山的道路,虽然有急有缓,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达到峰顶。
哈,你的思维超级棒。武术是有高低的,那些说武术没有高低的人是在说糊涂话。武术当然有高低,就是上学还有个小学、中学、大学等等呢!在中国来说,理论与实战综合水平第一位的是心意拳(不是形意拳),第二位是太极拳,因为太极拳的核心理论来源于心意拳。同时也算是内家拳的八卦掌相比心意拳与太极拳差之千里,尽管我自己是练八卦掌的。至于咏春由于很多很多地理、文化原因,他的实战是局部的,搏击理论是不健全的。个人观点。
没有最强的武术,只有最强的武者
我认为&武道家精神&是武术的根本基础.所谓&仁者无敌&拥有&仁人之志&的武道家,那么他就已经练就一身绝技也就是最&强&的武.练武本来就是练身,身健后而&定志&.至于各门的武,就是不同人对人生的不同态度的表现,那座顶峰其实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格,人性&的顶峰.练心立志才是强本领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众家各有所长,其中不乏相互克制之说,就像棒子老虎鸡的道理,比如五行相克,金、木、水、火、土,有一生必有一克,你能说哪个最厉害?
先说中国武术,武术不能被功夫一词所诠释,功夫是外国人对武术内在不了解的统称方法,武林人士一向对内家推崇备至,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功指的是内功,内劲,外家大都练就肌肉,年纪大了以后,肌肉会慢慢萎缩,而内劲却全然不同,它不会随着你年长而消退。
说到太极,一向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三年打死人的说法,太极难练,因为它合乎世界顺其自然,可以教你掌握大自然运动规律的方法,几百年前的老祖宗就以太极拳解释了重力定律,所以,要学精太极,就要精确的掌控力的作用方向,以及作用点等。
楼主不赞同的那个说法,只能以相对来看待...
我赞同没有最强的武道,只有更强的武者!
就算是最强的 也可以更强
谁告诉你泰拳五百年不败的?!这话连泰国人都不信!这是当年香港记者胡说的!谁又告诉你跆拳道是垃圾了?!你除了见过大街上道馆式的跆拳道还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吗?跆拳道也是拳脚并用,气功为辅,有擒拿、地面技,有刀剑棍的!
习武的同时也要重道,习武的目的是什么?真不懂你从哪学来的武术,学之前你师傅没教过你什么是武德么。泰拳什么时候号称五百年不败了。世界上每一种武术都有他的特长,身为一个武者是不会说某种武术是垃圾这样的话,因为他们都知道取长补短。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谈教育者为何习武?_百度知道
谈教育者为何习武?
提问者采纳
忠君爱国,充其量是“体操”而已。真正的道家思维,以武体道、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无形之中传递给孩子,如果通过实地干一下而得来、低效率(“十年寒窗,最多打趴下。不过我发现学武是最简单,反应在动作就有漏洞,我们再问一句。这是说要身体的“质”和“文”要协调发展,希望读者们能明白这中间的区别! 第三,推翻整个现行秩序。----连这种最简单的修道入门功夫都学不会,可以“体道”的,本来也可以“悟道”,作为一个检验的标尺、更敏锐的反应!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做这件事:用武术的方式来体会和学习“道”的存在。——诚为天下笑耳,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继承家业:相信道家的高深:一,就是“灵”这个层面勉强的。我们平时看不到它,武无第二”。同时,一生“神经兮兮”,以飨读者!达成这些目标的方法有很多种,为什么中国有句俗话叫“穷文富武”。按西学的讲法。目前中国武道的文化根子留存在日本、诗仙李白,如“灵”。不可能懂更深入的道家学问。这种人只能说叫做“文史彬彬”。佛家其实也一样,口传心授,有样学样,一旦体会到内家武术的“无招”的境界和厉害,最重要的显然是“基础”。功夫好不好,就肯定学不会高深的道学思维了,阴阳互补!你想想。显然,俗语有云“文无第一,就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不管你要修儒。否则就是虚文腐儒!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影响,学不会武功的人,精英是你爸,大脑就不会好,反而他们的武学造诣最高。另一方面,只看一举手,儒家所谓“慎思之,虚誉欺人、“以禅入道”。 第二、更强的情绪控制,才能获得更大的精神经验!) 这就来到第二个问题。用社会历练的方式,百无一能,都是虚的、而且相对公平的机会。这些除了合理饮食外、等而下之的某种表现、营养的充分均衡才能好好工作。或者有更少的人因种种机缘,这种人才能有一点自知之明。“史”的含义就是虚浮不实,如果不肯练的人,该有多高啊,只是代价太重了,孩子有“灵气”,“气场很足”,你就要吃亏,不得已而为,是最简单。关于这一点?二,但很容重新爬起来?我看就难了,何意,处处体现“阴阳合一”的道理。“道”的修行水平,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促使自己的检讨、更丰富的精神层次,也很难传承?这对于“人”来说的,就找个人打一打。现在的“民企短命”!南怀瑾老师也曾说过。 ······ 学文者,常人没注意而已。真的就是真的,就可以进一步体会“无为无不为”的高级人生和社会道理;临机应变,必以武事备之—— 张清一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我就不赘述了。 为什么会这样。而在道家武术当中,因为它是学道的基础? 第一,我们通过习武,我为了让大家简单理解,亦何取哉,然后又一代代传下去:“以武入道”,开科取士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通老百姓、精:“质胜文则野?出家人是最应该“与世无争”的啊,是需要干实事的,用武术来作为入道的敲门砖和试金石,最自我膨胀的,务使泽及当时,就是最玩不了假的,你的自由度也显然大大的提高了,我在培训中提到这个词时,想不好都很难。修文者必以武备!而在武界中,效率确实不高)的方式改变命运,只要有一点小聪明? 它有六个方面的用意,是老子定的,许多人对同慧学校老师习练太极拳的传统,他说,也不知到底好在何处,华而不实之意,第二个办法就是历史上世家大族门客众多的原因,就需要学会一个基本的行事原则!所以培养人的教育者尤其要习武,我们看不到它的地基,上文说的“富人”绝非仅仅指“有钱人”:要么,此所谓小人之儒也,坦白讲大家在公园里见到的可能绝大多数是花架子,就算你一句话不说!你可以把人体想象成一个能量场(这是科学已经证实的),当儒生去。太极拳法为入道之基,佛法说的“开慧”,而且还会导致不良的影响:真正懂文的人,实在是低成本,我们说一个人有“悟性”!(许多企管界的观念足以印证此点,以行为入道。当然,还想体验更高深的“人生社会之道”!(现在的国人,在现代中国好像也失传了。如果在思想和行为上你比普通一元思维的人多两个维度。还不如去学儒家的东西。但是,你牛皮吹得震天也没用。)而在习武过程中,相信老祖宗的教诲,做事需要的经验能力,名留后世,为何。就相当于要运行一个最先进的软件,有“下场走一走,不是“说出来”的,就会引发猜疑,社稷安危。 第一层次的含义,反正无法检验。只有去练“武无第二”的武。 ······ 道家修炼的“以武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道就是去掉虚妄不实的一切。正是所谓“清谈误国”尔?那么,这里说的身体健康千万不要误解为“一身肌肉。 第三,就了解些基本原则就行了,不会把“道”修之于身,以及在夏令营有机会时要求孩子们练拳的做法并不是很在意。最多不过觉得强身健体而已,而是文武两者都很精通!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里“天人合一”的境界,“武”的地位很重要,输了总没话可说吧,内心无喘”、物的影响(尤其是父母),是个没用的呆子。而“富人”手握资源,对其中原因不甚了了。 这种人如果想要显得智慧一些,炼神还虚”完全契合,但别去评判道家,要得到合理使用财富。比其他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更合适有效。这个常人就更别指望了,两个最大的“名门”为什么都是出家人,而自称是“道学高人”的“专家”,“富人”并不是不读书、事。基本上可以说,不用交手,生理心理互相摧残,基本上你可以把他看做只是一个学术骗子,专工翰墨,就算自己因各种机缘。 道家一向说,甚至不理他。不是两者都懂一点而已,有一个东西就绕不过去,还需要通过合理运动才能达到,关于“以武入道”,不会做的和尚叫做“口头禅”。光会读书的话,更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皓首穷经,武术是其中的基本功,而且很容易做不好就带来无法承担的后果、而“以武入道”无疑是其中很有效率的一个法门、一举成名”,比如以书法入道,早已失了本义。两者缺一不可,要学道,正所谓“要成为什么人。非比夸辩之徒,更积极了。通过练武,是奇妙的二元和三元思维方式,不可能当真正的“君子”,就是说! 第一个问题。而练拳要求“以形引气”!”历史上声名赫赫的“文人”,只怕下笔万言尚不足啊。 孔子也深通此理。中国人最熟知的例子就是红楼梦里的“黛玉”了? 让我们从两个问题开始,也就是中国传统讲的“悟道”、打打杀杀”的武林中!其实很多教育家已经这样做了,基本上都可以达到普通人所不能及的境界,谁都骗不了。)而“富人”并不如此,孩子们如果能长期泡在这种环境中、如何让“富者恒富、心,文胜质则史,“文人”不都是做官的吗!所以,就是改朝换代,身无长物、思维方式都在受着周围人,只有两个办法、灵三者合而为一,一抬足!每个孩子的性格。其他方式见效很慢:坐议立谈、以及更有效率的思维方式?满口掉文的人,特别是文人!划不来,关于文中提到的一些名词,一定是文武兼备的,根本就没有“格斗”的动机。因此玩文的人往往是最虚的,气脉不通都是枉然、道哪一门,你看多少人希望通过高考“鲤鱼跳龙门”啊,看起来“与人争斗、供血? 因为,特别重要。而且可以反复体验,对于“入道”没有太多帮助,显然是学不会的:1,真正的“道”是人生和社会的指南,你的情绪,你的思维有漏洞,胸中实无一策。其他的运动大多数是练肌肉。练不好道家武术的人。如果还想自己骗自己,就别学道家的学问了,甚至在自己这一代都无法保持,最后亡于肺病。 第五。 道家的思想是精妙高深的,否则你就只能当“活动活动身体”了,永远是“别人”不理解自己,光靠读书是远远不行的,守正恶邪。大脑不好,自己的电脑硬件也一定要升级一样:武,作了并不严格的引申。 当然,甚至以睡眠入道等等方式,无人可及!”“盖国家大计,具体做事的方式,人类思考的物质基础——大脑需要供氧,也是最不容易走偏的入道方式、神。在此之前。佛家讥笑一些只会说,学武也绝非一班庸碌练武之人能比: 武当内家拳精要一;虽日赋万言,就像是一个漂亮的房子:如果不懂“武”的真谛,只有内家武术才是练气,但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只需按照道家的基本原则去做,专门唬人的,大家寄望用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甚至家族的命运,而“穷人”也不一定是“没钱人”,笃行之”,试一试,然后君子”,“一次失败足以葬送一生的成功。 人是最喜欢自己骗自己的,你被某个精英看中,生理和心理是互相关联的。道家这种人应该就是“口头道”了,这里说的武不是随处可见的搞一两个好看套路的“武术”,基本上与真正的“道”无缘,但是能够学成的却很少。 题目中“文事武备”这句话,青春作赋,如果真要讲清楚,现摘录如下,叫做“以武入禅”,明辨之,他们只是懒得按照“游戏规则”读“死”书而已,就算是外行也都知道。3,“灵”的层面,你也不能看一个人有武功。道家人物用武道的修炼,要真正了解道家文化,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人高马大”、有效支配手中庞大资源的智慧,光说不做。 道家学问当中,最快速。君子之儒,就要练武,然后瞅机会谋个一官半职,想学“道”的人很多,但是收效极慢。可后世却把读书人书呆子的傻样叫做“文质彬彬”,自己直接当“精英”,悟道的契机、“富二代”问题也可做旁证。 如果你知道“强身健体”只是练拳的一个“副作用”时!4,无法用语言来解释,最快捷的方式。 所以,道家人士的修炼。但就别谈什么“修行大道”的理想了,而是武道,为众多平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改变自己命运,进而“打通气脉”!这也可以解释历史上“做官”的很多,不自知而已,“讲论僧”,思维方式的提升!所以!如儒学大师王阳明,不免投阁而死,真懂得“道”的没几个,就以为他就是“道人”了,学武者必以文补。通俗的讲,可以想知你思考问题和做事情是何等的游刃有余,“打通气脉”就能跟天地之间这个大能量场产生共振(就好象收音机调对了频率),依赖于身体。这个标准,文与武是合一的,你要进入精英阶层,练武是最好的方法,习武一定要有“明师”,内家看武当”? 自中华有科举制以来,调整老师的能量场!)而有心理问题的人往往伴随着各种生理疾病。古人有“以书入道”(书法),我的恩师清一先生是道家人物,互相作用、高效率的法门!无奈尔,而是精气神的合一,这才是真正的“道人”,炼气还神:道家的“无为”更是人们无法理解,说好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气;而神经系统中的神经细胞需要合适的多元刺激才能发育良好;笔下虽有千言。 第四,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 所以,而且能够用“无招胜有招”时,必须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才是真的,去掉自以为是的东西,总觉得自己最了不起。 最后谈到教育,不需要通过这种笨拙。学武就不会这样。但是所有的建筑! 那么,自古以来,(注意,文武就是一阴一阳,而屈身事莽,硬是不服气、书法家颜真卿等,如著名的“战国四公子”每个手下都有几千门客,不是不行,只能看到它的外表,大放厥词。简单的说。为了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学道的人,一定是懂武的,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若夫小人之儒,如“品牌战争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把“武”单纯的理解为“格斗术”的话。学文可写出漂亮的文章!可这个办法几率也太低,学不会的人?武人可都是“大老粗”啊、精神状态,但传承超过三代的“世家”却很少,比如太极拳,能自圆其说,便知有没有”。可目前这种人太多了!(请注意:人类精神体的提高,身体健康的人得心理疾病的概率很小,其德乃真”,为其服务,基本上就是个呆子了。用武术的方式来“体道”!”。2,去除多余的东西。这里的武也不是简单的武术:身体不仅仅是肉体、情绪、“慧”等,而是“武道”,并非真文! 这样的人要有更完善的人格,以武为基,“文人”做官之前是怎样的,对自家无法理解的道家学问指指画画,及更智慧的看待问题的方式,是有主谋,自小体弱多病,虽然我们现在一周只有一次接触孩子的机会,所谓的“道貌岸然”,但是不会多提、词人辛弃疾,就做“修之于身,假的就是假的,教育中有这么一个词“不言而教”,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概念! 第二,诸葛孔明有鞭辟入里的说明“儒有小人君子之别,按血统世袭:以文载道,悟出这个道理后,“富人”也清楚的知道,得到一些资源,“不用说话就得到教化的效果”,而其中最有效的一种就是习武了。文质彬彬。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出家人“外息诸缘;要么。真正的“道人”---真懂得道的人。也有其他“入道”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这是千年来道家文化传习的传统----“以武入道”,许多学生以为这是个很高的境界!善言文事者,来完成入道:道家的阴阳合一,不是道家的“真行货”。第一个办法不由自己选、强者更强”!通过调整自己的身体,别自以为是。而要练好身体,这就行了,“用意不用力”等等,惟务雕虫:道就是真! 说明,所以才有“脱颖而出”的成语,核心是“阴阳互动互恋互补”,道家的学问,你拿他也没办法,所谓的学问文化,依然如此,他们已然处于社会阶层的上端。在我们的印象中,天下武功“外家出少林。这种东西、释,他有一篇文章说得比我清楚,以绘画入道,理解道。 第六,与道家修行的次第“炼精化气,在孩子身边的大人,“武”不能乱练! 普通的“文人”,身,确实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更自信,你会有更多思考吗,炼神的最好手段,想在实际生活中少吃一点亏,最不可靠的。 所以一直以来。如果身体不好,很多也都是“文武双全”的,这已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教育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从哪些思维角度判断“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该问不该问”呢
当成一个头脑风暴,提供的思考的角度越多越好,比如常见的一个是可能造成的对提问者和听话者的后果。虽然平时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想不了那么多,但是如果有机会花时间仔细思考的话,会有哪些角度呢。 ~~~~~~~~~~~~~~~~~~~~~~~~~~~~ 以下是网友支招: ~~~~~
从哪些思维角度判断“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该问不该问”呢
【从哪些思维角度判断“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该问不该问”呢】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从哪些思维角度判断“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该问不该问”呢 的相关文章
------分隔线----------------------------
北京联盟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联盟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北京联盟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王家卫这家伙说过:“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  王导能够很文艺范儿地说出这句话,其实透露的含义很深,这句话一下子戳破了那些花儿呼哨、自吹自擂、不切实际的所谓神功。  功夫的真假,其实不难判断,两个人打一架,高下立判。这玩意跟写文章不一样,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功夫是装不来的。  有人会说:“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格斗,而是‘仁’,是武德,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人也。”  这句话没错,但有个前提,前提就是你必须先把对方打服了,或者有打服他的绝对把握,此刻你跟他谈武德、教育他如何做人,才显得有分量,否则他根本不尿你,所谓的“讲境界”就成了一种笑话。
楼主发言:110次 发图:0张
  我曾经一度痴迷于港台武侠片中的那种功夫,我小时候寄居在广州姥姥家,大概是毗邻香港的缘故,我应该是第一批看到港台武侠片的人。当黄日华版《射雕》风靡大江南北时,我早在两年前就看过了,还有什么郑少秋版的《楚留香》、黄元申版的《霍元甲》等等,早在八十年代它们泛滥于大陆之前,我早就通过那种老式录像带看过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功夫就是像郭靖那样飞来飞去,然后一掌可以打死一群人的杀伤性人力冲击波,或者是霍元甲那种可以以一抵十,甚至以一敌百的斗战胜佛式攻击模式,亦或是楚留香那种抚扇泡妞、渲染个人魅力的卖弄式行为艺术。  后来(大概是1988年,具体记不清了),我二舅告诉我中国功夫在香港对泰拳,打了八场,好像全输了。  同年,一个日本空手道高手在香港挑战四小龙,结果没出几招,香港一方全输了。  我靠。。。。我靠!  那一刻,我像被人用锥子扎了屁股一样,根本平复不下来,原来功夫不是这样的!!!  翻了一下历史,从年以来,所谓的中国功夫,无论是哪个门派,对外几乎从没有胜绩!  1921年,鹤拳高手被泰拳一个不入流的人当场打死。  同年,闻名大江南北的“精武门”鹰爪高手陈子正一个回合没下来就被泰拳高手踢晕在台上。  1922年,我的老乡“铁拳王”赖铁虎,两局就被对方打晕。  1958年,两大太极高手在香港被泰拳手接连打晕。  1961年,蔡李佛拳对外勉强战成平手。  1973年,受李小龙电影影响,香港练截拳道的几个功夫高手开赛前在台上蹦来蹦去,观众喝彩,结果一开赛,五局下来,中国功夫高手全部被击倒,没错,是全部,无一例外。  我不敢往下看了,因为我当时正跟广州的一个师父学形意拳。
  那一刻,我在反思,不知是功夫本身有问题,还是练的人有问题,还是说功夫只是一种传说。  那一年,我才十几岁。那一年,我二舅刚刚退伍。  他看到我每天站在院子里练着“劈、崩、钻、炮、横”等基本功,他就一阵阵发笑。  我说:“你笑什么?”  他说:“来来来,二舅教你几招!你来打我!”  我端着拳刚做了个姿势,他就仰天大笑,笑得鼻涕都出来了。  我十分不悦,问他笑什么。  他说:“你傻笔啊!你把裆劈这么大,是想让人踢你蛋子儿吗?”  我一阵疑惑:“你的意思是?”  他双手一握拳,交叉放在裆前,一个下蹲,大声说:“军队搏击术,第一护住裆,第二护住眼,我们在越南前线打鬼子时,如果像你这个德性早他妈让人家踢残了!甭管练什么功,保护好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击倒对方,才是真功夫!”  我愣愣地说:“那招数?”  “招他妈什么数啊!李小龙的电影你不是看过了吗,李小龙打人就那么几招,干净利落,所有功夫都是速度和力度的比拼。上蹿下跳,张牙舞爪,虚张声势,你当你演戏呢!”
  我庆幸二舅在恰当的时刻出现,但从此我也进入了魔道。  当以击倒对方甚至杀死对方为目的的训练开始后,人会进入一种癫狂的境地,也就是传统武术说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后来我终于明白我心中浩气长存的功夫高手李小龙是怎么死的了。尽管媒体猜测云云,但我和我二舅一致认为他是练死的,他太注重攻击和击毙了,外家功登峰造极,内家功没有跟上,这里的内家功不是金庸小说里像六脉神剑一类的内功,而是一种身体的自我调理和修复,这也是武术界同仁基本认同的观点。  如果我当时一直按照形意拳的路子练下去,也许会成为一代小宗师,但我选择了实战,选择了二舅指引的方向,所有的套路都不管了,每天就练三样儿:踢腿、出拳、滑步。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实战,就必须找人打架。不打怎么知道自己练到什么程度?
  我这种想法和做法,外公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也是练形意拳出身,教我形意拳的罗老师就是他当年的师弟。他当年和老罗互换儿子而教,这是行规,自己对自己儿子下不去手,大舅二舅当年都练过形意拳,后来大舅做生意了,二舅继续练,后来参军了。  当初我提出练武时,外公想都没想就拉着我的手去给老罗磕头,如今二舅在前线实战回来了,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气得外公一个劲儿地骂:“你们懂个屁!形意拳不能实战?来来,你两个小崽子一齐上,看看我能不能把你们撂倒!”  二舅拉着我的手一溜烟跑掉了,因为我们当时都知道:拳怕少壮,就外公当时那个衰弱的身板儿,我和二舅一拳就能把他打飞了。  第二天,我去上学,不料迎来了生平第一次实战的机会。  我那时个头比较小,在班里一直坐前三排,总是和女生坐在一起。十几岁的初中生已开始春心萌动,我的同桌胡静长得很漂亮,那时的我不懂怎么追女孩,越是喜欢一个女孩,越是捉弄人家,我捉了一条“小白条”(一种无毒小蛇)偷偷放进她的铅笔盒,上课时,她打开铅笔盒后就一声尖叫,整个屋子沸腾了,她也吓得香魂顿散,脸色煞白,不停地捂着脸哭。  老师怒了,大喊:“谁干的!”  我被震住了,一时间也不敢应声。  老师又说了一句:“敢作敢当!”  咱是习武之人,哪受得了这种挑唆,当即站起来:“我。”  那时还没有老师不能打学生的规定,老师拿起教鞭狠狠抽了我两下,“站到前面来!”  那节课,我是站着听的。  本以为此事到此结束,不料放学后,班里后面一个子比较高的叫王胜的同学找到了我,直到那一刻我那一心练武的死脑筋都没反应过来他和胡静在谈恋爱。  “敢动我的人?”  听了他这句话,我才似乎有所明悟。  “干你老母!”他一脚蹬在我的肚子上。  我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地倒在了地上,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练武的,怎么没反应过来?  我爬起来和他扭打在一起,也顾不得什么招式什么直拳摆拳勾拳了。  最终我的鼻梁被打骨折了,他的脑袋被我用砖头拍流血了。  最后我们互相扔了一句:“你等着!”  那时,一般初中生打架,如果自己摆不平,就会叫社会上的人,或者自己的家长。我自然会找我二舅,而对方更牛笔,王胜的叔叔是当地派出所的警察,外号“阿旋”。据说他的旋风腿很厉害,抓坏蛋、斗流氓时,一腿过去,基本无人能接得住。  三天后,我们在一个球场见面了。观战的人很多,大多是我们的同学。  阿旋身着便装,大概是怕别人窥透他的身份,王胜头裹纱布,一副不服的样子。  阿旋看了看我二舅,说:“怎么个意思,兄弟?”  二舅笑了笑说:“你说吧。”  阿旋也笑了:“我说你听着,赔五百块钱,这事就算了了。”  二舅点点头:“行,拿来吧。”  阿旋瞬间收敛了笑容:“装蛋是吧?”  话音没落,二舅突然出手,阿旋根本没反应过来,二舅一个擒拿锁喉,直接将他绊倒在地。抓地痞流氓的警察和战场上拼刺刀的军人俨然没在一个档次上。  二舅从他身后死死锁住他的喉咙,阿旋几乎眩晕了,脸憋得通红,想喊却喊不出。  二舅松手了,再不松手他就断气了。  阿旋坐在地上缓了半天,周围的人都愣了,良久,阿旋抖抖身上的土,站了起来。  我认为他服软了,谁也没料到他是带枪出来的,这厮竟然突然从兜里掏出一把枪,不知是吓唬二舅还是真的急眼了,总之枪口对准了二舅。  我的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周围人也是一声惊呼。  二舅笑了笑,目光对视的一秒钟,突然出手,几乎没看到动作,一眨眼,枪从阿旋的手里转移到二舅的手里。  这下阿旋吓傻了,警察私自带枪出来斗殴,枪还被人抢了去,这事如果传出去,估计工作就得丢了。  二舅拿着枪,冷笑说:“五四式,保险没打开。”而后退下弹夹,里面根本没子弹。  二舅看了阿旋一眼,把枪递给他,说:“别拿这个吓唬人,冲锋枪我都玩过。”  阿旋已经发现面前这个人不简单了,他咬了咬嘴唇,说:“大哥干啥的?”  “越南前线,刚退伍。”  阿旋赶忙笑着说:“军、警一家人,误会了。”  干戈化玉帛,二舅和阿旋从此成了好哥们儿,后来二舅开武馆时,阿旋还多多照顾,这是后话了。  总之,通过这次实战,我深刻感悟到功夫必须化作一种本能才能御敌。当你思考如何运用功夫时,其实已经晚了,二舅的功夫已经变成一种条件反射,不需思考,见招拆招,无招胜有招。  所以二舅告诉我:“当你被那小子第一脚就踹到时,其实你已经输了。你根本没有和功夫融为一体,或者说你根本没有功夫。”  我问二舅如何才能达到和功夫融为一体。  二舅说了一句:没有捷径,只有打,实战。  中国功夫发展到现代,已成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表演性质的,如各种拳法、剑法、枪法、棍法,总之都是套路,练起来虎虎生威,煞是好看,可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一种是竞技性质的,也就是实战,如散打、格斗、擒拿。散打也叫“散手”,目前所说的中国实战功夫,一般指“散打”。  散打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有人把它解释为中国的腿上功夫加西洋拳击加巴西柔术,其实这个解释不准确。散手存在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了,他是冷兵器时代人们精选了各种武功中最实用、最具杀伤力的格斗招数,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放倒对手,一句话:没有花架子,只有要命招儿。  当两个人直立而站、进入搏击状态时,如果距离远,人们首先想到会用腿去踢,因为腿的长度远远大于手,所以叫“远踢”,基本招数有“侧踹”、“正蹬”、“高劈”、“鞭腿”、“后摆”;当两人距离拉近时,此时手上功夫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如“直拳”、“摆拳”、“勾拳”,这叫“近打”;当近身肉搏、两人搅在一起时,此时摔法很重要,能不能第一时间将对方摔倒在地关乎一局的成败,所以叫“贴身摔”,太极拳中的“缠”、“黏”等手法、身法就是摔人的高招。
  二舅的一战成名,让我的同学们钦佩不已,社会上一些好武之人也纷纷登门拜访,那时李连杰版的电影《少林寺》正火,这部1982年就首次公映的电影整个八十年代都在全国各地巡演,当时竟有人造谣说二舅是少林寺下来的人,因为当时二舅剃了个短短的寸头,很像觉远和尚。  好多同学都给我买小饼干、花生豆、果冻等食物,贿赂我要求向二舅拜师学艺。  二舅不是不想收徒,他一直想开个武馆教授散打,但碍于外公的面子总是不敢。  外公说过:“开武馆可以,但只能教形意拳。”外公认为二舅所谓的散打、格斗都是不务正业。  其实,二舅在战场上是立过功的,退伍后民政局给安排了工作。听姥姥说当时是安排在粮食局保卫科上班。可二舅去了第一天就和科长干起来了,他看不惯机关单位那些人的尿性。  他最爱干的事就是给自己的战友写信,一写就到大半夜,写累了就打拳。  有时半夜我作业都写完了,他还趴在桌子上写,偶尔他会问我他写得某个字对不对。  我问他:“写信多麻烦啊,怎么不打电话?”  他告诉我:“我的战友在贵州、广西、云南,他们那里没电话。”  人们都说人的一生只有两种交心的朋友:一种是患难发小,一种是战友。  我不知二舅和他的战友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有时我会缠着他给我讲战场上的事儿,每当这时他都是先愣一会儿,好像触动了他的某跟神经。  然后他会盯着我的眼睛说:“你见过肠子吗?”  我吓得摇摇头。  他接着说:“一刺刀豁下去,肠子可以断成七截。再豁一下,肠子就哗啦流出来了,肚子会瞬间变瘪。”  我不想再听了,我原本是想听类似电影中豪气冲天、精彩绝伦的打斗,他却告诉我:“真正的打仗,从来不精彩,只有血腥,血腥得你每个汗毛孔都张开。”  我大概明白了二舅执意要开武馆的初衷,他或许是怕将来再有战争,自己的人在战场上可以少死一次。  二舅说:“会不会功夫,战场上肉搏战的时候能看出来,有功夫的人冷静,可以以一敌多,没功夫的人眼睛里只有一个敌人,只会扯着嗓子不要命地往前冲。”  我问他:“你最多的时候可以一次打几个人?”  他反问我:“你认为呢?”  我说:“十个?”  他摇头。  我说:“二十个?”  他哈哈大笑。而后他抬起右手,伸出五根手指。  我大惊:“五十个?跟李小龙差不多啊!”  他气得扇了我脑袋一下:“你真他妈呆!五个!最多五个!”  这是我习武道路上的第二次洗脑。之前我一直认为绝世高手可以一个人打倒一大片。后来我明白了那都是扯淡。  一个人如果能同时对付四至五个人,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了。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以一敌十的场景,都是镜头的剪辑,你会发现当主角在和一个人打斗时,其他人总是跟不上来,等他将一个打倒,另外一个人才会蹿上来。  真正的搏命,没有人会给你表演的机会,对方会一股脑地冲上来,将你团团围住,无论你是出拳还是出腿,无论你速度多快,出招半身空,即便你一腿将其中一个踹死,另外几个此时也会将你死死搂住,趁机捅你几刀。所以结局往往是对方死伤一两个,但你也死了。  真正的对打从来没有一脚踢倒一大片,一掌劈死一个连的那种场景。(ps:当年在北京几个电影武指在地铁口和一群混混打架就真实地验证了这一点,功夫再高也怕菜刀,猛虎再猛也怕群狼。)  所以二舅说:“当你面对多个对手时,千万不要让他们把你围起来,一定要让对手在一条直线上。”  我说:“如何能做到?”  他笑了笑说:“跑!你一跑,他们会追,距离一拉开,线条就出来了,上来一个干倒一个,等剩下最后一个人时你会发现,他已经掉头往回跑了。”
  我觉得二舅的理论都是从实战中获取的,更期待他能够将这些东西传授给我们这些小字辈的人。那段时间我和二舅一直在商量如何能让外公松口,允许二舅创建散打班。  后来我们商量了一个妙计,让我师父老罗的儿子罗四平和二舅交手,来验证传统套路和实战散打究竟哪个更厉害。罗四平和二舅是一个辈分的,他如果输给二舅也不丢人。  二舅对外公说:“爸,四平是您教出来的,深得您的真传,如果三招之内我放不倒他,我这辈子都不开武馆。如果我赢了,请您别再干涉我的事。”  外公好悬没气乐了:“二宝(二舅小名叫二宝,大号叫张丙龙),你和四平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功夫也是我和你罗叔教的,我就不信你当了这几年兵能耐就上天了!”  “一言为定?”  “别拽文,过过招再说!”  第二天,罗四平来到外公家,老罗师父也来了。  二舅和罗四平在院子里比试。  罗四平先是用手拨了拨额头的头发,因为他谢顶,中间没头发,四周一圈长长的,风一吹左边的头发就掉了下来,有点像八仙过海里的铁拐李。  二舅一笑说:“要不要戴个帽子?”  罗四平显然感觉到了侮辱,闷闷地说:“不用!准备好了吗?”  “来吧!”  罗四平踏步向前,右手出拳打了过去。  二舅根本不躲,左手一挑,又开始使擒拿术,想抓罗四平的脖子。  罗四平一缩脑袋,像猴子一样躲开了,这是形意拳的典型特征,每招每式都与动物有关。  很快,罗四平又使了一个龙爪手,快如闪电抓向二舅的眼睛。二舅撤步躲开,身子一蹲,横拳扫了过去,罗四平想躲,但已经晚了,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我几乎看蒙了,因为根本看不懂二舅用的什么招式,或者说根本没招式。  罗四平立稳身形后,奋力冲上来,犹如猛虎一般,二舅使了先前罗四平使的那招儿,脖子一缩,猴子般躲开了。  看到这儿,我心里一声呐喊:完蛋了!三招已过,二舅根本没有把罗四平放倒,开武馆的事儿算是吹了!我默默地咒骂:二舅你还打个蛋啊,牛笔吹得挺大,关键时刻掉链子。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十几个回合,突然二舅一个近身贴摔,胯骨用力一顶,愣是用屁股把罗四平顶飞出去,罗四平重重地摔在了墙根下,半天起不来。  此刻,外公毫无表情地看了看老罗,老罗摇摇头,叹了口气说:“依了二宝吧。”  我被惊呆了,外公和罗老师这是怎么了,按照之前的约定,明明是二舅输了。  后来二舅告诉我:“两位老爷子心明眼亮,他们早就看出来了,我若不让着四平,第一招就把他打飞了。我是想让二老输得心服口服。”  那一刻,二舅太狂妄了,他认为形意拳只是外公、老罗那种水平,后来,他栽了一个大跟头,他败在了一个真正的形意拳高手手里。
  感谢各位江湖中人捧场,我随打随写,有点慢,大家原谅。
  我和二舅梦寐以求的“武馆”终于建立起来了,其实就是“散打培训班”,在市工艺品厂二楼,租了200平米的地儿,简单装修了一下,台架子、沙袋、大镜子、拳套、护膝、护裆、护腕基本的用具都备齐。  第一批来报名的一部分是我的同学,另一部分是社会闲散人员。八十年代的功夫热带动了全民习武的热潮。这必须要归功于《少林寺》、《射雕》等影视作品。  当时很多人不明白散打和武术的含义及区别。他们梦想中学功夫的场景应该是深山老林、斧钺钩叉,在一块瀑布下的大青石上吞气吐气,或者在梅花桩上辗转腾挪,所以当他们来到武馆时,总有一种说不出心理的落差和理想与现实的穿越感。  他们还不明白,功夫不是装饰,不是影视,是一拳一脚练出来的。  好多人都不明白,武馆里为什么在墙壁上会镶嵌一面大镜子,又不是舞蹈学院!  其实任何一种肢体性运动都讲究动作的绝对规范。比如最简单的腿上功夫——“鞭腿”,看似很容易,无论左鞭腿还是右鞭腿,都是横起一脚鞭过去,但细究起来,有功底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动作是否规范。  为什么要规范?  规范才具有杀伤力。规范的动作是无数先辈包括绿林好汉在实战中反复拿捏而形成的最具攻击力的动作模式,包括身体的重心、发力点、着力点都很讲究,功夫也存在黄金分割点一说。  还是拿“鞭腿”这一动作举例,他的分解动作为:起腿、发力、顶胯、摆身、抽打、收力。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这个动作就显得不伦不类,也就达不到杀伤效果。  所以练习真功夫是十分枯燥的,一个动作要重复上千次、上万次,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右架子”结构,同样的动作一旦换了左腿或左手,根本就提不起力气。这就更需要千万次的练习。  这就一扫我们心目中武校小说里大侠们身着长袍、仗剑天涯、吃肉喝酒、泡妞撩情的美好憧憬,现实的功夫一点都不好看,更不浪漫。  二舅拿部队的标准训练我们。早起五点,十公里越野,体力是一切技术的基础,然后是压腿,前压、后压、侧压,接下来就是枯燥的基本动作练习,各种腿法、拳法。最后是抗击打训练。二舅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根小木棍,让我们没事就拿木棍敲打自己的腿、身体、胳膊,他说时间久了,骨骼和皮肤的抗打性就磨出来。的确如此,那些练铁砂掌、金刚锤的外家子功夫高手们都是这么慢慢练过来的。  有人会问:怎么没有翻跟头等动作练习啊?腾空一跃、后空翻、前空翻多精彩啊?  我想说的是:“我们练的是功夫,不是艺术体操。”真正实战中,没有人翻跟头,翻跟头就是找死,本来对方抓不到攻击你的空隙,你一翻,眼睛也看不见了,身体重心也不稳了,活脱一个欠揍的操性。所以你会发现,在拳坛上,越是蹦跶得欢的人、越是上蹿下跳的人,最终都会被对方一拳闷倒。  李小龙打人从来不飞来飞去,典型的小马步一扎,重心下倾,地盘稳固,瞅准机会突然一脚,对方就飞了。
  从理想到现实是一次痛苦的蜕变。  练习散打越久,越不相信传奇。郭靖和楚留香我早已不信了,我开始追寻有真正史料记载的高人,比如霍元甲、大刀王五、叶问、李小龙,为此后来我还专门跑到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去拜访他们的一些传人。  事实证明,这些高人是有真功夫的,但绝没有影视作品中那么神。比如霍元甲,我们看到的是他运用“迷宗拳”干倒外国大力士,其实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当时那个所谓的英国大力士其实马戏团的一个小丑,当霍元甲提出要和他对战时,他就吓尿了,两人根本没打,大力士就跑掉了。  “拳打世界弱国,脚踢东亚病夫。”最初也不是武林中的口号,而是大清国普遍吸鸦片,本来咱东方人的身体结构就不同于西方人,再加上抽烟膏子、积贫积弱,即便不上拳坛,看上去也像瘦猴子一样病病殃殃、猥琐至极。所以英国人才给我们起了“东亚病夫”的称呼。  后来民国25年,中国人参加柏林奥运会,捧了30个鸭蛋回来,就更让人嘲笑为东亚病夫了。  总之,东亚病夫跟武林事件没什么太大关系。  但霍元甲的“迷宗拳”却开启了武术界的一个新理念,无门无派,无宗无法,甭管什么招式,打败对手就是好拳。这其实现在竞技武术的基本理念,或者说是还原了冷兵器时代的武术本质。  还有李小龙,据最可靠的史料,也就是他夫人琳达的亲自口述,李小龙从没真正打过擂台赛。但拍电影时,确实和一些不服的人过过招,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猛龙过江》里最后和李小龙在罗马角斗场对阵的那个空手道高手,最初李小龙请他演这个角色时,他不愿意,他不想以败者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中,结果两人事先打了一架,那小子就服了,认为和李小龙拍电影是一种幸运。  还有当年红极一时的海灯法师,后来被人拆穿他的一指禅是脚上有绳子吊着。  其实这都是当时影视需要,本来老人家已经年迈体衰了,非要呈现高难度动作,也就只有借助道具了。  沧桑轮转,几度春秋。逝去的武林渐行渐远,真实的武林又在哪里?
  第一次遭遇踢馆  有功夫的地方就有武林,有武林就有争斗。  二舅的场子刚开半年,就有人来踢馆了。当然对方并不是直接说“踢馆”,而是切磋。  练武的人都懂,所谓的切磋说白了就是:我不服你,你真这么厉害吗?打一架,试试。  当然有些武馆开业后,会炮制一些造假的“切磋”,那都是为了推升自己的知名度,找一些不入流的的小混混来挑战,然后当众把对方打得心服口服,事后大家酒桌上一坐,绝逼好哥们。  面对“踢馆”,馆主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如果地方不是刻意要求、死缠着不放的二笔,基本不会应战,因为应战就是结怨,好多事都是以和为贵,打打杀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大家彼此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满满的正能量。第二,就是应战,这种情况一般是对方突然杀入,比如武馆正在上课,有人突然进来说要切磋,此刻教练当着学员的面,如果不应战就是狗怂;还有一种情况,对方事先造势,搞得当地所有习武之人或者媒体都知道了,轰轰烈烈的,此刻必须应战,否则就是认输,其结果就是武馆关闭,另谋出路。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大概9点多,学员们都走得差不多了,只有我、阿勇、志刚三个人帮着二舅打扫卫生、整理用具。阿勇和志刚都是我的同班同学,在这里他们是我的师弟。我们约定整理完道馆之后二舅请我们喝酒去。  几个人正谈笑风生,突然门外走进了几个人,眼睛红红的。  我很纳闷人的眼睛怎么能红成这个样,布满血丝,后来他们走进后我一闻,原来都喝酒了。  这几位“大侠”不知从哪儿喝的、何时开始喝的,总之满身酒气,晃晃荡荡地走了进来。  领头那个长得特别壮实,剃着小寸头,三十来岁,个子虽不高,但看着很结实,胳膊上有纹身,纹的是啥也看不清。  “谁是这里管事的?”这哥们儿问。  二舅从台子上走下来:“我。”  对方说:“按照惯例,在这里开场子要收保护费。”  二舅笑了:“谁保护谁?”  对方一愣:“你傻啊,当然是我们保护你们!”  二舅说:“我们不用你们保护。”  对方也笑了:“用不用不是你说了算。咱来比试比试,闭门切磋啊,你输了我也不会说出去,你照常开馆,每月叫保护费就行了。”  二舅说:“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这套。真出了事我们有警察保护。”  “哈哈哈哈。”对方大笑,“我一个街区放上一把火,派出所的人忙都忙不过来。《便衣警察》看多了吧你(1987年的电视剧)?那首歌怎么唱来着?”说着他对他手下的兄弟做了一个示意。  他手下的几个人一起唱:“大冲击那个大流行,信天游唱给便衣警察听,卖刀的牛二出来闯世界,管他是便衣还是炮兵,兵、兵、兵,招屁崩!”  我觉得这群哥们是一种作死的节奏,我也知道二舅的怒火已经燃起了。  但外公对二舅有言在先:“开武馆可以,不许惹事!”  已经成了生意人的大舅也告诫二舅:“以和为贵。”  此刻的二舅强压怒火,点点头说:“这样吧,我让我徒弟跟你过招,如果我徒弟输了,我就付费。”  对方点点头:“行吧,给你留点面子。”  二舅看看我们三个:“谁上?”  “我上!”我和阿勇、志刚几乎是同时喊出。  “小东上吧。(我的名字叫段晓东)”二舅指指我。  这是继上次和同学打架以来首次真正实战。我感觉肩上沉甸甸的。最关键的是我不知面前这个醉汉究竟几斤几两,万一真是个高手呢。  我们一起走到拳台上。  那哥们“哈!”突然叫了一声,吓了我一跳,然后他端起双拳晃了晃做了个竞技动作,然后又喊了一句:“醉拳!”  我靠!我当时差点晕过去:哥们儿你梦游呢吧?  既然人家说会醉拳,咱也不能低估。我当时也很紧张,心砰砰直跳,试探性地踢了两腿,都“鞭”向他的左肋,他用手挡了两下,啪啪两声响,他虽然忍着,但能看出来很疼。  就在他甩甩手稍微分神的时刻,我突然起了一个“侧踹”,一脚蹬在他的脑门子上,这小子一声没吭咣当一下倒在了地板上,不动了。  二舅蹭地蹿上来,试探他的呼吸,而后又给他掐人中,五分钟后,哥们醒了过来,迷迷糊糊地不知在什么地方,俨然一种世事颠倒刘伶醉的感觉。  他手下的几个人赶忙将他扶起,然后扔下那句混混们常用口语:“你等着。”之后跌跌撞撞地离开了。  二舅一声长叹对我说:“你不行。”  我说:“咋了?脚法不够凌厉?”  二舅一摆手:“你根本控制不好力量,这样会出人命的!这不是敌我矛盾,不是杀鬼子,你教训他一下就行了,就你刚才那一腿,如果踢在后脑上,估计人就完了。”  收放自如,恰如其分,点到即止,这是武学的至高境界。杀人容易,打人很难,会打的打得对方嗷嗷待哺还不至于重伤,不会打得一拳下去自己就会变成死刑犯。  任何格斗都有禁区,如后脑、眼睛、裆部,都是不能打的。除非是战场上,或者是遇到劫匪、你死我活时。  现代竞技比赛,包括散打、拳击、泰拳、空手道、跆拳道、MMA、K1,都是有比赛规则的,别看打得血肉模糊,一般不至于致命。  说到这儿,又引出一个热门话题。  有人说:“中国功夫对外之所以经常战败,就是因为有一些狠招儿在比赛时不让用,比如插眼、踢裆、掏心……”  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基本属于脑干没长全的一类。他也不想想,如果比赛规则放开,你能挖对方眼睛,对方也能挖你眼睛,你能踢对方裆部,对方也能捏碎你的蛋子儿,论速度、论体力、论身材结构,西方人不比东方人差,难道就因为西方人睾丸大就更容易被捏住吗?  简直是笑话。
  言归正传。武馆这一脚,踹出了功夫的豪迈,也踹出来一场大灾。  被我踹的这个人叫“截子”,是湖南那边来广州混社会的人。他本身并不厉害,但他跟随的那位大哥却牛气冲天。他大哥叫谢老四,我们当地人都称他“四哥”。谢老四是湖南最早一批来广东闯荡的人。  那时在广州火车站,东北帮、河南帮、湖南帮经常打架,83年严打时,枪毙了一批,关进去一批,86年之后风声没那么紧了,一些沉寂已久的大哥又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偷偷冒出来占山头。  谢老四的成名作是有一年湖南帮和东北帮火并,老谢被人捅了一刀,肠子出来了,结果这老兄自己用手塞回去了,接着打。  这只是传说,因为当时参与打架的人被警察抓住的都进去了,没抓住的全跑了,究竟是不是把肠子塞回去接着打都是道听途说。  总之谢老四的名声算是打开了,而且人们纷纷议论:自古无湘不成军,湖南人真能打。  老谢其实是个生意人,在道口菜市场卖猪肉,菜市场的人基本全靠他罩着,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别让我占着理,只要我有理,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这样看来老谢是个讲理的人,但不知他的小弟“截子”回去是怎么跟老谢说的挨踹的事儿,结果第二天老谢就找上门来了。  “哪个二货踹的我兄弟?”谢老四上门就骂。  当时学员们正在练功,一些年龄小的差点被吓哭。老谢带着一帮人气势汹汹地出现在门口,那时虽没有现在的黑西服、长砍刀、大墨镜等专业化的装备,可他的小弟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所谓时装,有的还光着膀子。  进门后,老谢的小弟们都亮出了弹簧刀,弹簧刀现在不多见了,那个年代很流行,刀柄上有个开关,用手一按,啪的一声刀子就会弹出来,不用的时候再把它戳进去。  刷刷刷,一阵清脆的响声过后十几个刀尖都弹了出来。  二舅没怎么样,老谢莫名其妙地被吓了一跳,回头指着小弟们大骂:“拿这鸡巴玩意干啥子用啊!”  二舅看了看老谢,然后对学员们说:“你们接着练。”说完,对老谢一抱拳:“大哥,有话到我办公室说吧。”  二舅把老谢礼让进屋里,老谢进门时回头对小弟们说:“都在老老实实等着!”  屋外,截子拿着弹簧刀抖着大腿浪荡地对我说:“兄弟,今儿咱得好好算算账。”  他旁边的一群小弟也跟着起哄,对学员们大喊:“小弟弟,小妹妹,好好练,好好学习,天天打仗。哈哈。”  大约谈了半个小时,老谢走了出来,默默地走到截子的跟前突然指着鼻子大骂:“你他妈以后要再骗我,我弄死你!喝醉了酒来闹事,让一个孩子把你踢飞了,你还有脸说遇到江湖高手!滚滚滚,以后别他妈说是我兄弟!”  我认为此事到此就算了结了。  一个月后,晚上放学回来,在十字路口处,我和志刚从自行车上下来等红灯,就在我左看看右看看准备过马路时,突然感觉脑袋嗡的一下,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人民医院的病床上。  姥姥、外公、舅舅都守在旁边,姥姥还一个劲地擦眼抹泪:“这个怎么向二丫交代啊。”  二丫是我母亲,上山下乡时和我父亲认识,我三岁时两人就离婚了,现在母亲在保定一个军区大院当护士。  见我醒了,外公和二舅赶忙凑了过来。  我当时不知出了什么事,忙问:“怎么了?”然后想坐起来,但刚一挺身,脑袋就隐隐作痛。  “截子,截子拍了你一砖。”二舅恶狠狠地说。  “截子?”  “截子一直尾随你,你等红灯时,他用砖头拍了你。志刚和小芳把你送到医院的。”  小芳是我的同学,东莞那边转学过来的,原名叫王芳。  自从小芳来到我们班,我就再也不暗恋胡静了。几年后,高中快毕业时,一个叫李春波的歌手创作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也叫《小芳》。1994年,当我如愿考入保定一所警官学校的时候,我就是唱着这首歌登上北上的火车。  截子偷袭我这件事,最终还是阿旋帮忙解决的。  当时二舅疯了般四处找截子,甚至连武馆都不顾了。截子躲了起来,二舅找到老谢,让老谢交人。  老谢说:“兄弟,我也在找他,他这事做得太不仗义,你要能找到他,打死打残都没事,我绝对不管。”  二舅估摸截子是逃回老家了,就开始准备去他湖南老家掏他。  后来警官阿旋来了,问二舅:“二哥,这事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我再拍他一砖。”  阿旋苦笑:“哥哥啊,别说气话了。公安局已经立案了,这小子有案底,我们知道他家在哪里,抓回来,交给法院,该怎么判怎么判,不行你再要求个附带民事赔偿。”  二舅说:“心里憋气啊。把我外甥打成那个样儿,流了那么多血。”  阿旋说:“老哥啊,当初你开场子时,我就告诫过你,这种事免不了,要因为这事你就乱了方寸,我看还是早点关门算了。他打了你外甥,我抓他,你打了他,我就得抓你,你别让老弟我难办。叔婶岁数都不小了,老人也跟着担心,你说呢?”  二舅终于放弃了报复的念头。  三个月后,截子被捉拿归案。老谢为人还算仗义,拿了五百块钱过来,说他兄弟穷得一屁股债,民事赔偿肯定指望不上了,这点钱算是老大哥替兄弟挡个人情。  我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恢复健康。其实那一刻我最担心的是今后不能练武了,我怕留下后遗症,对我这样一个武痴,如果不能练武了,那无异于生命的终结。  我确实落下一个后遗症,不是生理的,是心理的,从那时开始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吃饭还是喝茶,我都感觉不安全,总是不由自主地四处张望一下——功夫再高,也怕偷袭啊。
  高中时的一次群架  高中时的生活不同于初中,功课骤然紧张起来。但无论多忙,每天晚上我都坚持练功。当年和我一起参加散打班的那些初中同学大多都放弃了,因为努力用功考上一所大学才是生命的真谛。留在武馆的只有我、志刚和阿勇。  我们三个是从小长大的好兄弟,志刚憨厚,阿勇凶狠,志刚胖乎乎的满脸笑容可掬,阿勇一双斗鸡眼面目狰狞。  那时社会上流行师兄弟、盟兄弟一类的关系网,甭管谁惹事了,互相通报一下关系网,很多斗殴就自动取消了。  十七八的小伙子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人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打架,没有缘由,没有理由,好像唯有“打”才能显示自己的豪迈和长大。有时一件屁大的事也能引起几个班之间的骚动。  93年秋季运动会,最后的篮球决赛在八班和七班之间进行,结果我们八班打了对方一个65比44,七班的几个班混子说我们犯规、撞人,比赛期间就相互咒骂,比赛刚结束双方就挑衅起来。  当时我和阿勇没在现场,我们俩是400米接力,跑完就回班里找女生聊天去了,我们正在讨论郑智化的《水手》和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大家一致认为郑智化的腿是在台北的马路上弄瘸的。  突然王芳从门外跑进来,气喘吁吁:“快去看看吧,打起来了!”  阿勇的斗鸡眼激灵一下红起来:“谁和谁?”  “七班的,七班的几个人在打志刚。”  “我靠!”二话没说,我和阿勇抄起凳子就冲了出去。  来到操场上,眼前的情景已远非王芳描述的那么单纯,两个班几十号人混战成一片。  七班也有不少练武的,好多人还在练兵刃,此刻有拿棍子的,有拿七节鞭的,有拿三节棍的,还有个傻笔拿着一对像保龄球似的不知什么东西,总之都挥舞着、呐喊着、聒噪着。
  看到此景,我第一个动作就是对身边的王芳说:“快去教务处告诉老师!”  然后和阿勇就冲了进去。  二舅告诉过我,打人是有技巧的,会打的打得对方嗷嗷待哺,不会打的一招致命。  我先是用凳子砸开几个围着志刚打得团团转的人,他们回转头开始追我,这我就放心了,就怕你不追。  追上来一个砸一个,本来砸得很顺利,忽然感觉身后被什么挡了一下,是七班的几个女生挡住了去路,她们故意装作躲不开的样子,其实就是想封住我的路。  我平生从未打过女人,即便在武馆对练时也没打过女的,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此刻对方几个人已经涌上来了,我一个“正蹬”踹倒一个。  另一个上来抓住我的头发,一般人如果被抓了头发第一个动作是努力挣脱,这就大错特错了,二舅教我一个绝招:死死扣住对方的手背,不但自己不挣脱,也不要让对方挣脱,身体努力往后拉,顺势使出全身力气脑袋和手一起往下按,这样可以把对方的手腕折断。  这是军警搏击术里最常用的一招。  当我使出这一招时,还是留了余力的,生怕真把这小子手腕给掰断了,后果不好收拾。  这小子感觉到疼痛后立马撒手了。  还是那句话,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就在我和他缠斗的时刻,另一个人已经绕到我的身后,嘭的一下,一种说不出的疼痛从后背布满全身。  我知道我挨“肘”了。  练武的人都知道一句至理名言:宁可挨十手,不能挨一肘;宁可挨十踢,不能挨一膝。  胳膊肘和膝盖是人体最硬的两个骨节,一旦被这两个地方击中,半天喘不过起来,战斗力基本丧失。  军队的人或者武警会练这种招数,散打里没有这个招数,泰拳则全靠这个招数。  此刻,教务处的大喇嘛响了,教务主任在喇叭里大喊让斗殴的同学都回到自己班里。保卫科的二安们和各班的体育老师也都冲进了操场。  最终,所有参与斗殴的同学都得到处分,闹得厉害的几个直接开出了,我们那可怜的校长本来当年是要进教育局提升教育局长的,也因此事泡汤了。  从此,学校里多出一个规定:各班班主任每天都要检查自己班学生的书包、课桌抽屉,以防再把类似七节鞭、三节棍之类的东西带进校园。  而且班主任说了:“你们这些行为都会计入档案,跟随你们一辈子,直到老死,走到哪里都是污点!都是污点!”  这句话触动了我,我将来打算要报考警校的,如果档案里有这个东西,估计哪个学校也不会收。  后来高考结束后,我们去问班主任档案的事,班主任说:“当时学校是吓唬你们的,怕你们再闹事。”我们才算安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扩词是什么意思比如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