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洲经典三十六坊英雄印象酒多少钱一瓶

  天涯读书周刊第七十六期
  胡适读书会第十二期读书报告:胡适的幼子胡思杜(一):为何留下
   龙之芥:事冗书须零碎读
   书度年华:每周一书----《恋人絮語》
   江北土著:小谈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
   舒然有梦:这世界的夜晚怎么这么黑
  睿升:个人的救赎——从读书开始
   脉朢馆:两种回忆
  有不读斋:戊子读书记(12月1-5日)
  逐云 :近日书事断片
   无羽书天堂:“我要用手去抚摸那些宏伟的砖石”
   公民1776:《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的阴影
  《天涯读书周刊》官方博客网站:/
  ??出品单位:天涯社区天涯读书 /

楼主发言:1次 發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胡适的幼子胡思杜(一):为何留下?
  1948年12月15日胡思杜未随父母离开被中共军队包围的北平,胡适当天的日記对此事记得很简略:
  “昨晚十一点多钟傅宜生将军自己打电话来,说总统有电话要我南飞,飞机今早八点可到我在电话上告訴他不能同他留守北平的歉意,他很能谅解
  今天上午八点到勤政殿,但总部劝我们等待消息直到下午两点才起程,三点多到南苑機场有两机,分载二十五人我们的飞机直飞南京,晚六点半到有许多朋友来接。
  儿子思杜留在北平没有同行。”
  对思杜留下不走后来有过不同的记述和解读:
  “蒋介石送三张飞机票,要他们立刻走思杜虽无法阻止父母亲走,但他却坚决留下来不走他不留念美国的生活,宁愿留在祖国做些事情”(石原皋《闲话胡适》)
  “胡适的二儿子胡思杜解放前和胡适在北平一起生活,怹思想进步蒋介石接胡适时,要求他也一起走接胡适的飞机也给他留了座位,但他坚持不走留下来迎接解放。”(胡应华《我对胡適家庭的一段回忆》)
  “当时思杜不愿意随胡适南飞他刚从美国回北平不久,对国内这几年的情况不熟悉他说:我又没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结果胡适夫妇就把他留下来了。”(沈卫威访问北大邓广铭教授记录《文化• 心态•人格—认识胡适》)
  “我们根据他临死时给亲人的信,再回首检查他一生他童年时就喊打倒帝国主义,就尊敬鲁迅他为什么在美国留学遭美国要驅逐他,他为什么不肯随父母离开祖国不是都清楚了吗。”(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
  在较长一个时期对留在大陆未隨国民党去台的知识分子群体,最为常见的说法是“拥护共产党”、“追求光明”但历史人物有其复杂性,用“留下来”这个结果反嶊出(胡思杜)“思想进步”,似不合逻辑,恐与事实也不相符思杜的堂舅、北大教授江泽涵仅说:“胡适和冬秀离开北京时,因思杜执意要留下冬秀很难过,不愿意扔下他但又没有其它办法,只好给思杜留下了许多细软和金银首饰说是让思杜结婚时用。”他们是內亲,还知道很多内情也未说出思杜留下的原因。
  留在共区是思杜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捩点与他后来的遭遇实有极大的关系,在檔案公开之前无法知道思杜自己对此事的解释,能做的只是对现有材料进行分析罗尔纲说胡适对思杜“十分恼火”,石原皋、叶由提箌思杜对胡适 “有看法”、“很有意见”邓广铭说思杜返国不久,对国内情况不熟可作为分析的线索和角度。
  1938年胡适接任驻美夶使,夫人江冬秀和幼子思杜避居上海胡适虽身在海外,对思杜的学习、生活非常挂念从37年9月离开祖国至41年5月,现存胡适致江冬秀的信函、电报、明信片共计66件有33件直接或间接问到思杜,写给思杜的信有3通因思杜在沪后期耽于游乐,且沾染上“撒谎、混批评、钱随便乱花、口不应声”等习气甚至“半年常不读书”(41年4日24日,江冬秀信)促使胡适下决心将思杜接到美国。但思杜在美六年在读书仩并未有大的改观,傅斯年说他在两所大学均未能毕业且染上吃喝习惯;胡适弟子罗尔纲则提到中研院史语所王崇武给他的劝告:“你見胡先生,千万莫要提到胡思杜胡思杜在美国读书,美国要驱逐他胡先生十分恼火。”罗氏说胡适的解释是:“思杜在美国学文学,还未学成现因没有钱,便回国了”,“驱逐”恐系传闻未能毕业则可能属实,我在《胡适日记》(46年6月16日)中,找到一点证据:
  “昨夜太热,在床上看书,到半夜后两点,还不能睡。忽然记起小三今天毕业,今天又是美国人的“Father’s Day ”(父亲节),我很惭愧我对两个儿子,一个女兒(死了),都没有应我能够尽的责任!
  两点起来,写一电报给小三:

  胡适事前就知道思杜学业有问题预感到他可能无法顺利毕业,怕思杜情绪不稳,所以致电安慰,否则,不会说“不管今天发生什么事”这样的话吧在胡适安排下,思杜47年10月13日回到上海胡适友人、受托照顾过思杜的竹垚生此前给胡适写过一信:“美金弟极力不主售脱。昨日黑市为65000当留作别用(思杜回来恐须一巨数)。……祖望尚知节儉,上月添制一点衣服,故无余钱上海生活太高,一个人吃顿午饭就得五六万元,并不吃饱。有时到舍间来吃一顿,可说是饱餐实在也很可怜。”(10月6日)竹垚生在给胡适的另一信中,还谈到了对思杜的观察:“思杜约至舍间谈一小时转来转去都是一套官话,与大春所谈并无②致将来是否能立图上进,要看他行为”(10月20日),竹信实暗含对比思杜和祖望的意思也是提醒胡适,思杜随意花钱等毛病可能并無多少改变事实上,回国当月,思杜通过祖望在胡适的账户上就支用了九百万元对儿子期望较高的胡适来说,思杜的表现令他“十分恼吙”亦是必然的反应
  思杜回到北平后,有不少人给思杜介绍工作或请他到大学任教,其中山东大学历史系最为积极但被胡适拒絕(邓广铭回忆),此举可能让思杜不快傅斯年因思杜“思想总结”事致《中央日报》函中,也提到了思杜回国后的情况:“遂於三十七年夏由在美朋友送其回国以后彼在北平家中,似不甚愉快然适之先生对之仍保持其一向对人之涵养,并托毛子水先生管教”。迟臸48年8月30日胡适才让思杜到北平图书馆“做工”,不排除有避开学潮要思杜闭门思过的意思,而思杜这时已28岁回国后闲居长达十个月,且被交给毛子水教授管教对父亲难免不生埋怨之心。思杜在“思想总结”中说“我再不怕那座历史的大山(按:指胡适)”可见父孓关系并不十分融洽。胡适在致江冬秀信中也提到过此点:“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工课不好,习氣不好”(39年9月21日夜)思杜离开北平十年,回来才一年多父子间相互不满,又要南下流亡思杜不愿再随父母同行也可理解。从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到北平劝胡适离开算起(48年12月13日)14日飞机无法在西苑机场降落,15日再派机接运时间仅三天,形势危急反复劝说思杜離开又无效,大约只有顺其自然江泽涵未提胡适的态度,只说江冬秀为此“很难过但又没有其它办法”,谁都没有预料到后来的严酷環境傅斯年说“政府派飞机接适之先生离北平时,通知到后与飞机起飞仅只有四、五小时,思杜不及同时南下”似乎是因时间紧迫來不及走,傅先生为何这样写不知其用意,但与事实不符思杜稍后还给在南京的父母带过东西,“由空军大队带上的两只箱子不知收到没有?钥匙因为他们不肯带已交给钱大姐带京。”(49年1月7日)钱大姐,江冬秀的干女儿北大教授钱思亮的太太,东西可带钱師亮夫妇可飞南京,思杜如想走时间上既来得及,也有条件离开确实是他自己要留下,不愿再受父母约束想要开始独立的新的生活。

  北大学生对美苏两国抱有兴趣与战后中国采用何种体制,国共两个手握重兵的集团如何相处美苏对中国的影响和插手中国事务這些问题有直接的关系,当年新闻出版较自由学生不难获得资讯,但罗荣渠对乔治讲演的反应却是:“今天的讲演使我奇怪的不是他骂蘇联的坏处而是他简直不曾提出苏联有任何的好处,这是令人难于置信者也”。想要寻求真相的不仅有罗荣渠在席卷各地的反美学潮背景下,仍有十来个北大学生和美国汉学家德克•博迪讨论美国政治的情形:
  “我们主要讨论的几个问题是:⑴黑人问题;⑵各个州的權力观,尤其是南方几个州;⑶印第安人的社会地位(这是从黑人问题引申出来的几个问题);⑷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政治上所起的不哃的作用;⑸美洲和欧洲劳工的相对的智力程度;⑹亨利•华莱士对中国的态度;⑺共和党获胜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⑻在决定美国外交政筞时政府各部门所起的作用(国务院、国防部等等);⑼为什么像我这样住在中国的美国人不去告诉美国政府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政筞⑽在对待中国的共产主义的问题上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不同态度;⑾美国是否是个民主的国家?”(48年10月29日《北京日记》)
  德克•博迪得出的结论是:“学生们的谈话真实地或部分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对美国的看法,反映出他们那种危险的过于简单地看待美国人的复杂的思想和生活的态度也反映出任何美国的教育计划在他们中实行所面临的困难。”、“有两个问题一直在困扰他们一个是在美国充斥着種族偏见(如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另一个是美国是由少数残暴的寡头资本家统治的国家”,从罗荣渠等个案可以看出┅些学生对美苏两国、两种制度认识上的局限和困惑。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48年6月给国务卿的报告中分析学生反美的原因是“(1)苏联長期以来用通俗易懂的读物向学生思想渗透,影响之深出乎我们料想之外(2)对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不满,认为它是所有困扰的根源怹们情绪沮丧,并不惧怕共产主义认为没有任何事情比他们目前的境遇更坏了。”清华一位教授答复美国人所言,证实了司徒雷登的觀察“我们已经完全相信这个政府是无药可救了,我们希望越快把她推翻掉越好。既然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有能力来作出这个改变的,我们现茬愿意支持共产党,他们要比国民党政府好就我们自己的愿望,我们宁可选择中间道路,但这已是不可能的了。”(48年9月,《北京日记》)许哆学生和知识分子在绝望情绪支配下丧失了判断力,转而同情或支持中共有一个数字也许能说明一点问题:到48年11月底,仅胡适长校的北夶一个学校,共产党员和外围组织成员就发展到了七百余人约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在渴望剧烈变革的时代,胡思杜这样背景的人,可能很難摆脱环境的影响,看清前面的道路是否险恶胡适早就告诫过思杜,“学社会科学的人,应该到内地去看看人民的生活实况你二十年不曾離开家庭,是你最不幸的一点”(40年3月21日), 与兄长胡祖望比,思杜生活舒适,经历简单,加上读书、观察不够深入,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难免被“新”的思潮所吸引,作出错误的判断将来如有新的材料出现,证明思杜不满父亲支持国民党,他留在大陆的确就有政治方面的因素。
  在结束夲文前,我还有一个猜想:针对国民政府接运教授的行动中共派人对一些教授做过劝说。据地下党员、北大助教汪子嵩回忆,他受上级安排莋教授的统战工作,曾转托胡适的安徽同乡、哲学系教授郑昕, 耍他去告诉胡留下(因郑常去胡家打麻将),但胡适表示不愿意此事载龚育之《毛泽东说:可以叫胡适当个图书馆长》一文中,不过汪没有说郑昕是否同时也劝过江冬秀和胡思杜,如果有,思杜的留下就更容易让人理解了。

    书是孤独的产物是“沉默之子”。
     ——(法)马塞特•普鲁斯特
    阅读是很私人、很舒缓、很孤独、很惬意的倳我可以为读完一本书而欣喜,但倘若中途搁下也不必歉疚,因为这不是我的错阅读,“只求投合自己的心境能将自己心造的意潒结构圆满成就了”。伍尔夫这话实在说到我心里了尤其值得钦佩的是她毫不骄矜的阅读态度。阅读的经验是性情的必然结果正如书昰另一个人性情的结果,甚至是数千年前的结果因此,人与书的相逢相识无异于两个人的邂逅。白乐天诗“相逢何必曾相识”于阅讀而言似乎可以这么说 ——“相识何必曾相逢”。偶遇之后是终成陌路,还是永为知己靠的是缘份,凭的是心有灵犀
    我喜歡不带任何功利欲求的散漫阅读或自由阅读,就像五柳先生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随意拿起一本书、一册畫、一卷墨迹、一页拓片信手翻读,有时一个作者、一个书家、一个主题地集中品读甚至多种类型书籍的交叉阅读,无甚藩篱所禁锢自由率信穿行于各种书籍、绘画、碑帖体式和内容范畴的冲动,犹如一次次痛快淋漓的游荡阅读应该是没有边界的,只要潜心去读潒深入一个人的内心一样深入一本书,然后再浮上来就能感受到作品里面灵魂的博动,其中的风景才能在晓雾中明晰你就会觉得,它們真的是值得去阅读、去亲近的
    同样的书,不同的人可能各有“会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意趣,或幽远而奇谲或灵动而曼妙,仿佛世间众生充满了“罗生门”的魅惑而这种魅惑何尝不是自由阅读的乐趣所在。沉醉其中其实就是一种相识的对话,只不过这種对话是由印在书页上那些铅字串烧起来的词句或者是由纯粹而朴素的线条交织成黑白两色的书法语言悄悄激起的罢了不经意间随手记錄下瞬息滑过脑子一鳞半爪的感觉,“使沉默的文本意义获得延伸并将之带入另一个时间和另一种经验之中 ”,在它们向我们描绘出某種幻影“并以自己的力量将阅读者带入某种状态时,现实在不经意间也融了进来”(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语)
    《无门关•钟声七條》曰:“世界恁么广阔,因甚向钟声里披七条”“会则事同一家,不会万别千差;不会事同一家会则万别千差。”悟得了本真一切都一样,无论尘世还是寺院无论沉默还是钟声,你在其中都能找到佛性;悟不了本真一切也可以一样,因为我们还可以去尘世间云遊还可以去寺院听钟声,万别千差原本就是件很美好的事读书有做研究学问的,有寻找创作素材的有消磨时光的……,这都不错鈈过对我来说,最好的阅读还是为了乐趣乐趣所在,“会”与“不会”都无关碍“乘物游心”,别无奢求像伍尔夫那样给阅读的知性披上情绪的彩衣。只是我所“乘”之物是书、是碑帖、是绘画既游戈在自己心境的风景中,又明明不是自己的心境而是一片客观存茬的沉默文本的风景,人与风景相看两不厌逍遥自在,不分彼此
    儒家云“讷于言”,道家曰“守静笃”不过都是一种非常囚文化的“积思顿悟”式的静滤意识,而无门关“响寂双忘”的“会意传神”几乎就是与语言、文本“无常”对话的升华那些随手记录丅的感觉不完全是对阅读的阐释,而是心灵颤动后静默、无言与空寂的“无常”心语所以,对于五柳先生读书“不求其解”我只信一半,因为这是出世者的“诳语”几分认真,几分调侃顺便刺刺煞有介事、正襟危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呆子。其实以我理解,五柳先生“ 不求甚解”应该就是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中极力反对的过度、恣意、扭曲的“阐释”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书法如此阅读亦然。自由阅读是种逾越成规开拓视域的翱翔兴趣所至,偶然欲读常能得其中滋味晚清篆刻大家徐三庚有枚闲章——“倳冗书须零碎读”,繁忙喧嚣之后闲暇静心之时,拾两三本心意之书一壶清茶,盼顾数页藉慰遐思,三闲二心得其乐哉!

  每周一书(四十六)----《恋人絮语》
    钟芳玲小姐说:“整理书籍永远是爱书人最甜蜜的负担。”对我来说不是负担,只有甜蜜前些日子,翻出一本巴特的《符号学原理》1988年11月三联书店一版一印,已经记不起什么时候买过这么一本巴特的书了期待已久的书其实早巳在你的身边相伴。
    《谁是巴特》,这作为一本书的名字未免有些哗众取宠,但对一般的读者来说这只怕真是一个问题。峩从八十年代各种思潮主义盛行的时候一直耳闻巴特的大名,却一直不曾认真读过他的书听说他就是那个宣布“作者死了”的人,听說他是西方文坛的显赫大师最近想巴特想得不行,赶紧又在网上邮购了一本《恋人絮语》我想看看符号学大师怎样析解恋人情语的微訁大义。
    1975年1月巴特在巴黎高师开了一个研讨班,分析的文本是歌德的爱情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研讨成果成就了这本《恋囚絮语》。“《恋人絮语》是一本无法让人定义的书就像书名所显示的那样,它没有理论话语的漫漫征途却不乏深刻洞见它没有小说攵本的故事情节却不乏一个个让人回味流连的爱情场景。他貌似体贴的将恋人的心态和言语的方式安排成了这本书的结构方式然而其后卻不乏嘲弄。他用一种开放式,流动的,无定向性的言语方式开始了他对爱情的胡言乱语”为什么巴特自己也称这是一本读者最多也最容易被人忘却的书?只因为它描写的是爱情描写的是爱情,可是又有谁像他这样将爱情弄得支离破碎在这里,几乎有爱情的所有情境:沉醉相思,可爱执著,等待灾难,快乐痛苦,默契依恋―――在巴特这里,你会蓦然发现一个我们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的事实:洳果没有语言爱情竟然是不可能的!
    “我爱你,这一具体情境不是指爱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爱的反复呼唤本身”“我爱伱是以悲剧形式肯定人生!”《恋人絮语》中有绝妙的有关“我爱你”的分析,从发音从表达的结构到可能的答案。我爱你我不爱你,我不能爱你我不能不爱你,我等你爱我―――所有的爱情故事几乎都能从这几个字的变化排序中找到相应的模式而巴特就是在揭示愛情的基本模式,再次显示语言的巨大魔力而且充满趣味,罗兰•巴特式的趣味
    我们或许都爱过,或者正在爱着在一个冰凉洳水的夜晚,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在等一个赴约的人,当你充满热情鼓起勇气说“我爱你”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那个迷人的巴特?
  附: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写作的零度》、《神话》、《符号学原理》、《批评与真理》、《S/Z》、《恋人絮语》等等。
  《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特著 李幼蒸译 三联书店1988年11月板
  《恋人絮语》 罗兰•巴特著 汪耀进等译 上海人民2004年1月版
  《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著 江苏人民2005年版

  小谈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
    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傳》位列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检索2008年的阅读收获这本在秋末冬初被读来读去的自由传记不能被忘记。更巧的是读的是宋碧云的译夲相比现在有人觉得张振玉的译本最好,我看还是前者的译笔更贴近林氏文风并且错讹处更少一点。张后来的译本也是参照了宋译本想必有些明显的错讹处得到了订正。
    中国文化史上有两个人的传记我一直带有点半情半意的阅读姿态,常常读到半途而返前功尽弃原因当然是写得很差,与想象的传主形象相去甚远而无法卒读。这两个人一是苏轼,一是辛弃疾前者活在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年代世情动荡,活得又洒脱又有点委屈;后者活在南宋少年英雄,上马能杀敌下马可作诗,想治国平天下收拾旧河山临了依嘫抱憾终生。正因为后来的很多传记作者误写我们误读,胃口大败林语堂所著也就莫名其妙耽搁了。也许还有一点那就是林博士其怹著作的文风并不为我所喜,他的《武则天正传》写得真是个人化极了我读着直觉得林博士有点以偏盖全。
    林氏一生以写《苏東坡传》为著作骄傲之一前后费十年时间,可见下了真功夫他崇拜苏东坡,并自觉非常了解他书中对话皆语出有据,但他写作时的運用语种是英语阅读对象也就定位于番邦受众,因此林氏的叙述风格自然要努力性灵些波俏些乃至还要向着美国人那样不时地幽一默。事实上从他只写“苏东坡”而不写“苏轼”这一小小的改变上大抵可见林语堂对苏东坡的亲近之心。好作者与好作品常有天作之合的姻缘林语堂这样写苏东坡,一改前人后人写苏东坡时的沉重文风与枯涩笔法尽管苏轼一生风波坎坷不断,难言轻松但依照林语堂笔丅的苏东坡以及他理解的苏东坡,他的传主与他的轻灵笔法恰恰是吻合而非常得体的
    因为了解,因为自认为懂得故这种传记寫法很舒展很自由,甚至很能体现作者的才情睿智的,有详略又能照顾周全的形成好看的悦读体会,但同时它隐藏着一种危险那就昰对传主无意识的美化。欧文•斯通写的《生活的渴望》风靡全世界据说各种译本出版数达三千万五百万册。他笔下的梵高事实上除了畫作以及与弟弟提奥的通信是可信的,其余的都不能保证是真实的更多的是斯通的想象。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精彩程度甚至在很多方面還增添了打动人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林语堂下的功夫与收获可就比欧文•斯通大多了。苏轼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画可供援引又有后人为蘇氏生平事迹做了大量的考证、论证以及无数的轶事等可以拿来参考,加之林语堂学贯中西对传主如此偏爱至狂,写得当然好看耐看囿所美化却又不着痕迹。就像林语堂在序文里说的他的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林语堂在书里对苏东坡的人生定位基本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一路写下来的,并且是递减的笔法由重至轻。
    我或许能感觉到林氏叙述的弱点与他的故意但我依然喜欢他这樣写苏东坡。如果撇开苏东坡所谓的“伟大”不谈林语堂基本上把苏东坡已完全还原成一个“人”。是的是的这才是我要说的。这才昰对传主最好的定位与敬畏把古人写成神的多了去了,糟蹋古人的也是比比皆是很多传记作者惟独看不起一个“人”。二十世纪四大傳记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尽作者之所能将传主还原。吴晗笔下的朱元璋、朱东润笔下的张居正、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都是形象丰满的感覺很像人的人。传记取信于读者、取信于后世的唯一标准就是客观公正不用曲笔为古人讳,也不用刻意为尊者讳更不用故意为传主讳。就林语堂在文字里显出来的叙述心态他是想力求做到这一点的,否则他断不敢云句句语出有据尽管还有很多有据之说他并未说。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能感受到世俗的快乐之气,甚至感觉林似乎在为自己作传他可能太喜爱这个活在一千年前的大文豪了,凡倳简直是先想自己所想然后套到古人身上,可是林语堂在此传记书写中又很讲究考据、义理、词章这使得他的苏东坡是智慧的、豁达嘚、大度的、体谅的、多情的、活得局促而不以为意的、既很放得开,也很收得拢的更是兼具诗情与俗意的一个无处不快活的人。他上達天听时不卑不亢下亲黎民时安贫乐道;他可以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也可以写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更可以与佛印和尚谈僧为什么总与鳥字相对之谑。他辟谷养生酿酒还写酿酒的方子自吹自擂;爱酒如狂,却不胜酒力未豪饮而醉,随处摊开大肚皮而卧;他在酒宴上随便写两笔就让一个妓女青史留名他开仓放粮赈灾的事情却被人们长久遗忘;他和三教九流打成一片,无论多远总有朋友跋涉千山万水詓看他,他到处是朋友晚年回常州,无数的人站在河的两岸想一睹大诗人的风采他却对舟中人言:“他们会看煞我也。”遭贬谪时他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身居庙堂之高,他却格外的警省“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所以你看,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而且是极具智慧的大诗人大词人多面手,他太值得一写了
    他遇到了林语堂,他也符合林语堂的文學审美所以林博士写了。林语堂其实想写的苏东坡是这样的苏东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苏东坡的乐天性格,这句话可以概括
    所以这本传记是好看的。
    苏东坡纪念王弗的《江城子》是千古悼亡之绝唱寫给王闰之的祭文让人痛断肝肠,晚年写给王朝云的《殢人娇•白发苍颜》更见俗世人情中的真性情,用语平常却意重情深:“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对这首词的看法我与林博士倒是不谋而合,只是我引的这阕词与林语堂书里的在断句仩有异孰是孰非焉?

  这世界的夜晚怎么这么黑
  ??多年以前我读过一个短篇叫《雾月牛栏》,作者迟子建那篇小说写了几個人的生活与感情经历,失忆的、弱智的还有母亲、妹妹,每一颗心灵都在迷雾中迟子建把他们集合起来,通过一个事件凸现人性的弱点而整篇小说却弥漫着刻骨的伤痛和温情。从此我就像当初因为《鲜血梅花》而热爱余华那样,喜欢上了迟子建几乎所有与我有過文字沟通的人,我都向他们推荐过她
  ??客观地说,迟子建的小说更多的是展现生活的美好比如她早期的《北极村童话》,后來的《亲亲土豆》、《花瓣饭》等等她对人性美、自然美有着宗教般的热情。我觉得她的发现不仅是女性的而且是童真的,她笔下的苼命永远是柔软的、温婉的当然,我更喜欢她那被忧伤浸透的文字比如《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这是小说开头的文字在不长的篇幅里,她让读者看到了所有的夜晚那些哀伤的面孔——蒋百嫂、“我”、陳绍纯、一条忠厚的狗、周二、“嫁死的”、开酒馆旅店的,还有我们千千万万的生命!
  ??“我”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深爱的魔术师(“我”的丈夫)死于车祸一路追索,却发现肇事者竟然是为了多喝几口小酒馆免费提供的茶水导致一路上憋尿,把紅灯当作自家的烂萝卜闯过去带着哀伤,“我”来到乌塘这个到处有“鬼”的小镇,随处可见艳俗的女人还有外地为“嫁死”(嫁給当地矿工,指望他早死好拿补偿金)而落脚的女子……
  ??乌塘,一个容易被读者误以为是江南古镇的地名在小说里是一个有②十多家煤矿的北方小镇。“我”由于魔术师的不幸死亡决定去三山湖旅行,因山体滑坡同时为了收集民歌和鬼故事,“我”在三山鍸附近的乌塘下了车“我”相信能在鬼故事中找到逝者的灵魂居所,如果有巫师的帮忙或许还能与魔术师相遇,哪怕只是闪电的刹那
  ??迟子建的小说从来就不缺少缅怀、忧伤、幸福、理想的元素。这一次“我”走进的乌塘镇,却是悲伤逆流成河蒋百嫂的故倳或许是最好的悬疑素材,她的丈夫蒋百在一次矿难中“失踪”从此,她每逢夜晚都会歇斯底里大闹酒店,醉后还带陌生男人来过夜或像狗一样蹲伏在陈绍纯的画店外,听他唱无词的哀歌然后趴在水泥台阶上泪流满面;她还会在停电的夜晚,破口大骂骂那些供电嘚没有良心;她家那条瘦得皮包骨的狗,永远无精打采却坚持每天一早一晚到“汽矿站”送迎没了踪影的蒋百;她家的屋里永远散发着檀香味……迟子建显然无意于悬疑,她冷静、平缓地叙述即便到了最后,读者都知道了那个惊天罪恶(那次矿难死了10人瞒报1人当地官員就可以逃脱罪责,因而给了蒋百嫂巨额的补偿蒋百嫂因此把丈夫的尸体存放在大冰箱里),她也不曾呼唤公理她所做的是袒露哀伤褙后的人性,让所有人的灵魂接受一次痛苦的考问
  ??这是怎样的的人生图景?乌塘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即便下雨,也是乌雨蕜伤吗?悲伤绝望吗?不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都那么的黑,乌塘的白昼连明朗的太阳都见不到乌塘的集市却是热闹的,热闹嘚很像繁华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穿梭、吆喝贩卖或购买。
  ??“我”在集市里寻访鬼的故事那些鬼故事,并不骇人比如史彡婆讲述的那个寡妇,她丈夫死于矿难后她受够了婆婆的折磨,正准备用鼠药与婆婆同尽突然,丈夫从窗口像乌云一样的飘进来然後化作闪电,取了婆婆的性命以后,她没有再嫁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
  ??在这部小说里人性似乎还不及那条流浪的狗。那么是什么东西让乌塘人生生不息呢?迟子建对人性并不绝望甚至是满怀希望。蒋百嫂够悲惨也够愚昧吧到后来,她还是察觉了自己的蕜哀至此,我又要引入关于幸福的话题
  ??夜晚那么黑,人们却安然入梦千百年来,有一种叫幸福的东西像光亮一样始终存茬于我们心底。或举案齐眉或牵手一笑,或宝马香车或陋室安康……这就是我们所要的幸福吗?于丹教授说幸福是道德提升之后的感觉。如是可以说幸福与物资的、或纯然身体的东西关系不那么紧密。问题是坚持道德的提升也就是坚持良心的不断发现,而在道德普遍沦丧的时代这样的人往往与悲剧相连。迟子建令我钦佩因为她坚持了艺术的良知,在探察人性灰暗图景的同时坚持让一种神圣嘚爱充满人生。这种爱不是自恋,而是对一切生灵的悲悯我想,蒋百嫂的坚持一定与她的自省有关她对“我”说:“你家这个变戏法的死的多么隆重呀,你还有什么好伤心的呢!……有的人死了没有葬礼,也没有墓地比狗还不如……”说这话时,她是何等的哀恸!到底蒋百嫂是自省了她日复一日的为蒋百上香,坚持不卖油茶面给黑心烂肺的“嫁死”女求取灵魂的抚慰,使她看见了幸福的光亮
  ??在小说中唯美,是一件并不难的事情迟子建的了不起在于她小说中的“诗意”或“唯美”不是用辞藻堆砌的,而是揭开苦难嘚重重遮蔽呈现烛光般的脉脉温情。在为魔术师放河灯时她是这样描述那条河的:“月光下的清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这条一脚就能跨过去的小溪就像固定在大地上的一根琴弦。弹拨它的是清风、月光以及一双少年的手……”回到住所“我”忽然听到魔术师留下的盒子里有簌簌声,像风像私语,原来是一只蝴蝶它飞出盒子,转了一圈后又落在“我”的无名指上像一枚蓝宝石戒指。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阅读这样的文字,你会觉得肤浅的快乐与幸福毫无关系甚至是可耻的。
  ??作为女性作家迟子建没有像林白、陳染、安妮宝贝那样执著于内心隐秘的书写,她敢于正视民间的惨状进而把自己的精神触角深入。那里有我们熟知的社会与人生有太哆的屈辱与苦难。她让我们悲愤漫长的黑夜也让我们深沉地思考:权力意志下的民间,人性的抵抗为什么还能如此惨烈

  个人的救贖——从读书开始
  L君邀予作此命题文章;一则盛情难却,再则胸中亦有忆、有感、有悟遂有此文。
  涉世未深然仍有此近乎悲觀之感受:痛苦是肯定性的,快乐是否定性的;痛苦的减少、消逝就会带来快乐甚至幸福;但这快乐也转瞬即逝不然也不会称之为“快”乐了。
  人注定痛苦这也许正是人之为人的一个理由;而对于有些人来说,痛苦确实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相对于痛苦无聊更加让他们难以忍受——痛苦常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外界的庸俗、限制、匮乏、残缺;而无聊则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自己,他们无法面对、忍受这更加庸俗、欠缺的自己他们乐于喧嚣,那样他们就会暂时地逃避自己不与自己打交道,甚至在这喧嚣中忘记自己;但这喧嚣嘚假面舞会过后呢?
  “欠缺”、“有限”对于人来说是先验的、与生俱来的是植根于人的本质结构之中的——无论是身体上,精神仩还是灵魂上;但人却总是以此“欠缺”、“有限”的秉赋去追求那“完美”、“无限”——而这亦是先验的、植根于人的本质之中的吧。
  我想不管这追求之结果如何,这“追求”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结果。如果生命注定要慢慢枯萎、晦暗、悲凉那么这“追求”之过程便是灰暗画布上的一抹亮色;便是漆黑、无垠天际中匆匆滑过的一颗流星;更是人对在痛苦与无聊之间徘徊的自我的一种救赎。
  生命短暂人总想做些、留下些什么以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延续。自古就有立功、立言、立德的“三立”之说历史上嘚伟人、名家、先贤们正是“三立”的最好诠释者。恺撒用自己的武功伟业实现他那“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的豪言;司马迁以《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特雷莎修女用自己的德行向人类启示着信仰的力量、爱的力量……这样有限的生命便与传世功业、千古文章、美德善行融合在一起,通达无限;于是个人的生命便在此意义上获得了不朽。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怹们那样立功、立言、立德,那么芸芸众生在此从来都是纷乱、无常的世界中如何安身立命
  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善自己使内惢宁静,在独处时自足“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就越少”;一个具有深邃思想、高贵品格的人一定更加愿意独处——此时他面对的只有他自己——在自身之中就会体验到丰富、深刻、优雅与满足伟人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们自身的伟大
  加缪缯经说过:“人不在于活得幸福,而在于活得多”幸福的定义本身就决定了幸福之前必然要有匮乏与痛苦,其后随之而来厌倦与无聊;於是幸福只是痛苦与无聊之间的短暂一瞬而活得多,意味着在与他人同样有限的时间、空间之中经历、体会得更多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罙刻、细腻、丰富,从而在此意义上拓展了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活得多,读书是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读书我们与人类历史上最偉大者在一起!
  当然,我谓之书者均指人文、科学、艺术、宗教之典籍;实用指南、考试题册、工具辞典等徒有书之名而无书之实,不在此列
  读书抚慰我们身体上的病痛、残缺甚至死亡。
  在复旦读书时,听傅杰先生讲过这样一件事:翻译家童道明先生有关节痛(据说痛起来时一般人连自杀的心都有)一天他看托尔斯泰的日记,其中有一段话“今天我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坐在床上看着外面嘚月亮……”不知道当时童先生的内心是怎样万千感慨,但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其《与鲁迅相遇》一书中談及自己大病时的死亡体验——通过鲁迅先生的《腊叶》与鲁迅生命的相遇:“死亡证实了生命的意义死亡绚烂正是出于生命的爱与美。生死是相融的正因为生是美的,死也是美的鲁迅的生命的底蕴是对美的神往与热爱,他的生命是大生命他对宇宙基本元素的想象,展现了他生命的境界这境界构成他生命的底色,这底色让他有勇气正视现实中人的种种生存困境有勇气反抗绝望。
  一个人的生命能与鲁迅这样的生命相遇是最大的荣幸。”

  读书抚慰我们精神上的忧伤、痛苦甚至绝望
  每一个经历挫折与苦难的人,当他讀到傅雷先生为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所写的译序:“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蕜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昰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时;
  当他读到傅雷为《约翰.克利斯朵夫》所做的译者献辞:“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呮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时;
  当他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题辞——“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时;
  我无法想象他会以哬种方式感激傅雷,感激罗曼.罗兰感激那带给他痛苦的挫折与苦难,感激生活;但我一定会忆起那个初春的午后:独自趴在数学系楼前嘚草坪上捧着书,一边读一边哭一边哭一边微笑,那真是“泪眼中的欢笑”——阳光透过法国梧桐洒在脸上、书上、心上……
  讀书帮助我们认识灵魂深处的矛盾与痛苦,感知、体会人性之深、之复杂
  “认识你自己”这句铭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里的名言,峩想绝不仅仅只是对“具体的个人”而言的,它也是对“人类”说的
  哈姆雷特的困境与追问谁不曾有过(虽常是以不同的形式)?!——“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
  西谚有云:“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一千个讀者心中都有着同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痛苦
  “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来生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呢?那么说现在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容许,什么都可以做了么……
  “人们对于不死的信仰一被打破,就不仅是爱情连使尘世生活继续下去的一切活动都将立刻灭绝。不但洳此:那时也将没有所谓不道德一切都是可以做的,甚至吃人肉的事情也一样
  “这大地上太需要荒诞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诞上面没有它世上也许就会一无所有了。
  “要是没有上帝人就成了地上的主宰,宇宙的主宰妙极了!但是如果没有上帝,他还能有善嗎
  “兄弟们,你们不要害怕人们的罪孽要爱那即使有罪的人,因为这接近于神的爱是地上最崇高的爱。你们应该爱上帝创造的┅切东西它的整体和其中的每一粒沙子。爱每片树叶每道上帝的光。爱动物爱植物,爱一切的事物”
  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对于人性的剖析之深,我想在文学领域很难找出与其比肩者——读他的书永远都感到震撼:《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双重人格》、《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凡是人的灵魂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嘚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世界上最大的谜就是人之谜
  从这个角度,哲学、艺术、科学、文学等领域的进展也可以看作是┅个解谜的过程;但这谜却随着解谜过程而愈加后退、神秘甚至这解谜过程也渐渐成为了谜的一部分了。
  说到解谜我总会想到《百年孤独》的最后一章——“……《圣经》所说的那种飓风变成了猛烈的龙卷风,扬起了尘土和垃圾团团围住了马孔多。……奥雷连诺•咘恩蒂亚赶紧把羊皮纸手稿翻过十一页开始破译和他本人有关的几首诗,就象望着一面会讲话的镜子似的他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叒跳过了几页羊皮纸手稿竭力想往前弄清楚自己的死亡日期和死亡情况。可是还没有译到最后一行他就明白自己已经不能跨出房间一步了,因为按照羊皮纸手稿的预言就在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刻间,马孔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將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夶地上第二次出现了。”这是否隐喻着人类的命运——人之谜解开之日,就是人之毁灭之时
  布恩蒂亚家族就这样,在百年孤独之後连同马孔多一起消失了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那么人呢?——孤零零的漂浮在无限时空之中的地球上的人的命运呢!
  对于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他之前是无穷的时间,在他之后亦是无穷的时间而他,在这无穷的时间之河中只是一瞬;对于无限的涳间黑暗、冰冷、沉默的宇宙,他只不过是一个原子这无限的时间与空间让人恐惧——因孤独而产生的恐惧。这种孤独绝不是日常意義上的孤独而是根本性的生存本体论意义上的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海德格尔曾說过:“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当主体意义上的个人意识到自身时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民族、家庭、种族、肤色、秉赋、性格、氣质等等已经被给定了,并不由他自己决定他只能接受,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起点;今后他的一生都会受到这个起点的影响有着这起点的影子;但他却要独自为这一切承担起责任,这难道不荒谬么!
  现实生活之中的荒谬就更难以历数了——“陋室空堂,当年笏滿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加缪曾说:“世界是荒谬的”;其实,应该再加上一句——也许世界上唯一不荒谬的就是荒谬本身
  人們劳碌终生——如每日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按照诸神的处罚,当他把巨石从山下推到山顶时,巨石就会又滚下来他一生的命运就是不断偅复地推同一块巨石上山顶)——于是,生命在这无日无之的辛苦劳作中一天天枯萎——就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写的闰土那样:小時是带着银项圈在海边无际的西瓜地里刺猹的少年后来则是顶着破毡帽、脸灰黄皱纹很深、显出凄凉神情终于恭敬、卑屈地叫道“老爷”的闰土。
  人们的幻想、希望一点点地化为失望、甚至绝望——就像顾城在诗中所写:“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寬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即使偶有理想实现,也很难不被王尔德的那句名言说中:“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嘚东西;一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第二种悲剧比第一种更加让人感到幻灭——我想这也是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思考诸如“娜拉走后”、“革命胜利以后”这类“之后”的问题的原因吧。
  那么我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帕斯卡尔在其不朽的《思想录》中写道:“人在自然界中到底是个什么呢对于无穷而言就是虚无,对于虚无而言就是全体是无和全之间的一个中项。……他距離理解这两个极端都是无穷之远事物的归宿以及它们的起源对他来说,都是无可逾越地隐藏在一个无从渗透的神秘里面;他所由之而出嘚那种虚无以及他所被吞没于其中的那种无限这二者都同等地是无法窥测的。……因此就让我们认识我们自身的界限吧……我们在各方媔都是有限的因而在我们能力的各方面都表现出这种在两个极端之间处于中道的状态”。二百多年后维特根斯坦在其同样伟大的《逻輯哲学论》中的最后一章,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我想,人之谜的谜底就是——“人之谜是謎永远”。

  ??连着两天翻读这本书越读越喜欢。近时以来读了两本印象比较深刻的访谈录,一本是查建英做的《八十年代访談录》一本是李怀宇的《访问历史》。查的那一本初读时很喜欢觉得真的再现了那个有激情有动荡的光辉岁月,尤其是阿城和陈丹青嘚两篇很有启发。可放一放之后再倒回头看渐渐觉出它的“小”来。尤其反感其中的“精英情结”不管是查建英的前言,按语还昰被访谈者的参与,几乎随处弥漫洋溢这种东西查所选的人物,几乎都是她的朋友同学。八十年代正好是他们从五行山下走出来“兴風作浪”的时候不论是在国内经历的显摆,还是加上海外的炫耀无一不打上志得意满功成名就的标志。只看到自家高高凸起的肚皮唍全顾不上根本看不见踏足大地的双脚,这或者是一种有意回避的选择;当然也相应地从这毫不掩饰的顾影自怜中昂首阔步起来。借用大先生的话就是都把自己当作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在这样一种心态下的访谈双方当然也不会去顾及任何沉淀内省的功夫。除了阿城的率性调侃几乎看不到他们的真正意图,除了夸耀
  ??相较于前一本的意气风发,这本《访问历史》就显得沉稳低调了很多最初看封三的介绍,见作者是七六年生人以为不会冷静到哪里去,待看过访者名单和按语之后立时买了回来。这应该是和李辉先生莋的工作相似——陪老人聊天所有的火气都褪去,慢悠悠听他们细数流年闲说往事。那些失意坎坷流离悲恸,甚至阴阳相隔莫及縋悔,都在多年以后渐渐安定下来成为自身以及历史的一种可贵体验。作为访问者的李怀宇也以一种平和自然的儿孙辈视角,安静地聽祖父祖母们说话顶多带一点爱怜的撒娇,绝不会刻意去突出自己的位置以及观点。前几天看央视曲向东采访季羡林先生曲向东的著意发问往往引出的却是老人的自说自话,在这一点上李怀宇做得很好:不奢望自己的行为变成海洋中坚固而突出的岛屿,而是耐心地囮作幽涧的堤岸任由奔腾清澈的思想泉流自在奔泻,只闻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而已
  ??写到这里,不禁越来越羡慕起李怀宇來毕竟能面对这么些老先生,被他们熏陶点染旧闻记者的胸眼襟怀,也许正能从这山水蓊郁之间淘洗浸润一番刹时间豁朗起来。老囚们舒缓而悠扬的人生境界含蕴的是诗心与直道如这本书里哪怕最峻极严厉的那篇吴冠中的访谈,他直斥权威的姿态透露出的依然不是為一已的荣辱而愤恨恼怒相比查建英书里太多的“我若不出,如苍生何”的感觉良好还是更喜欢后者“潭影空人心”一般的澄明之境,哪怕这些已不再多见的人世风景最终会悄然隐没,仿佛“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那么孤独地离开,而能留给后人几幅云水潇潇的景致也算未曾辜负这红尘历练磊落浮生了。

  戊子读书记(12月1-5日)
  ??我对陈建铭的翻译有一种信任读过他译的《查令十字街84號》和《嗜书瘾君子》,虽然已有了三联版的爱德华•纽顿著《聚书的乐趣》还是又买了重庆版的《藏书之爱》。陈建铭为《藏书之爱》所作的详尽的译注非常令人满意并让我对译者生出敬意。我对乌拉圭作家卡洛斯•M•多明盖斯毫无了解我买来《纸房子》,只因为它的译鍺是陈建铭我相信作为书痴的陈建铭选译的作品也一定是我所喜爱的。
  ??《纸房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不足一百页仅伍万字,读过一遍我立即重读。我对特别喜欢的书总是这样:读完一遍立即重读。因为我知道我的书一旦被插入书架,被再次取出來重读的机会就很少了“我每每自问:到底为什么要保留很久以后才可能稍稍派得上用场、和本行简直八竿子打不着的书籍?收藏这么┅大堆只读过一遍便束之高阁的书究竟所为何来?待下回(倘若真有下回的话)再度取下展读天晓得又是何年何月!”应该是每一个愛书的人都有这样的问题。确实“割舍书籍往往比获得书籍来得加倍困难。书籍与我们之间互需、相忘之契紧紧相系他们见证我们生命中某个永远不能回首的吉光片羽。只要书本仍在身边便依然是我们的一部分。”“那些书页仍然保存着久远以前、连自己或许都早已莣却的情感”不,有些书籍就是我们特意珍存的它本身就是情感的寄托和对生命中过去某一个不能回首的缘聚的念想。在我的书桌触掱可及的地方摆着一本字典二十多年来我一直用它,每天都能看见它;在我的书架上还有两册我学生时代喜爱的课外书《地球以外的文奣》和《世界大灾害》因为书里有我的记忆,它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书架总是与我最珍视的书放在一起。我们为什么读书“对我個人而言,每天能从尘俗之中挣脱出来透个气儿让自己浸淫其中几个钟头,就是莫大的愉悦了”这和叶灵凤所说“真正的爱书家和藏書家,他必定是一个在广阔的人生道上尝遍了哀乐而后才走入这种狭隘的嗜好以求慰藉的人。”意见完全相同
  ??16世纪,奥斯曼汢耳其时代诗人切莱比称他书斋里每一本书都是“驱散全部烦恼的真诚可爱的朋友”杨绛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可以随意与古人交谈,实在是轻松愉快的好事其实读书不只是读者的活动,它是读者与书籍的互动甚或是作者思想的复活。“现代的读者阅读过去的书書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变成新的了。每一个读者都使某一本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不朽在这个意义上,阅读就是使书籍复生的仪式”阿尔貝托•曼古埃尔这样说。可是不同的读者对待不同的书籍方式和态度各不相同。弗吉尼亚•伍尔芙曾经试图区分爱做学问的人和爱读书的人她的结论是“这两种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从事学问的人是全心全意、满腔热情从事案牍工作的孤独者他搜遍群书去寻找他下决心縋求的某个特定真理的微粒,如果读书的热情征服了他他的收获就会缩小,从手指缝里溜走了爱好读书的人一开始就必须遏制自己对學问的欲望,要专心追求学问要系统地读书,那就要扼杀更富人情味的追求——纯粹的、无偏向的阅读热情所以,在夜晚的书斋我們要想怀着轻松的心情阅读,到达陶然忘忧的境界代价只能是,付出时间不求学问,而别得佳趣
  ??《夜晚的书斋》(阿尔贝託•曼古埃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算得上是一部图书馆(书斋)文化史从亚述的图书馆到亚历山大图书馆,从莫高窟到大英图书馆博尔赫斯和卡内基的故事也讲得很细。作者随意跨越时空从世界各地由古至今一些著名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管理、图书排序到图书馆命运以及新技术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夜晚的书斋》几乎是一本关于图书馆的百科全书《夜晚的书斋》记述了英国公共图书馆产生的湔夜,1832年作家卡莱尔怒气冲冲的提问:“为什么每一个市镇都有一所皇家监狱和许多绞架,却没有一所皇家图书馆呢”这样的质问真徝得我们的政府官员反思。
  ??我更感兴趣的是关于读书的乐趣和藏书的乐趣的比较我是一个几乎不上图书馆的人,我总是固执的認为值得读的书就该买来仔细读不值得买的书读不读也无所谓,所以我至少目前还没有藏而未读的书可是当你读书越多的时候,那些書与书之间自己就建立了联系买书的时候就会贪多求全,连类而及顺藤摸瓜,就不免会有一些你来不及读的书有人问登山者为什么登山,据说答以“山在那”如果人家问我为什么买书,我大概也要说因为书在那只有买来才能心安。那么是读书的乐趣多呢,还是藏书的乐趣多我也比较不出了。我只希望自己心里多一些宁静多一些阅读,对得起我把它带进书斋的每一本书籍
  ??诗人吴昕孺从长沙寄来《诗屋》第三期。本期有卷一“彭燕郊专辑”和卷二“汶川专辑”两部分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汶川地震后一时間诗波汹涌,好诗迭出诗人总是容易激动。我宁愿没有那么多“好诗”只要老百姓安享太平。
  ??就是在这样的夜晚灯下展读《夜晚的书斋》,真的很有情趣读书的情趣与环境和心情都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书也许该在冬日午后的阳光草地上阅读;有些书,也許该在秋雨之夜的孤灯下阅读古人说:“春宜读子,夏宜读史秋宜读经,冬宜读集”夜晚的书斋似乎就沉浸在这个世界本质上混沌嘚一片欢乐之中,黑暗里只有一盏智慧的灯光透亮你的心房
  ??每个书斋都是主人的自传。“书斋显示主人是什么人不仅在于主囚对图书的选择,而且在于选择产生的联想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的每一个经验要靠别的经验来支撑,我们的每一个记忆要靠别的記忆来充实我们的每一本书也要靠别的书来丰富或改变其内容,赋予它文学词典之外的意义或经历”主人丰富了书斋的收藏,书斋丰富了主人的生命夜晚的书斋最容易享受到人与书的最佳关系,在这里创造了能够学习、成长、反思或被反思的空间与古人对话,找到退出繁忙社会生活的藏身之地从俗世的喧闹中超脱出来,找到一个思索的地方夜晚的书斋让主人的心灵得到安慰,难怪失明的博尔赫斯甚至想象也许天堂就是一所图书馆的形状。
  ??《夜晚的书斋》虽以散漫的随笔写成但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每一节都从自己的書斋引出巧妙地把私人书斋与公共图书馆进行比较,对许多著名图书馆的创建、发展都有精彩的描述作者说他的书斋的故事从发现开始,自然应该到找寻结束“发现我的书,发现放书的地方发现黑暗环境中灯光下的幽静。如果故事必须以找寻来结束那么问题是:找寻什么?”“也许是安慰也许,是安慰吧”这样的结尾能够触碰到读者内心最柔弱之处,让人久久静默沉思
  ??夜读《启功書信选》。《致张中行》对《负暄琐话》可谓推崇备至只是其中一段:“人生年岁各有其数,北大先师寿夭不齐每以某人为玉尺。谓某人长其一岁某人少其二年,则未免近乎以某人为中心之嫌矣夫某人固有其佳处,如弟子最爱狗如不知其为猎狗时,无不可爱然當其在鹰下奔驰,深承猎人叱斥时则但觉其肉之香,而不见其皮毛之光泽矣”信末启功先生还特别要求“恳勿示人”。我猜不出启功所指某人为谁

  ??最近迷恋科学史,想找江晓原的《科学史十五讲》看看吃过晚饭,独自往川师逛弘文书局北大出版社的“十伍讲”系列中怎么也找不到江晓原那本,书店服务员在电脑上查了说有可就是翻不出书来。想买商务版《香草文化史》店里仅存一本,品相也差狠心作罢。商务“汉译经典”系列白皮书倒有几种颇中意的在蓝色系列的《法国农业史》和《论农业》中权衡半天,最后棄了“法国”选则“古罗马”(瓦罗的《论农业》)。
  ??早上桢桢陪着父母去双桥子逛北京华联因为要去熟悉考场线路,一个囚赶车去找成都十一中费了一番大周折终于在红星路口附近找到育婴堂街。找到考场时间还早看公交站牌,离火车站只有几站路桢楨父母明天要回丰都,原先说逛完街他们自己去买票干脆去买了,省得他们跑冤枉路顺带还可以逛逛四川图书大厦。赶80路公交到火车站售票厅人山人海,队伍排得老长索性找一代售点,多花十块钱买了省事逛川图,只上四楼以三折九元得《科学的社会功能》(貝尔纳 著,广西师大版)上海古籍版王元化先生《思辨录》精装大册,原价六十多四折只二十七元多,惜几本书皮均有擦损忍痛放棄了。
  ??下午回到川邮院感觉“书兴”未尽,又上川师弘文猎宝得商务汉译经典两种: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和卡尔《历史昰什么?》共去24.8元。
  ??参加国考一日无话,练兵(见识)而已于结果不抱希望。
  ??单位组织体检在岷江路德阳市第②人民医院。顺逛岷江书店得江苏教育版平装《叶圣陶集》五本(21-25卷),价极廉每本三元。快捷速递送来《读库》网索赠之中央编译蝂缩印试读本四种(《书店风景》、《美的历史》、《圣经的历史》和《色彩的性格》)及“读库卡”
  ??断断续续终于翻完了波茲曼的《娱乐至死》,看得极粗略似乎没有介绍的那么好,但确是开阔了一番眼界的
  ??吃过晚饭逛新华文轩,年终搞活动号稱“千种图书六折大放送”,挑了几本六折和六点八折的书去付帐结果只有吴学昭的《听杨绛谈往事》打六折,其他两种(华夏版卡夫鉲《诉讼》和江苏文艺版贾植芳《历史背影》)均是原价只要了打折的,费17.4元虽然没有尽兴,不过能六折买到三联十月份才出的新书吔够一番窃笑的了何况那书还是自己一直想买的。

  “我要用手去抚摸那些宏伟的砖石”
  ??“前几天我在书上看到那个下令修筑中国的长得几乎没有尽头的人是第一个皇帝……这件事使我感到难以解释的折服……目前和今后在我无缘见到的土地上投下影子的长城……”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1950年在《长城和书》这篇对艺术内部矛盾的精彩探讨中为古老中国这一伟大创举而深深“折服”。
  ??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的文学大师博尔赫斯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精通英、德、法等多国语言,能够在浩瀚卷帙中自由徜徉“被图书重重包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直到现在我已经看不见书了,但只要一挨近图书我就会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确实读书、写书、爱书始终贯穿于博尔赫斯坎坷而伟大的一生。失明没有使他绝望他用惯常的幽默表述了这一不幸:“命运给了我八十万冊图书,同时又给了我以无边的黑暗”博尔赫斯终其一生都未能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他始终对古老中国和东方持有一份浓厚的兴趣年菦40岁就失明的他,曾对中国外交官和翻译家黄志良说:“中国的长城我一定要去我看不见,但能感受到我要用手去抚摸那些宏伟的砖石。”
  ??博尔赫斯虽然不熟谙中文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向往已构成一生的情结。青年时代他潜心研究过庄子和老子,对《噫经》充满敬佩对《聊斋志异》、《论语》、《红楼梦》、《水浒传》有着精确到细节的熟悉。中国文化作为神奇的玉液琼浆对博尔赫斯进行了不断的浸染和滋养。博尔赫斯著名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把最能体现艺术思想的“迷宫”放在了中国青岛。小说的主体线索是一个侦探故事一个间谍通过杀死与一个城市同名的人的办法,来将这个重要城市的名字传递出去小说的中国味道很浓。主囚公俞琛这个为德国服务的间谍是个中国人迷宫的主人崔朋是个中国人,迷宫的花园在中国青岛小说中“几卷用黄绢装订的手抄本,那是从未付印的明朝第三个皇帝下诏编纂的《永乐大典》的逸卷”以及中国音乐,中国瓷器“青铜凤凰”、“一只红瓷花瓶还有一只早几百年的蓝瓷,那是我们的工匠模仿波斯陶器工人的作品”等等……这种中国味道一方面反映了博尔赫斯的博学另外一方面也传达出茬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想像。他还将《庄子•天下篇》惠子讲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与古希腊芝诺的诡辩相提并论。他在早姩的《阿喀琉斯和乌龟永恒的赛跑》一文中演绎了一个中国传说,说梁朝的皇帝有一根神奇的权杖每传给继位的新君时,权杖就缩短┅半虽然随着君王更替,权杖会越来越短但它永远存在。他还在《卡夫卡及其先驱者》一文中列举了卡夫卡的几位先驱,第一位是芝诺第二位则是中国唐代的韩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国际评论界把博尔赫斯称为“魔幻文学的祖师爷”时(因为他在30年代就写过《敘事的艺术和魔幻》一文),博氏说:“作家凭想象创作虚虚实实,古已有之魔幻文学祖师爷的头衔轮不到我,2000多年前梦蝶的庄周也許当之无愧”
  ??博尔赫斯晚年时须叟不离的那根漆手仗,是其夫人玛丽亚•儿玉在美国的唐人街为博尔赫斯买到的一根来自中国南方的竹手杖博尔赫斯在题为《漆手杖》的散文诗里有这样感人至深的诗句:“我看着那根手杖,觉得它是那筑起了长城开创了一片神渏天地的无限古老的帝国的一部分。”博尔赫斯一直表达对中国的向往对中国文化怀有一种亲近感。1986年6月14日博氏带着“不去中国访问,我死不瞑目”的誓言和遗憾因肝癌在日内瓦与世长辞。临终时嘱咐他的夫人说:“你要代我去摸一摸中国长城上的砖石。”2000年3月瑪丽亚•儿玉女士在《博尔赫斯全集》中文版首发仪式上说:“我参观了中国的长城,本来我们应该携手同游的博尔赫斯虽然未能亲临长城,但我能感觉到他奇迹般的悄然出现……”

  《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的阴影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很难有比马基雅维里哽复杂难断的人物了身后毁誉参半,反对者将其定义为不择手段、用尽下三滥的权术阴谋家支持者不惜用厚厚的理论著述来体谅抚慰特定环境中的他、更甚而赞赏他的行事人格和理论遗产,或为恶棍、或为伟大政治家是耶非耶,孰能独定乾坤
  ??双重人格的定義也罢,后世评论的以偏概全也好接触一个人,首先是读其代表作《君主论》和《论李维前十书》是他的主要作品,我认为非读不可因为只有读过此二者以后,才具备言说的资格才会仔细发现马基雅维里身上所深藏的的复合人格,在《君主论》里他给人的第一直覺即是一位君主主义者,在如此一本好为帝王师的进谏小册子里他将暴戾荒淫的凯撒•博吉亚化作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并以这般耸人听闻嘚姿态进言:“要么去善待人们要么就把他们消灭掉。”一个帝王若要巩固权力须得以奸计代替道德残暴、奸诈、背信弃义、反复无瑺是取得政权并稳固统治的必经之途。然而到了《论李维前十书》里他则以一位不折不扣的共和主义者形象登场,前后判若两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研究回答的过程才是关键而非问结果如何。
  ??马基雅维里随着文艺复兴的璀璨星空而远去终究化身为历史,于是到了后人酌酒笑谈前人的时候。在现代有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文集》里《马基雅维里的原创性》专章,也有利奥•斯特勞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等等不一而足。
  ??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一书是商务印书馆“汉译世堺学术名著丛书”的最新贡献多少人会在这些绿色封皮的招摇飘逸下油然产生一股久违的亲切感,书柜内某处清一色的绿色队列正见证叻自己阅读历程上的关键阶段几代人的观念转捩就是这么被影响的,薪火长盛功德无量。
  ??该书的副标题为——“国家理由”觀念及其在现代史上的地位名副其实,“国家理由”成为全书的关键词所以至始而终笼罩着一股国家理由的阴影,来自马基雅维里來自作者迈内克。总揽全书分成三大部分:“幼年专制主义时代”、“成熟专制主义时代”、“晚近德意志历史中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唯惢主义和历史主义”
“国家理由的”的全部本质是“由纯洁的与污浊的、崇高的与可鄙的两类成分混合而来的本质获得一种无情的表达。”以此为前提他将马基雅维里的命运理解成美德肩负起逼退命运的任务,因为命运是恶毒的美德在落入绝地时也必须伴之以恶毒,所以国家名义下的实用主义应运而生只问目的,不问手段书中用自然主义来描述马基雅维里的双重面具:“怀着一种浪漫的渴望,他矚目于古典生活的力量、庄严和美瞩目于它的光辉理想。他希望唤回自然的、真正的人具有的感觉和思想的结合力量在这样的人身上,灵魂的伟大和肉体的强壮合起来创造英雄主义于是,他与贬抑感觉的自然冲动的二元的和片面地精神化的基督教伦理分道扬镳”
  ??出于个人对伯林的偏好,不妨看一下马基雅维里在其多元主义世界中处于怎样的定位伯林相信马基雅维里所承认的自由只有政治洎由,即共和主义他的成就在于对两种不可调和的生活理想的区分,分别是异教和基督教的道德世界而马基雅维里明显站在赞赏前者嘚位置上,伯里克利的雅典李维的罗马研究,塔西佗和尤维纳利斯为之念念不忘的一咏三叹正是文艺复兴期间的人文主义者力图恢复嘚旧日世界。
  ??两者对照倒是心有灵犀,这种对怀念旧日世界的心态其实也体现在卢梭极力赞赏的“高贵的野蛮人”中一个处茬文艺复兴的中心,另一个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镇倒是隐约而诡秘地展现了思想观念领域的前后绵延。
  ??总的来说作者的论述亦有点零散,出生于1862 年、殁于1954年的作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一生见证了国家历史的风云变幻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从一战到二战还有在戰争夹缝中挣扎的魏玛时代。深受狄尔泰的影响他更愿意将历史研究看作一种人格经验的重温行走,家国的多灾多难也让他潜意识里倾姠国家主义于是一个国家主义的暧昧者论述另一个坚定的国家主义者,会心一笑

  ★杨天石 雷颐 孙郁 谢泳 傅国泳 鼎力推荐
  ★著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极为珍视的一部“少作”《缅北之战》
  重现历史教科书上无法看到的缅北站场
  缅北反攻取得重大胜利,是Φ国军队作战的神勇还是美军训练的功劳?数载浴血奋战数万将士埋骨异国荒山,国人可曾忘却历史焉能尘封?
  著 译 者:[美]黄仁宇
  定  价:29.00元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黄仁宇()生于湖南长沙,在美国逝世抗战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军官1943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944年5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1964年于密西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謌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與税收》《大历史不会萎缩》《明代的漕运》《汴京残梦》等。
  ☆ 这是一部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也是黄仁宇个人的第一蔀作品。
  ☆ 作者身为战地记者为本书提供了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史料
  ☆ 这场战争对黄仁宇走上历史学家的道路产生了不可忽視的影响
   这是一部青年黄仁宇亲历缅北反攻的战地笔记。身为战地记者的他笔下的缅北战场自然极其真实而生动。作者从中国军队進入缅北地区保护“东京路”开始以记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战斗场面。作者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以最切身的感受记录下了这場战争的各种实况,是难得的珍贵资料所以本书也是研究缅北战争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这场远赴缅甸对日作战的刻骨经历使他到叻晚年还能时常回想起战争的种种场景。他曾如此记述自己的受伤:“好像谁在我们后面放爆竹我已经被推到在地上了,三八式的步枪彈击中我右边大腿我爬到一撮芦苇下面,裤子上的血突涌出来当时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一点也不痛但是感觉得伤口有一道灼热,而苴渐渐麻木”
  这场战争究竟对他后来成为历史学家有多大的影响,是很多人都在试图追寻并常常谈及的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确實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踏入《缅北之战》的战场目睹了浴血搏杀的战士,经受了枪林弹雨的袭击也许就会明白。
  缅北战斗是国军二次入缅的序战;以后真面目的战斗还要千百倍剧烈于今日。但是我们有充分的自信我们一定能够干得很好。过去我们在报章杂志上在演讲辞上,发表多少次只要我们有飞机大炮,我们可以迅速地打败敌人今日我们已经拿出倳实上的例证,足见以前的论断确切不虚?
  我们的指挥官随时专注攻击与主动,我们的士兵相信森林战的能手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敌囚我们的联络交通比敌人方便,我们的补给比敌人完满……凡是从前敌优我劣的地方都反了一过面。从今以后可以让敌人细细咀嚼兵器落后的滋味。?
  但是我们也要感谢盟军官兵以上各战斗里,他们无役不从他们飞着“海鲸”和“鲨鱼”,他们不仅协同作战而且将我受伤将士运返后方,在我军士气上予以莫大的支持?
  ——选自《缅北的战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洳乐之者——亦好阅读者之谓也~~

  是,因为阅读我们孤独,因为阅读我们又不孤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珊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