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和几个男人睡过把江山还给刘家了吗

共1421个阅读者,8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2:54
【原创】五言排律(新韵)吕雉(三首) &&
草蓬人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9-1.html
其一、惠及刘家
聪慧深闺里,贤淑待字中。
思郎猜扮相,凭父定终生。
身既随亭长,心当属相公。
问安搀老母,举案敬家翁。
昼夜棉纱纺,春秋田亩耕。
丈夫图大业,妻子理家庭。
累月独空守,终年自苦撑。
不堪寒锦被,但愿枕风情。
其二、功垂社稷
男子诚高傲,女儿不自惭。
人在深宫里,眼观天地间。
心机诛叛将,谋略稳江山。
强忍单于辱,坚绝烽火燃。
生息图奋起,修养促繁衍。
轻赋增民力,释奴垦弃田。
宽刑削酷法,精武减兵官。
伟业朝堂就,丰功文景传。
其三、血溅汉室
十载深宫忍,一朝龙椅登。
外戚爵位耸,皇室血腥浓。
四吕皆封土,三王尽丧生。
昔时遭冷落,今日享殊荣。
无奈春华短,惋惜岁月匆。
戚姬诚可恨,吕雉岂能容。
挥剑截肢体,释怀安腹胸。
噫吁高位就,权重却无情。
⑴亭长,指刘邦,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
⑵田亩耕,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吕雉嫁给刘邦后,生了孩子后,经常带着孩子在田里干活。
⑶独空守,吕雉和刘邦结婚十年,共同生活不到三年。在此期间,刘邦曾在芒砀山落草,接着是反秦三年,灭项四年。等到吕雉回到刘邦身边,刘邦不但有了新宠戚夫人,而且和戚夫人有了儿子刘如意。不到三十岁的吕后此时只能默默地当一个“留守太太”。
⑷诛叛将,吕后主谋诛杀韩信、彭越,逼反英布并最终灭而杀之。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刘邦去世的前一年。汉高祖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同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彭诉说无罪,吕后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她抱怨刘邦:“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韩信、彭越、英布三人都是著名战将,为刘邦夺下了大半江山,刘邦登基作皇帝后,均被封为王爵。三人国土广大、民口众多,是当时一等一的封王大国。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她日后掌权作了充分准备。
⑸单于辱,刘邦死后,匈奴冒顿单于派遣使者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看了信后先是勃然大怒,打算杀掉来使、出兵匈奴,朝臣们也是一片主战之声;但中郎将季布以刘邦“白登之围”的历史教训提出反对意见,最后吕后采纳了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美女,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⑹生息,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⑺文景传,是说吕后临朝称制所取得的功绩,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⑻十载,从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年)到刘邦去世(公元前195年),前后功十二年。
⑼龙椅登,刘邦死后,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公元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病逝,立(前)少帝刘恭,吕太后“临朝称制”,代行皇帝职权,为中国后宫专政的第一人。
⑽四吕,指吕台、吕产、吕禄及吕通。吕后临朝称制后,于公元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正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⑾三王,指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友和赵王刘恢。《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吕后掌权后,先是毒杀了刘如意,然后又因小事想对刘肥故伎重演,被刘肥识破,刘肥设计自保逃过一劫。后来,吕后又设计杀死刘友,迫使刘恢自杀,刘建病死只留下一个儿子,也被吕后派人杀掉。没有受到吕后威胁的只有刘恒和刘长二人。这就是“比杀三赵王”,“比”在这里是“连续,紧挨着”的意思。
⑿戚姬,即戚夫人,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祖籍秦末汉初定陶(今山东定陶),是汉高帝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后来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为人仁柔,不满吕后所为,弃理朝政,吕后便执掌大权。惠帝七年,刘盈忧郁病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掌握朝政大权8年。成为中国皇朝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
----------------------------------------------五绝(新韵)老调新弹
韵律古和新,品评理不分。
自然为好咏,流畅是佳吟。
回复时间: 20:15
都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更何况是皇帝的女人,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心田酿酒花,浅尝细品不失性
文字作衣袂,浓抹淡妆皆有情
回复时间: 20:37
吕后,非常不简单。。。。
----------------------------------------------花非花,梦非梦。梦里还,花相送。一花一梦两无由,一世一生谁与共?
回复时间: 01:52
吕后是不简单,据说吕雉是双鱼座。。。
----------------------------------------------宣泄狂生缚龙意,攀交任侠射雕缘。
回复时间: 18:49
下面是冒顿单于与吕后书信原文(恐怕也是译文):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能忍此大辱,换得和平生息,真英主也。
----------------------------------------------楼主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偶来寻黑子,无为枉断肠。
回复时间: 20:38
谢专业评帖赐问
----------------------------------------------五绝(新韵)老调新弹
韵律古和新,品评理不分。
自然为好咏,流畅是佳吟。
回复时间: 20:39
欢迎方天画戟莅临
----------------------------------------------五绝(新韵)老调新弹
韵律古和新,品评理不分。
自然为好咏,流畅是佳吟。
回复时间: 20:40
感谢上官芷兰雅评
----------------------------------------------五绝(新韵)老调新弹
韵律古和新,品评理不分。
自然为好咏,流畅是佳吟。
回复时间: 20:41
感谢风雨凉秋 雅评
----------------------------------------------五绝(新韵)老调新弹
韵律古和新,品评理不分。
自然为好咏,流畅是佳吟。吕后应该是属于哪个星座
该帖被浏览& 10,491&次,回复&41&次
吕后既汉高祖刘邦之妻,原名吕稚,生于公元前242年的冬天
出生境况:三天三夜都未生出来,天上忽降五彩翔云,香气弥漫之际,从其母的肚子里站出来的(有站生娘娘坐生将之说)
其父是个颇懂八卦之人 知道家里要添一位千古贵人,但没想到会是个女儿
吕稚少女时代因为聪慧伶俐,美貌大方早已声明远播,其夫看刘邦有帝王之相,便把二女儿嫁给了他,从此她传奇的一生由此拉开了序幕
一生缩影:
刘邦和项羽争霸时,她尽职尽责的照顾刘邦的老父,保护自己的儿女,赢得了楚霸王的尊重,刘邦胜利后,她回朝被封为皇后,由于以前做事稳重。朝臣们对她敬佩有加,所以戚夫人曾经要求刘邦废后立自己,被刘邦拒绝;她天性中的阴狠毒辣,好妒多疑都被戚夫人激发,所以在刘邦死后,她立即拿下权柄,培植势力,而同时把戚夫人做成了惨不忍睹的人彘(人彘即人猪的意思,这里必须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的人彘就是挖其目,割其鼻,熏坏耳朵,把舌头连根拔掉,砍断四肢,然后泡到药缸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还把戚夫人放在一个又臭又脏的茅房(厕所)里,也活生生的把跟随戚夫人的丫鬟吓成神经病了,就连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也别他一杯毒酒夺去了性命;她的儿子提出要见戚娘,她亲自带惠帝刘盈去了,把皇上吓的一病不起;从此,她开始掌权,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不过,客观上评价,吕后是政治上难得的人才,她的政策也比较开明,黄老之治便能说明;但是她对戚夫人和赵王如意那种另人发指的行为以及为了维护皇权,竟然把自己女儿安鲁公主的女二嫁给了她的亲舅舅刘盈的做法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书上已经说了她是冬天生的,天蝎月的11月7/8日就开始立冬一直到水瓶月的大寒都应该属于冬天,那么大家认为吕后的星座应该是????????
吕雉 - 汉高祖后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s「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s「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评价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我们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跃的年代,使我们对历史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时候,不应在遵从以前的看法,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那怕他是女人还是外国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转帖出处:原创
分享到:&&
历史上俯瞰天下的三个女人
俗语说: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闯天下,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女人一直以一种柔弱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中。尤其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人更是藏之于东山,束之于阁楼,不肯轻易出头露面的。一年中大约只有春季踏青和元宵灯节,才可以盛装华服、珠翠轻摇地踏门而出,惊艳于众。而一生大多时光,都居住在深深的庭院中,缝织浆补、为悦已者容,遵循着三从四德的礼训,生儿育女,一番辛苦之后,在岁月中苍苍老去。
  历史虽然忽视了女人,但总是有几个女人不甘随波逐流,她们胸怀男儿大志,运筹帷幄,终于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取天下于手掌之中,留芳名于青史之上。
  这几个女人值得我们记住并另眼相看。她们是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慈禧。正是这几个女人运用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最后无一例外地都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正面或变相地统治了天下。
  封建社会中争夺皇位的斗争,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蔚为壮观的残酷。最终登上皇位的人,大都踏着将士们的尸体或父子兄弟们的鲜血坐上龙椅的,男人们走过的路,也是这几个女人走过的路。
  纵观这几个女人的胜利,似乎可以找出几个相同的地方,那么就让我们循着她们的步子,看一下她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接近于权力,并取权力的。
  第一步:夺宠
  妻以夫贵。所以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得到皇帝的宠爱,让其堕入温柔之乡,沈醉不知归路。只有如此才能狐假虎威让皇帝听话,才能好风凭借力行使特权。可是皇宫佳丽三千,个个如花似玉,风情万种,而且上有皇后贵妃,原配情深,威仪自重。要想专游专夜,没有些手腕谈何容易。
  吕后时,高祖刘邦宠幸定陶女子戚姬,经常带她去关东,让吕后留守关内。精明的吕后并未因此争风吃醋,与刘邦大吵大闹。而是沉稳安祥,静待时机。把希望寄托在当时的太子孝惠帝身上,正是这种不争取得了不争而胜的效果。
  武则天原是太宗李世民的才人,高宗李治当太子时就喜欢她,太宗死后,武则天和太宗的待妾们都出家为尼。李治继位后,武则天入宫,起初武则天对皇后低声下气,殷勤备至地待奉皇后,于是取得了皇后的欢心,使得皇后经常在高宗前夸奖她。等到武则天被封为昭仪,取得皇帝的恩宠后,就设计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嫁祸于皇后。高宗生气地说:皇后杀死我的女儿,真是可恶。皇后逐渐失宠,最后被废,武则天终于被立为皇后。
  慈禧是以姿色入宫的,但她看到宫中众多佳丽时,就放弃了以容貌争宠的想法,转而适时地揣测咸丰的心理,投其所好。如此终于从贵人晋升为贵妃,独享皇宠。不料引起了皇后的不满,皇后借口慈禧以狐媚之术迷惑皇帝,而让皇帝荒废朝纲之由,将慈禧杖责,慈禧任凭皇后发落,心想,忍一时之气,将来生个阿哥,不愁翻不了身。慈禧能屈能伸,也是一个忍字取胜。
  第二步:争立太子
  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如果能使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将来自己就是皇帝他妈圣母皇太后了,那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言九鼎,方可一纸重天下。太子是家天下的重要标志,“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是太子制的规矩。但是也有出其右者,有了前例,后者就可效仿。所以争宠是第一步,只有皇帝宠爱自己,才能让皇帝立自己的儿子为天子,即使不是嫡生也不是长子,也可自恃宠幸来要挟皇帝。
  吕后的儿子是后来的孝惠帝,可是他为人仁德柔弱,刘邦认为他不象自己,所以只喜欢戚姬的儿子赵王如意。几次欲立如意为太子,后来吕后请张良出谋,请来当时天下著名的四位贤人,他们对刘邦说,皇太子仁慈恭顺,待人有礼有节,我等应当辅佐他。刘邦由于十分尊敬四位贤人。后来就长叹对戚姬说,有四位高人辅佐太子,他羽翼已丰,看来吕后终为你主呀。
  武则天时,太子李忠是后宫刘氏所生,刘氏身份低微,因王皇后无子,就立李忠为太子,以亲附于自己。皇后失宠后,武则天的亲信许敬宗就上奏高宗说,皇后(武则天)现在生了皇子,而李忠本是宫人所生,而立为太子。这是本末倒置,不合礼法的。高宗说,李忠已自愿让位,许敬宗就说,那么,陛下就赶快答应他吧。
  慈禧在立太子上比较幸运,为咸丰生下了当时唯一的阿哥载淳,而且皇后心地善良。除了偶尔吃醋外,和慈禧的关系也不是针锋相对,所以立太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三步:培植党羽
  中国历来讲究派别与线路的,这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的结果。要想获取权力或保住权力,身边没有几个亲信,没有一个集团是不堪一击的,正是懂得了这个道理。三个女人才施展手段,通过各种诱惑网络了一批党羽在身边,为权力的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身边有侄子吕产、吕台、吕禄统领南北之军,有右丞相食其擅权朝政。
  武则天身边有侄子右将军武三思,朝中有许敬宗作镇。
  慈禧身边初有太监安德海,恭亲王,后有李鸿章、曾国藩。
  由此不难看出,三个女人的权力集团不外乎亲戚,亲信。如此军政大臣俱全,权力也就就稳如磐石了。
  第四步:清君侧、杀异己
  一朝天子一朝臣,能为我用者拉拢过来,不听指挥者,杀无赦。只有如此才能控制朝政,先实行指鹿为马之计,再以莫须有之罪进行换血。
  吕后为斩草除根杀赵王如意和少帝。因丞相王陵不愿吕氏为王,被吕后藉口拜他为太傅而夺去相位实权。
  武则天因为长孙无忌与之不合,而设计陷害,最后长孙无忌被逼上吊自杀。上官仪与高宗商量废黜武则天,武则天知道后,寻了理由将上官仪全家处斩。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杀太子李忠、李贤。
  慈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利用恭亲王打击了以载垣、端华和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又审时度势地剪除了恭亲王的党羽。给恭亲王以颜色,树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
  第五步:抑皇帝为傀儡
  权力的最后障碍最后是皇帝,要么取而代之,要么垂帘听政,把皇帝变成自己可以操纵的木偶。如此方可笑傲于天下。
  吕后为人歹毒,太子即位后,吕后不顾儿子的劝阻将赵王如意用毒酒杀死,又将戚姬的手脚斩断,挖去眼睛,用火灼伤她的耳朵,拿哑药让她不能说话,让戚姬住在养猪的地方。然后召来孝惠帝前来观看,当孝惠帝知道原委后,就放声大哭,从此病了一年不能起床,派人对吕后说,这不是人所为,我终究不能治理国家。从此,终日作乐,不理朝政。吕后以此来刺激皇帝,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武则天成为皇后后,培植了许敬宗等一批亲信,把持朝纲,替她通风报信。无论大小政事,都有她参与,最后连朝中的官员升降生杀也由她决断。高宗反成了闲人。高宗死后,武则天终于当上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
  戊戍变法失败后,慈禧将光绪禁于瀛台,并派心腹太监监视光绪。除了每天早朝外,就不得随便出入了,这样光绪就成了傀儡。
  这些柔弱无骨的女人,以其超人的胆魄和智慧在男经统治的世界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取得了天下的权力,当他们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看着那些三叩九拜、唯唯喏喏的男人们时,她们心中是否有世界也可以是女人的自豪与骄傲。尽管在攀登权力的高峰中,她们不择手段,甚至心狠手辣。可是纵观二十五史,哪朝哪代不充满着血腥与暴力。既然诛杀兄弟,威逼父亲的李世民可以让后世称颂赞誉,而流芳百世。那么对这三位女子,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有一种敬意呢?难道仅仅因为她们是女人吗?
为什么那么喜欢猜古人啊 太没意思了
善玩权谋的吕后
--------------------------------------------------------------------------------
  吕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出了名的人,至今仍有许多人一提到吕后的狠毒和权变就心悸。然而早年的吕后并不如此,还称得上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
  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派出所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拍马屁,当然要去祝寿,刘邦没有什么钱,但他脸皮厚,胆子大,居然虚报一笔礼品就堂而皇之人席。这事是少见的,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瞧瞧,一见却大吃一惊,因为吕后的父亲精于相人之术,刘邦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爱女嫁给了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刘邦。
  刘邦将吕后娶过来之后,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都一骨脑儿地落在吕后一人身上。
  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馈送衣物及食品。据说刘邦匿居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吕后追踪而至,便一定能够找到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人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后当时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
  但吕后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在接下来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汉战争中,吕后成了项羽的俘虏,甚至在项羽把吕后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我想当时的吕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凉。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吕后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作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成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
  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后归还刘邦,对吕后来讲,真是恍如隔世。
  后来刘邦毁约,重挑衅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统一宇内,刘邦当上皇帝,吕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汉高祖刘邦长年在外征战,随军帐幕中自然不乏红粉佳人,这也是他与项羽的一点不同之处,项羽是只钟情于虞姬。在这些红粉佳人中,共有薄姬,戚姬,曹姬等多人。一个人既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多几个女人侍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吕后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是什么使吕后变成一个阴险狠毒的人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战俘生活外,主要还是权势害人,在最高权力中心――皇宫,权力之争常常是你死我活的,你即使不想做,形势也逼迫你做,更何况吕后本身就是一个权力欲十分强烈的女人。
  一切都好说,但一旦发生实质的利害冲突,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安全问题时,吕后便感到如坐针毡,日夜不安。
  最大的问题出在戚姬身上,戚姬身材修长,气质高华,在定陶与刘邦相遇,自此两人情投意合,成了一对誓同生死的烽火鸳鸯。戚姬的儿子叫如意,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风范,刘邦对他十分钟爱,加上戚姬的枕边进言,吕后儿子刘盈的怯懦不讨刘邦喜欢,刘邦大有废掉刘盈的太子头衔,另立刘如意来继承自己衣钵的可能。这件事的态势在不断发展,吕后整天胆颤心惊,眼看戚姬先是夺走丈夫的爱,如今又要攫取太子的位置,一个是情仇,一个是政敌,她必须反击,但也必须小心翼翼。
  汉代定鼎以来,千方百计想要罗致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听说刘邦不太重视儒生,言语之间又喜欢不干不净地骂人,所以始终不肯应合。
  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林壑幽美,云蒸霞蔚,地势险峻,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宫中大排筵席,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等到汉高祖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他知道连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当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戚姬为排谴心中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希望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到保证,刘邦无言以对,也只能用一曲悲歌诉说无奈。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筹莫展。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吕后接着就是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吕后在树立威望中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韩信,把自己的威望建立在韩信的人头上,使群臣慑服。
  汉初三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过上半隐居生活,已不构成威胁;抚百姓,致稼稻使国富民强的萧何不是那种争天下的人,而且在政权建立后是急需的发展生产的人才。只有领兵多多益善,攻城夺隘,出奇制胜的韩信,始终是刘邦放心不下的,更何况韩信当年在楚汉之争中,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要挟过刘邦封王。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一般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仍然举止粗豪,不顾礼法,甚至醉后拔剑起舞,砍去殿柱,闹得不成体统,直到经过叔孙通订定朝仪,朝廷之上才算有了规矩,据说汉高祖刘邦当时由衷地说道: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滋味。但一班自传功高盖世的将帅仍有不臣之心,汉高祖厉行打击,首当其冲的便是令刘邦深心不安的韩信,他首先把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又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又用陈平的计谋捉住韩信,废为平民,但汉高祖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就偏偏把刘邦都不杀的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过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司马迁写《史记》,记载汉高祖听到韩信被吕后杀后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故事,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刚毅果敢地了解自己心中的疙瘩,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吕后这招确实收到了杀鸡做猴的作用,朝中大臣看到她连韩信这样的人都敢杀,不免都对她畏惧几分。
  淮南王黥布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高祖正在病中,原本是要派遣太子刘盈率兵讨代,却硬是被吕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逼上了战场,说什么“黥布是天下猛将,很不容易对付,太子去岂不是羊入虎口!而诸将又多是太子的叔伯辈,只怕难以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说来说去还是心痛亲生儿子,不顾丈夫的死活。
  刘邦扶病出征,虽然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但也不幸身中流矢,伤口溃烂,拖了三个月而驾崩,只活了六十三岁,据载刘邦重病时,吕后曾试探过政权的继承问题,问病中的刘邦,萧何之后谁为宰相,刘邦告诉她用曾参,她又问曹参之后又谁为宰相,刘邦告诉她,用周勃、陈平,吕后还要问时,刘邦不耐烦地说。那已不关你什么事了。刘邦死前特地杀白马为盟,遍告天下,非刘氏不能封王。看来刘邦对吕后也有所防备,不知是不是巧合,就在陈平、周勃为相时,合力结束了吕后的统治,看来雄才大略的人就是与众不同。
  太子刘盈即位,还只十七岁,天性仁慈柔弱,一切权炳都操在吕后手中,吕后恨透了戚姬与赵王如意,于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大血案迅速在宫中展开,首先幽禁了戚姬,再遣使把赵王如意从邯郸召进京内,纵然刘盈极力袒护这个异母弟弟,结果仍是被吕后毒杀。对于眼中钉,肉中刺的戚姬,吕后砍掉她的手足,挖眼烧耳,灌上哑药,丢进厕所里,让她辗转哀号,称为“人彘”,惨不忍睹。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人彘”就是威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那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从此大病经年,天天借酒浇愁,不理朝政。
  吕后一方面用血淋淋的手段对付刘氏子孙,一方面使吕氏昆仲位居要津,还用笑盈盈的方法拉拢皇亲国戚,梦想一步一步篡夺刘家天下。
  吕后的亲生儿子刘盈尸位素餐,病病歪歪地当了七年傀儡皇帝便死去了,后宫美人所生的儿子刘恭继位为少帝,因童稚口无遮拦,触犯了吕后的忌讳,四年后被幽杀,另立刘弘为帝。又过了四年,吕后病笃,仍然不肯放弃权柄。但这时刘家子孙和一班元老重臣已容不得她放肆,朱虚侯刘璋和周勃、陈平等先发致人,发动兵变,这是吕后不曾料到的结果,她的兄弟,侄子吕禄、日产等人手握重兵,都不堪一击,吕后在惊吓中死去。
  吕后是个刚毅阴狠,不甘雌伏的角色,高祖死后,她独立掌政十五年,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满手血腥,但是她也有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先是辅助高祖画谋定策,争夺天下,后来又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许多繁苛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最大的缺点是嫉妒心太重,私心太重,手段过于残酷,竟然想以吕氏来代替刘氏干辛万苦得来的江山,终至败亡,吕后死后,薄姬的儿子代王刘恒被迎立为帝,即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从此历史上有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比吕后更进一步的是武则天 因为她完成了对男权政治的最终颠覆
楼主很喜欢吕后?
刚毅阴狠 手段残酷的吕后也是意味美貌的女人
不美也做不上皇后了哦
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死了几千年了
楼主花很多精力贴吕后的事迹啊 不喜欢还那么操劳吗 她什么星座的啊 呵呵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邦的老婆吕雉 的文章

 

随机推荐