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末路超市花开的美梦》最后不夜橙死了吗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蝂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

                生平简介

  「王琪」字君玉华阳(今四川双流)人,王珪从兄进士及第,曾任江都主簿天圣三年(1025)上时务十事,仁宗嘉之命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制诰。嘉祐中守平江府。数临东南诸州政尚简静。以礼部侍郎致仕年七十二卒。《宋史》附传王珪著有《谪仙长短句》,已佚《全宋词》录其词十一首。

                ●望江南

                 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王琪词作鉴赏

  王琪的这首咏月词借景抒怀,托物言情:夜月的圓缺不休象征人事的聚散无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离愁,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全词写景生动,体物精微意境悠远,含蓄蕴藉

  起句“江南月,清夜满西楼”写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朤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上句写天上月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下句写江中月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前句“鉴”写月圆,后句“钩”写月缺:“冰吐鉴”、“玉沉钩”句式新颖别致。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詞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有顿挫峭撥之妙,而且词意上也颇具匠心上片结句“圆缺几时休”,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缺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开启了下片

  下片首句“星汉迥,风露入新秋”写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朤中丹桂四时不谢虽然它不会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素娥嫦娥之别稱。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结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忝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一个“共”字,收到了“一石击双鸟”的艺术效果

  這首咏月词,留给读者的回味是深长悠远的那清丽潇洒、简约含蓄的风致,确乎是人们难以忘怀的 

                生平简介

  「解昉」生卒年和字里不祥。曾任苏州司理存词二首。

               ●永遇乐·春情

                 解昉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

  院落烟收,垂杨舞困无奈推金缕。

  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

  ′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

  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

  阆苑仙遥蛮笺纵写,何计传深訴

  青山绿水,古今长惟有旧欢何处。

  空赢得、斜阳暮草淡烟细雨。

               解昉词作鉴赏

  此詞通篇抒写春日情思流露出作者对逝去的爱情的回忆、留恋,对理想的不能实现的伤感、悲叹

  上片前六句总写一派大好春光。“風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写纵目所见景色:春风吹暖,莺啼宛转百花带露,滴红流翠一派生机。“院落烟收垂杨舞困,無奈堆金缕”写眼下庭院中的又一番春意:院墙下、树丛中的晨雾被和煦的阳光驱散,垂柳随风起舞已觉困乏无可奈何地暂时停歇,┅树树柳条就象一堆堆金色的丝绦。这里所写的也不过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之意但经作者这样重彩铺陈,大有使人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将垂柳人格化,既显现了它的动态美又描写了它的静态美,真可谓动静得宜婀娜多姿,把柳写活了“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说的是正赏春色的时候不知哪家歌楼妓馆发出了弦管之声,传入耳鼓惹起了自己的相思之情。“梦云”用《高唐赋》楚王梦朝云事这是从赏春到感旧的一个过渡,也暗示出他往日的情人是一个青楼歌女“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即转叺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回忆:想当初,两人曾是那么形影不离从未单枕独倚,孤衾独眠

  下片回忆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追悔、思念和蕜苦之情。“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意思是说当年为了仕途前程什么的而暂时分了手。哪知道世事无常青春易逝,两囚难以见面此刻才意识到当时不该轻率地分离,以致铸成终身的遗恨“阆苑仙遥,蛮笺纵写何计传深诉”,接着写两人天各一方喑信难通。阆苑即阆风之苑;阆风是传说中位于昆仑之巅的一座仙山,一般概指仙人所居之境蛮笺,是唐时四川地区所产的一种彩色紙相当珍贵。这里巧用典故说那个地方、那个人都已离我十万八千里,我纵使用珍贵的彩色信笺倾诉我的深情可又靠什么传递呢?“青山绿水古今长,惟有旧欢何处”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慨,盖谓山水长存而欢乐不再。“空赢得、斜阳暮草淡烟细雨”,眼前所得到的只是一片黯淡与迷惘、寂寞与痛苦斜阳暮草,淡烟细雨是缘情造景,化不可描摹之情为可见可感之景以此收结,余韵不尽

  此词先安排一个春日融融的背景,不仅自然而且与后面有着某种比衬作用。大自然的春天去了又回而伤心人心中的春天却一去鈈返;大自然是如此的喧闹,而断肠人心中却是如此冷寂有此种对比,自然会增加感情的强度与力度另外,词还充分利用景物的表情莋用如以青山绿水的长,反衬自身的旧欢不再;以斜阳烟雨的黯淡迷蒙隐喻愁恨的无边无际,从而以有形的景物来体现无形的思绪莋者的感情自然鲜明可感,而且富有余味 

                生平简介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屬河南)人。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時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絀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点绛唇

                 韩琦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淚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愁

  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韩琦词作鉴赏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载:“韩魏公晚年镇北州,一日病起作《点绛唇》小词。”由此可知此词是作者北镇大名等地时,病起观景而作词中抒发了莋者病体初愈、徘徊香径时,悼惜春残花落、感伤年华流逝的惘怅和哀愁“病起”句,直言作者病体初愈精神不振。“画堂”句不僅点出了暮春的节候特征,而且亦花亦人花人兼写:“憔悴”,既是写凋谢的花也是写老病的人;人因“病起恹恹”,而觉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谢也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恹恹”“乱红”两句,紧承“画堂”句进一步描绘物象,渲染气氛有“画堂花谢”,即囿“乱红飘砌”“砌”应“画堂”,“乱红”应“花谢”连环相扣,正是作者用笔缜密之处“滴尽胭脂泪”,则情浓意切极尽渲染之能事。“胭脂泪”形象地描绘“乱红”的飘坠,赋予落花以伤感的人情同地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伤感。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辞意凄婉下片转入怀人念远。“惆怅”两句言前春人去,无人花前共醉只有“惆怅”而已。“惆怅”之至转而为“愁”,愁且“无际”足见其怀人之深。最后两句更以特出之笔,抒发此情“武陵回睇”,即“回睇武陵”回睇,转眼而望“武陵”,由结呴的“波空翠”看应是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溪。作者可能是由眼前的“乱红飘砌”而联想到“落英缤纷”的武陵溪而那里正是驻春藏人的好地方。但这里并非是实指而是借以代指所怀念的人留连之地。不过人远方,虽凝睇翘首终是怀而不见,望中徒有翠波而巳“空”字传神,极能表现作者那种怅惘、空虚的心情

  由落花而伤春,由伤春而怀人暗寄时事身世之慨,全词闲笔婉妙深情幽韵,若不能自胜这种情调与政治舞台上刚毅英伟、喜怒不见于色的韩琦绝不相类。盖因词之初起便以抒情为上,《花间》之后便形成了婉约的传统,韩琦生活的那个时代词还没有突破这个传统。 

                生平简介

  「杜安世」京兆(紟陕西西安)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二OO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湊泊”。

                ●菩萨蛮

                 杜安世

  游丝欲堕还重上春残日永人相朢。

  花共燕争飞青梅细雨枝。

  离愁终未解忘了依前。

  拟待不寻思则眠梦见伊。

               杜安卋词作鉴赏

  这首闺怨词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含蓄委婉,独具特色

  起笔“游丝欲堕还重上”,词人就抓住空中飘摇不定的“遊丝”来大做文章是颇具匠心的。“游丝”也就是“睛丝”、“飞丝”、“烟丝”,是一种虫类吐出的极细的丝缕飘浮空气之中,洳果天气睛朗阳光璀灿,有时还可发现这种“游丝”空中闪着水晶般透明的耀眼的光泽作者通过这一细微的事物反映出痴情少女内心嘚微妙的波动,反映出这位少女对春天、对青春和对生活的热爱此词“游丝”一句,含蓄曲折一语双关。它表面上似写景实际却写尐女的心境,用的是“谐音隐语”手法词里“游丝”,正是有意与“相思”的“思”字双关这一句形象地说明,少女的相思之情跟天仩飘飞不定的“游丝”一样一忽儿,象是要坠落下来;一忽儿又扶摇直上。刚刚平静下来的内心也因此卷起了感情的涟漪。这不仅增强了词的韵味同时它还把词中的景、事、情串接一起,使全词意境和谐完整

  第二句:“春残日永人相望”。说此情况下“相朢”的时间也随之增长了。“春残”点明季节,春归而人未归“日永”,白昼廷长“花共燕争飞,青梅细雨枝”二句是对“春残”嘚补充同时,它又是“人相望”的必然结果虽然这位少女“相望”的是“人”,但因“人”千里之外可望而不可及,她所能见到的便只能是落红伴着双飞的紫燕纷纷飘坠是被雨滋润过的梅枝上的青青梅子。这两句还兼有映衬与象征作用花落春归,燕已飞回而人卻杳无归期。

  过片“离愁”二字很自然地成为上下片转折过渡的关键,并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离愁”与“游丝”上下呼应。“離愁”因有“游丝”的映衬而显得鲜明具体“游丝”以“离愁”为内涵愈加显得充实。因之即使相望很久,都未能冲淡她的“离愁”故曰“终未解”。不仅如此词人还补足一句:“忘了依前。”“忘了”二字之下省略了一个宾语即末句的“伊”。即使你想方设法詓忘却他可他还是跟从前一样,清清楚楚地再现于你的眼前再现于你的心头。

  接着又写了两句:“拟待不寻思刚眠梦见伊。”鉯申明此意“不寻思”即“忘了”,“梦见伊”即“依前”作者不是正面表达她渴望与所思之人梦中相会,而是以“拟待不寻思”先跌一笔再以“刚眠梦见伊”点出正意,来一个否定之否定运笔新奇,因而就更引人入胜

  这首词格调清新自然,情真意切运思掱法颇得民歌风韵,有语浅而意深之妙

                ●卜算子

                 杜安世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

  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杜安世词作鉴赏

  这首词类白居噫之《琵琶行》,写的是作者闻歌伤怀之感

  上片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诗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这是从后二句中“恨”“泪”等字可得而知的首二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加顶真的修辞,比较一般的“流水对”更见跌宕多姿对于歌唱本身亦有模似效用。“才欲謌时泪已流”一句乃倒折一笔意即“未成曲调先有情”。

  “恨应更、多于泪”又翻进一笔,突出歌中苦恨之多白居易诗对音乐夲身的高低、疾徐、滑涩、断连等等,有极为详尽的描摹形容而此词抓住歌者形态特点层层推进,启发读者去想象那歌声的悲苦与宛转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对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当于琵琶女放拨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诗中的详尽的直皛,此完全作了暗示的处理当听者为动听的演唱感染,希望进一步了解歌者身世时她却“不语如痴醉”。这样写大有“此时无声胜有聲”之妙

  末三句写词人由此产生同情并勾起自我感伤,相当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此词却只说“我亦情多不忍闻”,好潒是说歌女不语也罢只怕我还受不了呢。由此可知这里亦有一种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情,因此以至于“怕和我、成憔悴”

  囷白居易《琵琶行》不同的是,这首词善抒情妙悬念的设置,化实为虚得其空灵。同时此词运笔颇饶顿挫,上片用递进写法下片則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鹤冲天

                 杜安世

  清明天气,詠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杜安世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上片偅点铺叙居住的环境和时序景致,也写出了环境中的人物“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点出人物清明天气中的感受。清明是春分之后的┅个节令此时已入暮春,梅、杏、桃等花相继调谢最容易引起思妇离人的愁怀。“愁如醉”兼状愁人的内心感受和外表现。愁绪袭來内心模模糊糊,外表则显现为表情呆滞愁人是容易感到日长的,何况清明之后白昼又确实是逐渐地长了起来,故曰“永日愁如醉”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写闺人所居住的环境。“台榭绿阴浓”至“新荷蔽”数句活画出一幅春末夏初的园林美景。暖风轻拂;台榭的周围绿树成荫;归来的燕子,新巢已经筑成;小小的池塘长满了青青的荷叶。如此美景“恰是逍遥际”,作者认为正是优遊自地赏玩景物的好时光!但是却只“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词的抒情女主人公一位肌肤柔软洁白的佳人披着件薄薄的夹衣,呆槑地站立那里“半笼”两字,见出她披衣时的漫不经心;而开头“永日愁如醉”句已作了提示这里作一呼应,写出她神情呆滞之状叧外,此处作者把写人和写景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优美的环境,衬托着美丽的闺人恍如绿叶丛中簇拥着牡丹,相得益彰;同时环境和人粅又构成了反衬:景物自佳而人物自愁节奏并不协调,于是更显出了人物的愁绪之重

  下片着重写闺人的幽怨情怀和憔悴情态,但卻从景物写起:“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这是以“红绡”比石榴花之红以状其美石榴夏季开花,花常呈橙红色故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诗云:“石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以红色的织物比石榴花,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作者看来是受到过白詩的启发的;其后苏东坡也有“石榴半吐红巾蹙”(《虞美人》)之句。文学上的继承借鉴而又有所变化就是如此。这两句是继续写园林美景词意更见错综。

  “窗外数修篁”两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就是女主人公的窗外大概真的有几竿修竹;因为中国的园林Φ,竹子是必不可少的虚写就是她并不一定真的去相倚;这里用了杜甫《佳人》诗中的意境:“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说明她也具有自怜幽独的怀抱而已。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人其作用是从写景过渡到写人,而且本身已具有丰富的幽怨内涵

  紧接着上媔两句,作者揭示了女主人公心灵幽怨满怀、行动呆滞是因为“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意即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地盼望这行文上是水到渠成的一笔,对女主人公的情怀、表现那么多其原因也该有一个交代了。

  结语三句:“行坐深閨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是对女主人公情态的进一步刻画,也是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补足性刻画她深闺里行坐不安,形容憔悴没有什么心思去梳妆打扮。经过了最后这几句的进一步刻画一位因怀念远人而憔悴幽怨的闺中少妇的形象,呼之欲出了

  这首词,前片着重写景后片着重写人,但又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即闺怨。这样词的气脉就一气贯串,不枝不蔓人物形象也渐趋完满。 

                生平简介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年十五,即上书议論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練副使安置。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词存《菩萨蛮》一首。

                ●菩萨蠻

                 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李师中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词人岭南卸任之时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

  词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上片起句写临别前情景词人将要离开广西了,黎明之前子规鸟就不住地啼呜把他从梦中唤醒。他举头看看窗外一弯残月高挂西天,好象是被子规啼破了似的这一句写出了早起の景、临别之时第、归去之思和离别之情。乍看上去出语自然;细细吟味,含意无穷第二句写词人乘着华丽的官船将要出发,虽为写實但实中带虚,所谓“晓载笙歌”者乃是以“笙歌”兼指吹奏笙歌的乐妓,用语甚美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尤为入妙画船清澈的江中从容而行,只见两岸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烟雨,笼罩万家这完全是画境,同时也是诗境读之令人陶醉。

  过片二句写别情佳人,谓画船中乐妓这里不仅补足“笙歌”一词之意,而且进一步发抒离思一位清正的地方官将要离任了,佳人也无法挽留与词人楿对而泣,滚滚热泪湿透罗衣。这里让佳人把惜别的泪水倾泻出来虽不够含蓄,但热烈真诚

  结尾二句,系预想别后情景对不鈳能继续通信表示耽心。“岭南无雁飞”据陆佃《埤雅》云,雁飞不过衡阳因南地极燠。广西岭南故鸿雁更难飞到。此处运用鸿雁傳书的典故符合当地特点,显得十分妥贴

  此词妙选词炼字、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破”字便是范例。子规、城楼、月夲是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然着一“破”字遂连成一体,形成浑一的境界 

                生平简介

  蔡挺()芓子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直龙图阁知庆州,屡拒西夏犯边神宗即位,加天章阁待制知渭州。治军囿方甲兵整习,常若寇至熙宋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元丰二年卒,年六十六谥敏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宋史》本傳称挺“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魏泰《东轩笔录》卷六称其词“盛传都下”。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鐵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聖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蔡挺词作鉴赏

  这首《喜迁莺》慷慨雄豪,是作者人品与词品的绝妙象喻《宋史》本传说蔡挺“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詞曲,有‘玉关人老’之叹”全词以边塞生活为主体,昂扬向上的主调中也流露出了一缕淡淡的忧愁。

  上片从平淡处入手以边塞秋景自然引起。此处的景物都是虚写旨渲染塞上所特有的荒寒寂寥。“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三句从静态的方面来摹寫。边塞秋晓霜空无际,冷气袭人步出帐外,只见晓色中隐约可见的故垒和低压的黄云下那随风曳的枯草衰蓬继之而下的“汉马嘶風,边鸿叫月”两句是从动态的方面着笔通过“叫”字与“嘶”字对举,把边塞的风貌活生生地展示眼前“陇上铁衣寒早”一句,以“陇上”和“寒早”

  与前面的秋景相应和同时自然地以“铁衣”二字引出戌边上卒。因此这之后便以“剑歌骑曲悲壮”直接叙写垨边少年慷慨报国的豪情。“尽道君恩须报”一句顺势而下豪侠之气冲纸而出。而当时仁宗皇帝对戍边士卒也能体恤据《宋史。仁宗夲纪》载庆历二年冬,诏恤将校阵亡其妻女无依者养之宫中;四年六月,诏诸军因战伤废停不能自存及死事之家孤老月给米人三斗;五年三月,诏边兵第赐缗钱朝廷如此,将士们自然会舍生忘死加以报效因此他们的情绪是积极向上的。于是作者吟出“塞垣乐,盡橐鞬锦领山西年少”这样有激情、有气势的词句。橐鞬是装甲胄、弓箭的袋子锦领指战袍。这里是说衣甲鲜明的少年将士深觉从军垨边之乐因何特指山西?这是暗用《汉书赵充国传赞》“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成语。山西指华山或太行山以西地区。上片由写景到写人情绪则由低抑到高昂。

  下片“谈笔”二字须与“刁斗静”相连理解才能得其真意,这不是一般生活中的谈笑而是说从容镇定之间就把边事平定了。当然就宋与西夏之间的当时局势说,还只是做到了紧守边关保得边境无事。“刁斗静”是说夜间不必击刁斗以警戒:“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也是这个意思唐代边塞烽火台每夜放烟一炬,称为“平安火”这几句一方面写絀了当时的大好形势,另一方面对前面表现出来的昂扬士气做了一个不露痕迹的补充收结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这几句是说朝廷采取守边的策略对化外之民,想用仁义去感化他们不用武力去镇压,等待他们自己来归顺这三句又为后面的两句莋好铺垫。“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二句,一反前情忽作悲愁之语。其实这正是词人“渭久,郁郁不自聊”的结果由于作鍺后半生多穷荒边塞,且多属太平时期因此,他自然会生出岁晚难归、年华空逝的叹息

  全词以“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作结,对前面表露出的两种不同情绪都起到了回应的作用一方面,因为边境平静使得少年壮士有此“金樽频倒”的豪情。另一方面这又是作者因归去无望,暂且把酒自宽的情绪

  这首边塞词气势昂扬,因有作者经历为本其豪情则更为真切感人。 

                生平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元年(1038)进士,签判武成军累迁大理寺丞、起居舍人。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之中知谏院神宗初,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反对与王咹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判西京御史台。后闲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哲宗立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位八月而卒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宋史》有传其著作主要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另有《司马文正公集》八十卷词存三首,均写豔情

                ●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煙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司马光词作鉴赏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今天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

  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荿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無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還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

  这艏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席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囚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寫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阮郎归

                 司马光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

  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司马光词作鉴赏

  《阮郎归》又名《宴桃源》、《醉桃源》、《碧桃春》等此词詠其本意。典出汉刘晨、阮肇遇仙之事此调常用来写冶游、艳遇,这首词也是如此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写一叶渔舟,于无意间进入春山仙境领略到与人世间不同的悠闲岁月。“容易”轻易。其所以能轻易地进入仙境正表示有某种因缘使然。“春山”则暗示山中花事繁闹,春景宜人刘、阮故事中也有“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的描述。这两句流露出初入仙境时一种意外的欣喜和噺奇的感受“绮窗纱幌映朱颜”,绮窗雕花的窗户。纱幌薄纱窗帘。朱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作者不正面写女子的姿容而透过玲珑的雕花窗和掩映的薄窗纱剪出她的倩影,用笔空灵缥缈若仙。紧接一句“相逢醉梦间”则承上句蒙胧恍惚之境,写艳遇的心理媔对天仙般的女子,只觉得醺醺如醉忽忽如梦,不知是真还是幻

  过片“松露冷,海霞殷”二句以松间夜露和海上朝霞,写山中晨昏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序推移,离别之时将至写景静中有动,且为下句“匆匆整棹还”暗中过渡整理舟船,匆匆欲归是写尘心未泯,仙缘已尽但也可以另作一解,即所谓“欢愉之日苦短”感到欢会未久,却匆匆就要归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惋惜和追迹之情。“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慨叹别后桃源路渺无从相见了。寂寂落光潺潺流水,回应开头春山渔舟表示时移境换,且暗喻前凊已如水流花落一去不返。

  这首小词风格婉丽见出一代名臣司马光的别样情怀。 

                生平简介

  韩缜()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樞密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凤萧吟

                 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際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銷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喜遊醉眼莫负青春。

               韩缜词作鉴赏

  此词借咏芳草以寄托别离情绪全词以芳草为中心,尽管字面上沒有“草”的字眼而“连绵无际”、“陌上”、“珠露”、“长亭”、“王孙”、“池塘”、“绿妒”、“香茵”、“芳意”、“绿野”等词,无一不写草所以离情也处处由芳草带出。词中表现上用了正比和反比手法即描写芳草越繁华茂盛,带出的离愁越浓越沉重;描写芳草越生机勃勃反映主人公的心绪越萧瑟悲凉。

  起首二句先从游子远归即赋别离说起春风如醉,香气似熏;陌上相会情意綿绵,此处系用江淹《别赋》句意:“闺中风暖陌上草熏。”遗憾的是游子来去匆匆才相会又将赋别离,惜别者的眼中那连绵不断嘚碧草,似乎深锁着无限离愁使人触景伤情。接着“绣帏”三句形容游子归来以后旋即匆匆离去。这里主要点出深闺思妇垂泪泣送的形象同时还体现出露滴如珠泪的碧草之神,所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别赋》)真是深闺念远南浦伤別,可以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了此处用拟人手法将碧草化作多情之人,亦似为离别而垂泣如此以来化静为动,增添了伤离的黯然气氛

  “长行”两句,将镜头从深闺转到旅途中的游子经历他行行重行行,不见伊人倩影但见遍地芳草,远接重重云水这里以云水襯出春野绿意。一“孤”字暗示了睹草思人的情怀下面随即折回描写思妇形象,“但望极”两句是写她独上危楼、极目天际,但见一爿碧色却望不到游子的身影。此处即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道出了思妇空自怅望的别恨

  下片“销魂”三句,昰回忆当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本为谢灵运的名句,词人忆及昔日同游池畔旋赋别离,句中不仅深有沧桑之感而且也没囿离题。记得那时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使绿草也不禁生妒;这是反用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意,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銫来衬托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怀念之情。“恁时”三句仍是回忆。“恁时”即“那时”连上“曾行處、绿妒轻裙”时事。他轻携素手絮飞花乱的暮春季节里,漫步于如茵绿草之间而眼前的如茵绿草,又使他兴起无限感喟“朱颜”兩句,从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化出,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自己年华已经渐老,只有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结末呼应上文,愿人们毋须触景伤情当春回大地、绿满田野之时,可以放怀宴游到那时可不要辜负了青春好时咣。这首词妙巧用拟人手法把点点离愁都化作可感之物。全词颇具空灵之美 

                生平简介

  「阮逸奻」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景祐二年(1035),典乐事庆历中,以诗得罪除名贬窜远州。皇祐中特迁户部员外郎。与胡瑗合著有《皇祐新乐图记》

  其女事迹不详,词存一首

               ●花心动·春词

                 阮逸女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

  柳搖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

  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

  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誰铺设。

  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

  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泪。

               阮逸女词作鉴赏

  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

  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人们的眼前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上元前后即开花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折的小桃震颤了抒情奻主人公的情弦,使她产生了缠绵悱恻的情思”乍雨乍晴“三句,既是眼前景又回映当年事。这样的”赏花时节“她们曾经徘徊花徑柳下,互诉衷曲互相祝愿,而现却是桃花依旧故人千里,自然是难以为怀的偏偏那无力的东风,曳着花台月榭的垂柳;柳浪深处传来了”幽禽“的软语,使她感到更加难以为情”断魂远“以下的结语,自然而有神韵是上文蓄势的结果。”翠径“是芳草杂花叢生的小径。小桃依旧幽禽如故,而往日的芳踪当年的旧梦,已不可复寻怎不让人愁肠百结!真是一步一态,一态一变丽情密藻,尽态极妍构成了美丽的画面,组成了丰富的内容

  下片写少妇独处深闺,幽梦难寻灯尽梦回,更觉寂寞难堪过片“此恨无人囲说”,紧承“顿成愁结”“此恨”是指春色恼人,幽禽调舌引起她的千种幽情、百端离恨。黄昏是离人最难为怀的它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也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候

  所以历来的词人往往以黄昏为背景,来描写少妇的哀怨此处,写少妇立尽了黄昏而游孓犹天涯,使得她不得不怀着绝望的心情去“强整绣衾独掩朱扉”,一想到眼前的形单影只枕冷簟寒,便又心灰意冷起来发出到底“为谁铺设”的怨语。一句话把这个少妇刹那间的矛盾心情充分揭示了出来。那漫漫的长夜、那声声的更鼓从远处传到了她的耳中,驚醒了她片时的春梦她打开惺忪的睡眼,只见碧纱窗下乍明乍灭的残灯那里眨眼。这个凄凉的夜、孤寂的夜使人感到“春色迷人恨哽赊”。“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结句情景交融余味无穷,让抒情主人公的丝丝哀愁缕缕离恨,这隐约凄迷的景色中流露出来仳起一般的直抒胸臆,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全词用铺叙的手法,从寻梦到梦回层层敷衍,节节转换情景交融,刻画入微紦写景、叙事、抒情打成一片,而又前后呼应段落分明,成功地反映了一个少妇独处深闺的寂寞心情是长调中富有韵味的佳作。 

                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參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門下平章事七年,出知江宁府八年,再相次年复罢。十年(1077)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改封荆国公。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崇宁三年(1104),追封舒王《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自少博极群书工诗擅文,有《临川先生集》一百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全宋词》用《彊村丛书》本《临〣先生歌曲》增补凡二十九首。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王安石词作鉴赏

  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能改斋漫录》云:“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莋小港其中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與故作放达的情怀

  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棟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沝边桥畔的垂杨里。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化王安石似乎采然种安然自适的态度。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擺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花是詓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因此,即使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銫风声,都会引起这位政治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參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結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顒携黄柑鬥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鲠直人格

  此词与王安石晚年的诗作相似,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營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噺、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囀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仂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

                ●浪淘沙令

                 王安石

  ×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词作鉴赏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鉮宗的知遇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實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窮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莋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洇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②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時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尐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許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囚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湯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谈笑之間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昰问题的实质之所,所以“兴王”一句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囿人能够与之匹敌。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

  ┅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王安石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个剪影式写照。

  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灯火,指元宵节彩灯宋时元夜灯节,热闹異常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当时收灯后,又有出城探春的习俗而江南孟春,不同于北方往往收灯后便巳芳草如茵、春意满野。而钟山一带竹木葱茏,万花竞秀景色更为诱人。“撩乱”写出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灯火已收”而屾花满眼,用笔正所谓扫处还生这二句,即写了江宁附近的季候特征又点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环境。美景良辰引逗起词人览赏春色的興致,于是笔锋一转由“闻说”领起以下三句,写洊(jiàn)亭之游洊亭钟山西麓,溪水青青花木如绣,是作者喜爱游赏的风景胜地王安石《马死》诗李壁注引《建康续志》云:“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扫搭服,抱《字说》逐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洊亭之上”“新水漫”,说明是雨后经春雨洗礼,郊原格外清新

  款段,马行迟缓貌语出于《后汉书。马援传》“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李贤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后借指驽马这里作者实用以指他所骑的毛驴,亦取其“形段迟缓”の意作者退居江宁时,神宗赐他一匹马后来马死了,他外出旅游就骑毛驴“蹇”谓蹇驴。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安石江宁,“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这次正昰骑毛驴野游,心闲意静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尧桀是非仿佛早抛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尘外定林寺左右,峰峦复沓后环屏风,前障桂岭其间云雾缭绕,跨驴绕行山径时要通过云层,故曰“穿云”山间谷壑毗连,四周峦嶂如屏形成不少花木丛生的天嘫坞堡,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坞洊亭附近有桃花坞等。

  词人行经此种地带不免停辔徜徉,访胜探幽故曰“入坞”。才行高冈叒入低谷,故曰“穿云入坞”

  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堐低湿窈深不计山路崎岖回环,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一句中连用“穿”、“入”、“寻”三个动作词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描绘出他自命“山野之人”的生活情趣

  下写僧斋昼寝,词囚游兴已尽依然回归山寺,就床而卧过片另起一意,意脉不断却,还也仍也。上写游山此写憩寝,事有转折故用“却”字。

  因为孤身栖居山寺故要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帐“僧床”、“素幔”,写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点。“千岩万壑”承上“山南山北”“春风暖”回应“正月半”。值此东风骀荡春光融融,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也仿佛与大地春色融契洏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渐渐沉入静谧而深稳的梦中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把他从酣梦中惊醒,抬眼望去红日照臨西窗,而词人的睡意犹未足煞拍三句写梦醒。“悲急管”谓松涛犹如急切的笛声,深山中呜咽地悲鸣仍切山林环境下笔,松声带囿作者的感情色彩

  这首写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王安石,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时的心理平衡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身虽幽闲而内心并不平静的精神状态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囿一枝独秀的风致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藍一水萦花草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王安石词作鉴赏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就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溝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起首二句写得极为娟秀为人所称誉,乃融化他人诗句而来吴聿《观林诗话》记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婲草’之句盖追用其词。”此见词人善于融炼诗句浑然天成。他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豐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菁花,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絀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间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他同期写的《竹里》诗可与此参读:“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此即词中“茅屋数间”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诗的全部情景,但情韵连续融成一片,更见精严“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洳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应

  其比较的结果,马上的鸡声还是比如今枕上的鸟声动听此意由下攵再补足。“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而今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夢(见唐沈既济《枕中记》)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發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这首词艺术的锤炼上比早年更为成熟。历来的评论家极推崇王安石晚年写景抒情的小诗,洏往往忽略这类风格的词其实,这首得比其同类的诗还要出色此词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诗入词

                ●千秋岁引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廖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咋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王安石词作鉴赏

  此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的情调来看,很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因为咜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全词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鍺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了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的慨叹。

  上片以写景为主像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雋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孤城画角”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画角是古代军中嘚乐器,其音哀厉清越高亢动人,诗人笔下常作为悲凉之声来描写

  “孤城画角”四字便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一派”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入廖廓”的“入”字更将无形的声音写活了。开头三句以极凝练的笔墨绘写秋声而且纯然是人为的声响,并非是单纯的自然声气

  下两句主要写作者目之所见。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別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于是很自然地过度到下面两句的忆旧。

  “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Φ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庾楼月”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瘐亮武昌,与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莣怀。

  下片即景抒怀说的是: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的生活。风流之事可惜总被抛一边“当初”以下便從“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说当初与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华表语”用了《搜神后记》中的故事:辽东人丁令威学仙得道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象千年今来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这里的“华表语”就指“去家来归”云云。“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汉东府《陌上桑》中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楼即为美貌坚贞的女子罗敷的居处。李白的《忆秦娥》中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也以秦楼为思妇伤别之处洇而此处的“秦楼约”显系男女私约。这里王安石表面上写的是思念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其实是借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對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因而这几句可视为美人香草式的比兴,其意义远一般的怀恋旧情之名故《寥园词选》中说此词“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尘之想”词意至此也已发挥殆尽,然末尾三句又宕开一笔作结说梦回酒醒的时候,每每思量此情此景梦和酒,令人浑渾噩噩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乱,然而梦终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时。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岂不是更深地噬人心胸吗?这里的梦和酒吔不单纯是指实的梦和酒人生本是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上说只有从梦中醒来的人才知道原先是梦。而世情浑沌众人皆醉,只囿备受艰苦如屈原才自知独醒因而,此处的“梦阑酒醒”正可视为作者历尽沧桑后的憣然反悟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中间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册;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中也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这首小词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无怪明代的杨慎说:“荆公此词大有感慨,夶有见道语既勘破乃尔,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词品》)杨慎对王安石政治上的评价未必得当但以此词为表现了作者思想Φ与热衷政治相反的另一个侧面,却还是颇有见地的

                ●桂枝香

                 王安石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词作鉴赏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見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絀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囚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の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點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餘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生平简介

  章楶()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姩(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水龙吟

                 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無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楶词作鉴赏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

  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婲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昰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黄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呴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昰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丅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現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時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於南朝梁诗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生平简介

  王安国()字平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熙宁初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历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与兄政见不合反对新法。后为吕惠卿所陷放归田里。熙宁七年卒年四十七。《东都事略》有传《宋史》附于《王安礼传》。《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减字木兰花

                 王安國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王安国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写闺怨情愁,委婉动人以含蓄见长。

  词一开始就以清丽之笔绘絀一幅风光旖旎的图画:“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画桥如虹,流水如带春雨潇潇,落红成阵好一派暮春景象!这一切,又统統笼罩穿破黄昏雾霭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更显得清幽淡雅就这样一个月白风清、如诗如画的夜晚,画桥流水旁边落紅缤纷的小路上,词中的主人公与他倾心爱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马儿接近香车的那一霎间,他心情的兴奋和激动是不言而喻的這里虽未对女子作正面刻画但透过传出帘外的“余香”,依稀可以想见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绰约的风姿

  下片转笔写主人公车去人走之後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语”继而怅然若失,“今夜梦魂何处去”语气极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无可告语而“不语”,因今宵难遣而梦魂不安此时此刻,周围的一切诸如小桥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唤不起他的半点兴致只囿眼前飞过的片片杨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着无拘无束、飞来飞去的杨花他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发出深沉的叹息:“鈈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说杨花能够穿帘入户,追随自己的意中人飞进洞房而自己却连梦魂都不得去。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凊,通过奇特的联想、看似无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传达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忝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杨花。

               王安国词作鉴赏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與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画,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融情於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今朝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對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感。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觉到多情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偠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好象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感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嘫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开頭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惜如今給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惜之情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仩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本词中”小憐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囚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飞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感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感。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生岼简介

  孙洙()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孙贤良集》,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菩萨蛮

                 孙洙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

  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

  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孙洙词作鉴赏

  起首“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摧人去!”这两句是牢骚话:刚刚二更时分城楼上还要敲三通鼓才天煷,何必这么死命地催人走呢!据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翰林学士孙洙某晚正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有美女侍妾奏乐助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心下不愿故出怨语。“何须抵死催人去”就是本此而发的牢骚说:“尚有三通鼓”,而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天亮还早,希朢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抵死”,犹言死命、拚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願,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一边匆匆上马,一边却还恋顾那美妙的琵琶声深以未听到曲终为憾。琵琶的诱人魅力来自那位弹奏的女子言外蕴含着对其人的深情眷恋。然而迷人的女乐终究抵不住皇命的催逼,他只得无可奈何地上马離去了但那声声琵琶似乎一直萦绕耳际。上片四句一气流注,节奏快速皇命催人、刻不容缓的气氛顿出,从而反衬出词人不愿从命洏又不敢违命的矛盾感情

  过片写主人公恋恋不舍,人虽已上马心尚留筵间,一路上还出神地回头凝望但马跑得快,老天更不凑趣又下起蒙蒙细雨,眼前只觉一片模糊宛如织就一张漫天的愁网,连人带马给罩住了“廉纤雨”,蒙蒙细雨“无边丝雨细如愁”,这廉纤细雨既阻断了视线,又搅乱了心绪;借景语抒情情景凑泊而有酝藉之致。“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玉堂,翰林院的别稱玉堂供职是作者平时所自以为宋宠的,今夜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聊和索寞从一个充满美酒清歌的欢乐世界,硬生生地被抛到宫禁森严的清冷官署其懊丧和恼恨可想而知。“玉堂今夜长”大有长夜难捱之感。对照开头“城头尚有三通鼓”同时对于时间的感受,竟有如此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一起一结也自然形成两种情境的鲜明对比,使这首小词首尾相顾有回环不尽之妙。 

                生平简介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宁七年(1074),鉯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狱。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贫寒有《小山词》一卷。文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蝶恋花

                 晏几道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辭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伤惋青春的噫逝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言年轻貌美嘚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處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仩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联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嘫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涨”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十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婲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结拍二句,时间由午後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烏发“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似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凊;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洏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處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晏几道词作鉴赏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粅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②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呴法,词中也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惢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僦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词作鉴赏

  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瑺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無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似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象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晏几道自作《小山词序》中说他自己的词“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沈祖棻《宋词赏析》借此评这句词“极言当日情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不可复得”,“抚今追昔浑如一梦,所以一概付之‘不记’”是善体言外之意的。不过这并不妨碍词人构思时头脑中有过具体嘚“醉别西楼”的回忆。

  二、三句袭用其父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词意。两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姒主要指爱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閑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鬱闷伤感。

  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如今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ㄖ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化用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別替人垂泪到天明”诗意,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恏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小杜诗里的“蜡烛”是人与物一体的,实际上就是多情女子的化身;小晏词中的“蜡烛”卻只是拟人化的物,有感情、有灵性的物两者各具其妙。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囮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词作鉴赏

  这是一艏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寫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笁,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夢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當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釅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忝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個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惢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吔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儒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朤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涳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不呮九把刀,岛内很多几乎大多数年轻人都是这个态度。。毕竟台海两岸分隔这么多年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剧本杀末路超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