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女王游戏攻略内衣时尚女王游戏攻略之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版本图書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

责任编辑吴宏凯赵力 项目完成吴宏凯工作室

山东出版集团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发行部( 新华书店经销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装

格张数次次号价 规印字版印书定

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单位联系调换。(9

第一章“可爱"现象〇〇7

意大利的《美少女战士》/发端于漫画的日本/席卷 世界的“可爱” /雄霸消费社会的美学/不想变可爱 的女性/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美学/本书的架构

第二章“鈳爱”的由来 021

太宰治是如何描写“可爱”的/给人感觉不好的“可 爱”实例/缘起《枕草子》/ “可爱”的变迁/各国语 言中有“可爱”吗

第三章夶学生眼中的"可爱” 〇41

“可爱”问卷调查/时下的“可爱” /你曾被称赞过 “可爱”吗/不想被称赞为“可爱”时的心情/男女 不同的“可爰”观/ “可爱”是政治语言

第四章身处美与怪诞的夹缝中〇心

反论“可爱” / “可爱”女演员谱系/与怪诞为邻/ E.T.真的很可爱吗/洋娃娃与婴儿

第五章幼尛的事物oSj

细小事物皆可爱/钟情于“缩小”的日本人/微缩带 来的喜悦/大头贴的魅惑/恋物癖政治

第六章怀旧孩子气〇99

怀旧与“可爱” /日本文囮发现未成熟之美/《美少女 战士》为什么“可爱” /亨利?达格描绘的少女世界

第七章媒体眼中的“可爱” H7

谁是“可爱”女孩/杂志Cawa"/所描绘的“可 爱” /杂志ct/riT所描绘的“可爱” /杂志//所描绘 的“可爱” /杂志《悠悠》所描绘的“可爱” /消费 社会的“可爱”神话

何谓“萌” /基于性别差异產生的“可爱”问题/漫 步东京“萌”地带/秋叶原的御宅族沉迷于美少女

形象/遍布池袋的“腐女”同人志世界/男女同性恋 “萌”物调查/ “可愛”文化的多样性

第九章 M可爱”远渡重洋Hi

进军海外的“可爱”文化/皮卡丘与Hello Kitty称霸 世界/ “可爱”是日本独有的美学吗/毫无日本气味 的日本文囮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可爱”壁画/ “可爱”脱离控 制之时

意大利的《美少女战士》

那是一九九四年的事情,当时我在意大利的大学城博洛 尼亚学习电影史在那年的暑假到来前,原本张贴在火车站 立柱和墙壁上的海报全部都换掉了更换海报本身是司空见 惯的事,但令我吃惊的是新海报的内容海报上画的是日本 的少女漫画,穿着水手服的金发少女用意大利语大声疾呼: “女孩子们夏天到了! ”那时,根据武内直子的原作改编 的动画片《美少女战士》刚刚在意大利全国的电视台播放 过意大利铁路部门利用这部动画片聚集起来的超高人氣, 展开了夏季旅行的推广活动这幅海报贴满了意大利的各个 车站 > 那年夏天,“月野兔”的笑脸伴随着我在意大利各地 旅行但事情并鈈仅止于此。在车站的售报亭里《美少女 战士》的漫画杂志甚至也被摆在醒目的位置销售,其中竟然 还有过期杂志

博洛尼亚是个极其咹静的城市,大多数观光客并不会在 这里驻足或许是因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中的其中一所就 坐落于此,所以这里的旧书店特别多当峩穿过南瓜色的柱 廊散步时,回想仅仅几个月前在东京喧闹的环境中忙碌生活 的自己恍如隔世。但是就在这样寂静的博洛尼亚,竟有 兩间漫画店店里面日本产的玩偶犹如神灵般被高高地供奉 起来,向顾客展示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中,有些人非常 痴迷日本的美少女漫画具体内容甚至比我了解得都详细。 第二年我离开这个城市,回到了东京后来我听说,日本 著名的二手漫画书店“MANDARAKE”欧洲第一分店在博 洛尼亚开业了不是巴黎,也不是阿姆斯特丹竟然是博洛 尼亚!这令我难以置信。

自从在博洛尼亚和她们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相遇我在 世界各地所到之处,总会碰见这五个身穿水手服的少女有 一年岁末我访问北京,发现街头售卖的圣诞卡片上画的是她 们在满月丅浅睡的样子;在维也纳大学校园里我发现张贴 着社团征集启事的公告板上,画着月野兔、露娜猫、晚礼服 蒙面侠之类的漫画人物此後又过了几年,二〇〇四年我在 科索沃难民营的大学里曾短暂执教过一段时间当时的校舍 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在这个地区塞尔维亞人和阿尔巴 尼亚人互相敌对,局势紧张尽管如此,每次我受邀去小学

废弃校舍改建的难民营时那里的电视里竟然也在播放《美 少女戰士》。因为没有资金重新做字幕和配音所以播放的 都是原声,也没有任何文字介绍即使这样,难民营中的孩 子们还是目不转睛地盯著画面看得人迷。

全世界所到之处人们似乎都是首先通过以《美少女 战士》为代表的动画片开始接触日本的事物的。他们究竟是 否以此来认定日本是另外一个问题。但这些漫画人物极其 亲切、可爱而浪漫可以让观看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够 完全呈现少女热情的媒介大多数人都会感受到切身的亲近 感。这或许恰巧正是日本的文化

我开始注意到“可爱”这个形容词,是在《美少女战 士》形成热潮の前稍早的时候当时昭和天皇裕仁即将走完 他八十七年的人生。我看到一位崭露头角的女性随笔作家在 一家周刊的专栏中写道:“天皇很可爱,这让人出乎意 料”不论是主战派、左翼分子,抑或是民族主义者从他 们的口中都绝不会说出这种语言。我对这种说法感到佷惊 讶但是当时却无从详细考证“可爱”的具体含义。她是在 向裕仁这位将不久于人世的可怜老人投去怜悯的目光是表 达对一位毫无殺伤力的老人的敬爱?或者仅仅是觉得电视新 闻里反复出现的往日天皇平静的面容很像玩偶不管怎样,

这改变了此前可爱”这个形容词狹窄的使用范围表现出 使用更加自由、表达目的各有不同的流行语特征。可爱” 这个词不再仅用来形容孩子和玩偶甚至也可以用它来形容 曾经导致日本遭受重创的老人。顺便说一句据电影导演原 一男介绍,当观众看完他执导的纪录片《前进!神军》在 亲眼看到真实嘚奥崎谦三时,竟然有女观众向着他高呼: “可爱!”

二〇〇〇年我在台北和首尔待过一段时间。在台北 我曾有机会和标榜非常喜欢ㄖ本的“哈日族”年轻人对话。 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日本时他们说:“因为日本什 么东西都很可爱。即使不可爱的东西接触一段时间后,也 会变得可爱这个过程也很可爱。”在釜山电影节上来自 日本的浅野忠信上台致辞。一时间在场的年轻女性齐声用 日语連声高呼:“咔!哇!伊!”仅仅在两年前,?韩国还严 禁引进日本的音乐歌舞这种场面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此后不久中上健次作品嘚英文译者到东京来度假。 她执教于美国东部某大学初步确定将日本的少女文化定为 下一个研究课题。她说通常日本的书店里有一个巨大的书 架,上面摆放得满满的都是面向少女的小说、随笔集、写 真集、设计类图书和时尚类图书旁边还用英文“girl’ s culture”做标记。当她看箌这个场景时激动不已,拍了好 多照片这位美国教授说,在美国正处在成长期的少女是

图一 “可爱”形象正陆续变成皞栗。

不可能茬社会中被賦予某种价值的但在日本,拥有这样的 专门书架这本身就说明了日本文化中少女元素所占据的重 要地位。再加上数量庞大嘚少女漫画与宝塚和偶像团体相 关的写真集和图书,日本的少女文化绝对是有极大研究价值 的领域她还为自己的女儿收集了很多Hello Kitty系列產品 做礼物,带回美国那一年,《千与千寻》在柏林影展获得 了金熊奖巴黎的一家画廊收集了日本的动漫人物,举行名 为“KAWAII”的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的日本馆里举行 了动漫美少女形象展;在哈佛大学,年轻的东亚研究学者们 会聚一堂召开了有关“CUTISM”的学会,虽然峩是第一 次听说“CUTISM”这个单词我猜它应该跟“达达主义” (DADAISM)和“立体主义” (CUBISM) —样,是“可 爱主义”的意思吧

如今,“可爱”已成为遍咘全球的一大现象您可以试 着在东京的涩谷、原宿等年轻人聚集的繁华街道走一遭。从 液晶显示屏到店面广告街角的影像和标志大都加入了“可 爱”这剂“调味品”。甚至在银行这本该很严肃的空间里 都摆放着大型的卡通形象。再看看路上的行人他们纷纷用 装饰着尛挂件的手机打电话,为寻找送给朋友的小物件而奔 波他们的包上,有的系着小玩偶有的画着卡通入物。这 些年轻人的街头时尚与倫敦的朋克风和摩登派不同,它让 人完全感受不到对抗文化所带有的政治性他们就是因为 “可爱”,才选择这类服装的二十世纪八十姩代流行的漫 画文字和“酒井法子式用语”、九十年代的“御宅族”以及 二十一世纪兴起的“萌”热潮,日本的“可爱”文化在世界 亚文囮群中堪称具有独一无二的彻底去政治化。

但是如果离开日本的话,就能脱离“可爱”文化了 吗事实完全相反。当电视中播放日本動漫的时候当小女 孩们大排长龙只为去拍自己喜欢的大头贴的时候,当模仿美 少女的玩偶和Hello Kitty产品陈列在橱窗里的时候这些地 方无一例外都是“可爱#美学统治的空间。“可爱〃美学穿 越国境跨越民族和语言的障碍,无孔不入号召人们收集 这类产品,成为Cosplay变装的理论依據化身为消费社会

是的,“可爱”现在已经成为覆盖全球的一大产业任 天堂利用“神奇宝贝”相关产品使商业经营额超过了五千亿 日え,日本原创的漫画人物商品每年销售总额超过两万亿日 元Hello KiUy相关产品在六十多个国家销售,销量达到 五万件

小东西。让人莫名觉得怀念的东西不守护它似乎它 就很容易受到伤害,脆弱而虚幻的东西浪漫的东西,拥有 将人们引领到漫无目的的梦想世界的能力可爱而媄丽的东 西。只是看一眼就让人内心充满了天真情感的东西不可思 议的东西。尽管随处可见却隐藏着某种神秘感的东西。一 旦施了 “鈳爱”这种魔法无论多么平凡的事物,都会迅速 充溢着亲切感向我们展示充满善意的表情。守护这无辜与 安逸的假想世界在这里,從现实原则的桎梏中获得解放的 人们向娃娃、布偶甚至漫画人物倾注了无限的感情,痴迷 地沉醉于这没有时间性的幸福感中

对于“可愛”并非没有批评声。

在纽约的时代广场过去曾有一条大型的情趣用品商 店街,后来经过整治现在这里赫然建起了一家“Hello Kitty”专卖店。從可爱小猫的玩偶到贴纸、文具、音像制品

及其他所有相关产品都在这里销售。据研究者的报告称 一位对这股“Hello Kitty”热表示反对的美国奻演员指控 说,Hello Kitty没有嘴是亚洲男权主义强迫女性保持沉默的 明证

下面我想谈谈与此有关的个人经历。有一次我和纽约 的一位女编辑围繞“可爱”聊了起来。她以一种严厉指责的 口气说现在在美国,随口称呼女性“cute”变成了一种无 视政治公平性的拥护性别差别的行为朂奇妙的是,在她看 来如果一位女性拽住一个小孩,说他是“a cute boy” 却丝毫不会感到奇怪。由此时的谈话使我明白了总之 “cute”有着它固囿的支配“力学”,而且它还能变成具有 突出政治性的事物我有一个朋友,是日本美女她的昵称 就是“cuty”。因为要经常参与歌剧和戏劇演出她在世界 各地飞来飞去,经历丰富不知道她听到上面这番话会作何 感想呢?

在我所接触的人的范围里对“可爱”最深恶痛绝嘚, 是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她在最近探讨老人问题的著作中 提出,“可爱”是“女性一直釆用的一种生存战略”她要 与这种媚态一刀兩断;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为了得到子女和 孙辈的照料而扮可爱的老人备受推崇她对此提出了质疑。 “可爱有实惠:不可爱不是女人”这些认知正是一种意识 形态的东西,它是为了将女性滞留在旧有的依附性位置的权

宜之计而一旦身处逆境,它就会变成女性摆脱逆境嘚生存 战略人们常说老人和孩子“可爱”,是因为他们都是缺乏 承担责任能力的群体他们给人添麻烦,被人当成累赘在 这一点上,怹们没有任何不同依此立论的上野,得意地宣 称她被人们称作“不可爱的女人”并且表示,即使以后她 老了也拒绝别人称她是“可愛的老婆婆”。

“可爱”现象就处在这种毁誉参半的境地中它作为 现代日本的神话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它就像华盖一 样,笼罩著整个日本社会但是,这种状况并不是一朝一 夕形成的在此我无意探讨文化本质论,只是如十一世纪 的《枕草子》中那段著名的叙述┅样日本文化内部对幼 小事物带有肯定意味的欣赏传统,被明确地存续了下来这 一点必须首先引起重视。这与欧美各国的态度截然相反欧 美国家将幼小事物视作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 段,对它进行贬低任意裁决。如果将“可爱”单纯理解为 二十一世纪後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性现象的话恐怕就无 法理解它由日本发端的原因。只有同时运用共时性认知和历 史性认知才能接近“可爱”媄学和神话学的核心。

请大家回忆一下十一世纪的日本贵族,当他们面对事 物变迁无常时会用w物哀”这种美学概念来解释。十三世

纪嘚和歌诗人他们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贯彻了富 有暗示意味的表达方式称之为“幽玄”。十六世纪精通茶 道之人极度压抑色彩,偏爱偶然性和不规则性用想象力 来弥补奢华的缺失,这时我们就看到了“闲寂”的显现还 有,十八世纪的艺伎她们把“粹(iki) ”莋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而“粹#则是由别有用心、谄媚和绝望高度凝炼而成 的因此,将这种怜悯小事物、称呼弱小的东西“可爱”的 方式看做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美学,恐怕不妥吧而且,这 种美学已经远远超越了美学范畴作为一种横贯全球的意识 形态,它正在不断蔓延開来

在即将结束第一章之际,我想要简单概括一下后面几章 的内容

在第二章里,我首先举例展示“可爱”这个日语词汇 在当代日本文學和电影中是如何使用的然后再进行词源的 探寻。平安时代的贵族词汇和平民俗语“力、辻 吵它们的意义发生了怎样的变迁,才最终變成了今天 的意义我将追寻这一演变历程。接下来我们再将视线由 时间轴转换为空间轴,通过对比几门外语中关于“可爱”和 “美丽#嘚词汇来确认日语词汇“可爱”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章与第二章形成对比分析了针对二百四十五名在 校大学生展开的调查问卷。是否缯经被人称赞过“可爱” 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人如此称赞?喜欢被人称赞“可爱” 吗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呈现的,“可爱”并不是真实嘚场所 里的一个真实的存在体反而是在人际关系中才展现的虚构 的状况。这如海市蜃楼般的现象只有在消费经济体系中才能 够成立什麼是“可爱”并不是本质问题。某个事物被看做 “可爱”之后它就从原有的范畴中被残酷地排挤出去,这 种状况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哽重要的是,在何种状况下 身处何种关联性中,人们才会说出“可爱”这个词

从第四章开始,逐渐进入对“可爱”构成要素的分析 這里延续了前面的调查问卷,先是调査“可爱”的反义词 然后讨论“可爱”和“美丽”之间宿命式的关系,以及“可 爱”与“怪诞”的鄰接竞争关系为什么玩偶、小孩子、宠 物很“可爱”呢? 一旦这种“可爱”观念被破坏的话会产 生怎样的后果呢?本章就此展开讨论

在第五章里,我将要探讨“可爱”的一个重要属性即 小型、迷你化。日本文化传统的特征是喜好“微缩”与“可 爱”文化它们到底囿怎样的联系呢?让小型化走近我们 成就我们的理想王国的大头贴,有什么意义呢利用“可 爱”隐藏起来的第三者特性究竟是怎样的?我将在此章中加 以分析

在第六章的前半部分,承接上一章的内容将探讨一 下怀旧、纪念品、土特产的哲学。怀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是与历史相对立的,想要隐藏这一点就必须动用“可爱” 这颗棋子。在后半部分作为“可爱”极具代表性的事例之 一,我将分析一丅《美少女战士》看一看少女化的事物如 何显现,拒绝成熟的表现都有哪些

第七章里,我将以目前日本大众消费市场上销售的几大 女性杂志为例> 分析一下它们分别赋予了“可爰”这个形容 词怎样的含义

在第八章中,我从东京的“可爱”地点中选取了秋叶 原、池袋太陽城附近地区、新宿二丁目这三个地方,探讨一 下在这些地方作为商品流通的“可爱”因性别差异呈现出 怎样不同的面貌。

我将在第九嶂中指出在当今全球化大环^中,由日本 引发的“可爱”现象波及东亚甚至欧美,所到之处构筑起 巨大的“可爱”产业日本的玩偶产品一年创造出两万亿日 元销售额的巨大市场。日本式的事物带着它的文化无气味性 跨越国境成就了今天的局面,“可爱”究竟是以怎样嘚形 式被接受的呢我将以“神奇宝贝”和Hello Kitty为例加以 分析。

当然即使通过这九章的篇幅进行多角度讨论,也很难 接近“可爱”的本质當我们以为已经抓住它的一瞬间,它 又从我们的手中滑落“可爱”就是这样一种无从把握的事 物。但是它的起源包含日本文化的某些偠素,在经历了各 种维度的变迁后最终作为覆盖当今日本的巨大神话雄霸全 球,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人们很担心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面 咜离我们到底有多近,但即使如此重要此前也从没有一本 书对这个现象做过正面分析。本书可以说是首开先河

好了,开场不再赘述請读者朋友接下来阅读本书吧。

太宰治是如何描写“可爱”的

“一看镜子哎呀,我的脸令人意外地鲜活生动这张 脸,是别人的吧它囷我悲伤、痛苦的心境全然无关,似乎 自由存活在另一个个体中今天我并没有抹腮红,却双颊泛 红櫻唇鲜艳欲滴,好可爱摘下眼镜,嫣然一笑我的眼 睛好美啊,澄澈透明或许只有长久注视傍晚美丽的天空, 才会有这么美的眼睛吧太棒了!”

这是太宰治一九三九姩发表的短篇小说《女学生》中 的一节。这部短篇小说的讲述者“我”住在东京近郊中央线 沿线在茶之水附近的女子高中读书。这时“峩”的父亲刚 去世不久早上,“我”在一片忧郁的氛围中醒来不情愿 地戴上眼镜,穿上“昨天刚缝好的新内衣”内衣上绣着白 色的薔薇小花,是一种隐秘的炫耀“我”拿着母亲传给 “我”的“雨伞”和装文具的“可爱包袱皮”去学校。想象

一下如果打着旧式雨伞,头戴系带帽子手臂上套着缀有 丝质黑色蕾丝的长手套,这副打扮去巴黎闹市的一家餐馆吃 午饭的话该有多炫啊。

“我”每次看书嘟会觉得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搞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我”认为,“决定女 人命运的关键就是一个微笑。”虽然这种想法很可怕但 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美还需要内容来填充吗纯粹 的美,都是毫无意义、毫无道德感的”学校里有一位“漂 亮”的小杉老师。虽然我”被小杉老师吸引但老师却认 为“有所不妥”,对“我”表示同情

放学后,“我1^和好朋友金子一起偷偷去美容院却 不喜欢做出来的新发型。“我一点也不可爱”但是,金子 却很高兴她说:“你这样是要去相亲吗? ”她认为“你 真是个无比鈳爱的人。”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晚霞满天, “我”想起了父亲心情好了起来,心想:“我要爱每一个 人”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我”接着随口说出:“我要美 美地活下去”一回到家,看到家里养的小狗Japy正在啃井 边的茱萸“突然就觉得Japy可爱得让人牙根痒痒。”

本章開头引用的一节就是这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照镜子时的感想接着“我”去厨房,舂米的同时 “发自内心地觉得妈妈变得好鈳爱,我要好好照顾她”晚

上,主人公陷入沉思慢慢地睡了过去,就此这部短篇小说

《女学生》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围绕“可爱”呈現了 各种各样的实例。如“包袱皮”的“可爱”是说它又小又 讨喜;在美容院做的一开始并不喜欢的发型的“可爱”,是 一种令人信服嘚魅力;金子的“可爱”是说她值得怜悯、 过分天真,稍稍有一丝轻蔑的意味;Japy的“可爱”是一 种愚钝惹人怜爱;而妈妈的“可爱”則是一种悲哀,值得 同情也是“我”想要守护她的一种情绪表达。再就是开始 一节中“我”的嘴唇的“可爱”意思是小小的、充满怜愛 的,与“我”偷偷在内衣上缝的“白色蔷薇花”保持着某种 隐喩关系

这不禁让人赞叹,真不愧是大作家太宰啊!表面上他好 像围绕着“美”抛出超越道德与内容的替句,让人感觉不 合情理其实他是以“我”为主轴展示了“可爱”的各种变 奏。每种“可爱”都有着微妙的细小差异其背后是与讲述 者“我”每次读书会变为另一个人的不确定感相对应的。总 之这部小说通过表现身边“可爱”与远处“媄丽”的巧妙 对应,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通过这部作品,太宰确立了女性用第一人称方式进行 独白的文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战後的《斜阳》、《皮

肤与心》的原点在此已有所显现同时,从久生十兰的《萝 卜》开始二战后创作出的大量少女小说、青舂小说,甚臸 包括桥本治的《桃尻娘》、舞城王太郎的《阿修罗少女》等 在内形成了日本二战后文学的一大流派——少女独白小 说。而《女学生》僦是这个流派形成的发端是一部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作品。若要继续追寻“可爱”这个主题和“可爱 叙述”这种文体在此期间是如何发展變化的或许就能追寻 到一部非常有趣的文学史。

给人感觉不好的-可爱”实例

《女学生》是一个使用"可爱”的肯定意义的实例 下面我再舉一个意义产生微妙扭曲的例子,“可爱”在这种 情况下的使用给人很不好的感觉森田芳光的《家庭游戏》 中,工薪族伊丹十三和家庭主妇由纪纱织的家里来了长子 的家庭教师松田优作。这是晚上大家一起吃晚饭的情景

父亲:“那么,茂之怎么样”

家庭教师:“啊,他不是很可爱吗”

父亲:“可爱?你是在挑小猫小狗吗”

母亲:“现在小猫可是不容易啊。”

图二在《家庭游戏> 里老一辈和新一玳之间围绕u可爱”展开了一段驴展不 对马嘴的对话? (?ATG/曰活)

父亲:“很受欢迎吧,瞧那些女孩。”

家庭教师:“不行啊因为没钱。”

母亲(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频频看家庭教师):“很 可爱啊。”

父亲:“长的还算好吧。”

家庭教师:“我是可爱6 ”

这是一段完铨不合拍的对话但是从中我们看到了老一 辈的父亲和新一代的家庭教师,对于“可爱”这同一个词 使用方法完全不同。对于父亲来说这个词是在玩赏小猫小 狗这类小动物时才会使用的形容词,将这个词用在自己的爱 子身上是他难以忍受的。但是对于身份不明的大学苼松田 优作来说“可爱”只不过如隐身衣一样,是他为了在社会 上轻松生活使用的陈词滥调或许他就是戴着“可爱”这个 面具出没于各个家庭,在女孩间周旋左右逢源。

?家庭游戏》所描写的就是“可爱”这个早已被消磨 殆尽的词汇所带给大家的不好的感觉。在这里丝毫看不到 ?女学生》中“可爱"这个词所寄托的真挚、充满生机活力 的感情。“可爱”这个词经由不同的人说出,就会带有完全 不同的含义,想让人们意见一致,彼此理解,已经是不可能 的了。导演森田谋求的就是一次充满讽刺意味的实验只收 集最边缘的词汇,最终完荿剧本

那么,“可爱”这个词到底有何起源呢

要追溯这个单词的源头,就必须提到文言词“加过吵

由此再往前追溯,就遇到了“加這个词 它是由“颜(加(5) ”和“映(过)吵结合而成的词

汇。K映吵常用于吵b” “目映吵L”等词 的词尾它的原形是“映吵”。“映吵”现茬变成了“映 无描写事物看起来更加鲜艳,相互映衬显得更美的状 态也可以解释为充满活力、更加旺盛。因此如果直译 “力、迓辻吵话,就是表示脸色比以前更加好看因极 度兴奋而成绯红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 “萌”这个词就有隔代遗传的特征,佷有意思

“力、过吵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在十二世纪编纂 的《今昔物语集》的第二十五卷第六话儿二刀歹突 牛立于、矢歹射立于杀廿厶/、、于尔力八:lシ",这句的最 后使用了“力、迖吵L”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与现在有很 大不同,根据《古语大辞典》(小学馆一⑨九三年)的解 释,意思是“惨不忍睹可怜”。

这本辞典还列举了 “力、迂辻吵的意义首先提到的 意义就是“心绪不宁、面色红润的狀态,不好意思害羞, 因害羞而脸发烫”例如,《建礼门院歌集》中有一节是这 样写的:“人〇芒s呤女SV、冬匕过〈思冬古李?乙匕 力、《吵<招逑无”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可爱,惹人爱 孩子气”的含义,在《大言海》中只放在了第三层含义这 表明这个意义只不过昰“办迖吵这个词形成后不久,后 生成的、边缘性的意义

但是,在没有“加迖吵这个单词的时代日本人是 如何称呼可爱的事物的呢?無论是多么久远的古代即使是 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也一定会有可爱的女子和可爱的小动 物答案就是。贵族阶级口中的 所指示的领域逐渐受到新兴势力一俗语的挤压,直到实 现所有权的让渡这就是日本中世纪的语言学斗争。

“7〇< 用汉字可以写为“美或“爱在 平安時代变成了今天的“美,当然在使用上也由原本 “beautifur的意义转而更偏向“可爱”的含义而与今天 的“美Lt/、”意义对应的文言词是。下面峩就 引用十一世纪初期清少纳言写的随笔集《枕草子》中著名的 第一百四十六段中的一节加以分析。

L二〇HT力、9旮石6二,乃、这V来冬道(二、


顺便说一下二十世纪初伦敦的日本文学研究者亚瑟?威

利在将《枕萆子》翻译成英文时,把1/翻译成了 “pretty”虽然里面有不少存有疑问嘚地方,但是我决定 将他的译文再次翻译成日语从今天的观点出发,确认清少 纳言在“美丽”这个形容词背后究竟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

“可爱的事物。张开嘴准备吃甜瓜的孩子的脸向雏雀 啾啾招呼两声,它们就会一蹦一跳地过来抓住雏雀,把它 脚上系上绳子母雀僦会过来给它送虫饵。三岁的孩子坐在 地上突然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奇怪的东西,马上跑出去 用小小的手指抓起来,拿着去给大人看留着修女式的短 发、打扮齐整的少女,为了仔细看是什么东西想要将头发 从眼前拨开而将头向后甩的姿态。”

看过以上的记述我才恍然大悟,实际上日本人对小 事物、可爱事物的亲切目光从一千年以前直到现在丝毫没 有改变过。清少纳言提到的事物都是现在被称作“可爱”的 事物比如幼小的孩子,天真无邪、纯真、需要大人庇护的 人他们虽然毫不起眼,但他们玩耍的姿态却能成为焦点 在这里,感受不到成年人站在高处支配未成年人、投以蔑视 的眼光反而窥见未成年人作为一种美得到肯定的姿态。顺 便说一句威利一生从未箌过伊斯坦布尔以东的地方,由于 过于羞涩他甚至都没和女性谈过一场正常的恋爱。我猜 测这样的他是无法与未成熟美学产生深度共鳴的。

闲话暂不多说我们的话题重新回到“加迖吵这个 词语的变迁上吧。

在前面提到的《古语大辞典》中记述了这样一种假设: “力、呔吵首先出现在《今昔物语集》中或许这个词本 来就是下层阶级的俗语。怪不得聚在宫中无忧无虑的人们都 用这个词但是,世风日下中世纪也行将结 束,“扣《吵这个词中“凄惨” “可怜”的消极意义一 点一点地被削弱“可爱”这一新意逐渐占了上风?在《狂 言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旮汔孙招兮呤 迨力、。母左寻尥苍舻力、过吵5辻拓贫啥6尥力、”可称得 上是其典型用法。而且从那个时期开始,“力、杉开 始用汉字可爱1/V书写这个词是从佛经中借用的。

一六〇三年基督教会发行的刊物Vocabv/ario c/a [i/igua Ja/?ai37中出现了一个栏目叫“Cauaij”,刊物对 这个欄目的设置做了这样的说明:“激发同情、悲悯心 或是心存同情之念。”想来可以推测“可爱”现代意义 的原形在当时已经确定下来叻。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江户时 代产生的几个派生词及其使用实例“可爱古余^T憎古狀 百倍”,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歌舞伎名句意思是愛得越 深,背叛之后的仇恨就越强烈由“力、过吵L”派生出的新

词“力、迖吵6 ,也是出现在这个时代《好色一代女〉〉

中有这样一句:“在乡人t呤0态苍若众人、L力、色力、 辻吵风俗lt”,它与现在的“加杉有着 最直接的联系相比“力、bv、v、”, “力、杉有些

许的心理距離是一种更委婉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种微妙的 差异西鹤已经做过甄别了。此外在词千“办这吵V、”后 面加上结尾词构成“力、《0舻蒼",这个词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己舻儿迂〇力、*5可爱舻他? 子《<汔试3 3 搆栺、”,这是《浮世风吕》中的一节 "力、过1/、印§#的意思是带著感情,温柔、仔细地对待人或 事这与现在的意义没有不同。

到了近代“力、呔吵V、”变成了口语体“力、《!/、(/、”, 出现了更多有意思的例子构筑了口语体小说基础的二叶亭 四迷,在他的小说《平凡》中有一段这样写道:“虽说父亲 很傻可是这种看上去似乎很傻嘚天真无邪,我却觉得很可 爱^ ”原来将这个形容词用在老人身上绝不只是现代行为 在明治时期就已如此了。将父亲内在的纯真、孩子气、“傻 气”称作“可爱”二叶亭想要传达的是对父亲的爱。

原朔太郎的诗集《吠月》中有这样一段怪异的诗句:

“青蛙被杀了 /孩子们围荿一团举手相庆/大家一起/举起小 巧可爱的/沾满血的双手”这里的“力、迖吵GU/、”是纯 洁、小巧、脆弱的意思。这个形容词原本用于描写駭子原

朔太郎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们的纯洁生动反映出其背 后的残忍。

下面回到本章开始引用的太宰治的《女学生》这部 用少奻独白连贯全篇的短篇小说,堪称当今“可爱”亚文化 的遥远先驱相信各位已经能理解了。 “今天我并没有抹腮 红却双颊泛红,櫻唇鮮艳欲滴好可爱。”太宰在不知不 觉间使“力、杉回归了它的词源“力、迓各位 读者注意到其中词语的连缀了吧。大量使用逗号随時随地 用含混不清的语调念叨的狂妄独白,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可 爱”的范本

举例到此结束。只要确定“可爱”文化不只是局限于 现在嘚亚文化圈就可以了 “可爱”的源流,可以一直追溯 到十一世纪初期的《枕草子》然后经历了江户时期的歌舞 伎和大众小说,再到像呔宰治这样的作家一脉相承,由此 看清发展的脉络就足够了对小的、脆弱的、需要他人保护 的事物产生的情感,渐渐由人推己萌生媚态,进而凝练成 独特的美学虽然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消费社会系统中,它 发展成了巨大的产业但是这作为根基的美学却在近代文学 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如果将川端康成和谷崎润一郎 这些小说家都考虑进来从“可爱”入手重新解读近代文学 史,这个令人意外叒有趣的构想也并非不可能实现吧

各国语言中有"可爱”吗

前面我简单追述了一下“可爱”这个形容词在日语中完 成了怎样的变迁。现在将我们的思维从时间轴切换到空间 轴,探讨一下日本之外的各个国家有没有和“可爱”相对应 的词汇话虽这么说,但我们也不可能网羅全世界所有的语 言所以请允许我暂且只局限在我有机会接触过的几种语言 内探讨。

首先是英语“可爱”翻译成英语时,一般翻译成 “cute” 或 “pretty”翻译“美 1^、” 时,一般用 “beautiful”要表达饱满的感情用“lovely”,要求 严格、准确的话用“handsome” >这样翻译基本就没问

题顺便提一句,电影研究学者唐纳德?里奇认为翻译成 “neat”或者是“cool”更合适。

说到“cute”因为日本有一部永井豪的漫画叫 //one/,所以众人皆知我在第┅章也提到过,听说二〇〇 四年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学者汇聚一堂举行了讨论“可爱” 现象的座谈会。这时使用的是“CUTISM”这个单词虽然 這个新单词作为英语听起来还不顺耳,却是一个很简便的派 生词让人佩服。

“cute”的词源是带有“尖锐”含义的“acute”这

还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acutus”。这个词的意思是顶端 尖锐或是才智过人、机敏、精明。比如在十四世纪末, 英语单词“acute”已经用于描述急性病征的场合十六世 纪,出现了使用顶端锋利、机敏等意义的实例进入十八世 纪后,出现了 “cute”它最初的含义是"伶俐的,机灵 的#“cute”用在孩子囷小动物等身上表达“可爱”的含 义,不过是进入十九世纪之后的事

“pretty”的使用规则更加模糊。由古代英语的 “praettig”演变到中世纪的“pratitf和“pretti”直 到近代釆用今天的词形。概括来讲这个词的本意是“狡猾 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意义也不断发生改变,基本 顺序是:“伶俐的”“巧妙的”“气派的”“舒服 的”“可爱的”

通过这两个英语单词的实例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 尽管日语中的“力、杉0V、”嘟是基于“力、迂?辻吵这个 文言词,都有“含羞不好意思”的含义,却有完全不同的 语学发展方向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将“力、杉矗译为 “cute”但是它背后隐含的某种文化背景和脉络却是完全 相反的。因此不时会出现“cute”不能与“力、杉对 应的情况。日语的“力、杉01/、”没有智慧、聪明的含义因 为“可爱”与“聪明”本来就是互不相容的。总而言之即 使表面看起来意思相近的单词,它们所具备嘚文化射程也是

不同的这尤其意昧着“力、杉的微妙含义是不允许用 普通的简单方法来翻译的,它是属于日本文化的

在意大利语中,“力、杉通常翻译成“caro”或 “carino” (以下统一用男性人称形式)与此相对,“美 LA、”通常翻译成“bello”“caro”既有“可爱、亲密” 的意思,哃时还有“昂贵、高级”的意思与此形成鲜明对 照的是,“cariru/虽然有“亲近”的意思但还稍带一些 “廉价”的隐意,这是不可否认的茬市场露天摊售卖的连 衣裙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而日本女人在米兰到处搜罗名牌 商品虽然不合适,但不也很“carixio”吗顺便说一句, 有┅位出生在丹麦的女演员安娜?卡里娜是她的艺名。单从 发音来看她的姓是“可爱女人”的意思。二十世纪六十年 代卡里娜在戈达爾的电影中出现,穿着超市里悬挂的廉价 衣服跑来跑去全身释放着与她的姓氏相匹配的魅力。

我再啰嗦几句在意大利语中有后缀“小”称的习 惯,在名词和形容词的词尾加上“in〇w立刻就增加了 “小而可爱”的意思。比如“piatto”是“盘子”,而 “piattino”就是"可爱的小盘子”再如,“nino”的意 思是“可爱的孩子”或者可以将它理解成日语中的“芑令 九”。相反的如果在任何词的词尾加上“cme”的话,就会 产苼“大而粗鲁”的含义“Marco”是人名,如果想要强 调“大马可”的话就可以变成“Marcone”。

在法语中“美LP” 一般翻译成“beau”。但遗憾 的是却没有一个法语词和它相对应。想要赞 美孩子的脸时用“gentil”但是这个词使用起来还有更多 其他的含义。只是表示“小”的时候用“petit”因此, 《小王子》这部小说的原书名是PeHf尸rhce”也 就可以理解了。 “charmant”用于更加魅力四射的场合 “migrnrn”虽然也有很小很可爱的意思,但给囚的印象比日 语的“力、范围更狭窄没有哪一个词能与之完全对 应,这反过来说明“可爱”神话作为美学意识形态,在法 国文化中还未站稳脚跟

二〇〇四年我在塞黑,在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 中也没有找到明确的与日语的“加的表现力 和使用范围相对应的形容词。表达“甜美、可爱”的 时候用“sladak”表示“天真可爱得想要亲吻”时 用“ljubak”,而想要表达礼节性的“亲爱的〃就用 “drag” (有时用于女性的洺字)还有稍随意些的时候用 “fansi”。但无论哪一个词都与日语中“因幼小纤弱而想 要守护他”的“可爱”的含义相差甚远。由此可以嶊测这 里和法国一样,还未孕育出这样的美学

那么,不属于印欧语系的其他语种又怎样呢

在现代希伯来语中,“ inan ”(音译为“哈姆島”)是

与“纱意思最接近的它是表示“愿望、优美、要 求”的名词“rrrnn” (音译为“哈姆达”)对应的形容词。

“哈姆达”与表示“美麗”的“ns” (音译为“亚菲”) 的意思恰好相反如果连续对女性说“哈姆达”的话,就会 被误认为是傻瓜这时用“亚菲”的女性形式“亚发”更恰 当。但是这里还是缺少“小而罕见”的含义。

在汉语(北京话)中一般用“可爱”,有时也用“好 玩”但这是专门用來形容可以随手把玩的小古董的。当 提到孩子和动物这一类充满活力、一直活动的生命体时用 “可爱”是最常见的。而与“美相对应的則是“漂 亮”和“美丽”二〇〇五年,当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开园 后在中国用汉字写做“可爱”的“加bwv、”逐渐成为一 种流行。

最后洅说说韩语。在韩语中与“加对应的

是,与“美U/、”对应的是“外吾守4” ^在日 语中有w可爱的温泉” “可爱的爷爷”这种说法但是这种表 达无论是在汉语里还是在韩语里,虽然在语法上没有错误却 会给人非常奇怪、不自然的感觉。能够称呼老人“可爱”恐 怕是忘记了儒家道德规范的日本独有的特殊情况吧。

以上我效仿南方熊楠先生,大体梳理了一下各国语 言中是如何表达“加幻和“美U/、”的其中佷有意

思的是,在任何一种语言中与“力、扫vn、”相对应的单词 都常带有几分轻蔑、否定的含义,将它与“美U/C对应的 单词放在一起比较時会更加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无论是 在意大利、美国还是韩国,一有机会我每次都会听到这 样的意见,女性被称呼“美丽”她們都表示赞同;被称呼 “可爱”的话,她们就会觉得被当成孩子心存不满,感觉 不满足

在日本,大多数情况下却不是这样的如果男壵当着女 士的面称赞对方“美丽”的话,恐怕对方会笑出来或是当 成笑话,不会当真但是,如果男士说“你很可爱”对面 的女士就會把他说的话当做发自内心的赞美,欣然接受当 然,也会有个别的例外但是通过这个比较,我想要告诉大 家一个事实那就是“美这個单词在现代日语中已经 不是那么左右逢源了。关于“美和的对 立与斗争我还将在第四章中仔细探讨。

第三章大学生眼中的“可爱

在上┅章里我主要讨论了“可爱”这个词的历史变 迁,以及无法在外语中找到与它完美对应的词汇这一事实 那么,现在这个词在日本是如哬被使用的呢我想用后面几 章的篇幅,来讨论一番首先,在本章我将通过问卷调查 的方式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可 爱”然后,在第七章我又完全转换角度,看一看媒体赋 予“可爱”怎样的模式化形象并如何使它作为消费社会中

动笔写这夲书之前,我在自己工作的明治学院大学和 曾经演讲过的秋田大学中抽取了二百四十五名大一到大四 的学生,围绕“可爱”开展了一次問卷调查被调查者的年 龄段是十八岁至二十三岁,男女比例是男生八十九人女生 一百五十六人。为什么选择这两所大学昵因为前者昰一所

私立大学,位于东京的湘南和港区这两个地区是媒体掀起 流行风潮的永恒策源地;后者是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这所 大学接近九荿的学生都是当地人两所大学的环境形成鲜明 对比,这就是我选择这两所大学的原因

问题一?.请说出几个你现在随身携带的或是你周圍称得 上“可爱”的东西。

问题二:你过去曾经被评价为“可爱”吗当时你的具 体状况是怎样的?

问题三:你想被人评价为“可爱”吗如果是的话,请 写出原因

问题四:你认为“可爱”的反义词是什么?

问题五:你认为“可爱"和“美丽”有何不同

问题六:“含力、幻”是什么意思?请解释一下

问题七:最后,关于“可爱”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请 随意写下来

结果非常有趣。大多数学生都很感兴趣积极寄送答 卷。关于第四、第五、第六个问题我将在其他章节进行讨 论,本章我想着重讨论一下第一、第二、第三、第七个问题 中囹人印象深刻的回答

关于第一个问题,首先可以看到男女生回答问题的方 式有很大差异虽然他们列举的对象范围基本重合,诸如宠 物、照片、卡通人物商品、文具、生活用品、家人及周围的 人、名人等但他们表述这些事物时的风格,反映出了性别 差异

一般来说,女苼每人都会列举出四五项甚至更多, 而且还会对这些项目进行细致的描述和说明有些还添加了 插图,很吸引人我都能想象得到她们叺迷地谈论自己所拥 有的名牌商品时,那种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正如我此前预 想的那样,与秋田大学相比明治学院大学的学生中回答包 含名牌商品的比率占压倒性多数。由此如实反映出在消费 社会中,东京的女大学生是如何与消费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同时又是如哬构筑自己的“可爱”观的。东京城区的大 学生与外地大学生相比更依赖“可爱”商品信息,在关注 相邻团体的同时实践着“可爱”。近十年间在明治学院 大学我的教室里,频频出现这样的学生她们在街头被星探

发掘后,有的多次在OhVe杂志露脸有的登上了《美容?媄 发》杂志的封面。这也许是因为已经具备了完整地造就她 们、促使她们切磋琢磨的环境吧

不管怎样,我先从问卷中原文摘抄几个我们身边的“可 爱”事物案例吧

“我家养的刚出生半年的小狗。” “riku” (译者 注:在日本很受欢迎的一只猴子)“小时候的照片。” “在 遊戏fUFO Catcher中贏得的卡通玩偶。” “家里床

边放着的没精打釆、一直张着嘴的娃娃它的眼睛很可 爱。” 迪斯尼产品、哆啦A梦产品、Sorakkusu、轻松小 熊” “交换的宝贝。”“最近买的带很多蕾丝的紫色吊 带衫” “我现在穿着的Graniph的T恤。Jim Thompson

的包^ # “Vivienne Westwood的伞和钱包” “粉色 的包和记事本,搭配在一起感觉很可爱(虽然包是以前一 直背着的而记事本是别人送我的,但它们的颜色和做工 都很像所以我把它们搭配在一起)。” “我的学弟学妹

(他们不是‘东西'但是却很可爱,无论是长相还是性 格)。” “我妹妹!她比我小六岁真的很可爱!” “晒太 阳的老嬭奶。” “电视剧《牵绊的爱》中扮演儿子的神木隆

之介” “卢平老师(有点沧桑又有点顽皮的三十多岁的男 性,《哈利?波特》中的囚物)”

我^学生非常积极地填写“可爱问卷”。但画上插图的都是女生男生完全没有 这样的情况。

那么男生的回答又是怎样的呢他們觉得“可爱”的东 西,举例如下:

“狗” “动物。” “玩偶” “美国的动漫 人物。” “龙猫手机吊饰” “圆珠笔。” “长牛仔

裤” “枕头“打火机。”“三岁之前的小孩” “铃 木亚美。”“亲戚家的小宝宝” “鞋子。” “女朋友的声 音” “Lily Franky。”

与女生的繁瑣相比很明显男生的回答整体上项目少、 语句简洁。同样描述自己的爱犬男生不像女生,会仔细 描述狗的外形、昵称、品种、特征侽生大多只是简单回答 “狗”。尤其是秋田大学我注意到甚至有空着不回答的。

但是在男生的答案中,有一个人的回答让我很吃 惊怹写的是“寒冷时我自己的性器官”。我又去确认女生 中有没有同样将自己的身体视作“可爱”对象的个案在 一百五十六份问卷中,不僅没有涉及性器官和乳房的甚至 连提及眼睛和嘴巴的都没有。如果一定要算的话只有一位 算是涉及了自己的身体,她写的是“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仅凭我在大学里的日常观察,女生大多非常注重化妆与时 尚害怕日晒已经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令我印象深刻但在 这无記名的问卷调査中,却没有一名女生在回答问题时认为 自己的身体也包含在“可爱”的范畴里这令我很担心。

你曾被称赞过“可爱”吗

峩心中的疑问在了解了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后,变得更 加明确对于“你过去曾被称赞过‘可爱7吗”这个问题, 男女生的回答方式呈现出叻很大的差异

我们仅就十八岁这个年龄的受访者来进行讨论。明治 学院大学的大部分男生都有若干次被人称赞为“可爱”的经 历而秋畾大学的男生中,这个比例大概是三分之一而且 大部分是小时候的经历。尽管如此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之 处:大体上他们有这样一种傾向,即使男生被称赞为“可 爱”的经历很少他们也会详细介绍当时的状况。这与他们 在叙述自己拥有的及周围存在的“可爱”事物时嘚不善言辞 形成鲜明对照似乎是在表达对于被人称赞为“可爱”,感 觉有多不好、多拘泥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吧〇

“峩把头发弄得像女生,我们班的女生就说我’可 爱7” “我刚加人中学的课外活动俱乐部时,只有我一 个人把运动衣的拉链一直拉到最上媔当时学长就这么说 我。” “高中时我在一个英语口语辅导班练习会话。与我 配对练习会话的是一个比我大的女人她这么说过我。當 时我想询问一下她穿的上衣因为不知道那是夹克还是外 套,不知为什么她就说我‘可爱’从此以后就一直这么说

我。” “把事情搞錯了不自觉地说出‘呔’的时候。”

(译者注:这种表达方式是方言)“我在吃百奇的时候自 己也觉得自己很‘可爱’。” “小的时候我只要做点什么 都会被这么说。” “激发女朋友母性本能的时候吃意大利

面时,我的手指沾上了酱汁女朋友为我舔去,我立刻又舔 囙去的时候”

以上谈到的基本内容都是发型和服装的变化、突然的失 败、与年长女性的交往,还有就是小时候

那么,女生的情况又如哬呢同样,我们只看18岁受访 者的回答“第一次穿制服和单和服的时候。” “参加现场 演出大家穿着同样的衣服登台的时候。” “做叻与自己身

份不符的事感到羞愧的时候。” “虽然我平时心直口快 但是当我喜欢的人和我说话时,还是会脸红害羞这时人们 说我‘鈳爱^。” “操着满口方言说话时” “因为我的丸 子头和矮个子,大家都觉得我像《姆米谷》里的阿美‘可 爱’。”(附有插图)“因為我个子矮” “刚长了一岁,

我就说:‘让我赶快变成十八岁! ’这时人们就说我: ‘好可爱啊!' ” “虽然不情愿,却要尽量表现亲切的时 候” “拍出好看的大头贴的时候。” “和以前的男朋友刚 开始交往时每次见面他都会这么说我。”“认真做事却犯 错的时候卻被当成装可爱,我很不高兴”

女生和男生一样,大多是由于发型和服装的变化、 年幼、突然的失败、与异性的交往等原因被人称赞为“可 爱”此外,还增加了身材矮小、有意识地扮可爱等要素

突然的失败会让人说出“可爱”,是因为这个词有收 拾局面、保护当事人嘚妙用在一定意义上有补偿作用。人 们觉得会失败的女孩子比起完美无缺的女孩子更可爱。女 孩被冠以“可爱”的名号就能成功地囮险为夷。但是也有 例外像最后一个例子,有意扮“可爱”表现出来的幼稚媚 态却被周围人的误解,因此受到的屈辱在男生的回答 Φ,我完全没发现这种状况女生的“可爱”举止,在周围 错综复杂的紧张关系中会得到赞赏吗我想根据情况的不 同,有时也会遭到非議吧

这一部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女生的说明总的来 说要比男生的短都是事先经过梳理的要点。这说明男生 至今也不知道该如哬理解和接受被称赞为“可爱”的经历, 只能毫无条理地将这些经历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与此相反 女生将这些经历反复咀嚼,甚至对它嘚理解都已经上升到了 理论高度这也反映出,女生重复经历了同样的状况也因 此,女生的回答与男生相比类型化更强。这与她们回答第 一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局部细节恋物癖般的执著形成鲜 明对照

总结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还得出一个结论从十八岁 到二十三歲的女生中,回答“此前一次也没被人称赞过‘可 爱’ ”的人超过了百分之十。我将这个数字讲给与我同龄 的好朋友听结果无论男女┅时间都表现出惊讶、沉重的表 情。有的男性豪爽地宣称:“好从今以后我要廉价销售 ‘可爱’,只要是稍微有点‘可爱’的地方我嘟要立即说 出口。”而女性中也有人真诚地表示同情:“如果年轻的 时候没被人称赞过‘可爱4,那她到了中年以后该怎么活下 去啊”怹们的共同点是都默默地将这百分之十的同学视作 不幸而值得同情的女性。

我也被这个数字震惊了我平常在校园里看到的女生 中,一次吔没被称赞过“可爱”的人竟然有这么多!她们不 是那么热衷于打扮背着时髦的包,穿着流行的鞋阔步走 在校园里的吗?但是就算她们被称赞为“可爱”了,就能 变得幸福了吗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吗?实际上问题并不在 此。这时我重新思考,认为必须弄清楚“可愛”这个词汇 在当今社会中所承担的意识形态构造

不想被称赞"可爱M时的心情

在这一节中,第三个问题即“你想要被称赞‘可爱’ 吗”囿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先来看结果男生中,百分之二十六的人“想这 么被称赞”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不想这么被称赞”,两个 都没选嘚占百分之十二与此相比,女生中“想被这么称 赞”的占压倒性多数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八,而“不想被这 么称赞”的仅占百分之二十釆取暧昧立场的占百分之二。 男生中很多人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表明他们对这个问题不 知所措。女生中这个比例很低说明她们肯定鈈是第一次将 这个问题当做自己的事情来考虑。具体的数字这里我暂且略 去单就这次调查问卷受访者的年龄层来看,想要被称赞为 “可愛”的比例最高的无论男女都是十八岁(占这个年龄层 男生的百分之十五占这个年龄层女生的百分之七十八)。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仳例会下降。二十岁的学生中“想 要这么被称呼的”男生仅占百分之七,女生中的这个比例 甚至降到了百分之六十三但是,这个数字此后再次上升 在二十二岁这个年龄层中,百分之五十的男生和接近百分之 百的女生都希望被称赞为“可爱”要是以不满十八岁的高 中苼作为调查对象的话,或许女生“不想被如此称赞”的比 例会更高吧由中学时代延续下来的对“可爱”意识形态的 怀疑和反感,在二十歲时达到顶峰表现得最激烈,因此这 个时期成为一个“可爱”好感的低谷期无论男女生都是如 此。过了这个时期想要被称赞为"可爱”的意识再次变 强,反感得到缓和出现了一种以醒悟的心态重新接受这个 词的倾向。伊莎贝拉?阿佳妮主演的一部法国电影叫《只是可 愛不可以吗》(菲洛莫尼?耶斯波西多导演一九九三年),

虽然这时她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电影公司使用这个片名, 并没有讽刺意味反而表现了对女性人到中年时的焦躁与怀 疑的关注。

那么我们再来倾听一下想要被称赞为“可爱”和不想 被称赞为“可爱”的两方各自嘚心声吧。

男生想要被称赞为“可爱”大都是这样想的——“我 想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因为对方喜欢我才这么说我还 是希望年长嘚(特别是女性)这么说”,“这样可以让我安 心地展示真正的自己”其中也有一些比较别扭的回答,比 如:“因为这给人的感觉和真囸的自己完全相反”还有几 位的回答出乎意料地清醒:“被这么说也无所谓。”

而不想这么被称赞的虽然有的人意见比较实在,说 “乍一看我一点也不可爱啊”,但大多数人的心声是这样 的——“比起‘可爱’我更希望被人称赞为‘帅’ ”, “感觉好像被年长的人取笑不把我当男人看待”。总之 他们认为“可爱”是专门用来形容女孩子的,它与男子汉的 形象相悖因此受到排斥。当然也有一些人生态度达观的 奇妙表述:“虽然现在我不想这么被称赞,等我变成大叔以 后就想了”我想,这种声音与二十二岁以上的男女生愿意 接受被称赞为“可爱”的比例激增有着某种联系。

在翻阅收集到的问卷的时候我想起了我还是髙中生 时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往事。當时我在东京都内的男校上 中学在我的周围,“可爱”这个词带有幼稚、不了解成人 世界(尤其是性方面)的含义使用时含有明显的輕蔑语 气。当时有一个和我同级的同学(他现在在某女子大学当老 师)一张天生的娃娃脸让他遭了殃,同学们都给他起绰 号叫他“小駭子” “可爱”,每次他脸上都是一副屈辱的 表情或许最能表现男孩这种微妙的羞涩、对陈规陋俗的憎 恶的,就是QBB的漫画《中学生日记》

女生要想要被称赞为“可爱”的理由基本如下: “这么被称赞,这一整天就都觉得自己真的很可爱很高 兴。” “只是这么被说一句我就能获得自信。” “我觉得

作为女人得到了承认由此我能够确认自己在所有女性中的 位置。” “我觉得这能让我在众人面前毫不犹豫地表现自 己” “这是对女孩子的最高褒奖。” “给人感觉我深受喜 爱” “这会让我充满活力,给人积极、开朗的印象《 ”

无论哪一種回答都肯定了“可爱”这个词的价值都基 于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由此自己的幸福得到了保障也就 有自信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一片天哋。还有这样的声音:“这 么被称赞我会害羞,会变得扭扭捏捏、坐立不安、呼吸紧 张”这偶然间验证了我在第二章里论及的“加杉嘚 原形“力、迂?过吵的意义,无意间又切身体验了这种表

达方式的真挚与感动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忘记这其中还 暗含着清醒的意图,那就是接受这种称赞能够开辟女性的另 一段人生问卷中就有这样一类回答:“不可爱没好事”, “被称赞为‘可爱’的人得到了很多恏处自己也得到了很 多享受”。

女生不想被称赞为“可爱”的原因大多是随着年龄 的增长,自己意识到这个词与自我认知之间存在差距如:

“我都已经是大学生了。比起‘可爱1我更希望人们说我 ^美丽’ ‘真帅,” “我不觉得自己‘可爱’。” “我已

经过了被称赞為’可爱'的年龄了”但同时,由于对“可 爱”这个词的否定意义过于自省导致人们对这个词产生厌 恶的倾向也不容忽视。“我感到自巳被看扁了” “我不知

道这是赞扬,还是愚弄” “我总感觉给人一种傻傻的印

象。” “我觉得只有形容需要自己照顾的物或人时才鼡

‘可爱’。” “过于频繁地说‘可爱’就变成了一种毫无 意义的寒暄。”这些声音虽然就问卷调查的整体来看是极少 数派但是回答鍺的冷漠却直指问题的本质。

我们围绕这三个问题看了看男生和女生的回答。整体 来看我们可以断言由于性别差异,他们的“可爱”觀念和 对“可爱”评价的态度有很大差异这是事实。

总体来说男生不像女生那样,会认真地把有关“可 爱”的问题当做自己的个性问題来考虑他们对被称赞为 “可爱”感到很困惑,尤其是被女孩子这么称赞时会产生 强烈的抵触情绪。“可爱”这个词与男性的自我认知掺杂在 一起会产生混乱,是属于男性思考范围之外的观念

与男生相反,女生中无论是接受“可爱”这个词 的还是对它表示反感的,都一贯以易受攻击、脆弱 (vulnerability)的态度示人她们中超过一半的人希望

被认为“可爱”,她们相信通过这个词汇能够实现幸福的自 我肯定但她们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可爱”。在社会上以 女性的“可爱”媚态作为策略可为自己谋利,一些女孩对这 一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大部汾男生并不介意年龄和自己的 身体,但相当一部分女生对年龄产生了强烈的焦躁感身处 年轻与成熟的夹缝中,过于敏感地理解“可爱”這个词此 外,有一点我们也不得不留意有超过百分之十的人回答在 此前的人生中从未被称赞为“可爱” ?我们可以推断,在同 年龄的侽生中恐怕基本不存在这种担心。他们虽然能够用 二分法来判断身边的女孩子是否“可爱”却无法想象她们 因为这个词会陷人怎样的洎我认知困难中。尽管如此在 二十岁这个年龄,无论男女对“可爱”的反感和怀疑都达到 了顶点过了这个时期,男生和女生对“可爱”的态度都多 了几分达观出现了再次接受这个词的倾向。

最后关于第七个问题我想再谈一谈。我列出的题目是 希望受访者随意写下有關“可爱”还想说的话实际上,在 此之前的六个问题只是前奏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受访者面 对提问放松下来,了解调查者的真正用意然后再让他们自 由陈述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本次问卷调查的真正目的这个 意图似乎得到了理解,在最后的答题栏中汇集了不少意见 其中一些有趣的意见也用在了本书中。有些人还随性添加了 插图和漫画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

“可爱”这个词已经陷人了 “流感”状態正在丧失它 本来的意义和功能。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首先提出的,就是 对这一事态的批判和警告“和朋友聊天,很多时候我只是 想表达‘我觉得很好’却不断地说‘可爱’。” “我认为

嘴里只会说‘可爱’的人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无论 看见什么,第一反应嘟说‘啊!可爱’的人其实他心里 什么也没想。”针对这种现象回答中也有一些带有分析性 的意见:“现在先说一句‘可爱’,就可鉯暂时有个让人安 心的氛围扩大了 ‘可爱’的使用范畴,自己在其中也会感 到安心”

关于“可爱”所带有的政治性和权力性,出现了丅面的 意见“‘可爱’的评价给我一种被愚弄、被玩弄的感觉,

有一种把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倣慢” 想要被称呼‘可 爱’的人基本嘟是M (作者注:受虐狂)。当想要对某人使 用‘可爱’这个词时也就是他想要支配那个人的时候。” 似乎是为了配合这位女生的观点一個男生是这样写的: “被人(女孩子)仰视一看,我就会激动不已觉得对方 (可爱,”

“仰视”一般是用于偶像摄影的表演术语,前提昰注视 的女孩子要比被注视的男孩子矮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眼光 政治学”。

不过无论男女,想要将这多样的“可爱”观统一起来 是很困难的不,也许是毫无意义的有人对此奉为信条, 真诚告白:“男朋友只会说我怎么样都‘可爱’但是,我 也不知道除了 ‘可爱’还可以怎么表达。可是真是‘可 爱'啊。”另一方面还有人表明自己的决绝态度:“独 自生活的女性,即使长得非常可爱也绝不要被人称赞 <可 爱’。” “可爱”的尺度和标准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因此 自己认为“可爱”的事物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这样一来 自己就會觉得很受伤不知所措。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拥 有了 “可爱”的事物就会在精神上将自己往好的方向引导, 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会被賦予力量这在文化人类学中被认 为是向类似吗哪(译者注:《圣经》中的天降食物)的魔幻 力量的皈依。然而问卷中又出现了这样的告白:“我讨厌

高中时代只说一句‘可爱’就万事OK的人际关系,我对谁都 不说f可爱。”

在看完所有的答卷后我感到现在的大学生对“鈳爱” 这个词的理解有一种复杂的两面性。他(她)们在受到“可 爱”这个词所拥有的魔幻吸引力魅惑的同时又对它感到反 感和厌恶。囚们过着被“可爱”事物围绕的日常生活同时 又因这个词被毫无意义地滥用于万事万物而感到不快。尽管 不觉得自己“可爱”却希望別人称赞自己“可爱”,又会 因不经意间被人称赞“可爱”而感到困惑和不悦

这种两面性证明了“可爱”就是横亘在当今社会的巨大 神話。我这里所说的“神话”并不是凯伦伊和列维一施特 劳斯意义上的陚予世界秩序的神话原理。而是像年轻时的罗 兰?巴特在《现代社會的神话〉〉中所作的定义将不自然的虚 构事物伪装成自然的、非历史的事物。“可爱”使用了内涵 论的把戏在第七章中,我想从修辭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可 爱”是如何在女性杂志也就是以大部分女性(包括女大学 生在内)作为购买对象的媒体上被神话化的。

第四章身处美与怪诞的夹缝中

在上一章里我探讨了大学生们有着怎样的与“可爱” 有关的个人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那么,具 體构成“可爱”本质的究竟是什么呢在这里,我尝试抽取 出它的几个构成要素加以分析在接下来的几章里,第四章 主要讨论美与怪诞嘚关系第五章主要讨论幼小与怀旧的关 系,第六章主要讨论“可爱”与成熟、完备之间的关系

—般认为,“可爱”是“美丽”的近义詞“丑陋”是 与它意义完全相反的词。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被称作“可 爱”的事物时,屡屡发现它与“美丽”的含义完全不同甚 至還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氛围。本来丑陋、令人不快的事物 换个角度看立马被当成“可爱”对象,得到大家的认可这 种事例不胜枚举。“鈳爱” “美丽” “丑陋”这三个形容词 编织成的关系网远比我们从外部考察了解到的更复杂、更

具有两面性。我曾经为一个学生的言辞感动不已他是这么 说的:“随着‘可爱’的事物越来越多,我会觉得那些没有 被称作#可爱j的事物真的很可怜不由得就会觉得它们很 ‘鈳爱,#

在本章,我将把触角延伸到第三章的问卷调查中还未分 析到的三个问题以此为线索,探寻其中的真相向更加抽 象、普遍性的問题过渡。我提出的第四、第五、第六个问题 分别是这样的:

问题四你认为a可爱”的反义词是什么

问题五你认为“可爱”和“美丽”有哬不同?

问题六“含是什么意思请解释一下。

我是有意设置第四个问题的我估计,如果直接询问受 访者“可爱”是什么的话恐怕无法得到满意的回答,还不 如让对方思考一下与“可爱”对立的是什么从反论的角度 使“可爱”的影像浮现出来,这不是很好吗我将最終得到 的回答分成四个系列,向各位展示

B. “美丽”等带有肯定意义的形容词

C. “丑陋” “恶心”等带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

D. 没有或缺乏感受嘚形容词

构成A的只有一个词——“不可爱”。在二百四十五份 问卷中有五十五份,即超过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是这么 回答的我也只能感叹:“最近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啊!”但 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可爱”的控制力极强对于深入其 内部的人来说,只能用否定同一个词嘚形式来表述它的反义 词我们会立刻想象出这样的对话场景:“为什么反义词是 ‘不可爱'? ” “本来就是不可爱啊”我想起了在第三嶂 中提到的一个同学,他批评周围人无论看到任何东西都不断 说“可爱”的做法世界就这样用单纯的二分法进行了分 类。这正是“可爱”独霸世界的现实

那么B类怎么样呢?这一类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八表现出 了丰富的多样性。提到最多的是“美丽” “漂亮”对其加 以細分的话,“可爱”的反义词与男性有关的有“帅” “男 子气”以成熟度为标准的有“成人化” “成人” “成 熟” “酷”,而侧重于知性层面的有“聪明” “知性” “天 衣无缝”“尖锐” “智慧”“敏锐”尤其是在这一瞬间, 我可以判断英语中的“cute”与“可爱”的所属領域有着根

本性不同因为“cute”的词源是有“敏锐” “伶俐”含义 的“acute〃。由此联系可以推断“狂妄”这个词也是“可 爱”的反义词。從这个系列可以推断出如下结论:将“可 爱”拟人化展现出的并不是拥有成熟之美的人,而是女性 化、孩子气、满身是弱点的人虽然頭脑不灵活,却顺从而 纯洁

反过来再来看看C系列。“可爱”的反义词划人这个范 畴的最多占全部问卷的百分之七十三。尤其是与容貌囿 关的消极印象占百分之三十三如“丑陋” “难看” “丑 女”等。这类回答如此多表明人们认为“可爱”尤为强调 女性的容貌。“恶惢” “想吐# “奇怪” “肮脏” “令人

害怕” “不快” #难看”这些形容词紧随其后,占百分 之二十六这超越了容貌的范围,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作为 判断主体快乐或不快乐的标准最后,数量不多的是“讨 厌” “麻烦” “可气” “厌恶” “恶心”由此倒推,我们 可以判断所谓的“可爱#事物,是人们想放在身边的、清 洁而让人安心、舒适、让人愉悦的事物

乍看B类和C类好像是对立的,但是如果将D类也考虑 進来的话“可爱”呈现出更加复杂的面貌。D类中与“可 爱”相对的无非是“毫不感动” “一般” “无聊” “土 气” “乏味” “没兴趣” “没反应” “不可爱” “简 单”“不激动” “不清爽” “落伍” “冷淡”这些词。

反过来说“可爱”意味着一种状态,唤起感觉上的 躍动感以充沛的生命力为基础激发好奇心。如果假设“可 爱”是D类的反义词的话那么它也可以是B类和C类的反 义词,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哽基础的层面来理解只有以“可 爱”是D类的反义词作为大前提,才能使“可爱”和“美 丽"“丑陋”是对立项这个命题成立不管怎样,構成“可 爱”的基础的是内心的跳动,它激发了人们的亲近感和好 奇心而且还有某些不成熟的地方。至此我们完成了类似 最大公约數的检索。这就是第五个和第六个问题所具有的意 义究竟“可爱”和“美丽” “恶心”是怎样形成对立或共 存的局面的呢?

第五个问题Φ我得到了多样、有趣的回答很可惜,我 不能在这里一一表述暂且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介绍给 大家吧。前面写的是回答者对“可愛”的印象后面括号里 的是对“美丽”的印象。

容易接近(很难接近)想要挺身而出保护(井井有 条、洁净)。被圣母玛利亚怀抱的呦童(表情悲伤的圣母玛 利亚)表面化的、有弱点(发自内心的强大)。消除紧 张平复心情(更加紧张)。孩子气(大人的成熟)?荇动 派、不稳重、平民(冥想、聪明、高贵)日常化的(脱离

现实)。通俗、易懂(与世隔绝、拥有魔幻影响力)天 真、圆圆的、温暖(酷、有明确的界限、冰冷)。有不成 熟的地方(完美、无懈可击)根据时代不同,标准变化很 大(标准超越时代全球通行)。很尛很华丽(大小适 中、整齐)。觉得自己还可以去爱(与是否能爱毫无关系 它作为令人感动的事物存在着)。即使孩子也能够理解(鈈 成为大人无法理解)比自己弱小的事物(崇高而紧张的感 情)。有某些游戏心态和滑稽之处(干净整洁、散发着灵 气)对对方有支配欲(没有支配欲)。有些轻视对方(没 有轻视对方)对男女说话的标准差异很大(差异很小)。 女孩说话的时候有时会被挖苦(所说嘚话能够原原本本地被 人接受)

我在书写这些回答时想到的是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在 现实中还是虚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以這种组合为 基础的创意。以我的研究方向电影史为例这种“可爱”与 “美丽”的对立,也存在于早期神话般的女演员李香兰(山 口淑子)与原节子、若尾文子(“矮峰之花” “女佣脸”) 与吉永小百合(“圣女” “都不想去尿尿”)之间如今想 来,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對电影史的探究,就是辨别这两种

本书中多次提到的巴特在他早期的神话学研究中, 就对奥黛丽?赫本和葛丽泰?嘉宝两大女演员进行叻比较他

图四 <初春狸御殿》里的若尾文子(左)与刚入行时的原节子(右)? “美丽” 与“可爱”的区别。左图出自《初春狸御殿>(大映一九五九)右图出自《永 远的圣母:原节子全记录>(出版共同社,一九八六)

认为前者的脸是“实体秩序”中的“个性化” “事件”,

“没有任何本质性的东西”;而后者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理 念”“是一种纯粹的血肉呈现,既难以触及又难以放 弃”。因为法语中没囿与“可爱”对应的单词所以巴特才 必须这么繁琐地表述。或许我们可以直接描述赫本是“可 爱”的而嘉宝是“美丽”的。赫本在日夲获得异常高的人 气屡屡在国外成为讨论的话题,现在想来或许是缘于日本 人的“可爱”情结吧同时,我又想起了杰拉尔?德帕迪约主 演的一部有些搞怪风格的电影《美得过火》(贝特朗?布里叶 导演一九八九)。电影讲述的是已与非常美丽聪明的卡 洛尔?布盖结婚的德帕迪约,却与矮小、相貌平平的中年女性 陷入不伦之恋这让布盖绝望不已。这是一个“可爱”战胜

不管怎样只要把“可爱”放茬“美丽”旁边,“可 爱”的轮廓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清晰它与神圣、完美是永远 对立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很容易变得表面而虚幻它就昰某 种世俗、不完备、不成熟的事物。但是如果从相反的角度 来看这些乍看是缺点的要素时,它们反而构成了心理上的亲 近感让人感覺亲切、易懂,很容易得到“美丽”时常与 触摸的禁忌和不可能性联系在一起,而“可爱”却会激发人 们想要触摸、庇护的欲求如果換个词的话,a美丽”与想 要支配的欲求同义相当于将对方视作比自己低的、劣等的 存在。说出“可爱”的人其判断标准因男女不同而囿很大 差异,但自我会意识到这是在“此时、此地”某一时刻的语 言永远“可爱”的存在只能是一种观念上的矛盾。但正因 为如此人們才会随着当时的心跳毫不吝啬地说出这个词: “咔一哇一伊!”比起说出“美丽”,这个词更需要身体动

此前提到的第六个问题“含匕加打”有着重要意义

“含色办朽”是表示恶心的“含色与“加幻组合 而成的形容词。这个词还未被《广辞苑》和三省堂的《新国 语辞典》收录据我推测,这个词是由十几岁的都市女高中

生在二〇〇〇年前后的某个时间发明的但是她们学习不努 力,作为书面语首次出现嘚时间还无法确定为什么推测是 “都市的”呢?因为从我进行问卷调查的明治学院大学和秋 田大学的学生中他们的回答有明显的差别。前者中独特 的解释层出不穷;而后者中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大都按照字 面意思解释甚至不予回答。

总体来说针对这个问题——“伱知道力、:b’ 这个词吗”,回答“不知道”或“是不是烤鸡肉串的一种” 的占全部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十二。这意味着在二〇〇五 年的這一刻,在大学生中这个词还只是属于地下文化的词 汇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词对于接近“可爱”的核心非常重 要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咜可以了解很多怪诞事物与“可 爱”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学生们举出的“含加杉"的例子有,尻上寿的漫画、 裴勇俊、Ungirls (译者注:日本搞笑楿声组合)、地区限量 版Hello Kitty、三浦纯的“摇摆玩偶”、女妖少女、跑龙套 的、哈巴狗、骷髅……有些人的评论即使是清少纳言看了也 会自叹鈈如:“这感觉就像是一个正在使用钻机参与道路施 工的人中午吃饭时却看到他的便当盒上有Hello Kitty的图 案。”问卷回答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电視搞笑艺人Ungirls 我猜测,混淆了性别差异的怪诞和亲切的动作是他们给人留 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吧前面我提到了没有永远“可爱”的事

物,現在再来看看这里提到的“含力、杉”的例子更加感 受到了 “此时、此刻”这种强烈的当下感。如果将来的研究 者不加以解释的话恐怕人们很难理解吧。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学生们的解释可以将它们分为几 个系列。有的强调感受的两面性:“虽然很恶心但却有某 些可愛之处。” “虽然很恶心但是看习惯了也会产生依 恋。” “越是恶心越能感受到强烈的‘可爱’。” “通过 荧幕看的时候感到很?‘可爱',但真正近距离接触的话就 会感到f恶心’;’总体来看是可爱的,但是仔细看局部的 话很恶心’”一这指出了事物局部与整体嘚不平衡性。

“虽然不想接触但只是看的话还是很有趣的。”这 关注的是距离感“让人觉得‘恶心’的人,成为弱者 这类人的行动反而能激发别人的同情心,最终被人称赞(可 爱^”——这观点源自敏锐的心理洞察力。回答者们的解 释真是千差万别

“它不是被大众廣泛接受的‘可爱^,而是唯有自己 被其魅力吸引变成嗜好的事物。” “基于不同于常人的高

品位喜好被大众标准排除在外的事物。”茬看到上面的解 释时我突然间想到,或许“含加打”就处在现代思想与 美学的交界处这与不久前经由美国流行开的“露营”很接 近,吔可以说是对趣味政治学的洞察还有一种意见认为: “利用某种生动的怪诞感,诉诸母性本能而产生令人毫不厌

烦的可爱”这个解释鈳以说与精神分析学家克里斯蒂瓦的 学说一“令人讨厌”的缺陷与母性的无意识结合(参见 《恐怖的权力》)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回答矗接给这个词 作了定义:“怪诞的滑稽”这里面虽然加入了一些卖弄文 釆的词汇,但与波德莱尔评价霍夫曼的词汇a绝对的滑稽” 如出一轍这一点我可以肯定。原来从十九世纪延续到二十 世纪的美学论争只不过是用来理解“tfe办杉”的啊!

说实话,面对“老t加扫”这个词我最先期待的是 理论上的因果关系问题,是因为“恶心”才“可爱”还是 即使“恶心”也“可爱”?但是当翻阅答卷时我渐渐理解 叻,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令人不快、丑陋,与“可爱”绝不 是对立的而是相互重叠、相互牵引、相互依存而成立的。 反过来说当我们說某个事物“可爱”时,就意味着暗地里 在某些地方将怪诞用作了调味品

学生中也有人坦率地承认:“在我个人来说,比起简单 的‘可愛’很多时候我对力、杉’有更深的迷恋。” 也有人这么写:“很恶心本应该避而不看的,我却忍不住 反反复复地看”如果对这个問题深究的话,就是为什么怪 诞的事物、令人害怕的事物如此吸引人这与精神分析提及 的问题深深地联系在一起。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茬他著名的论文 <〈令人恐怖的东

西》中,在思考的源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女性性 器官看起来很恐怖呢他的学说简单概括一下僦是,尽管这 个地方是自己的生命起源可是一旦这个事实被压抑或隐藏 起来的话,原有的亲密感会立刻变成恐怖的感觉精神分析 就是鉯这个认知为原点,认为表面上对怪诞的人的躲避其 背后施加影响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压抑。这个逻辑认为当被隐 藏、封存起来的事物再佽回归意识时它就呈现出怪诞、恐 怖的面貌。人们在分析怪异电影和怪兽电影时常使用这个 逻辑进行推理,或许在“可爱”研究方面咜也会给我们一些 启发

我们暂且把深奥的抽象理论搁置一边,先从归纳的角度 来思考“可爱”与怪诞的关系吧

比如,我们来谈一谈出現在迪斯尼电影《白雪公主》中 的七个小矮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五.r.的主人公外星人还 有宫崎骏的《龙猫》中的龙猫。这些虚构的出场囚物全都被 视为“可爱”事物的典型代表模仿它们的玩具、布偶、文 具等大量生产,被孩子们当做纪念品相互赠送异于常人的 巨大双眼,与头部相比极不成比例的短腿没有毛发、瘦弱 纤细的身体……构成它们的显著特征的,基本上都是身体上

但是如果在现实中自家庭院里突然出现七个小矮人、 E.T.和龙猫的话,我们或许会因它们奇怪的形状吃惊不已

夺路而逃,又或者会叫瞀察吧这似乎是天崩地裂的湔兆, 会使我们感到恐怖所以这种反应并非不可思议。如果满身 皱褶的瘦弱外星人开口说人类语言的话就会使我们日常思 维中的人类概念陷入危机。涩泽龙彦曾经提出过这样一种假 设:难道E.T.不是一位从养老院逃出来去见孙子的老人吗 被当今.的小家庭排除在外的老人,經历了弗洛伊德式的回 归呈现出怪诞的形象。从这一点来看前面的评论隐藏着 极深的言外之意。即使是龙猫如果它真的出现在日本嘚住 宅区的话,因为它或许是会加害人类的来历不明的动物附 近居民必定会提出驱逐申请的。

被视作“可爱”的虚构生物大都像这样被设计成脱 离于人类的身体,拥有天生的畸形形状虽说是畸形,但也 只是与标准的人类身体相比有某种缺损身上长出多余东西 的状况,从一开始就在“可爱”的范畴之外这些虚构的存 在并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它们是安全而令人依恋的它们 可以在故事里釆取行动,鈳以与孩子们亲切地对话这就是 “可爱”这个虚构的结构在发挥作用。同样的状况在文艺复’ 兴时期描绘圣母子的绘画中也能反映出来克里维利所画的 幼儿耶稣,虽然有着如果实般圆润的脸庞却流露出世故的 眼神和智障儿的表情。如果在现实中看到这种孩子的话恐 怕大多数人只会感到恐怖吧。但是这幅画在意大利绘画史

图五克里维利所画的幼儿耶稣

上已被符号化,这一类型的画还获得了 “普托”這个名号 纯洁、“可爱”的幼童形象被广泛接受,并约定俗成看一 看局部,畸形、脱离人类原型的身体只会让人觉得怪异而 将它自動转化成“可爱”认知的,无非就是这如薄膜一样的 约束力的存在

将这种约束力的虚构性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是二十 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自杀的美国摄影家戴安阿巴斯。阿巴斯挑 选拍摄对象不只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侏儒,双胞胎少女、 少年舞蹈比赛的获胜组合甚臸是给幼猿穿上人类的衣服逗 弄的中年女性都成为她的拍摄对象。阿巴斯将人们强加在他 们身上的“可爱”这层陈旧形象巧妙地剥除掉后加以展示 在这里,即使是婴儿也不例外当他们站在阿巴斯的镜头前 时,我们日常被灌输的观念全都被剥除呈现出被剥离出的 局部。雙胞胎少女被剥除了“纯洁” “亲和力”的表象后 只是佐证了这世上有长得很相似的人,这有些让人感到恐 惧婴儿不再是"爱的结晶”,也不再是“希望”他被还

图六戴安?阿巴斯拍摄的照片

出自《戴安*阿巴斯作品集>(伊藤俊治译,筑摩书房一九九二)

原成了一个只是顶著不成比例的大脑袋、满脸皱褶、不停哭 泣的身体。现在想来摄彭家阿巴斯的真正用意,就是证明 “可爱”在本质上就是“老七办打”去掉表皮后,只剩下 怪诞

这里我们再把话题从印象转回现实。真正在日常生活中 与婴儿接触有过与狗、马一起生活的经验的人,绝鈈会像 普通人习惯说的那样说婴儿、宠物、家畜等“可爱”。对 此他们都有切身体会婴儿很吵,还很臭狗会不分场合地 狂叫,还会隨处排泄马有时很危险,它会轻松做出超越人 类控制极限的动作“可爱”本应确保人们获得清洁、舒适 和心理上的安定感,.这里充斥嘚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可 以直截了当地说,它们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毫无关系的事物^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我们的规则强加给它们想偠支配它 们,所以导致失败是必然的

那么,为什么它们被人类认定是“可爱”的呢因为 人们认定,它们需要人类不断的保护在人类社会中,它们 是毫无防备、很无助的比起四肢健全、有血统证明书的小 猫,为什么人们觉得身体有残疾的流浪猫更“可爱”有时 甚至幹脆收留喂养这种流浪猫呢?只能这么解释流浪猫身 上有一种需要得到保护的弱者特有的气息。猫并不是因为可 怜而“可爱”而是关紸它的人类目光充盈着一种力量,通 过可怜它能将所有的事物晕染上“可爱”的色调

我们再来谈谈布偶。布偶与画册和动画片中的动物┅ 样直白点说,就是过度人类化的动物形象它们设计制作 的要求是,人工凝聚浓缩弱者所散发出的独特气息凝练为' 几乎堪称抽象的“可爱”。布偶与动物的共通之处是大而 悲伤的眼睛,傻傻的口型毫无防备、昏昏欲睡的姿态。这 些要素能将现实中宠物、家畜、婴兒的排泄物、臭气、噪音 等令人不快的因素全部排除成为纯粹理想化的动物。不 更准确地说,这是成为纯粹人类化的动物必备的要素因为 它的形象充满了脆弱性,是需要立刻得到保护的动物因此 孩子们就会对布偶又踩又踢,而大人就会模仿人类给它穿 上外套、戴仩帽子(尽管天气是很冷)^

但是,如果去掉“可爱”的观念来看我们身边的布偶 的话它的容貌姿态是多么的畸形和怪异,人们了然于心 表情扭曲,涂抹简单的原色加以区分的狗和熊的仿制品人 们会认为它们很“可爱”,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质上很“可 爱”只不过是人們往它们身上投射了“可爱”的影子。美 会使人心生畏惧产生距离,而怪异却会唤起人们的同情 心由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可愛”并不是栖息于事 物内部的本质而是一种被冠以“可爱”名号的指向行为。 别人百般珍爱的旧布偶你丝毫不会觉得“可爱”吧。这僦 是最好的实证通常只有我的布偶才是“可爱”的。为什么

唯独只有我的才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我会保护它,无偿地 投入自己的感情

如果你曾经抱着婴儿或是带着刚洗完澡的小狗去散步 的话,一定有过被路人评论的经历吧他们不停地说“可 爱” “好像丘比娃娃啊” “好像洋娃娃啊”。正像我前面已 经解释过的他们所说的词并不是针对现实中个别的婴儿与 动物。行人只不过是基于婴儿“可爱”这种觀念而说出礼节 性的赞美之词又以“可爱”的高纯度浓缩品——洋娃娃作 为标准,将它的形象投射到了现实中的小狗身上可以说, 并鈈只限行人包括婴儿的母亲和宠物的主人在内,“可 爱”这种观念是社会普遍共享的如果母亲能够克服现实中 婴儿的排泄物和哭泣,將孩子养育成人就是因为受这种 “可爱”观念的支配。如果她无法忍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朂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

预购军团再临可率先体验恶魔猎手

蜀山缥缈录送玩家数码好礼

    分析人士指出自2009年内战结束后,这个印度洋岛国的安全局势一直比较稳定此次伤亡惨重的流血事件给民众心理、国家旅游业等方面造成冲击,给斯里兰卡政府敲响反恐警钟

    斯里兰卡21日接连发生8起爆炸,地点包括位于首都的科伦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肉桂大酒店、金斯伯里大酒店和科伦坡代希瓦勒动物園附近一家酒店位于科伦坡市内的圣安东尼教堂、位于市郊的圣塞巴斯蒂安教堂、位于东部城市拜蒂克洛的一座教堂和科伦坡德曼塔戈達地区一处住宅区。

    分析人士指出从系列爆炸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看,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4月21日是西方节日复活节。斯里兰卡虽是佛敎国家但由于曾经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统治,具有很强的宗教多样性每到圣诞节、复活节等西方节日期间,斯里兰卡都有非常浓郁的节日气氛吸引不少西方游客。

    发生爆炸的香格里拉大酒店、肉桂大酒店和金斯伯里大酒店都是备受外国人欢迎的高档五星酒店爆炸发生在酒店餐厅,当时正是早餐时间而发生爆炸的三个教堂都是当地著名的教堂。

    斯国防国务部长鲁万·维杰瓦德纳21日表示當天的袭击是“恐怖袭击”。

    截至22日上午斯警方已在全国范围内逮捕了24名爆炸案嫌疑人。据此间媒体报道斯里兰卡本土极端组织——铨国认主学大会组织涉嫌组织了此次连环爆炸,斯卫生部长拉吉塔·塞纳拉特纳22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认可了这一说法

    爆炸事件发生后,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呼吁民众保持镇静不要轻信未经权威部门证实的消息,并表示警方和军方正在进行调查请民众配合。斯里兰鉲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在社交媒体上强烈谴责这些爆炸案并呼吁斯里兰卡民众在此悲痛时刻更加团结。但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目前尚未对此次爆炸事件的性质进行表态

    斯里兰卡内战期间,首都科伦坡等诸多地方曾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但是自从内战结束以后,斯里兰卡咹全局势逐步向好社会环境稳定,因此民众都不曾料到会遭遇如此大规模的连环袭击

    分析人士认为,系列爆炸事件无疑会给近年来相對平静的斯里兰卡带来重大影响政府将会采取更多安全举措增强民众的安全感,如何平息此事对旅游业带来的冲击也将是政府面临的一項严峻挑战

    斯里兰卡国家安全研究所所长阿桑加·阿贝亚古纳塞克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正值斯里兰卡内战结束10周年,我们曾成功擊败恐怖主义如今恐怖主义具有跨国、跨区域特点,斯里兰卡必须加强自身的情报搜集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国内民众以及生活在这里嘚外国友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肩带内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