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楼网上商城 信誉楼网上商城入住冀州了吗

当前位置: >
衡水作家李祝尧新作:信誉楼之魂--记信誉楼老董事长张洪瑞
中国网-中国视窗
| 发布时间 11:11:35
信誉楼之魂--记信誉楼老董事长张洪瑞
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位于河北省东部的渤海之滨。
信誉楼是黄骅市的一张名牌。这是一家以百货零售业为主的股份制商业集团。如今她在河北、山东17个县市建起了商厦,拥有20亿资产,22万平米的营业面积,2万多名员工。由默默无闻到声誉远播,在如林的商场中一枝独秀,她是诚信的象征,传递文明的楷模,商界的一面旗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
然而,人们对她的创始人、信誉楼的老董事长张洪瑞却知之甚少。他是地道的农民。杀过猪,挑过海河,在生产队当过会计和队长。如今他已68岁,中溜个儿,不胖不瘦,显得年轻,且很精神。头发虽已花白,那两道浓眉却黑如墨染。眉下那双大眼睛深邃明亮,透着睿智、坚毅和善良。他穿着简朴随意,普普通通,如果没人介绍,说啥我也猜不出他就是信誉楼的老总。然而就是他,在人们认为最奸诈的商界,继承发扬着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带领他的两万多名员工践行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河北省商务厅在日,做出《关于在全省商务系统开展向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学习的决定》,信誉楼的经验在河北大地渐渐传播开来。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黄骅县委、县政府立即抓紧落实。副县长夏相臣随沧州市代表团从南方考察回来,就在县城中心筹建新兴市场,鼓励农民进城经商。
这位当年的城关公社书记,首先想到的就是张洪瑞。知道他在楼西村二队当队长时,不仅粮棉年年丰收,工分值也比其它队高一大截子。他有头脑,没有私心,重德轻财,干商业肯定也能干好,就动员他来新兴市场开商场。不料张洪瑞一口回绝了:“耍奸赚钱的事我干不了!”原来他认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自己是个农民,对经商一窍不通,而且不会骗人,一说谎就脸红,怎么能经商呢。
乡邻贾玉忠是个老商人,听说张洪瑞回绝了夏县长的好意,找到他说:“有些小商小贩是靠耍奸赚钱,但大商不奸。”
这话触动了张洪瑞的心。既然大商不奸,自己何不以德从商,改变一下人们对从商者的印象?经过认真考虑,他接受了夏县长的建议,贷款几十万元,组织十几位农民,于1984年6月,创建了一个营业面积280平米的小商场,还特意给商场起了个“信誉楼”的名字,打出了“诚信”经商、“信誉”为本的旗号。
信誉楼开业不久,国营的人民商场、合资的京华商场、集体的供销商场,相继在信誉楼周围开业了,他们的气势都比信誉楼大。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张洪瑞并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决心以德从商,用真诚站稳脚跟。
当时他们进了一台电机,因是积压产品,进价很低。当他得知这台电机以超过规定的价格卖给了一家砖厂,尽管这台电机的售价大大低于当地的市价,依然责令将多加的钱退给了砖厂。
为了接受这个教训,真正体现“以诚待人,以誉取信”的经营方针,他们明确规定:凡在信誉楼买的商品,“自行车试骑三天,洗衣机试用七天,电视机试看半月,收音机、录音机试听五天,各种日用品可以当面试用。如属于质量问题,都可以凭发票退换”。为让顾客监督,他还把这“五试一退”的规定,在市电视台公布。到1986年,他们又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信誉卡”。上面写着购货日期、品名、货号、价格、售货员及联系电话,并详细注明了退换货的范围、条件和时间。顾客凭这张信誉卡,凡是在信誉楼购买的商品,统统包退、包换、包修。
这是何等的真诚和勇气啊!
张洪瑞有这样的勇气,是他们的经营环境优越吗?是政策对他们优惠吗?回答是否定的,事实恰恰相反。
当时“左”的思想流毒还很大,各级领导因怕犯错误,对个体户敬而远之,不敢支持;国营企业“按计划供应”,私营企业则“限制供应”。
银行对他们也另眼看待,贷款难上加难。
工商部门则处处卡他们,总想从他们身上揩油。信誉楼一年交的工商管理费,相当于整个海园市场所有个体户上交管理费的总和。
那时顾客只信任国营、集体企业,而瞧不起他这个体户。他们所面对的是冷脸、白眼、挖苦和刁难……
尽管这样,张洪瑞初衷不变,依然坚持着他的“五试一退”和“六不”政策,即不搞紧俏商品,不搞代销,不搞集团供应,不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不打折扣,不靠耍手段赚钱。
有人认为,信誉楼这样牛气,是经营有方,赚到大钱了?也不是。
经商是一门学问。跟他一起创业的都是农村来的土包子,文化不高,对经商一窍不通。一次,他们去采购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顶针。人家问:“给你们发100个怎么样?”业务员点头说行。货到之后才发现,这“100个”是100件。每件100个,共一万个;去南方采购棕丝,当时没货,就把空白“供销合同”留在了那里,让他们有货后代为办理,结果给发来了两车皮质次价高的甘蔗;与福建晋江某厂签订了一份7万元的桔子罐头供货合同,业务员草验货之后便付了款,货运回来却发现这批罐头根本不合格……这样的学费他们付出不少,造成了库存严重积压。当时,有的员工把这些失误作为笑谈。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他们再也笑不出来了。
一次去天津进三合板,给对方汇去15万元,再找那供应商就不见人影了。这对刚刚创业的信誉楼来说,简直是毀灭性的打击,员工们都担心信誉楼会垮台,张洪瑞也一夜未眠。但他对责任人没有一句责备和抱怨。坦然地说:“没事,就当花钱买教训了。”
张洪瑞能容下这么大的事,可见他的心胸是多么宽、肚量多么大了!
面对这一次次的亏损,张洪瑞并没有想法把损失的钱尽快赚回来,他依然坚持着“五试一退”,以然对顾客那么真诚。
那时布料柜组购进了一批售价40元一米的布料,销售情况一般。柜组主任找到老总说:“人们的心理是买贵不买贱,以为越贵质量越好。这种布在其它商家都卖60元一米,卖得很火。”建议把价格提上去。张洪瑞说:“40元一米卖得不好,我们可以降价处理。60元价位的好卖,我们就应该去进真正值60元一米的新布料。我们绝不干糊弄顾客的事。”他发现某个柜组的一些商品加价率超过了公司规定,马上让他们降下来。柜组主任不服气,“我们加价虽然超过了公司的规定,但在整个黄骅市场上仍是最低的,人们都抢着来咱这里买,赚这钱有什么不合理呀?”过了两天,张洪瑞发现他们没把价格降下来,立即命令各商品部、各柜组,让他们自己检查商品的加价率,“有超过公司规定的,立即降下来。一星期内降不下来的,商品部经理、柜组主任就地免职!”
信誉楼一直坚持合理加价、明码实价、追求合理利润。第二年,张洪瑞在商场打出了一条广告:“先到我楼看价,再去他处花钱!”见这广告,员工们以为老总真的“傻”了,纷纷找经理表达自己的担心:“顾客如果都跑到别的商场去怎么办?”张洪瑞自信地说:“顾客没有那么傻。我们的价格是最低的,难道他们还会舍贱买贵吗?”
员工又说:“董事长,现在没有像你这么真诚的人了!”
张洪瑞说:“现在诚信是稀有资源,谁拥有它谁就会成功。随着人们对诚信认识的不断加深,诚信将会越来越普遍。到那时,诚信将如同水和空气一样,虽然不再稀缺了,但任何生命离开它都会无法生存。”
为了进价便宜,业务员不辞辛苦地找到生产厂。买进一批西服,回来定价高了,张洪瑞立马就火了。他含着眼泪训斥柜组主任:“你这是砸我们信誉楼的牌子!”其实,这批西服的价格是随行就市定的,只是超出了公司的规定。但他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家也不该赚昧心钱。不仅责令马上把定高的价格降下来,而且在电视台做了致歉广告,请购买这批西服的顾客前来领取多收的货款。
张洪瑞就是这样实在、真诚!在一些人看来,简直有点傻了。
俗话说,傻人有傻福。信誉楼的真诚,换来了顾客的信誉,经营形势越来越好。自公布“五试一退”规定后,虽然有来退货的,也有故意把穿了一个月的鞋拿来换新的;还有的买回家的布料,发现尺寸短了,或对颜色、质地又不满意了,拿回来退换的。主管对此为难了,鞋已穿旧了,布料已经扯下来了,还怎么卖呀,这不明摆着赔钱吗?张洪瑞耐心解释说:“买了东西故意退是极个别的。买了块布觉着不合适,你不给她退,顾客损失的就是整块布料。对我们来说,降价处理是会受些损失,但比顾客的损失小得多了。我们真能给她退换,顾客才会相信我们。我们要感谢顾客给了我们表现真诚的机会。这样才能让顾客放心地在我们这里购物,没有后顾之忧。”
张洪瑞看问题的角度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事实证明,无理由退换货物的制度,大大促进了信誉楼经营额的提高。
1988年,在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扬的时候,信誉楼也没有跟风,依然坚持合理定价,使其形象在顾客心目中得到极大提升,信誉楼逐渐成为当地市场上的“信誉象征、服务样板、价格标尺、购物向导”,为稳定市场秩序起到了领袖的作用。
在1990年10月的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张洪瑞自豪地宣布:“我们信誉楼成功了!”
在普通人眼里,经商的成败就是赚没赚到钱,钱赚得越多,就越成功。然而,信誉楼开业六年来,账面上并没有赚到钱,怎么能说成功呢?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这话引起了不少员工的不解和社会的讥笑。
张洪瑞兴致勃勃地说:“尽管我们账面上没赚到钱,但我们赚取了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信誉。我之所以宣布信誉楼成功,根据有三条:第一,我们创下了一块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确实讲诚信的牌子;第二,造就了一批基本熟悉经营管理的干部职工队伍;第三,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了这三条,今后盈利还成问题吗?”
张洪瑞看重的确实不是金钱,而是在顾客中的信誉!这在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商界,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
仁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即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帮人一把。
张洪瑞就是这样做的,“切实为他人着想”是他做人的标准。信誉楼是百货零售单位,天天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顾客。为他人着想,首先就要为顾客着想。
一线的员工,他们和其它商场一样,开始也叫售货员。顾名思义,“售货员”的职责就是卖货收钱。评价售货员优劣的标准,就是一个“钱”字。张洪瑞觉得,这样的称呼和职责定位,会引导员工追求利润,甚至欺骗顾客。这不是他的追求。他认为,信誉楼的员工不只是卖货赚钱,还要帮助顾客买到适合的商品。因此,他把“售货员”改为“导购员”。这不仅是称谓的改变,而是立场、观念、职责的改变:把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售货”,改为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导购”;从“以赚钱为目的”的观念,改为“以服务为目的”;从“卖货赚钱”的职责,改为“当好顾客的参谋”。做到这些,导购员就要把顾客当成自己的亲戚朋友,尊重顾客的意愿,接待要主动热情,帮他们出谋划策,给他们推荐最合适、最划算、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顾客的生活要求。
现在绝大多数营销单位都在实行效益工资,即以营业额的“量”提取工资。张洪瑞认为,这种计酬办法看来最省事,也貌似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但弊端太多,容易把员工引向售货只为赚钱的歧路,在顾客中失信;还会在员工中造成恶性竞争,影响团队团结。因而,信誉楼的导购员、主管和经理的收入,都不与销售的“量”挂钩。决定工资高低的因素,是根据接待顾客的热情、对商品的熟知程度,引导帮助顾客按需求购物的能力,以及能否团结同事、做好柜组事务等方面决定的。
许多营销单位把顾客尊为“上帝”。张洪瑞却认为,“上帝”是虚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空洞而不现实,根本没法做到。因此,张洪瑞把“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改为“视客为友”,接待顾客就像接待自己的亲戚朋友,一下子就把感情拉近了。不仅主动热情,而且不会有丁点的欺骗。
张洪瑞事事想到顾客。一次,他买了一件夹克衫,敞着怀穿在身上,一走路手就跟拉锁碰,觉得挺疼。仔细一看,原来是夹克衫的拉锁头儿太长了,手一摆动就碰。他就要柜组向厂家反馈一下,让他们把拉锁做短一些。有的员工对此不以为然,“这并不影响商品质量,也不会影响咱们公司的利益和形象。”张洪瑞认真地告诉主管们:“顾客从我们这里买走的商品,一定要用着舒服。我们要像顾客那样挑剔商品,发现问题就改进。进货时,一定要想到顾客穿用是不是舒服。”他见某鞋垫除臭效果好,就反馈给有关柜组,推荐给顾客;他发现纸扇的紧固轴容易松脱,就让柜组想办法解决。他还发动全体员工为公司所经营的商品“挑”毛病,从而帮助公司提升商品的质量。这些看着都是小事,足以看到顾客在张洪瑞心目的位置。
他的言行教育影响着员工,渐渐树立了“视客为友”的思想。
一天,青县工艺品部导购员冯鑫鑫接待了一对母女,他俩是来给未出生的孩子买手镯和童锁的。经过沟通,得知女儿已怀孕七个月,冯鑫鑫就没有急于给他俩推荐商品,而是帮她们分析:“您现在怀孕才七个月,到孩子过百日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再说您也不确定是男孩女孩,孩子的银饰有带字样的,有带花型的,到时候根据孩子的性别再选多好!再说,我们每次出差都有新的款式引进,到时候选个新款式,岂不更好吗?”母女俩接受了导购员的建议,道过谢满意地走了。
一位女顾客来到莱芜店日化部,说她皮肤过敏,总买不到一款合适的化妆品。导购员王斐先安慰她不必担心,然后根据顾客的肌肤特点,帮她搭配了一套百雀羚保湿商品,并给她在面部试了妆。顾客觉得不错就买了。临走时,导购员给了她两个小赠品,告诉她,回家后先用小赠品,如果不过敏,再用买的商品。
过了一周,这位顾客又来了,满脸喜悦找到王斐说:“我的皮肤没过敏,也不再干了。”导购员又帮顾客选了一款性价比高的防晒品,并详细讲解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位顾客又来了,说她的皮肤越来越好了。她从顾客的喜悦中看到了信任,也感受到了自己责任。
一位男顾客来桓台店综合部,要买5盒锋速3的刀片,共20个。导购员穆秀珍疑惑地问他:“是自己用,还是给别人带?”顾客说:“自己用。我胡子太多太硬,用得快。”她仔细观察了一下顾客,的确如此。但她觉得,一盒有4个刀片,五盒就是20片。他的胡子再多再硬,也不至于一次买这么多刀片啊。于是,她问顾客平时怎么剃须?顾客说:“用水洗把脸就刮。”穆秀珍笑着问:“那样刮是不是觉着不舒服?”顾客笑了笑说:“有时候脸上觉得火辣辣的。”于是给他推荐了剃须泡沫。并告诉他,在剃须之前,将泡沫均匀地涂抹在胡子上,再用剃须刀刮。这样不仅顺滑干净、能减轻脸部的不适感,还会增加刀片的寿命。如不用剃须泡沫,洗脸时用洁面乳或香皂打出泡沫来,再剃须也行。顾客听了很满意,只选了一盒刀片和一瓶剃须泡沫,高高兴兴地走了。
一位顾客来信誉楼找到电器部说:“我家的热水器坏了,洗澡水忽冷忽热的。”他挑选了一台新的,交了钱就回家了。下午,导购员刘振良提着热水器去她家安装,先检查了她那台旧热水器的毛病,原来是电池没电了,就帮他换了电池,然后打开试了试水温,一切正常了。就让她把新买的那台热水器退了。顾客高兴地说:“小伙子,你们真是为顾客着想,服务太周到了。”
将心比心。信誉楼导购员的真诚,感化并教育着顾客;顾客也真心实意地为信誉楼着想。
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急匆匆地来到泊头店收银台说:“服务员,昨天的钱不对。”收银员王树慧听了一愣,肯定是昨天少找给她钱了。不料女顾客满脸羞愧地说:“昨天我和孩子到这里买东西,回到家才发现,不知道啥时候孩子把一袋糖放到口袋里了。我怕你们对不起账,一大早就赶紧坐车回来把钱交了。”一席话让收银员很感动。
有母女俩来买衣服,在女儿试的时候,母亲掏出一个标牌递给导购员说:“今天我来不是买衣服,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我闺女前些天去上海买回来一件名牌衣服,穿上才知道这是假的。我不知道咱们信誉楼经营不经营这个牌子的衣服。如果经营的话,你们在进货时捎着这个假牌子,到时候比一比,别上当,损坏了咱们信誉楼的名声。”
……像这样的小故事,在信誉楼枚不胜举。当你走进信誉楼的时候,处处会感受到真诚热情的服务,受着这样那样的感动,在温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为员工着想
在信誉楼及其分店采访,我碰上员工总要问:“你在这里工作感觉怎么样?”他们都会满脸堆笑地告诉我:“我们在这里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家长放心。”
有的把信誉楼比喻成一座大学校,在这里不仅能学会经商的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做人。臭毛病改了,坏脾气变了,学会了为人处事,有理想有奔头了,原来的恩怨消除了,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夫妻间恩爱了,家庭更加和睦了。他们在这里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你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信誉楼?”
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的老董事长处处为我们着想。”
“切实为他人着想”,是张洪瑞做人的标准,也是信誉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他们不仅切实维护着消费者的利益,还“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
张洪瑞常说:“我干信誉楼,并不是想赚多少钱,就是为大家搭起一座舞台,让大家来唱戏,希望都能唱得大红大紫。我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是为你们鼓掌的。”
他深深懂得,当一个人选择了一份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跟这个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单位的领导在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员工的命运。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冠冕堂皇地把员工称作主人。其实他们的目的只是像主人一样更多地为他们付出,当作积累财富的工具,并没有把员工当主人看,更不可能跟主人一样分享创造的劳动成果。
张洪瑞把员工真正当作主人,是从教育上抓起的。他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而信奉荀子的“人性本恶”的观点。所以,抓住教育一直不放,坚持把信誉楼办成一个教学型的企业。
开业之初,他见县文化馆的二楼闲着,就租来做临时教室,对员工进行不定期培训。1989年黄骅县改市后,积累了一点资金,他没有急于扩大企业规模,而是建了一座像样的职工业校,专门聘请了老师,从而改善了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的条件。除了学习一些业务知识之外,重点培训员工的诚信、感恩、宽容、用心、谦和、严谨、明智、执著、爱心、文明等十大品格。教材结合员工实践中的先进事迹,加以弘扬,把他们引向文明、纯洁、高尚的境界,为胜任繁重的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制度,分店开业前,先用一年时间培训骨干,续招的员工,最少也要培训一个月才能上岗。
在坚持培训的同时,他们还坚持创办了内部刊物《信誉楼人》。内容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稿子由员工写,刊物有专人编,每月出版一期,至今从未间断。让员工在阅读中理解企业的理念,规范自己的行为。2000年,张洪瑞又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了占地15亩大的信誉楼商业培训中心,中心教室可容千人听课。后来陆续建起的16家分店,都是在商厦建设的过程中,同步建起培训中心,并配备专职培训老师。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员工养成学习的习惯,对参加业校学习的给予补贴,上台演讲也发奖金。而对有条件参加学习、总借故不参加的,则给予处罚,甚至劝退。开始,他们曾一次劝退20多名消极对待培训的员工,占当时信誉楼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张洪瑞明确要求主管和经理们做好教练,把提高部下素质作为领导的一项责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要他把位子让出来。他要求主管们“将80%的命令变成培训,将60%的精力用于检查”;要他们“把权力放下去,把责任留下来”;“主管要做木匠,不要做医生”;“要当好教练,不要当运动员”……这些话,如今已成了信誉楼主管们的常用语,并以此来指导工作。
张洪瑞之所以强调主管“要做木匠,不要做医生”,是因“木匠眼里没废料,即便一根小木条,也可以用来做楔子。而在医生眼里,却没有完全健康的人,是个人就会大小有点儿病。”意在让主管们多看员工们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他要求主管们,“把工作交给下属去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自己能力的提升。领导的着眼点,不要只放在工作的效果上,而要放在提升员工能力的过程中。只要这个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会成功的。”
张洪瑞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用某某行吗?”他总是笑着说:“不管他现在行不行,多鼓励多表扬,迟早会行。”信誉楼因为树立了这样的用人观念,原来那些看着“不行”的人,在领导鼓励、表扬、大胆起用之下,成了信誉楼的人才,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允许试错,这是张洪瑞用人的又一条原则。他常说:“不允许下属犯错,就等于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允许试错,则会使员工在工作中放开手脚,得到更快的成长。”
1994年,在一次经理会上,张洪瑞针对柜组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告诉经理们“两个没有错”:一是开辟新的进货渠道,引进新的品种没有错;二是处理库存商品,卖贱了也没有错。”对员工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不要采用经济处罚的方式,要采用欣赏、赞美的办法,提高员工的自信和对工作的热爱;用培训的办法,让员工掌握工作技能。如果某个员工真的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可以建议他离开,去找一份适合他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鼓励业务人员大胆引进新商品。有的员工怕引进不成功会造成损失而胆怯。他就引导大家思考:引进十种新商品,有多少种适销对路了才算成功呢?大家回答不一。张洪瑞说:“引进十种新商品,有三种适销对路就算成功了。因为那七种不适销对路的,我们只会进一次货,而这三种适销对路的,我们会反复引进,完全可以把那次的损失抵销掉,并产生利润。”因此,他要求做领导的做到“两个不批评”,即无论新老员工接手一项新的工作,出现了失误不要批评;不是故意出的错不要批评。比如,接待顾客时导购员少收了钱,柜台上的商品被人偷了,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发现失误后,只要及时上报,就不要导购员承担责任,主管也不要对他进行批评,而是要给予安慰。不让失误者过于自责,要引导他总结教训,提高避免失误的能力。没有了对失误的处罚,员工们就会以放松的心态创新,失误率反而更低。
现任总裁罗茂莲,2000年被任命为黄骅商厦副总经理、主持日常工作时,才26岁。曾经有人问张洪瑞:“你要觉得罗经理用错了人怎么办?”张洪瑞说:“我看到问题就提醒她,如果她认为这个人依然可用,我就会让她去试。”
山东省桓台分店导购员成芸,原在一个工厂当学徒。因不懂操作,曾因犯过一次错,被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还扣了她一周的工资。她来信誉楼上班,有一次因疏忽付错了货,给公司造成了损失。经理和柜组主任都没有埋怨她,反而安慰她放下包袱,吸取教训。如今她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四星级导购员。她也学会了宽容,爸妈说她变得孝顺了,老公孩子说她变得温柔贤惠了,不再对他们河东狮吼了。
为下属喝彩、鼓掌,是张洪瑞造就下属成功的又一法宝。他经常对主管们说:“人都有做重要人物的欲望。主管有,下属也有。你们切记不要在下属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不要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是个强者。要学会欣赏下属,把锻炼成长的机会让给下属,帮助他们提高能力,让他们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自己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好观众,真诚地为下属喝彩、鼓掌。”
1997年,信誉楼建了新商厦,营业面积由280平方米扩大到近万平方米,不仅要招许多员工,还要把新增的70多名柜组主任配齐,这些干部都要从员工中挑选。他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当时的人力资源部部长曹慧荣。曹慧荣找董事长商量,张洪瑞说:“这是你的责任,我不管。”曹慧荣压力很大,问他:“你为什么敢把这么大的权力给我?”他说:“我看准了你,对你放心,你就大胆干吧。”
张洪瑞不仅下放人权,财权也下放。从创业至今,信誉楼已拥有22亿元资产,投资也达十个亿,张洪瑞竟没有在任何一笔款项上签过字。
一个公司的老总,把人权、财权全部下放,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难道你就不怕出问题?张洪瑞说:“如果我对下属不放心,怕下属做不好而不敢放权,下属就得不到锻炼,就不可能成长起来,自己也就永远不会放心了。”
张洪瑞的思维在许多事上与众不同。信誉楼的员工上班只签到不打卡,允许迟到早退,但不能说谎。说谎的员工会受处分,甚至劝退。他强调“不让学雷锋的人吃亏”,并让员工学会宽容自己,不要委屈自己。
为员工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张洪瑞极力弘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观念,不要把人事关系搞得那么复杂,越简单越好。因此,他带头倡导新风,树立正气。他母亲过世后,有的员工送礼了。事情办完后,他按着送礼单子逐个退了回去。女儿张迎春结婚,事前不让女儿声张。尽管是旅行结婚,有的同事知道后还是送了礼。她让女儿把收的礼物全部退了回去。大儿子张勇、二儿子张建港都是旅行结婚,概不收礼。
为了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公司明文规定:招待客人,一般四一汤;超过四个人,平均每人一个人菜,上多了,陪客的挨批评。敬酒不劝酒,绝不允许酗酒,让客人喝好,但不能让客人喝醉。杜绝公司员工互相请吃请喝,不允许下级请上级;上下级出差用餐可以AA制;平时上下级聚餐时,也可采用AA制,但不允频率过高,不给员工负担,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直至除名。为了抵制社会上的人情风,1991年公司就明文规定:公司员工婚丧嫁娶、生孩子、贺满月、父母庆寿、子女升学,员工升职等,一律不准请客送礼随份子,后来又发展到春节不允许打电话拜年。对此,许多员工觉着没人情味,也行不通。他说:“这样既能减轻员工的经济负担,又能减轻员工精神负担。如果在这些事上讲人情,请客送礼,就会人为地把关系搞得很复杂,猜想请谁没有请谁呀,谁送多了谁送的少了,谁跟谁近了谁跟谁远了。为了把人事关系搞简单,他甚至规定春节不允许员工电话拜年。人们不理解,不上门拜年了,难道打个电话,“祝你春节快乐”也不行吗?他说:“我们之所以春节放假,就是让员工全身心地跟家人团聚,共享亲情,享受快乐。我们平时天天在一起工作,还花钱打电话拜什么年呀!咱们公司两万多人,如果大家都给我打电话拜年,我不累死才怪呢。社会上的事我管不了,在咱们公司,我就是要营造这样一个简单纯洁的小气候!”
好一个“简单纯洁的小气候”!如果我们每一个单位都像信誉楼这样打造这样的小气候,社会的歪风邪气岂能煞不住呢?
不让供应商吃亏
人们都说张洪瑞是个仁者,凡事都为别人着想,确实如此。
在商界,零售商与供应商几乎是对立的,两者的利益似乎无法调和。如今是买方市场,零售商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于是,供货价格被一压再压,供应商的货款经常被拖欠,零售商甚至以各种费用的名义,对供应商进行盘剥,使之苦不堪言。
张洪瑞早就看出这一问题,在信誉楼早期制定的《经营宗旨与信条》中,他就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我们永远不当大爷!”他一再向业务员讲解“我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我利相当,则客可久存,我可久利”的道理,并要他们把这段话印在名片的背面上,时时提醒自己,也让供应商监督。他们明文规定:不拖欠供应商货款,不向供应商转嫁风险,不接受供应商的回扣,不接受供应商吃请等,从而使信誉楼成了供应商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早在2002年春天,信誉楼曾组织过一次供应商座谈会,张洪瑞向他们征求意见。有的问他:“你们专门设立了一个督查办,是不是为了得到最低的进货价?”
张洪瑞笑着摇了摇头,说:“我们设立督查办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干部。有的供应商为了拉住客户,往往会提供低到不合理的价格。我们不能让你们无利可图,更不要求业务员按最低的价格进货。那样就没有人愿意跟我们打交道了。我们调查市场价格,是为了保证进价合理。如果你们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向我反映,千万不要在跟信誉楼打交道中吃亏。”
他还一再向业务员讲明:凡是应该我们承担的损失,绝不能转嫁给供应商。如果不是商品质量问题而给顾客退换的商品,不允许退给供应商;因自己存放保管不当而造成商品缺损的,不能让供应商承担损失;在经营中本应我们开支的,不能让供应商掏钱,等等。他们还规定,在商厦布局调整、物业设施(设备)添置、改造时,“不允许私自向供应商索要货柜等物品,也不允许私自向供应商索要相关费用。如未经批准擅自操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所发生费用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尽管规定如此严格,有些柜组主任怕自己受损失,往往会偷偷地把一些损失往供应商那儿转。为此,信誉楼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重点抓这项工作。凡是给供应商退换的货物,一律登记在册,并注明退换原因。然后,由商品部经理审查、签字。发现不该退回的,一律制止。
一次,某供应商给信誉楼晋州店电子部经理叶松涛返回了1500元,说是前几个月一批货滞销,只能降价处理。柜组主任几经力争,供应商答应补给他们1500元钱。叶经理知道这事后,首先对柜组主任积极解决滞销品的态度作了肯定,但对他这种做法予以否定。他说:“货进多了,是咱们预计有误。为了解决滞销问题,我们应该在陈列、推荐方面多下功夫,而不是把我们经营的损失转给供应商,让人家吃亏。”一席话让柜组主任恍然大悟。为了挽回不良影响,他和叶经理一起去拜访了这家供应商,把补给的1500元退给他们。供应商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会主动承担滞销的损失。几经说明,他们才收下了这笔款。
有一年冬天,气温比常年偏高,导致羽绒服销量大幅度下降。某品牌羽绒服按约定,要付给信誉楼21万元的补偿款,以冲抵利润。公司领导认为,销量没有达到原计划是因暖冬所致,不应该让厂家承受全部损失,决定不要生产厂家这21万元的补偿,从而减轻了对方的压力。
一家分店在开业前铺货时,某部经理坚持要供应商同意以代销,因此发生了矛盾。经过争论,这家供应商虽然勉强同意了代销,但在配货时减少了款式。这又引起了商品部经理的不满,再次发生争执,并以不跟这家供应商合作为要挟。公司总栽罗茂莲得知这情况后,立即让公司业务部向这家供应商道歉。为引以为戒,又安排公司业务总监亲自检查各店的代销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在《业务人员出差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不提倡喝供应商提供的瓶装水、饮料,不提倡在供应商处吃水果、零食,不允许使用供应商的电话(含手机),不允许让供应商派车接送,因个人原因顺便搭车的,须经督查办经理批准……从这些细微的规定中,我们就看到张洪瑞对业务员的要求是多么严格了。
长期与信誉楼合作的供应商们,在日久天长的交往中,深深感受到了信誉楼是真的为他们着想,非常愿跟他们合作,信誉楼成了供应商们求之不得的“黄金客户”。
如今30年过去了,张洪瑞预期的“客我利相当,则客可久存,我可久利”实现了,生意兴隆了,企业发展越来越快。这是信誉楼“切实为他人着想”的结果。
同行是朋友
人们都说,同行是冤家。因为利益,往往以邻为壑,互相拆台,甚至斗个你死我活。张洪瑞却把同行看作是竞争的朋友。
黄骅市内另一家大型商厦建成开业时,信誉楼的一些主管担心自己受影响。社会上也有很多朋友对张洪瑞说:“信誉楼应该想办法阻止他们发展。”张洪瑞说:“想阻止他们发展很容易,我们只要把加价率降低5个百分点就行。但我们不能这样做。市场跟自然界需要生态平衡一样,同样需要平衡。如果这个市场只有信誉楼一家,我们的经营水平永远也得不到提高。只有让更多的商家发展起来,这个市场才能更吸引人,大家才能都得到发展。”他要求主管们不要给对方制造麻烦,要尽力给对方提供帮助。
1996年,沧州市一家大型商企——华北商厦来黄骅开分店,而且就在他们老信誉楼的对过。当时信誉楼只是一座三层小楼,几经扩建后也不足一千平方米;而华北商厦则是一座七层大楼,楼顶上还耸立着一个两层的钟楼,营业面积是信誉楼的好几倍。
见此情况,信誉楼有些经理坐不住了,这不是来抢我们的饭碗子吗?有的员工见对方大模大样地来抄他们的价格,更是有些惶惶不安,他们请示老总要不要阻止?张洪瑞说:“我们的商品价格都在柜台上明摆着,藏不住,也没有必要藏。同行是朋友,互通有无才能相互促进嘛。”他们来了对我们没有什么不好?这是我们发展的商机。咱们周围县市的商业发展得都不太好,要想把周围的顾客都引到黄骅来,光咱一家行吗?他们来了,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随着信誉楼的飞速发展,他们在河北、山东先后开了16家分店商厦。当地的一些营销单位,认为抢了他们地盘的买卖,因而非常抵触。
2001年10月,他们在青县开了分店。那个县城都是一些小店,他们见信誉楼来了,十分惶恐,成群搭伙地找到县长说:“狼来了,信誉楼要垄断,我们没饭吃了,请政府给我们做主。”
张洪瑞听说这事后,主动到青县工商联,让他们把商家代表请来,跟他们沟通,把信誉楼的经营理念讲给他们。真诚地说:“我们是同行,是伙伴,不是对手。我们互相学习,诚信经营,都能做好。”这才打消了一些商户的顾虑。有的依然半信半疑,张洪瑞就鼓励他们到黄骅信誉楼考察。他们去那里一看,门前车水马龙,商厦内客流如潮,服务热情周到,退货易如翻掌;他们明码实价,不拼价格,不搞促销,抗拒暴利诱惑,在当地口碑很好,一下子放心了。原来当地有的商户要价过高,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见信誉楼追求的是基业长青,不是搂一耙子就走,也就把提上去的价格降了下来。
信誉楼的员工见当地商户来抄他们的价格,有人请示老总要不要阻止?张洪瑞说:“同行是朋友,互通有无才能相互促进嘛。”
2003年8月,信誉楼第二家分店在泊头市开业。这里的商户没有到政府请愿,却用降低商品价格的办法想把信誉楼挤走。分店主管请示公司怎么应对?张洪瑞回答说:“分店的商品价格一个月内不许动(因一个月后就不需要动了)。如果他们非要低于我们的价格,他们就没有了利润,很难支持企业的运转。”他们没有打价格战,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保护了市场秩序,使各商家同时受益。
信誉楼与同行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不断发展壮大。计划今年年底在石家庄再开一家高柱分店;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开业的还有4家分店。他们将当地的市场带动起来,把那里的风气影响好了,像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张洪瑞真的功不可没啊!
为了企业长青
张洪瑞目睹了众多的企业昙花一现。信誉楼一开业,他就决心做成常青企业,百年老店。这是何等的雄心,多么高的目标啊!
当初,有人见信誉楼六年没有利润,便认为他这是异想天开,痴人做梦。你凭什么呢?就凭那么“傻”吗?
张洪瑞心里就有两个字:一曰“真”,二曰“众”。真诚可以聚人,众人拾柴火焰高。
张洪瑞从来没把信誉楼当成自己的企业。也没有把心思放在挣钱上。他一直在琢磨怎样把员工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公司一步步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1988年全国刮起了抢购风,他们也盈利了。张洪瑞开始考虑赚的钱该怎么分?跟他一起创业的人说:“信誉楼的投资全是你个人贷的款,赚了钱当然应该归你了。”
张洪瑞压根就没有这样想过。他说:“钱是大伙儿辛辛苦苦赚的,我怎么能独吞呢。这些年大家都不容易,工资也很低,赚了钱应该大家共享。”
见董事长这么说,有人就主张把钱分了。张洪瑞想:“如果把钱分光了,企业怎么发展呢?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要为企业的长远着想。”他一时想不出办法,就去天津请教他的律师朋友刘义。刘义建议他搞股份制,把企业的利益跟每个员工绑在一起。
他觉着这个办法好,回来后就开始研究劳动股份制,并把相应的知识讲解给骨干员工们,然后拟定公司章程。他想通过股份制分红的形式,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并号召员工入股。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信誉楼第一次股东大会于日召开。当时有52名股东,民主选出7名董事,组成董事会,张洪瑞任董事长。
张洪瑞看到世界企业普通短寿,觉得当今的企业制度还有待于研究探索。
2002年,张洪瑞立足于有效挖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潜能,追求效率与公平、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统一,对国内外各种各样的股份制形式进行了研究之后,确立了一套独特的以追求企业活力长寿为目的的股权设置方案——在企业内全部实行岗位股(不是全员持股),不允许继承(包括创业者),不允许个人控股。这一制度的实施,体现了人力资本更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本股权化的设置方案,决定了信誉楼没有终极所有者。
2008年年初,张洪瑞总是咳嗽。身为医学博士、胸科专家的大儿媳赵辉,是他的保健医生。她得知这一情况后,给老爸诊完脉,信心十足地说:“服我三副药,肯定能好。”谁知三副中药吃完了,咳嗽的症状并未缓解。赵辉又开了三副中药,病情依然不见好转。腊月二十七日,她安排老爸去沧州二医院做了CT,看了检查结果,赵辉怀疑是肺癌,但又不十分确定。因临近春节,就没有告诉任何人。正月初四,赵辉又陪老爸做了加强CT,检查结果证实了赵辉的怀疑。待回到老爸的办公室,赵辉哭了,并把病情告诉了老爸。
听了赵辉的话,张洪瑞很镇静。他望着眼泪扑簌的儿媳,安慰说:“孩子,你别难过,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治愈率,那就是你爸爸;就算治不好,你爸爸这辈子也值了,我活得无怨无悔。”
正月初六,是信誉楼年假结束后第一天上班。张洪瑞把办公室主任穆建霞和常务副总经理罗茂莲叫到他的办公室,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她们,并一再叮嘱:“你们要沉住气,不要惊慌,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具体工作由茂莲主持,我的电话由建霞负责接。”之后,他便去了天津。
在天津,经过认真检查之后,正月十二做的手术,切除了一个肺叶,正月十八就出院了。当时市里正开“两会”,他是市人大代表,先去会上跟领导们见个面,打个招呼,便回来一边化疗,一边休养。
这年张洪瑞62岁,得了这种大病,觉得再上班是不可能了。不少朋友劝他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他说:“创业时我就说过,不做家族企业,不传给儿子。”
经过反复考虑,到8月份,他有了成熟的想法,把公司的高管召集到他的办公室,说:“我想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政治制度,管理咱们的企业。”公司董事们建议说:“你的两个儿子都在咱们公司,而且都很优秀,为什么不把公司交给他俩?”当时,他的大儿子张勇是沧州分店总经理,二儿子张建港是石家庄子公司总经理。
张洪瑞说:“信誉楼不是靠哪个人优秀发展起来的,我们靠的群体优秀,是优秀的人组合在一起,干了一件优秀的事情。企业要靠制度管理,靠组织来运行,不能依靠个别能人。再说,我不想搞世袭,公司要发挥团队的作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让平常人创造出不平常的业绩。”
这个想法,他也讲给了两个儿子:“我的财产不留给你们,希望将来你们的财产也不要留给你们的儿子。我要把公司的财产给了你们,很可能害了你们的儿子;如果你们把自己的财产给了你们的儿子,很可能害了你们的孙子。人们都说,‘富不过三代’。我不让你们接班,不光是为了企业长青,也为了家庭和睦。如果让你们其中一个当了董事长,就会影响到家庭的团结和谐。”
两个儿子理解爸爸的心,支持爸爸的决定。
日,信誉楼董事会要换届了,张洪瑞辞去了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当时他的股份只占全公司总股份的6%,做监事会主席。公司董事会通过全体股东民主选举产生,参选董事实行差额,候选人与选举的董事的比例是20:8。董事长由监事会提名,由全体董事选举产生,公司总裁选举实行差额。如果采用等额选举(等额选举是一项特权,只有创始人有权提议),得票数必须超过董事总数的2/3以上,方可当选。
有朋友问他:“张勇和建港都很优秀,你限制他俩进董事会,也不公平呀!”
他笑笑说:“一开始如果我不限制,很可能就选上我的儿子了。我限制他俩,是为了打个底儿。以后大家都认可这个制度了,不再高看我的儿子了,那时我就不限制了。”
董事会选出了公司新一代领导人。董事长穆建霞得票遥遥领先,占总票数的93%;公司总裁罗茂莲,也是以绝对优势当选。
两位新领导人都非常年轻,当时穆建霞41岁,罗茂莲34岁。穆建霞高中毕业后来公司时,刚满20岁。她从售货员做起,先后当过柜组记账员、柜组主任,24岁任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秘书长。中间曾两次被免职,不仅没闹过情绪,还帮助接替她的领导做好工作,有着很好的素质。罗茂莲也是从基层一步步提拔上来的,从售货员、柜组主任、商品部经理、楼层经理,一直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俩都很年轻,都熟悉基层的工作。他俩在老总身边工作时间很长,理解并掌握了张洪瑞的思想理念,知道老董事长的奋斗目标,也有着广阔的心胸和气度。穆建霞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要握紧接力棒继续前进。老董事长是我们企业的精神领袖,是企业之魂。他的思想理念指导着企业,我们都会自觉地执行和传承他的一整套管理理念,并不断完善他订的一些制度,让企业靠制度有效运行,使遵守制度成为人们的习惯,从而形成制度文明,让企业由“领袖崇拜”过渡到“制度崇拜”,保证企业的基业长青。”
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新班子上任6年来,企业发展很快。新建了10个分店。公司固定资产达20亿元,营业面积达22万平米,员工达两万多人。看到这些业绩,张洪瑞笑了,觉着当年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为了保证基业长青,早在1995年,张洪瑞就在企业内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像正式工养老保险的操作办法一样,员工出小头,企业出大头。所有资金存入员工的个人账户,按年计息。到了1999年,在信誉楼再三申请下,市劳动部门终于接纳了他们参保的申请。员工退休后,可以正式领养老金。当时他们成了黄骅市唯一的一家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民营企业。
2012年1月,在张洪瑞的推动下,他们又实行了退休安置金制度,按员工总人数每年提取一定的金额作为专项资金储备,员工到退休按工龄计算安置金额。这样,社会统筹保险,解决了员工的老有所养问题;企业赠予的安置金,保证其晚年的生活质量,等于给员工上了双保险。退休安置金制度既解决了退休问题,也积累了企业发展基金。
如今信誉楼已到而立之年,以矫健的步伐阔步前进。张洪瑞以德从商的愿望不仅实现了,诚信之花在更多的地方开花。
唯独没有自己
张洪瑞处处为他人着想,心里唯独没有自己。
他没高的欲望,没有想过享受,是个生活十分简单的人。他不求名,不追利,不讲究吃穿,生活只求舒服。
衣服他从不穿名牌,也很少穿西服,而喜欢穿便装。尤其到了夏天,无论在家、上班,还是到市政府开会,都是短裤背心,手拿一把折扇,另外掂个兜子。他的兜子号称“百宝箱”,里面总是装着一副眼镜、一本随时看的书、常吃的药和餐巾纸等生活必需品。有一次在北大讲课,觉得热了,就把衬衣脱了,穿着挎带背心讲。有人觉着这样不雅观,他却说:“我不难为自己,不为面子活着,舒服、自然、本色就好。”
他生活随意,从来不讲“派头”。在信誉楼之初,他这位企业董事长总骑着他的“铁驴”上下班,有时骑着“铁驴”到市政府开会。所谓“铁驴”,其实是他在生产队时,找人组装的一辆加重自行车。开始政府的保安不认识他,以为他是上访的农民,经常被拦在门外。新商厦开业之后,他的“铁驴”退休了,便改成了步行。按他自己的话说:“这样既环保,又健身。”
节俭,是他的生活习惯。在家老伴做饭,不能做多,剩下了就给老伴脸子看。单位来了客人,一般都在单位食堂吃,没有特殊情况,不去大饭店,也不上高档菜。县里老干部或老朋友来了,他都请到家里吃便饭,最多4个菜,喝酒有剩的不开整瓶的。出差吃饭,就在路边吃。如果走高速,就在服务区吃方便面。最近,他去沧州查病,到中午还没查完,就和大儿子、儿媳在一家小饭馆吃的焖饼,三个人要了一碟小菜、一瓶啤酒,总共花了28元。儿子去算账。他风趣地说:“这顿饭我请了。”他最反对浪费资源,就连一张纸他也计较,机关打印文件,经常是用了正面用反面;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吃饭他只用一张餐巾纸,而且要撕开,分两次用。
张洪瑞身为信誉楼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给员工盖了宿舍楼,他却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住在员工宿舍里。最近才有了改善,住到了信誉楼为退休老员工建的普通单元楼里。
老伴是个勤快贤惠的女人。老人健在时,她精心伺候,默默地奉献。老人走了以后,她来公司上班,一直按临时工待遇,至今没有劳保医保。为此,老伴很苦恼。别人都有退休安置金,他老伴没有。今年老伴做了腿关节大手术,因忘了上医保,花了四万多元无处报销。他怕老伴有了钱给孩子们,平时给她的钱很少,只够一家的生活费。
张洪瑞对三个子女要求很严格。在工作上,同样的机会他给别人,不给自己的孩子;在待遇上,他的子女只能比别人低,不能比别人高;同样的面子,他给别人不给子女。女儿迎春说:“我爸对员工太好了。下辈子只想做他的员工,不做他的女儿。”
有人说,张洪瑞小气。他说:“该花就花,能省就省;提倡消费,反对浪费。”为提高员工生活质量该花的钱,他很大方。信誉楼为改善员工生活条件的钱——每个分店都为单身员工建了公寓楼,给双职工家庭建了80平方米的宿舍楼,以极低的价格租给员工住;为了保证员工培训——每个分店都建了培训中心,每年用于培训的费用达几百万;为提高员工待遇——从1989年开始搞劳动股份制,到现在推出的退休安置金等等。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这么严格。有的说:“老董事长有时节俭得简直让人心疼!”
张洪瑞的心态是:遇事往好处想,往淡处看,活好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张洪瑞还是个特别感恩的人。只要有人对他有一点儿好,他就牢记在心,想法回报。在生产队当队长时,一次去天津办事,一个20多岁的警察见他步行,就用摩托把他送到公交站。他觉着自己是个农民,人家是个干警,这么高看自己了不得。这些年就一直打听着找这个警察。2012年终于找到这个警察,得知他叫穆坤,立即把他请到黄骅,设宴答谢,还陪他到海边,租了个大船到海里游了一圈儿。
张洪瑞常说:“苟富贵不相忘。”在副食品公司干临时工时,他和王彦林一起宰过猪,两人配合得很好。每年中秋节,他总是带上好酒好茶和水产品,去看望他。
2008年,他在天津做手术,与天津患癌症的李金华同住一个病室。李金华的良好心态对他影响很大。当他知道李家条件不好后,送给他不少钱和药,一次就给他十万元。
毛泽东主席称赞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洪瑞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
日,在信誉楼30年店庆的晚会上,张洪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既没有讲创业的艰难和企业发展的坎坷,也没有讲光辉业绩和美好远景。几分钟的讲话,却一连说了22个“感谢”。感谢支持他工作的家人,感谢同他一起创业的老伙伴,感谢他的两万多名员工,感谢广大消费者多年来对信誉楼的关照和信赖,感谢与信誉楼合作的供应商们,感谢黄骅及其它16个信誉楼所在县、市的新老领导们,感谢行业协会的领导,感谢他们的商业同行,感谢信誉楼所在地的街坊邻居,感谢关心信誉楼的专家学者、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朋友,更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这是张洪瑞的肺腑之言。
就在这个庆典晚会上,张洪瑞精神抖擞地走上台来,率先唱了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得激情澎湃,唱得员工们热血沸腾,唱得掌声不断。台下的员工们浑身充满了力量,决心迈开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受老董事长激情的感染,公司董事长穆建霞、总裁罗茂莲,率领38名总监、总经理上台,跟他唱起了自己创作的《跟你唱起春天的故事》,回忆“走过岁月的真情足迹,经历的风风雨雨,耕耘在信誉的大道上,收获在幸福的日子里”。
在这里我祝愿张洪瑞身体健康,祝愿信誉楼继续高举诚信的旗帜,奋斗在基业长青的征途上!
作者简介:李祝尧,1939年生,1959年入党,先后在党委机关工作30年,历任公社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1992年弃正从文,任衡水地区(市)文联副主席,1999年退休。出版《世道》、《破茧而飞》、《底线》、《打铁》等长篇小说12部,小说集《和谐进行曲》等两部,报告文学《大运亨通》、《感动今天》,拍摄30集电视剧《乡里乡亲》。长篇小说《村夫情》获河北省省委宣传部建党50年“党魂奖”,长篇小说《世道》获河北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来源:中国网中国视窗 责任编辑:张东振
》相关新闻
中国网中国视窗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网中国视窗”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网中国视窗,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网中国视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网中国视窗)”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 有关新闻稿件版权事宜请联系:010— 邮箱:sc@
友情链接总编:赵秦胜 总顾问:魏晟健 顾问:马秦宁 张文麟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王宏伟 律师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17007 | 对外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信誉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