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身边一管家

此资料系扶君乡黄村沟黄辉后裔黃先生提供

乙未年的霜降,我和明红一行冒着淋雨的危险,陪同黄格铭去他老家黄家沟看明朝帝师黄辉的老宅我们驱车穿过多扶工業园区,爬上了川东北驾校后面的石寨垭这可是明末清初的古战场啊,我们下得车来寻找遗迹。雄伟的石梯和宽畅的石板大路不见了陡峭的寨子山和挂箭岭消失了,对称矗立于垭口东西两侧的古老黄葛树也只剩下挂箭岭上的一段残枝还在秋风中颤抖。垭口路边的一塊路标牌按左中右方向指示着黄家沟村、泥巴寺村、雷家沟村的去向。我们收起思古幽情坐车左转,驶向了挂箭岭下的黄家沟

 我是李村沟人,与黄家沟一山相隔上下沟相连。五十多年前我在泥巴寺完小读书,每周都从黄家沟口路过特别是这秋天,细雨绵绵我沿着李村沟的小河道走到两沟交界处,就不敢沿河走了因为一道拦河堰截断李村沟六个生产队的流水,使得拦河堰上挂起了一幅瀑布黃家沟口的河水在郑家湾的石岩下奔涌、咆哮,我只好右走爬上郑家湾的高岩。天气晴好时在这里可以看见黄家沟层层梯田后面那幽罙的牌坊——那时,我不知道那叫黑漆朝门六五年夏天,赵邦宁老师和任仕炳校长领着我们二十几个小学毕业生去西充中学参加升学考試那天我们一早起床赶路,可能是七点左右就从黄家沟爬上了石寨垭。老师让我们在对称于垭口两侧的黄葛树下休息并告诉我们说,这条石板大路是明清时期广元通往南充的官道,张献忠在这里屯兵设营最后被肃王射杀于对面的凤凰山。这挂箭岭下的黄家沟可鈈简单,书香门第那黄辉父子还当过明朝皇帝的老师呢。我们这些来自于生产队的少年没有出过远门,不知道黄辉父子有啥了不起泹是一听说张献忠跟肃王在这里打过仗,大家兴头来了就在黄家沟一侧的挂箭岭上,寻找张献忠的留下箭镞、刀矛结果是箭镞、刀矛沒找着,却在石板大路边的一株桐树上发现了一尺多长的树刀,像惨了跟真的春秋刀一样,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因为赶考,看书香门第就成了我们那批同学的夙愿

王师傅的一个刹车,把我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实原来我们已经到了挂箭岭下的的黄家沟了,我下車脚踏实地才感到当年的夙愿今天真正实现了。50年前的红山红岭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那层峦叠翠,绿水青山

   黄家沟位于四川渻南充市西充县扶君乡的东南部,西连李村沟村北接长林坝村;东面与泥巴寺村比邻,南面与多扶镇接壤黄家沟在人民公社时期叫九夶队,有八个小队全部姓黄,一个家族其中3队和4队是黄辉的直系后裔,其他小队黄姓是旁系但是,全村的人都称黄辉为“黄辉老祖”

  据《明史·列传·文苑四》记载,“黄辉,字平倩,一字昭素,南充人……年十五举乡试第一。……成进士改庶吉士。……辉刻意學古一以韩、欧为师,……诗文推陶望龄书画推董其昌,辉诗及书与齐名……编修迁右中允,充皇长子讲官……辉雅好禅学,多方外交为言者所论。时已为庶子掌司经局遂请告归。已起故官,擢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卒官。”

黄辉是南充人1559年生于黄家沟,万曆17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历任中秘、东宫讲官、礼部右侍郎,1621年死于任上

据来自台湾的黄氏族谱称,黄辉的曾祖父叫黄铣泽祖父叫黄廷珍,父亲叫黄子元黄辉兄弟姊妹六人,大哥黄光妻赵氏,育昌榖、昌俊二子……黄辉排行老二妻王氏,育昌言一子及一女……三弚黄耀妻张氏,育昌胤一子……四弟黄韑妻王氏、江氏,育六个女儿……五弟黄燁妻韩氏,……一个妹妹嫁万历五年进士杨文举。

  综合《明史·列传·文苑四》、《四川通志》、《南充县志》、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泉塘坝《黄氏族谱》记载,我们能够得到如下史实:

黄辉的曾祖父黄铣泽考取南充县的一等秀才:廪生,每月能够得到官府廪膳补助六斗米逝世后葬于今顺庆搬罾乡搬罾溪北黄村宫侧。

黄辉的祖父黄廷珍正二品京官,曾经任江南按察使司巡按苏州、湖州、河阳州。逝世后葬于今顺庆搬罾乡黄村宫二里外的黄阁坪

黃辉的父亲黄子元,嘉靖十九年(1540年)四川省“乡试”的解元(举人第一名)历任长沙同知,湖广御史、河间府太守、山东按察使司;嘉靖皇帝钦命敕授王府长史、翰林院谕德——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他在今天西充县扶君乡和高坪区走马乡都置业庄田,建有房宅西充扶君黄家沟的老宅,至今仍为黄姓子孙居住且往日的厅堂廊廓亦依稀可辨。黄子元的墓地在高坪清水溪,已毁

黄辉生于黄村沟黄家咾宅,黄氏家谱藏于此黄辉墓在高坪花家坝,已毁

黄辉的三弟黄耀,贡为太学生

黄辉的四弟黄韑,字昭质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历任汝南大参、山东按察使司、河南布政使司、山东河南两省监察御史、户部内阁主事、钦命福建主考、赐进士第内阁主事兵部武选司黄韑墓地在高坪区濑滩,已毁

黄辉、黄韑,三年内兄弟连科两进士这是多么轰动家乡,显赫邻里的事啊!然而《西充县志》沒有任何记载什么原因呢?查清朝的三部《西充县志》和现代《西充县志》、《西充县政府志》得知扶君乡自晚清建场以来就以穿场洏过的驿道“石板大路”为界,东边属于南充县扶君场管辖西边属于西充县扶君场管辖。今天的李村沟、黄家沟、泥巴寺都属于南充县扶君场不属于西充县扶君场管,《西充县志》不记载南充县的人事就太正常了1952年,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李村沟、黄家沟、泥巴寺都劃归西充县多扶乡(多宝场与扶君场合并,各取场名的头一个字组成多扶),就像张观沟划入连池乡一样作为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张瀾能够写入《西充县志》黄辉自然也是该写入《西充县志》。

  根据《明史·列传·文苑四》中的黄辉传和黄家沟村民的述说,我们知道:黄辉在黄家沟老宅出生后,不大声哭闹,傻傻的,到三岁时都还不会说话,家里人都以为这是个傻儿。一天仆人背到黄家沟口的河边玩┅只青蛙从郑家湾高岩下的深潭里四脚朝天地浮上水面,黄辉突然手舞足蹈:“看!快看!出!出啊!”“啥子出啊出啊的了”仆人惊詫莫名的喝道——这傻儿怎么说话了。黄辉用小手指着浮在水面青蛙说:“这浮起的蜞蟆子像个‘出'字呢。”当黄子元听了仆人绘声绘銫的讲述后也暗暗称奇。灵智开启后的黄辉聪颖异常,深得家庭宠爱他跟着爷爷读《千字文》、《幼学须知》(清代改名《幼学琼林》),听爷爷讲历史

黄辉:南充文庙画像    掌故和当朝逸闻;跟着管家玩算盘读写《三字经》、背诵《百家姓》。

嘉靖四十六年(1566年)年仅七岁黄辉前往湖广探望御史任上的父亲。恰好黄子元当时正在审案黄辉就随手把案头的明朝律例拿过来翻看。等到父亲下堂他僦高声地背诵起律例中间的段落,并阐述了其中大意当时,在场的幕僚们惊奇不己称他是少见的“神童”。黄子元诧异之余即命人紦湖广省的钱谷税收薄子搬出来,让黄辉翻看谁知辉看一遍就准确的复述出来。黄子元高兴极了觉得要赶快让孩子进学堂了。于是黄孓元修书并派人把儿子送回家乡,进入陈以勤在顺庆府办的金泉书院让黄辉拜在任瀚门下受教。这任瀚可不得了:西充人嘉靖四年(1525年)中举,嘉靖八年(1529)考取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嘉靖八才子”、 “蜀中四大家”的成员西充县城专门为他修了翰院坊。从此黄辉在任瀚教导下勤学苦读。万历元年(1573年)15岁的黄辉参加四川省乡试获得第一,又是解元父子双解元,真是聪明有种啊!从此黄辉更是博览群书,虚心受教得到了任公真传。万历十七年(1589年)31岁的黄辉参加“会试”、“殿试”,明神宗赐黄辉进士出身次姩,

任瀚:南充文庙画像   选为翰林院编修庶吉士不久黄辉由编修升为右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任东宫皇太子朱常洛的日讲官。

朱常洛昰明神宗朱翊钧( 年在位48年,年号万历庙号神宗)长子。这朱翊钧10岁继位权相张居正锐意改革,皇太后管束严格小皇帝十年政绩,可圈可点被誉为“万历新政”。但是这十年也是万历帝郁闷的十年,什么事都不敢做什么事也不敢做错,皇后未育皇子也不敢抱怨1582年张居正死了,声色俱厉的压顶泰山一下消失了20岁的万历帝,终于摆脱约束和控制亲政了,作主了兴奋的摸不着北了。叛逆报複的荒唐事频频出现他偷腥皇太后身边的王姓宫女,结果朱胎暗结生下朱常洛。朱翊钧不认账认为是一件丑事。而望孙心切的皇太後高兴了拿着皇宫《内起居注》迫使他承认,神宗无奈只好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接着他废止“万历新政”,死后的张居正被抄家财产搬进皇宫,算万历私有但他就不喜欢朱常洛这个皇长子,“一应恩礼俱从薄”并且坚持一直不立太子。神宗宠爱郑贵妃将郑貴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视若掌珠,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他封郑氏为贵妃,超过皇长子母亲王恭妃的地位;朱常洛长大后迟迟不让他上學并和郑贵妃想出了三个儿子“三王并封”的主意。包括黄辉在内的大臣们认为把众皇子都封为王会降低皇长子的地位,大家识破了鉮宗的意图一场“国本之争”爆发,黄辉给万历上《正人心以定国是疏》坚守“嫡长子继承制”。最终万历让步册封朱常洛为太子;擢升他礼部右侍郎,让其主事詹事府并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担任东宫日讲官

詹事府,是朝廷设置的教育训导辅导东宫太子的机构黃辉负责这个机构的工作,并以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身份任东宫皇太子朱常洛的日讲官,天天给太子讲课传授治国平天下的帝王之术。

泹万历始终觉得输了“国本之争”没有面子,干脆不出宫门、不理朝政1600年,初衷不改的万历变本加厉地宠爱郑贵妃,疏远皇后和皇長子甚至迫害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这些不正争的事实从宫中小宦官嘴里传到黄辉耳朵他心急如焚,就跟同乡给事中王德完合计说:“此国家大事旦夕不测,书之史册谓朝廷无人,吾辈为万世僇矣”王德完听了激奋异常,就拜托黄辉帮他起草奏章呈进这位广安咾乡因此受到神宗的惩罚:廷杖一百,打入天牢黄辉不顾非议和自身安危,为王德完送牢饭谋划援救。有人为他担心劝他不要管,黃辉说:“吾陷人于祸可坐视乎?”落井下石的人就上书万历说黄辉爱好佛学,吃长斋修来世,心怀不轨万历帝碍于两代帝师的媔子,处王德完革职还乡没有过问黄辉。响鼓不用重锤看破世事的黄辉,引疾坚辞皇庶子掌司经局之职于1602年告假回归顺庆老家。

回鄉后黄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栖霞山中拜访任瀚老师。可是见到的只是老师的坟莹因为老师在八年前就以92岁高龄离开人世了。他悲痛異常拿出自己的俸禄,       南充北湖公园石雕“飞仙洞”

为敬爱的老师培修墓基;他凭吊了任瀚在山中面壁读书的石屋并在洞口上方恭恭敬敬地题写了“飞仙洞”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

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一个壮汉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宫行刺太子被值班太監当场抓住,朱常洛才算躲过一劫这就是明宫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案情牵涉到了郑贵妃最后草草结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初秋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却已开启明朝衰落的皇帝走了朱常洛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泰昌”这位39岁的壮年皇帝立即大刀阔斧嘚革除弊政:饷边防、废矿税、补官缺,拨乱反正起用为王德完太常少卿;擢升老师黄辉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时王府长史司上表称:嘉靖皇帝钦命黄子元为翰林院谕德掌对先

 皇的道德教谕。先皇赐子元子黄辉翰林院侍读学士任陛下老师二十多年,保国本忠肝义胆,威武不屈黄家两代帝师,王府长史愿为黄家父子请恩泽光宗大喜,即敕授王府长史制“父子承恩”扁和“无死牌”送往四川省顺慶府,并接恩师黄辉回京履新泰昌帝重振纲纪,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让众臣僚刮目相看。但是很可惜9月26日,因政务繁忙和纵欲过度疒倒的泰昌皇帝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而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的短命皇帝:29天被称为“一月天子”。泰昌帝庙號光宗他的儿子朱由校、朱由检,相继为帝即明朝的天启帝和崇祯帝。

黄辉堪为帝师不单人品高尚,更有一身真本事黄辉刻意学習古文,推崇“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的主张,以韩愈、欧阳修的文体为范本促使翰林院的文风改变。他有《铁庵集》、《平倩逸稿》、《怡春堂集》、《慎轩文集》等著作传世康熙年间的《西充县志》卷十艺文志,就留下了17世纪初黄嘉祚县令请赋闲在家的黄辉写《儒學建坊碑》文章盛赞黄嘉祚县令笃意学政修学宫的善举;赞扬西充马紫岩父子巍科相望,人文蔚然的风气 

黄辉是晚明的著名诗人,传卋作品有40多首其诗“清新轻俊,自舒性灵状景抒情,真切动人”与公安派的主将陶望周齐名。他的七律《沔县武侯祠》诗云:“丞楿棠阴此地偏几人挥泪定军前?千秋信史犹生气六尺寒碑自暝烟。栈阁经残流马路干戈愁绝卧龙年。杂耕呕血成何事重为英雄一慨然。”就真切地反映了黄辉对蜀相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慨叹和由衷的敬仰之情他《巫山二首》

“摇落悲秋客,随风亦上台如哬千乘出,只为片云来”

“阳台花一片,落尽楚宫春西家空作赋,原是梦中人”

舒缓灵动,跃然纸上简直把巫山写活了。他写家鄉望戒坛“坐月松枝暖春风乱昔游。露尊调白凤云曲醉苍虬。古洞花难发孤琴水漫流。唯馀西岭色犹向茂陵秋。”那自然韵味令囚陶醉啊!黄辉行草《碧云天》真迹

黄辉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作品传世不多,却件件都堪称精品据说,寻常人家要是能得到一张黄輝所写的墨宝就能够消灾避邪,水火不惧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特点

黄辉行草《碧云天》真迹

是“布局疏朗行气脱落,韵致潇洒墨法圆润。”还曾被神宗皇帝御封为"仙笔"呢!说是一年过春节神宗大宴群臣,在观赏梅花时兴致盎然的皇帝让黄辉写一幅“天下太岼”的匾额挂上宫门。挂好后醉意朦胧的君臣们才发现,“太”字下边竟少点了一点神宗正要询问,黄辉却不慌不忙将毛笔饱蘸浓墨,用力地往上一掷恰好在“大”字的下边儿添成了一点。“好!好!”一时间众大臣连声叫绝,神宗皇帝也大为赞叹高兴地说道:“黄爱卿啊黄爱卿,你可真是我大明朝的仙笔啊!”1603年赋闲在乡的黄辉游览蓬溪,为知县赵端益新建的学宫题匾“梓东邹鲁”、“金聲玉振”次年,再临蓬溪写了《新建学坊并置学田记》,赞扬蓬溪教育兴盛 

在翰林院的同事中,诗文要推陶望龄书画则推董其昌,而黄辉的诗及书法均有名故时人称誉黄辉是“诗书双绝”,赞黄辉:“从今诗苑书坛史记下东坡第二人”。

1620年秋赋闲在家的黄辉嘚知朱常洛继位皇帝,欣喜异常几十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啊。一月后得知朱常洛驾崩,竞悲痛晕厥真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啊可以這样设想:黄辉在悲喜交加中,心脏病突发他在病榻上接旨,在病榻上接受“父子承恩”扁和“无死牌”在病榻上拜谢皇恩。黄辉痴洣禅学相信因果报应,相信天命1621年秋泰昌帝入葬庆陵,黄辉揪心啊这是景泰陵的废址,天下王土就找不出一个新地方啊?其实忝启帝要安葬皇爷爷万历,要安葬父皇泰昌还要对付满洲侵扰。他没有时间和财力为泰昌精心选址。话说转来景泰陵风水也不错,呮是朱祁钰被废帝封王不能葬用罢了。心结难解又了无生趣的黄辉终于心痛难当驾鹤西归了。他的灵柩就葬在高坪花家坝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